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格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爭議“狼性”教育理念的意義及呼喚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
今年6月下旬,一個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區(qū)一小學揭幕,這組雕塑名為《出征》,底座上刻有說明:“東方似‘羊’的教育,培養(yǎng)的是溫文爾雅、逆來順受、安于現(xiàn)狀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養(yǎng)的是個性張揚、敢于挑戰(zhàn),不斷超越的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里,我們通過對狼的性格的剖析,教育我們的孩子要成為強者?!?/p>
這組雕塑的出現(xiàn)和“狼性”教育觀點的提出,一時間在教育界和社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同時一些有識之士對“狼性”“羊性”及“人性”教育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人們對“狼性”教育所提倡的學習狼的強悍進取、勇敢無畏的精神;不屈不撓的競爭精神;堅韌剛毅的團隊精神;以及奮不顧身的戰(zhàn)斗犧牲精神等等,是抱肯定態(tài)度的,但同時也對“狼性”中殘忍、嗜血、貪婪給予了否定,在質(zhì)疑“狼性”的同時,透視出人們對“狼性”教育的憂慮。
對與“狼性”相對立的“羊性”教育的態(tài)度,人們同樣是見仁見智,羊的懦弱順從固然不應提倡,但其溫雅及與其它動物之間的友愛,卻是“狼性”教育不能替代的。
于是人們呼喚以“人性”教育替代“狼性”與“羊性”教育,因為“人”性中不僅具有仁慈、和善、文雅的成分,也兼具勇于進取、敢于競爭的成分。
對此筆者認為,人們在看到“狼性”與“羊性”之羸弱的同時,也應想到人性的復雜。無論動物性還是人性,都各有其優(yōu)劣。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人性本惡與本善的爭論,古希臘神話中“潘多拉魔盒”的故事,詮釋的也是人性的陰暗復雜與矛盾性??梢哉f“狼性”的兇殘與貪婪、“羊性”的軟弱與安于順從,同樣潛藏在人性中。所以無論是“狼性”、“羊性”還是“人性”教育,簡單地不加揚棄和取舍,都是片面的教育,缺乏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
但對于“狼性”教育的論爭無疑是有重大和深遠意義的,首先“狼性”教育這一觀點的提出,說明學校教育者對人格教育的關注,而廣泛深入的爭鳴,又為人格教育理念走向成熟與完善,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指導和借鑒。關于“狼性”教育的論爭,是全社會對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和明確性的一聲迫切的呼喚
二.由“狼性”教育透視人格教育操作的可能性
從“狼性”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應給孩子怎樣的人格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人們思考的焦點,而對孩子怎樣實現(xiàn)人格教育,筆者認為,是更需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透過對“狼性”教育的爭論,筆者發(fā)現(xiàn)在人格教育方面,我們既缺乏概念的周全性,更缺乏操作的可能性。
以“狼性”教育為例,怎樣實現(xiàn)這一教育理念?學校又有什么具體操作方法?這是絕不能忽視的問題。眾所周知,課堂是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的主陣地,那么學校要用什么讀本又借助哪些課程來實現(xiàn)這一理念呢?以語文課為例,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積累中,有著無數(shù)的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然而在卷帙浩繁的文庫中,卻少有對張揚、強悍個性的書寫與肯定。那么無疑學校在語文課堂這一人格塑造的主陣地上,就失去了“狼性”教育的主場。沒有了日常教育教學的潛移默化,學校又借助什么進行“狼性”教育呢?顯然灌輸不是辦法,因為人格塑造是不能靠灌輸?shù)?!灌輸式的人格教育,是不能把人?nèi)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喚醒的,反而可能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事實上,我們知道成功的人格教育,應該是一種喚醒,一種感召。喚醒人性中的真善美,喚起內(nèi)心堅強的力量、進取的精神,缺少相應的教育讀本,沒有合適的教育途徑,就無法水到渠成地達成人格教育的目的。
提出概念并不等于概念能付諸實施,更不等于概念的實現(xiàn)。
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我們在考慮怎樣實現(xiàn)健全人格教育的問題時,筆者認為:
(一)應設計出一套體現(xiàn)人格教育價值取向的讀本,在課程學習中引導學生思索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2淺論人格教育
