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國內來看,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的教育研究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1關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礎理論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信仰問題成為我國社會的一個時代課題。為回應實踐的需要,學術界開始深入探討信仰的一些基本問題,以期轉“?!睘椤皺C”。劉建軍認為馬克思主義信仰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指“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即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相信和信奉;二是指“信仰者心目中的馬克思主義”;三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價值性或價值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陳建民、陽魯平從認識論的角度,指出:“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個‘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的綜合體系。它是在實踐基礎上對人類社會的客觀認識,體現(xiàn)出對人的終極關懷情感,是一種堅定的人生意志和信念,是現(xiàn)實性與理想性的統(tǒng)一”。秦維紅認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概念強調這一信仰的學理基礎,李粲認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種現(xiàn)實的信仰、科學的信仰、崇高的信仰和健全的信仰。劉曉凱認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科學與信仰的統(tǒng)一,信仰活動和現(xiàn)實生活的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動力效應與人類社會發(fā)展方向相一致”。
1.2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的研究我國正處在經(jīng)濟轉型、新舊體制交替和對外開放加大的轉型期,經(jīng)濟結構、社會階層、社會風氣、倫理觀念、道德標準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在發(fā)生重大的變化;同時,各種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消極的價值觀念乘虛而入,容易使一些大學生信仰迷茫。宋俊成、劉晶認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面臨著六大挑戰(zhàn):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嚴重威脅和詆毀了馬克思主義的權威性和真理性;歷史上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和教條式的理解,造成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傾向;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出現(xiàn)多種文化的交錯,影響大學生的精神文化和價值取向;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不完善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經(jīng)驗不足,致使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夠堅定;網(wǎng)絡時代,不健康的東西大量充斥,妨礙了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學校自身的教育體制、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尚未成熟完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尚未牢固樹立。丁麗娟,陳海認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的出現(xiàn)和持續(xù)存在與共產主義運動在全球范圍內處于低潮的事實直接相關;文化的多元化導致青年學生價值觀的多元化,沖擊著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國社會主義發(fā)展存在一些問題造成一定程度的對社會主義的情感疏離;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也沖擊著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學校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體制也存在一些問題。
1.3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現(xiàn)狀的研究目前國內學者普遍認為,大學生主流是認同馬克思主義的,但在大學生中也不同程度存在馬克思主義信仰迷失的問題,表現(xiàn)為: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認識模糊、情感不足;大學生信仰呈現(xiàn)多元化趨向,宗教傳播有一定勢頭;各種封建迷信、現(xiàn)代迷信漸有市場;部分大學生對文體娛樂明星過度崇拜;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在大學生中有一定市場……2009年,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課題組通過調研認為,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主流堪喜,問題堪憂。主流在于:認同馬克思主義,信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認可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多數(shù)希望加入黨組織??皯n在于:理性信仰感性化,信仰分布多元化,入黨動機功利化。2011年,張艷宏通過以大連地區(qū)五所高校為對象調研發(fā)現(xiàn),內心具有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只有35.2%,而有51.0%的學生選擇了思考過但沒有確立,13.8%的學生從未思考過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孫婉,魯志美認為,當前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的主流是好的,積極向上的,但我們仍應注意到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學生中出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和缺失,包括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非理性化、多元化、功利化和宗教化。
1.4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對策的研究目前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研究內容龐雜、角度各異。歸納起來,代表性的視角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從馬克思主義信仰主體的角度出發(fā),如張艷宏認為,應當關照大學生的主體需要,加強信仰選擇能力的教育。二是,從馬克思主義信仰形成過程分析,如靳玉軍、陳亮從大學生知、信、情、意、行轉化的角度分析認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應為大學生奠定堅實理論功底和提供科學的思維方式,提供宏大的歷史視野和深沉的時代情懷,造就一種自覺追求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提供實踐鍛煉和自覺踐行的平臺。三是,從教育本身出發(fā),探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
2關于目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取得的成果
大部分研究學者都贊同馬克思主義是一種信仰的觀點,在當代思想價值多元化的市場經(jīng)濟浪潮中,優(yōu)秀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價值對于大學生的個人信仰的形成,有著很好的引導啟示作用。許多學者對高校的學生信仰狀況做了調查研究,并對其中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做了重點研究分析,結合實際對如何提高現(xiàn)階段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實效性進行了相關研究思考。
一些學者通過對經(jīng)典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馬克思、恩格斯等經(jīng)典作家并未否認馬克思主義是信仰,只是鑒于當時的特殊情況使用較為審慎。學者們普遍認為,信仰并不等于宗教,在人類信仰史的發(fā)展過程中,信仰的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著,任何信仰都是基于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而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也不例外,它的出現(xiàn),在更大的范圍內引起了人們的共識,尤其是在無產階級世界,更是成為很多人的精神指引。學術界認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主流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學者們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方式進行調研,認為當代大學生主流認同馬克思主義,但在大學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信仰迷失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為大學生信仰過于雜亂,對良莠不齊的思想價值分辨能力較差,部分學生過早地形成了世俗化、功利化的思想價值觀。
探索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一般方法。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如何增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實效性進行了探索。提出在教育過程中可采取理論灌輸法、實踐教育法、比較教育法等多種方法。
3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關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取得了較豐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集中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研究馬克思主義信仰內涵不夠深入,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思考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對如何增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成果不多。
3.1馬克思主義信仰內涵研究不夠深入目前較多學者傾向于將馬克思主義信仰定義為一種精神現(xiàn)象,雖然在分析時提到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僅是一種精神現(xiàn)象,也是一種行動,信仰必須踐行,但在定義的時候未明確指出。同時,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構成要素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化。目前關于信仰構成要素的觀點較多,大多學者從認識論的角度,認為信仰包括知、情、意等要素。但是,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一種信仰,不僅包括知情意等精神要素,還應包括信仰行為。因此,在分析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構成要素時,應當從精神和行為兩個層面分析。
3.2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目標指向不明確一個方面是缺乏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目標的探索。缺乏目標探索的教育,其效果是不會很好的,目標是開展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檢驗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據(jù)。只有確立科學的目標,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才能有的放矢。目前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論述較多,但均缺乏對教育目標的清晰準確界定。有學者根據(jù)高校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標提出大學生信仰教育內容,但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目標是高等教育的宏觀目標,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目標應當更加具體。
3.3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方法針對性不強現(xiàn)階段很多高校雖然開設了馬克思主義課程,但是其講課的模式和授課內容的深度,都不能很好的影響到學生的思想認識。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在馬克思主義教學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其針對性較差,教師授課的思想感染力不強,這些因素都降低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熱情。學術界關于信仰教育方法的研究大多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尚待商榷。有的學者從信仰教育實施的常用方法和特殊方法的角度,認為信仰教育實施常用方法包括理論灌輸法、實踐教育法、集體教育法、榜樣示范法等,特殊方法包括疏導教育法、比較教育法和心理咨詢教育法等。這些方法的探索非常全面,但這些方法對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均適用,缺乏對信仰教育的針對性。另外,可操作性方法探索不多,如對于在大學生信仰教育中怎樣進行理論傳授,學者們多論述理論的來源、作用等,缺乏運用要求、操作步驟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王晨旭單位:重慶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