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真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本文分析了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真理對應觀所存在的問題,述介了萊科夫和約翰遜在其合著的《身體中的哲學》中所論述的體驗哲學真理觀,說明真理的相對性在于它的層級性、體驗性、主觀性和客觀性。
關鍵詞真理真理對應觀體驗體驗哲學
真理和如何認識真理的問題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精神觀念和現(xiàn)實世界中的客觀事物有對等關系,這種對等關系解決了知識的問題。因為既然我們的心智可以直接把握現(xiàn)實世界客觀事物的本質,我們便可以獲得知識。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本體(所有的)和知識(所知的)之間沒有分離,心智直通外在世界,心智和外在世界同構。這便是形而上學的實在論(metaphysicalrealism)。
對于笛卡爾來說,哲學在心智和外在世界之間開辟了一條鴻溝。心智和外在世界絕非一體,身和心也并非一物;身為肉體凡物,心與身及容身的世界一分為二,屬于心靈屬性的思維因此與屬于身體屬性的感知經驗、心理特性、生理系統(tǒng)、神經機制等脫節(jié),心智也就更不可能和客觀世界直接相連;二元相對,心智和外在世界之間的鴻溝不可逾越。不過,相對于心智的外在世界并非是不可知的,外在世界呈現(xiàn)為一種獨特的、絕對客觀的結構,現(xiàn)實世界中的范疇、關系都是客觀存在的。客觀世界可通過人的經驗鏡像般地反映到心智和思維之中,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心智獲得有關它的知識,形成人精神世界中的觀念。不過,這些觀念都只能是對外在世界的“內在表征”(internalrepresentations),人腦中的概念范疇也僅是對外部客觀事物的自然如實的映射,內在表征和概念結構永遠獨立于外部世界,雖然它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和外部世界遙相“對應”(corresponding)。
和現(xiàn)實或客觀的范疇組織完全對應的人的意識或思維表征在分析哲學那里實際上就是一種符號表達式或符號結構,這樣的符號只是一些除了相互之間的區(qū)別性特征外再無其他屬性的抽象體(注:Fodor,J.1981.Representations.Cambridge,Mass:MITPress.)。這種“符號系統(tǒng)實在論”(symbol-systemrealism)將心智和外在世界之間的裂隙大而化之,因為符號這種抽象體和外在事物或現(xiàn)實范疇之間實在沒有共性可談。不僅如此,它們之間更不存在什么自然關聯(lián),這樣,思維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別在符號系統(tǒng)實在論中不僅表現(xiàn)為最大化,而且最大程度地具有了任意性。也正因為如此,分析哲學尤其注重指稱理論和真理理論的建立,指稱和真理問題在分析哲學中變得舉足輕重,分析哲學的分析方案需要其所建立的指稱論和真理觀去填補符號表征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距離,并改善兩者之間的無關景象。
分析哲學的真理論就是對應論或曰符合論?!皩胬碛^”可以簡單直覺地表述為:“一個陳述與現(xiàn)實事物結構相符為真,與現(xiàn)實事物結構不符則假”。那么,何為“符”何為“不符”?符號結構和實際的事物結構之間的裂隙究竟如何補綴?兩者之間的對應根本在于什么?分析哲學認為這些問題便只能留給指稱理論來解決了。然而,正如萊科夫和約翰遜(注:Lakoff,G.&M.Johnson.1999.PhilosophyintheFlesh.BasicBooks.)所指出的那樣,由分析哲學所提出的指稱理論對于上述問題的求解實在是于事無補。
分析哲學中主要有兩種關于指稱的理論。第一種指稱理論是說一個語言表達式的意義決定了其指稱的對象。此類指稱理論可上溯至弗雷格。弗雷格(注:Frege,G.1892.Onsenseandreference.InP.GeachandM.Black,eds.,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Acts,41-58.NewYork:AcademicPress.)認為意義(sense)——既獨立于身體又獨立于心智的客觀的抽象體——以某種方式正確選擇出指稱物,但他對意義如何能夠正確選擇指稱卻并沒有提供一個科學的說明。蒙太古(注:Montague,R.1974.FormalPhilosophy.NewHaven,Conn:YaleUniversityPress.)把弗雷格的意義或內涵看作對指稱實施選擇的數(shù)學函項,這又令我們對人何以確定指稱大為不解。塞爾(注:Searle,J.1969.SpeechAct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雖然想到通過“心智-大腦”來確定弗雷格意義對某一客觀實際的指稱,但由于這一客觀實際是外在的且獨立于心智-大腦,塞爾必須對這兩者之間的溝塹如何架通給出科學的說明,但是他實際上并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
