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藝術感受的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幼兒舞蹈 特點 教育意義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和生理發(fā)展成熟的重要階段,也是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幼兒在這個時期接受必要的舞蹈教育對其智力開發(fā)和身體運動機能完善有著特殊的作用。加上舞蹈是各種藝術中歷史最為悠久的類型之一,被人們稱為“藝術之母”,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總之,舞蹈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需要通過正確系統(tǒng)的舞蹈教學來促進幼兒的全方面發(fā)展。
一、幼兒舞蹈的特點
關于幼兒舞蹈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為了提供幼兒自娛,愛玩是孩子的天下,幼兒通過舞蹈的學習能受到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能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只不過幼兒舞蹈是一種形象生動,更易被幼兒接受的藝術形式。幼兒舞蹈與成人舞蹈有共同點,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幼兒舞蹈具有直觀性。幼兒各方面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大腦的神經(jīng)發(fā)育尚未成熟,思維具有直觀性,所能接受的事物必須是形象而具體的,所以幼兒舞蹈中的人物心理、情感必須利用具體的舞蹈動作表現(xiàn)出來。第二,幼兒舞蹈具有童趣性。這里的童趣性包括幼兒的情趣和興趣兩個方面,是幼兒對某種事物所產(chǎn)生的探究意識傾向。幼兒喜歡玩游戲,而游戲中的推、拉、跳、滾等行為是幼兒舞蹈動作編排中的借鑒因素,可以說幼兒舞蹈就是一種高級而有趣味的游戲,充滿著幼兒的情趣。第三,幼兒舞蹈具有模仿性。模仿就是幼兒學習知識的主要手段,所以說幼兒對舞蹈的學習是具有模仿性的。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的特點,因而教師在進行幼兒舞蹈教育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幼兒的心理特征、精神情趣,重視幼兒成長上的問題。
二、幼兒舞蹈教育的現(xiàn)狀
幼兒舞蹈教育與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為它屬于一門綜合藝術,是幼兒喜歡且樂于接受的一種娛樂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近年來,文藝性教學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幼兒的舞蹈教育方式也慢慢被提上日程。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那就是長期以來幼兒舞蹈教育沒有一個科學且系統(tǒng)的教學理論,通常只是作為音樂教學中的一個補充,它的重要性還沒有被真正認識。下面我們通過對幼兒舞蹈教育意義的分析來說明加強幼兒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幼兒舞蹈教育的意義
1.幼兒舞蹈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素質(zhì)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國教育的重要主題。幼兒舞蹈教育是一種基本的素質(zhì)教育,通過舞蹈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啟蒙性的教育,以挖掘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的各方面的發(fā)展。幼兒舞蹈教育與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為它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除了能促進幼兒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外,還是幼兒喜愛切容易接受教育形式。近年來,素質(zhì)教育受到廣泛關注,而文藝性教學也慢慢被人們所接受,成為了培養(yǎng)和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方式。因而,教師要重視幼兒舞蹈教學,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多采取形象具體的教育方法,重視與幼兒的情感交流,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以達到素質(zhì)教育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舞蹈是以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方式的,在幼兒舞蹈教育中舞蹈動作是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幼兒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舞蹈教育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幼兒舞蹈屬于一種運動,適宜的舞蹈動作和科學系統(tǒng)的舞蹈訓練能夠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生理機能發(fā)育的完善,經(jīng)常參加舞蹈教育相關的游戲和活動,還能增強幼兒的體力。另一方面,幼兒舞蹈教育也是一種藝術教育,當音樂響起,為幼兒營造一種優(yōu)美、和諧、舒適的訓練環(huán)境,在這種美好的氛圍之下,幼兒的身心都受到了熏陶。不僅會感覺心情愉悅,而且舞蹈動作就會顯得格外自然、協(xié)調(diào),加深了他們對藝術美感的感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內(nèi)在氣質(zhì),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3.有利于幼兒智力的培養(yǎng)
