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人性本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人之初,性本善······’’在生活中,人都是善良的······
比如----那天,在孟買這個小小的城市,那天,下著傾盆大雨。雨水比豆子還要大?!畤W啦啦,嘩啦啦······’’稍不注意,雨就可能淋濕你的頭發(fā)、臉頰,甚至全身都是雨水。所以,在那天,在街上也沒有多少路人?!畤W啦啦,嘩啦啦······’’正巧,一個小女孩打著傘在路上。‘‘汪汪,汪汪······’’突然一只流浪狗出現(xiàn)在小女孩的面前,它全身都濕漉漉的······后面你絕對想不到,小女孩居然流浪狗撐傘! ‘‘人之初,性本善······’’在生活中,人都是善良的······
比如----在美國,一個小男孩用一年時間省下了120美元零花錢。他并沒有拿去買零食,而是買了許許多多的午餐,全都送給了街頭流浪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在生活中,人都是善良的······
還比如----在孟加拉國,一場洪水突發(fā)齊來,無數(shù)位當?shù)氐拇迕穸家虼藖G了性命。‘‘啊,啊······呼?!粋€小男孩用盡全部力氣爬上了岸,當他回頭看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在洪水里拼命掙扎的小鹿。它全身布滿棕色的花紋,可愛極了······最終,小鹿被救上來了。 ‘‘人之初,性本善······’’在生活中,人都是善良的······
還有我----我在一次去公園的路上,在垃圾箱外面發(fā)現(xiàn)一個易拉罐······我把那個易拉罐扔進了垃圾桶。 ‘‘人之初,性本善······’’在生活中,人都是善良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完善的人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7-0138-02
教育是國家大計,是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的根本,其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完善的人”,它要促進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包括生理、心理、認知、情感等各方面的發(fā)展。語文教育更是擔負著情感培養(yǎng)的重任,但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只強調了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發(fā)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標。如今的中學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人文價值、人文底蘊的流失,將充滿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變成純粹的應試訓練?,F(xiàn)實中的當代青少年其人文情懷、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被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弄得面目全非。美國教授丹尼爾·古爾曼說:“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感教育,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使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起來,輕松起來,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增強情感教育的目的。
1 教師用自己的德行加強情感教育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德行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己所教的學生。在現(xiàn)行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是積極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呈現(xiàn)出的也應該是教學相長的關系。這就意味著教師自身就必須要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才能以自己的德行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教師用自己良好的德行給每位學生烙下深深的印——用德行加強情感教育。同時傳遞教師對學生信任、熱愛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教師良好德行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語文教學的入口。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期待、信任、熱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靈上,會喚起相應的情感反映,然后又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所教的功課上,這正如古人說的“親其師”而“信其道”。
2 在閱讀美文中加強情感教育
文章不是無情物,美文更是如此。文學作品之所以感人,一方面在于它是作者情動而辭發(fā)的結晶,情寓于字里行間,有的直抒胸臆,情動于中;有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道是無情卻有情”。另一方面是教師理性的誘導帶來情感的撞擊。文學作品的教學,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最能觸及人的靈魂和最具魅力的內容。教師若充分挖掘并利用這些情感因素進行教學,能夠使課堂因有情感而變得飽滿異常,讓學生在特定的刺激情境中產生自己的主觀體驗,進而陶冶學生的良好品質和高尚情操,增強情感教育。例如朱自清的敘事散文《背影》,從課文的寫作背景及對“父親”的幾次背影描寫中不難營造一種“凄楚感傷”的氣氛,并使這種氣氛彌漫到整個課堂之中,深入到心靈之中,讓教師與學生、作者與“父親”的情感“熔”于一體,產生共鳴,讓學生心靈受到震動,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義,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閱讀美文是一種美的享受,一種自身情感道德的洗禮,是自我情感體驗的升華。因而,在閱讀美文中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是再合適不過的,人性本善,這時的情感教育將會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3 在寫作中加強情感教育
事實上寫作本是情感的交流與表達,是靈魂在自我體內的碰撞與升華,余秋雨曾說:“作文訓練,說到底,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表達和溝通的訓練?!蹦敲?,在寫作中加強情感教育也變得異常重要??v觀古今中外的不朽之作,無不都是作者心血的結晶,真情的流露。我們對中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可以通過寫作訓練,讓學生在作文中抒發(fā)真情,表達對社會、對人生的感受。中學生作文可謂是學生情感、自我道德意識的集中表現(xiàn),表達他們最鮮活、最富個性激情的年輕生命的“語言”便是寫作。
