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近代湖南人中之蠻族血統(tǒng)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漢民族自古以來,只以文化之異同辨夷夏,不以血統(tǒng)之差別歧視他族。凡他族之與華夏雜居者,但須習我衣冠,沐我文教,即不復以異族視之,久而其人遂亦不自知其為異族矣。故漢民族同化異族之能力,極其偉大;其血統(tǒng)在世界各民族中,最為復雜。 歷史上異族之與漢族發(fā)生同化作用者,以來自北方者為著。蓋北方民族之武力特盛,往往能入據中原,創(chuàng)建朝代,垂數十百年之久,其人既具有新興民族之朝氣,又處于戰(zhàn)勝者之優(yōu)勢地位,用能建功立業(yè),多所表見,史冊煌煌,載甚纂詳。北方民族之移入中原者,自以卜居于北部者居大多數,故自來言民族史者皆知今日中國北部人口中,富有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滿洲等族之血液。以此為據,或又引而伸之,遂謂中國人血液愈北愈雜,愈南愈純粹,其說頗為一般人所崇信。殊不知按之史實,則北方人中固多東胡、北狄人之血液,南方人中,亦不少蠻族之血液,北方人之血液固極復雜,南方人之血液,亦不得謂為純粹,流俗之見,可謂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
北方之異族為客,多以武力入主中原,故其來蹤去跡,較為顯而易見;南方之異族為主,多為漢族政權所統(tǒng)治,故其混合同化之跡,隱晦難尋。自來治西南民族史者,未必人人皆抱優(yōu)勝劣敗、蠻種日就滅亡之謬見,然而終不肯明言蠻族之已并合于漢族者,亦以苦于史籍所載之不足以證成其說耳。無論史籍上關于此類事實之記載,在北為習見不鮮①,在南為絕無僅有。即以私家譜牒而言,北族也往往肯自認出于夷狄②,十內遷之由來,通婚之經過,歷歷可按。南方之蠻族,則當其始進于文明,自無譜牒一類之記載,迨夫知書習禮,門第既盛,方有事于譜牒,則或已數典而忘祖,或欲諱其所從出,不得已乃以遠祖托名于往代偉人,臆造其徙移經過。易世而后,其訛誤遂至于莫可追究,民族混合之跡,蕩焉無遺。又如以姓氏推定族系由來一法,在北方亦為人所常用,在南方則扦格難行。蓋北方民族之姓氏與漢姓截然有別,讀史者見拓跋、長孫、尉遲、宇文,即可知其為鮮卑;見耶律,即可知其為契丹;見完顏、石抹,即可知其為女真;此諸姓不特顯揚于北魏、遼、金當世,并能著跡于國亡百年之后,故鮮卑諸族血統(tǒng)之常存于中土,亦昭然若揭焉。而南方民族則不然。南方民族之語言與漢語同為單音系統(tǒng),以是其姓氏亦屬單音,以單音之姓氏,譯為漢字,結果除極少數外,自與漢姓完全無異。漢族有張、王、劉、李、趙,蠻族亦有張、王、劉、李、趙,人但知其為張、王、劉、李、趙,設非語言習俗有異,烏可得而知其是否漢族耶!
--------------------------
①如唐代、明初,多北族人顯功業(yè)于中土,《唐書》、《明史》皆明載其族系之由來。
②作者曩讀河北省各府縣志,見其中即多有此類記載,惜當時未予摘錄。就一時記憶所及,則如永清之賈氏乃金后,新河之脫氏乃元后。
史籍既無記載,譜牒又曲諱而掩飾,姓氏又不足以辨族系,然則吾儕欲于今日一般南方人中,蹤尋業(yè)經漢化之蠻族遺裔,欲于久已混合之民族血統(tǒng)中,探索蠻族之因子,得非為不可能乎?是亦不然,要在吾儕能善用史料耳。史籍無明白記載,可以側面以推測之;譜牒而有諱飾之嫌,可因其偽而求其真;姓氏本身雖無從辨別民族,然但須區(qū)以地域,證以古今望族、蠻酋姓氏之因緣遷變,則蛛絲馬跡,未始無線索可尋也。三者之中,尤以姓氏一端最富于普遍性,其應用之范圍最廣。茲篇所述,即為以此種方法研究而得之結果,其他史料有可作旁證者,間亦附見焉。
湖南自戰(zhàn)國時雖已有中原人生息其間①,然其時蠻多漢少,蠻族所受華夏文化之影響蓋極微,故西漢一代,無蠻事之記載。漢末王莽之亂,中原人士,始大舉移殖荊湘②,至東漢時而蠻漢間沖突迭生,“蠻亂”時聞矣。其時接觸既繁,蠻族中一部分人口,當已頗染漢化。范書《南蠻傳》記東漢一代蠻亂,多有以五里六亭善蠻討平者,此所謂“五里六亭善蠻”者,蓋即后世所謂“熟徭”、“熟苗”也。各蠻族皆有“生”、“熟”之分,而“生”、“熟”之分,初無種族上之根本不同,不過因其漢化程度之深淺,予以區(qū)別而已。故生熟隨時代而推移,其始為生,既而進于熟,熟之斯極,遂變而為“漢”矣。是則東漢時之熟蠻,遲至魏、
---------------------
①說見拙作《中國內地移民史·湖南篇》上篇(即本書所載《湖南人由來考》)。
②見本書所載《湖南人由來考》。
晉、六朝時,當已盡變?yōu)闈h,惜今所傳魏、晉、六朝載籍之涉及湖南人與事者極少,故莫可得而考。自漢而后,迄于隋唐,湖南境內之“省地”日拓,蠻疆日縮,漢族政權之勢力愈益深入,蠻族之漢化程度亦愈益增高。迨至唐末,中原方疲于內爭,自無力以統(tǒng)制邊疆,一時蠻中酋豪渠帥,遂紛紛崛起,斥逐官吏,割據郡縣,小者稱雄峒寨,大者率仿中朝制度,自署為知州刺史,敘置屬吏。朝廷因其成局,往往假于符命,于是湘西一帶歸于土司統(tǒng)治者,垂數百年。宋熙寧、崇寧間,新黨用事,開疆拓土之議興,章惇輩數用兵以征不服,而南江誠、徽、梅山諸蠻,遂復為王土;獨北江因仍未革,歷元明二代,至清雍正間始改土歸流。湘南衡、永、郴、桂一帶,雖無建州立郡傳世久遠之土司,然自宋慶歷以來,變亂迭興,至清道光間猶然。每一亂定,朝廷輒增置吏司,加意撫治,故州縣之名號雖多因舊,而昔之溪峒,今日率成省地。唐末以來史載蠻事漸繁,《宋史·西南溪峒諸蠻傳》尤為詳贍,蠻中豪帥姓氏,多所著錄。今試以唐宋時各地之蠻族大姓與各當地明清以來之著姓對比,其中多有相合者;而同為一地之蠻姓,以著稱于唐宋時者與著稱于明清時者相較,則轉多不同。此其故可熟思而得也。蓋蠻姓之著錄于史與否,無論為朝廷之順民或叛逆,皆可為已否與漢族發(fā)生相當接觸之徵,故其著錄于唐宋時者,更歷數世,至明清而大率已變?yōu)闈h;其著錄于明清時者,在唐宋時當猶辟處于深山窮谷間,與漢族極少接觸者也。①準此以觀,則唐宋時逼處
-----------------------
①此指大體而言。亦有族類極繁者,則雖為一姓,其各部分同化時代,往往先后相去頗遠。詳見下文。
蠻疆之漢,其中必有一部分為著稱于魏、晉、六朝時之蠻,而明清以來著稱之蠻,又當為異日之漢也。特以史料關系,吾儕今日所可得而考者,僅為此種不斷之蛻變過程中間之一段一即唐宋之蠻變?yōu)?a href="http://bjhyfc.net/lunwen/shys/shxlw/201003/670044.html" target="_blank">近代之漢——已耳。①
茲請先就近代湖南氏族中秉有蠻族血統(tǒng)者,舉其彰彰顯著者,一一敷陳如下:
向氏向氏為湖南蠻姓中之最早見于記載者。后漢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蠻精夫②相單程作亂③,相氏疑即向氏,相、向同音,一姓而異譯也。相單程之亂,武威將軍劉尚發(fā)諸郡兵萬余人溯沅水入武溪④擊之,一軍悉沒,明年春,單程下攻臨沅⑤。又明年,伏波將軍馬援擊破之,援旋即病卒于軍,謁者宗均撫降之。此役為湖南蠻漢沖突之第一聲,而相氏實為其魁帥。其根據地在沅水中游,即今武陵西南之辰、沅一帶也。唐宋以來,向氏遍處于資、沅、澧三水之間。唐乾符六年石門蠻向瓖陷澧州⑥歷三十余年至梁乾化二年降于馬楚⑦。宋靖康以來,“盜賊”盤踞澧州所屬,獨慈利縣向思勝等五人素號溪峒歸明,能保境安民⑧。元順
-----------------------
①此亦指大體而言。實則近代湖南人中亦有漢晉及明清時之蠻族后裔可尋,惟遠不及唐宋之多耳.