幼兒舞蹈教育是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兒的舞蹈形式、體裁、表現(xiàn)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幼兒通過對舞蹈過程中觀察、模仿、練習、表演等一系列行為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舞蹈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造,幼兒舞蹈教育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通過對舞蹈動作的練習,讓幼兒對美的感覺有了自己的理解,激發(fā)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xiàn)對舞蹈的感受,促進了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此外,幼兒想要學好舞蹈,必須經(jīng)過長時間的可靠訓練,這個過程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十分辛苦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幼兒的鼓勵和引導,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毅力,讓他們明白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從而促進了幼兒的智力發(fā)展。
4.可以陶冶幼兒的性格和情操
人的性格并不是朝夕間就能形成,是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學習以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和教育而形成的。一個人良好性格的塑造,從幼兒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幼兒在進行舞蹈學習時,感受到的是美好、愉快、輕松的氛圍,通過與其他小朋友的默契配合,與老師心靈的溝通,讓幼兒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容易陶冶幼兒的性格,幫助他們塑造熱情、活潑、開朗的性格。
舞蹈本身就是通過肢體語言將人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一個舞蹈包含了人的動作、姿態(tài)、表情、心理活動等多種因素,它的綜合性和豐富性為幼兒提供了很好的審美空間。舞蹈是最直接最形象的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幼兒舞蹈以其獨特的形式讓幼兒感受到了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事物的欣賞、對丑惡行為的憎厭。通過科學系統(tǒng)的舞蹈教育,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陶冶了幼兒的情操。
【參考文獻】:
[1]曾大地.幼兒舞蹈教育及意義淺析[J].大舞臺
[2]趙軍.淺談少兒舞蹈教育[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關鍵詞】音樂感受 情感發(fā)展 優(yōu)化教學
Cultivate the music experience ability to advance the feeling development
Diao Zhongling
【Abstract】To cultivate the infants’ music feeling ability can make their internal feeling richer and deeper, make their life richer and more colorful and the living quality is higher and higher. For that, teachers need to realize the particularity of infant music education, should substanti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effectively, widen their music view,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optimize the music 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icking point of teaching, seek for the breaking point, expand the music activity scope and feel music from more than one channel. In addition, if they want to achieve that purpose, they must regard the infants’ age character, developing level and music aesthetics as the foundation, infants’ active learning and spontaneous behavior as the base and teachers’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art artistic quality as the character.
【Keywords】Music experienceFeeling developmentOptimizing teaching
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感受力則是人們在對音樂作品產(chǎn)生審美知覺的過程中獲得的相應的情感體驗、審美感受的一種特殊能力。
幼兒情感發(fā)生的過程中,常以旋律動聽、節(jié)奏明快、情感色彩明朗的音樂來刺激他們的大腦中樞神經(jīng),并鼓勵他們敢于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使他們在音樂活動中始終伴隨著情感活動,進行美感教育。這樣,久而久之,必定使其內(nèi)心情感更豐富、更深刻,他們將來就會用良好的心情去欣賞生活中美好的東西,他們的生活就會更多彩,生活的質(zhì)量會更高。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感受力,促進情感發(fā)展呢?
