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席慕容散文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熙品嘗著手中的冰涼的摩卡奶昔,唇齒間一股幸福的滋味蕩漾開來……她和??相視一笑,??的手中也是一杯摩卡奶昔。熙和??從小學開始就成了最好的朋友。她們在這個城市最繁華的路段漫步著,嘴一點也不閑著,總有說不完的共同語言,如果你剛好從她們身旁經(jīng)過,一定會聽見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熙認真地說:“像這樣和自己的朋友快樂的漫步,喝著摩卡奶昔,見證我們的友情,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認同的回答:“嗯,熙。我們?nèi)D書館吧!
她們的笑容更燦爛了,手握得更緊密了。春光映照在她們臉上,金燦燦的笑容像花一樣綻放。她們走向了圖書館,兩人都拿了同一本《席慕容散文集》。緊挨著一個小角落坐下,時不時又興奮地聊起書中的故事。她們專注的神情簡直像雙胞胎一樣。
看完書,熙邀請??:“去我家玩一會兒吧!我又買了一碟宮崎駿的動畫片哦!你不是最喜歡看他的動畫片嗎?咱們一起看吧!”
“謝謝你總是這么細心,知道我的最愛,熙??晌疫B你的愛好也不知道耶!真是不好意思做你的朋友了?!?/p>
是那個從小賺錢養(yǎng)家的人,
是那個拉著我們的小手接送我們上學的人,
還是那個時刻用目光溫暖著我們的人?
2009年6月,著名散文作家席慕蓉
在她的散文集《蒙文課》里,給出了令人驚嘆的另一個答案……
在許多兒女心中,父親就是父親,威嚴或慈祥、貧窮或富貴。這個男人之于我們的意義,就是我們的父親。在過去許多年里,席慕蓉都這樣認為。只是,當她“后知后覺”地意識到父親不僅僅是“父親”兩個字那么簡單時,一切都來不及了。1998年,席慕蓉的父親去世,悲傷無以言表。從此,席慕蓉的文字里,不僅多了一份憂傷,還多了一份追悔莫及。2009年6月,席慕蓉攜新書《蒙文課》到北京。面對記者,談起父親,她數(shù)次哽咽。她希望天下的子女,應該趁父母在世,知道除了父母身份之外,他們還是誰。
小時候,他是你身旁溫暖的大手
席慕蓉出生在蒙古家庭,父親是錫林郭勒盟的,母親是昭烏達盟,外祖母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后人。很小的時候,父母帶著她離開草原,輾轉來到香港。她在香港度過童年,而臺灣,是她成長的地方。
在席慕蓉兒時的記憶中,父親是溫和而樂觀的人,天性浪漫。在香港那幾年,他每隔幾天就會帶著孩子們?nèi)ズ_呌斡?、去山上野餐?!拔覀儗W校里有活動,父親也踴躍參加,只要有父親在,氣氛就會活潑熱鬧起來?!?/p>
相比而言,母親會嚴厲一些,所以孩子們不敢跟母親提的要求,總是先到父親那里疏通。一次,席慕蓉把父親送給母親的一支鋼筆帶到了學校,結果回家時,只剩下上面的筆套空空地掛在衣服的口袋上,筆桿不知道落到哪里了。席慕蓉至今清楚地記得那支鋼筆是如何的精致。
顯然,那支鋼筆對母親的意義非同尋常,她讓席慕蓉沿路回去找,找不到就不準回家。席慕蓉既委屈又不情愿,但也只好沿著放學的路,慢慢仔細地尋找。她家后面有一處高坡,在那個土坡前,父親趕上了她?!八脺責岬拇笫址鲋业募绨?輕聲說:‘算了,找不到了,我們還是回家跟媽媽說說好話吧?!?/p>
孩提時,父親是席慕蓉身旁那雙溫暖的大手,而她長大離開家時,父親是她身旁那關愛的目光。1964年,席慕蓉離家去歐洲讀書,因為想家,她經(jīng)常會給家人寫信,遠在臺灣的父親每封必回,信里都是讓她覺得溫暖的詞句。在一封信里,父親這樣說:“在家就愛一個人到處亂跑,一會兒上山一會兒下海的,我總覺得你是我5個孩子里最不聽話的一個,就像一匹小野馬?,F(xiàn)在,小野馬跑到那么遠的地方去了,我還真有點不放心,有時候會輕輕叫你的名字。小野馬,離我們老遠老遠的小野馬啊!你也開始想家了嗎?” 這些溫暖而精妙的句子,席慕蓉讀過一遍就永遠難忘。
1986年春天,席慕蓉在布魯塞爾與丈夫海北舉行結婚典禮,父親牽著她的手順著風琴的樂音前行??吹綈廴苏驹谑?正望著她,心急的席慕蓉只想趕快站到自己該站的位置上。雖然父親幾次在旁邊提醒她走慢一點,但她的步伐卻一點沒有減緩,在樂曲結束前,她早已經(jīng)開心地站在了新郎旁邊。后來,父親半是傷心半是玩笑地說:“從沒見過走得這么急的新娘!怎么?有了丈夫就不要這個老爸爸了嗎?”當時的她根本沒在意笑意盈盈的父親,眼中有淡淡的失落。
長大后,你要為他尋找和奔赴
隨著年齡的增長,席慕蓉漸漸意識到了父親的鄉(xiāng)愁。小時候,她最喜歡聽父親講他小時候在草原上的往事,尤其喜歡聽他講賽馬。開始講的時候,父親還比較冷靜,但說著說著就興奮起來,有時甚至站起來,一直說到自己如何得到第一名。除了賽馬,父親最愿意講的是故鄉(xiāng)的風光。
席慕蓉有一次陪父親在歐洲旅行,父親隨口說,自己不喜歡前面有東西擋住的風景?!拔耶敃r很奇怪,心里想,那么遠的山也擋你嗎?在我看來,歐洲蠻大了,風景又那么好。等我到了蒙古高原,才知道什么叫一望無際,360度,可以一直望到地平線。父母確實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這樣沒被擋住的風景。”
還有一次,她陪父親在慕尼黑大學散步,校工在割草,周圍有一股清新的香氣。父親突然說了一句:“真像我們老家的草香啊,多少年沒聞過這種味道了?!闭f完這句話,父親就繼續(xù)往前走了,似乎壓根兒沒想聽到女兒的回答。那時席慕蓉還沒回過老家,等她真的回去了,每走一步,香氣撲面而來,她突然想到:我的天呀,父親當時講完就走,是因他覺得孩子是不會懂他的。
從那時起,她常常忍不住會想:“在父親心里,藏著的那些沒說出來的鄉(xiāng)愁,到底還有多少呢?”
