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春江花月夜賞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作為一首典型的具有中國古典韻味的音樂作品,《春江花月夜》樂曲幽遠綿長的韻味,柔和優(yōu)美的意境,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聽眾的喜愛。
《春江花月夜》的前身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夕陽簫鼓》,歷經(jīng)改編成了合奏曲,用小型絲竹樂隊演奏,在琵琶外,又加入了洞簫、二胡、揚琴等樂器,名稱也改為《春江花月夜》。該曲譜分10段: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云深際,漁歌晚唱,洄瀾拍岸,橈鳴遠瀨,乃歸舟和尾聲。這些曲名,代表了改編者對該曲內(nèi)容的理解:春天的溫暖柔和、江面的寥廓空闊和月夜的恬靜朦朧交織為一體,構(gòu)成優(yōu)美和諧、溫藹怡人的意境。
第一段《江樓鐘鼓》是引子及主題的呈示部分。一開始,清脆的琵琶以挑音起奏,模擬江船上的鼓聲;繼之,洞簫吹出輕巧的波音與琵琶相配合,寫出月未升之前江面的優(yōu)雅寧靜,給人以江面寬闊波光粼粼之感。接著用絲竹樂器合奏出具有江南風格的主題,曲調(diào)抒情優(yōu)美,婉轉(zhuǎn)如歌,寫出了夕陽余輝下江面江岸景物的絢爛色彩。這一主題的旋律采用連鎖接句的方式展開,使旋律在進行中不時地作一迂回反復,增加了樂曲的圓轉(zhuǎn)與彈性,加強了樂曲的韻味和律動。句尾襯托著大鼓的滾奏聲,描繪出夕陽西下,泛舟江上,游船簫鼓齊鳴的動人情景。
然后,樂曲進入主題的變奏部分。變奏是在第一段主題樂段的基礎上作“換頭合尾”式的變化重復,以推進音樂的發(fā)展。第二段《月上東山》、第三段《風回曲水》是第一、第二變奏部分,前者以恬靜而流暢的旋律描寫了月亮初升時江面清澈粼粼的優(yōu)美畫面,后者則以較為熱情的曲調(diào)抒發(fā)了舟中游客在和風習習、江水回流時的歡快心情。第四段《花影層疊》,是樂曲的第三變奏部分。開始,琵琶奏出四個急促的音型華彩句,與前段形成對比,給人一種“風乍起,吹皺一江春水”的感覺。水中倒映的兩岸花木和空中明月,此時突然晃蕩破碎,形成五光十色的斑斕水波。之后仍作“合尾”收束,江面復又平靜明滑。第五段《水云深際》,是第四變奏部分。主要由琵琶和大胡重奏,音色渾厚有力,以濃墨重筆描繪了江中水勢的深沉闊大;然后又以琵琶飄逸的泛音和二胡、箏的長顫音,用清晰的筆觸,勾勒出江面深邃幽遠、水天一色的壯闊景象。
第六段《漁歌晚唱》,是第五變奏部分。在該段的前部,音樂悠揚明亮,接著以同一音型的變形樂句作兩度或三度的重復下降。這一段旋律,采用同一音型作下旋模進,造出越來越沉靜,越來越幽遠的氣氛,寫出漁船漸行漸遠,漁歌漸行漸微的“遠去”動勢。然后情緒頓轉(zhuǎn),速度加快,力度加強,出現(xiàn)了一系列新穎別致的“閃板”切分節(jié)奏組成的短句,句頭與句尾同音承接,音樂斷續(xù)相連,表現(xiàn)了歡快、興奮的情緒。好象游人在凝神靜聽那漸漸逝去的歌聲之后,突然又回過神來,重新回到熱烈、歡快的情境之中。
