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王安石的資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王安石 朱熹 評論
王安石,又稱王荊公,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然而至今文學界對王安石的評價仍然褒貶不一,如《宋史》說他“強辯背理”[1]“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zhí)意不回”[2],而據(jù)陸游《老學庵筆記》記載,王安石列居嘉v四友,“目睛如龍”[3],公正廉明。此外,許多人對于王安石的評價只側(cè)重一個方面,有的人只評價他的詩文,如《漫叟詩話》云:“荊公定林后詩,精深華妙,非少作之比”[4],劉克莊云:“及荊公蘇黃輩出,然后詩格極于高古”;有的人只評價他的書法,《墨莊漫錄》云:“荊公書,清勁峭拔,飄飄不凡,世謂之橫風疾雨”[5],還有更多的人評價的只有他的變法。這些都是從單方面來鑒定王安石,那么就全面觀之,王安石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朱熹為我們做出了展示。
《三朝名臣言行錄》與《五朝名臣言行錄》共同組成了《八朝名臣言行錄》,又稱《朱子名臣言行錄》,三朝為宋神宗朝、宋哲宗朝和宋徽宗朝。既然是言行錄,自然是輯錄他書而成,包括《溫公語錄》《涑水紀聞》《鄭介夫言行錄》《邵氏聞見錄》《龜山語錄》,等等。但它首尾完整、毀譽俱錄,所以在眾多言行錄中脫穎而出。在《三朝名臣言行錄》卷六之二輯錄了丞相荊國王文公生平事跡,完整具體、全面客觀,刻畫出了朱熹眼中的王安石形象。
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他是有才的,王安石在宋仁宗慶歷二年登進士甲科,“有名于時”,進入仕途,歷仕仁宗、神宗、哲宗三朝,更在神宗朝兩度為相。朱熹摘引《溫公瑣語》這樣贊賞王安石:“好讀書,能強記,雖后進投贄及程氏有美者,一讀過輒成誦在口,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措意,文成,見者皆服其精妙?!盵6]可見朱熹對王安石文才的欣賞。其次,王安石家庭責任感強烈,朱熹引《邵氏聞見錄》云:“王荊公天資孝友,俸祿入門,諸弟輒用之至盡,不問。”[7]朱熹又引《溫公瑣語》云:“(安石)友愛諸弟,俸祿入家,數(shù)日輒盡為諸弟所費用,家道屢空一不問?!盵8]朱熹兩次摘引相同的事跡,可見對安石做法的認同與欽佩。王安石不僅在物質(zhì)上關愛兄弟,在為人為官方面也對他們時時刻刻進行監(jiān)督,引《涑水紀聞》云:“(王安國)為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溺于聲色。介甫在相位,以書戒之曰:‘宜放鄭聲?!笨梢娡醢彩鳛樾珠L對自己家庭責任的重視。另外,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是謙虛清廉的。在剛?cè)胧送静痪镁汀俺奔t院”,安石“累辭”;“召試館職”,安石“固辭不就”;命他修起居注,安石認為自己是新人,而“館中先進甚多,不當超處其右”[9],謙虛清廉體現(xiàn)得真實而不做作,故朱熹多次引例,展示他對安石的敬佩。還有一點,朱熹欣賞王安石倔強不屈的性格,引《溫公瑣語》云:“(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辯博濟其說,人莫能屈。”“有旨令閣門賚敕就三司授之,安石不受。吏隨而拜之,安石避之于廁。吏置敕于案而去,安石使人追而與之。朝廷卒不能奪?!盵10]倔強如此。又引《邵氏見聞錄》記載:包孝肅公請司馬光與安石賞牡丹,席間勸酒,“光不喜酒,亦強飲,介甫終席不飲,包公不能強也。光以此知其不屈”[11],可見王安石在倔強當中也體現(xiàn)了他嚴于律己的高風亮節(jié)。
人無完人,王安石有自己的缺點,朱熹對此也毫不避諱。朱熹提到最多的就是安石的任性自執(zhí),他引《程氏遺書》說:“介甫不知事君道理,觀他意思,只是要樂子之無知?!R涸谌酥髦?。自古主圣臣賢乃常理,何至如此?”[12]安石最大的毛病就是將自己凌駕于人主之上,因此做出許多任性之事,如朱熹引《涑水紀聞》記載,熙寧六年十一月,有官吏不附新法,安石要加罪懲罰,神宗不許,安石再三爭辯,神宗終不許,“介甫不悅,退而屬疾家居。數(shù)日,上遣使慰勞之,乃出”[13];安石進行經(jīng)濟改革,“宗室及諸軍不樂,有怨言”,神宗欲罷之,安石隨即發(fā)怒,臥床不出,直到皇上主動講和,乃起。[13]再引《上蔡語錄》記載:“(安石)嘗上殿進一子擬除人,神宗不允,對曰:‘阿除不得?’又進一子,擬除人,神宗亦不允,又曰:‘阿也除不得?’下殿出來,便乞去,更留不住?!盵15]其任性如此!人主終歸人主,臣子理應遵從,即便才華高超、能力超群,若不懂得如何事君,終究會馬失前蹄,所以后來安石兩次罷相也不出人意料。朱熹多次引例說明安石任性自執(zhí),表現(xiàn)出了他對安石此種行為的反感。
朱熹還記載了王安石其他的缺點,如他引《邵氏聞見錄》云:仁宗組織賞花釣魚宴,安石將魚餌食之盡,仁宗對宰輔說安石乃“詐人”也,安石記在心上,后作《王荊公日錄》多次鄙薄仁宗,而且連帶當時的大臣富弼、韓綺、文彥博也為其所詆毀,[15]可見安石的心胸狹窄。又引《涑水紀聞》資料說神宗“以外事問介甫”,介甫以君臣應該互相推心為由,誘神宗說出告密者李評,最終將李評“擠而逐之”[17],再次體現(xiàn)了安石的狡猾以及心胸狹窄。安石因任性而稱病不出,直至神宗派人慰問,他才出門上朝,趁機上奏“擢章、趙子幾等,上喜其出,勉強從之。由是權益重”[18],其奸詐如此。朱熹引例說明安石如此多缺點,一方面體現(xiàn)出朱熹對王安石的某些所作所為心存不滿,另一方面也將王安石的形象描繪得更加立體豐滿。