②蠻中名渠帥曰精夫。
③《后漢書·南蠻傳》。
④五溪之一,在今瀘溪、乾縣。
⑤今武陵縣西。
⑥《唐書·僖宗紀》?!段宕贰だ诐M傳》但作澧陽人,然《唐書·鄧處訥傳》亦作石門峒酋。
⑦《五代史·楚世家》。
⑧《宋史》卷四九三《西南溪峒諸蠻傳》。
帝至正十四年,澧州峒酋向思永兵劫石門縣①,此向氏之見于澧域者也。石晉天福中溪州彭士愁為劉勍所破,遣諸蠻酋長向存祐等納款于勍②。宋熙寧中招納誓下州③峒蠻向永勝,以其地歸版籍④,此向氏之見于酉(沅水支流)、澧之間,即宋世北江之地者也。宋世辰州所屬蠻司分南北江,北江即州北唐溪州之地,南江則州西南沅水南北,北包武溪,南逾沅水,唐錦、獎、敘三州之地⑤。南江溪峒凡十六州,曰富、曰鶴、曰保順、曰天賜、曰古,則向氏居之。富州故城在今麻陽縣東北⑥,在南江諸州中最號富強,其酋通漢,光憲、光普、行猛、永豐、永晤皆受朝命知州事⑦。熙寧中章惇經制南北江,六年,光晤獻先朝所賜劍及印來歸順,余州以次降⑧,此向氏之見于沅域者也。宋初梅山峒⑨有舒、向二族,后蘇氏居之,數侵奪舒、向二族地⑩,此向氏之見于資域者也。
除北江一帶之桑植上下峒、驢遲峒三土司,傳襲至清雍正年間始盡革除外⑾,其余澧、
-------------------------
①光緒《湖南通志》苗防三引《澧州志林》。
②《九國志》卷一一《彭師局傳》。
③清水順府一帶,詳見彭氏條。
④《宋史》卷四九三《西南溪峒諸蠻傳》。
⑤大致如此,其詳不可得而考?!端问贰は紓鳌吩唬耗辖T蠻自辰州達于長沙、邵陽。北江當并有湖北舊施南府之地,南江當并有貴州舊黎平府之地。
⑥《太平寰宇記》江南道。
⑦又有萬通、貴升、光澤三人名見于史.
⑧《宋史》卷四九三《西南溪峒諸蠻傳》。
⑨詳下文扶氏條。
⑩《宋史·梅山峒蠻傳》。
⑾《湖南通志》苗防五附《上司考》引《永順府志》。
沅一帶之向氏,自熙寧以來,蓋已漸次漢化,安于耕讀,隸于編戶。故明清兩代蠻中酋豪遂不復以向氏稱,而言湘西北顯姓望族者,向氏必屈一指焉。據《湖南通志·選舉表》①,向氏列名于科第者,以辰、沅、永三府為中心,西至乾州廳,北迄澧州、石門、慈利,南起靖州、綏寧、武岡、城步,東抵武陵、桃源、安化。(自安化以東,寧鄉(xiāng)、長沙、湘陰、平江、巴陵、臨湘、攸縣、茶陵、衡山亦間有之。)其中尤以溆浦向氏為最盛。溆浦向氏在明代有舉人二人,副榜二人,恩歲貢生二十二人,闔縣中稱第一族;清代有進士二人,舉人七人,恩賜副榜一人,拔貢四人,恩歲貢二十四人,為全縣第二族,僅次于舒氏。按溆浦介資、沅之間,東北接安化,東連新化,以地望測之,則溆浦之向氏,當即宋初卜居于安化、新化一帶(即梅山十峒)者,其后為蘇氏所侵奪,乃西遷于此也。次于溆浦者,為黔陽向氏,黔陽向氏之進于文明特早,在宋末寶祐年間,已有進士廣人,時距熙寧之納土,約一百八十年。在明代有進士一人,舉人三人②,歲貢十三人③,為全縣第一族;清代有舉人一人,拔貢一人,恩歲貢十四人④,為全縣第二族,僅次于楊氏。黔陽,宋南江之地也。此外舊辰州府屬之沅陵、辰溪、瀘溪,舊沅州府屬之芷江、麻陽,明清各有舉貢若干人,惟為數不多.永順一府清雍正七年改土歸流新設,自乾隆中葉以來,向氏充貢者,闔府共得八人,道光而后,更有登鄉(xiāng)榜者二人。乾州
------------------------
①光緒十一年修刊本。此所謂清代僅指是年以前,下文同。凡述近代科舉人物而不注出處者,悉據此志。
②同治《黔陽縣志》作五人。
③《縣志》作十五人。
④《縣志》作十七人。
廳明鎮(zhèn)溪軍民干戶所之上十里地,漢弁與土官并置,猶是羈縻之意;清康熙四十三年,始改土歸流,裁所設廳①。自乾隆以來向氏充貢者,得三人。辰、沅、永三府及乾州,皆宋南北江之地也。澧州向氏較之辰、沅為后進,澧州、石門、茲利,清代并有獲舉貢者。此三州縣與上述唐宋之蠻中向氏之地域,適相吻合。此外散在省境各方之向氏,武陵、桃源疑出自澧州一系;靖州、綏寧、武岡、城步,疑出自南江一系;自安化以東,則為后來自西部諸系移去者,中以平江為最盛。
舒氏舒氏亦著稱于宋世蠻中。南江、梅山一帶,舒、向二族往往連稱,惟不見于澧域。梅山之舒已見上述。南江諸州則曰敘、曰峽、曰中勝、曰元,并舒氏居之,其酋德郛(敘州)、德言、君強(元州)、光銀(中勝州),皆受朝命。熙寧中,峽州舒光秀以刻制其眾不附,六年,富州向氏既歸順,光銀、光秀等亦相繼降②。四州之地,在今芷江及黔陽縣境③,中以敘、峽二州為大④。
----------------------
①同治《永綏廳志·建置》。
②《宋史·溪峒傳》。
③敘、峽、中勝在黔陽縣境,“元”一作“園”,在芷江縣境??蓳跺居钣洝贰ⅰ对S九域志》、《輿地廣記》、《宋史·地理志》參證得之。
④《宋史·溪峒傳》張翹之言。
舒氏與向氏情況極相仿佛,不特在蠻中為然,即漢化而后亦然。向氏以溆浦為盛,舒氏亦復如是。溆浦舒氏在明代有舉人三人,恩歲貢八人,次子向、李而為全縣第三族。在清代有進士一人,舉人七人,副榜一人,恩賜舉人二人,恩賜副榜一人,拔貢八人,恩歲貢二十九人,其盛況遂超出向氏之上,一躍而為全縣第一族。黔陽向寵孫以宋末寶祐間成進士,而同縣舒孟桂亦以寶祐四年登科,與文天祥同榜。惟黔陽向氏之盛僅次于溆浦,舒氏則明清二代合計僅副榜一人,貢生三人,猶不及沅州在明代有舉人一人,貢生四人,武岡在清代有舉人一人,拔貢一人,恩歲貢二人。舒氏分布所及之地域與向氏亦略同,而不及向氏之廣,除上述數地外,計辰之辰溪,沅之麻陽、乾州,常之桃源,澧之石門及長沙、瀏陽、邵陽皆有之①。
田氏田氏蠻最早著于澧中:東漢元初二年,武陵澧中蠻田山、高少等攻殺長吏②。劉宋元嘉十八年,天門澧中蠻田向求等為寇③。自后不見于史。酉溪④田氏稍晚出,而傳世最久。劉宋元徽中,有酉溪蠻王田頭擬及其弟婁侯子都之亂⑤.宋建隆四年,前溪州刺史田洪贊歸順⑥.乾德四年,下溪州刺史田思遷來貢⑦。元明以來,田氏世襲施溶州、臘惹洞、田家洞三處土司,降至清雍正五年始納土⑧。南江田氏在五季及宋世頗極一時之盛,與舒、向二族鼎足稱雄,據有獎、錦、懿、晃四州。懿州則萬盈、處崇、漢瓊、漢希、漢能,獎州則處達,錦州則漢希、漢瓊、保全,晃州則漢權,皆受朝命⑨。熙寧六年向、舒二氏先后降,
-----------------------
①所謂有無,皆系指列名于方志選舉表者而言,下文同.