第七段《洄瀾拍岸》,是樂曲的第六變奏部分。開始由琵琶彈奏出一連串頓挫有力、富于生氣的短句,速度逐漸加快;接著,簫、二胡、大胡及打擊樂器等合奏出氣勢宏偉的旋律;最后,由琵琶奏出尾句,音樂轉(zhuǎn)弱而收,確有江水回流,輕拍堤岸,發(fā)出陣陣聲響的效果。第八段《橈鳴遠瀨》,是第七變奏部分。因其旋律與第九段重復,故演奏時常刪去。
第九段《乃歸舟》,是樂曲主題的第八變奏,亦是全曲的部分?!澳恕笔切稳輷u櫓聲,音樂以四節(jié)一組的短促音型旋律,不斷起伏,緊湊而有力,有如波浪之起伏、槳聲之乃,形象地寫出了歸舟由遠而近的態(tài)勢。最后,音樂又漸慢變輕,箏從低到高的輕拍劃奏,以及碰鈴的重拍擊節(jié)、二胡的抖弓技法等,與音樂相互配合,把破水歸舟的意境,描繪得十分生動形象,將音樂推向。
關(guān)鍵詞:春江花月夜 度越 愿逐月華流照君 光纖通訊 衛(wèi)星通信 科學 人文
一、引言:難解費猜的“光不度”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美古來共談,唯“愿逐月華流照君”句閃耀智慧靈光,與現(xiàn)代高科技暗合,尚無論及。詩人在這靈妙新奇的通訊理想后,拈出魚雁傳書的舊典“鴻雁長飛光不度”其意為何,亦莫衷一是。本文從“度”字訓詁入手,探究其科學含義,試圖給出全新而合理之解。
二、舊說質(zhì)疑
關(guān)于“度”字,前人曾以度運、度過、飛度解之,均欠妥。解其為度載傳送者是清人徐增《而庵說唐詩》卷四①:
月華豈易逐得,則便想著鴻雁。鴻雁長乘月而飛,則滿身是光,則光似可藉鴻雁以度,而不知:月照一天下,一處有一處之光,分毫不可假借,但憑鴻雁那(哪)處去,而此處之光一些移不得去,故鴻雁度而“光不度”也。[1](110)
此說釋“度”為運載傳送,正如以船度人之“度”,甚通。但上句“愿逐月華流照君”云的是人去逐光,今卻解作鴻雁傳光;上句光顯然在流,今卻解作光原地不動(“此處之光一些移不得去”);上句光是自己在流,今卻解作鴻雁擔之使行(“藉鴻雁以度”)――所解與上文何其南轅北轍,其非詩人本意顯而易見。況古來只有鴻雁傳書之典,未聞傳光之例,解者不釋鴻雁為何要傳光,令人莫明其妙,難逃臆度之嫌。
解其為度過飛出者以《唐詩鑒賞辭典》影響最大(徐中玉先生主編的《大學語文》[2](311)等眾多教材都與之相同),其云: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面,魚兒在深水里躍動,只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俺咚卦隰~腸,寸心憑雁足?!毕蛞詡餍艦槿蔚聂~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該又憑添幾重愁苦?。?](56)
加點部分實本林庚先生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
“鴻雁”句,寫月光下一片無邊的世界,這時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4](309)
此說解“度”為度過,正如橫度沙漠之“度”,亦甚通。但雁飛不出光、魚躍水成文這種大白話毫無詩意可言,豈是名家吟詠之意?故吳小如先生譏林庚之說“似未免浮泛,雖注猶未注耳”[5](65)。且其不順上句“逐光照君”說下去,卻岔開一枝去說“雁飛不出光”,頓使上句“逐”字于下句無著落,上下句文意因之斷隔,名家何會出此上下無著、結(jié)構(gòu)松散之文?
