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文主義解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希臘藝術的傳統(tǒng)精神是崇尚理想美的,這種美是人性、神性與理性三者并存的,因而也包含了人性中最基本的認知理想
我們應該知道,希臘藝術的傳統(tǒng)精神是崇尚理想美的,這種美是人性、神性與理性三者并存的,因而也包含了人性中最基本的認知理想。在藝術上若沒有了這種人文境界,就談不上藝術;而藝術若沒有了這種人性的內涵之美,就只能成為“鳴的鑼、響的鈸”。
人的內涵屬性通常都會有自然的表露,在馬斯洛看來,“人性”即指人之內在的世俗本性,亦是潛在的,故有“似本能”一說。人性是相對人的精神屬性而言的(TheHumanTrendonSpiritualLevelorReligionWeBelieveIn),基因同置、千古未泯。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本能意識、天性恒存。說明人的個性氣質往往能左右其陳表的方式及品位,它們之顯現(xiàn)通常是在有意與無意之間的,所以也和“潛能”互有一致性,亦與人的血型氣質有關吧。固而一個人的個性氣質也就是他的風格,這多少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思維定式及成熟度,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可以通過一滴血測定一個人的智商及人格類型。
人類藝術也一樣,但丁說過:藝術是上帝的后代。我們的審美包含了諸多理性,但很多時候,它是一種本能的人文意識和直覺行為、是人性的延展和表露。所以,很多時候美往往是對特定人文內涵的本真顯露或自然反映。西方古人喜歡把神祗人性化、世俗化,使之成為“半人半神”者,便是一例。
西洋人在《圣經(jīng)》里多次提到:上帝愛世人。因為神是按自己的形象造人的,并使其成為了自然的中心。這很象東方哲人說過的–“天地之性人為貴”。反過來講,上帝即是人的影跡。在西方人眼里,“上帝”即包含了至高人性的全部內涵。上帝說過: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IAmTheWay,AndTheTruth,AndTheLife。以哥特式建筑為例,盡管其建筑理念是頌揚和接近上帝的,但事實上,這個上帝正是人性及其靈魂的象征與化身。換句話說,它是對人性自身與其象征的崇拜,它體現(xiàn)的是西洋人理想與信仰的某種傳統(tǒng)境界。用西方人的話來說,當人類關注上帝的剎那,也正是人類關注自己之際。
本來,人類文明數(shù)千年,人格之完善有高有低,且時過境遷、今昔孰異。在自然面前、在天地與造物主面前、在永恒之宇宙面前,人格的變化都不過是暫時的,都不算得什么。在宇宙面前,人類永遠是很渺小的,若自詡高尚偉大,孰不汗顏!只有人類品性之本真和那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才會具有真正永恒的意義和價值。故此西方人會信仰上帝,頌揚人性及宇宙之光輝,因為它們都是上帝的榮耀……。盡管到了近代,人性的范疇依然狹窄,但“萬能的上帝”終使其內涵得以有更大的包容和豐富。就基督教的本質而言,揭示上帝的存在,也就是揭示人性之永恒的存在。
對人文主義思想,西方人的最初表述是指個性意識的覺醒,就是提倡個性的自由自主與多元化、提倡人性價值的世俗性與多樣性,強調自我規(guī)范、自我更新,反對強求一律……正象野生動植物的生長都攜帶有原生的本土性(Indigenous)或基因特征的突變及豐富多樣性(TheManifoldnessandMultiplicity)。所以在改革開放前,追求人文主義多被界定為資本主義“人性論”之代名詞,甚至將人道主義之外的一切自我實現(xiàn)與個人主義混為一談,這顯然是一種狹隘和偏激。其實,人文主義的核心內涵,第一是人本化、人性化–即反映和注重人格與人性本質(theHumanityandCommonNature,etc.)及其永恒之生命意義的;二是相對于宗教而言的平民化、世俗化(TerrestrialandSecularized)和文明信仰的多元與自由,政治的術語就是“民主”(Democracy)、就是大同境界。拿老子的話來詮釋,正應了“和其光、同其塵”一語。我們國畫,常常表現(xiàn)人物的風塵撲撲或衣衫襤縷;希臘人物雕像的裙褶,仿佛都有身體的溫潤和汗味兒,而非潔凈如洗的華飾……但他們的精神儼然是高貴的。講人文主義,就是提倡精神之自由民主,不分貴賤等級。
