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微觀經濟現代觀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范文第1篇

最初的專著性西方財政學是從經濟學角度展開論述的,巴斯塔布爾指出,“從最初意義上看,財政科學是經濟研究的產物?!保ㄗⅲ築astable,C.F.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1892,P7.)漢特(Hunter,M.H.)1921年《公共財政學大綱》第一章第三節(jié)標題就是“公共財政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盡管作者接著于下一節(jié)“公共財政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中,也指出了財政學與政治學、歷史學的密切關系,(注:Hunter,M.H.OutlineofPublicFinance.NewYork:Harper&BrothersPublishers,1921,P4,PP5-7.)但并不否定他的關于財政學是經濟學分支的觀點。

與這種經濟學觀相反,西方財政學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開始出現了經濟學與政治學交叉學科觀。道爾頓(Dalton,H.)1922年的《公共財政學原理》一書,第一句就指出,“財政學是介于經濟學與政治學之間的一門學科?!保ㄗⅲ篋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3.)不過,由于英美早期財政思想傳統(tǒng)的影響,直至本世紀50年代末為止,認為財政學是經濟學分支的看法在西方財政學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主張隨著社會抉擇理論從60年代開始逐步被納入西方財政學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社會抉擇論從威克塞爾開始,就是主張政治程序進入財政分析視野的。為此,作為社會抉擇學派代表人物的布坎南,在1960年《公共財政學:教科書導論》一書“前言”中就指出,財政學是涉及經濟學與政治學兩個方面的學科。(注:Buchanan,J.M.ThePublicFinances:AnIntroductoryTextbook.Homewood:RichardD.Irwin,Inc.,1960,pvii.)此后盡管許多財政學著作不再指出財政屬于何種學科,但由于它們所包含的有關社會抉擇論的內容,總或多或少涉及到政治學的分析。所以,現代西方財政學盡管從根本上看屬于經濟學,但又具有經濟學與政治學交叉學科的性質,將其視為純經濟學科的看法,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

財政學僅屬于微觀經濟學還是微觀經濟學與宏觀學兼有?

宏觀經濟學是本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出現之后的產物,在此之前西方財政學是談不上以宏觀經濟學為基礎的。財政政策是宏觀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財政政策的成功運用,它逐步進入西方財政學中而成為其重要內容,就很自然了。這樣,西方財政學除了原有的微觀經濟分析之外,同時出現了宏觀經濟分析的內容,威廉斯(Williams,A.)1963年的《公共財政與預算政策》一書,就鮮明地體現了這點。該書體系分為兩大部分,即“A編:微觀經濟學”和“B編:宏觀經濟學”,前者分析的內容包括稅收、政府支出和預算范圍等問題,后者則分析了經濟結構、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預算與經濟政策等問題。(注:Williams,A.PublicFinanceandBudgetPolicy.NewYork:PrederickA.Praeger,Publisher,1963.)紐曼(Newman,H.E.)1968年的《公共財政學引論》指出,公共財政學所分析的政府三大任務,即穆斯格雷夫所指出的效率、公平和穩(wěn)定,前二者屬于微觀經濟學,而后者即穩(wěn)定任務則屬于宏觀經濟學。(注:Newman,H.E.AnIntroductiontoPublicFinance.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68,P223.)溫弗雷(Winfrey,J.C.)1973年的《公共財政學:公共抉擇與公共經濟》,也將財政的微觀與宏觀問題分開論述,即該書第三篇為“微觀經濟學與公共部門”,分析稅收與公共支出;第四篇為“宏觀經濟學與公共部門”,分析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等的財政政策。(注:Winfrey,J.C.PublicFinance:PublicChoicesandthePublicEconomy.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3.)此外,其后還有許多西方財政學也包括了財政政策的內容,表明傳統(tǒng)地只局限于微觀經濟分析的西方財政學,已開始接納宏觀經濟內容了。

但與此同時,許多西方財政論著仍堅持了原有的微觀經濟分析傳統(tǒng)。這點,只要看一看許多西方財政學仍然不包括財政政策的內容就可明了。布朗(Brown,C.V.)和杰克遜(Jackson,P.M.)1978年的《公共部門經濟學》就明確指出:“……公共部門經濟學的發(fā)展,是限制在微觀經濟學理論的知識范圍內的。微觀經濟學理論,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發(fā)展,在20世紀50年代使公共部門經濟學發(fā)生了質的飛躍。目前公共部門經濟學的理論發(fā)展,應直接歸功于微觀經濟理論?!保ㄗⅲ築rown,C.V.&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Oxford:MartinRober-taon,1978,P7.)瓦格納(Wagner,R.E.)1983年的《公共財政學:民主社會中的收支》一書,也將財政學研究對象歸入微觀經濟學中。他指出:“公共財政學的研究有兩個主要分支:公共抉擇和運用微觀經濟學。……運用微觀經濟學,檢驗的是公民個人對公共抉擇的反映?!保ㄗⅲ篧agner,R.E.PublicFinance:RevenuesandExpendituresinaDemocraticSociety.LittleBrown&Co.,1983,P4.)羅森(Rosen,H.S.)的《公共財政學》在1995年的第四版中,仍未將財政政策內容包括在內,并且也如同其他許多主張財政學僅屬微觀經濟學的財政學論著一樣,設有專門的微觀經濟學基本內容的篇章,作為全書的理論基礎。(注:Rosen,H.S.PublicFinance.4thed,Homewood:Irwin,1995.)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財政學屬于微觀經濟學的主張。