另外,從朱熹的摘錄當中也可以看出朱熹是愛護同情王安石的。他引用《邵氏聞見錄》為王安石變法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作辯護:王荊公所變之法都是他在明州鄞縣做官時的所行之法,鄞縣因此大治,“然荊公知行于一邑則可,不知行于天下不可也”,且“荊公與司馬溫公皆早貴,少歷州縣,不能周知四方風俗”;另外安石變法失敗是因為他所用之人“多刻薄小人,急于功利”,最終導致變法出現(xiàn)許多不良后果,百姓反而生活更艱難。將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歸結(jié)到客觀以及他人身上,可見朱熹對安石的愛護之心。同時,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是可悲的,他引《東軒筆錄》詳細記載了王安石如何提拔重用門人呂惠卿、卻最終被呂惠卿無情背叛的整個過程,側(cè)面體現(xiàn)出朱熹對于安石因用人不明而遭陷害背叛的同情。安石之子王“時已病”,呂惠卿被治罪之時語連王,因此憂憤而卒。王是安石次子,更是安石的左膀右臂,安石“更張政事,實導之”[19]?!耙蝗狰P鳥去,千年良木摧”,兒子的去世對安石打擊甚大,且子為徒所害,悲痛之情更加可想而知。朱熹引用資料將安石晚年的失子失徒過程記錄下來,同情憐憫之情可謂溢于言表。安石為振國運而進行變法,最終卻與多位故人絕交,“荊公、溫公……二公平生相善,至議新法不合,始著書絕交矣”,“錢景諶者,忠懿王孫,師事康節(jié)先生,舊與王荊公善。后荊公用事,論新法不合,遂相絕”,故人相繼絕交、門人無情背叛、兒子英年早逝,三重悲劇加之于身,怎能不讓人心生同情?或許是因為同情,所以朱熹才會對王安石多加愛護吧。
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人,他是有才、謙虛、英勇不屈的一代名相,同時他也有任性、狡猾、奸詐的陰暗一面。正是由于這種全面客觀的記述方法,《朱子名臣言行錄》才能成為一部文學歷史著作,為我們后人研究古人提供了可靠全面的資料,也正因此,我們才能對王安石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注釋:
[1][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0546頁。
[2][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0550頁。
[3]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96頁。
[4]厲鶚:《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86頁。
[5]張邦基撰,孔凡禮點校:《墨莊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34頁。
[6]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37頁。
[7]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55頁。
[8][9][10][11]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37頁。
[12][15]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52頁。
[13]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頁。
[14]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46頁。
[16]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38頁。
[17][18]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頁。
[19][元]脫脫等:《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0551頁。
參考文獻:
[1][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2]厲鶚.宋詩紀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劉克莊.后村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陳善.捫虱新話[M].上海:上海書店,1990.
[5]盧國龍.宋儒微言[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窮困潦倒
按現(xiàn)在的標準,司馬光長大以后是個很失敗的人。因為他很窮,而且越過越窮。到他老婆去世的時候,竟然要變賣家產(chǎn)才有錢辦喪事。
真是不可思議?。∷抉R光的老爸當年也是當官的,沒少給他留家產(chǎn),他怎么就全敗光了呢?再說,司馬光20歲就中了進士當了官,后來還當過宰相,怎么可能窮到這種地步呢?
誠實的賣馬人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在古代,就算是當官的,不收點賄賂也富不了。所以,司馬光窮的原因就是他從不貪污受賄,做人還特誠信。
有一次,他讓管家去市場上賣馬,還特意交代一定要告訴買主,這匹馬有肺病,一到夏天就犯了。管家哭笑不得,有這么賣馬的嗎?說馬有病,還賣得出好價錢嗎?
