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從眾心理的危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健詞 厭學心理 從眾心理 逆反心理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Study on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LIU Xiaoqin
(Xizhangzhuang Elementary School, Heze, Shandong 2747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primary common mental weariness. And then promoted some suggestions to overcome the above unhealthy psychology. These measures show good effects o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studying-weariness psychology; mass-following psychology; antagonistic psychology
現(xiàn)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與學生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如何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已成為衡量一名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要成為學生的朋友。當學生在學習生活別是在心理上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察覺并給予幫助。結合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筆者談一談如何在教學工作中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其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好奇心強,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響。加之緊張的學習,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在學習生活中,小學生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幾種心理特征。
一是“厭學”心理。厭學心理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tài)度,并在客觀上明顯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①。主要表現(xiàn)為在校學習狀態(tài)消極,學習效率低下,人也會變得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據(jù)我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表明,目前約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厭學心理。這就是說厭學心理普遍存在。事實上不管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厭學情緒,只是表現(xiàn)程度不同罷了?,F(xiàn)在學校里往往只重視教學成績,教師加班加點備課,學生起早摸黑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是被動地跟著老師學,這種忽視學生的正常要求和興趣愛好的做法,會使學生漸漸失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容易滋長厭學情緒,優(yōu)生也是如此。
二是從眾心理。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②。通常情況下,多數(shù)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眾服從多數(shù),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shù),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從眾心理極的“盲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可以形象的概括為“跟風”心理。小學生的行為具有群體性,每個學生都想成為事件的焦點,成為談論的中心。一旦在他們的圈子中失去發(fā)言權,心理上就會感到失落、自卑。典型的事例就是在放學后,大批的學生不回家而是到網(wǎng)吧玩游戲。第二天,他們就會聚到一起,興高采烈的談論自己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和得到的裝備。而“不合群”的學生在那里往往一言不發(fā),感到非常的孤立。
三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③。小學生由于見識能力低,往往容易“認死理”,思維短路。個別人甚至有極端心理,只要是家長說的一律不聽,只要是老師教的一概不學。這種與常理背道而馳,以反常的心理狀態(tài)來顯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為,往往來自于“逆反心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小學生可塑性強,只要對他們進行細致地了解和具體地分析,抓住他們的優(yōu)勢和長處,就可以此為突破口,實施有效的方法糾正學生的不良心理。
對于有厭學心理的學生,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減少作業(yè)量,降低作業(yè)難度。我們知道,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要比成人短,長時間從事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往往導致注意力轉移,做錯題,使學生越來越害怕做作業(yè),厭煩作業(yè)。作業(yè)難度大,經(jīng)過一定的努力仍無法解決時,一般情況下,學生會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國內有人做過實驗,每天課外作業(yè)的時間以30分鐘左右為最佳,這是值得參考的一個數(shù)據(jù)。其次是培養(yǎng)學生的業(yè)余興趣。有些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讓孩子有一些其他的活動。實際上,廣泛的興趣所產生的是一種對事物、對世界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探究的。因此,抑制兒童的興趣,實際上抑制了兒童對事物的積極態(tài)度,自然也包括對學習的態(tài)度。對于小學生的厭學,我們應全面考慮、分析諸多因素,重視對學生厭學心理的疏導,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yè)負擔,使他們充滿興趣,充滿信心地學習、生活。