進一步看,就是并不反對財政學也包括宏觀經濟分析內容的許多學者,也仍將財政學的分析基點和重點放在微觀經濟分析上。在西方財政學界有著很大影響的阿特金森(Atkinson,A.B.)和斯蒂格里茲(Stiglitz,J.E.),在其1980年的《公共經濟學教程》引言中指出,“最認真地說,(本書)不打算包括穩(wěn)定和宏觀經濟政策內容?!谀滤垢窭追驎r代,他可以在其《公共財政學理論》(1959)中包括210頁的有關穩(wěn)定政策的內容。然而,自那時以來,經濟學出版狀況變了,人們在文獻中對該問題作了大量的精彩描述。所以,我們的重點僅放在(政府)目標而不是穩(wěn)定政策上?!保ㄗⅲ篈tkinson,A.B.&J.E.Stig-litz.LecturesonPublicEconomics.NewYork:McGraw—Hill,1980,pxv&P4.)盡管這段話表明了作者并不反對財政學也包含有宏觀經濟學的內容,但至少表明了作者仍是將財政學重點和基點放在微觀經濟學上的。對此,米爾利斯(Mirrlees,J.A.)在奎格里(Quigley,J.M.)和斯莫琳斯基(Smolensky,E.)1994年主編的《現代公共財政學》中總結性地指出:“在穆斯格雷夫的《公共財政學理論》中,他以三個政策目標:配置、分配和穩(wěn)定等術語,概括了他的主題,……。該書以超過200頁的篇幅研究了穩(wěn)定問題,即我們現在稱之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問題。在較后的教科書即阿金森與斯蒂格里茲的《公共經濟學教程》(1980)中,宏觀經濟政策問題被排除了?!步洕鷮W,甚至公共財政學,被認為僅涉及配置和分配問題。而穩(wěn)定問題則被留給宏觀經濟學及其教科書?!保ㄗⅲ篞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然而,西方經濟學關于微觀和宏觀的劃分,本身就存在許多問題而爭論不休,這造成了西方財政學的爭論和困惑。也是在奎格里與斯莫琳斯基主編的《現代公共財政學》中,由戴門德(Diamond,P.)撰寫的第八章名為“配置與穩(wěn)定混一的預算”,資源的配置屬于微觀經濟學問題,而經濟的穩(wěn)定屬于宏觀經濟學問題,因而該標題清楚表明了作者將宏觀經濟分析和微觀經濟分析兩大內容統(tǒng)一于財政的意圖。(注:Quigley,J.M.&E.Smolensky,ed:ModernPublicFina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P213.)

附帶應指出的是,即使在主張財政也應包括宏觀經濟學內容的西方財政學著作中,其體系內容的大部分以及基礎部分仍然是微觀經濟分析。因此,西方財政學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不在于有沒有包括微觀經濟學基礎,而在于有沒有包括宏觀經濟分析的內容。

總之,盡管現代西方財政學已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宏觀經濟學的內容,但從根本上看,它沿襲的仍然是微觀經濟學的傳統(tǒng)。此外,西方財政學在其上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還隨著微觀經濟學的變化而變化。早期西方財政學專著已包含了福利經濟學思想,這在道爾頓《公共財政學原理》第二章“社會利益最大化原則”中就有反映。作者在該章中批判了薩伊的“金律”,即“最好的政府是支出最少的政府,最佳的稅收是數額最低的稅收”的觀點,反對了傳統(tǒng)的“稅收邪惡論”,提出了財政和稅收的社會利益最大化原則。(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P7—15.)此后,作為微觀經濟學分支的福利經濟成為西方財政學的理論基礎,關于公共產品最佳供應問題的分析,最終落實到社會福利函數所確定的最大效用點上。這使得西方經濟學關于公共經濟學的效率分析,與私人經濟學的效率分析一樣,都統(tǒng)一到福利經濟學基礎上來了。這是西方財政學完全建立于市場經濟基礎之上的理論表現。

西方財政學的價值理論基礎

不管是主張財政學具有何種學科性質,西方財政論著都必須對財政問題進行大量經濟分析,因而必然要受到當時流行的經濟學價值理論和概念影響,必然或遲或早地按照已變化了的經濟學價值理論和概念來修正與重構自身的理論體系。

在英語財政學專著出現之前,西方經濟學上的“邊際革命”已經發(fā)生,邊際效用價值論很自然地成為西方財政學的價值論基礎。道爾頓的《公共財政學原理》鮮明地體現了這點。他在該書第三章第二節(jié)提出,私人分配支出所應遵循的邊際效用相等原則也應運用到公共支出的使用分配上來,指出:“除了法律上的意義以外,公共當局并不是一個人,難以象一個人那樣預計各種支出的邊際效用。但政治家們據以開展行動的總原則仍是相同的。對于公共當局來說,各種公共支出的邊際效用應該相等。從理論上看,既定支出總量在不同項目之間分配就是這樣決定的”(注:Dalton,H.PrinciplesofPublicFinance.London:GeorgeRoutledge&Sons,Ltd.,1922,PP17—18.)

在1928年的《公共財政學研究》一書中,皮古也有相同的表述:“就如一個私人應當通過在不同支出類別之間保持平衡,從而以其收入獲得更大的滿足一樣,作為一個共同體通過其政府的活動也應如此?!保ㄗⅲ篜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皮古接著還運用這些原則,去解決公共部門如何決定哪些公共服務應予提供的難題,指出“支出應當用于戰(zhàn)艦還是用于濟貧,應按此種明智的方式,即由它們各自所提供的最后一先令所產生的相同的真實報酬來決定?!保ㄗⅲ篜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按皮古的看法,這一方式可用來得出某一精確的社會平衡點,即如果共同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存在體,“支出就應在各方面逐步增加到這一點,此時花費的最后一先令所獲得的滿足,應等于由于政府服務而相應要求的最后一先令所損失的滿足?!保ㄗⅲ篜igou,A.C.AStudyinPublicFinance.London:Macmillan&Co.,Ltd.,1928,P50.)皮古所建立的這一模型被稱為皮古模型,是現代西方財政學關于公共產品最佳供應若干著名模型中的一個。這樣,皮古就從邊際效用價值論出發(fā),在理論上界定了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資源配置的最佳點。

