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研績效分類評價現(xiàn)狀與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科技評價在創(chuàng)新中的引導、規(guī)范和保障性需求愈發(fā)強烈,“雙刃劍”的利弊兩面性影響更加突出,特別是因為評價本身的固有缺陷而導致的負面效應,極易被放大且造成重大影響。“唯SCI論”[1]、“急功近利”和學術不端行為頻發(fā)等不良現(xiàn)象,引發(fā)了公眾對現(xiàn)行評價方法、結果和導向的質疑。遵循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律,貼近科學研究活動,引導研究回歸本質,已成為科研績效評價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終極目標。20世紀80年代,隨著管理學理論研究和實踐進展,分類評價逐漸在歐美發(fā)達國家興起并迅速受到廣泛關注,至今仍然是管理學界研究的熱點。系統(tǒng)分析和梳理分類評價的相關進展,對比研究國內外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從理論和實踐研究及體系構建上深入思考,對推動科研績效評價改革和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1國外科研績效分類評價
研究概況歐美發(fā)達國家歷來重視科研績效評價工作,將其作為發(fā)展科技的重要指揮棒和保護墻。因此,由政府主導,委托高校、研究機構或者社會機構開展科研績效評價研究,建立與科技創(chuàng)新相適應,引導科技與國家發(fā)展和社會民生相銜接的科研績效評價方法和體系,成為社會學、科研管理學甚至經(jīng)融學領域的重要課題,并取得了重要進展。(1)建立了政府專職機構、半政府性質的聯(lián)合機構、社會機構在內的多層次、全方位評價管理體系,其中英國、德國、法國和瑞士等歐盟國家和美國為典型代表。(2)完善建立文獻計量分析、同行評議、經(jīng)濟回報率分析、案例分析、指標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科研績效評價方法體系。(3)設立了可行性研究,特性描述,專家論證,聽證與答辯,委員會最終意見與建議報告和最終反饋意見的陳述等系統(tǒng)評價程序。隨著第三方評價制度的形成,歐美發(fā)達國家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科研分類評價體系[2-3]。(1)實施學科分類評價。德國針對不同學科特點制訂了不同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法國、意大利等對不同的學科類別在評價時使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英國將所有學科劃分為科學學科和其他學科兩大類別,分別制訂指標體系實施分類評價。(2)實施項目分類評價。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按照國際通例將科研項目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開發(fā)三大類,采用分類評價的方法對科研項目實施評價。(3)實施科技人員的分類評價。建立了終身教授、非終身教授、研究員和其他研究人員的分類職稱評審制度,美國對大學教師績效考核時還建立了系主任評價、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4種不同層次的廣義分類評價制度。(4)對大學實施分類評價。美國依據(jù)卡內基分類法,將大學分為全國性大學、地區(qū)性大學、全國性文理學院、地區(qū)性綜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工程學院及其他專門學院7個類別,并分別評價排名。
2我國科研績效分類評價的現(xiàn)狀研究
2.1科研分類評價的理論基礎與方法科研績效分類評價的基本依據(jù)和理論基礎,在于同一類別要素的同質性和可比性,而不同的類別之間不存在這一屬性??茖W的評價應遵循按類別歸類和同類別分別比較的規(guī)律和原則。同時,同一類別的要素配置或產生于科研活動的不同過程,也是分類評價的重要理論依據(jù)??茖W研究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階段性、延續(xù)性是其顯著特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則違背科學研究規(guī)律,將導致不同類型科技活動的特征被抹去,從而產生錯誤導向,造成錯誤的資源配置,不利于科學研究的良性發(fā)展。因此,從科研投入、配置和產出的全視角看,實施科研績效分類評價,不僅必要而且依據(jù)充分。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由于我國高校存在的多樣性、層次性、地區(qū)性和復雜性,更需要遵循分類評價這一最基本的原則。在分類評價的方法上,結合大學的類型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學科類別的不同,以“不過度分散”為基準,在明確評價對象層次的基礎上,根據(jù)層次特點確定分類標準,依據(jù)標準選擇適宜的評價方法和手段,設置不同的權重系數(shù),既能分類實施科研績效評價,又避免增加理解的難度和操作的復雜性[4]。
2.2科研績效分類評價的實踐我國開展分類評價的實踐研究出現(xiàn)于20世紀90年代初,主要采用系統(tǒng)聚類分析法,將我國28個省市成人高校劃分成5類開展評價工作[5]。此后,科研績效分類評價的實踐活動逐漸增多,應用的領域和范圍逐步擴大,包括對科研項目、科技成果、科研實驗室、科研人員與教師隊伍、醫(yī)院、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對象分別實施分類評價研究,而對科技人員和高校等科研機構的評價是實踐研究的重點領域。其中,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關于我國大學分類評價的實踐研究公認度較高。2005年該中心首次使用分類評價的方法編制大學排行榜[6],并在“同類比較、分類評價”思想的指導下,不斷完善分類評價體系。具體的分類方法是:將大學分為重點大學、一般大學、民辦學院3個層次;將大學按學科屬性分為科學技術類與人文社會科學類2個領域;將大學按學科類別分為綜合性、醫(yī)藥類、師范類、理工類等8個類別,同時還按地域進行分類評價。根據(jù)大學類別、學科屬性和學科類別不同,構建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設定不同權重進行評價。
