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社會治理新模式

社會治理新模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會治理新模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會治理新模式

社會治理新模式范文第1篇

關鍵詞:空巢村;治理模式;溫州農村

引論

溫州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其經濟總量與人均GDP都名列全省乃至全國前茅。然而,在開放的市場環(huán)境下,受到利益杠桿的驅動,本土精英出現(xiàn)大量的“外向型”流動,他們的主要活動已經轉向了城市,部分農村甚至出現(xiàn)了本地青壯年人口“空殼化”趨勢,即所謂的“空巢村”現(xiàn)象?!翱粘病币庵复罅康霓r村青壯年勞動力永久性或暫時性的向城市遷徙,許多村莊常住人口數量銳減,留在農村的大部分是老幼婦孺。由于傳統(tǒng)農村精英的外流以及缺乏對農村公共事物的積極參與,以致農村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而在溫州,與空巢村相伴的是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涌入,占當地總人口的比重持續(xù)增高。最終,“空巢”的溫州農村并沒有出現(xiàn)理想的鄉(xiāng)村治理模式,而是更多的表現(xiàn)出超前的村民市民化傾向,這給溫州農村治理模式特別是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可以說,溫州的空巢村問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社會治理模式的轉型與創(chuàng)新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

一、社會轉型與“空巢村”的形成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有目共睹。然而,我國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化社會轉型的快速發(fā)展,不斷推動著城鎮(zhèn)化的進程。在此過程中,我國農村社會相應地出現(xiàn)了青壯年勞動力向城鎮(zhèn)大規(guī)模轉移的現(xiàn)象,致使許多農村居住的人口數量銳減,而其中老幼婦孺占據大多數。這也是“空巢村”最為突出的表象之一。縱觀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長河,我國“空巢村”的產生有其客觀的必然性,它是社會轉型的必然結果,也是在社會變革、經濟發(fā)展以及生計所迫等多種社會因素影響下所產生的。

第一,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城鄉(xiāng)壁壘,加速了勞動力流動。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前屬于典型的計劃體制經濟國家。由于當時的政策導向,政府推行重工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的趕超戰(zhàn)略,在很大程度上將經濟資源由農村向城市聚集,城鄉(xiāng)收入差距逐漸形成。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的不斷深入,城鄉(xiāng)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相對而言,農村社會的經濟狀況表現(xiàn)得更加貧窮、落后。農村不僅人口密度大,土地資源有限,其勞動生產的收益率也相當的低。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所的《中國城市發(fā)展報告No.4聚焦民生》顯示,2010年我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比已達到3.23:1,成為了世界上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農村居民僅憑農業(yè)生產,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經濟收入來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因此,絕大部分有能力,敢于冒險、嘗試新鮮事物的的青壯年農民就離開落后的農村,去往存在更多就業(yè)機會的大城鎮(zhèn),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這也恰好體現(xiàn)了“空巢村”的實質:在經濟利益驅動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鎮(zhèn)大規(guī)模的轉移的過程。以溫州農村為例,溫州人素來有經商的傳統(tǒng),據有關調查顯示,溫州有外出經商者近300萬,每年新增外出人口10萬人。在部分鄉(xiāng)鎮(zhèn),幾乎所有的青壯年勞力都外出務工或經商。因而,溫州農村的“空巢村”現(xiàn)象,在我國就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第二,社會文化區(qū)域性發(fā)展加大了城市相對于農村的競爭優(yōu)勢。

從我國社會歷史的變遷來看,我國逐步從最初的農耕文明社會向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社會邁進。而與此同時,我國農村與城市的文化界限越來越清晰,長期以來的平衡似乎難以維持,城市不斷地加速向文明發(fā)展,而農村卻逐漸成了“落后地區(qū)”的代名詞。雖然整合城鄉(xiāng)步伐,加快農村與城市融合的一體化建設不斷地被提出,但城鄉(xiāng)區(qū)域化分離現(xiàn)象依舊十分顯著。突出表現(xiàn)為,農村村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與城市聚集的精英相去甚遠?,F(xiàn)實也表明,社會文化區(qū)域性發(fā)展與轉型在不斷加大的今天,文化力越來越成為區(qū)域發(fā)展和競爭的重要力量?,F(xiàn)代化的城市,匯聚了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和信息文明,相對于落后的農村,城市更具有競爭優(yōu)勢。

城市各種專業(yè)人才匯聚,擁有先進的新文化、高端的新科技、科學的新理念,所帶動的產業(yè)發(fā)展也是高效率、高效益的,這也創(chuàng)造了發(fā)達的城市文明。城市存在著各種機遇與挑戰(zhàn),敢于冒險的農村青壯年和具備專業(yè)技能、知識的高端人才都擁擠到城市尋找更好的發(fā)展空間。相對于農村,城市擁有絕對的競爭優(yōu)勢。相關統(tǒng)計顯示,農村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顯然低于城市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因此只有在發(fā)展迅速的城市,普通的農村居民才能不斷地開闊視野,學習到新的技術技能,從而掌握更多更高端的文化,增強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以此,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勞動價值。

第三,社會公共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也導致農村精英的流失。

與城市相比,農村的各種物資都極為貧瘠。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公共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服務、公共教育服務、公共文化娛樂設施建設這三方面。就其公共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方面而言,落后的農村鄉(xiāng)鎮(zhèn)醫(yī)療機構存在著諸如業(yè)務用房緊張、設施簡陋、優(yōu)質醫(yī)務人員缺乏等現(xiàn)實問題。而在公共教育服務方面,農村面臨著教育機構數量稀少、規(guī)模小、辦學效益較差、教育資源也相對貧瘠等境況。在公共文化娛樂建設上,又可將其不足概括為農村的文化娛樂點少,設施差,布局不合理等。