我們知道,“自由”一詞的英文是與“解放”(Liberty)相通的。而“民主”則源自希臘語“demos”(民眾、城邦平民),故而民主有大眾和通俗(Demotic)之意??梢?,講人文主義首先就是講平民的精神自由。裴多斐有名詩曰: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當一個人的精神自由都沒了,生命還有什么值得你迷戀的呢?這也正是現(xiàn)代西方人之民主自由精神的經(jīng)典出處。它的本質就是寬容與純真(Naive)并有,主義共容、公民權利與道德文明的多元化,斯乃大同的最高理想!李白有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也正是東方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當然,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與精神所在遠不止于此,它是廣泛而普遍和不斷豐富著的。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斯提出過“人是萬物的尺度”–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海德格爾也說過,人的存在是理解萬物的初始點。正是人文主義者從世俗的角度不斷地辨識與闡釋著人性自身的價值;正是努力實現(xiàn)人性之終極價值的欲望(theUltimatelyDesiresofDivineHumanity),成為了推動著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形象的說,人文主義思想是人類“精神解剖學(TheMentalAnatomy)”的第一本教科書,它象一盞燈塔始終矗立著,照亮了人類諸多文明發(fā)展的方向。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理解,都不難洞窺不同民族各自對其人性的社會定位及文化定位,從而形成了各異的思維方式與文化價值觀、各異的人文理想與社會信仰。怎樣看待人性的內涵,也間接的反映和表露出東西方不同倫理與道德觀的深刻淵源。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就是不同的人文思想追求,涉及各自的人學范疇和系統(tǒng)復雜的人格內涵??上攵?,其滲透層面之廣大!不過有一點是東西方所一致認同的,即“以人為本”的口號。所謂“人各有志,不得勉強?!苯裉煳覀兂珜吮舅枷?,就是要保留人格的自主多樣性、和社會精神(即精神文明)的多元化(ThePluralism)。同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東方人品受儒釋道的影響,自古有三六九等之分,各就其位、各安天命;而西方人自古崇尚“民主”(Democracy)、追求“自由、平等、博愛”(Liberty,EqualityandFraternity)和“人性的尊嚴”(TheUniversalHumanDignity),盡力為個性的自由自主營造社會化空間,讓更多的人可以滿懷更多的夢想。前者事主奉天,人格與個性價值幾近泯滅;后者容易縱容極端的傲慢與自私。但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分其利弊、蕩滌糟粕、以民為本、弘揚人性,人類的社會文明不是更豐富了嗎?
過去有許多學者會把人文主義等同于人道主義的定義來論述,其實,人文主義提倡的不僅是人道救援,更強調對人性之世俗本質的關注,亦稱“人本”,它是對人類在精神上的一種接濟和輔佐。在命運的危機和挑戰(zhàn)面前,我們的個體生命常常是很脆弱的,這就需要社會的特殊呵護與人文關懷。只有當人類成為共同的生命群體和生存部落時,她才更有能力在難關當頭時獲得重生的機會,進而追求普遍意義上的自由與自主,去贏得社會對個性意識的普遍尊重。這正是人文主義作為一種普世哲學思想的深刻內涵。
