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媒體的運作方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視網與單體的電視臺不同之處在于:組織形態(tài)和基本運作方式不同。電視網的母體就像是大的集團公司或是超級電視臺。制作的節(jié)目供直屬臺或者附屬臺播出,附屬臺與電視網并無產權層面的關系,而類似于加盟商的關系。這些加盟臺播出的節(jié)目超過50%都來自于電視網制作。廣告收益上雙方按一定比例分成,電視網供給了節(jié)目資源后,分享加盟臺的廣告收益。
CNC的發(fā)展模式與一般電視臺也不同。引用某著名海外電視臺大中華區(qū)總裁的話,就是一般電視臺是先做地方電視,后做全國電視,再做全球電視;先做傳統電視,再做新媒體。而新華電視網是以電視網的方式命名和運作的。創(chuàng)建之初便開始建立面向全球、分別以中文和英語、24小時播出的兩個新聞頻道,播出平臺在以五顆衛(wèi)星覆蓋全球的同時,從一開始就同時利用衛(wèi)星電視、有線電視、地面數字新媒體平臺落地;在發(fā)展傳統電視的同時,發(fā)展手機電視臺、網絡電視臺。
CNC的優(yōu)勢首先是全球采集。陸總編介紹,統計到去年年底,新華社140個海外分社中,130個擁有獨立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提供能力,國內有31個分社及幾個支社。“這樣一個龐大的遍及全球的新聞采集網是新華電視網的突出優(yōu)勢。”
CNC的融媒體之路
新華社擺脫單純通訊社形態(tài),向終端拓展,除了報刊這些平面媒體外,十多年前就創(chuàng)辦了新華網,2009年新華社全面向全媒體轉型。盡可能利用一切傳媒形態(tài)、產品形態(tài),以及運作方式。用陸總編的話說,就是“我們的運作理念從一開始就是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融合?!彪S著搜索引擎的媒介化,互聯網的媒介化,特別是移動互聯時代到來,移動接收業(yè)務日漸成為第一需求,新媒體傳播工具影響越來越大。對于一個傳媒集團來說,當然希望運用多種傳媒形態(tài),應用多種傳媒工具,提供多種傳媒產品,這也就是所謂全媒體的概念?!拔艺J為更適應這個時代的應該是一種‘融媒體’的思維,從理念到生產,乃至開拓策略上,多種傳媒工具融合互通,協調整合,統籌式操作,從而使其產品及影響圈也相互融合,這才是我認為的理想媒體形態(tài)?!?/p>
CNC播出內容以新聞和專題為主,包括新聞相關的專題片、紀錄片等,節(jié)目制作角度要考慮到全球范圍觀眾的需要。在播放視頻內容的同時,也會把如新華社攝影報道等內容整合進來。陸總編說:“我們希望新華電視網更能體現自己獨特的媒體屬性,對內容的選擇,其中想要表達的意圖、觀點都要充分體現?!弊鳛镃NC的一部分,網絡電視臺是CNC的全球網上互動平臺,正欲完成一個大的合作項目,之后可能會獲得更快更多的發(fā)展。
啞鈴狀高效的節(jié)目生產平臺
CNC所構建的節(jié)目生產平臺呈啞鈴狀,一頭是全球范圍的信息獲取,除了幾百人的報道隊伍以及幾千人的海外雇員外,還在進一步擴大、加強海外的力量配置。中間手柄是規(guī)?;⑦m應多種需要的節(jié)目生產制作平臺,完成滿足傳統電視和新媒體需要的生產流程。啞鈴的另外一端就是多種媒體形態(tài)和渠道的分發(fā)平臺,形成多方位的傳播。這種生產方式,既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同時兼顧了向多種媒體市場的覆蓋。新媒體部分有原創(chuàng)節(jié)目,更多的還是對原有電視節(jié)目的再加工。陸總編認為:“再加工就是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就是再創(chuàng)新。”