司馬光可不管這個,在他看來,一匹馬賣多少錢是小事,要是對人不誠信,壞了名聲可是大事。
反對變法的老頑固
事實證明,司馬光雖然因為誠信吃了不少虧,不過從老百姓到宋英宗、宋神宗,沒有一個不敬重他的。
讓人想不通的是,被大家敬重的大忠臣司馬光竟然和北宋另一個大忠臣王安石是死對頭!王安石當年要變法,想讓北宋強大起來,司馬光就是不同意。最后,司馬光拗不過一心想要變法圖強的宋神宗,只好辭職回家寫書去了。
地下室里寫名著
司馬光當官的時候,本來就不富裕,辭職回家以后,就更是坐吃山空,越來越窮了。后來,他連大房子都住不起,只能窩在簡陋的地下室里寫書了。
雖然宋神宗賞過司馬光很多金銀財寶,可那些錢用來買點古書資料,再給當編輯的書生們發(fā)工資,就所剩不多了。再說了,他的書一寫就是15年,那點金銀財寶根本不夠用??!
就這么艱苦奮斗了15年,司馬光終于寫出了一本史上最著名的史書。宋神宗看罷非常高興,專門給書起了個名字,叫《資治通鑒》。
累死的宰相
《資治通鑒》寫成一年后,司馬光的死對頭王安石變法失敗,倒了。60多歲的司馬光被重新提拔當宰相。這時候,有人建議司馬光狠狠地教訓一下落魄的王安石。
司馬光可沒閑工夫整人,他知道王安石也是為了國家好,只不過是方法太冒進。他的當務之急就是收拾變法留下的爛攤子。于是,司馬光沒日沒夜地操勞,一年半以后就累死了。
一、為教師解決備課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參考資料
許多中學語文、歷史教師在備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疑難問題,此時,如能善加利用古籍數(shù)字化產(chǎn)品,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一中便有取材于《史記》的鴻門宴一文。在這一課的備課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諸如:項羽為什么要設鴻門宴款待劉邦?項羽為什么沒有在鴻門宴殺掉劉邦?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在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下來看。這跟項羽本人的性格有著極大的關系。而探究項羽的性格則需要了解更多的關于項羽的原始資料。利用文淵閣《四庫全書》數(shù)字化產(chǎn)品,輸入“項羽”一詞即可以搜索出2579條相關條目,輸入“項籍”一詞可搜索出1223條相關條目,輸入“西楚霸王”一詞也可搜索出150條相關條目。老師們憑借著快捷地查詢方式和浩如煙海的數(shù)字化資料,既有助于全面了解項羽這個歷史人物以及對《鴻門宴》一課的理解也對接下來的課堂教學起到了巨大的輔助作用。
二、為課堂教學提供一手的教學資料
在中學語文和歷史教學中,經(jīng)常會使用材料來進行教學,起到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材料分析能力等作用。在文言文或中國古代史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問題之一便是原始史料難以尋找,以致使用的多為轉(zhuǎn)述的二手材料或反復使用沒有新意的材料,如能利用古籍數(shù)字化產(chǎn)品龐大的古籍數(shù)據(jù)內(nèi)容,則這一問題將得到很好的解決。
例如中學歷史老師在講授大象版高中歷史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書的王安石變法一章中,需要拿出大量的材料來說明說明王安石變法的內(nèi)容、過程與效果。沒有詳實的史料是不能讓學生們更好的了解王安石變法,而探討王安石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是正確還是錯誤更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史料的基礎之上。通過數(shù)字化產(chǎn)品提供的大量第一手教學資料,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為出考試出題提供材料
無論是中學語文還是歷史科目的教學不可避免要進行考試,出題就成為了中學語文和歷史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古籍數(shù)字化產(chǎn)品中擁有大量的古籍文獻資料,從而為出好語文試卷中的文言文試題以及歷史試卷中的中國古代史方面的試題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例如2016年高考全國卷語文(III)文言文閱讀一題中的文言文便節(jié)選自《明史?傅??傳》。題型包括對文中內(nèi)容的概況與分析以及翻譯等,來考察當代中學生的古代漢語閱讀與理解能力。又如2012年全國高考新課標卷文綜(歷史篇)其中一選擇題中引用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記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農(nóng)而改業(yè)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nóng)而游手趁食(謀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農(nóng)?!睋?jù)此可知
A.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了農(nóng)業(yè)的衰退B.工商業(yè)發(fā)展導致了社會結(jié)構的變動
C.財富分配不均引起貧富分化加劇D.無業(yè)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這道題涉及中國古代經(jīng)濟史的知識點,解題關鍵在于讀懂史料。如此種種,史料在中學語文和歷史試卷中的運用不勝枚舉。這些史料大多取自中國古籍,而數(shù)字化時代,老師們對古籍方便快捷地利用,更是提高了出題效率。
如果人生純屬辛勞,
人就會仰天而問:
難道我所求太多以至無法生存?
是的,只要良善和純真尚與人心為伴,
人就會欣喜地
用神性來度測自己。
神莫測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寧愿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規(guī)。
人充滿勞績,但還
詩意地棲居于大地上。
是的,人生,語文,充滿勞績但卻詩意盎然。讓自己、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語文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不正是我們用神性來度測人生的肇始嗎?