事實上,農村公共資源的供給不足,很大程度上與政府的優(yōu)先發(fā)展城市的思路有關。這意味著城市的社會公共資源是相對富足的,也吸引更多的農村人去城市生活。比起落后的農村,城市相對完善的公共服務體制,更能給人提供一定的公共基礎保障。況且在教育事業(yè)備受關注的今天,城市的高升學率擁有絕對的吸引力。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基于“望子成龍”的渴望,愿為了子女的美好將來付出一切艱辛。這一渴望,更是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將子女送往城市就學的同時,他們也跟著進城務工、經商等。從而,實現(xiàn)了農民向城市居民的轉變。

二、“空巢村”社會治理模式的困境

第一,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制約農村生產力發(fā)展。

隨著我國城市化不斷地加速發(fā)展,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地涌向城市已成為了勢不可擋的趨勢。與此同時,我國農村經濟由于有效勞動力的流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剩余勞動力明顯不足的“空巢村”,更是老弱病殘農業(yè)的典型。“空巢村”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村中人口稀少、分布相對分散?!翱粘泊濉辈粌H沒有高效的農業(yè)生產技術或設備,也缺乏最普通的年輕勞動力,這些都直接導致農業(yè)生產力低下,農民的農業(yè)生產效益甚低。目前溫州的農業(yè)就可被稱為“老弱病殘”農業(y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因素,溫州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幾乎都是向外輸出,僅剩 “老弱病殘”成為了農業(yè)的主要勞動力。精英的流失,使得農村缺乏專業(yè)管理人才,村莊的治理更是變得難上加難。

第二,“空巢老人”問題越發(fā)突顯。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獨自生活的老人。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鄉(xiāng)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溫州農村的空巢老人問題也非常嚴重,有關數字顯示,早在1995年溫州就進入了老年型社會;2009年末,溫州60歲以上人口已達108.10萬,占總人口的13.87%。其中,老齡化程度排名前三的鹿城區(qū)、文成縣、泰順縣,老齡化程度與歐洲發(fā)達國家相當。

很多的溫州農民已拖家?guī)Э陔x開農村,可偏偏固執(zhí)的老輩們一直堅守留在農村生活。諸多溫州子女,在外經商,財富有了累積。因此,在物質生活上不會虧待留守的老人??墒牵瑳]有子女在身邊陪伴,老人心理上孤苦無依,精神生活無以慰藉。更為特殊的是,溫州這個僑鄉(xiāng),很多溫州農村“空巢老人”的子女都已移民國外,老人難舍故土,堅持留守?!翱粘怖先恕钡馁狆B(yǎng)問題日益逐漸突出。

第三,“空巢村”的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備受考驗。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根據權威調查,在2005年我國農村的 “留守兒童”數量已超過了5800萬人。當前,我國留守兒童數量仍有不斷上升趨勢,據有關數據統(tǒng)計,溫州農村大約有留守兒童7萬名,他們大多由老輩們或是親朋好友代為監(jiān)護、撫養(yǎng),將其稱之為“寄養(yǎng)”。

然而,沒有父母在身邊教育、撫養(yǎng),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都存在問題。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小就缺乏正確的指引、教導,很難培養(yǎng)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親情缺失,啟蒙教育缺失,不免使得留守兒童心理有偏差。對此,“空巢村”留守兒童的“情感空巢”、“教育空巢”問題就十分令人擔憂。

第四,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

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減少使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嚴重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公共產品供給量很少,公共服務供給效率低下,及其公共服務建設結構不合理。例如,在村民自治中,缺乏專業(yè)管理人員,村莊的村容村貌破舊落后;而勞動力的缺乏,致使其基礎設施建設也很不完善;且由于尚處于起步階段,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農村居民的保障水平仍舊十分低下,與城市存在很大差距,農村老人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建設就相對落后很多。此外,政府對公共服務的供給不均衡,表現(xiàn)為對城市有偏向投入,而農村地區(qū)的公共服務供給嚴重不足。

三、“空巢村”社會治理模式的發(fā)展思路

“空巢村”所帶來的是農村勞動力的大規(guī)模轉移,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的必然趨勢。若違背這樣的必然趨勢,則會嚴重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然而,“空巢村”的治理,并非絕對性地要求已流向大城市務工、經商的青壯年全部回流。而是應建立在有效緩解或徹底解決現(xiàn)狀的基礎上,沖破現(xiàn)在的困境,尋找新穎的治理模式。

第一,統(tǒng)籌城鄉(xiāng)人力資源配置,創(chuàng)造人才發(fā)展平臺。

首先是想方設法探索如何破解“空巢村”精英流失,專業(yè)人才缺乏的局面。必須從貫徹新農村建設中“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這一要求出發(fā),統(tǒng)籌城鄉(xiāng)人力資源配置。其中的關鍵的是創(chuàng)造讓人才施展才能的平臺。政府應當在這方面出臺優(yōu)惠政策,給予精英們比較優(yōu)越的條件,讓他們愿意回到農村工作,為農村治理貢獻自己的特殊力量。換而言之,引進人才是促進“空巢村”發(fā)展 的原動力,而政府在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就是給予他們成長的“土壤”。為了“空巢村”治理,要邁出的第一步就必須是引進人才尤其是專業(yè)人才,這勢必能對振新“空巢村”有所貢獻。

第二,在外勞動力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本地經濟發(fā)展

農村勞動力在城市打拼,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財富,學習到了新技能、新理念,可以鼓勵他們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稗r民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熱潮”的掀起,有部分是緣于農村相對于城市,其生活成本來得更低。在此方面,政府應大力推廣創(chuàng)業(yè)扶持政策,相關部門則要做好充分配合工作。積極支持、引導小型產業(yè)發(fā)展,優(yōu)化其經濟、產業(yè)結構,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例如加大對創(chuàng)業(yè)村民的培訓投入,提高其科學文化素質;放松創(chuàng)業(yè)資金貸款條件限制,拓寬融資渠道等,最終實現(xiàn)更好地帶動本地經濟發(fā)展,讓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yè),緩解或去除“空巢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