②《后漢書·安帝紀》注引《東觀記》。
③《宋書》卷九七《蠻夷傳》。
④五溪之一,在舊永順府及川鄂接壤之地.約當宋世所謂北江。
⑤《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
⑥《宋史·溪峒傳分。洪贇名見于《九國志》作汫赟,天福中為彭氏部屬,降于馬楚。
⑦《宋史·溪峒傳》。
⑧《湖南通志)苗防五《土司考》引《永順府志》。
⑨此外又有五瀑統(tǒng)軍都指揮司田漢度。
獨田氏有元猛者桀騖難制,惇遣左侍禁李資將輕兵往招諭,竟為所殺。惇進兵破懿州,南江州峒悉平。遂置沅州,以懿州新城為治所①,即今芷江縣治也。其獎州則在今縣治之西,錦州在今麻陽縣西,晃州即今晃縣之地。蓋宋世南江三姓,向處東北,舒處東南,而田處其西,故其開化亦較遲于二姓。舒、向宋以后無聞,田氏則雖經納土,仍世為溪峒土官。承平時頗賴以挾束苗蠻,若郡縣力弱,往往引蠻作亂,侵陵省地。宋靖康多故,瀘溪縣無守御,徙治于沅陵之江口,蠻酋田仕羅等遂雄據其地②。淳熙中沅州仡伶為寇,遣歸明官田思忠往招撫之③。元置五寨長官司,明置簞子坪長官司于故錦州之北鄙,并以田氏世官之④。其余辰、沅沿邊土指揮、土守備等,田氏亦居其太半⑤。五寨、筸子坪二司,至清康熙四十六年始歸裁革,改設鳳凰廳⑥。
近代湖南田氏之列名于方志選舉表者,以麻陽、鳳凰為最盛,錦州蠻之后裔也。麻陽,明代有舉人一人,恩歲貢二十二人,為全縣第一族;清代有拔貢四人,恩歲貢十九人⑦,闔縣中僅次于張、滕二氏,惟張氏恐非一族。鳳凰,清代有恩歲貢二十人,嘉慶后有拔貢二人,
--------------------------
①《宋史·溪峒傳》。
②《宋史·溪峒傳》淳熙七年前知辰州章才邵言。
③《宋史·溪峒傳》。
④道光《鳳凰廳志》沿革附《廢土司考》。
⑤參永綏、鳳凰等志事記。
⑥道光《鳳凰廳志》沿革附《廢土司考》。
⑦據同治《縣志》?!逗贤ㄖ尽非宥鳉q貢僅九人,相差一倍以上,末識何故。
道光后有舉人二人,其中一人光緒初又成進士,為全縣第一族。其余南江一帶,芷江、黔陽、乾州、靖州、武岡皆有田氏列名科第,中以武岡較盛①。酉溪田氏之后裔,其盛況迥不及南江。永順、龍山、永綏三廳縣清代共有舉人二人,貢生四人。辰州四縣介南北江之間,除東邊溆浦一縣外,三縣皆有田氏.中以沅陵、辰溪為盛②。澧中田氏蠻雖唐宋以來無聞,然其遺裔安土重遷,至今猶有宅居于故土者。澧州六邑除東端安鄉(xiāng)一縣外,五邑皆有田氏。中以石門、永定、澧州為盛③,石門即六朝時天門郡所在也。近代湖南田氏除上述數地外,常德之武陵、桃源、沅江,岳州之平江、華容、臨湘,長沙之善化、益陽、湘陰、湘鄉(xiāng)、醴陵、攸縣,永州之零陵、道州、寧遠皆有之,惟田姓較為普通,其中能否有半數以上為蠻族后裔,在未知其遷徙從來以前,殊不敢臆測。
彭氏宋世“北江蠻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龍賜、天賜、忠順、保靜、感化:永順州六,懿、安、遠、新、給、富、來、寧、南、順、高州十一,總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隸焉,謂之誓下州?!雹芴葡菖f治在今龍山縣東南,五代馬楚徙治于今永順縣東南,宋咸平后廣立諸州,因號舊治曰上溪州,新治曰下溪州。永順、保靜即今縣所因。其余諸州,大抵皆在清永順府境西北,逾省界有鄂
-------------------------
①明清舉人各一,清貢生二。
②沅陵明舉三人,清貢二人。辰溪明貢六人,清貢二人。
③澧,明貢六人,清進一人,舉一人,拔一人,貢一人。永,清副一人,貢十二人。石,明貢二,清拔一,貢十。據同治《直隸州志》。
④《宋史·溪峒傳》。
之來鳳、川之酉陽等縣地。北江二十州不盡為彭氏所有,然彭氏世襲下溪州刺史,實為二十州盟主,其威力足以侵陵并號令諸州①。其酋豪之見于史載者:唐末有溪州刺史士愁,昆弟強,能誘脅諸蠻,錦、獎諸州皆歸之,統(tǒng)兵萬余人,數寇澧、朗、辰邊境,石晉天福中,為楚將劉勍所破,降于馬氏。其子師暠入質長沙,歷事希廣、希摹,官至強弩指揮使,領辰州刺史,后隨希尊歸江南,卒于金陵②。末初有知溪州允林、師皎③,其后允殊、文勇、儒猛、仕端、仕羲、師晏相繼為下溪州刺史,又有上溪州刺史文慶、師寶,忠順州刺史文綰,知龍賜州師黨等④。熙寧六年章惇經制南北江,誓下州峒蠻彭德儒等先以其地歸版籍;九年,師晏遂降。朝廷以其地隸辰州,列置寨戍,令出租賦如漢民。元豐以后,有彭仕誠者復為都誓主,復立保順、永順、渭、龍賜、藍、吉等州,并以彭氏知州事⑤。自是而后,北江棄于羈縻者更數百年。明以其地分屬永順、保靖二宣慰司⑥,至清雍正四、五年始先后改土歸流,立永順、保靖、龍山三縣,置永順府以轄之⑦。
-------------------------
①同上:彭仕羲嘗殺誓下十:州將,奪其符印,并有其地,貢奉賜與悉專之。旋以大兵臨之,仕羲乃陳本無反狀,愿以二十一州舊地復貢奉內屬。
②參《五代史·楚世家》、《通鑒》卷二八二、《九國志·彭師暠傳》。士愁,《五代史》作士然,《九國志》作士愁,此從《通鑒》。
③其時猶仍唐制但為溪州,末分諸州。
④乾德中又有溪州團練使允足、溪州義軍都指揮使允賢,天禧中父有儒猛之子仕漢、儒霸、儒聰,天圣中又有義綰之廣儒索,熙寧中又有師晏之兄師彩。
⑤《宋史·溪峒傳》。暠降年見《本紀》。
⑥又有隸于湖北施州衛(wèi)宣慰司者。
⑦《湖南通志》苗防五引《土司考》。
永、保二司雖至清代始歸版圖,然彭氏之讀書習禮,接受漢族文化,實遠在其前。明成化中許土官子弟入附近儒學①。弘治十六年定制,以后土官應襲子弟悉令入學,如不入學,不準承襲②。正德初永順彭明輔以辰州府學生嗣宣慰使,從征十余次,頗以禮法自守,諸峒翕然向慕③。足征明代強迫土官子弟入學,在永、保已頗收相當效果。迨夫改流立學,則向之翕然向慕于禮法者,自必能迅即列名于庠序矣。清自乾隆二十五年而后,永順一府彭氏有歲貢五人④,永順有拔貢六人,保靖有拔貢一人,光緒初又有中鄉(xiāng)榜者一人.
蠻中之彭氏限于永、保,而近代湖南之彭氏則幾遍及于全省。按近代湖南漢族大抵宋明時遷自江右,而彭氏世為江右著姓;永、保之彭既遲至清初猶為土官,自不容有外徙之舉,則永、保而外,近代湖南之彭氏,與蠻族當絕無關系也。
覃氏覃氏蠻東漢時著于溇、澧之間:建初三年,涹中蠻覃兒健等反.永元四年,淒中、澧中蠻覃戎等反⑤。唐宋時著于五溪:唐開元十二年,五溪首領覃行章亂⑥。石晉天福中,溪州彭士愁為劉勃所破,遣諸蠻酋長覃行方等納款于勍⑦。宋熙寧中,章惇經制南北江,招納誓下州峒蠻覃文猛、覃彥霸,各以其地歸版籍。元豐八年,辰州江外“生蠻”覃仕穩(wěn)等愿
----------------------
①《明史》卷六九《選舉志》。
②《明史》卷三一《土司保靖傳》。
③《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七七《湖廣》六。
④同治《桑植縣志》彭氏恩歲貢六人,此作五人,頗疑此志有脫漏,實數或數倍于此。
⑤《后漢書·南蠻傳》。
⑥《唐書·宦者楊思勗傳》。
⑦《九國志·彭師暠傳》。
內附。元祐三年,羅家蠻寇鈔,詔都誓主彭仕誠及都頭覃文懿等,至辰州約束之。崇寧中辰州覃都管罵,納上輸貢賦①。元明以來復著于縷、澧間:慈利之茅岡司,石門之添平所,并以覃氏世襲長官千戶,降至清雍正十二三年始先后納土②。明洪武三年有慈利土官覃墾之亂③,清康熙八年又有茅岡覃應昌之亂④。
