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贈別二首

贈別二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贈別二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贈別二首范文第1篇

原文:

贈別汪定海二首 其二》朝代:元    作者:戴良

故人忽已別,兀兀吾何適?暮投甬東路,不見往來跡。

贈別二首范文第2篇

古詩中有關女性的借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以部分代整體

這類借代,是用女性身體的某一部分來代替女性整體形象。它所使用的代體通常是女性最光彩照人的部分,諸如紅顏、蛾眉、細腰、素手等。比如,“玉顏”是王昭君作為一個美女的最典型最突出的形象,劉長卿用“玉顏”來代替王昭君,突出了王昭君相貌的潔白嬌美,這就大大增強了她作為一個美女的形象感覺。請品味以下例句:

1.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白居易《后宮詞》)

2.上馬辭君嫁驕虜,玉顏對君啼不語。(劉長卿《王昭君歌》)

3.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杜甫《哀江頭》)

4.萬里馱黃金,蛾眉為枯骨。(常建《昭君墓》)

5.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盧仝《有所思》)

6.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李端《鳴箏》)

7.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杜牧《遣懷》)

8.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細腰。(溫庭筠《楊柳枝》)

9.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高適《燕歌行》,“玉箸”,眼淚,這里以思婦之淚代指思婦)

二、以特征代本體

這類借代,是抓住女子佩飾、化妝用品、服裝等方面的特征,如紅粉、環(huán)佩、紅袂等來代指女性。這樣不僅使女性形象更鮮明可感,而且留給讀者更豐富的想象空間。這類用特征代本體的詩句很多:

10.紅粉樓中應記日,燕支山下莫經年。(杜審言《贈蘇綰書記》)

11.金鞭爭道寶釵落,何人先入光明宮。(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12.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夢天》)

13.紅袖擁門持燭炬,解勞今夜宴華堂。(韓《邊上看獵贈元戎》)

14.越女含情已無限,莫教長袖倚欄桿。(羊士諤《郡中即事三首》)

15.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秦觀《八六子》)

秦觀用美女的穿著“紅袂”來代稱女子,這女子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沒有特征的女性,而是一個衣袂飄飄,站在柳樹下,與戀人悵然惜別的紅衣美女。讀者從中品味出的不僅有女性的形象美,還有詩人的依戀難舍之情,這種藝術效果是使用抽象的名字所達不到的。

三、以狀態(tài)代本體

這類借代,是借用女子形象上的狀態(tài)來代指女子。例如“蟬娟(嬋娟)”,形容女子姿態(tài)美好的樣子,詩人以之代稱女子,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突出了女性氣質的嫵媚嬌柔。請看以下幾例:

16. 蟬娟二八正嬌羞,日暮相逢南陌頭。(權德輿《玉臺體十二首》其二)

17.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二首之一)

18.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孟郊《巫山曲》)

四、以結果代原因

事有因果,古代詩人有時不說原因,只說結果,但卻用結果來代原因。這類借代更能表現(xiàn)女性驚人的容貌美。下面幾例便是:

19.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其三)

20.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長恨歌》)

21. 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李商隱《北齊二首》)

22. 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李商隱《曲江》)

贈別二首范文第3篇

摘 要:蘇軾自古以來被認為是豪放詞的開創(chuàng)者,然而也有觀點認為蘇詞與其說是“開創(chuàng)”,不如說是“復古”。本文通過比較蘇詞與中唐文人詞的異同,來詳細分析蘇詞的“復古”意味,從而對蘇軾豪放詞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認識。