第三,保障“空巢老人”物質、精神上的雙重需求,實現(xiàn)老有所養(yǎng)。

在社會化養(yǎng)老保障制度與養(yǎng)老設施尚未完善的境況下,“空巢老人”是一大社會困擾。為此,積極完善社會養(yǎng)老保障體系,是幫助獨居老人安享晚年的必要舉措之一。在溫州農村的“空巢老人”,其子女都舉家移民國外,剩下孤零零的老人獨守著那片故土。雖然,物質上挺富足的,可精神上卻是極大的匱乏。針對這一情形,則更要關注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政府資助一部分,再向“空巢老人”的子女們募集一些資金,然后可構建集中區(qū)域化的養(yǎng)老模式。建立區(qū)域養(yǎng)老機構,將十分分散的“空巢老人”生活在一起,不僅給其提供基礎的生活所需,還幫其安排策劃一些娛樂節(jié)目,滿足精神生活需求。

第四,關愛“空巢兒童”,促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空巢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引導、教育是十分關鍵的。然而,很多家長外出務工、經商,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可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孩子的心理成長。因此,首先家長要努力糾正他們“金錢至上”的觀念,取而代之灌輸他們要給孩子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其次,學校要加強監(jiān)督教育及時疏導孩子,多開展集體活動,給予必要的關心、鼓勵。再次,政府應當積極推出優(yōu)惠政策,完善教育體制,解決“空巢兒童”的生活、醫(yī)療、受教育等問題,保障“空巢兒童”感受到平等的對待。

第五,借鑒溫州“農村新社區(qū)”建設經驗,推進農村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

溫州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形成統(tǒng)籌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的新格局。溫州農村主動向前邁進一步,探索“農村新社區(qū)”建設,完成“農村到社區(qū),農民到市民”的轉變。溫州“農村新社區(qū)”是一個在當前特定時期通過農村實行“三分三改”農戶集聚形成的一定區(qū)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叭秩摹敝浮罢浄珠_、資地分開、戶產分開”和“股改、地改、戶改”。這樣不僅有助于統(tǒng)籌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也推動了溫州農村的轉型發(fā)展。而其社區(qū)的組織構建,則是通過“并、聯(lián)”的方式將市、縣、鎮(zhèn)5405個行政村組建成856個農村新社區(qū),整合農村新社區(qū)基礎設施,形成社區(qū)便民服務中心、社區(qū)綜治服務中心、社區(qū)計生衛(wèi)生中心、社區(qū)文體活動中心、社區(qū)老年活動中心等五大功能設施網絡。這些舉措不僅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也通過資源整合使村民享有更多更好的社會福利。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空巢村”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林振興.溫州14萬余名的空巢老人缺個知心聊天人[N].溫州都市報,2011-09-30,A14.

[2] 王樂文.讓留守兒童告別弱勢心態(tài)[N].人民日報,2011-08-18,第19版.

社會治理新模式范文第2篇

樊金元(1963),男,湖北黃岡人,高級經濟師,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貨幣信貸處副處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市場、利率。

摘 要:建立健全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機制是穩(wěn)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現(xiàn)行農村信用社利率管理模式難以適應利率市場化風險控制的要求,探索具有區(qū)域性特色的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機制模式,強化利率風險管理,對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模式

近年來,我國外幣利率、人民幣拆借利率、國債回購利率等利率品種相繼實現(xiàn)市場化,2004年又取消了商業(yè)銀行存款利率下限及貸款利率上限,從央行穩(wěn)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看,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限將會全面放開。但據調查,現(xiàn)行農村信用社的利率管理模式難以適應利率市場化風險控制的要求,為此,本文通過全面分析安徽省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現(xiàn)狀,對安徽省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機制模式的選擇進行了探索性研究。

一、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現(xiàn)狀

(一)管理權限基本集中于法人社

由于受管理體制、資金實力、經營環(huán)境、貸款對象、員工素質等因素制約,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水平由縣(區(qū))聯(lián)社統(tǒng)一制定,統(tǒng)一規(guī)定不同貸款品種、不同貸款對象的利率浮動水平,基層信用社無權變動,而且浮動標準單一。

(二)貸款利率定價以傳統(tǒng)的比例浮動為主

目前安徽省大部分農信社貸款定價仍以傳統(tǒng)的定價方式為主,即在央行規(guī)定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下浮動,定價機制過于生硬、簡單,定價時考慮的因素較少,基本上沒有體現(xiàn)風險與收益相匹配、扶優(yōu)限劣、風險度量、區(qū)別對待、綜合評價等原則。具體講,一是貸款利率浮動缺乏靈活性,未能運用貸款利率差別化原則確定貸款利率,尤其是部分地區(qū)的農村信用社,存在貸款利率“一刀切”和“一步到位”現(xiàn)象。二是利率風險防范存在表面化現(xiàn)象。農村信用社資金運作的視角已經觸及到資金價格風險范疇,但是預警與防范利率定價風險的基本操作規(guī)程還不夠完善,加之農村信用社利率內生機制的缺陷和農村金融市場的壟斷,防范利率風險的意識不強,利率風險防范存在著表面化現(xiàn)象。