從眾心理具有兩重性,消極的一面束縛思維,扼殺創(chuàng)造力,使人變得無主見。但也有積極的一面,即有助于學習他人的智慧經(jīng)驗,克服固執(zhí)己見、盲目自信。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從眾心理的消極影響,使其發(fā)揮正向心理效應,從而發(fā)掘出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上,經(jīng)常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鼓勵他們不唯師、不唯書、不盲目、不輕信,敢于大膽發(fā)表獨立見解。對于他們提出的見解,只要是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錯誤的,我也會對他們獨立思考的方式給予肯定和贊揚,對克服人云亦云的從眾心理起到了顯著的矯正導引作用。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從眾心理的消極效應進行調控和克服,比如在和學生交流時,用疑問的語氣探究學生的態(tài)度;問問題時不是簡單地索取答案,而是鼓勵學生說出思維的過程;適當?shù)亻_展“錯例”、“反例”教學,讓學生人云亦云的從眾心理遭受失敗的“打擊”,從而克服隨著大流走的盲從習慣,認識到盲目從眾的誤導性、危害性。
對于學生的逆反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三條途徑。一是真誠的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師生硬的教育態(tài)度,呆板的教育方法,常常是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教師在給學生提出要求時,應該使學生明白是非。學生有了缺點錯誤,應該正面說服教育,不要采取簡單粗暴的辦法,不可將自己的主觀好惡強加于學生。二是引導學生增強社會知識。一個人如果有淵博的知識,憑直覺就能認識到逆反心理的荒謬之處,從而采用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取讀報、看新聞和分組討論的方式,讓他們關心社會時事,開闊視野。三是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改變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一個問題往往有多種解決方式,但在問題未解決之前卻存在著幾乎是無限的可能性。寬容的思維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過自我不斷的思維訓練來獲得,它能激發(fā)出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善于和學生溝通,抓住學生的特點,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可以通過家訪、熱情談心、同學互助等渠道和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學生就一定能夠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陰影,積極健康的成長。
注釋
① 范源清.青少年學生厭學心理探究及其矯正策略.現(xiàn)代技能開發(fā),200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消費行為體驗和觀察,理解并區(qū)分四種消費心理。
2、能力目標:通過反省、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理論思維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yǎng)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避免盲目;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綠色環(huán)保的消費理念。
教學重點:做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難點: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不過時。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上課老師來做個小調查:你曾為自己的某種消費行為后悔嗎?為什么會后悔?
學生……
教師:的確,不合理的消費給個人和家庭會帶來一定的損失,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如何做個理智的消費者。
板書: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第二正框 樹立確的消費觀
二、教學過程:
情景活動一:
對話一:
女兒:爸爸,圣誕節(jié)我給同學送什么禮物呢?
爸爸:這有何難?商店里禮物多著呢!
女兒:我是弄不清楚朋友們喜歡什么!上月喜歡蔡依林,最近陷入“韓流”……
探究:女兒的同學在消費時反映出什么樣的消費心理?請你評價一下這種消費心理。
目的:該設問旨在引導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對消費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在分析過程中感
悟和理解課本知識。
學生:從眾心理有仿效性、盲目性的特點;健康的從眾心理可帶動某一產業(yè)的發(fā)展,不合理的從眾消費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盲目從眾消費。
板書:1、消費心理面面觀(1)從眾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對話二:
女兒:也不知道送啥給小剛!因為他這人總愛與眾不同!新買的牛仔褲非得在膝蓋上摳兩個洞,在上面系了幾個鐵環(huán)。
爸爸:真是難以理解!
探究:小剛存在一種什么樣的消費心理?請你評價這種消費行為。
目的:求異消費在學生中存在的比較普遍,因此學生可以 結合身邊的人和事充分談自己的看法、觀點,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
學生:求異消費心理有顯示與眾不同的特點;合理的求異心理可展示個性,不合理的求異消費社會不認可;所以適當求異可行,過分標新立異不提倡。
板書:1、消費心理面面觀 (2)求異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對話三:
女兒:還有小雯的禮物也讓我頭疼!小璐說她準備送個名牌手表給小雯。爸爸:
名牌手表可是很貴的!女兒:是呀!可我不能比她差吧,那多沒面子!
探究:女兒存在一種什么樣的消費心理?請你評價這種消費心理。
目的:攀比消費心理對家庭和個人帶來是不利的影響,學生通過分析和身邊的實例較容易得
出結論:該消費行為不值得提倡。
學生:攀比心理具有夸耀性、盲目性的特點;不實用,對個人生活不利,是不健康的,因而我們不提倡。
板書:1、消費心理面面觀 (3)攀比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對話四:
爸爸:你們同學選禮物都只買貴的嗎?女兒:也不是!小強他爸答應給他買雙耐克鞋,他卻要了雙100元左右的安踏運動鞋,說安踏鞋便宜舒適。真傻!
