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儒學既是哲學又是道德宗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儒學是在繼承、發(fā)揮殷周禮儀文化的基礎上,由孔子創(chuàng)立、孔孟發(fā)揮的政治倫理文化,包含豐富的人生哲學與道德哲學,其要旨是對人的關照,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探究,是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儒學的核心概念是“仁”,……孔子也很重視“天”和“天命”概念,在《論語》中出現(xiàn)19次“天”概念,3次“天命”概念……這里的“天”都帶有超人世,超自然的神秘主義性質(zhì),這就為孔孟以降的儒學宗教化埋下了伏筆。
孔子在世時就有人稱他為“圣者”,他去世后,主要是從西漢開始逐漸神化,最初是統(tǒng)治者修孔廟,以時祭祀,逐漸使平民百姓信奉之。逐漸使儒學具有了雙重內(nèi)涵:既是關注人文、提倡道德精神,強調(diào)人生價值、和諧人際關系的生命哲學,又是具有內(nèi)在超越、終極關懷,把道德神圣化的道德宗教。西方學者多數(shù)把儒學視為儒教或東方宗教。中國晚近學者,長期對此爭論不休。近年來隨著東西方信仰與宗教的多元化、世俗化趨勢,又將這個討論重視起來。許多學者似乎都認同儒學包含宗教性問題,爭論的焦點在于儒學是否已經(jīng)完成宗教化。本人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有一個變化過程。本來我認為儒學有宗教性,在歷史上起過宗教作用,但還不是宗教?,F(xiàn)在看來,這個認識很不夠,不符合歷史的發(fā)展?,F(xiàn)在我認為:儒學演變?yōu)榈赖伦诮?,已?jīng)成為歷史事實。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承認:儒學既是生命哲學、政治倫理哲學,又是人文宗教、道德宗教,或曰世俗宗教。這不僅要從儒學結構本身、儒學的演變進行分析,而且要承認一種新的宗教觀,用新的宗教觀去詮釋、定位儒學,用世界范圍宗教觀念的新變化,用宗教與信仰的世俗化、多元化觀念去透視儒學,可能會對儒學的研究造成一場觀念上的革命。
一、近代以來學者關于儒學是否宗教化的討論
概括起來,近代以來關于儒學是否宗教的化的討論不外三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認為儒學是宗教。具體的說,儒學本來是關注人、關注人的現(xiàn)世生命價值的哲學和倫理學。但是在歷史上逐漸被改造、被演化為道德宗教,由于長期神化孔子,把孔子塑造成為具有神靈的教主。
第二,認為儒學是哲學不是宗教。具體地說,孔子是人,不是神,不是上帝,儒學只講現(xiàn)世,不講來世,沒有宗教教義、教規(guī)、經(jīng)典、儀式,所以只能是道德哲學,不能是宗教。
第三,認為儒學結構有內(nèi)在的矛盾,雖然是人生哲學、道德哲學,不是傳統(tǒng)的宗教,但在歷史上起了宗教的作用。
二、把孔子與道德提升為信仰、崇拜對象
1、“儒”字根據(jù)徐仲舒的考證,出于甲骨文……最初的寫法,象征一位教士(儒者)在沐浴。甲骨文中有“子需”者,即是子儒,他是殷商時代武丁時期的一位主持祭祖、賓祭的教士。過去有所謂“儒事祖先,交通人鬼”的說法,如此看來,“儒”本就是半人半神的人??鬃釉诖呵锬┢谒鶆?chuàng)儒學,也繼承了殷商之“儒”的職業(yè)特點,擅長祭祖、祀天,除了有人文的理念外,也殘留有神秘主義。這是儒學始終保持自己宗教性的一個歷史淵源。