(三)貸款利率定價以固定方式為主,對利率風險的敏感性不強

貸款利率定價可采取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方式,浮動利率定價通過按月、季、年定期調整利率,可有效規(guī)避利率風險。但從調查情況看,安徽省農村信用社無一例外地采用了固定利率定價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浮動利率定價模式成本過高。由于浮動利率定價模式要求借貸雙方在貸款合同期內定期重新確定利率,而農村信用社在貸款投放上以農業(yè)貸款為主,金額小、筆數多,若定期一一重新定價,將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增加成本,影響效率。二是農信社對利率風險的敏感性不強。從農村信用社資金來源看,居民存款利率尚未市場化,基本執(zhí)行基準利率,支農再貸款雖執(zhí)行浮息制度,但也是一年一變。因此,最大的利率風險就是法定基準利率的調整,利率風險程度較低。在資金運用方面,農信社的貸款利率本身就已經很高,因此,即使短期內利率上調,其貸款利率上調的空間也十分有限。三是借款人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不高。農信社的客戶大多是農戶和個體工商業(yè)者,貸款金額小、期限短,利率微調對其利息支出的影響有限,對利率的敏感程度較低,加上農村地區(qū)信貸資金處于賣方市場,借款人更不會計較少許利息的得失。

(四)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水平過高,貸款浮動幅度高于其他銀行業(yè)機構

2003年以來,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態(tài)勢,總體利率水平較高。農村信用社為了自身的發(fā)展,盡量用足政策,新增貸款都執(zhí)行了較高的利率,以獲取較高的收益。

從目前情況看,貸款利率水平的高低,對農村信用社的效益影響很大。存貸款業(yè)務作為目前農村信用社最主要的業(yè)務,其利差收入也是農村信用社最主要的利潤來源。2004年初和2004年10月29日利率浮動區(qū)間兩次擴大后,農村信用社存貸款利率隨之兩次上調,直接帶動2004年和2005年的收益水平同比出現(xiàn)明顯增長。2005年度,全省農信社各類貸款的綜合平均利率水平超過10%,接近基準利率的兩倍,如果剔除各郊區(qū)農信社上浮幅度較小的因素,縣域農信社上浮幅度則更高。此外,少數農村信用社縮短貸款期限,導致貸款逾期,進而收取高額罰息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更進一步抬高了實際利率水平。

(五)城鄉(xiāng)農村信用社之間貸款利率定價差異明顯

在全部農村信用聯(lián)社中,縣域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普遍較高,2005年4季度,其所有貸款利率的上浮幅度均在80%以上,平均上浮幅度接近100%,所發(fā)放的貸款也基本上以農戶貸款、農產品加工運輸貸款等為主。而郊區(qū)農村信用聯(lián)社地處城市邊緣,貸款投放結構與縣域農村信用社有著明顯不同,近一半的貸款投向了各類中小企業(yè)。由于面臨著市區(qū)各家金融機構的競爭,在當前市區(qū)貸款利率整體定價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各郊區(qū)農村信用社對企業(yè)的貸款利率定價也只能隨行就市,執(zhí)行與商業(yè)銀行相近的利率。據統(tǒng)計,2005年度,全部郊區(qū)農村信用社的各項貸款利率的平均上浮幅度約為67%,明顯低于縣域農村信用社。

(六)利率定價機制發(fā)展不平衡

雖然安徽省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取得了一些進步,但總的來看,由于農村信用社分布廣泛、數量眾多,其經營環(huán)境、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富裕地區(qū)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情況整體好于貧困地區(qū),郊區(qū)好于縣域農村。有些農信社在利率定價方面已經開始考慮多種影響因素,將因素量化,確定對不同客戶的利率水平,基本具備了建立定價模型的基礎,利率定價機制建設日漸成熟;而有些農信社利率仍處于簡單的分類定價階段,與利率定價管理差別化、精細化要求還有較大距離,并且很多農村信用社利率管理內部協(xié)調機制尚未建立,缺乏必要的軟硬件設施,存在管理粗放、定價基礎較為薄弱等現(xiàn)象。

(七)定價支持體系不健全,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受長期利率管制的影響,金融機構普遍缺乏利率風險管理意識,農村信用社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很多農村信用社基本數據統(tǒng)計系統(tǒng)不夠完善,缺乏基礎信息和歷史數據,影響各種利率風險管理計量工具的使用,影響利率定價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另外據調查,農村信用社普遍沒有專職的利率管理人員,許多信貸人員認為利率定價由人民銀行制定,農村信用社只需不超過范圍執(zhí)行。由于信貸人員大部分缺乏利率管理知識和經驗,農村信用社即使制定出比較完善的利率管理辦法,在實際操作中也不能很好地執(zhí)行,或者執(zhí)行不到位。利率管理人才的缺乏,嚴重影響了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水平的提高。

二、對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機制模式的思考

根據安徽省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任何單一的定價方法均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安徽省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定價要求,只有進行優(yōu)勢互補,才能找出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的最佳方法。為此,我們認為一些內控機制比較健全、利率市場化程度較高、自主定價能力比較強的農村信用社以“成本導向”定價模式為基礎,同時考慮“風險溢價”因素,進而融合為一種較為適合全省大部分農村信用社的“基本利率加(減)點法”貸款利率定價模式;同時,考慮到安徽省不少農村信用社利率風險管理薄弱、風險控制手段較少、缺少熟悉金融產品定價的專業(yè)人才和實際操作經驗,加上人民銀行目前仍然公布不同期限的基準利率,這些信用社可以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利率定價方法,但要加以改進。

(一)基本利率加(減)點法

1.“基本利率加(減)點法”的確定基礎

首先,農村信用社在全省大部分地區(qū)農村金融的貸款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因而滿足“成本導向”的定價模式所必備的條件。其次,由于農戶規(guī)模小,農信社運作成本高,貸款風險往往比中小企業(yè)大,所以迫切需要收回成本。最后,現(xiàn)階段全省農信社普遍處于虧損狀態(tài),而扭轉經營困境的主要方式將主要依靠今后的改革和利率的重新定價。所以,“成本導向”的定價模式有其合理性。

