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黨校師資建構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趙微1王宏麗2作者單位:1瀘州醫(yī)學院人文社科學院2瀘州醫(yī)學院組織部
按照黨和國家的相關文件規(guī)定,現(xiàn)階段黨校教育教學作為地方高校的一項常規(guī)性工作,運行平穩(wěn)、有序,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相繼修訂并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2000年)、《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2008)《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2010)等一系列涉及黨校工作的文件,對高校黨校的地位、功能、任務等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但從具體實施過程來看,仍然存在部分地方高校對黨校工作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部分地方高校黨政領導對黨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認識不到位,認為教學、科研才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對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及黨校教師隊伍建設關注不夠。二是大部分地方高校黨校沒有獨立機構辦公和專職工作人員。近年來高等學校陸續(xù)進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由于受機構職數(shù)的限制,地方高校的黨校辦公室大都掛靠在學校黨委組織部或黨委宣傳部下,或直接由黨委組織部或宣傳部負責,或實行合署辦公,即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因此,無論是黨校辦公室工作人員,還是黨校校務委員,基本上都是兼職,其主要精力、絕大部分時間都貢獻給了所在部門的黨政事務,對于黨校工作則顯得力不從心,捉襟見肘。三是黨校工作經費投入不足。地方高校黨校工作經費在發(fā)放了授課教師課時費、補貼學員教材、資料費、學員結業(yè)證書工本費等之后就已經所剩無己,黨校教師的培訓費用,黨校教育教學科研經費等則根本未納入其中,這顯然不利于提高黨校教師從事黨校教育教學及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隊伍管理制度不完善
黨中央在《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中充分肯定了黨校教師隊伍對黨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把建立一支規(guī)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yōu)良的黨校教師隊伍作為當前黨校教育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性工程和最緊迫任務之一。但從當前黨校教師隊伍建設來看,多數(shù)地方高校黨?;蛭粗贫ㄏ鄳狞h校教師隊伍管理制度,或已有的教師隊伍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規(guī)范、不嚴謹。如黨校教師的選聘制度,對黨校教師選聘的標準、條件沒有明確或明確不夠,聘用后以什么方式體現(xiàn)其黨校教師的身份,在多數(shù)地方高校黨校遭到了忽視,這降低了黨校教師的認同感、榮譽感。在教學管理制度上,尚有不少地方高校未制定黨校教師教學評估制度,有相應教學評估制度的學校則執(zhí)行不力,缺乏對黨校教師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的督導。同時,黨校使用的教材也較為陳舊,時代性不強,難以與時俱進。此外,除黨校行政工作人員外,地方高校黨校教師基本上沒有參加過與黨校教育教學工作相關的培訓、進修及學術會議,缺乏提高黨校教學、科研能力的機會,這與地方高校黨校教師培訓制度的缺位不無關系。
(三)教師精力投入不足,理論素養(yǎng)和科研能力欠缺
當前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絕大多數(shù)都是由本校黨務、行政領導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兼職構成。由于本身日常黨政管理工作或教學、科研工作業(yè)已繁重,這些兼職教師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深入鉆研黨校教學內容,從而導致教學內容陳舊,缺乏時代感和針對性,與社會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緊密,對黨校學員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及對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解讀不多,難以有效解決他們思想認識上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方法也比較陳舊,教學過程缺乏互動性,進而對黨校的教學改革更無熱情和動力可言。同時,黨校教師還要求具備一定的社會科學研究能力,尤其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方面應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多數(shù)兼職的地方高校黨校教師缺乏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黨的理論的深入研究,缺乏運用其解讀當代社會問題的能力,其理論素養(yǎng)和科研能力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科學發(fā)展觀視閾下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長效機制建設
以教師為本,推動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長效機制建設,這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推進地方高校黨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地方高校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核心所在。
(一)建立健全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建設領導體制
完善的黨校教師隊伍建設領導體制是加強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各地方高校黨委應充分認識到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切實加強對黨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全面領導,圍繞全黨工作大局和全校工作重心,將其統(tǒng)籌于學校全局工作之中。首先要建立高效的協(xié)調機制。由于地方高校黨校教育教學工作由黨務、行政領導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兼職承擔的狀況短期內不可避免,同時當前地方高校大多已設立二級分黨校,因此,各地方高校黨委應對學校各部門的黨校工作進行全面統(tǒng)籌、協(xié)調,充分調動其參與黨校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熱情,形成黨政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條件的地方高校應盡量設置獨立的黨校辦公室,配備必要的黨校專職人員,以更好地領導、改革、創(chuàng)新學校黨校工作,不斷增強地方高校黨校工作的生機和活力。其次要建立健全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規(guī)章制度。地方高校是否擁有一支政治、業(yè)務素質過硬的穩(wěn)定的黨校教師隊伍,制度是保障。一方面要對已有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另一方面則要進一步制定加強和改進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推動黨校教師隊伍建設走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此外,為確保黨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地方高校黨委還應對黨校教師隊伍建設涉及的項目經費進行研究、論證,并劃撥必要的建設經費,這是搞好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二)建立完善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管理機制