這是一個夢,一個溫馨而浪漫的夢,一個需要用一生的良善和純真去守望的夢。為了這個夢,我們努力著,我們求索著,我們渴盼著,我們感悟著――
一、詩意的靈魂:價值引領
詩意語文,其核心、其靈魂是“價值”一詞。沒有高尚價值引領的語文,是庸俗的語文、粗劣的語文,甚至是罪惡的語文。
戰(zhàn)國時期,趙文王酷愛劍術,天下劍客都蜂擁至趙國,宮廷里聚集了3000多名劍客。趙文王日夜不停地要他們比試劍術,三年里不知死傷了多少劍客,但趙文王卻依然樂此不疲。諸侯見趙文王如此沉迷無道,便密謀誅殺趙文王。趙國太子知道消息后焦慮不安,急忙找莊子前去勸阻趙文王。莊子見了趙文王。
莊子說:“大王,我有三柄不同用途的劍: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庶人之劍?!?/p>
趙文王問:“何為天子之劍?”
莊子說:“天子之劍,用燕國做劍鋒、齊國做劍棱、晉國做劍刃、周和宋國做劍環(huán)、韓國做劍把。此劍一出,向上可以劈開浮云,向下可以斬斷地根,天下無人不服、無人不敬。故名天子之劍。”
趙文王問:“何為諸侯之劍?”
莊子說:“諸侯之劍,用聰明勇敢的人做劍鋒、清廉的人做劍棱、勤奮的人做劍刃、忠誠的人做劍環(huán)、豪杰的人做劍把。此劍一出,如雷霆威震四方,四境賓服。故名諸侯之劍?!?/p>
趙文王問:“那何為庶人之劍呢?”
莊子說:“庶人之劍,滿頭亂發(fā),言語粗俗,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兩眼張著像死魚一樣。此劍一出,上砍國君首級,下刺百姓胸膛。大王喜歡的是庶人之劍,真是太可惜了!”
莊子所談的,正是一個價值問題。都說“價值轉(zhuǎn)乾坤”,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在價值上出了問題,或是異化、湮沒了教學內(nèi)涵的“人文價值”,或是淡化、剝離了語文所固有的“本體價值”,那么,我們就會陷入“馬跑得越快、車夫的駕駛技術越高、帶的盤纏越多,離楚國也就越遠”的悲哀。因此,詩意語文,首先應該追尋的是一種高尚的價值。在語文的價值取向上,我們老師決不能放棄引領的責任。
上《去年的樹》,在整體感知的時候,老師啟發(fā)學生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有的說“我體會到要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有的說“我體會到了鳥兒的真誠”;有的說“我體會到了樹木的偉大,他為了人們能點燃油燈,寧可犧牲自己”;有的說“我體會到了那些亂砍濫伐的人真可惡,他們不但破壞了自然環(huán)境,也破壞了樹木與鳥兒的友情”……顯然,對文本價值的感悟,有的是深刻的,有的是膚淺的;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這對學生的學習而言,卻都是正常的,畢竟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思維品質(zhì)、文化背景不一樣。但不正常的是老師的教學,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上述表達統(tǒng)統(tǒng)予以肯定和褒獎,完全放棄了作為一個老師應盡的價值引領的責任。
導致如此放棄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己本身對文本價值、課堂價值、教育價值的把握發(fā)生偏離和扭曲;有的是對價值雖然心里有譜但卻引領乏術;有的是害怕引領不當反而落個牽得過多的罪名;有的是將多元感悟誤解為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有的擔心否定了學生的理解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語文課的價值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問題。在對待根本問題上,我們不能有絲毫含糊、絲毫猶豫、絲毫搖擺、絲毫誤解。《去年的樹》,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一諾千金、矢志不渝的誠信;《三顧茅廬》,就是要讓學生體會到惜才、愛才、求才、重才,得人才則得天下的真理;《狐貍和烏鴉》,決不能將烏鴉的形象異化為一個受害者、一個知錯就改的聰明者;《飛奪瀘定橋》,除了對“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先烈表示崇敬和贊美之外,我們有必要用“北上抗日”偽戰(zhàn)略為那些使遭受巨大損失的人洗刷千古罪名嗎?這一切,說到底,不就是一個價值引領的問題嗎?詩意語文,怎能讓價值引領缺席?
二、詩意的血脈:文化傳承
詩意語文,應該用全人類的文化神韻去滋養(yǎng)學生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美麗姿態(tài),充分享受徜徉于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
意語文,更應該讓我們的學生走進積淀著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華文化,讓他們?nèi)ソ庾x、去品味、去領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語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可以這樣說,我們的每一個漢字、每一個詞語,無不深深地烙著民族文化的印記,無不流淌著民族精神的熱血。詩意語文,就是要讓這種傳承了數(shù)千年歷史的民族優(yōu)秀文化得以繼續(xù)傳承、繼續(xù)發(fā)揚。對語文所承載的民族文化,我們應生出一種敬重、一種親近、一種珍愛、一種驚嘆。
有人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先讓學生改詩,對“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進行改動,結(jié)果學生改出了各不相同的60多個字;改出來的字,老師還讓學生向王安石挑戰(zhàn),跟“綠”字一爭高低。爭來爭去,爭出了一個“艷”字超過了大詩人。借著這股東風,老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挑起學生進一步質(zhì)疑王安石的詩句。于是,有人質(zhì)疑,難道長江的北岸就沒有春風和春天了嗎?有人質(zhì)疑,王安石已經(jīng)到了瓜州,為什么不去近在咫尺的家鄉(xiāng)看看?有人質(zhì)疑,王安石要明月照著他回家,是不是太危險了?