但也必須看到,“成本導向”的定價模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別是對“風險溢價”(利率上浮或下?。┑亩x特別模糊。所以,在實踐上,必須給“風險溢價”作出明確的界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利用5P原則(根據美國經濟學家保羅?享尼所提出的的授信評估理論,銀行授信決策最關鍵的因素有五項, 包括借款人(People)、資金用途(Purpose)、還款來源(Payment)、債權保障(Protection)和授信展望(Perspective),由于均以P為開頭,故稱為授信評估的5P原則),同時結合安徽省農村信用社的具體情況,確定部分風險因子來決定貸款的風險溢價。

2.“基本利率加(減)點法”的具體操作方法

(1)基本公式

貸款利率=基本利率+經過風險調整的因素浮動點數

(2)基本利率的確定

基本利率=貸款的資金成本率+貸款的管理費用率+稅負成本率+目標利潤率

其中:

貸款資金成本率=(利息支出+金融機構往來支出-社內調劑資金利息支出)/貸款平均余額

費用率=(手續(xù)費支出+營業(yè)費用+其它營業(yè)支出+營業(yè)外支出)/貸款平均余額

稅負成本率=營業(yè)稅金及附加/貸款平均余額

目標利潤率=預計全年盈利額/貸款平均余額

(3)因素浮動點數的確定

根據“5P”理論,結合安徽省農村信用社的具體情況,我們將浮動點數的影響因素確定為:企業(yè)信用等級、資金用途、擔保方式、客戶綜合貢獻率、管理成本、其他因素、支農政策等(各農聯(lián)社可以結合自身經濟金融發(fā)展狀況、貸款品種等具體情況,對因素進行調整)。各因素的總權重為100,按照貸款利率定價遵循風險必須與收益對等的原則,同時結合經營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數據,測算出各因素的重要性,確定出各因素的權重,然后根據各項貸款利率浮動參考指標的等級或程度,查找對應的浮動系數及對應權重,最后根據浮動系數和權重,確定利率浮動點數。其計算公式為:

利率浮動點數=(浮動系數×權重)×100%

下面我們以某農聯(lián)社企業(yè)貸款利率的確定具體說明此方法的運算過程。該模式設定5個風險因子,其內涵及權重如下:

企業(yè)信用等級指標:企業(yè)信用分為AAA級、AA級、A級和BBB級(含BBB級以下)四個等級,企業(yè)信用等級在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時所占權重為30%。對未經信用等級評定的企業(yè),按照企業(yè)資產負債比率的高低確定浮動幅度,所占權重亦為30%權重設置以當地信用社的主要信貸風險為依據,對貸款安全性影響越大的指標所占權重越高。。

貸款擔保方式:分為質押、抵押、保證、信用四種,在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時所占權重為30%。

企業(yè)入股情況:入股越多,貸款利率越優(yōu)惠。在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時所占權重為20%。

綜合貢獻率:指企業(yè)在信用社的存貸款比例,也即企業(yè)在開戶信用社的存款與貸款之比。在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時所占權重為10%。

管理成本:以單筆貸款額為主因素,單筆貸款額度越低,管理成本越高,相應提高貸款浮動利率;反之,降低浮動利率。在確定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時所占權重為10%。

3.“基本利率加(減)點法”評述

(1)“基本利率加(減)點法”更符合利率市場化趨勢。該方法取代了原有的“在央行基準利率基礎上進行比例上浮”的做法,以“點數”取代“比例”,符合國際慣例,而且可以更好地對央行的利率政策做出反應,以體現(xiàn)國家宏觀調控的意愿。國際上通常以0.25%為一次利率浮動調整的單位,每次調整的幅度都是0.25%或其整數倍。我國央行利率的調整幅度一般都是0.27%或其整數倍,所以采用0.27%或其整數倍作為利率浮動調整的單位更加科學,這樣可以使信用社的“基本利率”能及時反映國家的貨幣政策。

(2)“基本利率加(減)點法”更容易確定利率的期限結構。原有的按比例浮動的方法盡管可以大致確定利率的期限結構,但是由于將“比例”換算成“點數”后會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因此如果持續(xù)使用就會造成利率期限結構的扭曲,難以反映合理的期限溢價水平。

(3)“基本利率加(減)點法”更能體現(xiàn)“風險溢價”。傳統(tǒng)的“成本導向”定價模式對“風險溢價”的定義特別模糊,只考慮了一部分風險因素。我們的方法結合“5P原則”將更多的風險因素納入了利率定價模型之中,因此對“風險溢價”的定義更加明確。將這種思想貫徹到定價過程中,會使得定價過程更加客觀,同時也有助于彌補農信社在信用評估方面的不足。

(4)“基本利率加(減)點法” 具有較強的擴展性。該方法不僅在利率上下浮動方面有章可循,而且還可以通過加(減)點的方法體現(xiàn)國家的支農政策,真正做到為“三農”服務。而且隨著農信社經營環(huán)境和經營條件的改變,以及農信社自身經營策略的變化,可以隨時對公式中的有關變量進行重新定義和修訂,從而更好地反映環(huán)境的變化,更好地體現(xiàn)“顧客導向”或“市場導向”等新的發(fā)展策略。

(二)傳統(tǒng)貸款利率定價方法的改進

所謂傳統(tǒng)的貸款利率定價方法,是指信用社一直采用的在央行規(guī)定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下浮動的貸款利率定價方式,用公式表示:

貸款利率=貸款基準利率×(1+浮動幅度)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考慮的因素增多,科學性合理性有所增強,傳統(tǒng)的貸款定價公式改為:

貸款利率=貸款基準利率×(1+ 因素權重×因素浮動系數)=貸款基準利率×(1+ 浮動比例)

