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古文仁愛思想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
郭店楚簡的一萬三千多個漢字中,大約有將近七十個“仁”字。這些“仁”字,不論是出現(xiàn)在道家思想的文獻中,還是出現(xiàn)在儒家思想的文獻中,也不論它上下文義怎樣,出自那位抄手之手,全都一無例外,皆從心從身,作■。這個字,以前也曾出土過,《古璽文編》有著錄(編號5381、1149等)[i],可惜是或者未被認識,或者誤讀為“信”[ii],以致一條很有價值的信息,被白白閑置了若干年。
《說文》上說:“仁,親也,從人二。古文仁,從千心,或從尸。”它所說的“從千心”的古文,正就是我們現(xiàn)在從郭店簡上看到的從身心的■字;只因為“身”符有時被簡化,大肚子變成一個實心的黑點,有點像是“千”字,於是從身心便被誤會成從千心了。
至於《說文》說的“或從尸”的古文仁字,我們在出土文獻中也能看得到。譬如中山王鼎有“亡不率仁,敬順天德”句,包山二號墓180號簡的“童筍(人名)陰仁汝”,其仁字都是從尸從二的。
這兩種古文仁字,我們今天都能看到了,確是一件幸事;但麻煩也隨之接踵而來。因為我們注意到,中山王活動的年代在公元前310年前後,與郭店楚簡主人的年代大體相當,兩地同樣標榜仁義,何以其仁之字形竟如此大不一樣?尤有甚者,包山二號墓同郭店墓,同處一時,同在一地,同一個仁字也作兩樣寫法,更令人大惑不解。過去我對“義”字的變遷,曾有過臆測(見《儒家辯證法研究》,1984),結(jié)論不無趣味;這一次想再談?wù)劇叭省弊郑纯此淖冞w,有無什么思想文化上的意義。
(二)
先看從尸從二的古仁字。尸,說者多以為是橫陳的人形;那是就後起的字形而言。在早先,它本是直立的人形,并不橫陳,作■,隸定為尸,讀如“夷”;所以《玉篇》說,古夷字亦作尸。此說有甲文和早期金文的多個“征尸方”字樣可以印證。所謂“尸方”(亦稱夷方、人方),乃夏商周人對東方(今江蘇山東一帶)氏族的泛指,有所謂“九夷”之名[iii]。古仁字從尸實系從夷,而從夷之所以為仁,當是夷風尚仁,風名從主的緣故;孔子怨嘆道不行,曾“欲居九夷”,當因夷人能仁,不是隨便說說的。這一推想,還可用“夸父”和“夸氣”為例,從側(cè)面試作一證。大家都知道,有個神話故事叫夸父逐日?!翱洹笔且粋€小小的巨人族[iv],“夸父”就是“夸族首領(lǐng)”或“某位可敬的夸人”的意思。“夸”這個字,直到現(xiàn)在,在中國許多地方的口語中,還常用來表示粗大、憨直、土氣之類的氣質(zhì)和外觀。這後一層意思和稱謂,便是從前一層意思衍生出來的,是前一名詞的形容詞化;應(yīng)該是不成問題的?!耙摹焙汀叭省钡年P(guān)系,大概也是如此。尸(夷)是東方的氏族,尸(人、仁)是夷族的族風。
這個尸(夷)字,在甲骨學初期曾被釋為“人”,尸方被說成“人方”。其實這倒無可厚非,因為字形確實如此。所以從尸字衍生出來的仁字,古字從尸,今字從人,本來也沒有分別,因為所從的本是一個偏旁,只是書寫有異隸定不同罷了。
“仁”字除去或從尸或從人以外,還有個共同點是都從二。漢儒曾抓住過這個“二”字大作文章。鄭玄注《中庸》“仁者人也”句說:“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所謂“相人偶”,即互相人偶之,亦即互相親愛的意思。因此他們認定,仁是一種行為,而不甚注意仁也是一種心態(tài)。後來到了清代漢學家,為了反對宋學的心性說,遂把問題說得更死,譬如阮元在《論語論仁論》中說:
相人偶者,謂人之、偶之也。凡仁必於身所行者驗之而始見,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見,若一人閉戶齋居瞑目靜坐,雖有德理在心,終不得指為圣門所謂之仁矣。必人與人相偶而仁乃見也。
就是說,他們認定“二”是仁字的核心部件,是仁之所以為仁的關(guān)鍵。而在我看來,“仁”字的關(guān)鍵部件在“人”,人就是尸,就是尸族族風,就是仁。至於其所從之“二”,很大可能只是一種裝飾性的符號,古文字學上所謂的羨劃。這一點,從甲文和早期金文的“尸”字只是簡單的人形,而沒有“二”劃可見。後來出現(xiàn)了“二”劃,想系為了裝飾和補白(例證甚多。郭店楚簡中的中、為、謂等字形多如此),并無“二人”或“相人偶”的大義。如果當年造字者真想要在字形上注以相人偶之大義的話,他也多半不會用一個抽象的數(shù)字二來充數(shù),而會像創(chuàng)造“從”、“比”、“北”、“化”諸字那樣,用兩個具體的“人”形來表示,譬如說,使兩個人形相向,便足以表示互相人之、偶之(與“北”字之二人相背的乖意相反)的意思了。
我說仁字的“二”劃是補白,還有文獻上的旁證?!对姟ば⊙拧に脑隆酚小跋茸娣巳耍鷮幦逃琛本?,這個“匪人”,絕非咒罵先祖不是人,而是“不仁”的意思?!墩撜Z·憲問》“或問管仲。曰:人也”的“人也”,也是“仁也”的意思,絕非簡單指出管仲是“人”而已。類似的例句,肯定還有不少,只要細查古籍,當能發(fā)現(xiàn)更多。前人說,“仁字不見於虞夏商書及《詩》三頌、《易》卦爻辭之內(nèi),似周初有此言而尚無此字,……蓋周初但寫人字,《周官禮》後始造仁字也?!盵v]周官後始造仁字之說,於時間上未必妥當;起先但寫人字,也就是尸字,後來加上二劃作為美化,或作為與所從出的名詞尸字相區(qū)別,大概是事實,是符合文字發(fā)展路數(shù)的。
(三)
現(xiàn)在我們再說從心從身的仁字。這個■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可能只是郭店楚簡成書年代或抄錄年代的產(chǎn)品,而且更有可能是某種觀念或理論孵化出來的產(chǎn)品。因為我們注意到,在這批簡牘中,除去這個從心的仁字外,還有大批別的從心的字,如義、勇、畏、孫、順、反、疑、難、易、欲、謀、喜、哀、昏、寵、欺、求、與、為、知,等等。細察這些帶心的字,仿佛都是為了強調(diào)其作為一種心態(tài),以區(qū)別於對應(yīng)的行為,而特意創(chuàng)造出來的。譬如《緇衣》篇的“恭以蒞民,則民有孫心”句,其孫字帶有心底,便是想要表示心態(tài)的謙順,而非從辶的遜字所在表示的那種行為的馴順。又如《窮達以時》篇有“君子諄於反己”句,反字下面加心符,顯然是強調(diào)反躬自問的意思,所謂“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式的反求諸己。它與《老子甲》篇“返也者,道動也”之強調(diào)行為的反字,適用范圍是不同的。這“孫”字這“反”字,像上面列出的許多其他帶心的字形一樣,以前不曾有過,以後亦不復存在,只是在這個年代里,結(jié)伴而來,有如潮涌,鋪天蓋地,絕後空前,確是一樁很值得玩味的文化現(xiàn)象。
這一現(xiàn)象似乎表明,心態(tài)問題,在這個時候受到了格外注意。這諸多帶心的字樣,自然是在人們對相應(yīng)的心態(tài)與行為有了認真思考以後才造得出來的,而且是在認為有必要將心態(tài)與行為加以區(qū)別的情況下才造將出來的,是為了某種理論表示的需要而造作出來的,正像今天的化學家們?yōu)榱吮硎拘轮囟粎捚錈┑卮笤炱渥忠粯印?/p>