CNC主體是中文和英文的新聞頻道,都是標清節(jié)目。陸總編介紹:“之所以能夠應對一個臺每天一千多分鐘的節(jié)目制作量,與我們工業(yè)化的節(jié)目制作方式是分不開的。我稱這個生產平臺為‘柔性生產平臺’,可以適應包括傳統電視和新媒體播出節(jié)目的生產”新華社電視網“理念新,力度大”,已擁有一個非常廣泛的新聞內容產品線。
各分社拍攝的素材,集中回北京總社制作,包括演播室制作與后期制作等。記者有幸參觀了CNC的演播室,簡潔而富有風格。陸總編介紹,目前還有新的演播室在建,并且將很快投入工作使用。對于節(jié)目的制作標準,CNC有厚厚一本專門的標準化手冊。而對于節(jié)目拍攝的要求,陸總編笑談:“我當然是希望新華社人拍的比其他電視臺都好?!焙唵我痪湓拝s透出他對CNC高水平節(jié)目的滿懷期待。
絮語
“QQ記者”的運作模式
《成都商報》“城事e聞”是公民新聞概念沖擊下的一個創(chuàng)新產品,據該報編委、“城事e聞”負責人謝文稱,QQ記者的推出即是受到了公民新聞網站Ohmynews的影響,是該報尋找新聞報道突破方向的一種嘗試。欄目推出近半年之后,逐漸形成了自己相對穩(wěn)定的操作模式。
1.省略龍門陣博客,在網友發(fā)言中篩選新聞報道。其中QQ記者是其主要的新聞收集方式?;静僮鞒淌綖?:每天12:00-24:00,QQ記者與報社專業(yè)記者在QQ上進行交流,社會新聞部兩個專職記者兼任QQ群管理員,輪流與QQ記者和博客網友互動,在新聞聊天中根據他們提供的信息判斷新聞價值,并在網上互動指導。QQ記者和網友以第一人稱的報道方式,報道自己的所見所聞;專職記者對新聞進行篩選,核實新聞的真實性,經審核后在社會新聞版“城事e聞”欄目中刊發(fā),QQ記者的名字也附在正文之后。
2. 內容定位
“城事e聞”將記者QQ群、成都全搜索“龍門陣”社區(qū)作為兩個主要的互動渠道,以《成都商報》和成都全搜索作為兩個主要的平臺,設置了“網友播報”、“斑竹播報”、“油嘴畫攝”、“七嘴八舌”等相對固定的欄目。在內容上主要關注城市民生,通過散布在城市中的QQ記者生活見聞、個人體驗等內容的刊登,從另一種視角構造草根民眾的城市生活。報道形式包括文字、照片和漫畫等。在選題和報道風格上,“城事e聞”主要守望城市的發(fā)展,記錄城市里普通人群的故事。不是做網絡熱點新聞的報紙版,不跟風炒作網絡熱門話題,也不報道時政內容,而是通過網友的視角報道網民生活點滴體驗,做稍顯“冷門”的報道。如《人家曲別針換別墅 我的QQ換來廢物》是QQ記者講述自己在網上用QQ號易貨受騙的故事;《MM沒泡到 反遭“黑酒吧”宰一刀》是一位名為“疑似艷遇”的網友報道自己的受騙經歷……這些報道關注自己生活的這個城市、自己身邊的日常生活,突出草根視角和草根興趣。QQ記者開設以來,注冊人數達到2000人(已達到飽和)?!俺鞘耬聞”QQ群每天收到約160~200條稿件,每周有1000多條投稿。“城事e聞”專欄每周刊發(fā)兩次,用稿達到10篇左右,欄目用稿率約為1%。至2007年4月30日為止,總共刊發(fā)欄目42期,文章200余篇,受到讀者歡迎。
3. 保障機制
QQ記者不是新聞線人,除了身兼信息源的角色,還有參與者、報道者的角色。為保證公民新聞的質量,報社初步建立了一套嚴格而又寬容的機制。
1)新聞審核機制。報社為此建立了較為嚴格的稿件審核機制,一般要核實新聞的真實性后才進行刊發(fā),同時,對內容的其他方面進行把關。
2)現金激勵機制。稿費一般為人民幣50~100元,為鼓勵QQ記者的積極性,在報上刊登的每篇報道后面都附上QQ記者的名字和稿費的具體數額。