《唐詩鑒賞辭典》為救林庚“飛出月光”之淺而拉來“魚雁傳書”之典,但傳書事字面未有提及。觀其“望長空”、“看江面”云云已釋盡“鴻雁”、“魚龍”兩句,剩下的“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顯無字面可憑,全憑解者據(jù)“魚雁”兩字意會而出。雖魚雁有此常典,但上句詩人已決定不用魚雁傳書的舊法,親“自”逐光照君,又怎會于下句放棄自己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仍用古法讓魚雁傳書?因此其解很難說得上圓滿。
解“度”為飛度者是袁行霈先生《如夢似幻的夜曲――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
一輪明月同照兩地,就和我想念你一樣,你一定也在望著明月想念我。有明月像鏡子似地懸在中間,我們互相望著,但彼此的呼喚是聽不到的。我愿隨著月光投入你的懷抱,但我們相距太遠了。上有廣袤的天空,善于長途飛翔的鴻雁尚且不能隨月光飛度到你的身邊;下有悠長的流水,潛躍的魚龍也只能泛起一層層波紋而難以游到你的跟前。我又怎么能夠和你相見呢?[6](326)
此解緊扣上句“逐”字,順暢自然,但在字面解讀上稍有不妥。其釋“不能隨月光飛度到你的身邊”,是釋“光不度”為“不光度”,這種語序調(diào)整恐不常見。我認為還是應當遵從前兩說解“光不度”為“不度光”,因要與
“水成文”對偶而賓語前置,關(guān)鍵是“度”作何解。
三、別解新說:度為度越、超過
前說以度運、度過之常訓釋之,不知張若虛于此處用了“度”字一個極不常見的義項:度越、超過。按:
漢班固《漢書?揚雄傳下》:今揚子之書文義至深而論不詭于圣人,若使遭遇時君,更閱賢知,為所稱善,則必度越諸子矣。[7](3585)(顏師古注:度,過也。)[7](3586)
魏楊修《答臨淄侯箋》:今乃含王超陳,度越數(shù)子矣。(《文選》卷四十)[8](1818)
唐韓愈《與崔群書》:況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輩。[9](218)
此三例“度越”顯當作超過、勝出解,顏師古注“度”為“過”正說明“度”有超過意,“光不度”即超不過光?!俺狻睂嵱谐龅?,非我杜撰:
晉王嘉《拾遺記?周穆王》:“王馭八龍之駿……六名超光,一形十影。”(卷三)[10](60)
其實袁行霈先生解“不能隨月光飛度”與我“超不過光”意相通,而在句法解讀上我解要更平易些?!短圃婅b賞辭典》與林庚先生解“度”為“度過”貌似與我大異,實亦相通:
就是超過它嗎?只不過他們把“月光”解作了籠罩天下、無處不在的月光(“無邊的月光”),自然是飛不出去的;但若緊扣上句解作一束流動著的月光,飛出它不就是超過它、飛不出它不就是超不過它嗎?因此,我解實包袁先生、《唐詩鑒賞辭典》二說,且更怡然理順。其句意為:
鴻雁善遠飛,卻不能超過光速(明言速度不及);魚龍善潛躍,卻只會激起水紋(暗示阻力重重)――皆不如我逐光照君之想來得既快速又無阻。
全節(jié)詩意是:
離人同望一月,卻無法傳遞相思?!拔摇焙鋈幌氲揭粋€奇妙的念頭,何不把月亮當作媒介,像嫦娥般奔月后再隨月光照我所思。人都說我癡,古來共傳的魚雁傳書不也是美好幻想,為何我就不可作此奇想?這一新通訊法比古人魚雁傳書更妙:遠光一閃,此處便見,足證光是人間至快之物。相隔千里路悠悠,逐光照君不過瞬息間,而鴻雁卻要奮力長飛,結(jié)果仍追不上光,故曰“鴻雁長飛光不度”,寫的是雁之勞(長飛)與慢(光不度)。魚龍雖善游,但要追上那線流光,定要或潛或躍奮力克服水波重重阻力,激起圈圈漣漪,遠不如鴻雁輕快,更不用說追光,故曰“魚龍潛躍水成文”,寫出了魚之奮(潛躍)與阻(水成文)。
詩人為己遠邁傳統(tǒng)的天才創(chuàng)意而歡欣,為給普天下離人找到寬慰而興奮。這超越現(xiàn)實的浪漫帶來了欣慰,同時也交織著失意: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連最善飛的鴻雁奮力長飛都追逐不上月光,更不用說那為水所困的不幸魚龍會被甩得更遠。而我既無魚雁之翅,更無鴻雁魚龍搏擊長空、泳躍不息的充盛體力,又如何敢指望逐光追月?想法雖美,恰如五光十色的夢幻泡影轉(zhuǎn)瞬即滅,上句曾有的歡欣鼓舞復被下句魚雁難逐的清醒認識輕輕抹去。但有令人神往的美好祝愿,總比沒有更讓人擁有精神的慰藉!其句盡管哀傷失意,卻又在憧憬期盼中透出綿綿情意,與全篇感傷但不絕望,既繾綣纏綿又冷靜克制的基調(diào)共通而吻合。
四、靈感淵源有自,夢想今已成真
詩人于逐光照君的新通訊方式后,舉魚雁傳書的舊典,顯然不是要用舊法讓魚雁傳書,而是要在對比中突顯自己想法的奇妙,這絕不是我在用現(xiàn)代科學強解古意,因為張若虛同時的沈如筠有《閨怨》詩云:“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11](1164)其詩一連舉出三種寄情法:雁傳書、夢中會、逐光照。雁群已過,一法不行;愁多無眠,二法失靈;唯剩最后一法:逐月傳情。沈如筠可以將逐光法與雁傳書并提,則張若虛拎出它來把魚雁傳書比下去不也很自然嗎?可見我之解(新舊通訊方式的優(yōu)劣對比)有時人詩為證,甚合古人心思,并非是套用現(xiàn)代科學對古意所作的強解。曹植《雜詩》有“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文選》卷二九)[8](1364),六朝民歌《子夜秋歌》有“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樂府詩集》卷四四)[12](647),逐光靈感實源于此。
最令詩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神話般的美麗幻想今卻成真。詩人以光為媒,與遠方親人相聞(電話)相望(可視電話)的美好愿望早已憑藉光纖通訊、微波通訊圓滿實現(xiàn)。其所強調(diào)的月在傳遞信息中的中轉(zhuǎn)作用(先嫦娥般奔月,再隨月光照我所思),即袁行霈先生所感悟到的“有明月像鏡子似地”反射光線,與今天微波通訊用衛(wèi)星作為中繼的方式也不謀而合(月球即地球衛(wèi)星)。古人的異想天開竟與現(xiàn)代高科技如此密合,令人嘆服,探索古詩的科學含義、打通科學與人文顯然很有意義。
五、結(jié)語:打通科學與人文
文學反映現(xiàn)象,科學揭示本質(zhì),好詩不僅充滿詩情畫意,還能透露科學消息,成為揭示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名言。它不光能形象生動地一語道破天機而有待科學的解詁,好的作品更能融入奇特的想象、美好的追求,大膽提出科幻設想,成為啟迪發(fā)明、引導創(chuàng)造的科學預言?!洞航ㄔ乱埂繁闶瞧浣?jīng)典范例。
注釋:
①由于資料所限,古本難覓,此說轉(zhuǎn)引自程千帆先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集評》[1]。
參考文獻:
[1]程千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集評[C].//程千帆.古詩考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02-116.
[2]徐中玉,齊森華.大學語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10-312.
[3]蕭滌非等.唐詩鑒賞辭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54-58.
[4]林庚,馮沅君.中國歷代詩歌選(上編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308-309.
[5]吳小如.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5):58-66.
[6]袁行霈.如夢似幻的夜曲――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C].//張寶坤編.名家解讀唐詩[Z].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323-328.
[7]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8]梁?蕭統(tǒng).文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孫昌武選注.韓愈選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晉?王嘉.拾遺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1]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Z].北京:中華書局,1960.
[12]宋?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關(guān)鍵詞:多媒體;小學;音樂;教學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受到條件的限制,教師多是理論講授,做演示,音樂教師要是教一支歌曲學生就會感到非常的高興,所以學生的音樂興趣難以被激發(fā)。多媒體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小學音樂教學的面貌,它以其聲、形、情并茂的特色,充足的音樂素材優(yōu)勢,激發(fā)了學生的音樂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身為一名音樂教師,充分利用好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使多媒體發(fā)揮其強大的優(yōu)勢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此,我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靈活運用多媒體,以使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作用,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音樂欣賞已經(jīng)不僅靠視覺來來欣賞了,融進了人的多種感官。充滿美感的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自然的調(diào)動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力度、速度、情緒,學生在欣賞優(yōu)美畫面和midi音樂的同時,腦海里產(chǎn)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并激發(fā)起了強烈的音樂表現(xiàn)欲、創(chuàng)造欲。
在欣賞課《春江花月夜》的樂器簡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更快的認識并熟悉四種西洋木管樂器的音色和形狀結(jié)構(gòu)特點時,我通過電腦分析播放每一種音樂的midi音樂片段,然后利用電腦將沒種樂器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對每種樂器從音色到形狀,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這樣,學生在欣賞樂曲的過程當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從而更進一步感受樂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和情緒。在欣賞課《春江花月夜》的教學中,我曾經(jīng)對不同的班級,做過這樣的嘗試,聽磁帶錄音的班級,注意力集中地學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學效果一般。而通過多媒體欣賞的班級,注意力集中地學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學效果很好。由此可見,學生對于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動態(tài)視頻等多媒體綜合信息更感興趣,能更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提高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景具有強大的優(yōu)勢。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恰當?shù)倪\動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營造良好氛圍,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學的效果。