因此,我們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寫作來適應情感教育的加強與深化。一味的寫作基礎知識灌輸,或是一味的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以此來加強情感教育,恐怕會適得其反。在寫作中加強情感教育關鍵在于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增加其情感體驗,讓他們用心去體驗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不要讓自己所生活經歷的一切成為過眼云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帶來任何云彩。具體說來就要做到從處著眼,培養(yǎng)根基,聯(lián)系現(xiàn)實,明辨是非,融入時代主流,培養(yǎng)學生作為現(xiàn)代人應有的多維思維和雄視天下的目光。
這種思維和目光包括對生命元素的敏銳捕捉能力、對生命經歷的情緒感受能力、對生命體驗的思索提升能力、在生命現(xiàn)象與現(xiàn)象之間進行聯(lián)想和想像的能力以及對生命體驗進行清晰、生動、深刻的生命表達能力。
4 在課外活動中加強情感教育
現(xiàn)代語文教育觀認為:“語文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所以一名優(yōu)秀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不僅要立足于課內,還要伸展到課外。古希臘的先哲蘇格拉底就是在課外活動中加強情感教育的先行者,故而他的學生弟子們個個首先是具有高尚品德和人格的普通人,接著才是擁有各項才能、技藝的人,也才是我們今天所要培養(yǎng)的“完善的人”。
在諸如書法比賽、運動會等課外活動中,對學生的人格教化、道德培養(yǎng)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子啊課外活動學生能擺脫書本的束縛,用自己的理念和情感去參與活動,就必將有其特殊的情感認知體驗。不可不提的是,一旦學生有了自己特殊的情感認知體驗,并親身參與活動中,那么其自身對活動就有符合自己情感的獨特看法,其生命體驗也就更加豐富。而這也就成了寫作的最好素材,很自然的進行更好地寫作,情感教育亦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加強和鞏固。同時在課外課外也可建議閱讀如 《莊子》、《離騷》、《史記》, 以及 《水滸傳》、《三國演義 》、《西游記》、《紅樓夢》等宏篇巨著和藝術精品,可以從不同時代、不同體裁的珍品中感受我國悠久歷史文化脈搏, 得到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從而更深刻領悟到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的魅力。
語文是什么? 其實,就是一條大河:洶涌澎湃,風光獨特。有暗礁,有風浪,我們就是在這條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詩意行走的人,而指路的燈塔就是新課標。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文明,最精細地表現(xiàn)在情感的文明里。”只有對學生加強了情感教育,才能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完善的人”。一個沒有情感,不知情感教育為何物的人,最終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過去的。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地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嚴有松.《淺析當代中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缺失的原因》.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1年第76期
關鍵詞:如何對留守兒童感恩教育
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情感淡薄是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潛在危機。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一個人的基本品德,是最能撥動人們心靈的話題。
對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我經近年來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留守兒童感恩意識的缺失較為嚴重。面對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孝心等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著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處理人際關系中以“我”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與人為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們道德理念嚴重缺失呢?這讓我陷入了深思,我認為家庭、社會和學校責無旁貸!
留守兒童們失去的東西太多,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家長會溺愛他們,使他們養(yǎng)成了自私貪婪,事事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格缺陷。子曰:“人性本善,其惡者為也。”我覺得有義務幫他們找回自我,綻放他們的“美麗”,重塑他們的人格,我從“感恩教育”入手,捋順孩子們漂移的思想,校正他們心海的羅盤。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1 “知恩”,感受親情、友情
當前,我們雖然對留守兒童施了恩,但還應該讓他們知恩,讓他們在知恩中改變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得起在外掙錢供他們讀書的父母,對得爺爺奶奶,對得起關心他們的老師。我從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開始,召開“留守兒童”座談會,以“父母為我們做了什么和我又為父母做了什么”為主題展開熱烈討論。例如以王琴的父親開貨車,為了賺錢養(yǎng)家糊口,疲勞駕駛造成交通事故的事例,通過正面引導,幫助他們理解父母外出務工的艱辛,監(jiān)護人的精心呵護,以寫作文和給外地父母寫一封信的形式,讓他們感受思念親人之情,呼喚愛,從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等,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使他們對家庭、學校和親人充滿歸屬感,依賴感;并經常結合品德課內容對孩子們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理解父愛母愛的偉大,同學朋友間的真摯友情等。
2 感恩,做有情有義的孩子