3)淘汰更新機制?!俺鞘耬聞”QQ群中2000個QQ號隨時處于飽和狀態(tài),導致更多網民無法進入。因此,欄目將根據前一階段的發(fā)稿情況,從2000個QQ記者中按照寫作水平和發(fā)稿情況,篩選出50個核心成員形成公民新聞平臺的核心力量,在淘汰一批QQ的同時吸收其他新鮮力量加入。在進行核心QQ記者的身份核實后,按照欄目的需要布置一定的報道計劃并給予指導。
4)人員培訓機制。目前QQ記者群中僅有1%的用稿率,提交的稿件內容參差不齊,質量總體不高,造成資源浪費。為提高稿件的質量和QQ記者的工作效率,報社將陸續(xù)嘗試進行一些網上輔導,介紹一般的新聞報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提升公眾以文字、照片、影音傳播訊息和觀點的能力。
公民新聞的范式轉換與中國難題
《成都商報》的QQ記者模式可以說是國內媒體面對當下全球新聞范式轉換的一種主動嘗試。但是,當以“公民參與、公民報道、公民傳播”為特征的公民新聞在給國內媒體一個發(fā)展示范的同時,也同樣給我們設置了一道不小的難題。
1. 傳媒形態(tài)的轉型和新聞生產方式的調整
在新的新聞生產范式下,西方傳統媒體開始轉型,一種被稱為“合眾媒體”(Republic Media)的“多數人向多數人傳播新聞”的媒體形態(tài)隱然浮現。CNN2006年8月15日正式推出了公民報道的新欄目“I-Report”。2006年11月,擁有90家報紙的甘耐特集團宣布不僅正式合并他的網絡和印刷媒體的員工,而且計劃利用公民記者為它的出版物提供內容。2007年2月,路透社的非洲網站Reuters Africa也開設了公民博客的新聞報道。這些舉措收到了實效――在2007年4月弗吉尼亞校園槍擊事件中,全球觀眾看到的唯一一段手機拍攝的有槍聲的現場影像就是一名美國人JamalAlbarghouti通過CNN的“I-Report”上傳的,而NBC從上得到了大約500份觀眾提供的與受害者有關的故事。①這些主流傳媒集團新聞生產方式的轉型標示出新聞生產的“合眾”走向越來越明晰。而對于正在努力做強做大的國內傳媒集團來說,另一種誘惑還在于這些公民新聞媒介的快速成長。在全球媒體新聞生產范式開始轉型的情況下,如何吸收公民新聞的積極元素,打造中國的公民新聞報道,讓中國的傳媒產業(yè)走向世界,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挑戰(zhàn)。
2. 公民新聞的中國難題
公民新聞的中國實踐將不會平坦。其推動者往往著眼于Web2.0時代的技術語境,卻忽視公民新聞在西方產生的歷史語境和制度語境,正是后者決定了中國的公民新聞實踐不能簡單“復制”。
首先,中國公民新聞的發(fā)育缺乏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歷史根基。由于中國并不存在公共媒介體制,也沒有經過充分發(fā)育的另類媒體,因此,缺乏與西方國家類似的精神上和實踐上的傳統支點。
其次,從媒介管理制度上講,中國的普通網站和個人不能自辦新聞,韓國的Ohmynews模式、美國wikinews模式以及德拉吉新聞博克的模式在中國無法復制,而必須在有新聞權的傳統新聞機構上尋找生存空間,公民新聞的運作方式也不能復制國外公民新聞的現成模式,而注定了將以更為本土化的形式來展開。
“QQ記者”模式的啟示
我們可以把《成都商報》的QQ記者看成是一種合作型記者,“城事e聞”則是專業(yè)記者和業(yè)余記者的一種合作型報道,即“專業(yè)新聞+公民新聞”的混合形式。這種報道方式在本質上與Ohmynews并沒有太大差別,即公民記者提供稿件供編輯們編輯加工,同時也有專業(yè)記者為網站提供內容,當然在比重上兩者不可同日而語(Ohmynews公民記者的報道占內容的70%)。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成都商報》的公民新聞實踐仍然采取了較為慎重的方式。內容定位上的日?;?、生活化、趣味化,選題的冷門化、非時政化,在使公民新聞嘗試的風險系數降低的同時,也使其與國外公民新聞報道的廣度和深度拉開了不小的差距。但對于國內打算嘗試公民新聞的媒體來說,《成都商報》的QQ記者模式至少可以給我們以下三點啟示:
1. 打造公民參與的互動平臺
網站是公民新聞的主要運作平臺,在公民新聞傳播系統中,公民的角色不是信息傳播系統的終端反饋而是前端的信源采集,因此,網站的設計、運行方式和媒體的組織管理模式與這種要求不合,必須進行調整。在硬件設計上需建立面對信息前端而非信息終端的上傳通道(如《成都商報》的QQ記者群或者像I-report那樣的音、視頻信號上傳窗口) ;在軟件上,建立一套相應的公民記者溝通機制,設置專門的歸口部門和編輯隊伍,鑒于新聞的時效性,媒體與公民記者間互動必須是即時的、長期的,只有在隨時互動的基礎上,才可能激發(fā)和形成觀眾的穩(wěn)定參與和合作關系。
2. 營造公民新聞成長的外部生態(tài)
公民新聞是媒體與公眾的長期合作,其發(fā)展更需營造良好的外部生態(tài)。《成都商報》編委謝文在反思半年來QQ記者的運作經驗時認為,公民新聞需要社會的“包容”機制和“開化”機制:一方面是社會對公民報道的業(yè)余性及其諸多缺陷的包容,對“人人都可以做記者”這一理念的認同和向往;另一方面,必須提高公民的媒介素養(yǎng),使之具有更多表達技能,以更好發(fā)揮公民記者的作用。只有在公眾的參與意識的激發(fā)、參與技能的培育方面共同行動,才可望構建公民新聞成長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當新聞發(fā)生時,有意識、有素養(yǎng)的公民才可能提供高質量的新聞素材。
3.完善公民新聞的管理機制
在中國,發(fā)展公民新聞的核心是管理機制的建立,一方面激發(fā)公民記者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不要以某些所謂的專業(yè)性扼殺了公民新聞中天然去雕飾的草根性。除了《成都商報》的管理經驗可資借鑒之外,國外公民媒體的成功之道也值得效仿。如維基新聞網實行“博客道德規(guī)范”, 包括真誠公正、最低傷害和承擔責任三項原則,規(guī)定嚴禁剽竊、準確展示和避免誤導;韓國OhMyNews 實行公民記者實名制,公民必須提供身份證件才能成為網站的記者,通過專業(yè)編輯和市民記者個人聲譽擔保來雙重把關。
應該看到,在國內現有的新聞宣傳制度和媒體框架下,建立專門的公民新聞媒體并不現實,但是學習甘耐特集團、CNN、BBC的運作方式,建立一種以對話、合作為核心理念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方式,在生產流程、人員管理、版面設計上走“合眾”之路是完全可行的,尤其對于地方性的報業(yè)集團來說,其較強的本地化特征與公民新聞具有諸多契合之處,《成都商報》的QQ記者模式應該說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注釋:
21世紀是充滿生機活力的百年;
21世紀是前景誘人的百年;
21世紀將是中國真正走向繁榮昌盛的百年。
那么,21世紀中國的傳媒將會表現出哪些強勢?
回眸剛剛過去的2000年,我們不難看出,轉軌時期的中國傳媒在新世紀到來之前已表現出其從容的姿態(tài)并顯示出其在迎接未來時所表現出的躁動。時代是個順應的過程,像生命的繁衍有一條無法掙脫的臍帶。剛剛過去的一年代表了一個世紀的終結。而一個世紀的終結正是一個新的世紀的開始。不管是實踐者(媒體本身)、學者,還是管理部門本身,都從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為剛剛到來的新世紀的傳媒走勢作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那么,2001年中國傳媒的走勢將會是一種怎樣的走勢?