今天我們在藝術上提倡人文境界,首先必須認識藝術的審美本質。從傳統(tǒng)的角度和意義上講,藝術審美就是揭示世俗化的真善美、就是特定的人文表述、就是匯擷生活的理想本質、就是美學精神的宗教化(Solemnizement)。英文的“solemnization”即是指為世俗場景營造一種莊嚴的氣氛。香港電影導演吳宇森,就素以血腥與音樂的混合,把槍戰(zhàn)片演繹得如同宗教儀式般的莊嚴。這種氣氛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也同樣可以展示,特別是西方的古典主義繪畫。從宗教畫、歷史敘事、戰(zhàn)爭題材到肖像畫、風俗畫和風景畫,都在竭力地表現(xiàn)這一特征。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wèi)筆下的馬拉之死,就象一篇禱告辭;巴比松畫家米勒的作品就象圣經(jīng)故事;還有法國南方風景畫派的代表布拉斯卡薩特描繪的風景畫《那不勒斯卡瓦山谷的別墅》、奧古斯特•拉庇托的《田園風光》、美國哈得遜河風景畫派代表人物柯爾的山谷風光、和羅馬尼亞畫家格里高萊斯庫畫的《斯梅塘沖鋒》、等等,畫家們讓戰(zhàn)場成了祭祀臺,把鄉(xiāng)野和荒漠描繪成壯麗的國度;還有西方宗教畫里的圣母像,總是面部微微側俯、極盡憐愛,羅馬大帝君士坦丁石(頭)像,儼然是一座神的化身……此外,古典主義油畫的色彩,在和諧中也都普遍帶有象征寓意。這些都體現(xiàn)了濃重的人文主義傾向。
從不斷變化和提升的審美標準,到追求永恒的人文內蘊與人性所在;從表現(xiàn)自然、表達人類的內心世界,再回到現(xiàn)實生活,直接反映世俗與理性,透過它們去歸納和呈現(xiàn)客觀世界的豐富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或偉大、或渺小;或平凡、或精彩;或壯麗、或卑微;山光水色、風俗圖視……這些都能體現(xiàn)出藝術家所要表達的、高度的人本化理想。米開朗杰羅的《大衛(wèi)》可稱之為人文主義雕塑的典范;在達芬奇和丟勒的肖像作品中,我們也同樣能捕捉到清晰的人文細節(jié)與人性內涵;霍爾拜因刻畫的人物乍看就象牧師、修女,里貝拉、蘇巴朗和穆里羅的繪畫更是充滿世俗寓意和人性的寫真。他們對人物內心狀態(tài)的揭示及其性格特征的把握,如此之準確和細膩入微,令人嘆服。
(二)人文取向
我們在此談論人文主義,自然會強調精神的自由與自主。無論社會還是個人,所謂自主性,其實就是對多元文化(thePluralism)的追求。正如現(xiàn)代人常說的:做回最好的自己。
人要擺脫浮躁及功利社會的束縛,往往需要尋找人文空間的私密性,也就是要強調人生中避世的一面,如此而能獲得人性之自由和自我。
然而,做回自己的前提首先就是個性的自由與個人意志的自主性。但按傳統(tǒng)國人的思維習慣,“自由”這個詞并不是什么好東西,因為它往往是帶有貶義的–EMANCIPATIONorLIBERTYarestillthewordspejorative.古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連皇帝有時都沒有自由和自我可言,又何況臣子庶民呢?所以東方古人常常講服從至上,可想而知,自由在這里竟是一種與己與人都不負責任的奢妄。而現(xiàn)代人談論自由,就是追求精神的自主權、培養(yǎng)和張揚個性與創(chuàng)新(即原創(chuàng)力之)本能。對現(xiàn)代人而言,人人都把自己活到最好、活得體面,進而充分地表達每個人的性情與才智,那就是對自身社會最大的貢獻。從心理學上講,只有符合自己的個性特征與人格意志,才談得上創(chuàng)造性工作。對藝術而言尤其如此,學畫的人都知道,道路和方向選錯了,再怎么努力都沒用,更談不上人生意義和理想價值最大化(theMaximumSelf-realization)。當然,每個人的選擇都會受到社會因素和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但透過每個人的個性成長,我們可以窺見一個民族的道路及其未來的發(fā)展和命運。人的個性與其社會的共性,使我聯(lián)想到現(xiàn)代混沌學里經(jīng)常提及的分形幾何特征,即圖形特征從整體到局部和局部到整體的重復。宇宙自然總是在宏觀與微觀上重復不斷地自我復制(Replicating)、放大和縮小……這種過程的延續(xù)可以使我們想象到宇宙的整體形態(tài)與個體構成,這就是個性與共性的并存,它們是同時存在的,彼此間不能舍棄,更不是漸行漸止的。就象一個配平了的化學分子結構,既是一個物質的整體也是一個物質的局部。
