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席慕容的愛情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席慕容早期詩歌 女性視角 生命的美
由于性別差異,兩性世界中的審美視角是有所不同的。席慕容,一位在藝術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女子,她的作品浸潤著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在她的筆下,屬于女性的青春、愛情被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詮釋著女性世界的美。
席慕容所追求的這種美是純美。這種純美是人類生命初始所擁有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是一種沒有被塵世沾染的至高無上的美,就像一個虔誠的信徒的心,是清澈而透明的。但這份純美是一種夢,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如何才能得到純美?很多完美主義者都在不斷地用生命去追尋。顯然,現(xiàn)實生活因為利益的紛爭是找不到純美的,席慕容在她的詩歌中娓娓道來的是一份只有在過去或是未來才有的純美。又因為這份純美只能在過去或是心靈空間存在,因此與現(xiàn)實的矛盾常常又構成席慕容詩歌中的一絲悲劇美。任何一位解讀席慕容早期詩歌的女性都能從中體味到她對絕對愛情的追索的純美之境與純美之下淡淡的憂傷。
一、在完美時刻遭遇破碎之美
每一位女性在經(jīng)歷成長,逐漸成熟時都有如花朵一樣綻放,這是女性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席慕容在詩中常描述到這美好時刻:“風霜還不曾來侵蝕/秋雨也未滴落/青澀的季節(jié)又已離我遠去/我已亭亭/不憂也不懼?!?《蓮的心事》)“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一棵開花的樹》)在這最完美的時刻,作者詩中的“我”從不曾揮霍或賣弄自己的美麗,而是懷著對愛情的頂禮膜拜,熾熱而又含蓄、慎重而又默默地等待著愛人的到來。這種等待是如此虔誠,像背負使命的人在號角吹響之前,像運動員在令槍鳴響之前,外表平靜而內(nèi)心顫動。在這種弦即將離箭之際,就希望“你”能在等待中出現(xiàn),來成就這一完滿。但是,現(xiàn)實卻總是事與愿違,“你”不是“來得太早”或“來得太遲”,就是“終于無視地走過”,總是錯過?!拔摇钡淖蠲赖臅r候與最美麗的等待終究“你”無法看到,或是被“你”漠視。完美在這一瞬間支離破碎,使讀者聽到破碎的聲音,“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一棵開花的樹》)。在《曇花》中,她嘆道:“總是/要在凋謝后的早晨/你才會走過/才會發(fā)現(xiàn)/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經(jīng)是/怎樣美麗又怎樣寂寞的/一朵?!奔幢阌幸惶焓恰八眮韺ぁ拔摇?依然“尋我不到”,在“他”“洶涌著哀傷”地走后,“我才醒來”,只好“把含著淚的三百篇詩/寫在那逐漸云淡風輕的天上”(《彩虹的情詩》)。
席慕容的詩歌中就這樣將美麗的等待劃上破碎的痕跡。完美是一種美,使完美破碎更是一種美。不斷地錯過呀錯過,在唉嘆之余,難能可貴的是這種破碎并沒有引來“我”的抱怨,“我”最終把這種錯過用淡淡的幽怨歸結于“無緣”,“我”只能靜靜地在悲哀中獨自成就那一份本該屬于“我倆”的完美,這種選擇讓席慕容的詩歌更是憑添了一種空靈之感。
二、對人生種種別離不舍與無奈的悲情之美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別離是我們無法逃避的。有對青春歲月的別離,有對故人的別離。
在席慕容詩歌中的女性世界里,青春是一幅最美的油畫,但最美的東西即使不在最美的時間遭遇破碎,也是極易流逝的。這種易逝給人無盡的傷感?!霸陂L長的一生里/為什么歡樂總是乍現(xiàn)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為什么》)。這最美好的時光就是青春,這最單純的快樂只屬于青春,青春是美好的,但與青春別離之后,只剩下對青春的無盡回憶。席慕容在《青春》中訴道:“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睂τ谇啻?席慕容的態(tài)度,從來都是對其綿綿不絕地回憶,在每一個夜里,在燈下,在每一個季節(jié)轉換的時侯。這種回憶是席慕容詩歌的主旋律,飄散著青春易逝的悲情之美。