2、儒家的天道觀、天命觀繼承了殷商的天道觀、天命觀?!鬃邮窃谝笾芪幕A之上創(chuàng)建儒學的,他既批判了殷周的天神觀、天道觀,也接受了殷周“天命觀”的神秘主義的思想影響,……當然這里的“命”或“天命”概念,已經(jīng)過了孔子的批判,賦予了人文與道德的內(nèi)涵。但是……這里的“天”或“命”有濃厚的宗教感情存在其中,有神秘主義超自然、超社會的世界本體與道德本體的價值追求。這是儒學具有宗教性,儒學能轉(zhuǎn)化為宗教的內(nèi)在的思想前提與理論依據(jù)。
3、后人神化孔子,把禮儀、道德絕對化,把孔子和倫理道德升華信仰、崇拜對象?!捎诙Y儀文化、倫理、道德是由孔子提倡、建構、發(fā)展起來的,因而孔子和禮儀文化、倫理、道德便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逐漸成為被中國人所崇、信仰的對象,這便使作為宗教的儒教有了自己崇拜和信仰的對象。這是儒學轉(zhuǎn)化為宗教的基本條件之一。
4、西漢把儒學演變成為經(jīng)學,把儒家典籍文獻升華為儒家經(jīng)典?!鍖W演變?yōu)榻?jīng)學,儒家典籍文獻變?yōu)榻?jīng)典,正是沿著這條思想邏輯之路,把儒學演變?yōu)樽诮痰摹!寮业慕?jīng)典既有哲學的豐富理念與學理,又有道德宗教的深沉感情與教條。從儒教經(jīng)典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儒學結構內(nèi)在的二重性、矛盾性。所以說,儒學既是哲學又是道德宗教。
三、儒學演變成宗教已經(jīng)成為歷史事實
據(jù)山東曲阜市文管會編撰的《曲阜觀覽-帝王祭廟考》中的統(tǒng)計,自漢武帝起至于清末,帝王(親自或委派專使)赴曲阜孔廟祭孔達196次之多。另外,由于歷代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不斷加深對孔子的神化的普通中國老百姓對孔圣人的信仰與崇拜的感情的不斷提升,自漢代以后歷代歷朝特別是唐宋和明清各朝,爭相大修孔廟,規(guī)模越來越大。自明代山東孔廟重修以后,全國修建孔廟的模式遂成定制。據(jù)《圣門志》卷一上的記載和統(tǒng)計,及至明清時代全國已經(jīng)修建了孔廟1560座。大體在縣城以上的城鎮(zhèn)普遍修建了孔廟。
在封建社會,封建統(tǒng)治階級神化孔子,推行教化,當然是為了維護與鞏固封建社會的舊秩序。隨著神化孔子,也普遍地宣傳與升華了倫理道德,神化了倫理道德,使下層普通百姓也都認同并積極參加神化、祭祀孔子的活動。許多下層普通百姓都把孔子盲目作為信仰對象、崇拜對象,他們確實用虔誠的宗教感情侍奉半神半人的這位圣賢。根據(jù)以上歷史事實和儒學所具有的內(nèi)在宗教性,我認為錢穆與梁漱溟先生對中國儒學與宗教關系問題的分析與論斷是深刻的、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梁漱溟在1921年就說:“孔子差不多有一副他的宗教。我們不要把宗教看成古怪的東西,他只是一種情志生活。人類生活的三方面,精神一面總算很重,而精神生活中情志又重于知識;情志所表現(xiàn)的兩種生活就是宗教和藝術。……我見他(儒學)與其他大宗教對于人生同樣有偉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把他分作兩條:一是孝悌的提倡,一是禮樂的實施,兩者加起來他的宗教?!保ā稏|西文化及其哲學》)錢穆1940年就論斷:“若把中國儒家看作一種變相的宗教,……那是一種現(xiàn)實人生的宗教,是著重現(xiàn)實社會和現(xiàn)實政治上面的一種‘平民主義與文化主義的新宗教’”他又說:“西方宗教是‘出世’的,而中國宗教則為‘入世’的;西方宗教是‘不聞政治的’,而中國重量則是‘以政治為生命的’”。(《中國文化史導論》第六章)他還進一步說:“本來儒家思想可以代替宗教功用的,他是一種現(xiàn)實人生的新宗教,他已具有宗教教義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慈悲性’與‘平等性’,他亦具有宗教家救世、救人的志愿與能力?!保ㄍ系谄哒拢牧菏榕c錢穆的分析文字看,我認為他二位在實際上已經(jīng)承認了孔子有自己的宗教,當然這是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現(xiàn)實人生的新宗教”。這一點我們看得很清楚、很明確。