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求異,我們固然無可非議。但問題在于,我們究竟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究竟應該讓學生在這首詩的學習中汲取一些怎樣的東西?
我們且來看看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由江寧知府被任命為副宰相,進行變法。變法對鞏固朝廷統(tǒng)治、增加國家稅收起了積極作用,但也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許多朝臣的反對。宋神宗熙寧七年,王安石被罷相,回江寧任知府。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當宰相。到第三年,王安石再次辭去宰相職位,回江寧府去了。這首詩作于宋神宗熙寧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時候。當時,作者由江寧奉詔進京,坐船沿長江南下,泊船瓜州,再由瓜州沿運河北上,赴汴京任職。
《泊船瓜州》是千古佳作,其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又是千古絕句。眾所周知,“綠”字是王安石經(jīng)過精心篩選的。作者先后用過“到”“過”“入”“滿”等字,最終卻鎖定“綠”字。那么,“綠”字妙在哪里呢?
一妙在“形象”。著一“綠”字,原本看不見的春風就有了鮮明的視覺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這樣一派春光:春風拂煦,百草叢生,千里江岸,滿目新綠。這就寫出了春風的精神,詩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妙在“意味”?!熬G”字給人以一種獨特的語感,夏D尊先生說過:在語感銳敏的人心中,見到“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味。“綠”是什么?是生機、是活力、是希望、是憧憬。詩人心中是否有這樣的情味呢?答案是肯定的。“又綠”是否還有別的寓意呢?變法的背景、浮沉的仕途,作者心中怎能不對此發(fā)出深深的感慨?
三妙在“理趣”?!熬G”是誰帶來的?當然是“春風”。“春風”一詞,在中國古典美學中,又頗多理趣。它讓人想起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讓人想起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讓人想起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按猴L”既是寫實的,又是象征的。象征什么?皇恩浩蕩。春風驅(qū)散寒流,那是政治上的寒流;春風帶來溫暖,那是變法圖強的溫暖。這種心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最含蓄。
這樣一個絕妙的“綠”字,豈是學生的那個“艷”字可以相提并論的?豈是這樣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可以了事的?
再說“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質(zhì)疑王安石不去看家鄉(xiāng)、實在太危險,簡直讓人莫名其妙。這樣一質(zhì)疑,詩的美感和意境就蕩然無存了。我們且來體味一下此句的神韻:
詩人泊船瓜州,回望鐘山許久,不覺紅日西沉、皓月東升。隔岸的景物已經(jīng)消融在朦朧的月色之中,而對鐘山的依戀卻愈加深厚。變法圖強、匡扶社稷是詩人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寄情山水是詩人的生活理想。仕途艱險、如履薄冰、前程迷茫、世事難料,不由得不讓詩人生出“歸去來兮”的心愿?!懊髟隆痹谶@里同樣既是實寫,更是一種意象。“明月”寄托思鄉(xiāng)之情。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坡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范仲淹的“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等等,無不是詩人思鄉(xiāng)懷人的一種寄托。
語文課的浮躁、膚淺、庸俗,大多與缺乏文化積淀、文化底蘊有關。詩意語文,必是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的精神家園。我們的課程改革,只有融入到這條博大精深、浩浩蕩蕩的文化長河中才會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三、詩意的旋律:精神訴求
詩意語文,是尊重學生的精神訴求、千方百計地滿足學生精神訴求的語文。就文本而言,它是作者的一種精神訴求。對人生、對自然、對社會、對內(nèi)心,作者有著太多的夢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悅……凡此種種,積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沖動,于是訴諸筆端,化為文字。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而言,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精神訴求。文本作為一種召喚結(jié)構,在讓學生分享作者有關人生、自然、社會、內(nèi)心的種種經(jīng)驗的同時,又在不斷地勾起學生原有的關于人生、自然、社會、內(nèi)心的種種經(jīng)驗。這勾起的種種經(jīng)驗,足以讓學生a生一吐而后快的沖動。這正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精神訴求。