人類社會的結構越復雜,功利是非自然越多;陷得愈深,思想就愈矛盾、愈痛苦。現(xiàn)代藝術多以標炳個性作為支撐點,但在適度地建立自我空間的同時,也應給他人留有創(chuàng)造發(fā)揮及私密的空間,要學會體恤他人的藝術感受,這樣才能達成藝術生存的多元化和藝術群體的多樣性。很多時候,只有在他人的思想空間不受到打壓的情況下,個性的張揚才會獲得釋放與認可。過于的偏執(zhí),很容易使自己被擠壓和邊緣化,或成為某種藝術的狂徒而不顧及理智,這就很難實現(xiàn)與社會的溝通并互為依托。雖有出自非功利的人生目標卻得不到價值觀的認同,這樣的追求是很可悲的。正如樹木花草,既要有自身魅力,又有群體相似性和遺傳基因的共性,還要有能滿足共生共存的環(huán)境……這樣的生命世界才是能相容又相得益彰的,有時過于的接近現(xiàn)實,自己的藝術觀念也就愈顯功利和浮躁。與之相反,讓你的內心世界與現(xiàn)實人群彼此保持一定的私密空間,就很容易找到藝術的本質、人生的本質、乃至非功利心的自我。
所以古人追求處事淡泊、歸真返璞,為的就是賦予心地以純真、使藝術富于自由的抒發(fā)和想象。這也許正是古人的世界多宗教神話與藝術原創(chuàng)的原因吧。如:奇跡般的雕塑、宏偉的神廟柱廊、雋秀的山水圖軸、滋逸散淡或雄放豪邁的書法長卷……荊浩是在大山里創(chuàng)作了《匡廬圖》的,范寬也是隱居于深山才畫出《溪山行旅圖》。同樣,我們來看看西方學者對歷史的解答:古希臘羅馬人也是在其普遍信奉多神主義(thePolytheism)并倡導自由的人文主義精神(theHellenism)之鼎盛時期,才得以給人類后世留下了豐富而瑰麗的思想財富和藝術遺產(chǎn)。
只有當一個人愈近情性之本真狀態(tài)(Naive)時,方可謂其生有道。道之煌煌、情之冉冉,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個人尚且如此,民族的道路又何不如此呢!對人性的關注,不僅僅指個人與民族的社會共性、生活共性、行為共性,更涉及人與人之間的個性差異、價值取向之差異及思維模式之差異。人不是機器,異同是并存的,且有內在的個體自主性,不能偏廢。
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的中世紀,歐洲的基督教基本上是貴族式的宗教,神甫、牧師甚至一般的基督徒多為貴族僧侶,這一點從西方早期的壁畫及圣像畫中都可以印證,上古時代的宗教就更不用說了。到了十六世紀以后才漸漸的平民化。這其中的功勞,一大半是來自人文主義思想在歐洲的復興。今日西方之基督教的寬容與博愛(Charity&Tolerance)也正是人性化、人本化因素對其加以改造后的結果。
以人為本的思想最早在西方可追溯到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臘大化時代(HumanismisthethoughtstemmingfromHellenism)。照西方人的說法,正是古希臘人奠定了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的基礎–Greekgodsandgoddesses,foralltheirsupernaturalstandingandpower,wereremarkablyhuman.Theyexpressedtheman-centredqualityoflaterGreekcivilization(Page144,《HistoryoftheWorldTo1500》byJM•
Roberts)。顯然,古希臘的民主自由思想正是現(xiàn)代人文主義思潮的鼻祖。而當代人文主義一詞的英文注解是這樣的,僅供參考:
Humanism–Studyupontheconditionorqualityofbeinghuman,
stimulatinginterestsinmanandhiscapabilities;orthephilosophy
orattitudethatisconcernedwithhumanbeingsaswellastheir
achievementsandinterests,ratherthanwiththeabstractbeings
andproblemsofsocialtheology….