對別去的歲月是這樣,但對離人呢?《渡口》寫道:“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人生自古傷離別,離別之后如果不能再重逢,人應該如何對待離人。為了人生的完美,席慕容認為應該用理性的忘卻來對抗憂傷之情。在《野風》中她嘆道:“就這樣地俯首道別吧/世間哪有什么真能回頭的河流呢?”“我們也來相約吧/相約著要把彼此忘記?!痹凇墩垊e哭泣》里,她懇求著:“請試著去忘記/請千萬千萬別再哭泣?!毕饺菡J為在經(jīng)歷無法重逢的別離之后,忘記是一道良方,可以使人不再哭泣,可以讓生活恢復平靜。“天,這樣藍,樹,這樣綠,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的安寧和美麗”(《禪意》之二)。
在席慕容的心中,別離的歲月是要懷念的,而別去的人最好要忘卻。但遺憾的是,她卻總難以逃離感性世界里不忘的情愫。于是在忘與不忘中徘徊,在忘與不忘的矛盾中用詩彈奏著凄惻的旋律。于是在她的詩歌悲情之美之外又憑添了追憶之美。
三、不斷地懷念,但不追索追憶之美
大多女性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感情世界會維持一種風和日麗或云淡風輕的狀態(tài),無論現(xiàn)實生活如何平淡,很少有人會將現(xiàn)實不斷推倒重來。但女性又天生就是感性的動物,大多渴望浪漫。在這種矛盾之下,大多女性會選擇在乏味的生活中不斷回憶青春歲月的純真愛情,這種純真愛情的美帶來了感性的源泉。席慕容在詩中,雖然理性地認為應該忘卻離人,但又感性地對青春歲月的愛情一再描繪?!渡铰贰放c《暮色》中的“我”渴望著年輕時那一夜里“輕憐、纏綿”的歌,如“山風拂過百合”,即便“回顧所來徑”時“蒼蒼橫著”如“翠微”一般“這半生的坎坷”,但在“暮色”中,這回憶中的歌聲“竟化為甜蜜的熱淚”。
歲月的流逝使情感鎖在了過去的時空里,但最純真的情感卻永遠不會因為時空的轉移而被遺忘。相反,被時間如浪一般沖刷之后,這份回憶更是成就了去除雜質(zhì)的完美。“我愛你/只因歲月如梭/永不停留/永不回頭/才能編織出華麗的面容啊/不露一絲褪色的悲愁”(《給你的歌》),這種停留在另一個時空里的回憶就像是平靜生活中的一盞燈,寫著每一個女性永恒的青春之美。
盡管回憶是不可或缺的,但席慕容認為,這種感情只可追憶,只可懷念,只可在深夜淺笑或流淚,而所戀的人與事是不能再去觸及的。在《悲歌》中她寫道:“今生將不再見你/只為/再見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xiàn)/再現(xiàn)的/只是些滄桑的日月與流年。”在席慕容詩中,若“再見你”,將似刻舟求劍,看得到的是舟上的刻痕,求不到的是刻痕下水中的劍,劍早已留在了那個時間的那個空間里。這,實際上是席慕容在保全記憶中初戀的干凈與純潔?!拔胰绾紊岬门c你重逢/當只有在你心中仍深藏著的我的青春”(《短詩》)。通過不斷的回憶,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觸及,席慕容保全著年青時純真戀情的完美,勾起讀者對追憶中這份完美的慎重之情,每一位讀者也在讀罷后,沉思或是懷疑著自己無限留戀的是那人、那事,還是那段歲月中的自己。
四、通過現(xiàn)實意象反映女性世界的哲思之美
席慕容的詩中充滿了哲思美。這種哲思是一個淡雅、真純的人對生命的思考,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對生命的感悟?!镀呃锵恪穼懙?“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庇孟c海浪的走向象征著人生的不同階段,年少時,一路追逐,不斷向前;年老時,卻總想落葉歸根,在人的一生中,思鄉(xiāng)之情漸行漸濃。這樣的比喻是如此自然貼切,是席慕容詩中閃耀著的靈感的光芒。
席慕容的詩歌中還常常把女性的一生比作一出戲,《戲子》中描繪的那個傷心的人兒,在獨享著自己的淚。每一個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猶如濃妝重墨下的戲子,在現(xiàn)實的燈光和舞臺下扮演著真真假假的自我。演繹著遵循大眾價值觀的理想的人生,看似熱鬧,內(nèi)心孤獨,因為那只是在人前的一場戲;臺后,卸裝之后,每一個人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這場戲,不就是人生真實的寫照。人生,終究是“一場難分悲喜的演出”(《詠嘆調(diào)》)。
席慕容的文筆從來都不晦澀深奧,她用最簡單純樸的語言打開自己和讀者的心扉,表達著女性世界里最簡單真摯的情感,記錄著女性生命中最美麗的歲月,她用一種隨緣而感恩的心,在無怨中把完美留在每一個時空,在回憶中續(xù)寫著生命的美麗,在思考中追求著生命的本質(zhì),讓每一個讀她詩的人心靈沉靜,擺脫凡塵的利益之困,從獨特的女性視角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美,真正為這淡淡憂傷著的生命的美而感動,而無怨。
參考文獻:
[1]席慕容.無怨的青春[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7.2.