簍、澧之間蠻中雖在東漢與明清時并有覃氏,然二者時代既相隔如是之久,顯然不能屬于同一系統(tǒng)。覃兒健、覃戎一系之后裔,蓋已久經漢化。至元明以來世官茅岡、添平一系,其起而與漢族發(fā)生接觸,當猶在向氏、田氏之后。不然則自魏晉以至于唐宋,中間千有余年,覃氏不容不一見于史也。故近代澧州一帶之列名于選舉表者,其中極大部分,疑當為東漢時縷中蠻之后裔;惟茅岡等土司既廢于雍正時,則乾嘉而后,二系之人,亦未始不能并躋于衣冠儒雅之列也。澧州覃氏以石門為最盛,計明代有恩歲貢三人,清代有進士一人,舉人二人,副榜一人,拔貢二人,貢生三人⑤。以人數論雖不及同邑張、陳、王、楊、田五姓,然除田氏外,四姓恐皆非一族,且四姓無進士,田則并無舉人,是覃氏實為全邑斯文之首族。除石門外,永定、澧州亦有覃氏,永定較盛⑥。又永順府屬之桑植亦有覃氏,按桑植實有故安福
----------------------
①《宋史·溪峒傳》。
②《湖南通志》苗防五《土司考》引《澧州志林》。
③《明史》本紀、鄧愈傳。
④《慈利縣志》事記。
⑤同治《澧州直隸州志》。
⑥明舉人一人,清拔貢一人,恩歲貢二人。
所之地,安福舊與添干并隸九溪衛(wèi),因疑桑植之覃即安福之覃,與添平之覃當同屬一系也。又常德府屬四縣皆有覃氏,武陵、龍陽為盛,①當系東漢時涹中蠻后裔之南徙者。五溪覃氏后裔之著聞者,曰沅陵、曰辰溪、曰黔陽,惟盛況遠不及褸中。此外全省唯寶慶、靖州二屬,清代亦有覃氏。
符氏扶氏符、扶為一姓之異譯。符一作苻,惟近代湖南人中有符無苻。符氏五代宋初為敘州及梅山蠻長。后漢乾祐中,朗州馬希蕚誘辰、敘州及梅山蠻共擊破長沙,府庫累世之積,皆為敘州蠻酋符彥通所掠,彥通由是富強,稱王溪峒間,劉言、王逵皆畏忌之。其后彥通去王號歸于王逵,逵承制以為黔中節(jié)度使②。梅山,漢益陽縣南鄙地,三國吳置高平縣,梁以后省,隋唐為蠻僚所據③。自唐末光啟以來,數寇潭、邵二州④。宋太平興國二年,其左甲首領符漢陽⑤、右甲首領頓漢凌,寇掠邊界。嘉祐末,知益陽縣張頡收捕其頭目符三等⑥。熙寧五年,乃以湖南轉運副使蔡煜經制招撫,率兵由寧鄉(xiāng)大溈山而入,使人因浮屠往諭
---------------------
①武,明舉二,貢一人,清拔貢一人。龍,明舉一人,貢一人。
②《通鑒》卷一九一、一九二。一九一作苻彥通,一九二作符彥通。
③《大清一統(tǒng)志》。
④《唐書·鄧處訥傳》、《通鑒》、《宋史·梅山峒傳》。
⑤《宋史·梅山峒傳》作苞漢陽,《翟守素傳》作包漢陽,由苻誤苞,復由苞誤包也。惟《田紹斌傳》作符漢陽不誤?!锻ㄖ尽繁露杜f志》作漢陽人扶氏,扶即符,漢陽人則漢陽之誤。
⑥《宋史·梅山峒傳》。
其酋扶氏,遂解發(fā)稽首降,傳檄而定。析其地為二:以下梅山置安化縣,上梅山置新化縣。自是鼎、澧可以南至邵,潭、邵間不復有夷僚之患①。
敘州蠻一系,其后裔今皆作符氏,沅州府屬三邑并有之,而不甚顯著②。梅山蠻一系,今或作扶氏,著于新化、酃縣、桂東;或作符氏,著于益陽、寧鄉(xiāng),北由龍陽延及永定、慈利、永順。新化與酃、桂相去極遠,第扶為希姓,理應同出一源,惜中間遷徙之跡未能得其譜牒以證實之耳。酃縣扶氏最盛,明代有恩歲貢十六人,清代有舉人一人,貢生一人,桂東次之,明清二代共有恩歲貢十人。新化雖為扶氏本土,反不及外徙者,僅清代有拔貢一人,恩歲貢二人。新化全邑凡一百二十七村,中有三村以扶氏為大姓③,益陽、寧鄉(xiāng)舊皆與梅山接壤,而益陽特盛,明清二代共有進士一人,舉人三人,貢生五人。其北鄰龍陽,亦有舉人一人,貢生二人。
蘇氏梅山舊號稱十峒④,其酋長當非止一人。宋太平興國后有蘇方者入居之,數侵奪舒、向二族⑤。自后遂與扶氏并雄于十峒間,熙寧時峒主蘇甘等相偕納土歸順⑥。
------------------------
①《宋史·梅山峒傳》、同治《新化縣志》政典二引劉摯《蔡煜墓志》,《湖南通志》雜志二引吳致堯《開遠橋記》。
②芷江清貢一人,沅州府學清貢一人,據《湖南通志》。黔陽明貢一人,據同治《縣志》。麻陽明薦舉一人,據同治《縣志》。
③同治《縣志》。
④《唐書·鄧處訥傳》。
⑤《宋史·梅山峒傳》。
⑥同治《新化縣志》政典引舊《縣志》,《湖南通志》雜志二引《寶慶府志》,鄧顯鶴《楚寶增集》書<蔡煜傳>后),并作如是云。蘇甘名見《縣志》引《東坡文集》。
近代湖南蘇氏散處于長、岳、常、寶、衡、永、澧、桂、靖諸屬,并無一顯著之集中地點。名登選舉表者,除綏寧一縣有貢生十八人外,其余每邑率不過數人。其中有幾分之幾當屬梅山蘇氏之后,殊無從推斷。惟新化之蘇,本縣縣志亦自承為蠻裔,自無可疑議。新化各村以蘇氏為大姓者,計有六村;清代有舉人二人,拔貢二人,歲貢一人①。益陽、邵陽、武陵密邇梅山,綏寧相去亦不遠,其蘇氏為蠻族后裔之可能性亦多。
楊氏后漢元初三年,零陵蠻羊孫、陳湯等抄掠百姓②,羊氏頗疑即后世之楊氏。楊氏唐末以來繁衍于省境西南隅“溪峒誠、徽州”③一帶。五季時飛山④有承磊者,附于敘州蠻潘全盛,為楚將呂師周所殺。既擒全盛,承磊族人再思以其地附于楚⑤。旋復自署為誠州刺史,以其族姓散掌州峒,號十峒首領,值天下亂,再思能保據一方,著威惠⑥。沒后民懷
---------------------
①同治《縣志》.
②《后漢書·南蠻傳》.
③名見《宋史·蠻夷二·誠徽州傳》,今靖州、通道、綏寧、城步、新寧一帶。
④峒名,在今靖州界內。
⑤《湖南通志》苗防二引《通鑒》,查《通鑒》末見此條,《明一統(tǒng)志》靖州馬王城條亦作如是云,當別有所據,待查。再思原作再興。按再興南宋時人,其為再思之誤可無疑.
⑥再思事跡不見正史。靖州及各屑邑志據楊氏譜牒及當地碑碣載之,其官不盡可信,然再思確有其人,著有威德,當無可疑。其地在唐為溪峒誠州,再思既雄長諸峒,則《志》云為誠州刺史,亦屬可信。光緒《靖州鄉(xiāng)土志》引胡長新《楊再思墓志》稱:再思唐昭宗朝由淮南丞遷辰州長史,結營靖州飛山,與李克用同受昭宗絹詔征兵,道長梗阻。眾奉為誠州刺史,威名日著,稱令公焉。奉唐正朔。卒于后周顯德四年.宋開寶中追封英惠侯.子十二,受土分鎮(zhèn)滇黔.按梁乾化元年呂師周擒潘全盛于飛山,明見史載,則是前誠州不容為楊氏所有。受昭宗絹詔奉唐正朔之說,尤悠謬難稽,不足信也.光緒《靖州直隸州志·政績》,置再思于五代末宋初,大致不誤。族姓云云二句,據《宋史·蠻夷二·誠徽州傳》。
思之,至今廟祀不絕①。宋太平興國四年,首領楊蘊始內附。其后通寶、政巖②、政巖子通塭,相繼受朝命知誠州事③;通漢及其子光倩,知徽州事④。熙寧八年有光富者,率其族姓二十三州峒昌運、晟情等歸附。繼有昌銜者,亦愿罷進奉、出租賦為漢民。明年,誠州刺史光僭亦降,于是十峒悉為王土。元祐二年,誠州有楊晟臺者乘間起而作亂,朝廷方務省事,遂復以其地予蠻。旋以故隸沅州之渠陽為誠州,命光僭之子昌達及昌等同知州事⑤。崇寧元年,知徽州楊光銜光附⑥。二年,知荊南舒*承蔡京命開復誠州,其酋晟臻等二千余人并納土;改誠州為靖州,徽州為蒔竹縣⑦,。蒔竹,即今綏寧縣境也。既而靖州西道楊再立亦納土輸貢賦。⑧誠、徽州雖經收入版圖,然楊氏族類極繁,實未盡隸編戶。南宋初楊氏猶為靖州、綏寧等處溪峒首領,迭求入貢⑨。明洪武四年,綏寧有大寨楊之
---------------------
①《湖南通志》卷七六、七七《祠廟》三、四:綏寧、會同、通道并有飛山廟,云祀宋楊再思,城步飛山廟云祀宋楊業(yè),以當地民間稱再思為令公而混淆也。在靖州者曰威遠侯廟,云祠宋刺史楊再思。據《鄉(xiāng)土志》又有飛山宮、渠陽廟,并祀再思。據《直隸州志》州西十五里有再思墓。
②據《靖州鄉(xiāng)土志》引龍極亨《二侯祠記》,政巖系再思之子,通寶系政巖之子,但《宋史》通寶在前政巖在后。
③《宋史·蠻夷二·誠徽州傳》。
④《宋史·本紀》慶厲元年、《溪峒傳》。
⑤《宋史·蠻夷二·誠徽州傳》。
⑥《宋史·本紀》.
⑦《宋史·本紀》.晟臻一句《湖南通志》苗防二引《宋史·本紀》,查《本紀》實無,不知何據。晟臻之名并見于各州縣志.