此即注重對人類(包括人性的)愿望、(個性的)價值取向、興趣特征、能力及需要的認識與研究……,從哲學人類學、精神現(xiàn)象學、精神病理學(Psychaitry)、到社會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情致心理學、宗教心理學、藝術心理學、工程心理學、創(chuàng)造心理學等等的理論,也由此而出。發(fā)展到今天,大量系統(tǒng)的心理學工程和人學理論更是浩如煙海。可以這么說,沒有人文主義思想之先行,就談不上現(xiàn)代心理學的普遍發(fā)展,更談不上我們對社會與文明的理性表述與追求。
可見,人文主義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以增進交流,絕不等同于極端的自我中心(TotallyAutism)和人格的自私(Selfhood),其旨在于如何正確地把握與界定自我的人格表現(xiàn)(Self-acturalizationoftheIndividualityandPersonality),力倡社會對人性價值(TheCanonsofHumanNature)的普遍尊重,努力達到人生價值的最大化(Self-realization)。盡管這種追求在任何時代和社會背景下都其有局限和片面性,在社會的現(xiàn)實利益面前都會有所犧牲和舍棄,但人類的這種愿望永遠不會停止。當然,人生價值并不在于滿足人性的所有欲望,而是將所有的人格力量都堆積到人類文明的終極目標上。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人的血型、情商、智商、人格與情志性、行為性、社會性、地緣性、民族性,甚至職業(yè)選擇、階級分類等等,正是為了幫助人們更正確地自我定位?!斑m者生存”,人需要有社會適應性,更需要有拼搏精神。心理的強壯與生理的強壯同樣重要,而體現(xiàn)理性特征的基因升華更是決定性的。只有這樣,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被剝削被壓迫的崗位……才會不斷的被淘汰和消除。謀求人生價值的最大體現(xiàn),實現(xiàn)和滿足個性的最大自由,也正是社會創(chuàng)造的最大基礎及根本宗旨,也是人類文明的終極體現(xiàn)。可以這么說,在自然與社會面前,應該讓人人都同等地享有自我實現(xiàn)及被社會肯定的機會,使每個人都能成為文化與生活叢林中一道永恒的風景、參天古木旁的近水遠香,而不是象非洲的稀樹草原那樣,只有猛獸橫行、強者主宰;眾者暴寡、弱者遭踏,小動物們都沒有立足之地……這種混同行尸走肉般的世界并不能表明個體生存乃至生命的真正意義。然而人類社會不能等同于單純意義上的生命植物鏈,社會是因人而出現(xiàn)的,是為了順應人類生存的更高意義而運作的。如果舍本求末,讓人成了一節(jié)一節(jié)的工具、直至淪為奴隸,社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而不同的民族自有不同的社會追求,暫且另當別論。
這常使我想到那些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們:窮鄉(xiāng)僻壤和大山里的農(nóng)民、進城的打工仔、保潔工、下崗人員、失業(yè)者、街頭乞丐……他們象漂浮于水面的浮藻類那樣隨波而動,在命運面前顯得那么脆弱,以致無力改變自己的人生。他們只能靠出賣自己卑微的勞動力、直至人格,去掙得一口飯,以保最低級最原始的生存指標(aMarginalStandardofLiving),一輩子為衣食溫飽而操心勞作。他們沒有人生的選擇,更談不上自由的意愿、信仰和生活享受。沒有人會關心他們的內心思想、或給予他們精神的呵護,吾等吾民又無力“拯救”他們。人生的失敗又是誰的過錯呢?時代背景、家庭條件、生理遺傳、心理特征、教育及職業(yè)市場等等之不同,已經(jīng)造成了社會境遇之不同和機會之不均等,正如印度的種姓制跟東方社會對人品的三六九等之分,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每個人的生活道路之不同、政治地位之不同、乃至享有的物質與精神財富之不同。說得直白一點,這是一種政治的悲哀。盡管我們的政治看似在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實則卻不無弱智之嫌。試問,在自身地位受到削弱時,誰又甘于自己淪為“弱勢社會群體”并心安理得呢?但利益當頭時,誰還顧得上尊重彼此、尊重知識、尊重信仰–這種習慣上對人文的抵觸(TheHabitsofDeferenceToTheKnowledgeandTheIntellectual.)是不言而喻的,有相互詆毀、相互阻遏;有相互鄙棄、相互猜忌;有相互利用、相互劫取……也由此導致了“性惡論”一說。更可悲的是,在我們的社會里,許多所謂富裕了的人們,或“兢兢業(yè)業(yè)”的各色人等,更是飽食終日而不思他,就象到處爬行的蠕蟲和螞蟻。人性的坐標、生命的意義,文化的價值、精神的本質……在這里通通成了垃圾話題和無稽之談!
人要改變命運,首先得改變其精神。城里人買房,會考慮戶型、層高、內部空間設計、錯層、躍層、別墅、庭院……農(nóng)村人有地、有工、有料,而他想的是,越簡單越好。你給他一份意大利式的前衛(wèi)設計,他還不要!在“奢望”面前他會覺得很不自在!你又能給他什么?當然,站在人本的立場上講,我們首先應提倡精神的獨立自由與法律保障、尊重人格的各異性、提高社會福利、重在個體生命的人文關懷與呵護……但首先得教會他思想,唯此才能化解偏見與歧視,賦予平等機會,改善社會和貧窮狀況,乃至最終消除貧困、消除落后,使每個人都享有健康成長的現(xiàn)代權利。然而這需要有更大的政策傾斜,而不是僅靠口頭鼓勵或提倡社會化的個人(施舍)行為。我們講政治、講理想、講信仰時,往往只停留于社會體制的表面,很少觸及人文追求之根本。在傳統(tǒng)的東方社會,人只是勞動工具,而不是命運的操控者。在西方的中世紀,教皇和專制君主總是以上帝在地上的化身自居,政治家和道官們則往往在扮演著“替天行道”的角色,而大眾庶民就只能在“生活藝術”的天地里翻筋斗。現(xiàn)代藝術家們在創(chuàng)作中隨意地調侃、任意地發(fā)揮,卻不能在自我的政治人格上爭得更多的權益,他們也只是用廉價的藝術思維去為自己和他人博得一樂。藝術的欣賞,也無非是酒足飯飽后的發(fā)泄或惡搞,這不正是現(xiàn)代藝術之悲哀么!