3關于科研績效分類評價的思考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圍繞科研績效評價開展了系列研究,在評價理念與策略、評價方法和理論、評價客體與主體、評價機制與體系等方面取得了諸多進展。例如,針對以SCI論文影響因子進行評價的片面性,研究提出了h指數(shù)進而修正為w指數(shù)的研究者個體績效評價;針對評價客體與主體為“同一體”的不足,有研究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的績效評價體系;基于評價方法在定性與定量、評估與激勵等方面無法兼顧的缺陷,先后提出基于標桿管理和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基于循證管理,以及基于自適應層次分析法等的科研績效評價方法[7-8]。這些進展對科研績效評價改革與發(fā)展,引導保護和重塑創(chuàng)新生態(tài),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這些進展對于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的內在需求,還遠遠不能滿足。對于近年來廣受關注的分類評價,我國在必要性認識、理論和實踐研究方面,尚需深入分析和思考。
3.1加強分類評價標準和實踐研究開展科研評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不同研究水平的科研機構及其成員獲得公平對待[9],公平既是評價的目的也是基礎。要加強分類評價的內涵研究,從狹義和廣義的角度明確定義;要加強分類評價標準的制訂,科學構建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完善,以實現(xiàn)分類評價公平公正的目的。
3.2推行分類分層分級評價新模式分類評價是依據(jù)評價對象屬性、特征、規(guī)律的不同而劃分成不同層次、類別,基于客體層次及類別的特點建立針對性較強的評價標準、指標體系及方法等進而實施的評價活動。因此,分類評價不僅僅是簡單的分類、畫圈,還必須分層次、分級別。從引導和保障科技創(chuàng)新的視角而言,分類就是要探究科學研究活動的本質、搞清楚科學研究是什么并以此劃分類別;分層就是要把握科學研究的根本目的、兼顧輻射帶動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建立立體的評價體系;分級就是要著眼科學研究活動的全部要素,遵循科技資源的配置規(guī)律并以此劃分級別。
3.3健全第三方評價機制評價需要確定評價執(zhí)行的主體和評價目的,即誰根據(jù)某種或某些標準,對某個人或某件事作出評論和判斷,以及評價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主體或相同主體不同目的對同一客體觀察的角度不同,那么觀察的結果也各不相同。分類評價是不同評價主體和評價目的對相同客體實施的評價活動。目前我國第三方評價機構和組織還不健全,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設還存在一定漏洞[10],需要不斷完善和發(fā)展,以提升第三方評價結果的公信力。
3.4建立監(jiān)管和約束機制科研績效評價不僅要堅持分類評價,更要推行開放評價。要從體制機制改革上入手,著眼長遠,在建立完善分類評價機制的同時,建立健全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確??蒲锌冃Х诸愒u價的公平、公開、公正。以我國目前開展的眾多大學排行榜為例,之所以有些排名引發(fā)質疑和爭議,與民間或高校評價機構不能完全脫離排名利益關系,存在尋租的空間,也與制度漏洞有一定關系,需要國家政府出臺相關監(jiān)管和約束法律法規(guī),使我國第三方分類評價制度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段志光,張巖波,楊利軍.SCI評價指標與地方醫(yī)學院校的建設與發(fā)展[J].醫(yī)學與哲學,2015,36(1):4-7.
[2]劉莉,朱軍文.歐洲高??蒲性u價制度的趨勢及政策啟示[J].中國高校科技,2014(11):51-53.
[3]陳群民,錢浩.國際科技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比較及對上海的借鑒[J].科學發(fā)展,2015(7):61-64.
[4]張紅軍,林海,張珠,等.軍醫(yī)大學科研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與思考[J].重慶醫(yī)學,2016,45(8):1147-1150.
[5]侯思康,陳國泉.對中國成人高等學校按區(qū)劃綜合分類評價[J].金融管理與研究,1990(3):54-61.
[6]邱均平,張洋,余以勝,等.2005年中國大學排行榜是如何產生的[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5,21(4):74-84.
[7]張耀天,賈明順,張旭成.基于自適應層次分析法的高??蒲锌冃гu價[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1):106-110.
[8]張日穎.基于循證管理的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探索[J].公共管理,2016(3):44-45.
[9]薛艷.美國大學排名特點與啟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27(8):73-74.
[10]劉金立.基于“第三方”的高??蒲锌冃гu價體系構建[J].山西科技,2015,30(6):111-113.
作者:鄧軍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