不過,皮古等人引入西方財政學的,是當時通行的可測度的、可比較的、同一的基數效用函數。這一效用函數在本世紀30年代,隨著帕累托新福利經濟學取代了皮古的舊福利經濟學而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主觀的個人評價的序數效用函數,等效用曲線等帕累托概念也被運用到財政學上來。其后西方財政學對于公共產品最佳供應模型問題的分析,對于稅收以及其他各種財政效率問題的分析等,也都建立在效用無差異曲線上了。

這樣,私人經濟分析所能適用的價值理論和其他基本概念,都被運用到公共經濟分析上來了,公共財政學不再是與經濟學的其他分支相抵觸的一門學說了。與西方經濟學在價值論上的統(tǒng)一,無疑為西方財政學在本世紀60年代及其以后的大發(fā)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論條件。

西方財政學理論基礎分析的借鑒意義

第一,財政學從根本上看是一門經濟學,但又具有與政治學交叉學科的性質

關于財政學僅是經濟學分支,還是經濟學與政治學交叉學科的問題,我國財政理論界也曾有過類似爭議,即關于“財政是上層建筑還是經濟基礎”問題的爭議,這是本世紀60年代初由于財政本質問題爭議而引發(fā)的。此后,在后的80年代初,我國財政理論界結合著新的歷史背景舊話重提,又一次以財政本質問題為中心形成了對此問題的爭論。這些爭議大致形成了三大類不同的觀點:(1)主張財政屬于經濟基礎,僅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認為只能從經濟的角度去分析財政問題;(2)主張財政屬于經濟基礎,但又兼有上層建筑的性質,或者主張財政既是經濟基礎又是上層建筑。這就不能僅從經濟角度來看待財政問題;(3)主張財政屬于上層建筑。在我國財政理論界,持第三種觀點的人數很少,大部分持第一、二種觀點,并且第一種觀點還有逐步占據優(yōu)勢的趨勢。但如同財政本質問題一樣,這一爭議在當時被視為是一種純學術的探討,經過那兩次爭議之后,至今已極少有人問津,除了在高校教學中作為一種理論問題介紹外,似乎已被人們遺忘了。在實踐中,人們則是將財政作為經濟工作來對待的。

然而,財政作為政府的分配活動,它采用的不是市場自愿等價交換的方式,而是由政府以強制形式完成的;它不是以市場為媒介和通過市場渠道來完成的,而是由政府在國家預算的形式下,通過政治程序的安排與運作來展開的。這樣,財政的運作過程就直接表現為是對市場的否定,具有強烈的政治內容和因素。對于計劃經濟來說,由于其本身就否定著市場,本身就政企不分,因而財政這種非市場性與計劃經濟本質上是相通的,只提財政的經濟性而不提政治性,并不影響問題的實質,即不影響人們實際上從經濟和政治兩重角度去考慮財政問題。

但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則不同。由于此時政企必須分開,這樣財政所包含的兩重屬性合一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財政作為一種分配,它是經濟活動的一部分;但作為通過政治程序直接安排和操作的活動,它又與政府的具體政治制度和規(guī)則密不可分。此時如果只談論財政的經濟性,其結果只能是忽略政治程序在財政活動中的作用,忽略政治權力憑籍財政分配介入和干預企業(yè)正常市場活動的可能性,這顯然是不利于根據財政的特性去指導財政實踐的。

我國財政理論否定政治程序是財政活動的內容之一,在實踐上導致了忽視乃至否定建立科學規(guī)范合理的財政制度與程序的結果,使得我國實際財政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程序的規(guī)范、制衡與監(jiān)督。隨著市場取向改革的進展,由于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政治權力本身的不規(guī)范行為,導致了我國財政新老問題和弊端的急劇膨脹與擴大,是目前我國財政經濟工作分配秩序嚴重混亂,腐敗浪費低效猖獗的關鍵原因所在。因此,承認基本上是一門經濟學的財政學,具有一定的經濟學與政治學交叉學科的性質,正視財政活動中所具有的政治性質與內容,在實際的財政工作中相應地從整頓規(guī)范與財政相關的政治程序和規(guī)則入手,使之從原有的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基點轉到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基點上來,才是對癥下藥之舉。為此,在以經濟學為基礎理論的同時,也有必要從政治學角度來開展我國的財政研究。

第二,財政學以微觀經濟學為理論基礎,也包括著宏觀經濟學的內容

關于財政學以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問題。我國財政學從未討論過這一問題,但由于我國財政理論強調財政是國家作為社會中心組織進行的一種分配,是從整個社會角度進行的活動,因而人們理所當然地視財政為一種宏觀經濟活動,而否定從微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待財政問題。在最近的政府機構改革中,財政部被列入宏觀部門之內,就充分地說明了這點。對此,在過去的計劃經濟下是無關緊要的,因為當時正是以否定企業(yè)的獨立自主性和以國家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直接安排國民經濟活動為體制特征的,并且此時的財政是國家從整個社會角度安排經濟建設資金的主要和基本手段。但在市場經濟下則不同。此時社會的經濟單位已不再是國家而是企業(yè)了,此時財政從宏觀上調控經濟盡管是其極為重要的內容,但尊重企業(yè)的獨立市場運營主體地位,確保國家不干預企業(yè)正常的市場活動,則是我國政府和財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學會的嶄新內容。

西方財政學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看待財政問題,對我國是具有重要借鑒作用的:

1.西方財政學從微觀角度分析財政問題,是隱含著這么一種涵義的,即此時的政府參與社會資源配置,其地位如同企業(yè)和個人一樣,都是身份相等的市場活動主體,即企業(yè)和個人是處于市場有效運行領域的活動主體,而政府則是處于市場失效領域的活動主體,它們進行的都是同等的資源配置活動。這樣,它們之間除了依法正常交往如照章征稅納稅之外,只能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干預,而不能是國家凌駕于企業(yè)和個人之上,可以隨心所欲地干預它們的市場正?;顒?。