其中,基準利率指央行公布的當期不同檔次貸款利率;因素浮動系數具體包括:企業(yè)信用等級系數、擔保方式系數、管理成本系數、其他因素系數、支農政策系數(針對農信社)等。各金融機構可以結合實際對因素進行確定。

1.確定影響貸款利率的主要因素。影響利率定價的因素主要有貸款的風險、成本和市場因素,所以在制定貸款利率模型時本文將企業(yè)信用等級和擔保方式作為考慮風險的因素,此外,農信社肩負著信貸支農的政策重任,還應將支農政策作為確定貸款利率的因素之一。具體操作過程中,各農信社可結合具體實際,對因素進行增減。

2.影響貸款利率的主要因素(企業(yè)信用等級、擔保方式、管理成本、其他因素、客戶綜合貢獻度、支農政策等)在貸款定價中權重的確定。各因素的總權重為100,按照貸款利率定價必須遵循風險與收益對等的原則,結合實際選定定價所要考慮的因素,然后根據經營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數據,測算出各因素的重要性,確定出各因素的權重。這樣可根據這一權重來確定每大因素的系數值,有條件的信用社可直接建立計算機定價系統(tǒng),輸入各要素后直接計算出貸款利率。

3.浮動系數。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貸款利率浮動的倍數,其值應處在央行允許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的范圍之內,現(xiàn)行應該為[0.9-2.3]之間。在實際定價時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確定各自不同的上限與下限,并視情況變化隨時調整。為描述方便,將上限設定為Y,下限定為X,現(xiàn)行條件下,X>0.9,Y<2.3 。

4.信用等級系數。根據企業(yè)信用等級評定的結果,確定系數,信用等級可按三等九級來確定,分別為AAA、AA、A、BBB、BB、B、CCC、CC、C,其中AAA級最高,C級最低,等級越高,系數越小,信用等級系數值應在3X/5-3Y/5之間。

5.擔保方式系數。指按不同的擔保方式(信用、抵押、質押、保證)確定系數,其系數值處于3X/20-3Y/20之間,風險大小與系數成正比,可考慮雙證齊全的不動產抵押取最小系數,即3X/20,信用貸款為最大值,即3Y/20,其余擔保方式處于兩者之間。

6.管理成本系數。管理成本一方面是指獲取資金的資金成本,資金成本可參考上季度全行存款加權平均利率和貨幣市場國債回購平均利率而定;另一方面是指為管理該筆貸款所付出的每百元貸款的綜合代價。根據這一成本來確定一個綜合系數,其系數值位于3X/25-3Y/25之間,一般情況下,管理成本與貸款規(guī)模成反比。

社會治理新模式范文第3篇

關鍵詞: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單親子女;介入服務;應用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R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1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在介入服務,能夠為單親兒童特殊的心理現(xiàn)象合適的治療手段??梢詮牟煌囊暯莵矸治鰡斡H家庭兒童的困境,以促進社會工作者對單親家庭兒童的積極介入及對他們健康成長的協(xié)助,正確引導和輔助單親家庭兒童健康成長。

一、對單親子女的個案工作介入程序

單親家庭的產生最大受害者無疑是失去父親(或母親)的孩子??赡軐е潞⒆樱ò钢鳎┰谛睦戆l(fā)展中表現(xiàn)出內向自卑,敏感多疑,孤僻冷漠,逆反仇視,情緒不穩(wěn),厭學等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發(fā)展?;谛睦砩鐣委熌J?,對案主問題作出評估后,應進行有針對性地介入服務。

(一)接案與建立服務關系

1.支持與鼓勵。工作者通過專注的傾聽、友善的笑容等技術向案主表明工作者的了解、接受、信任和樂意幫助的態(tài)度,與案主談及關于體育方面的事情,引起案主溝通的興趣,鼓勵和表揚案主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幫助他建立自信心,獲取成就感。為案主提供了輕松的交流環(huán)境,再繼續(xù)找一些輕松的話題介入,鼓勵案主多交流,以減輕案主的不安和焦慮情緒,與案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

2.直接影響。逐漸地增加與案主張某交流的時間,在交流過程中收集有用的資料,了解張某內心的真實想法,給予他支持和信心。減低“人在情境中”系統(tǒng)的功能失調。讓張某盡快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并逐漸改正心態(tài)。幫助案主建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充分發(fā)揮他的主觀能動性并鼓勵案主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活動等來改變現(xiàn)狀。

3.探索-描述-宣泄。工作者用點頭、微笑、沉默的神情或語氣來表達對案主描述的傾聽,同時幫助案主表達他的負面感受,提供機會讓案主宣泄內心的憤怒與不滿,以便緩解他的心理壓力;鼓勵案主表達各種被壓抑的感受,以便了解案主未意識到的各種內心的矛盾與沖突。

(二)工作開展階段

1.運用澄清的技巧引領案主具體、深入的探索自己的處境,促進案主認識和了解家庭情況,聊案主認為最自豪的事情,鼓勵他多參加活動,融入集體。協(xié)助案主對模糊不清的陳述做更詳細、清楚的解說,使之成為具體的信息。

2.鼓勵案主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運用同理心的技巧表達理解案主的感受;建議案主與父母多交流,適當的通過夸獎來肯定父親對他的愛,以及繼母的不容易。讓案主了解情境,宣泄之后能夠體會父親的辛苦。

3.與案主的父親進行交流,讓他盡量多抽出時間來關心案主,與案主多進行溝通,及時化解家庭對案主的負面影響。在工作者的鼓勵下,案主說出了參加學校足球隊的想法。案主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繼母還給他買了一套運動服,張某很開心,第一時間告訴我他的快樂。與班主任老師交流,老師很愿意幫助案主改變現(xiàn)在的精神狀態(tài),多為案主組織一些集體性的活動,讓他融入集體。并進行校園教育培訓,讓案主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嚴謹破壞公共物品等。