一、網絡傳媒走向有序發(fā)展階段,并在新聞傳媒領域唱主角
2000年9月25日,總理簽發(fā)了《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并正式實施,這標志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以來,網絡媒體處于無序運作狀態(tài)的終止?!豆芾磙k法》把我國現有的利用互聯網作為傳輸手段的行業(yè)歸為兩大類,即經營性和非經營性,并對兩類的經營范圍、申報、審批程序作了嚴格的規(guī)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管理辦法》明確規(guī)定了誰是真正的網絡媒體的問題,也就是說誰有資格在網上新聞。
2000年3月,以北京市九家新聞單位為主體的千龍網新聞網問世。千龍網主打新聞牌,既不同于報紙的電子版,也不同于類似新浪網之類的商業(yè)網站,它是借助網絡平臺新聞的網站,也就成了國內嚴格意義上的首家網絡媒體。5月,上海的東方網應運而生,以大手筆作大文章的風范顯示了其強勁的實力。東方網與千龍網的不同之處在于除了做新聞,同時也考慮到利用網絡傳播手段在商業(yè)和信息方面提供有償服務。
2000年,商業(yè)網站從4月的急速攀升到9月份的慢慢跌落,經歷了從狂熱到冷靜的思考。受納斯達克股市的影響,網絡神話被打破,從高調到低迷,可以理解為網絡在國內正走向成熟的狀態(tài)。
所有的網站都從邏輯的終點回到了邏輯的起點,即從“燒錢”到考慮網絡該怎么賺錢。這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其實網絡什么時候能夠賺錢,連美國人也尚未考慮明白。但是趨勢是很明顯的。就網絡媒體的特點和優(yōu)勢來看,凡是傳統媒體能做到的,網絡媒體都能做到。與報業(yè)相比,可以有網上新聞和網絡電子讀物;與廣播電視相比,音頻和視頻也足可以替代。盡管美國人也鬧不明白網絡哪天開始賺錢,但也有先例,就美國新聞傳媒經營的網絡媒體來看,1999年CNN網站以與傳統媒體的廣告互動實現盈利3000萬美元;《華爾街時報》網站,以46萬注冊用戶有償使用信息也在1999年實現了利潤。各網絡公司的CEO們把現今的網絡新聞媒體賺錢的方式歸結為三個方面:廣告、信息的有償使用和拓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市場在國內可能還需一段時間的培植,這似乎對純商業(yè)網站發(fā)展略為不利。但信息的有償使用和網絡廣告的使新聞網站的優(yōu)勢開始展現出生機。而傳媒資本經營在網絡媒體將優(yōu)先開放,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事實。因此,在2001年,網絡媒體的強勢會表現得比較突出。有人預測,國內最早賺錢的網絡媒體將會是東方網,其依據是東方網最早與傳統媒體在廣告運營上實現捆綁,而且東方網有6個億的股本,如果把這筆錢用好,將會有新的利潤產生。
但不管怎樣,網絡媒體被世人所看好是一個事實。隨著技術革命的深入,一個新的賺錢的商機將隨著寬帶網的投入使用而形成。寬帶網能使所有的內容供應商(ICP),享受更多的增值服務,它將以更多、更新的內容吸引用戶。
借用美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話來說:“未來我們的利潤將來自網絡和與網絡相關的產業(yè)。
二、報業(yè)集團的運作方式將在21世紀終結。報業(yè)的走勢會向傳媒集團的方向發(fā)展,走大兼并大聯合之路
1996年開始的報業(yè)集團試點,將在21世紀終結。從近幾年國內報業(yè)集團運作的特點來看,優(yōu)勢和不足十分明顯。報業(yè)集團的試點,從理論上講,便于加強宏觀輿論導向的管理,擴大自身的實力。但從實際方面來分析,并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報業(yè)集團組建在結構上的非理性化。以廣州為例,一個城市擁有3個報業(yè)集團。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報業(yè)總量的嚴重過剩。1998年開始的報業(yè)治理整頓并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兩方面原因促使各報之間加劇了惡性競爭。1999年南京報業(yè)價格大戰(zhàn)可看出這種競爭帶來的惡果。