上《撈鐵牛》一課,在學習課文的一、二自然段以后,老師針對鐵牛的“笨重”,補充了這樣一段資料:鐵牛始造于唐開元年間,作浮橋的地錨之用。 1989年,人們從黃河古道中挖出了四只大鐵牛,一只只膘肥體壯、威風凜凜。牛身下鑄有小鐵山,入地丈余。牛前另有一鐵柱,可系鐵鏈。每頭牛的體積在3立方米以上,最輕的有26.1噸,最重的達45.1噸,相當于9000多個體重為 100斤的人。
沒想到老師的資料一補充,引起了學生的廣泛疑問:既然鐵牛這么重,它怎么會被洪水沖走的呢?疑問,真實而強烈的問題意識,恰恰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一種精神訴求。滿足這種精神訴求,無疑有利于學生精神生命的茁壯成長。老師當即調(diào)整預設的教學流程,組織小組討論后開始了全班交流。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
有的說,從插圖可以看出,鐵牛的造型不但大而且還挺圓,洪水一來,鐵牛自然容易滾動。
有的說,鐵牛在岸上,岸上到河里有一定的坡度,洪水一沖,岸會滑坡,鐵牛極有可能滑到河里。
有的說,鐵牛是拴浮橋用的,發(fā)洪水時,水猛沖浮橋,浮橋拉動鐵牛,就可能將它拉下水去。
有的說,洪水淹沒了浮橋和鐵牛,滾滾泥沙就會使鐵牛慢慢地滑向河里。
……
這次學生精神訴求的滿足,極大地激發(fā)和調(diào)動了學生表達思考、表達困惑、表達創(chuàng)意的愿望和沖動。于是,在全課教學行將結(jié)束的時候,又有學生提出了“懷丙的方法需要改進”的見解。應該看到,學生的精神訴求中,蘊含著極大的生命潛能和創(chuàng)新活力。老師的明智之舉,在于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這種精神訴求,真正將課堂中的話語權毫無保留地還給學生。對于改進懷丙的撈法,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出了一個又一個閃爍著真知灼見的建議:
如:將泥沙換成人。開始時,人都站在船里。鐵牛拴住后,再弄些小船,人全到小船上去。這樣,既避免了把泥沙弄到黃河里,又撈起了鐵牛。
又如:將泥沙換成水,因為水不僅有浮力,還有重力。先將黃河水舀到船里,等到拴住鐵牛后,再將水抽到黃河里。這樣,既方便又不污染黃河。
還如:可以用沙,但不必向黃河里鏟沙。只需增加兩只船就可以了。先把裝滿泥沙的船劃到鐵牛沉沒處,拴住鐵牛;然后讓另外兩只船靠上去,將沙鏟到空船里;接著用這兩只裝滿沙的船再去撈另外的鐵牛。如此循環(huán),就能將全部鐵牛撈上來。
假如沒有學生的精神訴求,假如學生的精神訴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我們怎么可能分享到如此絕妙的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意背后的種種自豪與愉悅?
總之,消解課堂上的話語霸權,消解課堂上的話語中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話語者,滿足每個學生來自心靈深處的精神訴求,這是詩意語文應有的追求。
四、詩意的光華:生命喚醒
詩意語文,應是一種充滿生命活力、閃耀生命光華的語文。學生的精神生命,是一個由無明到覺悟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老師不斷地喚醒。
拿《爺爺?shù)奶J笛》一課來說,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就是教師不斷喚醒學生精神生命的過程:
1.喚醒鮮明的視像。
師:爺爺?shù)奶J笛是什么樣的,你們讀懂了嗎?
生1:我讀了課文知道蘆笛是什么樣的了?!耙粡埰掌胀ㄍǖ娜斎~,經(jīng)爺爺三折兩卷,就成了一支蘆笛。吹奏起來,曲調(diào)是那樣婉轉(zhuǎn)悠揚,還帶著一股股濃濃的海水味?!碧J笛是用蘆葦?shù)娜~子做的,吹出來的曲調(diào)婉轉(zhuǎn)悠揚,很動聽。
生2:課文中還有一句話也是寫蘆笛的?!盃敔斦巯乱黄斎~,做了一支蘆笛。清脆的笛音傳得很遠,招引來好些海鳥,在大海邊飛來飛去?!弊x到這里,我知道了蘆笛和我們平時見過的竹笛完全不同,它的材料很普通,做法也很簡單,但是聲音卻很清脆。
生3:我還從課文的插圖中看到了蘆笛的樣子,爺爺吹的就是一支用葦葉做成的蘆笛??上?,圖中我們只能看到它的樣子,卻聽不到它的聲音。
2.喚醒真切的感觸。
師:關于蘆笛的樣子,看來大家已經(jīng)比較清楚了。但老師想說,爺爺?shù)倪@支蘆笛你們真的讀懂了嗎?老師想請大家再讀讀描寫蘆笛的這兩段話,然后請你們談談從中都感受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朗讀)
生1:從這兩段話中我體會到了蘆笛的曲調(diào)婉轉(zhuǎn)悠揚,連許多海鳥都被動聽的笛聲吸引來了。
生2:我感到爺爺?shù)男撵`手巧。一張普普通通的葦葉,經(jīng)爺爺三折兩卷,就成了一支蘆笛。我想要是換了別人,就不一定能做成。
生3:我感受到爺爺是長期生活在海邊的,他和海邊的一切都有著感情。他很喜歡吹蘆笛,而且吹奏蘆笛的技巧很高超。
3.喚醒優(yōu)美的想象。
師:是的,蘆笛是和爺爺緊緊地連在一起的。海水、海鳥、蘆葦、蘆笛,還有爺爺,一幅多美的畫卷呀。老師想請一位同學美美地讀讀這兩段話,同學們邊聽邊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指名配樂朗讀)
生1:我仿佛看到爺爺站在海邊,遙望著大海,深情地吹奏起蘆笛,笛聲婉轉(zhuǎn)悠揚,喚來了許多海鳥,笛聲和海鳥的鳴叫聲匯成了一曲美妙的音樂。
生2:我仿佛看到了爺爺輕輕地折下一片葦葉,三折兩卷就做成了一支精巧的蘆笛。爺爺把蘆笛放在唇邊,輕輕地吐了一口氣,那悠揚而清脆的笛音便傳了出來。
生3:我仿佛看到在一個恬靜的夜晚,爺爺帶著強強來到海邊做蘆笛。仿佛聽到婉轉(zhuǎn)悠揚的笛聲在大海上回蕩。礁石上的海鳥越聚越多,它們大概都是被笛聲吸引過來的,聽得如癡如醉。
生4:爺爺?shù)牡崖暻宕鄲偠?、美妙絕倫,真可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瞧,就連天上的星星也在眨著眼睛側(cè)耳傾聽呢。
4.喚醒飄逸的情懷。
師:多美的情景呀。讓我們一起輕輕地走進這優(yōu)美的畫面――(音樂響起,學生齊讀這兩段課文。)同學們,此時此刻,假如你就置身在大海邊,也跟著爺爺學會了吹奏蘆笛,那么,你想吹一首怎樣的曲子呢?