2.財政活動除了作用于宏觀經濟的內容之外,僅就其本身對于社會資源的配置來看,則應視為是一種微觀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界定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否則的話,將財政活動等同于宏觀調控,而財政干預企業(yè)市場活動也就等于政府的宏觀調控活動,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政府的宏觀調控又是必要的,其結果實際上是為政府和財政隨心所欲地干預企業(yè)的微觀活動,提供了理論依據。這些年來,人們在財政經濟工作中總會情不自禁地干預和插手企業(yè)的正常市場活動,其理論根源就在于此。這點,在防止政府和財政隨意干預企業(yè)問題上,是可資借鑒的。

3.在財政僅是一種宏觀經濟行為的思想指導下,我國迄今為止在稅收和財政支出的具體分析上,即如何按效率原則來取得和配置歸政府支配的資源方面,其研究是相當薄弱的。這也是我國現實財政工作缺乏效率和嚴重浪費的關鍵原因之一。這與西方財政學所進行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微觀經濟分析,是形成鮮明對比的。為此,借鑒西方財政學的微觀分析方法去研究我國的財政問題,也是我國財政研究亟須開展和加強的領域。

摘要:自1892年巴斯塔布爾(Bastable,C.F.)出版《公共財政學》以來,百余年間西方財政學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在其理論基礎問題上則始終存在分歧。本文認為,財政學從根本上看屬于經濟學,但又包含有一定的政治學內容,是經濟學與政治學的交叉學科;財政活動主要的和基本的是微觀經濟活動,但也包含著派生的宏觀經濟內容。

關鍵詞:西方財政學;財政學理論;理論基礎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級微觀經濟學;微課;案例教學

1課程教學目標與教材的選擇

微觀經濟學是我國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初級微觀經濟學主要注重經濟學基礎知識的傳授。而中級微觀經濟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經濟學思維和科研興趣的專業(yè)基礎課,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把握微觀經濟理論的框架體系,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運用理論知識對現實中的經濟現象和問題做出分析和解釋。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是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筆者所在學校的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創(chuàng)新與試驗班等多個專業(yè)均開設中級微觀經濟學課程。結合這些專業(yè)的學生的知識基礎,綜合考慮后,筆者選用美國經濟學家哈爾•R.范里安編著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作為中級微觀經濟學的授課教材。該教材內容豐富、編排有序、推理嚴謹,層層深入。該教材還配有課后習題與解答,便于學生自學和鞏固知識。

2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1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模型和理論

中級微觀經濟學里面有很多比較抽象的數理模型和數學推導,采用了“邊際分析、均衡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動態(tài)分析”等分析方法,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推理能力,才能充分理解這些經濟學模型。不少學生尤其是文科生在學習這門課時感到比較困難。教材里面有幾個章節(jié)還涉及概率論的知識,比如“不確定性”、“風險資產”以及“拍賣”這三章就涉及均值、方差、期望效用等概念。筆者授課的學生在第二或第三學期就開始學習中級微觀經濟學,然而學生此時尚未學習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的課程。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內容來講授這部分知識,學生就會一頭霧水,無法理解。

2.2部分學生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

微觀經濟學里面有一些基本的理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是一致的。對于這些看似簡單的基本理論,學生很可能會覺得早已對其熟知,沒有新鮮感,從而學習興趣不足。對于那些比較抽象而艱深的內容,部分學生則有畏難情緒,不愿深入鉆研,也就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2.3教材的內容繁多而課時不足

中級微觀經濟學涉及面廣,涵蓋的內容很多,但其教學時數一般都是51課時,課時明顯不足。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就必須快速講授,無法保證每堂課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或者是每節(jié)課盡量詳細講授且留出足夠的與學生互動的時間,卻無法完成全部的教學計劃,在教學效果和教學進度之間往往顧此失彼,不能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知識。

3改善中級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建議

3.1應用“微課”提高課堂效率

“微課”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具有針對性強和時間短的特點。“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難點與疑點)錄制內容短小精煉的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課件、練習測試及師生在線問答互動等輔教學資源。學生要學好《中級微觀經濟學》這門課程,不僅需要高效的課堂學習,還需要課后復習與做習題進行知識點的鞏固與強化訓練。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可以讓學生自主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也可以壓縮很多知識點的授課時間,給教師在課堂上加強案例教學和師生互動留有更多余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方面,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必須加強學習過程的管理,可采用學習情況匯報等方式將微課學習納入課程成績的考核。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改進微課課件的形式和內容。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的高校普遍在進行課程建設,如果同一門課程的微課資源不進行有效整合,就會造成教師重復勞動和課程建設成本的增加。因此,高校之間有必要加強微課資源的共建與共享,提高課程建設的效率。

3.2借助案例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級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性較強,學生難以理解那些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數學模型。采用案例教學法,以案例引出理論、以案例印證理論,或者以應用理論來分析案例,都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教材中的案例多數是國外的案例,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理論,但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并非密切相關。教師應該多采用那些學生很熟悉的經濟現象作為授課素材,并啟發(fā)學生開拓思路。例如在講授“拍賣”這一章時,用學生很感興趣的網上競拍的案例來導出問題,分析競拍者應采用什么樣的報價策略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又比如在講授“機會成本”時,首先不直接提出機會成本的概念,而是先讓學生討論“破窗”這種很可能發(fā)生在身邊的現象。有人認為破壞玻璃窗可以通過乘數效應而創(chuàng)造大量需求,這種觀點乍一看似乎有理,但實際上是片面的、似是而非。啟發(fā)學生思考“破窗理論”的謬誤之處,從中引出機會成本的概念。破壞玻璃窗不僅存在機會成本,而且還導致無謂損失。也可以就此開展案例專題辯論,讓學生在熱烈的辯論中加深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并提高主動分析問題的能力。