為了調整各自的結構,以獲得新的利潤和收入,各集團對所屬的大小報紙作了重新定位,集團旗下的各類小報應運而生。最典型的便是各類都市報的興起。從去年一整年的實踐來看,都市報和集團內的各類小報,的的確確成了各報業(yè)集團獲取利潤的新來源,而令管理部門頭疼的是,這類報紙在輿論導向上的差錯也和盈利近乎成正比。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在輿論導向上出錯而被管理部門點名批評的,各類小報約占90%以上。另外,由于盲目的趨同,一些并不具備成立報業(yè)集團地方,為了湊足領到報業(yè)集團批文的條件,急于兼并一些瀕臨倒閉的報紙,使自己原有的優(yōu)勢無法發(fā)揮,而且多了一個包袱。一個十分惱人的現象是,從帳面上看,各報業(yè)集團的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加,而各報業(yè)集團的純收入卻在減少。那么,未來報業(yè)發(fā)展的方向是什么?從業(yè)內和學者的分析來看,必須走大兼并、大合作的路子,即借鑒國外報業(yè)發(fā)展的經驗,強化傳媒產業(yè)的國家壟斷,組建大的傳媒集團,實現一市一報(集團),以避免惡性競爭和設備重復投資帶來的浪費。
三、廣電傳媒的改革將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其方式是借助現代傳輸手段并對行業(yè)進行管理和整合
組建廣播電視集團,在2000年可謂是雷聲大而雨點小。與報業(yè)集團的試點不同,廣播電視帶有行業(yè)主管的特點。也可能是在傳媒中其所起的作用位居第二,其改革帶有內部運行的特點?!爸袊鴤髅降谝还伞报D――湖南電廣傳媒于1999年在不聲不響中實現了上市,當下募集資金4?43億,開始走向資本運營之路?;蛟S是其運作方式對現有的傳媒政策帶來的沖擊不是很大,或許是其上市后在運作上找到了實現發(fā)展的目的,為今后制定政策提供了借鑒,因此湖南電廣傳媒的做法并沒有受到限制,而且得到了一些學者的贊許和管理部門的認可。在2000年底,廣播電視業(yè)又完成了一個大動作,1999年2月11日,在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上,由中科院、廣電總局、鐵道部、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中國高速互聯網絡示范工程”項目得到肯定。4月,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10月28日,中國網通寬帶高速互聯網一期工程開通并投入試運營。這是廣電傳媒借助高科技手段完成的一個產業(yè)拓展的革命。而在2000年下半年,組建廣電集團的動作開始在完善思路的過程中,在各省進行了試點。其主要內容是:有線臺和無線臺合并,有線不設臺,主要任務是搞傳輸,通過重組和整合實現電視業(yè)的規(guī)模效益,優(yōu)化節(jié)目質量,避免重復建設。另外,正在組建的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公司,將再一次借助現代網絡傳輸手段來實現廣播電視網絡的互聯互通??梢灶A測,在未來的傳媒改革中,廣播電視業(yè)的整合所產生的效應將是最好的。
一、群眾文化正在從封閉型向開放吸納型演變
群眾文化的根基在基層,它是在基層群眾的喜怒哀樂中生長和發(fā)育起來的一種鄉(xiāng)土文化。由于不同地域的基層群眾在生活習俗、語言風格和性格特點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所以不同地域的群眾文化也因此而呈現出不同的的風格特點。這一風格特點,最終凝成了群眾文化最鮮明的個性,那就是地域性很強。群眾文化的地域性,不僅表現在群眾文化的內容、形式和風格上,而且還明顯地表現在群眾文化的存在狀態(tài)和運作方式上。稍加分析就會發(fā)現,長期以來,不管是哪個區(qū)域的群眾文化,其人才(如創(chuàng)作人才、表演人才、組織人才等)和樣式(如戲劇、曲藝、歌舞、雜耍、工藝美術等),都是以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存在于自己的區(qū)域范圍內,在本區(qū)域內傳承、在本區(qū)域內創(chuàng)作,在本區(qū)域內表演、在本區(qū)域內交流,除了偶爾外出參加比賽和匯演以外,很少離開本區(qū)域到外地活動。不僅如此,而且對外來文化還持有明顯的排斥情緒。