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德育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99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和2000年2月1日關于教育問題的淡話,對學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重要的指導思想。時代已進入21世紀,我們要從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格局變化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艱巨性,從現(xiàn)代科技迅速發(fā)展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復雜性,從推進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進入21世紀,便是進入了“三化”時期,即“經濟全球化、社會知識化、信息網絡化”。經濟全球化為各種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鋪平了道路,也為腐朽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制造提供了機會。電腦的應用和互聯(lián)網的開通,使人們能夠攝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廣泛無法估計,無可阻擋。正是在這樣的國際環(huán)境下,我們的各種社會問題更加突出,矛盾更為錯綜復雜。最近青少年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惡性事件,都與我們忽視德育教育,德育實效性不大有直接關系。因此,如何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確是新世紀學校的首要工作。
從課時的要求和各種德育活動的安排,到龐大嚴密的組織和眾多的人員投入,可以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和政府象我們這樣重視德育教育,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德育教育實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原因固然是復雜的。但是,我們的學校德育工作長期與政治教育混為一體,忽視養(yǎng)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標太高、內容空洞,體系太龐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紀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視養(yǎng)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點,讓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實效性。養(yǎng)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沒有養(yǎng)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質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現(xiàn)代德育把人類在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道德內容傳授給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須引導人們自覺地加強德育養(yǎng)成。下面,本人談一談關于21世紀養(yǎng)成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養(yǎng)成教育要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時代已進入21世紀,我國已邁入市場經濟的大門,我國已經加入了WTO。如果我們的德育教育還是過去的老一套,那是適應不了時展的。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這就要求我們的年青一代養(yǎng)成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習慣,市場經濟對人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誠信”,不管做什么生意,“真誠”“信用”是做生意的基礎,失去了“誠信”,這生意就沒法做了,只有“誠信”才能取信于民,這一點,在市場經濟十分規(guī)范的西方社會,已做得非常好,一臺機器不太好,整批的機器全都砸毀;幾朵花不是一等品,上百箱的花全都作為二等品出售;這一些,早已不是新聞;但是,反觀我們中國市場,蒙、拐、騙無奇不有,活胱是一副資產主義原始積累階段的丑態(tài),弄得有些原本有信譽的外國公司,同中國人打交道也學得又奸又滑。教會學生講“真誠”,講“信用”,我們年青的一代做到了“誠信”,那么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可能健康地發(fā)展。我們的經濟才能繁榮,一個講“無商不奸”的社會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繁榮的經濟的。再如,現(xiàn)代市場經濟需要合作精神,需要良好的交往能力,還有信息素質等等。這一切都有待于我們去探索,去研究,使我們的養(yǎng)成教育真正做到適合時代,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二、養(yǎng)成教育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很多人有一種*解,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德育,其實,心理健康教育原本就屬于德育的范疇。是德育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確是有一些比較好的方法,同養(yǎng)成教育結合起來,就是為德育教育開辟了一條新路子,本人*校長學校就開設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編了校本課程,納入課堂教學之中,并審報了省級課題,該項目,已完滿了一年,事實證明,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形成是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的。心理學是教育認識學生心理的工具,是建入學生心理世界的鑰匙。我們養(yǎng)成教育要有實效,需要遵循心理學原則,是一名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我們養(yǎng)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都要服從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選擇養(yǎng)成教育的內容時要與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配,然后再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育。
對學生而言,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具有健全的個性心理,對于人的發(fā)展來說,沒有什么比個性心理的健全民展更為重要的了。許多我們認為品德低劣的所謂“雙差生”,問題就可能出在心理健康上,一個心理有障礙的學生,往往表現(xiàn)為品德差、行為習慣不好。因此,養(yǎng)成教育一定要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只有學生的心理障礙清除了,個性心理健康了,學生才能夠有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
三、養(yǎng)成教育要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美德的作用。
都說我們的德育教育空洞化,養(yǎng)成教育效果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一直忽視了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這一點,恐怕與**來除也有一定的關系,把我們傳統(tǒng)的精華視為封建糟粕。其實,傳統(tǒng)美德是根基,是基礎,傳統(tǒng)美德是世代科學的,其中一部分是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過去,我們不是一味的講“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主義”,“學英雄”,卻把基礎的道德養(yǎng)成教育給弄丟了,德育教育怎么不空洞化呢?
其實,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tǒng)的美德教育材料是及為豐富多彩的,是一個富礦,我們實在沒在理由不去挖掘它。比如,我們現(xiàn)在很為學生沒有理想,沒有志向,學習沒有內驅力而煩惱。其實,我們古人是很講究“立志”的,關于立志的故事是非常多的。
再如,我們教育學生要“熱愛……”,可是我們孔老夫子在他的道德體系里早就提出了“仁者愛人”;我們要學生學會交際,搞好人際關系,孔子早就講了“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溫良*儉讓”。因此,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美德在養(yǎng)成教育上的作用的確是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的。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滲透,主題活動,少先隊活動,用競賽、評比、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比如以“立志為”主題,搜集我人故事,如岳飛等人的故事,并進行講故事比賽;再如可經以“*對”為主題,讓孩子們講講“*壁”“”*螢“膚*”等故事。還可以利用“同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
四、養(yǎng)成教育要重視量化管理
養(yǎng)成教育重在“教養(yǎng)”,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不是一次教育就可以奏效的,在這里如何把“外壓”變?yōu)椤皟然?,使我們的教育真正轉化為學生自覺的行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我認為注重“量化管理”才能使養(yǎng)成教育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量化管理原來是經濟管理中的一種方法。葉圣陶說:“無論是改掉學生身上的一個壞習慣,在一開始都要以一定的壓力來強制?!绷炕芾砭褪窃?*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強化的措施。心理學告訴我們,少年兒童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年齡越小,自制力越差。因此,量化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外壓”,使學生從不自覺到自覺,最終變“外壓”為“內化”,讓學生做到自我管理,從《學生守則》和《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礎,從整體著晶,從細處著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就要通過點名、登記,接次數(shù)作出相應的處罰,又如:要學生養(yǎng)成不亂扔果皮紙屑的習慣,可以由學校組織檢查每班的教室和包干區(qū),根據(jù)情況進行打分,對班級及學生進行相應的處理,以促進學生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我們曾經有過一件有趣的事;我們這兒是山區(qū),很多小朋友在家就有不洗臉的習慣,到了高年級住校后,還老是不洗臉,我們在寢室里曾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后有50%的毛巾都是干的,以后我們就從毛巾著手,對不洗臉的同學進行登記、教育、終于讓他們養(yǎng)成了早上洗臉的習慣。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寫字的姿勢等等,都可以采用量化管理的方向,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五、養(yǎng)成教育要層次性、個別性。
我們中國人最熱衷于搞大呼隆,一刀切。在養(yǎng)成教育上這個毛病也暴露無遺,結果造成養(yǎng)成教育效果差。不同年齡都有其不同的心理特點,同進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也要有層次性。我們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學習、生活等方向的養(yǎng)成教育,注意了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按學生年齡,分為一學低、中、高三個層次,分類設計方案,分層確立目標,實施教育,使確定的目標和實踐目標的過程是一種螺旋式上升的提高過程。只有注重了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化,養(yǎng)成教育才更具有針對性。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耙话谚€匙開一把鎖”的個別指導教育,是養(yǎng)成教育的極為重要的原則。作為德育教育的實施者,必須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養(yǎng)成教育才是有實較性。
養(yǎng)成教育的確是一篇大文章,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探索、研究。本文僅僅就新世紀的養(yǎng)成教育作了幾點不成熟的思考,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