3.3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

整本教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材的不同章節(jié)之間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每一章的教學內容和課堂提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將前后章節(jié)融會貫通。例如,教材的第七章分析了社會保險金指數化與消費者福利的關系。教材中利用無差異曲線圖,根據消費者均衡點的選擇來說明社會保險金指數化為何可以增加消費者福利。若沒有繼續(xù)學習后面的內容,也許學生對該問題就不會有進一步的思考。但實際上還可以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概念對其作出解釋。發(fā)生通貨膨脹后,社會保險金指數化只是消除了通貨膨脹導致的收入效應,但替代效應依然存在,即在實際收入不變的前提下,不同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化引起消費者選擇的需求束發(fā)生變化。因而社會保險金指數化在保證消費者效用水平沒有下降的條件下,保留了物價變動帶來的替代效應,由此使資源的配置得到改善,消費者的福利增加。因此在第八章講授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之后,就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前一章提出的社會保險金指數化問題還能作出何種解釋。若學生不能迅速反應,就提示學生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概念來分析,從而使學生既能加深對兩種效應的理解,又能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個問題,啟發(fā)思維的活躍性。

3.4針對不同的專業(yè)設計不同的重點教學內容

由于中級微觀經濟學涵蓋的教學內容很多,至少應安排64課時。但實際情況是除了經濟學專業(yè),其他專業(yè)都不太可能在51學時的基礎上再增加課時。在課時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針對不同的專業(yè)設計不同的重點教學內容,以便學生重點掌握與本專業(yè)聯(lián)系最密切的經濟學知識。例如,為財政學專業(yè)的學生授課,應將涉及稅收和公共物品的章節(jié)作為重點來講授。對于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專業(yè),應重點講授外部效應等內容。為金融學專業(yè)的學生授課,則應將不確定性、資產市場和風險資產這些與金融學密切相關的知識作為重點來講授??紤]到學生尚未學習概率論等數學課程,應先向學生簡略介紹相關的數學名詞與公式,再講授對應的章節(jié)。由于整體經濟的變動源于單個經濟單位決策的變化,因此消費者的偏好、選擇以及廠商供給決策等關于個體決策的內容,對各個專業(yè)都應該重點講授。總之,在中級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需要采用“微課”和案例教學等各種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摸索、總結經驗和失誤,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哈爾•R.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九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

[2]謝超峰.中級微觀經濟學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金融教育研究,2016,(3):81-84.

[3]鄒曉涓,葉洪濤.微課應用于《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反思[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7):203-204.

[4]譚賽,羅登輝.“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2):55-56.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范文第3篇

一、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1.課程內容方面。第一,理論多且抽象。微觀經濟學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其主要包括了供求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市場結構理論、要素市場理論等。理論抽象,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規(guī)律屬于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那樣可以在實驗室內再現,學生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對于理論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例如對于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學習,學生很容易能感受出來,但是進一步在研究消費者行為時,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時消費者行為最優(yōu)[1],這就使得學生感覺到很抽象;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理論的總結,是以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為前提的,與我們國家的國情背景、市場經濟發(fā)展現狀、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方式以及假設的條件均有區(qū)別,比如說這些理論中的每一個結論的成立都包含有相應的假設前提(“經濟人”假設和完全信息假設),這就使得學生在理解一些結論時,往往很難和現實直接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這些理論時有一定的難度。第二,圖形多且復雜。微觀經濟理論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為主,其理論的得出與變化,往往通過圖形來形象直觀地再現,并且一個最終結論的得出可能需要借助很多圖形來推導。因此,學生想要把微觀經濟學理論理解透徹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研究一些復雜的圖形。一些能夠靜心琢磨的學生在課后的復習中會發(fā)現,借助圖形來學習微觀經濟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收獲不小。第三,數學知識運用廣泛。在微觀經濟理論中,廣泛地運用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來論證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如需求函數與需求曲線、供給函數與供給曲線、生產函數、成本函數等運用的都是高等數學的函數分析。對數學知識掌握一般且缺乏應用能力的學生來說,掌握這些知識有一定的難度。

2.教師教學方面。(1)課堂教學重知識學習,輕知識運用。從教師課堂教學來看,課堂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主,理論聯(lián)系實際較少。一方面是由于教師備課不充分,知識面不夠所致;另一方面,對于知識點繁多、抽象、難以理解的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來說,微觀經濟學72課時左右的授課時數則顯得非常有限,任課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常常要趕進度,時間上的拮據客觀上導致了教師授課只能在有限時間內,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中主要知識點的講授上,造成了案例教學的減少,進而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經濟現象的興趣和能力下降。(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陳舊。從教學方法來看,微觀經濟學教學以講授法為主,由于教學內容多而抽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時間用于講授概念、原理等,用于討論和提問的時間較少,這種以教師“教”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缺乏教與學的互動,使學生習慣于通過被動的接受來了解基本的知識點,掌握一些結論性的原理;另一方面,由于一線教師的工作任務繁重,難以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組織安排富有互動性和生動性的思考與討論,難免使學生的學習陷入無趣之中。(3)考核方式不完善。微觀經濟學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考核主要基于平時出勤、作業(yè)和期末考試,內容上以習題,包括計算、名詞解釋、論述為主??荚嚪椒ㄟ^于簡單,不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一些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活躍的學生來說還會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