關鍵詞:詞;蘇軾;中唐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5-0175-01

一、前言

詞上承古樂府,發(fā)展于唐五代,成熟于宋代。文人“倚聲填詞”,是從中唐開始的。劉禹錫、白居易、張志和、韋應物、王建等都為我們留下了一些清麗質樸的詞作,雖然尚處詞的發(fā)展初期,但依然不失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經過晚唐五代及宋初一批詞人的努力,詞逐漸確立了以“婉約”為正宗的風貌。然而蘇軾的出現(xiàn),在詞界刮起了一陣革新的旋風。其詞“無事不可入、無意不可言”,尤其以《江城子?密州出獵》為代表的豪放詞一反柳七郎式的婉約詞,極大擴展了詞的書寫范圍。然而就其開創(chuàng)豪放派這一點,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中卻說:“太白《憶秦娥》,聲情悲壯;晚唐五代,惟趨婉麗;至東坡始能復古。后世論詞者或轉以東坡為變調,不知晚唐五代乃變調也。”曾棗莊先生也在《三蘇全書?導言》中說:“詞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走了一個‘之’字路,來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確實,在中唐文人詞中,詞的表達領域是比較廣泛的,并未局限于兒女情長;且詞風十分清麗質樸,帶有濃厚的民歌風味。與晚唐宋初詞相比,蘇詞顯然更加接近詞的本初面貌。本文將中唐文人劉禹錫、白居易、韋應物等的詞作與蘇詞作以對比,分析“復古”之說的緣由,并對這一說法作以適當補充。

二、質樸清麗的民間色彩

“中唐文人俗詞多取調于民間,并繼承源自樂府傳統(tǒng)的‘本題寫本事’,帶有原題賦詠的泛化傾向。”縱觀中唐清麗短小的文人詞作,這種帶有民間色彩的原始質樸是廣泛存在的;而《東坡樂府》中繼承這一特點的詞作亦不占少數(shù)。蘇軾對中唐文人詞民間色彩的復古具體表現(xiàn)在對鄉(xiāng)村民風的描寫方面。

中唐文人詞中存在很多對鄉(xiāng)村民風民俗的描寫,“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保▌⒂礤a《竹枝詞》其八)描寫了春日里農民勞作的忙碌場面?!皸盍嗲嘟?,聞郎江上踏歌聲?!保▌⒂礤a《竹枝詞二首》其一)描寫了民間踏歌的風俗?!俺蜕浇甓啵腿四艹距l(xiāng)歌。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保▌⒂礤a《竹枝詞二首》其二)生動展現(xiàn)了地方風土,“而能得六朝民歌之真諦”。這些詞作不但將農民入詞,而且生動地描寫了鄉(xiāng)村風物,展現(xiàn)了質樸歡快的民風民俗。

詞發(fā)展至宋代,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擴大,詞人大多描寫城市市井生活,已極少有將鄉(xiāng)村、民風民俗入詞的現(xiàn)象。而蘇軾在這一點上明顯有向鄉(xiāng)村回歸的表現(xiàn),許多描寫民風民情的詞作都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一反城市繁華香艷的色彩。如《浣溪沙》五首,描寫了途經鄉(xiāng)村的所見所聞,展現(xiàn)了農民質樸純真的鄉(xiāng)村生活,質樸明快。

蘇軾在這一點上依然是有承于歐陽修的?!稘O家傲》等詞作生動形象地塑造了采蓮女的形象,表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鄉(xiāng)村生活。歐蘇的這些鄉(xiāng)村詞作在晚唐宋初詞中是比較罕見的,而蘇軾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描寫及民風民俗的展現(xiàn)與歐陽修相比題材更加廣泛,且數(shù)目更多,不得不說這是他對中唐文人詞民間色彩的復古方面十分重要的體現(xiàn)。

三、填詞酬唱贈答的愛好

“中唐時期,詩壇上酬唱贈答之風頗為興盛,受此影響,中唐文人填詞唱和也蔚然成風?!眲⒂礤a與白居易的《楊柳枝詞》《憶江南》、張氏兄弟的《漁父》等,都是唱和酬答的佳作。

這一填詞酬唱贈答的現(xiàn)象在晚唐五代及宋初是比較罕見的,只有歐陽修《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晏殊《山亭柳?贈歌者》,張先《漁家傲?和程公辟贈別》等鮮有的幾篇。然而翻開《東坡樂府》,卻發(fā)現(xiàn)酬唱贈答的詞作比比皆是,幾乎占了大半部分:《臨江仙?送錢穆又》《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何滿子?湖州作,寄益守馮當世》《更漏子?送孫巨源》等等,而寄贈子由的詞更是不勝枚舉。這種唱和酬答的方式也反映出蘇軾“以詩為詞”的主張,與中唐時期未從詩中嚴格分化出來的詞作表現(xiàn)出相似的特點。