(三)鞏固發(fā)展階段

1.繼續(xù)運用支持、增能技巧、宣泄技巧等幫助案主表達內心的感受,認識自我。案主現(xiàn)在很喜歡跟工作者講述自己在學校的趣事,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的學習成績也逐漸有所提高,讓案主對學習重塑了信心。

2.案主在融入校園集體生活后,和班級同學交流增多,有時會主動找同學出去踢球、跑步等,同學們也愿意和他一起玩。張某減少了去網吧次數,已經不再破壞公共財物,生活中的他多了一絲笑容。

3.很多次工作者在與案主談話治療之后,就讓繼母與案主進行溝通,表示對案主的理解和關心。時間長久之后,案主放松了對繼母的戒備,理解父親的辛苦。工作者常引入話題進行建議與支持,告訴他哪些事情是不可取的,哪些事情是要努力的,案主也非常樂意接受工作者的建議。

(四)結案與跟蹤治療階段

1.工作者告訴案主,由于還有其他工作,一個月后不能經常陪他一起跑步、聊天了。工作者幫助案主回顧整個個案過程,鞏固案主已經取得的成就,增強結案后案主面對問題的信心。

2.工作者根據需要與案主討論之后的跟進事宜,如果案主離開工作者后仍能保持樂觀心態(tài)的效果,那么跟進的次數可以減少;如果案主離開服務關系后很快恢復了原來的現(xiàn)狀,那么工作者要檢視自己的服務效果,做好跟進計劃,增加跟進次數。

二、介入與服務的總結評估

1.引導單親家庭兒童積極參與社會交往。工作者主要采用了心理社會治療模式,運用了直接治療、間接治療、同理心等多種技巧,使案主的基本問題得到解決,同時工作者的自身工作能力也得到提升。體育方面的優(yōu)勢極大的增強了工作者與案主之間的交流,增進了案主對自己的信心,鼓勵他參與集體活動,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案主的悲觀情緒和疑慮。一方面說明案主喜歡運動,運動是他的興趣,另一方面,說明案主缺乏交流溝通,希望得到別人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2.堅持以“兒童自身”個別化的特點為主。兒童案主的個別化原則強調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社會工作者根據案主的自身的特點與需求,靈活運用社會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案工作。介入服務過程中案主以及父母、老師、鄰居的積極配合是本案成功的關鍵。由于案主在兒童階段具有靈活多動性,逆反心理強烈等特點,使得在個案過程中不可能是嚴格的、理想化的工作程序。跟進評估的程度也要根據案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情況而定。

3.增能理論——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學校)。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單親家庭數量不斷攀升。由此引發(fā)的單親家庭問題更令人擔憂,尤其是單親家庭兒童的成長與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希望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重視單親孩子的成長,多關心多愛護,為單親家庭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三、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思考建議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從各個方面、各個層面分析當事人的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方式,并幫助當事人健康成長,此模式在個案社會工作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總結和走向成熟,需要繼續(xù)改進和反思。

(一)加強內外在聯(lián)系的分析

1.強化對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內在聯(lián)系分析。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有關理論分析雖然強調要從案主的生理、心理、社會生活環(huán)境著手分析案主的問題,但具體對如何綜合這三方面的因素,卻沒有提出具體的量化標準。在接案過程中,導致在分析案主問題的時候,經常容易陷入簡單綜合資料的困境。有必要強化對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內在聯(lián)系,綜合對案主的情境狀況進行分析。

2.明確分析的基礎。心理社會治療模式把影響案主的因素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認為這兩個不同方面的互相作用導致了案主的不良行為。事實上,案主的任何問題都可以概括為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的因素導致的,影響案主的不是這兩個方面的因素。而分析案主問題的基礎應該是案主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的感受,案主如何認識和選擇表明外部因素怎樣對其發(fā)生作用。在接案過程中,工作者應該把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因素結合起來,共同分析案主的行為。

(二)營造良好的個案關系

1.建立平等尊重的關系。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將工作者與案主的關系看作是醫(yī)生與病人的治療關系,有時會妨礙案主主動性的發(fā)揮和問題的消除??赡芙o案主帶來較重的心理壓力,同時也會影響工作者與案主的平等交流。工作者也容易將自己視為權威,忽視案主的自決權利。所以在治療過程中,要與案主建立平等關系,相互尊重,共同解決問題。

2.建立正確的分析方法。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希望通過工作者的幫助讓案主理清自己不良行為產生和發(fā)展的邏輯,它借助于案主過去經歷與當前狀況、意識層面和無意識層面上的連接,找到案主問題的實質。而這樣的分析方法經常是以工作者為中心,以工作者的邏輯來整理案主的問題,因此,帶有工作者自己的主觀價值判斷,從而忽視了案主自身的感受與特點。在治療過程中,工作者要站在案主的立場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與當前狀況的根源,根據個別化原則進行診斷分析。

(三)提高案主的自助能力

1.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心理社會治療模式涉及的人員往往較多,如案主的并行者和重要他人等。把握不好,不僅不能幫助的案主改善外部環(huán)境,有時候還可能起到反向的作用。在個案治療過程中,工作者要把握住案主身邊的重要資源,發(fā)掘案主的自身潛能。

社會治理新模式范文第4篇

2.創(chuàng)新基層管理模式,提升網格服務水平。

3.創(chuàng)新基層管理模式,提升網格服務效能。

4.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推進網格服務。

5.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社會化新思路,打造社區(qū)工作網格化新模式。

6.大力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7.管理全覆蓋、資源共分享、管理無盲區(qū)、服務零距離。

8.管理網格化,服務心貼心。

9.管理無盲點、服務無縫隙、聯(lián)系無遺漏。

10.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網格為民,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