正是在這樣一種形態(tài)的群眾文化的長期熏陶下,致使基層群眾在審美觀念、情趣愛好以及對文化樣式的選擇上,也漸漸地烙上了濃烈的區(qū)域印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滋養(yǎng)一方風情的真實體現。這也是群眾文化的一種傳統的存在狀態(tài)。從理論上講,文化的存在狀態(tài)是由經濟與社會的存在狀態(tài)決定的,一旦經濟與社會的存在狀態(tài)變化了,文化的存在狀態(tài)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事實也正是如此。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觀念的更新,社會人員的流動以及經濟的改革發(fā)展,群眾文化也開始了從封閉型向開放吸納型的演變。長期處于封閉狀態(tài)的群眾文化,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環(huán)境中日漸展現出了一種開放的態(tài)勢,走出去與引進來這一原本屬于經濟活動的運作方式,現已漸漸地成為了群眾文化的一種運作方式,原先那種自產自銷、自我娛樂、自我陶醉的存在模式已在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中發(fā)生蛻變,沾滿鄉(xiāng)土味的群眾文化也已開始注重與外界的交流。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管是人還是事,自我封閉的結果都難免被淘汰。
二、群眾文化正在從傳承型向傳承創(chuàng)新型演變
無論是哪一個區(qū)域的群眾文化,也無論是哪一種群文樣式,它們的又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大都是傳承型的。在群眾文化領域里,我們經常能發(fā)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某個區(qū)域內的一些主要群文項目,特別是一些地方戲劇、地方曲藝、地方工藝美術之類,總是在本地土生土長,在本地活動展現,而且一年又一年地在本地重復,一代又一代地在本地傳承。就像我們蕭山區(qū)義蓬街道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結合春節(jié)元宵佳節(jié),在義蓬中路、義府大街等四條街道主要道路兩邊懸掛燈籠,營造節(jié)日氛圍,并在元宵前夕向百姓送上一臺精彩的文藝晚會。“五一節(jié)”前夕聯合街道總工會舉行職工羽毛球團體賽及拔河比賽;各村社區(qū)結合傳統節(jié)日開展做湯圓、包粽子、做清明團子等活動,并開展小型多樣的文藝演出等等。所以,如今某些個性獨特的群文樣式、某些經典的曲目,甚至成為了某個區(qū)域的代名詞。像在我們浙江,只要一說到耍滾燈就會使人想到杭州余杭;一說到唱蓮花落就會使人想到紹興;一說到舟山鑼鼓就會使人想到海島舟山等等。所以有人說,群眾文化是閃亮在基層的鄉(xiāng)土名片,這話一點不假。在傳統的文藝內容上如何體現時代的新精神,使它的內涵更為豐富;在傳統的節(jié)目樣式上如何融入現代的新元素,使它煥發(fā)出時代的特色;在傳統的表現手法上如何吸納當代的新技巧,使它展現出新的風采。不少傳統項目按照傳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原則,在注重發(fā)掘、注重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了探索與創(chuàng)新,使其在承載的內容、表現的手法和演出的技巧等方面植入了多種外來元素,體現出了新的時代精神和運作活力。
一個產業(yè)如果能進行資本運作,就可以使整個產業(yè)形成資源靈活流通的市場,提高整個產業(yè)的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分配公平。因此,一個成熟的媒體市場不僅包括高度發(fā)達的媒介內容產品的流通市場,還必須包括發(fā)達的資本市場。
電視媒介的資本運作方式
兼并與收購。兼并與收購就是把企業(yè)當作一種商品來買賣。綜觀當今世界傳媒集團的發(fā)展態(tài)勢,不難發(fā)現幾乎大的傳媒集團都在實施吞并中小傳媒公司的戰(zhàn)略,迅速擴張自己。媒介集團化迅速發(fā)展的原因誠如約翰?勒文等言,“最根本的原因是媒介公司贏利極為豐厚。”媒介經濟的豐厚利潤像磁石一般吸引著財團的投資,而媒介集團本身對利潤的追逐使兼并進一步加劇。