我在引導學生欣賞樂曲《春江花月夜》的開頭、、尾聲三部分片段音樂的教學中,欣賞之前我引導學生結(jié)合音樂和畫面去感受每段樂曲的力度、速度、樂曲音色及樂曲的情緒。學生在欣賞樂曲開頭部分音樂的時候,展現(xiàn)在學生面的是夜色朦朧、夕陽西下、日出東山的美好景致,聽到的音樂開始部分由一段自由節(jié)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題音樂,長笛獨奏一段裝飾性樂句,這一部分的音樂力度自由、速度漸快、情緒抒情優(yōu)美,將人們帶入優(yōu)美夜色的意境當中;學生在欣賞樂曲部分的音樂的時候,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江濤洶涌、游客歡樂、野鴨戲水的生動畫面,聽到的音樂是采用多種配器手法,多種木管樂器合奏的方法將樂曲推向了,這一部分音樂的力度漸強、速度漸快、情緒歡快熱烈,此時學生的情緒很高漲、能激動。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洶涌和家庭的歡樂。學生在欣賞尾聲部分的時候,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歸舟遠去、野鴨憩息的優(yōu)美畫面,這一部分音樂由黑管在低音區(qū)演奏主題旋律,輕柔而舒緩,再次使學生感受到幽靜的月色,沉浸在美得遐想中……學生在欣賞的時候,很投入的沉浸在優(yōu)美的音樂和意境之中,腦海里浮想聯(lián)翩,將自己和畫面、音樂溶為一體。因此,多媒體為學生欣賞樂曲、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意境,起到了很強的感染作用。每段音樂欣賞完以后,學生很容易區(qū)分每段樂曲的力度、速度、樂器音色以及樂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合法情緒。學生在完整的欣賞樂曲《春江花月夜》時候,可以結(jié)合生動的畫面、優(yōu)美的景致去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力度變化、樂器的音色。自然的產(chǎn)生美好的遐想。
三、利用多媒體,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大學語文 課堂教學 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3(c)-0175-01
在《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中,語文課程的總目標第一點談到“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大學時期學語文是接受語言文化熏陶,以擴大自己的視野,感悟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美感和深邃的思想以及人格的力量,促成思想境界的升華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在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是公共課,該課程以具有豐富的想象性、情感性、發(fā)散思維性的文學作品為依托,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分析能力,能帶給學生文化上的熏陶,精神上的啟迪,審美上的享受,培養(yǎng)學生高尚人格,提高情商和職業(yè)道德。所以大學語文課程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個體的豐富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教學中要達到提升學生的審美認識,審美感受,完成審美創(chuàng)造。
大學語文的審美教育已經(jīng)脫離層面上說教,應該是立足文本,深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編者的編排意圖,完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弘揚。本人通過實踐,認為大學語文課堂中的審美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緊扣教材,賞析作品,感受文本表層美
現(xiàn)行大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表現(xiàn)了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美”:從形式上說有文字美,意境美,從內(nèi)容上說有外在美,內(nèi)在美,語言美等,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分析鑒賞,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認識。
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緊扣著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以“月”為重點,寫不同時間、環(huán)境下月的變化,描繪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恬靜。詩歌中描寫了月夜下充滿詩意的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飛霜,沙汀,白云,青楓,扁舟,高樓,海霧,江樹。云霧彌漫下的江、天、人渾然一體,朦朦朧朧,這樣一幅神話般迷人的月夜圖,令人無限神往。沈從文《鴨窠圍的夜》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帶有湘西地方和民族色彩的特異人生,全文具有原始的天然美。如散文第三段沈從文眼前的水上人日常生活我們都很熟悉“飯燜熟后,又換鍋子熬油,嘩的把菜蔬倒進熱鍋里去。各人蹲在倉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飽后,天已夜了?!薄昂檬潞猛嫦氲桨渡先タ究净鹫務勌斓?便莫不提了桅燈,或燃一段廢纜子,搖晃著從船頭跳上了岸,從一堆石頭間的小路徑,爬到半山上吊腳樓房子那邊去,找尋自己的熟人,找尋自己的熟地?!鄙钸^得非常踏實,毫無矯揉造作。所有這些白描的素樸文字,始終保持一種純真、天然的元素,一切都還帶有“原料”意味,具有高度生動的自然性,原生態(tài),充溢著生命的張力。這種美是我們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的、環(huán)境的美。
2品位語言,深入探究,體味內(nèi)在傳統(tǒng)的美