而人文主義追求的世俗化生活態(tài)度與藝術創(chuàng)作,則是通過日常的世俗百態(tài),既表達現(xiàn)實的人生愿望又有對自由思想空間的想往,恰是與東方的士者品位共通的。通過常人的情感基礎及喜怒哀樂,表達人性價值的根本與多樣性;通過親情與愛情和藝術化美學化的思維方式,闡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包容等深刻的主題,于休閑之中顯現(xiàn)嚴肅的思想理念??梢哉f,提倡人文化主張,就是要力倡世俗和平民價值觀(DemoticCriteria)、尊重人格的獨立自主與差異性。在社會大文明的規(guī)范與寬容之下,要允許每個人的審美思想在創(chuàng)作和現(xiàn)實面前都能擁有一席之地。即使是頹廢思想和低級庸俗的東西,也要給予人格的尊重。對于個性的叛逆更是如此。我們可以展開自由的爭論及適度的引導與教化,在自然的演進和深化中求得最好的結果。但便沒有結果,也不能妄加阻遏,象撲殺“禽流感”那樣去對待另類人群,人與人需要包容。同樣,針對抽象藝術持批判的態(tài)度,并不等于我對其抱有成見,只不過是就事論事而已。
(三)藝術門徒與其人文精神
講到藝術的人文內涵,我想,每個人對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都會有依戀感;對周圍的一草一木也會抱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意識(theRegionalism)。時間愈長,這種世俗的情感就愈濃重。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內心世界的積淀,而是人類遺傳基因帶來的天生稟性。就象動物用身上氣味確定自身領地一樣,當人們尋找精神上或現(xiàn)實中的理想境界時,腦海里往往都會有這種鄉(xiāng)土(theIndigenousness)的影子。它不在我們的思想深處,而是在我們對生活的記憶之中。就像電腦桌面上的內存,你要通過它才能打開硬盤。當人類走向地外星空去尋找新的家園時,也必定會尋找與這種記憶同樣的翻版。我想這就是人文吧!當我們進行油畫肖像創(chuàng)作時,除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得表現(xiàn)其自然狀態(tài)下的性格特征與神情。這種神情流露著人對自身環(huán)境和生活背景的記憶。古代的風景畫多象史詩(theEpicdepicting),尤其強調歷史性、地志性(Topographic)。西洋早期的古典主義風景畫對這類細節(jié)特征則更為注重,在色彩上則普遍帶有人性寓意。我想這也是人文的吧。當我們面對一簇野花、一座石塔、婆娑的樹影、天邊的飛鳥、湖上的遠山、和駛于街頭的車流、緩緩而過的行人……這些景致都如同無聲的語言,傾吐著無窮的人文內蘊,在你眼里被不時的定格與放大。它們是對人生記憶的重復和世俗品位的呈現(xiàn)。一葉知秋,片片紅楓有萬種的姿色,幢幢舊樓有對生活的無盡回味(theReminiscence)。將它們呈現(xiàn)出來,就是藝術的人文寓意。
世俗化思想,是相對非宗教性和反神權而存在的。世俗化,即意味著直呈我們的現(xiàn)世思維,毫不掩飾自我地袒露內心世界與感受,超越政治的禁錮及封建倫理的價值界定,促使我們擺脫文化的盲點和有色性,還復人性本真、彰顯個性解放和主觀意志的自由與自主。這就是古希臘人本思想和歐洲文藝復興的理想。事實上,任何時代的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都滲透著人文主義思想的血液。只是超出了一定的范疇,即成了人性的虛無和背叛。這恰恰是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致命弱點。正所謂,物極必反。