探究:小強的消費基于一種什么樣的消費心理?請你評價這種消費心理。
目的:中學生已具備了獨立思考問題及判斷是非的能力,得出:求實消費心理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好處,值得提倡的結論。
學生:求實心理是一種符合實際、講究實惠行為;是種有利的、理智的消費,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好處;因此,值得提倡,值得發(fā)揚。
板書:1、消費心理面面觀 (4)求實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情景活動二:
對話一:
小華:爸,小剛家買了新居后又買了進口家具家電。爸爸:放心吧,咱家決不會比他們差。媽媽:咱家房子的貸款還有10萬沒還呢!哪有錢買這買那的。
小華:欠這么多錢啊?
想一想:小華和爸爸的主張是基于什么樣的消費心理?會給家庭帶來什么影響?
小華得知家中的經(jīng)濟情況后,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
目的:通過讓學生出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學生得出消費應與收入相適應。
學生:消費應在在自己經(jīng)濟能力可承受的范圍內進行消費,即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板書: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對話二:
妻子:老公,現(xiàn)在裝修流行韓式,很田園。丈夫:聽你的,一切跟著“流行”走。
小華:不對,網(wǎng)上說明年流行歐式。丈夫:那我們家要怎么裝修好?。?/p>
設問:小華家在房屋裝修風格上是種什么消費心理?你認為他們該怎么裝修?
目的: 改問旨在通過讓學生提建議,從而得出:應避免盲從、要理性。
學生:理性消費應做到:避免隨大流消費;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
板書: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對話三:
小華:爸,咱家門口怎么那么多塑料飯盒?爸爸:是裝修工人吃完飯扔的。小華:國家不是規(guī)定不準使用塑料飯盒么,而且塑料飯盒危害很大!爸爸:這飯盒有危害啊?
想一想:使用一次性塑料飯盒、筷子等有危害嗎?什么危害?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談塑料制品的危害,引導學生得出:消費時要注重環(huán)保、綠色消費。
學生: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以節(jié)源環(huán)保為主旨,是一種值得提倡、宣揚的消費行為。
板書: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
對話四:
小華:爸爸,咱家這一來可就跨入全面小康了!爸爸:那是,新房裝修好了,我們家該鳥槍換炮了。家具、電器全換新的,把舊家具、電器全淘汰了。
想一想:你贊同父親的說法嗎?為什么?
目的:此問的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意識到:消費時應做到勤儉節(jié)約、做到不浪費。
學生: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是種正確的消費理念,任何時代都值得發(fā)揚光大。
板書: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4)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
三、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系統(tǒng)化,便于學生的整體
感知;同時也是學生將課堂知識內化的一種途徑。
四、課堂反饋:
材料:學生小林的父母月收入共6000元, 8月份小林的個人的消費情況如下:生日請同學吃飯500元,買個性化服飾300元,買游戲機600元,自己伙食費500元,這個月他向父母要1500元,向同學借400元。
[關鍵詞]:建筑火災;人的行為;安全疏散
1 引言
近年來火災發(fā)生的頻率加大,造成的損失也呈逐年上升趨勢,不但造成了財產的重大損失,而且造成了人員的群死群傷。尋究其原因,除了建筑物本身的消防安全不合理之外,火場中受困人員主觀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視。在火場這樣特殊的場合下,很多人失去理智,通常采取一些不理智的逃生方式,進一步加大了火場上的人員傷亡。因此,研究火災中人的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特點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為今后建筑物消防系統(tǒng)的性能化設計和建立疏散指揮體系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2 調查研究對象及方法
為了研究建筑火災中人的心理行為反應,準確收集各種數(shù)據(jù),掌握火災中人的真實行為,為人的行為反應研究提供比較可信的依據(jù),筆者確定主要調查對象為火災逃生者、最早到達火災現(xiàn)場實施救援的消防隊員以及失火建筑周邊的知情者。
通過筆者多次參加滅火救援和火災原因調查過程中的親身體驗,詢問100多名逃生者及失火建筑周邊的知情者,通過使其冷靜回憶當時的火災場景、緊急情況下所想和所采取行為的方法,獲得關于建筑火災中人的行為反應的真實資料,為性能化安全疏散設計的科學研究提供基礎。