⑧《宋史·溪峒傳》。
⑨《宋史·溪峒傳》,紹興十年、十四年。
叛①。其在東偏者,歸化尤晚,以新寧、城步為著。新寧舊隸武岡,自紹興中有徭人楊再興②及其子正修、正拱之亂,降而復叛,歷二十余年始擒斬之③,因其舊地置縣,撫治徭民。至明正統(tǒng)十四年又有苗酋楊文伯之亂④。城步于元末有赤水土官楊完者者,原名通貫,能以兵法部勒其眾,受行省之招,先后克復湖廣、江浙,屢敗張士誠兵,仕至江浙行省左丞。已而行省丞相達識帖睦邇忌其專,設計誘破其軍,完者及其弟伯顏皆自殺。追贈譚國公,謚忠武,伯顏衛(wèi)國公,謚忠烈⑤。至明代,先后有楊狀子⑥、楊昌富⑦、楊盛松⑧之亂,清乾隆五年又有莫宜峒苗楊清保之亂⑨。至今西起靖州東抵新寧一
---------------------
①《靖州志·事紀》。
②《宋史》有二楊再興,一為曹成將,降于岳飛,紹興十年戰(zhàn)死小商橋,英名彪炳,《宋史》有傳。《宋史》不著何許人。據《新寧縣志》則為縣之盆溪里人,至今有楊統(tǒng)制祠堂,確鑿可據。此楊再興亦新寧人,亦著于紹興中,舊志往往誤以為一人者。不知飛將紹興十年已死,此夫夷洞主則至二十四年始被殺,豈得為一人之改節(jié)乎?
③《宋史·溪峒傳》紹興二十四年,《本紀》紹興十五年、二十四年。
④康熙《新寧縣志》沿革,藝文《筑城記》作景泰初,亂起正統(tǒng),而定于景泰初也。
⑤《新元史》卷二二一本傳。同治《城步縣志》據楊氏族譜稱系出再思之第三子正修,正修分居赤水真良鄉(xiāng),宋太平興國四年納款內附,五年敕授正權等兄弟誥十一道,完者其裔也。同完者起兵卒謚忠烈者,乃其叔正仁。
⑥《湖南通志》苗防三引《寶慶府志》永樂十二年.
⑦光緒《靖州志·戎功紀》天順四年。
⑧同治《城步縣志·兵紀》嘉靖十四年。
⑨同上《兵紀》。
帶,溪峒中猶多楊姓①。
誠、徽州楊氏在宋世有北遷于辰、沅者。淳熙六年,盧陽西據僚楊添朝寇邊,盧陽即今芷江。七年,前知辰州章才邵言,沅陵之浦口頃為徭、僚侵掠,民皆轉徙,而田野荒穢,守猝無遠慮,乃以其田給靖州仡伶楊姓者俾佃作,楊氏專其地將二十年②。仡伶一作“仡佬”,即“僚”之音轉。其時辰、沅蠻族不一,而仡伶最著,楊氏實其渠帥也。明以后目楊氏為苗,洪武三十年,有盧溪縣苗長楊二赴京師奏準輕賦③。至今湘西苗中猶有楊氏④。
楊氏族類至繁,因而其漢化時期,前后頗不一律。如上所述,有至今仍為峒民,迄未同化者,然亦有在宋世已入登科錄者。熙寧中誠州刺史楊光潛既降,乃為其子曰儼請于其側建學舍求名士教子孫,詔潭州長史樸成為徽、誠等州教授⑤,遂開此邦文教之先河。其孫晟,政和間以歲貢入太學,登會選,曾孫立中,紹興中繼擢甲第⑥。向之蠻夷豪族,曾幾何時,竟成詩禮名家。南宋時靖州特置新民學以教養(yǎng)溪峒歸明子弟⑦,其中就學者,自以楊氏為多;故靖州之楊開化特早。
--------------------------
①《靖州志》卷二苗寨,寨長三十七人,中有七人楊姓?!段鋵萼l(xiāng)土志·徭種志》爺溪徭里大姓十六,楊居其一。光緒《新寧志》卷三云,今之苗民尚多楊姓。同治《城步志》藝文《峒糧碑紀》呈稟人及首事人有楊氏三人。
②《宋史·蠻夷二·峒傳》。
③《湖南通志》苗防三引明侯加地《邊哨考》。
④同治《永綏廳志·剿撫考》,清代鎮(zhèn)筸苗亂,其酋除石、龍、吳、麻、廖外,間有楊、張等姓。
⑤《宋史·蠻夷二·誠徽州傳》.
⑥宋嘉定間鐘興撰《新書院記》,見《靖州直隸州志》藝文。
⑦《宋史·本紀》紹興十四年?!毒钢萼l(xiāng)土志》載有新民學古跡。
陶冶既久,降至明清而掇科第、歷仕宦者遂不絕于途,靖州四屬,楊氏并為甲族,族望之盛,湘西南無出其右者。計靖州,明代有舉人二人,拔貢二人,恩歲貢生十四人;清代有拔貢一人,優(yōu)貢一人,恩歲貢二十人①。綏寧,明代有進士一人,舉人二人,恩歲貢十四人;清代有拔貢一人,恩歲貢十二人②。通道明代有舉人一人,恩歲貢十八人;清代有副貢一人,拔貢二人,恩歲貢二十人③。三邑在明皆為第一族;在清皆為第二族,靖次于儲氏,綏次于黃氏,通次于吳氏。會同,明代有恩歲貢十二人,次于梁、唐而為第三族;清代有舉人二人,恩歲貢九人,次于梁、唐、林而為第四族④。城步之楊,自元末完者以武職起家,其苗裔尤多顯貴。明穎國公楊洪正統(tǒng)間鎮(zhèn)宣府,立功邊陲,為一時名將最,史稱乃六合人⑤,據《縣志》則實為縣之大竹坪人,完者之后,譜名忠洪,至今治北楊氏世勛墓猶巍然存,確鑿可據。弘、正間有分居荊州者,其三世孫逢時登萬歷丙子解元、壬辰進士。即居邑里者,郎官刺史,代不乏人云⑥。計明代有舉人二人,恩歲貢八人;清代有舉人三人,拔貢二人,恩歲貢二十
--------------------
①光緒《靖州直隸州志》。
②據《湖南通志》,以《州志》有清無明也。《州志》清代恩歲貢有十七人,仍不及黃氏。
③據《湖南通志》。明舉人一人原作會同人,依《州志》考?!吨葜尽非宕呜曀娜耍鳉q貢二十四人,仍不及吳氏。
④據《湖南通志》。《州志》清代恩歲貢十二人,同治《縣志》清代恩歲貢十四人,與梁、唐、林相去仍遠。
⑤《明史》卷一七三本傳。
⑥同治《縣志》人物。
二人,并為全縣第一族①,且遠在他族之上②。新寧之楊于誠、徽各邑中最為晚進,其盛況亦迥不相及。明代雖有舉人四人,然貢生只二人;清代僅貢生一人。武岡鄰接新寧、城步、綏寧,其楊氏亦當出自誠、徽,計明清二代各有舉人二人,明貢一人,清貢六人。辰、沅及三廳楊氏之盛,轉在新寧、武岡之上。瀘溪、黔陽、芷江、鳳凰四邑皆列第一二族,其他各縣亦稍有之,獨溆浦無。計瀘溪明舉二人,貢三十九人,第一族;清貢九人,第三族。黔陽明舉二人,貢十六人,第二族;清舉三人,拔四人,貢十一人,第一族。芷江明舉一人,貢十五人,第二族;清舉一人,拔二人,貢三人,仍第二族③。鳳凰清舉三人,貢十五人,第二族。麻陽、辰溪明代皆有舉人,沅陵、永綏清代皆有舉人,乾州、辰溪清代皆有拔貢,余不俱列。此外省境各縣大抵皆有楊氏,長沙、常德、澧州所屬較盛,未敢斷言與蠻族有無關系。
上述諸氏,皆在唐宋時為蠻中酋豪顯姓,而明清以來又為各該當地及其附近之望族。若謂今日之望族,皆系唐末后自他方移來,而適與當地往日之蠻姓相合,衡以古今天下事理,當無如是之巧。故吾儕固不得遽謂今日各該地此渚姓之每一個人皆系蠻裔,特至少其中有極大部分秉有蠻族血統(tǒng),此則可以斷言者也。
--------------------
①據《湖南通志》。同治《縣志》明貢牛作十人,清貢生作二十五人.當有例貢在內。
②城步僻陋,明清二代合計僅有舉人三人,而楊得其二。各族貢生率不過四五人,清代至多不過十二人。
③次于張氏,然張氏恐非一族。
或頗以此說與諸家譜牒所載相左為疑。殊不知譜牒本不可輕信,而此諸姓之自言其所從出,尤屬荒謬無稽,斷不可信。有識者試稍一復按其說,實不難立驗其偽。今考諸家假飾之詞,大體不外乎二類:其一,為征蠻而來,事定卜居,或歿于王事,子孫留家,如麻陽之田①、會同之楊②是其例;其二,自承為土司之后,但謂土司系出漢祖,如永、保之彭、溆浦之舒、城步之楊是其例。前一說所稱之始祖姓氏時代及其征蠻事跡,大抵可信,然必為土著而非客籍,而此土著,實為蠻族之已經歸化者,亦非先時從他方移來之漢族也。餌“熟蠻”以利祿,使征“生蠻”,此為歷代常用之政策,初無足奇,而后世子孫之所以奉此人為始祖者,亦以其前不過為蠻中一小民,至此而始致身通顯,肇開閥閱耳。不然則何以征田氏蠻者適為田氏,征楊氏蠻者適為楊氏耶?其為事理所不可許,勿待辨也。至后一說則其事在他省或他姓雖非決無,特在湖南之彭、舒、楊,則可證其必偽,分別論列如下:
一、永、保彭氏譜稱其先永順有老蠻頭吳著沖者,延江西吉水縣彭氏助理,彭氏以私恩結人心,日漸強盛.至唐末彭*[王+咸]遂逐走著沖,據有其地;梁開平間歸順,署為溪州刺史。堿沒,子彥晞襲,彥晞即晉天福中率獎、錦諸蠻降于楚,名載于《五代史》之士愁也③。今按彭堿名見《九國志》、《通鑒》,乃廬陵④土豪吉州刺史矸之弟。梁開平三年,吳兵下袁、
----------------------------
①同治《縣志·宦績傳》田德明。
②同治《縣志·選舉表》附入籍楊景五。
③同治《龍山縣志·土司考》彭氏世系表.
