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略論醫(yī)學特種攝影的做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內外斜位
在內外斜位圖像上裸體實質不能到圖像后部邊緣,在圖像后緣應見到乳后脂肪間隙。當患者體位擺放較好時,在內外斜位一張圖像上即可見到胸大肌及完整的裸體組織,包括裸體下部和腋尾部。
2頭尾位
頭尾位圖像是標準的裸體軸位圖像。攝影時患者面向設備站立,將頭偏向對側,身體略向前傾;將一只手置于乳房下將其上提,使乳房皮膚褶皺展開,圖像接收板就擺放至該水平。用雙手將乳房在膠片盒上盡量向前拉伸,展平皮膚褶皺,肩關節(jié)應輕度后旋,使腋前線的皮膚展平,乳頭要盡量位于前方。頭尾位作為內外斜位的補充,可顯示裸體內、后側組織。體位較好的裸體頭尾位片,從胸壁側膠片邊緣到乳頭的距離,與內外斜位片上乳頭到胸大肌前緣的距離相比,相差應小于1cm。
3補充體位
3.1純側位
因為內外側位可能無法顯示裸體后部和腋窩區(qū)域,所以內外斜位代替了內外側位成為常規(guī)體位。但內外側位在定位病變時仍是很重要的,并且可能有助于區(qū)分病變和重疊的腺體組織。內外側位是真正的矢狀位,將接收板置于乳房外側,壓迫器從內側壓迫乳房。內外側位對于顯示內上象限位置較高的病變十分有效,此處病變在內外斜位上可能無法顯示,對于裸體內下方或外下方較深部位,接近胸壁的病灶,行內外側位檢查也很有效。內外側位可以被用來顯示在內外斜位中出現(xiàn)而在頭尾位未出現(xiàn)的病變。如果一個病變在內外側位的位置低于斜位,那么這個病變較偏外側;相反,如果病變在內外側位的位置高于斜位,那么病變則偏于內側。外內側位也是90°的側位,但是乳房是從外側向內側壓迫,X線束從外側向內側穿過。在這個體位上,裸體內側部分與接收板更為接近,對于顯示位于裸體內側的病變更為有效。
3.2外內斜位
外內斜位的優(yōu)點是可以較好地顯示位于裸體內后方的病變,這些病變可能只在頭尾位中有所顯示,或是可被觸及,但是在常規(guī)裸體X線攝影中無法顯示。行外內斜位時,球管和膠片盒架向對側乳房傾斜45°~60°,被檢乳房內側置于膠片盒架上,同側上肢置于接收器上,上提乳房,壓迫器從外側方向壓迫乳房。這些體位也同樣適用于脊椎嚴重后突或是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此體位對于顯示靠內側的并且在內外斜位上沒有顯示的病灶也很有幫助。上下斜位(SIO)與內外斜位一樣,也適用于脊椎后突或是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這是傾斜投照體位,X線束不是由內向外垂直投照,而是從外上向內下投照。壓迫器置于外上方,向內下壓迫。
3.3夸大頭
尾位當病變位于裸體最外后方或內后方時,在常規(guī)頭尾位圖像上可能無法顯示。當在內外斜位上見到位于裸體深部的病變而在頭尾位上未見顯示時,夸大外側或內側頭尾位(XCCL或XCCM)將有助于病變的定位。行夸大外側頭尾位攝影時,將乳房的外側部分放置在膠片盒上,為使腋尾部較好地與膠片接觸,患者身體應略后傾,同側上肢外展。行夸大內側頭尾位攝影時,患者身體前旋,胸部向前伸展,這樣可以攝入位于較內后方的病變。如果病灶位于內上象限靠上方的部位,那就要上移膠片盒架,并且壓迫乳房最上方的部位。夸大頭尾位常用來定位僅在內外斜位中顯示的靠后部的病灶。首先行夸大外側頭尾位,因為大部分裸體實質及大部分裸體病變尤其是裸體癌位于裸體的外上象限。
3.4點壓攝影
盡管在內外斜位上可以顯示裸體的腋尾部和腋窩下部,但有時仍需要附加腋窩位攝影以評價腋窩上部病變。球管和膠片盒從內上向外下傾斜45°~60°,患者背向機器轉動15°,同側上肢與裸體成90°,膠片盒置于肋骨后部并使其邊緣超過患者的肱骨頭,患者身體略后傾以便與膠片盒更好地接觸。腋窩是惟一要被攝入的區(qū)域,因為該部位有較多的組織,因此無法實施有力壓迫。腋窩位專門用來評價該部位可觸及的腫塊,或是在內外斜位上方出現(xiàn)的腫塊。大多數(shù)裸體X線機都有一個較小的壓迫器,可用來行點壓攝影,在常規(guī)圖像中顯示的可疑病變可行點壓攝影。利用壓迫器將病變周圍的正常組織推開,技師必須從原圖像中判斷出病變位置,并且必須仔細操作以確保病變在點壓攝影范圍內。點壓攝影在評價結節(jié)的邊緣、區(qū)分局部致密是真病變還是重疊組織時十分有價值;點壓攝影的另外一個用途就是評價在常規(guī)攝影圖像上顯示不清而臨床可觸及的結節(jié),尤其在評價較小結節(jié)或鈣化時,技師旋轉病變使其處于切線位,之后點壓迫該部位,同時結合放大攝影。當病變僅在頭尾位中顯示時,行滾動頭尾位攝影有助于判斷是否為真性病變,并且可以在矢狀水平定位病變。行滾動頭尾位時,壓迫乳房前患者的體位與頭尾位相同,輕輕移動裸體組織。行內側滾動頭尾位時,裸體上方的組織在壓迫前向內側移動。行外側滾動頭尾位時,裸體上方的組織向外側移動。閱讀滾動頭尾位影像時需事先了解裸體的滾動方向,如果病灶在滾動頭尾位中仍然存在,則是真病變。病變定位與裸體移動方向有關,如果病變在內側滾動頭尾位時位置向內移,在外側滾動頭尾位時向外移,則病變位于裸體上半部分;如果病變移動方向與裸體滾動方向相反,則位于裸體的下方。
3.5切線位
切線位是一種附加體位,主要作用:評價可觸及的包塊;觀察腫塊切除或放射治療后局部瘤床情況;判斷鈣化是否位于皮膚上。對于臨床觸及的包塊或腫塊切除后瘢痕,將其放置切線位且沿此方向施壓攝影。對于可能的皮膚鈣化,需要行切線位判斷。將定位壓迫板放置在被認為有鈣化的乳房表面,獲得一幅圖像,確定好鈣化坐標,將一個標志物放在坐標上。之后移開定位板,將標志物下的乳房皮膚放置在切線位,如果鈣化位于皮膚,則在皮膚上可見到鈣化灶。對于隆胸術后患者來說,顯示乳房植入物周圍腺體的X線攝影非常困難,尤其顯示假體及其后部更為困難,所以必須采取手動技術行標準的內外斜位和頭尾位攝影。
作者:嚴華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