大學語文教學重在賞析作品,通過文本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如作者經(jīng)歷,寫作背景,關(guān)鍵詞句等,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感受,達到對學生的人文培養(yǎng),從而提高人文素養(yǎng)。
以《鴨窠圍的夜》一文為例,文中有說:“陌生人自然也有來到這條河中來到這種吊腳樓房子的時節(jié),但一到地,在火堆旁小板凳上一坐,便是陌生人,即刻也就可以稱為熟人鄉(xiāng)親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毫不設防,讓人們覺得很放松。作者在文本中重在再現(xiàn)了湘西物質(zhì)、精神的“原生態(tài)”,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傾向,物質(zhì)的貧乏不算悲,水手、婦人們精神上的貧乏才真正應該哀戚。長期單調(diào)、枯燥的生活,使得這里的人們思想特別單純,再現(xiàn)了自然純真的美。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懂得“自然就是美”,才能長久,中國有古話說,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現(xiàn)有部分學生的審美觀稍有偏頗,穿吊帶,描眉涂腮,裝扮成人化,還有攀比心理,心思花在外表上,而不注重內(nèi)在素質(zhì)的提高,這樣的審美觀雖然不能說決定一個人的思想,但至少代表一部分。
在《春江花月夜》的講解過程中,緊扣15個寫“月”的句子,4個寫“春”的句子,12個寫“江”的句子,2個寫“花”的句子,2個寫“夜”的句子,在“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明月相思樓”“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詩句里,可望見明月的處升、高懸、西斜、下落過程,看到長夜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天涯的游子間的相思之情,這份執(zhí)著的純潔真誠的愛情令人感動。舒婷《神女峰》“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表現(xiàn)對女性自身的獨立與幸福的大膽追求。泰戈爾《在黃昏的時候》,“爸爸,我把自己丟失了”一個天真、純潔、可愛的女孩形象,讓作者不由把現(xiàn)實、想象、人世、天空融為一體,詩人的筆,驚人傳神。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繼承了印度古典文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汲取了孟加拉民間詩歌的營養(yǎng),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清新、優(yōu)美的詩歌風格。
3學以致用,結(jié)合實踐,傳承傳統(tǒng)美德
在當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我們應該以中國人的特有民族性心理和文學自悟力,擁有“很中國”的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傳統(tǒng)的才是世界的,中國文化要繼承精華,發(fā)揚傳統(tǒng),大學語文可以作為最具傳承性的工具,可以把國語介紹給世界,同時也打開一扇窗,讓國人了解世界。國際化,全球化的同時,我們更應該保留自己的東西,體現(xiàn)審美創(chuàng)造。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勤勞、善良的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蘊涵了豐富的道德文化傳統(tǒng)。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笑臉或是一聲問候都可以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guān)系、人與社會關(guān)系和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實踐的結(jié)晶。這些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jié)晶,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跡數(shù)不勝數(shù)。
冰心的《笑》,被稱作中國現(xiàn)代“最初的美文”的,美就美在她捕捉了人類常見的神情——微笑,張揚了人類最重要的情感—整理—愛。人與人之間一個發(fā)自肺腑的微笑,什么矛盾、恩怨都可化解,社會也就和諧了。余秋雨《都江堰》中大智大巧、造福萬民的專家郡守,都江堰絕不炫耀、毫無所求地永久性地灌溉著中華民族的母親般的風險精神,都蘊涵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nèi)涵,體現(xiàn)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北島《回答》,透過文本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厚的美學特質(zhì),無畏的挑戰(zhàn)精神讓青年人熱雪沸騰。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弊肿昼H鏘,昂揚進取的氣概,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冒險敢闖的精神,激勵著青年人奮發(fā)向上。
參考文獻
關(guān)鍵詞:多媒體;音樂欣賞;融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200-01
在傳統(tǒng)中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對單一的聽老師演奏(唱)或放磁帶錄音感 到枯燥、單調(diào),這樣往往使得學生在欣賞音樂時顯得很被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這樣,老師的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滿美感的MIDI音樂、文字、圖 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自然地調(diào)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情緒,學生在欣賞優(yōu) 美畫面和MIDI音樂的同時,腦海里產(chǎn)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象身臨其境一般,并激發(fā)起了強烈的音樂表現(xiàn)欲、創(chuàng)造欲。