我們向留守兒童施恩,讓他們知恩,目的就在于感恩。首先要幫助孩子們在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其次是讓他們學會“感恩”,讓他們了解到心中不僅要有自己,還要有他人,讓他們心中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善待他人,善待生活。我以經典文化頌讀為載體,組織學生讀三字經,弟子規(guī),并定期開展讀書心得匯報活動,如“夸夸自己”,“演講比賽”和制作“感恩手抄報”等等。教會學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們就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熱情……這樣有利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2.1 感謝大自然。結合5.12 汶川大地震和地球逐步轉暖,引發(fā)孩子們的思考,鼓勵孩子們將目光投向大自然:無論是一花一草,還是斜風細雨,都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想想那些在自然災害中喪生的人們,如果我們對大自然還不心存感恩的話,那么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將不僅僅是地震,泥石流、沙塵暴……逐步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喚醒孩子們的那顆愛心。
2.2 感謝父母、感謝“監(jiān)護人”和感謝同學。結合品德課,我利用各種節(jié)日,如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等,對留守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設計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動手實踐,親身體會,在實踐中體會,在體驗中成長。如:愛心家庭作業(yè)(為父母洗腳、制心卡片等)、“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為父母過節(jié)、組織演講比賽、開展“成長進步周匯報”活動。并建立老師與家長及家長定期交流制度,時時關注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查缺補漏,對癥下藥。作為一名校長,我有責任使學生感悟到:父母給予我生命,讓我健康長成,讓我放飛理想,我們應該感謝父母;爺爺奶奶在父母外出打工時,擔起了
家中的所有重擔,每日為我們洗衣、做飯,教育我們好好學習,不斷成長,我們應該感謝爺爺奶奶;同學和朋友給了我友愛,讓我在這塵世間不再孤單,讓我在孤寂無助時傾訴、依賴,看到希望和陽光,讓我體會到友誼的芬芳,我們應該感謝同學和朋友。為此,我提倡各班召開“感恩的心”為主題“家”會,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讓學生感恩,并讓學生暢所欲言,明白父母、監(jiān)護人和同學的一片真心,并發(fā)誓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回報關心他們的父母和監(jiān)護人!
2.3 感恩從一點一滴做起。我教孩子們從學會說一聲“謝謝”開始。從小事做起,小到給“監(jiān)護人”端一杯水,洗一次腳,做一次家務,給別人一個微笑,隨手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大到學會自理,學會自強。要從諸如教學生主動幫助老師擦黑板,對教師有禮貌,尊重老師;關愛理解父母,理解監(jiān)護人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父母師長的養(yǎng)育教導之恩,永不忘記他人的幫助之恩。
3 “感黨和政府恩”
在留守兒童中開展唱紅色歌曲謝黨恩,打掃革命烈士墓碑,請老人講革命烈士故事等,讓留守兒童感悟革命者崇高的奉獻精神,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領孩子們到敬老院去獻愛心,并從中讓他們感受現(xiàn)在的老人多么幸福,他們的幸福是黨給予的。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更加懂得了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源于黨的正確領導,源于黨和國家的富民惠民政策,讓孩子們懂得感恩,激發(fā)愛黨愛國熱情。
4 感師恩
在教育留守兒童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正確引導,只要多付出一份關愛,少一份指責,留守的童年就會多一份快樂,就會心存一份感激,要讓他們懂得:“老師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帶我尋找生命中最真最純的意義,讓我拋卻愚昧,懂得思考,我們應該感謝老師,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呵護?!痹谄綍r的生活、學習中,我給予留守兒童的關懷是無微不至的,孩子們一點一點懂事了,我享受著成功的快樂,我打開了孩子們那顆塵封己久的“善良的心”。
“感恩教育”活動成效明顯,留守兒童成長了不少,更得到了留守兒童家長和家長的肯定。如佳佳小朋友,父母離異,父親遠走新疆,母親改嫁他人,由奶奶撫養(yǎng),家庭非常困難,她性格靦腆,寡言少語,每次去她媽媽家回來后,就很不聽奶奶的話,還頂嘴,我開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后,她懂事了很多,能主動幫助奶奶做家務活,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知道孝順了,她奶奶跟我說:現(xiàn)在我孫女可懂事了,得感謝你呀!陽陽的奶奶感慨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她說:“沒想到,我的孫子在短時間里長大了不少,以前疊被、洗衣、掃地等事都不會去做的,現(xiàn)在可好了,我們忙著田里的事,小孩幫我們打打下手,燒飯、洗碗、打掃衛(wèi)生,還幫忙除草,我們輕松了不少,這得益于‘感恩教育’,讓孩子們懂得了知恩、感恩、報恩,學會了做人?!?/p>
通過“感恩教育”活動,促進孩子知恩、感恩、報恩美好心靈的形成,幫助他們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付出、離不開老師的引導,離不開社會的幫助,培養(yǎng)了留守兒童感恩的心,喚醒了留守兒童的良知,鍛造了留守兒童的品性,使留守兒童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使留守兒童明白了:學會感恩,就能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學會感恩,就能帶著欣喜與熱愛進行生命的遠航;感恩,是一種力量;感恩,是一種境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擁有幸??鞓?,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做人做事
2 優(yōu)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
3 蘇霍姆林斯基論教育
4 中小學素質教育讀本
5 教師科學素養(yǎng)讀本
6 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構建與修養(yǎng)
7 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