關心人性的本真與本原(NaïveaswellasIndigenous),就是要關心人的精神價值之所從所及。既要反映人的思維特征、情感特征、人格特征,又要注重人的品位與意志所在……而如類關注,在“人文”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上,就是要借用畫之“窮理盡性”,既體現(xiàn)藝術的理性價值與傳統(tǒng)認識,同時又順應個性風格、反映藝術的人本內涵,唯美性(Aestheticism)、抒情性(Lyric)、述志性(TheAspirationsExpressing)、寓意性(theAllegoricImplication)、敘事性(EpicandNarrative)、標題性(Topics)、等等。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化,我們人格上的各種秉性處于高度的環(huán)境壓力之下不斷地被削弱,我們的人性也經(jīng)受著種種扭曲。正象自然界的許多物種,隨著地球的進化也在不斷的變異、滅絕與消亡。人文主義者追求的正是人性在客觀環(huán)境中存在的真實意義與群體價值,并在自然世界與社會條件下不斷地尋找人類新的精神歸屬。東方繪畫中的文人意識,亦追求人性的自我審視和鄉(xiāng)土觀念(thePrestineCulture)的回歸。城市里的人們,雖然無法離開市井生活而面對人性的本原(thePrincipal)或達到內心的虛靜澄明,但只要你心中有冥想、有性本善之好惡,不斷改變著的社會就會還原其自然的本真。市井的塵囂就會象梵高筆下的星云一樣的動人;鄉(xiāng)野的世俗景象(theMundaneRusticScenes)也會如同湛藍的天空那樣壯美。車水馬龍就象流過林間的溪流;雜物燈臺、瓶瓶罐罐,一樣可以視如盛開的百合!
西方文明為什么總在藝術中表現(xiàn)人的世俗本質,同時又帶有人類對宗教的狂熱癡迷和謙卑的情懷?為什么要表現(xiàn)不同時代的歷史特征、或通過靜物表現(xiàn)人們對日常生活的記憶呢?人,一方面懷著謙卑的心情不斷地追溯歷史、追溯上帝;另一方面又懷著豐富的想象力,希望自己被奉若圣明。凡高作畫時不就是這樣的心境嗎?當我們觀賞勒南兄弟和米勒筆下的風俗人物,再想到凡高的自畫像和受難時的基督(THECRISSCROSS),亦不禁會內心黯落、潸然淚下……我想這就是西方式的人文主義心結了。
西方宗教講感恩,感謝人生的回報;東方宗教講參禪悟道,悟人生之道。人,對生活的記憶愈深,就愈需要尋找自勵與述志的對象。寫高山流水、寫梅蘭竹菊。其實,不是只有山水松石或梅蘭竹菊才能述志的。從大街上的路燈路牌、巷尾邊的一堆雜物、或瓦檐墻根下的星星雜綠、到世俗場景、日用器皿……只要你把它們視如梅蘭竹菊或大江大湖,不就成述志了嘛!這也是我聽到過的關于文人意識最前衛(wèi)的詮釋。
人類是社會化生存群落,有著相通的生存意識與世俗語言。從道德范疇到審美取向、從衣食住行到科學環(huán)保、從家用電器到建筑設計、從黃金比例到現(xiàn)代人機工程學、從宇宙探索到時尚潮流……無不體現(xiàn)了人性化理念。藝術也不例外,從西方神像的世俗化到風俗畫(theGenrePainting)、從巴比松和俄羅斯繪畫的質樸與鄉(xiāng)土味到中國的文人山水、或澄懷觀道或游世隱心、從東瀛的浮世繪到凡高的不朽風格(theEnduringStyle)……人類的一切物質財富與精神創(chuàng)造無不都是人文主義思想與人本精神滲透的直接產(chǎn)物??纯次官F茲筆下的女織工、鍛鐵匠、伊索像、米勒的拾穗人、佐恩的酒廠女工、馬車乘客、池塘邊劃船的村婦、希什金筆下鄉(xiāng)村農(nóng)夫般粗獷的松樹、萊昂米特的村民、凡高的葵花、等等。他們多平凡卻又神采奕奕,如基督般的偉大、如牧師講道般引人思索、又象融入風景的人性升華,都是人文思想的結晶與典范。此謂“化真為美”、“化善為美”。
中國古人反復強調,藝術的品味即是人生的品位。但我想,要悟透其中的道理,還要靠各自的體悟,遠不是用幾位現(xiàn)代翰林學士們的幾句話就能下個定義或說了算的。況且,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藝術品位都是在不斷地相互融合并發(fā)展的。從古代圣像到平民肖像,從祭祀用的古代神廟到現(xiàn)代的日用陶具、工藝品,從古典繪畫到五花八門的當下藝術,可以說,知識的范疇、文化藝術的范疇,從來都不是通過政治導向而能界定的。決定其發(fā)展的關鍵,是人本的意志和愿望。我們創(chuàng)作每一件藝術品的靈感,多是來自人生的經(jīng)歷和內心的感悟。當它出自或滲入了政治的考慮時,就會淪為說教,其本質是形式的“教旨”化?!啊睍r期美術創(chuàng)作的“高大全”,就是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比如《去延安》與中古世紀的西方圣像畫,就沒什么兩樣。