④據吉州《彭氏譜》則實為吉水人,見《十國春秋補遺》引。
吉,矸率宗族部曲奔于楚,楚王殷表矸為郴州刺史,為子希范娶其女①。是則彭氏為楚國戚,家世榮顯,安有屈身為蠻頭助理之理?且開平四年(開平之末一年)堿猶在吉州,為吳將敖駢所圍②,更焉得同時又分身為溪州酋帥,與吳著沖爭雄長于蠻中乎?吉州之彭與溪州之彭既并著于一時,使其固為同宗,何以五季諸史,竟無一言提及乎?漢乾祐末,唐師滅楚,馬氏舊臣皆入朝金陵,溪州之彭師暠,仕唐為殿直都虞侯③,而史稱彭玗宗族恥于事仇,獨留楚不去,亦可證師暠非彭*[王+咸]之后也。竊意唐末溪州蠻中有吳、彭二氏,曾一度發(fā)生爭戰(zhàn),結果彭勝吳敗,彭氏自此遂得世為諸蠻首領,或為史實;特其人為彭矸兄弟,則殆如風馬牛不相及,斷乎為絕無關系者也④。
二、溆浦舒氏譜稱系出唐舒元輿,元輿遭甘露之禍,其弟元道、元褒等皆編管遠州,后多為土刺史⑤。今按《唐書》元輿本傳,元輿三弟,元褒已先卒,元肱、元迥并及誅,安得更有諸弟編管遠州乎?
三、城步楊氏稱系出關西楊震伯起之后,屢傳至再思,徙靖州之飛山⑥。伯起與再思渺不相及,其出于假托,尤顯然可見。且飛山之楊初不始于再思,說見上文楊氏條。
-------------------------
①《通鑒》卷二六七,《九國志》卷一一本傳。
②《通鑒》卷二六七。
③《通鑒》卷二九0。
④彭氏冒稱為彭堿之后,府縣志皆信以為真,雍正五年永順彭肇槐納土,詔安插江西吉水縣原籍,甚至朝廷功今,亦直認無疑,故不殫辭煩,特據史傳以駁斥之。
⑤《湖南通志》雜志十九引《溆浦縣志》。
⑥同治《縣志·人物》。
抑尤有進者,上述諸蠻姓每不僅為湖南一省所獨有,中如向、田、覃,湖北舊施南府一帶亦多有之①。舒氏、彭氏亦見稱于四川之黔南、夔州蠻②,楊氏尤為貴州苗巨姓③。諸姓族類分布如是之廣,足證其自上古以來,必已定居于國境西南部,曾歷數千年之長養(yǎng)滋息,故堪臻此。若謂唐宋后始徙自他方,人非蟻螻,繁銜安得有如是之速乎?即此一端,吾儕但須細一體會之,則諸家悠悠之說,可以概置不論矣。
諸家假設其祖籍所在,往往歸之于江西,如會同之楊,永、保之彭之托始于金溪、吉水是也。又溆浦舒氏,誠、徽楊氏之另一說亦謂出于進賢、泰和④。此其故蓋以江西移民本占湖南今日漢族之絕大多數,為適應環(huán)境計,自以托籍江西為最有利,且最可見信于入耳。實則歷代征伐四裔者,宋以前以北方人為多,明代以淮域人為多,江右自來罕聞焉。
除上述諸姓外,又有其蠻族之祖不甚顯稱于史籍,或雖顯稱而不在省境之內,而其漢化之裔,實繁衍于今日省境之內者,亦臚舉之如后。上述諸姓其祖籍皆在湘西,茲所舉者,則亦有在省境東南部者。惟湘南諸蠻之宗族既不如湘西之大,且其姓氏又往往為漢姓中之極普遍者,故吾人以姓氏推斷今日之漢出于昔日之蠻,在湘西之可信成分較多,在湘南則瞠乎不及,今雖一體論列,然覽者幸勿等量而齊觀焉。
----------------
①《宋史·溪峒傳》、《明史·土司傳》。
②《宋史·溪峒傳》。
③《明史·土司傳》播州楊氏.
④誠、徽楊氏見《靖州鄉(xiāng)土志》人物類,余見前注。
梅氏,冉氏南北朝時蠻中大酋豪多梅氏:魏泰常八年,蠻王梅安率渠帥數千入朝①。宋封酉陽蠻梅蟲生為高山侯,梅加羊為扦山侯②,升明初,晉熙蠻梅式生起義師斬晉熙太守③。核其滋蔓之地,當在今豫、皖、鄂三省境內?!段簳つ闲U傳》稱又有冉氏、向氏者,陬落尤盛。明代冉氏世長四川之酉陽宣慰司④。近代湖南省境北邊之石門、安鄉(xiāng)、武陵、桃源、沅江等縣并有梅氏,石門又有冉氏,頗疑澧域蠻中本有此二姓,特未嘗見稱于史乘,或系自川、鄂等省移來者。石門冉氏在明代有舉人二,歲貢九,除張氏外,全縣各族莫能及之。入清頗衰微,僅有歲貢一人⑤。
魯氏劉宋時雍州蠻帥魯奴子擄龍山,屢為邊患⑥。北魏景明三年,魯陽蠻魯北騖等聚眾攻逼潁川⑦。元至元二十八、九年,叉巴桑木溪魯萬丑及其兄三代舟入寇辰州⑧。蓋自南北朝以來,魯氏久滋育于豫、鄂西境蠻中。明代湖南省境北部洞庭左右澧州、桃源、華容、平江各縣皆有魯氏,桃源尤盛,疑中間不少蠻裔也。入清頗衰微,僅華容見歲貢一人。
文氏南北朝時荊、雍、豫州蠻中又有文氏。宋大明四年豫州蠻文小羅等討擒司馬黑石徒黨⑨。齊建元二年黃蠻文
--------------------
①《魏書》卷一0一《蠻傳》。
②《南齊書》卷五八《東南夷傳》。
③《宋書》卷九七《豫州蠻傳》。晉熙,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
④《明史·土司傳》。
⑤同治《澧州直隸州志》。
⑥《宋書·荊雍州蠻傳》。龍山,今河南宅豐縣東南。
⑦《魏書》卷一0一《蠻傳》。魯陽,今河南魯山.