四、詞境的廣闊

正如劉熙載所說,詞在中唐初興的時候,所表達的內容是比較廣闊的,并未僅僅局限于兒女情長。

在詠史懷古方面,有劉禹錫《瀟湘神》二首,詞詠湘妃故事;竇弘余《廣謫仙怨》記詠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凄美愛情,既有微諷,又有惋傷。在邊塞詞方面,有韋應物《調笑令》,詠物同時寫景,氣象曠大,風格質樸;戴叔倫《轉應曲》表達了戍卒長期戎邊生活的愁怨。在閨怨方面,有白居易《長相思》二首,表現(xiàn)出閨婦對夫君纏綿悱惻的相思之苦。

同時,中唐文人詞并非晚唐五代的“代言體”,而經常在詞中慨嘆身世,抒懷。如張志和《漁父》,在風景描寫的背后,抒發(fā)的是個人高遠淡泊的情懷;劉禹錫《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來,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瀝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保ㄆ浒耍┲苯颖磉_出被貶謫后的重振士氣,表現(xiàn)出作者樂觀上進的精神。然而這些開闊的詞境在晚唐五代至宋初的發(fā)展中,都被“言情”所取代了。

蘇軾正因不滿于詞境過于狹隘,力圖打破其在抒情言志方面的局限、擺脫晚唐五代婉約詞的樊籬,從而“復古”出“無事不可入、無意不可言”的豪放詞,回歸到詞初興時自由而廣闊的詞境。也就是說所謂的“豪放詞”并非與“婉約詞”完全對立的,而是包括婉約風格在內,且在其基礎上將詞境大大擴展。蘇軾在豪放詞之余不僅有大量的婉約詞,而且其一首詞內也呈現(xiàn)出豪放與婉約相交織的意味,是某種復雜感情的感發(fā)。如《望江南?超然臺作》,上闋寫景幾乎與婉約詞無異,而下闋卻鮮明地體現(xiàn)出其一貫的曠達風格,實難簡單斷定豪放與婉約。故愚以為與其說蘇軾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不如說其擴大了詞境,使詞不僅局限于“”,而可以如詩般自由抒情達意,從而回歸至中唐詞體初創(chuàng)時期的自由廣闊。

參考書目:

[1]、《東坡樂府箋》蘇軾著,朱孝臧編年,龍榆生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劉禹錫集箋證》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白居易全集》白居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張王樂府》張籍、王建著,徐澄宇選注,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贈別二首范文第4篇

古詩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從小誦讀古詩文,對人的一生治學修身大有好處。下面讓我們走進那經典的古詩文中細細品味吧!

【古詩賞讀】

堅貞與豁達

——唐代送別詩二首品讀

(一)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①芙蓉樓:古代建筑。故址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唐代稱潤州)城西北。

②吳、楚:潤州在春秋時代屬于吳國,戰(zhàn)國時代屬于楚國。詩中用來泛指送別友人的地方——潤州。

③冰心:像冰一樣清澈透明的心。

④玉壺:玉石制成的壺。

(二)別董大

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①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音樂藝人,善彈琴、琵琶。

②曛:昏暗。

賞讀

古代文人或為游學,仗劍走四方;或因仕途變遷,任所不斷改變,于是與友人離多聚少,而分別之際又常用贈別的詩句抒懷,這些贈別抒懷的詩,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送別詩。詩人們在詩中或念懷情感,或彼此激勵,或傾吐心中塊壘,無不情真意切,感動了暫別的友人,也感動了無數(shù)后世讀詩的人。當然,境遇、心境和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以及詩人個人性格的迥異,也使得詩句呈現(xiàn)出了極不相同的風格及情感色彩,顯示了各自獨有的個性。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是詩人被貶南京時,親自送北歸的朋友辛漸至潤州時所作。為送友人而遠行百里,由南京送到了鎮(zhèn)江(潤州),可見情意之深。但滂沱的大雨,寒冷的江夜,卻令送別的飲宴顯得分外凄楚;而黎明時刻的江邊道別,又讓人更覺此一別山高水遠,連身邊的山巒都是那樣的孤獨……