3 人在火災中的心理和行為反應
3.1心理活動的產生
人的心理是一種高級的反映形式,它具有兩方面特征:第一,心理的內容來源于客觀現(xiàn)實。人腦必須在客觀現(xiàn)實的刺激和作用下才能產生心理,人腦才能把客觀事物轉化為主觀映像。人的思維、情感、記憶等個性心理現(xiàn)象,都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第二,心理具有能動性。人的心理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并不像鏡子那樣是消極的被動的反映,而是積極的、能動的反映。
3.2影響火災認知過程行為的因素
經(jīng)過對近幾年火災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對于火災而言,如果逃生人員受過良好的消防知識教育和訓練,而且能及時和準確認知火災發(fā)生這一信息,因此作出正確避難行動決策的概率相對較大,有助于提高整個火災避難行動的可靠性。
但若火災發(fā)生時人員生理狀態(tài)和避難能力等綜合素質較差(如嬰兒、老人、殘疾人、病人),沒有受過消防知識教育和訓練,則其對火災的認知可靠性將顯著降低。建筑物火災中認知過程常見的人失誤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初期火災信息傳遞不及時、不準確。
(2)輕視了初期信息的重要性、行動遲緩,未能及時作出正確的反應。造成此類失誤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消防報警不及時,另一方面是疏散人員消防安全素質不高。
(3)夜間值班,由于身體機能因素降低了人員的認知可靠性。
(4)由于無避難計劃或未受過避難訓練和教育,受群集行為影響,出現(xiàn)人為的認知混亂和無秩序狀態(tài)。
3.3人在火場中心理的種類
人的心理的內容來源于客觀現(xiàn)實。由于火災具有突發(fā)性、多變性、高溫性,煙毒性等特點,這種環(huán)境使人處于非正常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在心理學中稱為應激狀態(tài),此狀態(tài)對個體的心理功能和行為活動產生很大影響,使人出現(xiàn)異常行為,主要有以下3中類型。
(1)驚慌。驚慌是指在火災中人接受異常災難刺激表現(xiàn)來的一種焦慮狀態(tài)和行為狀態(tài)。這種焦慮和行為往往不能自控,更甚者喪失理智,從而影響逃生。引起驚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火災突發(fā)性。突發(fā)的火災使原來自身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壞,使人們失去理智的控制。第二,建筑物超員,疏導不利,增加人們的心理壓力。第三,報警不及時。在火災中如果過遲地發(fā)出警報,火勢已經(jīng)增大,又會加劇人們的心理負擔。
(2)恐懼??謶质侵溉藢δ承┦挛锝o自己帶來或可能帶來的危害所做出的消極心理反應??謶中睦硎墙⒃诰o張心理基礎上的,主要是由于缺乏應付或擺脫可怕的情境力量或能力而產生的,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造成恐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火焰和煙氣,這是外因?;馂亩及殡S著高溫和煙毒氣體,會使人產生強烈恐懼感。第二,受困人員接受的消防教育少,這是內因。很多火災案例表明:如果火場受困人員未接受過消防教育,他將會失去理性判斷和思考,因此會產生恐懼感。相反,便可以冷靜地面對火災,從而機智地尋找逃生的辦法。
(3)群聚。在火場中人員受到威脅時,就會產生群聚依賴心理,感覺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安全感,可以緩解心理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驚慌感和恐懼感。群聚心理是在突發(fā)事件情況下,最容易發(fā)生的習慣性傾向。在突發(fā)火災的情況下形成的群體,本來就是互無聯(lián)系、無組織的臨時群體,但在混亂之時湊在一起,雖不相互認識,卻都認為是可以相互依賴的人。這種在無任何指令或暗示的舉動下形成的自然集結氣氛,往往越變越強。
3.4人在火災中的行為特點
人的心理具有能動性,火災突然爆發(fā)時,由于超出了人的正常壓力范圍,產生被迫的、應激的并帶有本能的行為,在必然會導致錯誤的判斷, 產生非理智的錯誤行為。
(1)從眾。信息壓力是決定火災中從眾行為的主要因素。從眾具有如下特點:一是下意識性;二是自發(fā)性;三是性別、年齡與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著從眾行為;四是從眾心理隨著樓層的增高而增強。
(2)趨光。人具有朝著光亮處運動的習性,以明亮的方向為行動目標。
(3)歸巢。在公眾聚集場所內,一般總是朝進來的出入口作逆向性的逃生,很少使用不熟悉的通道,只有當這段路被火焰、煙氣封閉時,才另尋它路。
(4)走捷徑?;馂闹械娜藛T為盡快脫離危險,都試圖利用最近、最易通過的路線逃生。
(5)超常發(fā)揮。遇到緊急情況時,失去正常的理智行為,把全部精力集中于應付緊急情況上,會發(fā)揮平時意想不到的力量。
通過許多火場經(jīng)驗表明:這些異常行為除了火場的特殊環(huán)境外,主要是受習慣、下意識或經(jīng)驗的影響,其中火場經(jīng)驗是很關鍵的因素,逃生知識欠缺的人很容易出現(xiàn)上述行為。
4 結束語
綜合火災中疏散人員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行為特點,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共識:
(1)加強消防演練有利于人的安全疏散。在火場中人員產生不安全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和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識而引起的,因此,培訓必須順應心理規(guī)律和教育對象的心理狀況,積極開展火場逃生演練,培養(yǎng)人們的心理適應能力,這樣有利于安全避險,減少傷亡。
(2)通過性能化的安全疏散設計可以引導人員安全疏散。根據(jù)火災中人的心理行為規(guī)律特點,在進行安全疏散設計時應符合人員在火災中心理行為實際,使人群形成有序撤離,從根本上保障人員安全。
(3)今后的研究發(fā)展趨勢。本文所進行的關于火災中人的心理行為討論,僅局限于煙氣危害過程的疏散和避難階段,由于人本身的復雜性,其行為又是一個帶反饋的復雜系統(tǒng),影響因素較多,因此只進行了定性分析,今后需要應用動力學的原理建立疏散模型,采用計算機仿真方法,對疏散過程中人的行為進行定量分析。
[參考文獻]
[1] 孟昭蘭.普通心理學[M ]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231―232.
[2] 童慶杰,權高峰,邵力.火災事故中人的心理及行為分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18(3)46-50.
要
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獨特的制度背景,加之我國以個人投資者為主的證券市場從1991年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13年時間,市場體制建立的還并不完善。個人投資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在一個以個人能力完全無法對基本價值回報進行判斷的時間空間里,投資者唯一可做的選擇就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購買行為,來獲得和補充自己的信息量,從而在不確定性條件下做出最為理性的行為選擇——我們看見了羊群行為。
本文就是基于行為中的“羊群行為”投資行為模型對我國出現(xiàn)的個人投資者的“羊群行為”進行的。文章對我國“羊群行為”的存在、主要表現(xiàn)以及此行為對我國市場和個人投資者的危害進行了必要的論證和細致的描述。本文還依據(jù)行為金融理論的觀點對羊群行為產生的一般原因,如:信息披露的局限性、人類的從眾本能、人群間溝通產生的傳染、后悔厭惡心理的作用等進行理論。其后還根據(jù)我國市場制度和文化等外在因素與投資者心理觀念和價值取相向等內在因素的具體情況出發(fā),分析了我國羊群行為產生的必然性。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對政府及證券監(jiān)管部門的建議,以及提高個人投資者的素質。這些對抑制“羊群行為”,以及由此帶來的股價的異常波動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行為金融理論;羊群行為;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
關鍵詞: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思想政治教育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計算機在信息傳播方面所展示出來的巨大的優(yōu)勢,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使大學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網(wǎng)絡心理障礙,面對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所產生的網(wǎng)絡心理障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的定義及特征
大學生的網(wǎng)絡心理是指大學生作為一類特殊的群體,對網(wǎng)絡的認知,對其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1]大學生的這種網(wǎng)絡心理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人的情緒方面、處理知識與信息方面、自我意識三個方面:(一)在人的情緒方面的特征:1.穩(wěn)定性與波動性并存。2.外顯性和內隱性并存。3.豐富性與復雜性并存。(二)在處理知識與信息方面的特征。1.獨立與從眾心理并存。持獨立心理的人往往能冷靜的對待網(wǎng)絡信息,以研究的態(tài)度決定對信息的取舍。另一種是從眾心理,這是一種常見的社會心理,他會影響到個人的認知水平。2.求知與獵奇心理并存。大學生網(wǎng)民可以通過網(wǎng)絡滿足自己的求知與獵奇心理,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未知領域。(三)在自我意識方面的特征。1.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沖突。理想的自我與現(xiàn)實的自我總是會有一些差距的,當這種差距超過一定的限度時,就會發(fā)生心理沖突。[2]2.自控心理與失控心理的沖突。大多數(shù)人都能很好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持自控,但是由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隱蔽性可能發(fā)生失控的行為。3.自律心理與放任心理的沖突。由于網(wǎng)絡的隱蔽性人的自律心理就放松,放任心理就會增加。