1.要充分認識到幼兒音樂教育的特殊性。幼兒音樂教育與其他年齡階段音樂教育的區(qū)別是由這一階段兒童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殊性決定的。其特點包括綜合性和游戲性兩大類。幼兒音樂教育應防止在技巧上提出過高要求,防止把知識技能的傳授訓練凌駕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上,更不能用對中小學生甚至成人的要求對待幼兒。
2.充實教學內(nèi)容,開闊音樂視野。培養(yǎng)提高音樂感受力的前提是讓孩子大量地接觸音樂,以激發(fā)其音樂興趣,開啟音樂知力,拓寬音樂視野,豐富音樂經(jīng)驗。以往教學綱要中,每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不會超過15個曲目,平均每周不到一首。一味地復習,既限制了孩子的音樂視野,又會削弱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先從改革教育內(nèi)容入手,不斷地以各方面適合幼兒年齡特征的音樂內(nèi)容豐富孩子的智慧和情感。首先把對孩子發(fā)展水平差異上的了解及孩子的年齡特征為精選依據(jù),努力挑選孩子喜歡且易理解接受的音樂作品。如小班第一學期在不增加課時、不增加任何負擔的情況下共學了42個曲目,另加4首音樂欣賞,第二學期又讓孩子接受了50多首曲目,如《一、二、三》、《面包歌》、《兩只耳朵》、《大貓小貓》等。其次,仔細分析教材的難易度,把教材各二分之一分成易、一般、難三大類,容易的如《蘋果》、《朋友你好》,一般的如《清晨的火車站》、《好娃娃》,較難的如《兩只小鳥》、《小鈴與小鼓》等。
3.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音樂活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必須全方位地精心組織,優(yōu)化每一個音樂活動。為此,我們設計了以下主要的教學方法。
3.1對位法:即根據(jù)音樂內(nèi)容選擇相應的活動。例如,下大雨時學唱《下雨歌》;玩皮球時唱《皮球歌》:“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皮球會拍了,歌也就會唱了。
3.2多動法:即讓孩子更多地邊唱邊律動。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好動不好靜,因此在聽音樂、唱歌時都帶有明顯的動作性的特點。不管幼兒動作的樣子如何都是一種感情自然的流露。
3.3優(yōu)化法:即精心組織最優(yōu)化的音樂活動。包括正規(guī)的音樂學習活動和各種非正規(guī)形式的音樂活動。
3.4感染法:即教師身體力行感染孩子。教師個人的情感素質(zhì)是教育過程中情感教育水平高低的關鍵。
4.抓住關鍵,逐個突破。
4.1想聽――讓音樂走進孩子。這就讓幼兒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和興趣,激發(fā)其參加音樂活動的愿望。
4.2會聽――使孩子走進音樂。也就是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敏感性,努力成為音樂學習的主體,然后逐漸使孩子走進音樂。
5.拓寬音樂活動層面,多渠道感受音樂。
5.1玩“樂器”。根據(jù)孩子年齡特征,我們先讓孩子從入園就幾乎天天擺弄打擊樂器,無論在音樂活動中還是各活動間隙都可自由使用,既讓孩子們得到了不同音色音高節(jié)奏的感受,又給他們帶來了極其愉快的創(chuàng)造性經(jīng)驗。
關鍵詞:音樂教育;活動設計;節(jié)奏;音樂審美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7-0261-01
音樂是老師管理班級的好幫手,不同的音樂代表不同的指令,根本不需要老師組織紀律的。比如:鋼琴奏出一連串的琶音,孩子們就知道整理玩具了;《小蜜蜂》的音樂就是坐成半圓形形狀;聽到三下和弦音,就知道這是安靜的信號等。這樣的常規(guī),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音樂的辨別能力,又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還學會了哼唱歌曲等,可謂是一舉多得。
一、音樂教育是藝術與教育的交融
幼兒是成長發(fā)展中的個體,在音樂活動中有素質(zhì)能力上的差異。因此,教師要細心地、反復地觀察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xiàn),不僅要掌握幼兒教育的原則和方法,還必須熟悉和把握音樂教育的特殊性。只有把握音樂藝術教育的功能和特點,結合幼兒接受音樂教育的能力特性,才能逐步完成音樂藝術教育促進幼兒發(fā)展的任務。
近期筆者關注很多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看到很多教師都重視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質(zhì)能力,這是使音樂教育真正促進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因為幼兒只有在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才能獲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更好的得到發(fā)展。
二、音樂教育的學科特點
各個學科只有在充分發(fā)揮其學科特點的基礎上,才會各有所長地發(fā)揮其教育作用。音樂教育也是有著這樣幾個特點:
(一)培養(yǎng)幼兒音樂節(jié)奏感不能僅僅滿足于拍節(jié)奏。
對幼兒進行節(jié)奏訓練,培養(yǎng)節(jié)奏感是十分必要的。拍節(jié)奏是幼兒節(jié)奏入門訓練最常見的、最適合幼兒接受的方法。訓練中,不僅要使幼兒動作協(xié)調(diào)、合拍、整齊地拍節(jié)奏,更要在節(jié)奏性活動中引導幼兒從運動神經(jīng)上獲得節(jié)奏感覺,這是形成節(jié)奏感不可忽視的條件。
在孩子們對兒歌能建立穩(wěn)定的節(jié)拍律動后,就可以進入節(jié)奏的教學。教師可以選用一些與兒歌內(nèi)容有關的,并且能引起幼兒興趣的象聲詞,來代替原來的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和感覺,兒歌中有的一拍一個音,有的一拍兩個或多個音。
(二)培養(yǎng)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從而識別和領悟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與丑、悲與喜、是與非。
音樂藝術不是靠直白的說理,而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情感,起到啟示、感染的教育作用。如:兒歌《一分錢》中,沒有直接說出拾金不昧的詞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純樸的兒童語氣、音調(diào)和愉快的旋律,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又拿著錢對他點頭贊揚的具體情節(jié)。