朋友將北歸洛陽了,自己在洛陽也有親朋故舊,他們若要問起“我”的情況,捎話的朋友需怎么回答呢?那就請轉告:“我”對國家的心仍然冰清玉潔,毫無垢點,全然不變!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壺”擲地有聲,鏗鏘作響,表明了詩人對祖國的一片忠貞!無論境遇如何變化,即使被貶也赤心不改。借送別,將心中的赤誠全盤托出。

高適的《別董大》則是另一番色彩。豪爽的高適,半生漂泊,但心中的豪情不減,性情中的豁達不變。他送別友人是在黃沙蔽日、北風勁吹、群雁南歸、大雪飄飄的荒涼邊地。然而,他筆下只有蒼勁,而無悲涼。他豪邁而豁達地勸慰朋友:不要發(fā)愁前方的路途中找不到自己的知心朋友,你的技藝、你的才學,天下人都知道?。∷蛣e而無凄楚,祝愿中充滿了激勵,高適闊達的胸襟,豪放的個性在詩中鏗鏘而出。

詩的前兩句寫景,蒼涼中含蘊勁力;后兩句則在雄渾中透出豁達。一個于邊地征戰(zhàn),不懼雨雪風沙,英武挺拔的詩人形象矗立了起來!

如果說,王昌齡以細致的描繪透出心中的孤寂與堅貞,讓人看到了他冰清玉潔的赤子之心;高適則以蒼涼雄渾的寫景,對友人充滿豪情的鼓勵,顯示了他英武、豪邁、豁達的心胸!

【古文閱讀】

與善人居①

[南北朝]顏之推

與善人居②,如入芝蘭之室③,久而自芳也④;與惡人居,如入鮑(bào)魚之肆(sì)⑤,久而自臭也。

譯文

和好人處在一起,如同身在滿是芝蘭的屋內,時間長了,本人也自然變得芳香;和壞人處在一起,如同進入賣腌魚的店鋪,時間長了,自然身上也有臭味。

這則家訓告誡人們要和品德好的人結交朋友,這樣你也可以越變越好;不要和壞人交朋友,不然,你也會變壞的。在說道理時,作者用的比喻十分恰當。

注釋

①選自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顏之推:北齊文學家,學者。家訓:一般指一家之長對家庭其他成員(主要是后輩)的訓誡、教育。

②與善人居:和好人處在一起。居:處在一起。

③如入芝蘭之室:如同身在滿是芝蘭的屋內。芝蘭:芝和蘭,有香味的草。

④久而自芳:時間長了,本人也會變得芳香。

⑤如入鮑魚之肆:如同身入賣腌魚的店鋪。鮑魚:腌的咸魚。肆:店鋪。魚常腐臭,所以用“鮑魚之肆”來比喻惡人或小人聚集之地。

家 誡①

[北宋]歐陽修

玉不琢,不成器②,人不學,不知道③。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④,雖不琢以為器⑤,而猶不害為玉也⑥;人之性,因物則遷⑦,不學,則舍君子而為(weí)小人⑧,可不念哉⑨?

譯文

玉石不經過雕刻打磨就不能成為器物,同樣,人不經過學習就不能知道道理。但玉石作為物質有它自己穩(wěn)定的性質,即使不去雕刻打磨,把它做成器物,卻還是不妨礙它玉石的本質;人的品性是隨著事物、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不學習就放棄了成為君子的可能而成為了小人。難道可以不考慮這個問題嗎?