生1:我想吹一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因為這首曲子最能表_我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生2:我想吹一曲《海鷗,海鷗,我們的朋友》。因為這首曲子和課文的景象十分相近。
生3:我認為站在海邊,看著眼前蔚藍的大海、翱翔的海鳥、飄蕩的蘆葦,想吹什么曲子并不重要,可以自由自在地任意發(fā)揮。想吹什么都行,蘆笛無腔信口吹。
5.喚醒深藏的意味。
師:那么,課文讀到這里,你覺得爺爺?shù)奶J笛是一支怎樣的蘆笛呢?
生1:爺爺?shù)奶J笛是一支美妙的蘆笛。
生2:爺爺?shù)奶J笛是一支神奇的蘆笛。
生3:爺爺?shù)奶J笛是一支迷人的蘆笛。
生4:爺爺?shù)奶J笛是一支幸福的蘆笛。
生5:爺爺?shù)奶J笛是一支讓人終身難忘的蘆笛。
生6:爺爺?shù)奶J笛是一支有著生命活力的蘆笛。
每一次喚醒,都使學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每一次喚醒,都使學生的精神生命走向精彩。是的,我們應當牢記,語文是人的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nèi)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xiàn)。語文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引領學生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理解,這種見解、轉(zhuǎn)化,這種智慧、積淀,這種文化,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生命。因此,詩意語文的揮灑過程,是學生精神享受的過程,是為學生的精神生命鋪墊底子的過程。
五、詩意的情懷:感性復活
詩意語文,不是知識的堆砌體,因為它不用概念和命題說話。詩意語文用形象作詞、用感情譜曲。詩意語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鮮明的畫,讀出來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精神的發(fā)展正處于感性時期。他們大多是形象觀照長于抽象演繹,情感體驗勝于理性把握,直覺頓悟優(yōu)于邏輯分析,想象再現(xiàn)強于實證推理。這一時期的學生,是在大量接觸感性的語文材料、參與感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語文的。說白了,他們是在讀書中學會閱讀的,是在習作中學會作文的,是在口語交際中學會聽說的。單靠傳授大量抽象的語文知識,是決計培養(yǎng)不出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的。
在語文課上,詞語教學是最容易滑向純理性分析的泥坑的。但一位老在上《黃河的主人》一課時,在復活詞語的感性內(nèi)涵方面,卻做了有益的探索。
初讀課文后,老師通過課件呈現(xiàn)6個新詞:
羊皮筏子 艄公 竹篙
波浪滔滔 驚濤駭浪 如履平地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部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對新詞的理解,接著組織全班交流,并在交流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加以點撥和引領,以廣化、深化、敏化、美化學生對詞的語感:
對“艄公”一詞,老師先讓學生說說艄公指的是怎樣的人,接著讓學生想象一下艄公的模樣,最后通過課件呈現(xiàn)艄公的特寫鏡頭。
對“如履平地”一詞,老師先讓學生說說“履”是什么意思,然后相機解釋“如履平地”的意思,接著讓學生讀讀課文中帶有該詞的句子,讓學生說說“如履平地”在課文中具體講的是什么。
對“驚濤駭浪”一詞,老師先讓學生逐字說說意思,然后連起來說整個詞的意思。接著,老師問:由“驚濤駭浪”這個詞,你們還想到了哪些相似的詞語,學生中有說“波浪滔滔”的,有說“濁浪排空”的,有說“洶涌激流”的。老師接著追問:讀著這些詞語,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學生的想象非常豐富:
有的說:我去過黃河,看到過壺口瀑布,就像書上的那幅彩圖一樣。黃河滾滾、波浪滔天、奔騰咆哮、震耳欲聾。看到一排排巨浪向岸邊撲來,真讓人害怕。
有的說:讀著這些詞語,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這樣的詩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的說:我仿佛看到巨浪一個接著一個向前翻滾,渾濁的黃河水打著巨大的漩渦,好像要吞下一艘艘小船。
……
對“竹篙”和“羊皮筏子”的理解,老師則播放一段錄像,讓學生看看黃河上真實的羊皮筏子和竹篙。
掌握了這些詞語的感性內(nèi)涵,老師讓學生依據(jù)這6個新詞,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樣的黃河艄公。
生1:我仿佛看到一臉黝黑的艄公,在波浪滔滔的黃河上,勇敢地用竹篙駕駛著羊皮筏子如履平地。
生2:我仿佛看到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艄公,撐著竹篙,駕著羊皮筏子,憑著勇敢、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波浪滔滔的黃河上如履平地。