三、通過實踐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
在幼兒音樂活動中,如何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師生的情感溝通,使孩子們在其中受到熏陶,豐富情感,使幼兒身心得到發(fā)展,從而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下面介紹的特點類型就顯得更為重要:
(一)選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能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具有教育性、藝術性、趣味性相結合的音樂教材。
盡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進幼兒的生活,使幼兒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獲得美的感受。
(二)根據(jù)樂曲內(nèi)容,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充分表現(xiàn)出一定的情感,激發(fā)幼兒也有情感地參與其中。
教師要十分樂意和善于扮演這些角色,以逼真的表演把幼兒帶入音樂作品特定的情境之中。如音樂游戲中,教師可以不同的身份,用表情、動作以及音樂游戲中的活動去調(diào)整幼兒的情緒和心理。如:當“小老鼠”到處亂跑時,教師可以扮演“大貓”,并說:“大貓來了!”要求幼兒馬上蹲下不動,或者扮演“老鼠媽媽”說:“小老鼠累了!”并帶頭假裝睡覺……。
(三)教師的語言、體態(tài)、臉部表情和音樂、動作示范,能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作品的蘊涵。如在《小黑貓打立正》這個音樂律動游戲的教學中,通過模仿小貓走路的可愛相,表現(xiàn)出小貓調(diào)皮、機靈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帶動全體幼兒積極地投入到表演中。
關鍵詞:幼兒教育 音樂教育 探討
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fā)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
1.幼兒音樂教育必須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科學規(guī)律
幼兒音樂教育必須以幼兒發(fā)展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基本理論為指導進行教育工作,違反這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問題,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給幼兒帶來心理、生理上的損傷。譬如:同樣一首歌曲,一位音樂技能技巧純熟,熟悉幼兒年齡特點,按照正確的教育原則、方法對幼兒實施教育的老師,會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老師,就教不到點子上,自己干著急,幼兒學不會。
2.通過對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向幼兒進行教育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
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樣一條音樂藝術途徑,來完成它的教育。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包括旋律美、節(jié)奏美、和聲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兒童音樂作品以反映兒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活潑的思想情緒為主,同時表現(xiàn)出這些思想情緒背后所隱藏的稱頌、贊揚、關心、同情、鼓舞、幫助等鮮明的態(tài)度。音樂藝術不是靠直接的說理,而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fā)揮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領悟其教育內(nèi)涵。譬如:教兒童學唱《一分錢》,歌曲的教育意義是進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沒有直接說出拾金不昧的詞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純樸的兒童語氣、音調(diào)的旋律、愉快的情緒,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著錢對他點頭贊揚的具體情節(jié),塑造了這樣一個生動感人的節(jié)術形象,給兒童以啟示,使他們領悟到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東西,即使是最少的錢--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是對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這樣的激勵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說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進行思想意識、情緒體驗、品德行為等方面的教育,還是進行知識技能、認識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過審美感受的途徑來進行。
3.寓教于樂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的又一特點
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這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育寓于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xiàn)之中,學得愉快,學有所得。引導幼兒在愉快活潑的、富有藝術特點的教育活動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歡樂的音樂活動之中,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身心健康,精神滿足,德、智、體、美等方面同時受到教育。