注釋

①選自歐陽修的《筆說》。歐陽修:北宋文字家、史學家。

②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器:器物。

③道:道理。

④然:但是。為:作為。常德:穩(wěn)定的性質,指玉之品性。

⑤雖:即使。

⑥猶:仍然。害:妨礙。

⑦因:這里是“隨著”的意思。遷:變化,改變。

⑧舍:放棄,不要。這里是“不能成為”的意思。而:反而。為:成為。

⑨可:表示反問,難道。念:考慮。哉:表示反問,嗎。

【佳詞共品】

菩薩蠻

王安石

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①垂楊里?;ㄊ侨ツ昙t,吹開一夜風②。梢梢新月偃③,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譯文

幾間茅屋面對著青青的碧水。我輕衫短帽,在垂楊里從容漫步。一夜的春風把花兒吹開,那顏色還像去年那樣艷麗鮮紅。中午喝醉了酒睡下,醒來時已是一彎新月當空。我最關心的是什么呢?是黃鸝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

注釋

贈別二首范文第5篇

關鍵詞:蘇軾詞;兩次仕杭;唐人詩句;化用

一、引言

況周頤《蕙風詞話》指出“兩宋人填詞,往往用唐人詩句?!痹谔K軾詞中,也存在著化用唐人詩句的現(xiàn)象。本文選取蘇軾兩次仕杭時期的詞作,一方面旨在以此為窗口研究蘇軾詞對唐人詩句的化用情況;另一方面,由于蘇軾一生中曾在其34歲和52歲時兩次仕杭:第一次任期是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至熙寧七年(1074)九月,第二次任期是元v四年(1089)七月至元v六年(1091)三月,兩次仕杭相隔了十余年。因此,本文對這兩次仕杭時期的蘇軾詞分別加以研究,亦試圖進一步發(fā)現(xiàn)其化用唐人詩句呈現(xiàn)出的變化。

二、初次仕杭時期

1.逐年考察

根據蘇軾初次仕杭的起止時間,本文查閱《蘇軾詞編年校注》,共收集到該時期詞作35闋,參考其編年與校注,現(xiàn)將其對唐人詩句的化用進行逐年考察:

熙寧六年

(1)[行香子]《過七里灘》:“魚翻藻鑒”化用杜甫《絕句六首》之四:“翻藻白魚跳”。

(2)[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

①“忽聞江上弄哀箏”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

②“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化用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3)[菩薩蠻]《歌妓》:

①“我已無腸斷”化用白居易《山游示小妓》:“無腸與君斷”。

②“遺響下清虛”化用杜甫《聽楊氏歌》:“響下清虛里”。

(4)[臨江仙]《風水洞作》:

①“寒藻舞淪漪”化用柳宗元《南澗中題》:“寒藻舞淪漪”。

②“層巔余落日”化用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之一:“層巔余落日”。

(5)[江城子](玉人家在鳳凰山):

①“十里春風誰指似”化用杜牧《贈別》:“春風十里揚州路”。

②“香霧著云鬟”化用杜甫《月夜》:“香霧云鬟濕”。

熙寧七年

(6)[少年游](去年相送):“對酒卷簾邀明月”化用李白《月下獨酌四首》之一:“舉杯邀明月”。

(7)[虞美人]《為杭守陳述古作》:“湖山信是東南美”化用魏萬《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湖山信為美”。

(8)[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太守例能詩”化用劉禹錫《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游宴之盛,因以戲酬》:“蘇州太守例能詩?!?/p>

(9)[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清香凝夜宴”化用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宴寢凝清香”。

(10)[勸金船](無情流水多情客):“杯行到手休辭卻”化用韓愈《贈鄭兵曹》:“杯行到君莫停手”。

(11)[浣溪沙]《重九》:“茱萸仔細更重看”化用杜甫《九月藍田崔氏莊》:“醉把茱萸仔細看”。

2.歸納與分析

根據以上考察,初次仕杭時期的35闋蘇軾詞中有11闋共15處對唐人詩句進行了化用,化用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概率為43%,較為常見。本時期蘇軾詞化用唐人詩句的現(xiàn)象集中出現(xiàn)于熙寧六年、七年,即初次仕杭任期內的末兩年。

下面進行更細致的分析:

(1)從數(shù)量來看,同一闋詞中最多出現(xiàn)兩處化用的情況。

(2)從對象來看,本時期蘇軾詞的化用對象多為某首詩中的單獨一句,僅有“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這一處例外。