⑧《湖南通志》苗防三引《辰州府志》。叉巴,今湖北宣恩縣境,桑木溪當在其附近。
⑨《來書》卷九七《豫州帟傳》。《南中》作文山羅。
勉德寇汶陽①,魏興光中蠻王文武龍降,詔拜南雍州刺史。正始四年梁永寧太守文云生六部自漢東遣師歸附。正光中梁義州刺史邊城王文僧明等率戶萬余舉州內附②。其地大約在大江以北,西起沮、漳,東至大別山南北。然《宋史》慶歷七年,衡、永徭亂既平,詔補唐和徒黨文運等為峒主③,是則湘南蠻中實亦有文氏,惟不甚著稱耳。近代湖南文氏遍于衡、永、郴、桂、長、常、岳、澧、辰諸屬,惟西北及西南部罕見。北以桃源為盛,明清二代合得進士二人,舉人五人,貢生十四人。東以醴陵、攸縣、衡山為盛,醴陵共有舉人三人,貢生十五人;攸縣④共有進士二人,舉人十五人,貢生十二人;衡山共有進士二人,舉人一人,拔貢三人,貢生十人。南以東安為盛,元代有進士一人,明清有舉人三人,貢生十一人。在東部南部者,疑當與宋代本省境內之蠻徭文氏有關,在北部者,疑當與南北朝時之荊、雍、豫州蠻有關。
龔氏宋淳熙中,瀘溪諸蠻龔志能等占據縣治故地⑤。明正德四年,宜章莽山徭酋龔福全叛,攻陷郡縣,數年之間,湘、贛、粵三省邊境千里之內,悉為波及⑥。此龔氏之見于本省蠻中者。此外宋代有黔州蠻首領龔行滿,夔州蠻首領龔才晃,明代酉陽宣撫司所屬有部長龔?、?,則在今川、鄂邊境一帶。近
---------------------
①《南齊書》卷五八《東南夷傳》。汶陽,今湖北遠安縣北。
②《魏書》卷一0一《蠻傳》。
③《宋史·溪峒傳》。
④攸縣文氏在宋世已有進士二人,其鄰縣茶陵亦有一人。
⑤《宋史·溪峒傳》。
⑥《湖南通志》苗防三。
⑦《宋史·溪峒傳》,《明史·土司傳》。
代湖南龔氏幾遍于全省,而以澧屬諸縣及武陵、瀘溪為較盛。澧州明清二代合計有進士二人,舉人九人,拔貢二人,貢生八人;慈利有舉人二人,貢生五人①;武陵有進士一人,舉人五人,拔貢一人,貢生二人;瀘溪有貢生十人。在常、澧一帶者疑當與黔、夔二州蠻有關,在瀘溪者自當為宋代當地蠻族之裔。衡、郴二屬不見有龔氏一人列名科第表,足見龔福全之后人,猶未完全漢化。
奉氏明洪武十八年,寧遠“土賊”奉虎晚等流劫村市②。崇禎九年,廣西富川長塘源徭“賊”奉四等犯永明③。十年,江華徭奉天爵父子倡亂④。奉氏甚稀見,明代寧遠有貢生二人,清代江華、祁陽各有貢生一人⑤,當與奉虎晚、奉天爵等為同宗。近代湖南之奉氏以新化為最盛,明代有舉人二人,貢生四人,今境內有奉家、錫溪、龔塘三村,皆以奉為大姓⑥。據《縣志》稱奉家及江東二村在明代尚有未盡同化之徭⑦,足證奉家村附近,實為歷代徭人聚居之地,惟奉氏之變蠻為漢,則當在明代以前。今之溆浦徭有七姓,奉居其一⑧。溆浦與新化接壤,:二地奉氏蓋屬于同一宗派,只以文野有別,世人遂目之為異族矣。
------------------------
①同治《澧州志》。
②道光《永州府志》徭俗。
③同上,事紀。
④同治《江華縣志》兵防、寇變。
⑤《府志》。
⑥同治《縣志·輿地》。
⑦同上,學校。
⑧《湖南通志》苗防五引《溆浦縣志》。
粟氏粟氏為廣西蠻巨姓,東北延蔓于省境之沅、靖、城步一帶。宋淳化二年,晃州管砂井步蠻人粟忠獲古晃州印一鈕①。元祐二年,渠陽蠻楊晟臺結西融州蠻粟仁催為寇②。清乾隆五年,城步橫嶺峒苗粟賢宇作亂③。近時通道縣有苗里四,其一日粟家④。近代湖南粟氏長沙、武岡、常寧、沅陵、黔陽、桃源、華容等縣皆有之,而每邑不過二三人。獨會同甚盛,明清二代有進士三人,歲貢十三人,見于縣志人物傳者,有十二人。會同在靖屬北端,距晃州不遠也。通道粟氏尚未得列名科第,僅清代有例貢一人⑤。《沅陵志》稱沅邑皆江右來者,北河粟姓一戶獨系老籍,今其家臘猶從秦時令,族丁甚蕃⑥,可證粟氏實為湘西南之土著民族。
雷氏蠻中雷氏湘北著于朗、澧:唐中和元年,武陵蠻雷滿襲破朗州,詔以為朗州留后;天祐中滿卒,子彥恭自立,梁開平三年為馬氏所滅⑦。宋紹興初澧州有雷德進之叛⑧。湘南著于九疑、夫夷:明洪武初九疑徭亂,雷姓等皆被脅從⑨;十八年,發(fā)兵剿平之,余黨未絕,命招主雷琯等人峒招降之⑩。
----------------------------
①《宋史·溪峒傳》。
②《宋史·誠徽州傳》。
③同治《城步縣志·兵紀》,《湖南通志》苗防五及《靖州志》并作綏寧徭。
④光緒《靖州直隸州志·疆域》。
⑤《靖州志》。
⑥康熙《沅陵縣志·雜記》。
⑦《通鑒》二五四《僖宗紀》,《五代史·雷滿傳》。
⑧《宋史·本紀》紹興五年,《溪峒傳》紹興七年。
⑨光緒《寧遠縣志·人物》.
⑩道光《永州府志·徭俗》。
清道光二十七年,新寧有黃背峒雷再浩之亂①。至今武岡徭峒中,雷氏猶為大姓②。湘南雷氏中有開化極早者,道州、郴州、藍山、臨武四邑,南宋晚葉已有人成進士。明清二代雷氏布在衡、永、郴、桂、長、常、澧、岳各屆,而以與九疑接壤之桂屬四邑為最盛。藍山明代有舉人五人,貢生三十人,為全縣第一族;入清衰落,有舉人一人,拔貢一人,貢生一人。嘉禾,明崇禎十二年始置,清代有拔貢一人,貢生十一人,為全縣第四族。桂陽、臨武,明清二代合得進七一人,舉人二人,拔貢二人,貢生十五人③。王閭運云:州境諸族,大抵從宋元至今宅田相承,惟雷氏蓋自漢以來④。夫以習見于蠻中之姓氏,又為自漢以來之舊族,則其為蠻裔也可無疑矣。次于桂屬者,即為新寧及永屬各邑,夫夷、九疑之地也。新寧有舉人一人,貢生八人。永州閹府共得進士一人,舉人二人,拔貢四人,貢生二十八人。湘北各屬盛況遠不及湘南,中以澧、岳為較盛。
藍氏清道光十七年,新寧徭藍正樽為亂⑤。今武岡徭中以藍為大姓之一⑥”。二縣雖有藍氏,但猶未開化。其已開化者,其東零陵、祁陽、宜章有之,其兩城步、綏寧、麻陽有之,其北新化、茶陵、醴陵、長沙、巴陵、桃源、慈利有之,而以
-----------------------
①光緒《新寧縣志·事紀》。
②《武岡州鄉(xiāng)土志·徭種》。
③同治《桂陽直隸州志》。
④同上卷一三《禮志》。
⑤光緒《新寧縣志·學校》。同治《城步縣志·武備》,道光十六年,新寧苗藍沅發(fā)作亂;光緒《靖州志》作李沅發(fā),以下見于本縣志,孰是待考,
⑥《武岡州鄉(xiāng)土志·徭種》。
城步為著。明初功臣涼國公藍玉,據《縣志》實為邑之扶城峒人。其先昌見,為楊再思之部族,玉,昌見之十四世孫也。祖某徙濠州,遂為定遠人。其后玉既族誅,有妾匿西平侯沐春家,遺腹生子昌建。藍氏之居扶城者,懼禍皆改姓秦氏。至成化初禁錮已解,沐氏乃使昌建率其眷族歸原籍扶城,于是城步始復有藍氏,至今藍秦二氏不通婚①。自今視之,昌建果為玉之子與否殊不敢必,惟涼國及近代城步藍氏之為蠻裔,其先曾為再思之部屬,則可信也。清代城步藍氏有貢生一人,列名《縣志》人物傳者二人。其西鄰綏寧有拔貢一人。
駱氏宋紹興九年,宜章峒民駱科作亂②。近代湖南駱氏以宜章之緊鄰臨武為盛,明代有舉人一人,貢生五人,清代有貢生二人。此外寧遠、新田亦有駱氏,距宜章不遠。
潘氏梁開平中溆州蠻酋潘全盛寇擾楚邊;乾化元年,呂師周擒全盛于飛山峒③。宋政和初“賊”潘宗嵒犯沅州④。明洪熙元年,藍山“賊”潘康生等誘眾作亂⑤。清咸豐中,靖州南路八峒潘通發(fā)反,八年剿平;同治三年,潘老帽勾結降苗復反⑥。近代湖南潘氏以安鄉(xiāng)、黔陽為盛,黔陽一系疑與蠻族有關,以其地即唐之敘州所治也。計明清二代共有舉人一人,拔貢二人,貢生十四人⑦。靖屬潘氏開化較遲,僅靖州、通道
---------------------
①同治《城步縣志·人物》.
②《宋史·溪峒傳》。
③《通鑒》卷二六七《梁紀》,飛山在今靖州界.