生3:我仿佛看到一艘羊皮筏子在黃河的洶涌激流中出沒著,隨時都有可能被驚濤駭浪打翻。但一位勇敢而鎮(zhèn)定的艄公,靈活自如地用竹篙操縱著羊皮筏子,如履平地,真讓人驚心動魄。
……
復活感性,就是說,感性是學生本有的,老師之功在于激活、喚醒和調(diào)取這種本有的感性。復活感性,就是要讓學生動用自己的感受、視像、想象、情感、直覺、靈性甚至下意識、潛意識等,去感受詞語的氣息、去觸摸詞語的質(zhì)地、去聆聽詞語的聲音、去掂量詞語的分量、去把握詞語的脈動和心跳。詩意語文,就是復活學生感性生命的語文,就是讓感性和理性趨向融合、求得平衡的語文。
關鍵詞:說;曉;晚
無意中,筆者發(fā)現(xiàn)當學生時背誦得滾瓜爛熟的《惠崇》變成了《惠崇》,驚訝之余,開始查閱資料,想弄清到底是《惠崇》,還是《惠崇》。
有的教材里是這樣的: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另有一些版本的教材又是這樣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語文出版社第7頁。)
惠崇《春江曉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不同在于“曉景”與“晚景”,詩的內(nèi)容是一樣的?!皶跃啊迸c“晚景”雖只是一字之差,但表達的意思卻大不相同。詩中“曉景”指初春時節(jié)的景色,而“晚景”則指晚春景色。經(jīng)多方查閱,筆者了解到關于這個問題的一些資料: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惠崇、蘇軾及關于這首詩的“畫”和“詩”。
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畫家、僧人,福建建陽人,歐陽修所謂“九僧”之一。他能詩善畫,特別是畫鵝、雁、鷺鷥,尤其描繪荒漠虛曠更是一絕,世稱“惠崇小景”。《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原作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他的畫名在他死后五十年左右,也就是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達到了鼎盛,沈括、王安石都寫詩贊美它。王安石在《純甫出僧惠崇畫要予作詩》中贊到:“畫史紛紛何足數(shù),惠崇晚年吾最許?!彪m然他的畫現(xiàn)在還有些遺存,可惜這幅原畫早已遺失。這不但是藝術界的損失,也是科學界的損失,否則,今人就不會為到底是“曉景”還是“晚景”而爭論不休了。
我們知道,題畫詩既要扣合繪畫主題,又不能拘于畫面內(nèi)容,既要能再現(xiàn)畫境,同時又能跳出畫外,別開生面,離開繪畫而不失其獨立的藝術生命。蘇軾的這首題畫詩,根據(jù)畫意,妙筆生花,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這首題畫詩,是蘇軾1085年(元豐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詩共兩首,第一首是題鴨戲圖,還有一首應該是題飛雁圖的,詩的內(nèi)容分別為:
第一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第二首: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其次,筆者了解到關于這個問題的不同觀點和看法:
一種觀點認為:畫叫《春江曉景》,詩叫晚景。
另一種說法認為:惠崇春江曉景和惠崇春江晚景是同義詞,已合并。有人覺得兩個都行,叫晚景好像多點。理由是:因為由于出版社的不同還有就是時代久遠了在歷史上會存在一些爭論和理解的不同。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
“晚”改為“曉”,更加奧秘,顯得獨特,別有風范。認為應該是《惠崇春江曉景》,這是蘇根據(jù)《春江曉景》的畫作寫的題畫詩。雖然之前許多小學教材是《惠崇春江晚景》,但是分析全詩,我覺得應該是《惠崇春江曉景》。理由是:
1.“竹外桃花三兩枝”一句,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節(jié),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jīng)透露出來。桃花報春,春天來臨,而桃花才三兩枝又說明季節(jié)實為早春。這就應該用“曉”字才能文題相扣,畫詩相符?!按航喯戎币痪洌核?,鴨兒在嬉戲;江水回暖的訊息,它們首先感知到了。這說明春天剛到,暗合了“曉”的意思。
2.教育部是不會隨便擅改教材的,終歸是有依據(jù)的。
3.不知道什么時間,什么原因弄錯了,也便以訛傳訛了——這倒應了王安石那句名言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哉?如“黃河遠上白云間”與“黃沙遠上白云間”。
4.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也認為是“曉景”,而不是“晚景”。
縱觀以上幾種觀點,前兩種觀點雖各有理由,但理由不夠充分,難以服人,本人認為第三種觀點理由充分,有理有據(jù),并與畫和詩的內(nèi)容比較符合。正確與否,還有待專家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