其實,藝術上的人文主義發(fā)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專指哪一種風格,而是講一種人性的張揚和人性品味的包容度、一種超越了政治時空與宗教地域的深層包容,包容愈大,層次愈深。換句話說,審美的本質就是品位。如今,藝術學院的學子們可以有機會盡情地展示自我個性,有充分交流的場所,這說明時代終于升級了。只有當個人的思想理念與自身社會充分溶合時,國家與民族文化才能進步,東方型藝術創(chuàng)作的自閉性特征才會徹底改觀。這也正是人本主義思想中所強調的人格多樣性、多元化及多種風格的自由并存。它是反功利的、關注社會終極意義的。
千百年來,人類文明在探索人性理念的道路上,不斷地提升乃至泛化人本思想。在科技上提倡“人性化”、在政治上倡導“民本”、在文化藝術上則注重“人文化”,都是旨在追溯精神上更深刻的人性本源。也就是說,只有當人類歸順了人性的本真特征,其文化發(fā)展才會得以蓬勃興旺和昌明。不然則會凋敝,或流于形式虛假的雕飾、俗技!
從希臘古典文明的興盛,到與當代科學理念的不斷磨合及衍生;從傳統(tǒng)美學對人類心靈的揭示,到藝術的現(xiàn)代主義對人性內核的重新詮釋……貫穿其中的人文主義精神不斷的顯現(xiàn)。同時,藝術解剖學、色彩心理學、藝術情致心理學、審美心理學、平立面構成學(Topological&GraphicalConstructivism)、人類工效學(Egonomics)、等等,都從藝術的理性角度,強調并強化了形式語言、視覺構成及繪畫元素的相互和諧,以求再造藝術的理想典范,并從人性的本質特征上去體會藝術。
人性的本質,就是包容、就是愛和被愛、愛自己并愛別人,是彼此相互間在人格上普遍的尊重與呵護?!妒ソ?jīng)》新約的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關于愛是這樣說的:
“愛是忍耐、是仁慈;愛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張狂、不粗魯;不堅持一己、不輕易發(fā)怒、
不計較他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信賴、凡事企盼、凡事忍耐。”
可見,即便是西方傳統(tǒng)基督教也是不無人文主義精神的,而上述闡釋又可視為人文主義
經(jīng)典之言。
從神性的世俗化到尊重人性自身;從忠實于生活本身(AClearEvolutionTowardsGreaterFidelityToLifeandGreaterNaturalism)到藝術表現(xiàn)的寓意性、寫實性;這種西方式的人文特征是自然和主觀性相互間不斷適應(Adaptation)的結果,并非是一種生硬的說教或努力所為(DoneorLearntbyRote),同時反映出西方人特有的思維縝密性(TheRigorousness)。本人對其大腦的肌理特征知之尚少,在此,只是就其精神及文化由來表述己見。我們進行東西方交流時,常常大談各自文化的精神本源,卻對什么是自身民族的理性特征與思維模式(TheRationalTact&VernacularContemplation)避之不談。本來這是個關于人類心理學(AnthropologicPsychogenesis)的話題,但在我的記憶中,我們有許多人一直認為文化可以交流,思想上斷不能接納,否則禍患無窮,接受了西方的思想觀念乃是一種精神上的毒害(TakeThemastheSameasVirus)。豈不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社會的創(chuàng)造力及文化果實來源于精神的傳承,古老的思維習性恰恰決定著未來的文明類型,由你我可推知后代。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總而言之,西方人文主義精神正如同東方的士人品位,都是人類文明的至上,都是民族思想的脊梁、世界文化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