在我國的社會環(huán)境下,電視傳媒產業(yè)目前更多地是采取合并的方式實現資源、資本的整合。2001年4月后,上海、北京先后成立了廣播影視集團。這些媒介集團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組織建設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對我國媒介產業(yè)在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以后,面對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和外來挑戰(zhàn)、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有著深遠的影響。新疆電視臺、新疆有線廣播電視臺、新疆經濟電視臺的合并,組建新的新疆電視臺,是我國地方電視產業(yè)新發(fā)展的一個探索。
和西方媒介集團的兼并與收購不同的是,國內的媒介集團并不是完全出于需要才去組合,而是一種行政手段,他們并不完全自負盈虧,從而造成了目前我國媒介集團的市場化運作并不成熟的現狀。因此,培育和建立市場機制,是我國傳媒集團進一步發(fā)展和壯大的首要任務之一。
利用優(yōu)勢吸納資金。當電視產業(yè)作為一個市場經濟體進行資本運作的時候,可以參照其他企業(yè)吸納資金的形式進行資本的運作。電視產業(yè)可以通過開設商業(yè)頻道的形式吸納民間資本,通過開辦以盈利為主的娛樂、財經頻道吸引民間投入,聚集社會的大量閑散資金。
電視臺的部分上市。上市經營就是電視臺向社會公開向募集股份,在證券市場掛牌交易。以鳳凰衛(wèi)視為例。2000年6月30日,鳳凰衛(wèi)視在香港上市,集資9億多港幣。鳳凰衛(wèi)視經過這幾年在資本市場的風風雨雨,己經成為華人電視媒體的典型。
我國目前的政策不允許媒介像鳳凰衛(wèi)視這樣直接上市,但幾大電視媒體都有一定數量的經營性資產,可以將這些資產進行上市,改變電視臺經營狀況,增加盈利能力。在這方面國內實現IPO上市的媒體股是上海市廣播電視局下屬的“東方明珠”,湖南省廣播電視局下屬的“電廣傳媒”,中央電視臺下屬的“中視傳媒”。
電視媒介的經營策略
管理科學化,職業(yè)人經營。管理科學是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的組織保證。同時,本著能夠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主人翁意識的出發(fā)點,不斷提高電視業(yè)管理水平,達到效率和效果的最佳結合點。對于中國的電視產業(yè)而言,真正缺少的是懂得電視市場規(guī)律和市場營銷、能把握住資本運作的運營方面的職業(yè)經理人,當把電視媒介作為一個產業(yè),可以聘請職業(yè)經理人經營。他們的目的是把產業(yè)做強做大,因此更能制定出大型的、長線型的和智慧型的投資策略。
優(yōu)化資本結構。將現有單一電視產業(yè)的國有制改為部分多元制,把經營性資本出讓給集體和個人。從證券市場籌集資金及從金融業(yè)獲得授信,都是行之有效的資金來源形式。由于目前我國的制度環(huán)境,電視產業(yè)普遍采取間接控制、二級運作的方式。東方明珠由上海電視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共同創(chuàng)辦。湖南電廣則由代表湖南幾大電視臺行使股東權益的湖南廣電集團為最大持股人。
結語
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面對業(yè)外資本對媒體領域的投資沖動和通過各種變相手段的進入,電視業(yè)正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盡管我國的新聞媒介并沒有向外資開放,但是與國外媒體競爭是必然的趨勢。目前電視業(yè)分散、低效、結構不合理大大影響媒體的競爭力。我國應出臺有關法律法規(guī),在保證新聞媒介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基礎上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增加新聞信息傳播領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