3.學生學習方面。(1)學生對微觀經濟學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由于學生的價值取向日趨務實,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普遍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輕視理論學習。他們比較重視開設的課程能夠有什么用處,可以給他們帶來什么。而微觀經濟學的教材內容以理論為主,著重于知識的積累及方法論的形成,學生普遍感受不到該門課程的即時利益,所以大部分學生對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厭學。(2)學生思維方式偏重于感性認識,數理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學生的思維方式過于感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講授微觀經濟學的一些經典案例以及經濟學家的生平故事時,學生非常感興趣,但講授經濟學的一些邏輯推導、圖表、圖形分析和數學公式等內容時,由于學生的數理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則明顯表現出缺乏學習的興趣,不愿意接受圖表、圖形分析和數學公式等內容。(3)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努力程度不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對于容易量化考核的環(huán)節(jié),如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由于要上交且計入平時成績,因此按時上交作業(yè)的學生比例較高;而對于一些預習、自主復習、閱讀課外資料等不容易量化考核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表現并不理想。以筆者授課班級情況為例,90%以上的學生都能按時交作業(yè),且大約96%的學生作業(yè)是自己完成的,但在自主學習方面表現欠佳,能做到課前經常預習的學生只有3%左右,課后經常復習的約為10%,而能經常閱讀課外資料的學生還不到10%。由于微觀經濟學課程內容抽象,知識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lián)性,如果學生能夠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適當做些習題,學習效果就會好一些,而現實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努力程度不高,這種情況不僅對學生學習不利,同時也挫傷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

二、提升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思考

1.引導學生對微觀經濟學樹立正確的認識。授課中,注意引導學生對微觀經濟學樹立正確的認識,明確學習微觀經濟學的價值所在。教師要在正式開始講授經濟學理論之前對學習經濟學的必要性、現實意義,學好與否的差異性等給學生作充分的說明與介紹,告訴學生微觀經濟學不僅是一門理論基礎課,同時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實踐課。在授課中,可以通過大量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讓學生了解微觀經濟學的實用性,另外,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請進來”的策略,邀請企業(yè)老總、實戰(zhàn)專家、研究員來做專題報告,這樣,學生不但可以學到書本上的理論,還可以學到很多企業(yè)和社會的知識,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

2.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經濟學不僅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也是一門有趣的學問,教師應該更多地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把知識和趣味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如在教學中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參加課堂討論,多用引疑釋疑的方法,制造學生內心中的認知沖突,開展學習競賽等,使學生“樂而好學”并主動學習[2]。

3.加強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對于經濟學初學者,面對著厚厚的既有數學公式,又有圖形的經濟學教材,總覺得經濟學充滿了統(tǒng)計數據和專業(yè)術語,既枯燥又乏味。但是,如果在教學中引入一些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他們感興趣的例子或案例來闡述微觀經濟學理論,進行討論學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通過案例進行各種觀點的討論分析,學生會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最終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其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案例教學的其他形式,如一些有代表性的新聞摘錄、評論、背景資料,或引出問題,或印證所述原理,或討論評議,加強對學生經濟學思維能力的訓練。

4.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緊密結合。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各有所長,應該把兩者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多媒體教學可以形象直觀展示教學內容,信息量大,生動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僅僅拘泥于多媒體,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說多媒體僅僅是一個工具,是學生與老師溝通的橋梁,學生有時候往往重視了那些華麗的外表而忽視了課程的內容,加之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速度快,學生可能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傳統(tǒng)方法粉筆加黑板,學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理解所學的內容。所以,要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一部分內容采取板書,而涉及到的案例、圖表等資料用多媒體展示以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3]。

5.進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在教學中,要改變單一的考核方式,采用課上考核、課下考核和考試考核三位一體的考核方式,以便更好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上考核用來考查學生學習積極性,主要從能否按時上下課、是否認真聽講、課堂討論是否積極發(fā)言、是否在課堂上經常就不懂問題提問等等方面考察;課下考核用來考查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除了布置一些固定模式的作業(yè)外,應加大以論文等靈活形式考查學生是否能夠將經濟學理論與社會現實問題相結合,能否將自己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和觀點用文字形式表述出來的能力;最后是考試評價,考試評價應該以基礎知識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理論和經濟學知識的掌握水平。通過課上、課下和考試三位一體的不同方向的考查,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情況。

教無定法,學無定式,微觀經濟學課程由于具有獨特的知識結構、理論體系及專門的工具、模型等特點,需要任課教師長期不懈地實踐與思考,解決教學問題,優(yōu)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75.

[2]盧安.關于經濟學教學的幾點思考及建議[J].商場現代化,2006,(17):398.

[3]魏布誼.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0,(17):227-229.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范文第4篇

微觀經濟學邊際效用分析 

邊際效用作為微觀經濟學中消費理論的基礎概念,對微觀經濟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邊際分析法作為標記效用在微觀經濟學中的主要表現形式,對微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具有重要的分析作用,所以,經濟學家只有掌握邊際效用的相關知識,才能夠對微觀經濟學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 

一、關于微觀經濟學-邊際效用的相關概念 

1、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又被稱為個體經濟學,屬于現代經濟學的一個主要分支,是一門以社會中的單個經濟單位所產生的經濟行為作為研究主要目標的科學,因此,微觀經濟學也被稱為市場經濟學。 

2、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的含義是,在一定的時間內,由于消費者新增的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是服務所帶來的相關的新增效用,也就是說,在外界相關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隨著消費量的增加,從此件商品增加的每一個消費單位之中所獲得的滿足程度被稱之為邊際效用。在邊際效用中,商品的消費量是自變量,由商品消費量增加而產生的效用是因變量。 

3、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 

首先假定消費者對某一商品的消費量保持不變,那么,該消費者從此件商品所增加的每一個消費單位中所獲得效用的增量是遞減的,這就是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通過對該規(guī)律的透徹掌握,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消費者所進行的消費行為。 