④《湖南通志》苗防二引《沅州府志》。
⑤同上苗防三引《明大政記》。
⑥光緒《靖州志·事紀》。
⑦同治《黔陽縣志》。
各有貢生二三人,而苗寨猶多潘氏為寨長①。
梁氏宋淳熙中徭蠻梁牟等寇沅州,劫墟市②。近代靖屬各邑及武岡、城步一帶多梁氏,疑與此有關。會同緊鄰沅州,尤稱極盛,計明代有貢生十九人,清代有舉人一人,拔貢七人,恩歲貢二十七人,為闔縣首族。
吳氏龍氏石氏麻氏廖氏吳、龍、石、麻、廖五姓為近代湘西鎮(zhèn)筸一帶苗中巨姓。鎮(zhèn)筸苗,明以前無聞,明永樂三年辰州招撫筸子坪生苗廖彪等,十二年,有筸子坪“賊”吳者泥、吳亞麻等之亂③。宣德中有鎮(zhèn)筸苗吳畢即、石計聘、龍三、吳不跳等之亂④。自弘治、嘉靖而后,鎮(zhèn)筸苗亂幾歲歲不絕,辰、沅沿邊各邑,備受其患。降至清乾隆六十年而有石柳鄧、石三保、吳半生、吳八月、吳隴登之巨變,動七省大兵,歷時三年,國庫為之虧竭,仍乃蕩平。道、咸時又時有舉動,同、光以來,始告平靜⑤。鎮(zhèn)筸苗中除間有李、劉、孫、楊、侯、白、黃等姓外,其什之八九,皆系此五姓⑥。大抵明初以吳姓為盛,弘、正后以龍姓為盛,清康、乾間著聞者多為吳、石二姓,道、咸以來,吳、石、龍并盛,麻、廖視三姓稍遜焉。明及清初苗疆土官大率為田氏,至咸豐而吳、龍、麻亦為土官矣,其間演化之程序,大略可睹。清白康熙后題準苗、徭一體應試,旋又于民籍正額之外,另為苗、徭
-----------------------
①光緒《靖州志》,靖州苗二十四寨,寨氏三十七人,潘居其十。
②《宋史·溪峒傳》淳熙十年李大性言。
③《明史·土司保靖傳》。
④《湖南通志》苗防三引《辰州平苗考》。
⑤詳見《湖南通志》苗防及沿邊各府縣志。
⑥諸志或即稱鎮(zhèn)筸“生苗”為五種苗,五種即五姓也。
定專額,號曰“新生”。嘉慶初既定鎮(zhèn)簞,朝廷加意教化,于苗疆增設義學書院;十二年又奏定永、乾、鳳三廳苗生鄉(xiāng)試另編字號,滿十五名即額外取中一名①,于是登鄉(xiāng)榜者亦接踵矣。永綏截至道光末苗籍舉人凡十九人,石氏九人,龍氏四人,麻氏一人,此外張、楊各二,田氏一人;鳳凰截至嘉慶末凡二人,吳、龍各一;此乃見于永、鳳《廳志》者?!锻ㄖ尽窛h籍與苗籍不分列,姑認凡屬此五姓者皆系苗籍,則永綏石氏又得一人,鳳凰吳氏又得四人,龍氏又得一人,又麻氏新得二人。乾州獨少,僅石氏一人。蓋歷次鎮(zhèn)箄苗亂首領以吳、石、龍為著,而三廳科第人物,亦以此三姓為多云。清制新生鄉(xiāng)試另編字號,而出貢則與民籍一體辦理,故有苗舉人而無苗貢生。以新進之吳、石、龍等姓與久經漢化之田、楊等姓較量,自不免相形見絀,故三廳貢生吳氏僅五人,龍氏三人,廖氏一人。
鎮(zhèn)簞苗漢化特晚,故五姓之在三廳境內者,雖已讀書應試,人皆知其為蠻,彼亦自認為蠻。三廳而外,其鄰近一帶亦不乏此五姓。如瀘溪西接乾、鳳,縣多石氏,明代有舉人四人,明清各有貢生九人,為全縣第四族;又廖氏清代有舉人一人,拔貢二人,貢生二人;亦有吳、龍而不多。麻陽北連鳳凰,縣多龍氏,明代有舉人一人,貢生七人,清代有拔貢一人,貢生十人,為全縣第六族。瀘溪之東曰沅陵、辰溪,沅陵石氏,明清共有舉人十人,拔貢二人,貢生五人,為全縣第二族;辰溪麻氏,清代有舉貢各一人,雖不多,然此姓在湖南全省除永、鳳而外,只見于此邑。辰溪之南曰黔陽,黔陽多廖氏,明進士一人,清拔貢一人,明清貢生共六人。麻陽之南曰芷江,芷江多龍氏,清恩賜舉人二人,拔貢一人,明清貢生共七人。乾、永北接永、保,永順全府皆有吳氏,保靖又有石氏而不多。凡此者,其人皆已列名民籍,自以為漢族矣,然以地望測之,其先世自當以蠻族為多,且與近代之鎮(zhèn)簞苗,血統(tǒng)關系必不甚疏遠。
------------------
①詳見各志藝文、奏議及學校門。
吳、龍二氏不特為鎮(zhèn)簞苗大姓,又為靖州苗巨族。吳氏尤甚①,且自宋以來,即著聞于辰州迤南一帶。宋淳熙十一年,沅州生界仡伶副峒官吳自由率峒官楊友祿等謀為亂②。元延祐二年,辰、沅峒蠻吳于道為寇③。明洪武中葉,靖州有吳面兒、吳朝萬之亂④;嘉靖二十年,城步有吳光亥之叛⑤。清康熙五年,通道又有吳老潘之禍。而吳氏實為通道清代科第首族,龍氏明清二代,并盛于綏寧、會同,靖州、城步及其近鄰武岡,亦皆有此二姓。通道在明代以楊氏為首族,吳氏僅貢生一人,至清代吳氏激增,計有舉人一人,拔貢四人,貢生二十三人,遂超越于楊氏之上。竊嘗聞人種學常例,凡新興民族當其始進于文明,其能力特強,每能發(fā)揚于一時,久而漸衰,然則通道楊、吳二族科第人物之盛衰嬗遞,豈由于二族之開化,本有先后之別耶?
----------------------
①光緒《靖州志》苗寨寨長三十七人。吳居十四,龍居其三。
②《宋史·溪峒傳》。
③《元史·仁宗紀》。
④光緒《靖州志·戎功紀》。
⑤同治《城步縣志·兵紀》。
張氏張氏唐宋時見于湘西蠻中。唐元和六年,辰、溆州首領張伯靖反①。宋熙寧中,章惇招納誓下州峒蠻張景謂②。張氏為天下最普遍之姓,吾儕自不得據此便謂今日湘西之張,多出于蠻族;然今日雖全湘皆有張氏,而以湘西為特盛,如芷江、麻陽及乾州三邑皆以張氏為首族,除乾州以開發(fā)未久人數不多外,芷、麻但以貢生計,皆有四五十人之多,則吾儕實亦不敢不懷疑今日湘西之張,其中為絕無蠻裔也。反觀湘南蠻中自來不聞有張氏,故近代湘南張氏,其盛況亦遠不及湘西,桂陽屬四縣貢生但得十六人,郴屬六縣但得二十七人,永屬最多,八縣合計亦不過六十人。
陳氏李氏鄧氏唐氏黃氏此五姓為湘南蠻中著姓。陳最先見,后漢元初二年,零陵蠻陳湯等抄掠百姓③。李次見,南齊永明三年,湘州蠻陳雙、李答等寇掠郡縣④。鄧、唐、黃皆始見于宋慶歷中蠻徭之亂,其中首領有鄧文志、唐和、黃文晟、黃士元諸人⑤。自后此五姓蠻酋迭為亂于衡、永、郴、桂一帶,屢見不鮮,歷南宋及元,至明代稍衰,入清始罕聞⑥。此五姓中之李、陳為天下習見之姓,鄧、唐、黃亦習見于湖南全省,然以湘南為特盛,其情形恰似湘西之張氏.今試以郴、桂、永與辰、沅一一對比:則李氏貢生,郴州得二百人,桂陽亦幾二百人,永府最少,亦百八十人,而辰屑僅八十人,沅屬僅六十人;陳氏,永府百六十人,桂陽幾九十人,郴州最少,亦六十人,而辰屬乃不及十人,沅屬三十余人;鄧氏,永府七十余人,桂陽四十人,郴州五十余人,而辰屬僅十二人,沅屬二十余人;黃氏,郴州百三十人,永府九十人,桂陽五十余人,而辰屬僅十二人,沅屬三十余人;獨唐氏,辰屬三十余人,沅屬幾二十人,郴、桂皆僅十余人為例外,然永府百八十人,是其繁衍中心點終在湘南也。
-----------------------
①《唐書·憲宗紀》。
②《宋史·溪峒傳》。
③《后漢書·南蠻傳》。
④《南齊書·蠻傳》。
⑤《宋史·溪峒傳》。
⑥參考湘南各府縣志。
湖南蠻姓之見于歷史記載者甚多,除上所舉述者外,又有高、詹、宋、昌、劉、魏、王、杜、萬、伍、皮、夏、何、貞、姚、孟、白、墨、謀、苗、觀、蔡、曹、周、房、盤、羅、熊、譚、蔣、區(qū)、莫、歐、蒙、趙等姓,以其后裔不甚顯著,茲不備述。然今日湖南人之屬于此諸姓者,雖未可確指,其中要不無有蠻裔在也。
即以上所舉述者而言,已可見蠻族血統(tǒng)在今日湖南全部人口中所占之成分,殊不在少數。試據方志選舉志為湘西各縣作一統(tǒng)計,則蠻姓人數占全縣人數少或五、六分之一,多至三分之一以上。此所謂“蠻姓人數”,其中自必有漢族分子參雜其間,然此所謂非蠻姓人數之中,亦當有一部分含有蠻族血統(tǒng),雙方對消,則此比數距事實或非過遠也。(列表如下)
湘南蠻姓較為隱晦,不便統(tǒng)計,以意度之,此部分之開化較湘西為早,則其人口中所含之蠻裔或亦較少。至東北長、岳各屬,自屬更少。但茲篇所論因以姓氏為線索,故所謂蠻裔,僅限于父系方面;使吾人能得母系方面材料而并計之,則今日湖南全省人口之中,其可確保為純粹漢族者,恐絕無僅有矣。世有惑于優(yōu)勝劣敗之說,以為蠻族日就于消滅,今日南方人為純粹漢族者,讀此文其可以知其謬乎!且清季以來,湖南人才輩出,功業(yè)之盛,舉世無出其右,竊以為蠻族血統(tǒng)活力之加入,實有以致之;然則蠻漢之不同,不過因其開化有先后之別耳,在種族本質上固無優(yōu)劣之可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