四、認同儒學是道德宗教的國際背景、學術價值與現(xiàn)代意義
關于儒學與宗教關系問題的討論,在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持續(xù)了將近一個世紀,何以近年來又重新提起、重新成為熱點問題了呢?這必須從國際與國內(nèi)的歷史背景出發(fā)進行探討。第一,從國內(nèi)背景來看,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放寬了思想控制,恢復了學術爭鳴的自由氣氛,儒學研究也取得了相當多的成績,敢于堅持自己學術見解的學者日益增多,這就為重新討論儒學與宗教的關系問題提供了自由討論的空間。同時,近幾年社會上有一部分人產(chǎn)生了“信仰危機”、“理想失落”,因而吸引一部分人去審視宗教、反思儒學,尋求精神寄托,安頓自己的生命。在這種思想背景下,重新討論儒學與宗教的關系是很自然的。第二,從國際背景來看,近幾十年西方出現(xiàn)了宗教多元化、世俗化、邊緣化的趨勢。……在世界宗教及宗教觀念發(fā)生變化的背景下,我們應當用時代精神去重新審視中國的宗教與宗教觀念。20世紀中國思想界、學術界常常把宗教定義為“麻醉人民的鴉片”,“封建迷信”云云,顯然是片面的。還把宗教局限于“信仰上帝”、“迷信神靈”、“追求天國”、“期盼極樂世界”等等,也是不夠的。還有人把宗教完全說成是“出世”的,也需要補充。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現(xiàn)代宗教發(fā)展的總趨勢,主要是多元化、世俗化、邊緣化,宗教觀念也應隨著宗教形勢的客觀發(fā)展而不斷調(diào)整、不斷修改、不斷補充,中國宗教應當改革。
世界宗教觀念的新變化、新形態(tài),是我們認同儒學演變?yōu)樽诮痰幕纠碚撟鴺?,是解釋儒學本身所包含的宗教性、歷代君民神化孔子等歷史事實的根本理念。從儒教的文化內(nèi)涵來看,它是人文宗教、道德宗教?!袊娜褰叹褪且钥鬃拥臋嗤媪松系鄣臋嗤牡赖伦诮獭?/p>
認同儒學是道德宗教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第一、認同儒學是道德宗教,是對中國文化固有的宗教性的理性肯定和科學概括,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內(nèi)涵的進一步揭示和深入挖掘。承認儒學是道德宗教,并不否認儒學是政治倫理哲學。儒學本有二重性,從一定的視角看它是宗教,從一定的視角看它是哲學,既是哲學又是宗教有何不可以呢?
第二、認同儒學是道德宗教,可以進一步在中華民族強化對倫理道德的信仰與崇拜,提高儒教的權威性與神圣性,從而把遵循倫理道德規(guī)范,和諧天地人之間,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視為天經(jīng)地義、神圣不可侵犯的。有利于推動全民的道德教育,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質(zhì)。
第三、認同儒學是道德宗教,有利于同世界宗教接軌,有利于中西文化的溝通與交流。我們確認儒學是宗教,這不僅表明現(xiàn)代中國在宗教觀念方面的進展,更能使儒學以宗教的身份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因而使世界各國有更多的渠道了解、認識中國和中國文化,為建構全球倫理做出必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