二、在微觀經濟學建立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邊際效用的意義 

1、邊際效用對微觀經濟學的意義 

邊際效用對與微觀經濟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通俗的來說,正是由于邊際效用的出現,才使得商品使用價值、消費者消費目的以及消費者消費感受三者進行了緊密的聯(lián)系,同時,經濟學家也通過邊際效用的幫助對消費者在收入確定的情況下,針對商品價格的約束所表現出來的理性消費的行為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因此,邊際效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微觀經濟學從傳統(tǒng)的唯物主義的困境中得以解放,使微觀經濟學成為一門具有實際意義的社會科學。 

2、邊際分析法對微觀經濟學的意義 

邊際分析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針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的方法,通過把進行追加的支出和收入進行比較,得出數值相等時的臨界點,也就是所得利益、投入資金以及輸出過程中產生的損失相等時的點。隨著邊際分析法的逐漸普及,對不同經濟變量間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這對于微觀經濟學的意義在于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對各種經濟學現象進行解釋,同時為經濟學家進行經濟均衡分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邊際效用在微觀經濟學中的應用除了應用范圍最廣的遞減規(guī)律以外,還包括成本的遞增規(guī)律、產品邊際轉換率的遞增規(guī)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邊際分析法在經濟學家對微觀經濟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三、對邊際效用中遞減規(guī)律問題的分析 

1、邊際效用是否唯心 

雖然消費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在對商品進行消費的過程中給消費者帶來的滿足感,即商品的邊際效用,但是,由于消費者具有個體差異性,所以不同的消費者必然會擁有不同的消費偏好和傾向,這就決定了不同的消費者對于同樣一件商品在效用評價方面必然會有所不同,但是并不能因此把依存于讓消費者心理而產生的效用評價與心理學或是唯心主義劃上等號。雖然社會的經濟和科技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過程之中,但是在現階段人類所達到的科技水平仍舊具有極大的局限性,這就導致了經濟學家無法直觀的對消費者在進行商品消費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相應的邊際效用進行衡量,但是并不能以此而否認邊際效用的存在,因為在對商品進行消費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商品效用是可以被消費者所感知的,商品關于物質方面的屬性以及消費者在進行消費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主觀感受都是有客觀依據所支持的,由此可以看出,邊際效用是客觀存在的,而并非是由消費者的心理因素所虛構出來的,但是想要對邊際效用的存在進行否定卻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因此,作為具有客觀存在性的邊際效用與唯心主義從本質上就背道而馳。 

2、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是否唯心 

通常情況下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消費者所共有的生理和心理基礎是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原因,這里需要重點進行強調的是,雖然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是依托于消費者的心理活動而產生的,但是這與唯心主義具有本質上的不同。雖然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無法通過實質性的物質進行準確的衡量,但是,通過在可控的條件下進行實驗,已經將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進行了證實,這說明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同樣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不能因為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的產生是以消費者主觀的心理感受為基礎,就認為該規(guī)律是主觀唯心的,如果僅僅因為無法被衡量就說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是唯心主義的,那么我們就會進入思想的誤區(qū),從而影響邊際效用在微觀經濟學中的運用。 

3、貨幣在應用邊際效用時是否遵循遞減規(guī)律 

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曾在《世界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貨幣具有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這一觀點,但是由于貨幣具有流通手段、價值尺度、儲藏手段以及交易媒介四種職能,不同的職能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馬歇爾提出的理論僅僅適用于貯藏手段和價值尺度這兩種貨幣職能,這是由于邊際效用在應用到消費的過程中時,針對商品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原則。但是對于貨幣的儲藏手段這一職能來說,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即使適用,也只有在擁有了大量貨幣的人身上才能體現。除此之外,由于過量發(fā)行貨幣而導致的通貨膨脹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當做是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的應用,所以,在貨幣的發(fā)行量正常并且進行正常流通的基礎上,經濟學家在消費者收入既定的情況下,對通過商品價格的約束所形成的理性的消費行為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就可以對由于通貨膨脹的原因而造成的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進行忽略。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除了以上兩種貨幣職能之外剩下的流通手段和交易媒介的職能來說,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并不適用。實際上,邊際效用的遞減規(guī)律在微觀經濟學中具有普遍適用的特性,該規(guī)律是一個具有客觀存在性的經濟規(guī)律,同時它又沒有特定的階級屬性,并且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最后一點,由于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世界,而經濟只是占據了世界中的某一個層次,所以經濟學在很多時候都與法律和政治緊密相連,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導致了某一現象通過微觀經濟學中邊際效用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具有合理性,但是在法律或政治的層面上來看,就無法實行,因而,在運用邊際效用進行微觀經濟學的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與其他領域進行結合,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綜上所述,邊際效用的合理應用對微觀經濟學的發(fā)展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經濟學研究者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通過對邊際效用在微觀經濟學中應用到的相關知識進行透徹的理解,達到促進社會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的目的。參考文獻: 

[1]黎有.微觀經濟學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邊際效用”分析[J].金田,2013(04):172. 

[2]鄒傳偉.銀行宏觀審慎監(jiān)管的基礎理論研究[D].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2013. 

[3]陳凱.基于習慣形成和地位尋求的中國居民消費行為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5. 