4.音樂教育的影響產(chǎn)生于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中
音樂教育是在兒童愉快的音樂活動中進行的,它的教育影響往往不像語言說教表述得那樣直截了當,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nèi)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yǎng)、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jīng)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xù)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而音樂藝術教育作用于人的內(nèi)心情感心靈深處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比說教更有說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在實踐中使用音樂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1.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活動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總有一部分幼兒老當演員,一部分幼兒老當觀眾。那些天賦好的幼兒經(jīng)常有機會表現(xiàn),而那些條件較差的幼兒卻因自卑而不敢表現(xiàn)。如果我們?nèi)纹渥匀?這部分幼兒不僅失卻了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的機會,還可能導致一定的心理缺損。我們應將音樂活動作為手段,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幼兒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谶@一思考,我設計了小步遞進的“階梯”,提出合適的要求,盡可能使教育個別化,使每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步調(diào)發(fā)展。如我設計了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系列節(jié)奏游戲:聽著小鈴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鈴節(jié)奏拍手)。大鼓和小鈴(即以跺腳方式模仿大鼓節(jié)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鈴節(jié)奏)。機器人(即聽辨鋼琴的低音區(qū)和高音區(qū),并分別用跺腳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腳(即根據(jù)圖譜上的小手、小腳標志,隨音樂用小手、小腳表現(xiàn)相應的節(jié)奏)。這組游戲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讓幼兒輕松自然地走進音樂活動,在難度不高的藝術表現(xiàn)中體驗成功。
另外,在音樂活動中,我盡可能給每個幼兒當領頭人的機會,如讓幼兒擔任指揮、領唱、領奏等,使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樹立自信心。
2.注重幼兒的探索發(fā)展
布魯納認為發(fā)現(xiàn)法能激發(fā)智慧潛力,培養(yǎng)內(nèi)在動機,有利于學會發(fā)現(xiàn)的技巧以及記憶的保持。由于幼兒年齡小,堅持性與忍耐性較差,不能長時間在看不到進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們應有目的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以激發(fā)其探究內(nèi)驅(qū)力。如在幼兒認識切分節(jié)奏(|XXX|XXX|)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按以下步驟積極探索:組織幼兒做“拉繩”及“劃龍船”游戲,尋找|XXX|的感覺,表現(xiàn)“加油呀”處的語言節(jié)奏。引導幼兒尋找周圍是否有這樣的節(jié)奏。如媽媽牙疼時邊捂著臉,邊說“|喔唷哇|喔唷哇|”老爺爺拔蘿卜時“|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此外,我還讓幼兒敲擊裝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聲音是有高低區(qū)別的;讓幼兒在“小動物找家”游戲中聽辨MI、SOL、LA的音高,獲得良好的音準感。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
在音樂活動中,不能只強調(diào)技能技巧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去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如用作畫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時,有的幼兒畫了一臺電視機,其中天線是LA,開關是SOL,機腳是MI;有的幼兒畫了一條吐泡泡的小金魚,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們唱著356356|356356|的歌……面對這些稚拙的創(chuàng)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勵,并引導他們當眾表現(xiàn)。
幼兒園美術活動的開展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也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然而在我們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感知體驗的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1.感知體驗時幼兒參與途徑單一,不是全方位的。
2.感知體驗時幼兒大多局限在活動室里,而且還局限在自己的位置上。
3.提供給幼兒感知體驗的作品沒有典型性,不利于幼兒掌握事物的基本結構。
4.提供給幼兒的感知體驗作品與操作主題也不相匹配。
那么,針對以上問題,我們?nèi)绾谓M織開展有效的美術教育,激發(fā)幼兒自發(fā)地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美,來提升幼兒對美術活動自發(fā)的表現(xiàn)力呢?