二、大學生常見的網(wǎng)絡心理障礙及危害
隨著當代大學生對于網(wǎng)絡的適用程度越高,網(wǎng)絡所帶來的心理障礙也越來越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畸形網(wǎng)戀。大學生通過網(wǎng)絡而相互認識,他們通過“網(wǎng)戀”來彌補現(xiàn)實情感交流中的遺憾與不足,滿足自身內在的情感需求,發(fā)展自我的情感體驗。一些大學生對“網(wǎng)戀”抱著“一場游戲一場夢”的態(tài)度,輕率的戀愛,甚至欺騙對方感情,缺乏最起碼的真誠和責任心。(二)網(wǎng)絡孤獨癥。大學生由于長期沉迷于上網(wǎng)而忽視了與人正常的交往,從而在生活中產生孤獨感,人際交往方面出現(xiàn)障礙。(三)網(wǎng)絡依賴型人格障礙。長期上網(wǎng)的學生,把計算機網(wǎng)絡看成萬能之源。他們將自己的需要依附于網(wǎng)絡,過分順從于他人的意志;要求并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當網(wǎng)上的親密關系終結,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資源時,則有被毀滅和無助的體驗,有一種將責任推卸給他人來對付逆境的傾向。
(四)網(wǎng)絡犯罪。大學生網(wǎng)絡犯罪主要表現(xiàn)為網(wǎng)上盜竊行為、維護互聯(lián)網(wǎng)運行安全的犯罪行為、建立的行為、利用網(wǎng)絡進行詐騙行為、網(wǎng)上散布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五)網(wǎng)絡成癮綜合癥。有學者認為網(wǎng)絡成癮是個很廣泛的概念,成癮者有大量的行為和沖動控制上的問題,可以分為網(wǎng)絡性成癮、網(wǎng)際關系成癮、網(wǎng)絡強迫行為、信息手機成癮、電腦成癮。[3]
三、加強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教育的對策
根據(jù)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各種網(wǎng)絡心理障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開展網(wǎng)絡心理教育活動,優(yōu)化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我們要在大學校園內外營造一個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fā)展的環(huán)境,開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努力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使得大學生能夠克服各種網(wǎng)絡心理障礙,以適應當今社會激烈競爭,更好的立足于社會。(二)建立網(wǎng)絡心理危機干預和反應機制。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障礙要得到及時防治,必須建立網(wǎng)絡心理危機干預和反應機制。應加強宣傳網(wǎng)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消除大學生前來進行網(wǎng)絡心理咨詢的疑慮。同時要加強對專業(yè)咨詢老師的培訓,確保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啟動網(wǎng)絡心理危機干預和反應機制。(三)加強網(wǎng)絡管理的法治建設。首先,要盡快出臺盡快出臺相關的網(wǎng)絡管制的法律、法規(guī),對網(wǎng)絡中違法亂紀行為進行依法嚴懲。其次,要利用技術手段加強網(wǎng)絡安全防范,阻止國外垃圾信息的流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四)加強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高校政治教育者在大學生的網(wǎng)絡心理工作重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引起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輔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幫組他們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況,給他們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起到預防和舒緩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障礙發(fā)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陶國富,王祥興.大學生網(wǎng)絡心理[M].北京: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94-95.
[2]李正軍.高校網(wǎng)絡心理健康教育導論[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