(3)從出處上看,本時期蘇軾詞化用的唐人詩句以杜甫詩句為最多,在總共的15處中占了6處,蘇軾“對杜詩藝術深入研究,大力提倡,身體力行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學杜”的傾向,由此可見一斑。

(4)從方法上看,本時期蘇軾詞化用唐人詩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①直接沿用原句:例如[臨江仙]《風水洞作》中的“寒藻舞淪漪”,就是直接沿用柳宗元《南澗中題》中的原句“寒藻舞淪漪”。

②直接截用詩句:例如[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中的“太守例能詩”即對劉禹錫“蘇州太守例能詩”一句直接進行截用。

③擇取字詞,再簡單發(fā)揮:這是本時期蘇軾詞化用唐人詩句所最常見的方法,例如詞句“香霧著云鬟”,乃擇取杜甫“香霧云鬟濕”一句中“香霧”、“云鬟”的字詞略加發(fā)揮而成;又如,擇取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中“曲終”、“人不見”、“數(shù)峰青”三處字詞,加入“尋問取”即成詞句“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擇取詩句“無腸與君斷”中“無腸”與“斷”的字詞,只是略換表達方式,即成詞句“我已無腸斷”。

初次仕杭時期的蘇軾詞化用唐人詩句的方法以擇取字詞,再簡單發(fā)揮最為多見,兼有直接沿用原句、直接截用詩句的情況存在,鮮見富有個人情感的藝術加工,稍顯單薄。

再次仕杭時期

逐年考察

根據蘇軾再次仕杭的起止時間,本文查閱《蘇軾詞編年校注》,共收集到該時期詞作31闋,參考其編年與校注,現(xiàn)將其對唐人詩句的化用進行逐年考察:

元v四年

(1)[行香子]《茶詞》:“覺涼生,兩腋清風”化用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2)[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之一:

①“強揉青蕊作重陽”化用杜甫《嘆庭前甘》“青蕊重陽不堪摘”。

②“不知明日為誰黃”化用朱慶馀《旅中過重陽》:“今日為誰黃”。

(3)[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之二:“暫時流轉為風光”化用杜甫《曲江二首》其二:“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元v五年

(4)[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佳人不見董嬌饒”化用杜甫《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佳人屢出董嬌饒”。

(5)[南歌子]《錢塘端午》:“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化用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6)[點絳唇]《再和送錢公永》:“落日山銜半”化用李白《烏棲曲》:“青山猶銜半邊日”。

元v六年

(7)[浣溪沙](雪頷霜髯不自驚):“且呼張丈喚殷兄”化用白居易《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笑呼張丈喚殷兄”。

(8)[浣溪沙]《和前韻》:“水晶盤瑩玉鱗W”化用杜甫《麗人行》:“水精之盤行素鱗”。

(9)[木蘭花令]《次馬中玉令》:“要看梨花枝上雨”化用白居易《長恨歌》;“梨花一枝春帶雨”。

(10)[臨江仙]《送錢穆父》:“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化用白居易《贈元稹》中的:“無波古井水,有節(jié)秋竹竿”。

(11)[減字木蘭花]《送別》:

①“忍聽陽關第四聲”化用白居易《對酒》:“聽唱陽關第四聲”。

②“不見如今勸酒人”化用曹唐《劉阮再到天臺不復見諸仙子》:“不見當時勸酒人”。

分析與比較

根據以上考察,本時期的31闋蘇軾詞中有11闋共13處對唐人詩句進行了化用,化用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概率為42%,與初次仕杭時期相近。此外,這次任期內每一年的詞作都有化用唐人詩句的情況,時間分布上也比初次仕杭時期更為均勻。

下面進行更細致的分析與比較:

從數(shù)量來看,本時期與初次仕杭時期相同,一闋詞最多出現(xiàn)兩處化用。

(2)從對象來看,本時期蘇軾詞化用的對象也多為某首詩中的單獨一句,但以兩句詩為化用對象的情況出現(xiàn)了三處,比初次仕杭時期更為多見。

(3)從出處來看,本時期蘇軾詞化用的唐人詩句依然以杜甫詩句為最多,共有4處。同時,更值得注意的是:與初次仕杭時期杜甫詩句的一枝獨秀不同,該時期蘇軾詞對白居易詩句的化用也達到了4處,與杜詩并列。在這一時期蘇軾曾作詩題云:“予去杭十六年而復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碧K軾對白居易由于心性同樣安分寡求而產生的認同,不僅表現(xiàn)于上述詩題,由這一時期詞作中多化用其詩句亦可見一斑。

(4)從方法上看,本時期蘇軾詞與初次仕杭時期相比,在化用唐人詩句的方法上既具有共同點,也呈現(xiàn)出變化――

首先,觀察共同點。與初次仕杭時期相同,擇取字詞再簡單發(fā)揮也是本時期化用唐人詩句的方法之一。例如[臨江仙]《送錢穆父》:“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即是擇取詩句“無波古井水,有節(jié)秋竹竿”中“無波”、“古井”、“有節(jié)”等字詞稍加潤色而成的。

接著,考察新變化。本時期蘇軾詞已不再使用直接沿用原句、直接截用詩句的方法,相較于初次仕杭時期,本時期蘇軾詞化用唐人詩句的方法更加多樣,情感痕跡也更為明顯,主要有以下三種新方式:

①根據自身情境進行改動和擴展:例如將詩句“今日為誰黃”中的“今日”改為“明日”,又擴以“不知”而成詞句“不知明日為誰黃”,既符合自身的情境,又突顯了茫然不知前途的感受。

②擇取字詞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如詞句“要看梨花枝上雨”擇取了詩句“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字詞,但并非描摹楊貴妃聽見使者到來而哭泣,而是注入自己對友人的不舍之情;又如詞句“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借用“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的字詞,但并非反映揚州城的繁華,而是表達自己對杭州的情有獨鐘。

③反用詩句:如詞句“佳人不見董嬌饒”,反用杜詩“佳人屢出董嬌饒”,抒寫出自己月夜登樓的失落心緒,蘊含著個人情感;又如詞句“忍聽陽關第四聲”,反用詩句“聽唱陽關第四聲”,惜別之情溢于言表。

結論

兩次仕杭時期,蘇軾詞對于唐人詩句的化用都是較為常見的;在這兩次仕杭時期中,同一闋蘇軾詞最多只出現(xiàn)兩處化用的情況,而其化用的對象都以某首詩中的單獨一句為多;在這兩時期中,杜甫詩始終是蘇軾詞化用唐人詩句的重要出處,擇取字詞并簡單發(fā)揮是蘇軾詞化用唐人詩句的一貫方法。

與初次仕杭時期相比,再次仕杭時期蘇軾詞對于唐人詩句的化用也呈現(xiàn)出了新變化:時間分布更為均勻;以兩句詩為化用對象的情況增多;白居易詩成為與杜甫詩并列的重要出處;在方法上也更多樣,通過根據自身情境進行改動和擴展、擇取字詞并注入自己的情感,以及反用詩句三種新方法的運用,蘇軾自身的情感痕跡得到了更明顯的表現(xiàn)。

注釋:

[1]唐圭璋P4419(中華書局,1986)

[2]鄒同慶,王宗堂P14-93(中華書局,2002)

[3]莫礪鋒,1994年02期P28

[4]鄒同慶,王宗堂P599-673(中華書局,2002)

[5]王文誥 輯注P1761(中華書局,1982)

參考文獻:

[1] 唐圭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2] 鄒同慶,王宗堂.,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南通市| 万年县| 广饶县| 阿图什市| 贵州省| 盖州市| 喀喇| 乌鲁木齐县| 德安县| 襄樊市| 巴塘县| 江北区| 安达市| 六盘水市| 金溪县| 子洲县| 岗巴县| 十堰市| 青岛市| 交口县| 三亚市| 栾川县| 蓝田县| 永嘉县| 金华市| 伊通| 张掖市| 西城区| 柞水县| 十堰市| 吴江市| 河源市| 金门县| 陇西县| 且末县| 东乌珠穆沁旗| 柏乡县| 汕头市| 汝州市| 兴海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