一、提供多樣化的感知與體驗途徑
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感知與體驗途徑非常重要,幼兒欣賞和感受的對象,可以是適合幼兒欣賞的大師的經(jīng)典作品,也可以是童趣十足的優(yōu)秀兒童作品;可以是可視的美術作品,也可以是相應的音樂作品或文學作品;也可以是幼兒對日常事物的觀察和感受,或?qū)?jīng)驗的回憶和體驗。總之,感知和體驗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幫助幼兒仔細觀察,豐富表象經(jīng)驗,以便將其中蘊含的藝術語言、符號吸收內(nèi)化到自己的頭腦中,甚至遷移運用到自己的操作活動中。
另外,感知與體驗的途徑也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應該是全方位的,不僅有視覺、聽覺的感知,還要有運動覺、言語知覺、直覺等各方面的參與。而且這種參與也不局限于教室中,必要時、方便時,還可以把幼兒帶入廣闊的大自然中欣賞、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領他們?nèi)嵉貐⒂^博物館、藝術展覽等,增強藝術感受力;這種參與還不局限于在座位上,它們可以隨著感情的起伏離開固定的座位,去盡情地跳、盡情地舞,或者坐在地毯上,甚至躺著也
可以。
二、提供典型性、多樣性、審美性的感知作品
教師提供給幼兒感知體驗的作品既要有典型性,有利于幼兒掌握某一事物的基本結構,又要有多樣性,有利于開闊幼兒眼界,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例如,繪畫《各種各樣的恐龍》時,首先可以欣賞普通的恐龍,讓幼兒在一目了然中掌握恐龍的基本結構:頭部、胸部、腹部、尾部,然后再欣賞各異的多幅恐龍圖片,讓幼兒理解,雖然恐龍有多種多樣的長相,但是基本結構是相同的。再如,泥工活動中幼兒捏花瓶,可以引導幼兒觀察花瓶的基本結構:瓶口、瓶頸、瓶腹、瓶底,引導幼兒分析基本結構,可以幫助幼兒把握花瓶的形體特征,為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然后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幼兒欣賞各種材質(zhì)、各種形狀、各種花紋的花瓶,為下一步自己創(chuàng)作花瓶插上想象的翅膀。例如,多提供大師的作品讓幼兒進行欣賞,如米羅的《指揮樂團》《人物》,保羅的《野菊》《宇宙來的聲音》,畢加索的《牧神的臉》等,在欣賞時產(chǎn)生相應的聯(lián)想和情緒反應,愿意和別人分享、交流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和美感體驗,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
三、提供與主題相匹配的感知作品
教師提供給幼兒感知和體驗的作品要與操作主題相匹配。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幼兒藝術地表現(xiàn)、感知世界,就要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興趣特點,盡可能利用各種手段,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欣賞。例如,繪畫《奔馳中的馬》,可以讓幼兒通過看看錄像、聽聽《策馬奔騰》的音樂來感受馬兒在草原上奔馳的飛馳的感覺,進而鼓勵幼兒用動作模仿、體驗策馬奔騰的感覺。
四、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感知體驗
想象和創(chuàng)造是對原有知識經(jīng)驗進行重新組合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開展繪畫活動之前,教師必須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幼兒對繪畫對象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如,在欣賞《滑稽人》時,對滑稽人的人物神情和姿態(tài)的感知與體驗,可通過視覺的觀察,還可以通過語言的描述,通過自己的身體動作的模仿體驗其滑稽的造型等。就如美國學者霍斯曼所說:“就像語言教學,能把聽、說、讀、寫綜合起來一樣,藝術教學也可以把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觸覺藝術等融為一體?!鄙厦佬g課時,教師還可以將一幅幅繪畫配上“畫外音”,使幼兒對靜止的畫面產(chǎn)生動態(tài)的感受,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繪畫領域?qū)W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的美術理解和感知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以自己的理解來灌輸給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的感受和理解以忽略不計,以免扼殺幼兒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