分析哲學的第二種指稱理論是所謂的“指稱有因”說,即指稱是由特定的人通過特定的指稱行為來確定的??死湛?普特南的指稱理論可謂命名說的代表。該理論相信“歷史個人”是以其“指點”之手動確定了某個特定詞語其固定的指稱物,且所指之物之身份以及它和相應名稱間的關系歷時而不變。不過同樣地,命名論者對于符號和世界之間固定關系的規(guī)定如何能夠依靠簡單的“指點”之舉和命名行為就能成功沒有詳論,更沒有談及這種規(guī)定性的固定關系如何能夠經久彌堅。
通常形式的真理對應觀當然還可以視作在命題層面上對意義指稱論的重復。分析哲學引進“命題”這一概念可以克服或曰“中和”自然語言之間的差別,不同語言的幾個語句可以表達一個相同的命題(注:當然,弗雷格當初提出“語句”和“命題”的區(qū)分還有其他考慮,這里不再贅述??蓞⒁婈惣斡常?003),《語言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命題實際上還是一種抽象的符號性結構,主詞-謂詞結構、謂詞-論元結構等等,它其實就是概念的組合,如果這種概念的組合與現(xiàn)實世界中的某種關系一致,該命題便是一個真命題,“真”即為該命題的指稱。從語句中抽象出來的命題可以用形式的語言來進行表述。形式分析哲學甚至將現(xiàn)實情景模型化,從而為用以表述命題的抽象的形式語言建立一個集合論意義上的模型,為形式語言中的符號確立抽象的所指。然而在萊科夫這樣的認知語言學家看來,分析哲學所有這些分析技術上的精細化和復雜化對于揭示什么是真理這一問題來說都因為其先天存在的缺陷而徒勞無功。在他們看來,自然語言不能實現(xiàn)完全的形式化,自然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在認知上是真實的語言現(xiàn)象如意象圖式(空間關系概念)、基本范疇、各種類型的原型、輻式范疇、顏色范疇、概念隱喻等,都是形式句法學和形式語義學所不能解釋的;自然語言中的詞語和語法結構的意義也不能根據集合論模型加以確定,比如由體動動詞(verbsofbodilymovement)所表達的、符合身體運動圖式(thebody''''smotorschemas)的運動范疇(motorconcepts),集合論模型便難以對其作出充分描述,原因是這種由抽象個體、抽象個體集合、抽象個體集合的集合等所構建的模型根本上就缺乏適合描寫那些帶有體驗性意義的結構和機制。萊科夫和約翰遜在他們合著的《身體中的哲學》一書中,還利用顏色范疇對真理對應觀的局限性作了闡述。他們舉例說,按照真理對應觀,“草是綠的”這句話或由它所表達的命題具有真理性。因為在客觀世界中存在著“草”這個詞的所指物,一階謂詞“綠”則對應了客觀事物內在的某種物理屬性;如果“綠”的屬性在客觀世界中的確內在于“草”類事物,則“草是綠的”這個命題便有了真值。不過,這樣的真理性陳述是將科學對顏色的認識排除在外的,或者說這樣的真理陳述只是一種非科學意義上的真理陳述。因為從神經生理學對顏色視覺研究的結果來看,人們視覺中的顏色并沒有內在于事物本身;顏色只是我們的視錐細胞、神經電路、物體的波長反射系數(shù)以及特定區(qū)域的光照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從科學的角度而言,說“草是綠的”,并非“草”類事物本身內在地具有“綠”這種物理的屬性,只是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草”特定的波長反射至人的視錐細胞后產生了生物性的電脈沖作用于人的神經系統(tǒng)而引發(fā)的一種人的視覺印象,在這里,“綠”變成了一種依賴于或發(fā)源于“草”但并不內屬于“草”的多元互動的神經性屬性,這顯然和真理對應觀將“綠”看作完全獨立于人的“草”的內在屬性的觀點格格不入。當然我們還不能就此便用科學對顏色范疇的解讀來代替大多數(shù)人慣常所持的對顏色的認識。我們只能說真理對應觀對顏色范疇的認識以及對和顏色詞相關的陳述的真值性斷言是不全面的,最多只能說它在某個層面上(即在神經學層面上)是錯誤的,在另一層面上即現(xiàn)象學層面上或曰我們的經驗感受層面上,我們所使用的表達顏色范疇的詞語的確就是用來描述內在于事物的某種屬性的一階謂詞。比如我們有可能在腦子中會生成這樣的句子:“不管你看不看草,草都是綠的”。假如我們對“綠”一詞只進行如上所述的純科學式的定義,“草的綠”和“人的看”則必然相關,這樣的話,說“不看草草也是綠的”便顯得非常荒謬了,而事實是我們覺得這樣的句子仍然可以成立。
可見,真理是有層級的,沒有一個介于這些層級之間的、可以將所有的真理做一次性表述的中性視角;不同層級上的真理即使是由相同命題來表達也需要不同的視角來做出解讀;所謂的真理性陳述在不同層次上可能會相互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真理因為其層次性而產生相對性。真理的相對性和層級性令真理對應觀或符合論陷入兩難窘境,因為同一個命題不能對應兩個真理,同一句話不能同時符合兩個事實??茖W的真理和現(xiàn)象論意義上的真理為分析哲學的真理論所構筑的兩難窘境只有在將人這一主體所能具有的“體驗性理解”(embodiedunderstanding)考慮入內的時候方可化解(注: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Chicagoand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沒有理解就沒有真理可言,任何對我們來說可以是真理的東西都必然是以一種概念化并可以理解的形式呈現(xiàn)的(注:Lakoff,G.&M.Johnson.1999.PhilosophyintheFlesh.BasicBooks.p106.)。和真理的層級相對應,人的理解的體驗性也是可以分為幾個層級的。萊科夫和約翰遜在其《身體中的哲學》一書中將人的體驗分為以下三個層次或類別。