11.堅持科學發(fā)展,加快網格建設。

12.堅持以人為本,貫徹科學發(fā)展,落實網格化管理,開展組團式服務。

13.堅持以人為本,貫徹科學發(fā)展,推進網格為民。

14.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現(xiàn)社區(qū)工作網格化。

15.健全網格管理,推進網格服務。

16.講科學、謀發(fā)展,抓網格、促和諧。

17.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網格管理、服務為民。

18.社區(qū)管理推行網格化、信息化,居民服務實現(xiàn)全天候、零距離。

19.社區(qū)管理網格化,受惠群眾你我他。

20.社區(qū)劃網格,管理進網格,服務在網格。

21.網格化社會治理新模式,大事小事一“網”打盡。

22.深入推行網格化管理,全力打造和諧新農村。

23.深入推行網格化管理,全力打造文明和諧校園。

24.實行網格管理,完善服務體系。

25.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26.推動科學發(fā)展,加快網格建設。

27.推進網格化管理,實行人性化服務。

28.網格管理員,您的社區(qū)管家。

社會治理新模式范文第5篇

智慧化是市(縣)域社會治理理念升級的必然趨勢。智慧社會是信息社會的高級形態(tài),智慧化是社會治理的全新賦能。智慧化與智能化一字之差,體現(xiàn)了社會治理理念、制度、模式、手段的轉型升級。市(縣)域社會治理智慧化強調新技術對人的服務屬性和對城市發(fā)展實際產生的治理效能,它代表著理念更精細、管理更高效、服務更周全、生活更安全、體驗更人性的社會治理模式。

與智能化相比,智慧化側重于以人為核心和目的,力求通過各種智能技術手段和信息集成等技術能力,對海量城市社會治理信息進行要素整合、主動感知、全面采集、數據積累、綜合分析、快速反應、科學決策、精準施策,主動發(fā)現(xiàn)和思考社會治理精細化需求,進而提供更符合人全面發(fā)展需要的社會治理綜合性解決方案。

這要求我們必須切實樹立起智慧化和全周期管理意識,用好科技支撐的新鑰匙和科技驅動的新動能,保障城市生命有機體運轉過程的信息順暢流通、動態(tài)全面掌握、預警預測精準、危機快速應對、經驗及時總結,使制度和技術優(yōu)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使城市變得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智慧化是市(縣)域社會治理手段革新的必然舉措。智慧化意味著社會治理從低效率、粗放式、傳統(tǒng)式向高效化、精準化、現(xiàn)代化迭代轉型。為此,應當充分運用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qū)塊鏈、物聯(lián)網等新技術手段,打破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用最領先理念、最先進技術、最前沿標準和最經濟成本加快推進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打造會思考的智慧大腦,搭建觸感靈敏、互聯(lián)智能、開放共享的城市細胞神經和毛細血管。

此外,還應當加強對市(縣)域社會治理的基本目標、治理主體、治理對象、治理內容、核心環(huán)節(jié)的全面統(tǒng)籌和精細設計,推動數據收集、管理、存儲、共享、分析、挖掘、預測、決策手段和能力升級,健全融合市政、交通、衛(wèi)生、教育、環(huán)境、應急、就業(yè)、社保、養(yǎng)老等重點領域的綜合型社會治理數據庫,完善城市民生服務智慧應用綜合平臺,加快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真正用智慧化手段把準城市脈搏、激發(fā)城市潛力、推動城市善治,構建起系統(tǒng)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智慧治理的五維社會治理模式。

智慧化是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智慧化作為基于新技術的治理模式,可以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供具體載體和實現(xiàn)路徑。

首先,智慧化治理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和數字空間有效推動智慧互聯(lián)、重心下沉、資源融合、全民參與、一體協(xié)作,使每個群眾都能成為治理數據提供者、治理議題發(fā)起者、治理問題監(jiān)督者、治理決策建議者、治理過程參與者。黨wzf可以通過高效便捷的方式了解基層利益訴求和意見建議,人民群眾可以通過多元化渠道依法參與城市治理,有助于形成以新技術為支撐、以協(xié)商為基調、以融合參與為特色的黨群互動、政社共治、政企聯(lián)動的自貿港市域社會治理新生態(tài)。

其次,智慧化治理可以通過移動互聯(lián)、物聯(lián)網等手段將社區(qū)管理者、社會組織、居民等自治主體組織動員起來,將物業(yè)管理、疾病防控、環(huán)境監(jiān)測、風險排查、矛盾化解等信息融合進入社區(qū)智慧平臺,建立集線上政務、線上調解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社區(qū)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引導社區(qū)居民通過智慧平臺密切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xié)商活動、組織鄰里互助,夯實群眾自治和群防群治等治理優(yōu)勢,構建智慧社區(qū)新模式。

智慧化是增進人民福祉的必然選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自貿港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根本立場。應當把人民需求作為智慧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人民滿意度作為檢驗智慧化成效的核心標準。

當前,人民群眾的、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需求日益增長,推動市(縣)域社會治理智慧化的第一要務就是通過建設更符合人民需求的聰明智慧城市,使人民群眾得以更好地感受城市溫度、參與城市治理、享受城市服務、共享城市紅利,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伦县| 徐州市| 旬阳县| 泾川县| 安吉县| 通化县| 宿州市| 定西市| 临洮县| 张家口市| 芜湖县| 襄樊市| 怀安县| 万荣县| 芒康县| 黄龙县| 清远市| 辛集市| 海阳市| 沧源| 大田县| 泰和县| 安国市| 红安县| 循化| 彩票| 娄底市| 叙永县| 车致| 郧西县| 淮滨县| 毕节市| 响水县| 聂荣县| 浙江省| 三江| 柞水县| 玉山县| 会泽县| 东源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