一個從來沒有回過家鄉(xiāng)的女兒,是沒有辦法分擔父親的鄉(xiāng)愁的。也因此,席慕蓉在1989年終于去了內(nèi)蒙古,她是為父親而來的?;氐脚_北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在德國教書的父親打電話,然后把自己在內(nèi)蒙古拍的相片粘貼成厚厚的一本,每張照片旁邊還加上了她自己的說明和觀感寄給了父親。
“從1989年到父親去世的1998年,中間有9年,我和父親共享我們的蒙古高原。在那個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父親的快樂。他可以跟我談論家鄉(xiāng),因為我能懂草原的味道?!?/p>
整整9年,席慕蓉與父親之間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故鄉(xiāng),父女倆的話突然多了,感情也親近了許多。父親因為女兒終于可以稍微了解他的鄉(xiāng)愁而高興不已,而席慕蓉也開始頻繁地地奔赴蒙古高原。每次去之前,她都先到德國,和父親商量此行的目的;而回去后,她也先去看父親,把自己在故鄉(xiāng)的所見所聞都繪聲繪色地告訴父親。
問她,父親為什么不自己回故鄉(xiāng)看看?席慕蓉說,因為父親生性浪漫,他的心里裝著一個精美絕倫的故鄉(xiāng),他怕一丁點的不美好都會破壞了它的美。在外漂泊輾轉幾十載后,父親害怕回去見到一個面目全非的故鄉(xiāng)。“所以我對父親說,我替你回去。那個時候我的感覺是,我沒有負擔,我是在努力幫他尋找一個更完整更生動的故鄉(xiāng)。這樣,父親的記憶永不會凋謝。”
他不在了,你不要追悔莫及
在父親生命中的最后9年,席慕蓉覺得自己成為了父親與故鄉(xiāng)的傳訊者,讓父親對故鄉(xiāng)幾十年的思念,終于有了出口。但是,就在父親去世后,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她甚至都不了解父親在“父親”的身份之外,是怎樣的人,這讓她追悔莫及。
“我一直以為,父親就是父親,他是縱容我撒嬌的人,是我提出要求他不滿足我就可以生氣的人。直到在父親的追悼儀式上,聽到父親同事對他的評價,我才明白自己一直用女兒的眼光來理解生活中的父親,那范圍是何等狹窄。也許,這父與女的關系,在對父親的了解中,反而成了一種‘蒙蔽’。”席慕蓉這樣告訴記者。
父親去世是1998年,在追悼會上,父親的同事、德國波昂大學中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感謝席慕蓉的父親說:“他經(jīng)歷了曲折的道路,從遙遠的地方走來,為大家講述了古老而豐美的蒙古文化,讓很多人從此熱愛蒙古?!倍赣H在慕尼黑大學的同事,在寄給席慕蓉的信中稱她的父親是高貴的典范。
這些讓席慕蓉意識到,父親不僅僅是“父親”,他不僅僅是自己眼中那個因為熟悉而似乎已經(jīng)固定了的形象。年紀輕輕就遠離蒙古家鄉(xiāng)的他和母親,到底是用什么樣的心情和態(tài)度過之后的日子?席慕容突然想起這個問題。
“我在內(nèi)蒙古采訪丹僧叔叔,兩個晚上就把他的一生都采訪完了。雖然我在父親離世前9年一直跟他交流和提問,但作為一個女兒,我問得太少了。我僅僅只是以一個孩子的立場在問他。我對父親的一生所知太少了,有多少需要知道答案的問題,我卻從未觸及。比如,我沒有從客觀的角度問問父親,作為近代知識分子,你怎么過的一生?遠離家鄉(xiāng),你怎樣想念久違的難以再回去的故鄉(xiāng)?”
席慕蓉說,她的一個朋友也跟她表達過類似的遺憾,這個朋友在父母離世前,從未問過他們除了父母身份以外的生活。直到他們離開,才猛然醒悟:自己對父母的了解太少太少了。
所以,現(xiàn)在的席慕蓉,只要一見到年輕人,就會跟他們說:“一定要趁父母健在時,好好地做他們的孩子。另外,還要從客觀的角度,了解父母作為其他社會角色的生活、感受和悲歡。這樣,我們就不至于非要等父母都離開了,才在淚水中用各種或真實或縹緲的線索,一個人孤單而惆悵地尋找已經(jīng)不在身邊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