建設一支政治、業(yè)務素質優(yōu)良的相對穩(wěn)定的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除了有一個健全、高效的教師隊伍建設領導體制外,相對完善的教師隊伍管理機制至關重要,它主要包括激勵機制、評價機制、溝通機制和繼續(xù)教育機制。
1、激勵機制
長期以來,在對地方高校黨校教師的選聘和管理過程中,我們更多的是向其強調參加這項工作的榮耀,強調它給黨校教師帶來的精神上的成就感,而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黨校教師也是普通人,有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要。其實,黨校教育教學工作之所以能給黨校教師帶來榮譽,其前提仍然是他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因此,要求黨校教師無私奉獻,是不切實際的。鄧小平早就說過:“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shù)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從客觀現(xiàn)實來看,各地方高校黨校教師多為兼職,黨校教學基本安排在周末、晚上等業(yè)余時間,多數(shù)地方高校也未將其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量。當勞動者的勞動投入不能獲得相應的報酬時,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就只能是奢談。因此,建立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激勵機制,需要從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兩個方面入手,二者相輔相承,不能偏廢一方。一方面,創(chuàng)造條件盡量提高或保持較高的課酬標準,讓黨校教師享受到與自己的理論水平、教學藝術相適應的物質待遇;另一方面,則要通過發(fā)放評聘證書、授予榮譽稱號、表彰先進等多種精神激勵形式,滿足黨校教師的認同感、成就感,提升其榮譽感和使命感,引導他們逐漸趨向于精神追求,將其對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責任感轉化為他們的一種內在需求。[3]
2、評價機制
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督促黨校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藝術感染力的外在動力,它能使黨校教師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通過這種評價機制,地方高校黨??蓛?yōu)勝劣汰,對黨校教師進行動態(tài)管理。從評價項目看,可主要從黨性修養(yǎng)、業(yè)務能力、教學態(tài)度、教學效果四方面對黨校教師進行考察評價。黨性修養(yǎng)主要是看黨校教師在政治上是否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是否能自覺運用馬列主義、思想及鄧小平理論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武裝自己;業(yè)務能力主要是看黨校教師是否具備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及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是否掌握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方法,即看黨校教師是否具備勝任黨校教學、科研工作的能力;教學態(tài)度主要是看黨校教師是否具有敬業(yè)精神;教學效果則主要看其在黨校實際教學中的成效。[4]從評價的途徑來看,可主要通過專家評教、同行評教、黨校學生評教、黨校教師自評等方式進行。其中最關鍵的是應首先根據(jù)教師的黨性修養(yǎng)、業(yè)務能力、教學態(tài)度、教學效果等方面科學設計相關評價表,并加大對教師定期考核評價的力度。同時,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黨校教師,督促其及時改進、提高。
3、溝通機制
完善的溝通機制是地方高校黨校教師隊伍管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黨校教師大多來自于學校黨、政系統(tǒng)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部,日常工作事務繁忙,黨校應及時與其所在部門進行溝通、協(xié)調,全盤統(tǒng)籌教師工作及業(yè)余時間,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同時,還要與涉及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部門(宣傳部、人事處、計財處等)主動溝通,協(xié)調,為黨校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黨校更要高度重視與授課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盡量將其個人需要與黨校的期望有機結合起來,使黨校和教師都能依據(jù)自己的愿望得其所需,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首先應向教師明確黨校教師聘任條件、職責范圍、工作規(guī)范,但不宜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而應平等待人,尊重他們在相關問題上提出的意見、建議。其次在日常管理中,黨校應及時了解、掌握教師對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思想動態(tài)、經?;ネㄐ畔?、交流思想,從而增進理解,增強教師對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情感共鳴。再次可進一步將教師吸引到黨校的管理工作中,以共謀黨校發(fā)展的對策建議。[3]總之,地方高校黨校要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加強與各方面的溝通,強化服務意識,真正體現(xiàn)對黨校教師的關心、愛護與尊重。
4、繼續(xù)教育機制
地方高校黨校教師的繼續(xù)教育應以理論提升和實踐鍛煉為主要抓手。一方面,重理論知識和黨性修養(yǎng)的提升。黨校教育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教學內容政治性、現(xiàn)實針對性較強,這就要求黨校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習型教師,自覺加強對黨的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強化黨性修養(yǎng)。另外,黨校則要想方設法為教師提供、創(chuàng)造繼續(xù)學習、深造的機會、途徑,如設置黨校教師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分批選送黨校教師參加有關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培訓、進修、學術會議等,使他們能及時更新知識、拓寬視野。同時,應將集體備課、同行交叉聽課及黨校教學工作研討會、教學經驗交流會等制度化、常態(tài)化,相互取長補短,有效提高黨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黨校教育教學的魅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廣開渠道,注重提高黨校教師的實踐能力。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地方高校黨校教師中,廣泛存在著“強理論、弱實踐”的問題,這顯然不利于增強黨校教師剖析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理論說服力。因此,地方高校黨??啥ㄆ诮M織黨校教師開展社會調查,使其能及時了解、把握當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同時,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地方高校黨校還可選派黨校教師到地方各級黨校、兄弟院校黨?;蜣r村、社區(qū)、企業(yè)等短期掛職,體驗基層生活,[4]從而為黨校教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理論說服力提供豐富的實踐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