這一設(shè)想,由於這批簡牘一些篇章的內(nèi)容而得到證實。稍微涉獵者都能看得出,郭店楚簡的《性自命出》、《成之聞之》、《忠信之道》、《六德》、《五行》、《語叢》等篇幅,在心性問題的研究上,呈現(xiàn)出空前的規(guī)模和深度。這是一個此前很少有人涉足的領(lǐng)域。人類只有在對自然和社會進行了足夠的認識後,才有反回頭來對自己進行認識的必要與可能。於是乎,新的領(lǐng)域孕育出新的理論,新的理論鍛造出新的術(shù)語,新的術(shù)語有時會需要新的文字。而新的文字中,最耀眼的,首推從心從身的仁字[vi]。它是當時子思學派將孔子的人道理論建基於人情、人心和人性,從而使儒家學說邁入新階段的集中表現(xiàn)。
仁是孔子學說的中心思想。從孔子推崇“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和“欲居九夷”的言論來看,他是把自己的仁學和尸(夷)風尸(夷)俗視同一體,并以之為美的。而到了郭店楚簡成書、諸子百家競起,“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的時代[vii],情況便起了變化。同是孔子所提倡的那個仁,此時已不能再停留在單從九夷源頭來追溯的老調(diào)調(diào)上,而更需要著眼於挖掘它的形而上學身價,發(fā)現(xiàn)其人情人性的本質(zhì)[viii]。所以,孔子盡可以沿用以尸作仁為術(shù)語,因為他的仁學是述而不作的;而子思們的形而上的仁學,便不便再安於歷史的繭殼,而不得不改弦更張了。於是他們甩掉了早先那個從尸的仁字,另外造出一個嶄新的反映時代要求的仁字來。
仁字拋開從尸或從人的依傍,而改成從心的字樣,這意味著造字者們在向世人宣告:仁德并非某個氏族(尸方或人方)所專有,也不是從哪兒借鑒和復制而來的儻來物,有如先前從尸的仁字所顯示的那樣;仁者人也,它本是人類(凡有“心”者)所特有和所必修的美德,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天命之性。
這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至少也是儒學發(fā)展史上的劃時代的大事。
只不過,這件事的推廣并不順利。與郭店楚簡同時的中山王鼎的仁字依舊從尸從二,另一同時兼同地的包山二號墓的仁字也是依然故我,便透露出革新并非易事。幸好《古璽文編》上錄有28個從心從身的仁字,數(shù)目可謂不?。蝗藗儼堰@個新字鐫刻在印璽上,說明它已被采用為貴族們的名號或標記,說明這一觀念還是得到重視的。
一滴水中可以見世界。一個仁字的變化,反映了儒學史上的一次大改觀,是值得認真研究說明的大課題,愿與有志者共進。
注釋:
[i]羅福頤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264、51頁。
[ii]《古璽文編》共收錄從心從身的仁字28例,誤識為“信”者22,未識者6。
[iii]後人有將“九夷”坐實為九個實數(shù)的,其實大可不必。九者,言其多也。
[iv]參見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海外北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注。
[v]阮元:《研經(jīng)室集·論語論仁論》。
[vi]“義”觀念在此時,也受到特別注意。只是“義”字字形在郭店楚簡中有五種之多,說明它的地位尚在奮斗中。
[vii]《莊子·天下》。
[viii]孔子以後,學生們大體上從兩種路數(shù)來發(fā)展仁學。易傳一派,相外擴展,將仁與宇宙聯(lián)系起來;子思一派,相內(nèi)追求,以性情心命談仁。此處就子思學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