《中國教育報》2001年9月6日第5版的一篇文章《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談到了給學生設計的一套人文知識教材,名為《人文知識讀本》,內(nèi)容分四個單元,分別是“從讀書進入廣闊天地”;“讓心靈向美和藝術敞開”;“用一生寫一個人字”;“我們生活在傳統(tǒng)中”。四個單元,以讀書、藝術、人生、傳統(tǒng)為四大關鍵詞,以每周兩節(jié)課,一節(jié)課講述課文,另一節(jié)課討論或教育實踐的方式實施人格教育,強調(diào)啟發(fā)性與應用性,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可以聯(lián)系實際、融會貫通,應用到具體的日常生活當中去。
以《人文知識讀本》第三單元的人生課題為例,關注人如何認識自我、愛的意義、人性上的弱點、人際關系,以及人的生態(tài)問題,等等。使人感到人生問題不僅異常豐富、充滿變化,而且可以用來回答和解釋具體現(xiàn)實生活的。說到底它仍然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使自己成為一個完滿的、豐富的、高尚的人,充滿了對人生實際問題的解釋與引導。
同時編者強調(diào)真正的學習方法還是應該把理論結合每個學生的人生實際狀況,放在具體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加以討論。
(二)是要構建學校生活中的良好的人格教育環(huán)境,尤其是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性。
良好的人格教育環(huán)境應包括:學生團體中學習的合作與溝通;學生的滿意度;對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課堂組織結構的多樣性;對主動探索的激勵;人性化的學校建筑設計和設施;寬容而有智力挑戰(zhàn)的學校文化環(huán)境等。
同時要求教師應以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內(nèi)化為校園健康人格環(huán)境的一部分,潤物無聲地給學生以教育。教師要有科學的價值觀、人文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行為舉止要體現(xiàn)獨立人格和對人的尊重,展現(xiàn)忠誠、明智、責任、勇氣、正義、謙遜、寬容、真誠和利他的品質(zhì)。例如深圳實驗學校多年來所強調(diào)的教師上課前的“一分鐘到位”,就是通過一個細節(jié)來實現(xiàn)教師的身先為范,以嚴格的自律意識和時間觀念,職業(yè)責任感對學生產(chǎn)生無聲的人格教育。
這樣,最終由感性到理性,始終不讓學生脫離對生活的真實感知;由具體到抽象,永遠不放棄有血有肉的生命體驗;由書本到人生,在精神傳統(tǒng)中尋求自己的“家”。
三教育的進步,需要新銳的教育思想、教育者敢爭天下先的膽識和更具包容襟懷的文化
雖然“狼性”教育理念的提出還不是人們崇尚的理想人格,還缺乏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和操作的可行性,但筆者仍然認為這一理念的提出,體現(xiàn)了教育者敢為天下先的膽識。
雖然近年來在素質(zhì)教育討論中,人們得出共識:考試與分數(shù),并非教育重點,首先要培養(yǎng)學會“做人”,但要做什么樣的人,則眾說紛紜。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是其中一說,但何謂“現(xiàn)代人”,更莫衷一是。
“狼性”教育理念這一新銳觀點無疑打破了人格教育論壇多年來的沉寂或者說混沌,使我們看到了一雙銳利的教育理念的翅膀正沖破桎梏逐漸舒展,給教育思想的天空帶來一米久不見的亮光。
因為在此之前,到底要塑造什么樣的人,究竟應給孩子怎樣的人格教育,一直沒有明確參照或者說沒有鮮明的一家之言,而取“狼性”之優(yōu)點,棄“羊性”之軟弱的育人新理念的提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還是頗具膽識和積極意義的?!芭囵B(yǎng)個性張揚、敢于挑戰(zhàn),不斷超越的人”,就是鮮明的“狼性”教育的宣言。曾經(jīng)遙遠、抽象與模糊的人格教育由此被拉到眼前,變得形象而清晰。南山區(qū)這個小學應該料想,“狼性”教育的提出,可能會得到喝彩的掌聲,但更可能引起人們的質(zhì)疑,招致人們的批判,但最終還是吃了第一個螃蟹,在一片模糊的眾說紛紜的人格教育觀中,提出了自己的響亮的觀點。
而關于“狼性”教育的爭鳴,社會以寬松的輿論、嚴肅的態(tài)度,同樣體現(xiàn)出了中國文化綿延至今的強大包容襟懷。
由“狼性”教育觀點的大膽出爐到對人格教育的爭鳴,筆者不禁聯(lián)想起中華民族的教育史。毋庸置疑,中華教育史最輝煌的一頁寫在了先秦時代,諸子百家以睿智的思想、激情的吶喊綿延出幾千年人文精神的不朽,孔子倡導的“仁”“禮”、墨子提出的“兼愛”“非攻”、老子的中庸之道等等,已在歷史的傳承中沉淀于國人的心性深處。這段璀璨的教育史,開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恣肆的先河。
中國教育在五四時期,于蔡元培校長領導的“兼容”四面文化,“并蓄”八方主張的北京大學,也一度書寫出近代教育史的燦爛。
這兩次教育的輝煌史都寫在了激蕩人心的過渡時代。
過渡時代,召喚出更為廣闊也更深遂的對歷史、對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的哲思,不同思想的有力碰撞,最終迸出絢爛的智慧火花。
在過渡時代激烈的政治斗爭中,在各種勢力夾縫中,智者們縱橫出一片充滿張力與活力的思想與文化的廣褒空間,新銳的思想,爭鳴的空氣,推動了教育的進步,實現(xiàn)了文化的傳承。
從過渡時代走過來,現(xiàn)代人在平和晴朗的政治天空下,雖放松了過渡時代緊繃的政治神經(jīng),卻沒有萎縮先人們敢爭天下先的銳利蓬勃的思想翅膀,并在今天,震蕩出了更寬廣更具包容性的文化空氣。相信只要人們對人格教育保持激情的呼喚、不停做理性的爭鳴,在爭論中完善、在借鑒中成長,必會一步步實現(xiàn)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