[2]席慕容.在黑暗的河流上[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8.
[3]蔣孔陽.美學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0.
一、應該留足給學生靜想和體驗的空間
很多時候,教師都是精心進行教學設計,但是也因為有了既定的教學流程和模式,總會急于按照一定的教學步驟,希望課堂按自己的規(guī)劃順利進行,所以教師提問后便會急于讓學生回答,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有時候教師自己會不自覺地講出答案。這樣往往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效果往往不好。比如,在講詩歌時,如果教師只是讓朗讀好的學生讀一遍,或聽范讀后,教師即刻就提問:“你覺得要用怎樣的語調(diào)和感情讀?”這時學生沒有時間真正閱讀和體驗,沒有自己的切身感悟過程,怎么能給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回答呢?如果聽完范讀后讓學生自由讀或默讀幾遍,那么就給了學生自己初步理解的機會和體驗的過程,他們也會給出讓我們滿意的回答,甚至不需要教師的點撥。語文文本是靠學生感悟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強調(diào)這個道理,要給學生閱讀文本的時間和獨立思考的空間,給學生多一些自主閱讀,少一些分條縷析,不僅教師少些負擔,也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要引導學生學會整體閱讀和反省式閱讀
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這也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基本閱讀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文章整體把握能力是缺失的,學生閱讀時偏離方向的情況非常多。閱讀的思路和方法無非是整體概括、思路分析、要點解析、美點欣賞、語言品析等。對文章整體情節(jié)、主旨和情感的把握是重中之重,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有對文章有了整體的把握,那么才可以真正地理解其他的枝節(jié)問題。除此,注重反省式閱讀也較為重要。學完了文章,要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個性化的理解。當前的閱讀題目在最后一題的設置上是:“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談談對……的理解?!边@就是一種導向和信號,如果學生缺少個性化感悟,是不能做好這種題型的,而往往這樣的題型也不會有統(tǒng)一的答案。所以平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整體感知方面的預習,課堂中讓學生為文章做批注,多說一些感受和啟示,平常的課堂小結也可以交給學生去總結,學完文章后多讓學生寫讀后感。總之,語文的學習是一種積累式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切忌將文章搞得支離破碎,任何在短時間中要求掌握語文答題要點和套路的學習方式都是不科學的方式。要把學生的閱讀欣賞引向作品深處,引向心靈深處,與作者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流,這是閱讀的真諦。讓學生真正學會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反省反悟,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能力。
三、應探索出一條課堂之外擴展式的閱讀途徑
常說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知識不僅是教科書中的世界,而是基于廣闊生活之中的。如果我們可以每周安排一到兩節(jié)課或者晚自習的若干分鐘來閱讀,長此以往,學生的知識、思維拓展是很迅速的。教師還可以安排每日課前一分鐘活動,讓學生講出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文章以及感受。另外,講授相關文本時,我們還可以拓展內(nèi)容,使作品延伸。比如講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時,可以和席慕容的《鄉(xiāng)愁》以及現(xiàn)代詩《鄉(xiāng)色酒》進行對比閱讀;比如在講《浪之歌》時,可以去講作者本人被放逐出國門,直至逝世的經(jīng)歷。作者對祖國的癡情就像海浪永遠依戀海岸一樣,這樣這首詩歌就有了愛國的主題,而不僅只停留在愛情詩的范疇。再比如講《智取生辰綱》時,教師可放音像資料,提起學生讀名著的興趣,真正靜下心來讀書;比如學完《背影》,可推薦時文《父親的愛》等;還有一些文章可采取短文長教方式,如《蚊子與獅子》這篇文章,按傳統(tǒng)的方式教授是很容易講解清楚的,但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整合反思,把文本做為一種訓練想像力的平臺,讓學生以同一題目故事新編,以此來拓展學生思維。其實,依據(jù)綜合性學習的平臺,也可以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