微觀經濟現代觀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微觀經濟學;混合式教學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44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原工學院2019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微觀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項目編號:74)研究成果。

1互聯(lián)網技術下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微觀經濟學》課程是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yè)、國際貿易學專業(yè)、工商管理學專業(yè)、市場營銷專業(yè)、物流工程專業(yè)、信息技術管理專業(yè)的基礎核心課程,具有涉及專業(yè)多,受眾面廣的特征,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觀點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對微觀經濟運行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建立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基本思維框架,為進一步學習其它專業(yè)課程和專業(yè)研究打下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著重在于經濟學思維能力和視角的培養(yǎng),而目前以理論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很好地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興趣。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普及,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設備已經成為我校大學生的必備品,學校學生已經實現“人手一機”。大學生對于手機、電腦、平板等的使用已經非常熟練,同時他們接受信息和消化信息的能力也很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無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效果欠佳。因此,如何讓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和電子產品來提高《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勢在必行,《微觀經濟學》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2互聯(lián)網技術下《微觀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思路

互聯(lián)網技術下《微觀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思路可以從教學理念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過程設計的改革、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四方面入手。

2.1教學理念的改革

開展混合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去建設一個在線課程平臺,也不是去建設一個數字化的教學資源,而是有效提升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的深度?;旌鲜浇虒W將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教學相融合,既能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也能發(fā)揮在線教學的長處?;旌鲜浇虒W既要求學生課前利用網絡進行個性化學習,更強調學生回到課堂上來開展問題探究的討論交流,遵循“學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發(fā)揮好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啟發(fā)及監(jiān)督的作用,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而必然會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2.2教學方法的改革

借助在線教學平臺及數字資源,《微觀經濟學》在“教”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學”。為了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課程采用“任務驅動+自主學習+討論+講授”的方法,從各個角度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

1)任務驅動法:課前,教師利用教學平臺(學習通、雨課堂、qq群、微信群、釘釘群等)提前給學生發(fā)送課堂任務,包括(1)需要學生事先進行預習的內容;(2)即將學習的主要內容、重點內容及難點內容;(3)課程相關的視頻及書籍。課后,教師通過教學平臺及時給學生課后習題和思考內容,幫助學生消化和理解所講內容。學生可以通過精準而詳細的任務清單,逐一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不僅節(jié)省了學習的時間,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自主學習法:教師在學習平臺給學生發(fā)送通知之后,提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根據教師的任務清單來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充分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增加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平臺掌握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可以利用學習平臺進行學情統(tǒng)計及學情分析,對于沒有及時做到自主學習的學生,教師會逐一進行提醒,及時監(jiān)督和督促學生自主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3)討論法:學生根據任務清單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難點和疑問,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疑問以留言的形式在教學平臺,老師和其它學生都可以及時看到這些疑問,并且可以針對這些疑問在教學平臺進行留言和討論,對于大家討論熱烈的難點和疑點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再次進行班級討論,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的討論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4)講授法:教師利用教學平臺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對于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和重點內容,可以通過課堂進行講授,重點講授課程的難點和疑點以及學生討論熱烈的問題,這樣不僅完成了教師的學習內容,也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

2.3教學過程設計的改革

教學過程不僅包括教師上課的過程,還包括課前的學生自主預習過程和課后的復習加深認知過程,因此,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課前準備階段:課前,教師提前在線上教學平臺上上傳課程相關內容,并提前兩天預習內容,提醒學生及時進行預習行為,并利用平臺的學情統(tǒng)計對沒有及時預習的學生再次發(fā)送通知,保證每位同學在上課前都做到充足的預習工作。教師上課前翻閱教學平臺的學情報告及學生留言,根據學生反饋微調上課課件。

2)授課階段:教師利用課堂,重點講授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留出足夠時間隨堂習題,和學生進行實時互動;針對學生課前在學習平臺的留言答疑解惑;引入課程思政,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3)課后復習階段:在學習通、qq群、釘釘群課堂所講課件;學生課后復習及做作業(yè)過程中的疑問給予及時解答。

2.4《微觀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利用混合式教學進行授課,課程考核方式也要隨之進行調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占比為7:3?;旌鲜浇虒W模式更強調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考核,因此提高了平時成績的占比,《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各占一半,比例為5:5。學生平時觀看教學平臺視頻的時長、參與在線學習討論的次數、參與在線教學平臺測試的成績等都作為平時成績的考核依據。通過加大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提高了學生對于過程性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3互聯(lián)網技術下《微觀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效果

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微觀經濟學》課程組共有教師4人,參與課程班級10個,學生325人。本學期開始前,課程組已經預先在學習通平臺建立了《微觀經濟學》在線課程,同時上傳了課程大綱、課程教學日歷、課程章節(jié)內容、課程相關視頻、課程參考資料等一系列相關資料。

本學期,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和在線教學平臺,《微觀經濟學》課程組四位老師對10個班級325名學生全部進行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設計、考核方式等進行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根據學習通平臺提供的學情統(tǒng)計來看,學生的簽課率為99%,作業(yè)平均完成率為96%,作業(yè)平均分為87分,章節(jié)測驗完成率為95%,章節(jié)測驗平均分為86分,章節(jié)視頻的收看完成情況為:完成100%的有298人,80%-99%的有24人,60%-79%的有3人。此外,從學生參與線上話題討論來看,學生積極參與話題的討論,對于有疑問的知識點通過討論的方式加深了理解,對于老師發(fā)起的關于某個知識的討論也非常積極和熱烈,其中有3個話題回帖量高達892個,說明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很強,體現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增強。

從期末考試情況來看,100%的同學參加了考試,及格率為82%,平均成績?yōu)?9,而優(yōu)秀率(90分以上)亦達到了42.2%。這說明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效果良好。

4結論

《微觀經濟學》“線上+線下”混合課堂教學的充分實踐,不僅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授課老師的教學效果。使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是對互聯(lián)網技術應用的發(fā)展,而且是對傳統(tǒng)現場課堂教學模式的全新突破。

师宗县| 莱阳市| 手机| 曲阳县| 靖远县| 土默特右旗| 延津县| 宣武区| 辽阳市| 民和| 乐亭县| 车致| 通山县| 兴业县| 呼玛县| 额济纳旗| 富裕县| 鹰潭市| 南雄市| 重庆市| 无极县| 格尔木市| 唐海县| 榆林市| 墨玉县| 静乐县| 枣强县| 镇沅| 海丰县| 宝应县| 瑞丽市| 西宁市| 汉沽区| 石柱| 乌兰浩特市| 舒兰市| 东丰县| 法库县| 双江| 满城县|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