(1)神經性體驗。即對各類范疇和認知操作進行表述的神經活動或結構。萊科夫和約翰遜認為(注:Lakoff,G.&M.Johnson.1999.PhilosophyintheFlesh.BasicBooks.p20.),我們每個人都會形成異常豐富的范疇性概念結構并根據這些范疇以各種對我們的日常運作來說至關重要的方式進行推理,所有的這些概念結構都可以歸結為我們大腦中的神經結構。簡單地說,范疇的形成和范疇的運用都屬于神經性體驗;概念在大腦中都是有形的,它們表現(xiàn)為或可以被表述為一種神經結構;概念或概念結構其實就是我們大腦中的感覺運動系統(tǒng)(sensorimotorsystem)的一部分,對概念的運用或推理就是對我們大腦中的感覺運動系統(tǒng)的使用和發(fā)揮。神經性體驗是通過大量的科學調查得出的結論,科學家們在這方面運用了相當復雜的實驗技術,并做出了高度的理論概括。
(2)有意識體驗。這是現(xiàn)象論意義上的體驗。凡是我們能夠意識到的或能夠進入至我們意識中的各種情況都屬于此類體驗,如我們的各種思維狀態(tài)、我們的身體、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我們身體的或社會的行為活動等。也正是在這個層面上,我們談論我們對經驗的感受,談論事物在我們眼中所呈現(xiàn)的面貌,談論各種諸如牙疼腿酸、甘之如飴、絲竹悅耳等等這些經歷本身的獨到之處。
(3)認知無意識體驗。人的絕大部分思維和認知都是無意識的。無意識的思維活動或認知行為是我們一切意識經驗發(fā)生的基礎,認知無意識利用并引導我們身體中的感覺及運動機能,尤其是那些進入原型范疇和空間關系范疇中的感覺及運動機能。它包括我們所有的無意識知識體系和思維過程,當然也包括我們對語言加工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對語言各個層次的理解和運用。無意識的認知結構和認知過程的存在被大量的結果趨同的研究所證實。
以上這三個層次的體驗并非是各自獨立而互不相干的。有關有意識體驗和認知無意識的性質有賴于通過神經元結構的具體情況來加以說明;神經元結構也不僅僅就是某種硬件,用以運行某種獨立存在的軟件程序,這種神經性生物結構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概念的最終形式以及語言的最后面貌。當然,只對神經性體驗加以描述也不足以解釋人類心智的所有方面;人類心智的許多方面都是有關經驗感受以及我們的身體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運作情況,更有其它方面需要根據更高層次上的、具有因果效應的神經連接模型來加以說明。
人的理解和心智都是體驗性的。萊科夫和約翰遜將這種“體驗哲學”看作一種非客觀主義,又叫“新經驗主義”(experientialism),和被他們歸結為客觀主義(objectivism)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相對。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認識論均認為人類或者可以通過直接的經驗性的感官、或者可以通過間接的推理來獲得關于世界的絕對的、無條件的真理,即上文所談到的“真理對應觀”。體驗哲學則吸收了客觀主義的合理成分,如概念結構會受到客觀現(xiàn)實的限制,也受到我們所具有的功能的限制等,但在許多關鍵性原則立場上,對客觀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認為客觀主義理論在本質上是錯誤的,因為它丟棄了人在認識范疇、形成概念、進行推理、建構語義時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人的身體經驗、生理構造、認知方式,豐富想象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注:王寅:《體驗哲學:一種新的哲學理論》,《哲學動態(tài)》,2003年,第3期。)。根據體驗哲學對體驗層級性的分析,我們很容易便能對真理的層級性加以說明。那就是,體驗有著不同層面的體驗,本質上即為體驗的心智和理解也因此分為不同的層面和視角;真理必然是要接受理解的命題,同一個真理性陳述在人的不同層面的體驗性的心智中必然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真理是體驗性的。
體驗性真理的主觀性不言而喻,但是體驗性真理也必然有其客觀的始源,它是在人的身體和大腦與客觀外界互動的基礎上形成的,人的身體和大腦的體驗其本身也是客觀現(xiàn)實的一部分。人類因自身的生理構造用特殊的方法來感知世間萬物,理解其間的各種關系。概念和意義是通過體驗固定下來的,根本不是基于什么符號;思維和推理也基于體驗,根本不是基于符號運算。符號系統(tǒng)實在論的真理對應觀過分強調并片面理解了真理的客觀性,完全忽略了真理的體驗性、主觀性和層級性,也因此完全忽略了真理的相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