一、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促進視覺和聽覺的共鳴,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如在欣賞音樂童話《龜兔賽跑》時,我運用多媒體的圖畫,首先向?qū)W生介紹作者、作品、創(chuàng)業(yè)時間,然后介紹單簧管、大管兩種樂器的特點,聽單簧和大管吹奏的小兔和烏龜?shù)囊魳分黝},單簧管用關(guān)于變化的音色吹奏出烏龜緩慢低沉的音樂形象;通過直觀的動畫使學生對單簧管和大管的音樂及形狀有初步的了解,而兩種不同的樂器,就可以表現(xiàn)小兔子和烏龜這兩種不同的小動物來。在欣賞課《春江花月夜》的樂器簡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能更快地認識并 熟悉四種西洋木管樂器的音色和形狀結(jié)構(gòu)特點時,我通過電腦分別播放每一種樂器演奏的MIDI音樂片斷,然后利用電腦將每種樂器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對每種 樂器從音色到形狀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這樣,學生在欣賞樂曲的過程當中就能自然分辯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從而更進一步地去感受樂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和情緒。 在欣賞課《春江花月夜》的教學中,我曾經(jīng)對不同的班級作過這樣的嘗試,聽磁帶錄音的班級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學效果一般,而通過多煤體欣賞樂曲的班級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學效果很好。由此可見,學 生對于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動態(tài)視頻等多媒體綜合信息更感興趣,能更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設計課堂情景,加強學生對音樂情感表達的領(lǐng)會
又如在欣賞《龜兔賽跑》時,我運用了多媒體聲、色、形、動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片斷的欣賞,用不同的方式誘導、啟發(fā)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解決難點,并制作成單位的MTV讓學生欣賞,看著有趣的畫面,傾聽樂曲,欣賞憑借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手段,使音樂與動畫結(jié)合并以聽覺輔以視覺形象,使學生的思維、想象有一個明確的指向,它們的模樣,常常地吸引了學生們,他們情不自禁地模仿著兔子與烏龜?shù)臉幼樱S著音樂表演起來,課堂氣氛非?;钴S,同時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樂曲的內(nèi)涵。
三、注重音樂賞析課與多媒體教學結(jié)合的原則性問題
1.注重教師的指導性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性地位是不容忽視和取代的,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的介入而忽視了教師在音樂賞析課中的關(guān)鍵作用。在音樂賞析課中,教師應當認真掌握多媒體的操作技巧、時間安排,注重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引導,使學生能夠有序地進行音樂賞析,并能通過老師的合理引導和提問對音樂作品產(chǎn)生聯(lián)想、思考和總結(jié)。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盲目地只運用多媒體進行播放、展示,而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的理解進行總結(jié)和概括,在適用多媒體時,不要有過多花哨和復雜的操作影響學生的感觸,使學生能夠在音樂賞析課上得到系統(tǒng)和全面的收獲。
2.注重學生視覺、聽覺和思維相結(jié)合。
首先,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時,應當注意聲音與圖像的協(xié)調(diào),使學生能夠在音樂賞析時有合理地感受,進而能夠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其次,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要將思考目的、音效、圖文有機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看的同時也能聽,最關(guān)鍵的是在這些直觀感觸進行的同時還能對音樂的意境進行聯(lián)想,繼而對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產(chǎn)生思考和解答的過程。只有建立起學生“視聽思”三位一體的賞析過程,才能使音樂賞析課取得更高的成就。
3.注重內(nèi)容信息量的合理性。
教師在設置賞析之余的拓展信息時,應當注重信息量的適度問題,信息量太大,學生就成了多媒體的“灌輸”對象,則學生就難以有多余的精力進行思考和總結(jié),一堂賞析課下來,學生不但沒能得到有效地熏陶和放松,反而會顯得極為疲憊,這便是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賞析設計時,應當有節(jié)奏、有取舍地對拓展信息進行刪選,達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得到培養(yǎng),同時也照顧發(fā)展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