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體育安全教學發(fā)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學校生命安全教育概述
1.1關于學校的安全問題
學生的安全問題與健康問題、道德問題、體育問題是目前我國學生中存在較多,也比較嚴重的幾個問題。他們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性,也有一定的差異性的。健康是指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tài),而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現(xiàn)象。目前我國學生的健康問題也是困擾著學生和家長的一大問題。通過學生體質(zhì)測試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爆發(fā)力等身體素質(zhì)呈下降趨勢,肥胖和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xù)上升,心理健康問題逐年增多,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而安全問題中也有著健康問題的困擾;而道德問題也是目前我國學校教育體制的一大缺陷,也是造成青少年安全問題的一大原因;而體育問題是造成學生健康問題的一大因素,同時也是安全問題的一大因素。目前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的不完善,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健康等問題。但是這幾個問題又不是等同的,各自關注的側(cè)重點有所不同。
1.1.1學校安全問題的內(nèi)容和范疇
綜觀國內(nèi)外中小學、幼兒園的安全防范雖然列入了社會公共安全防范體系,但校園安全事故仍然頻頻發(fā)生。學校安全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低,社會育人環(huán)境存在著不利于師生安全的因素,學校安全問題突發(fā)形式呈現(xiàn)多樣化特點,主要有以下一些。第一,設施問題。安全措施基礎不牢固,因房屋老化、建筑設計不合理、建筑質(zhì)量不合格而存在重大隱患,導致房屋倒塌,線路起火,樓梯擁擠,無照明與疏散通道從而發(fā)生擠踩、踐踏而導致重大傷亡事故。而在自然災害事故來臨時,更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第二,衛(wèi)生問題。本來學校就是人員比較密集的場所,衛(wèi)生防疫設施及防控傳染性疾病制度與設施的匱乏,導致學生們?nèi)菀赘腥炯膊?。以及食品安全隱患,學校食堂經(jīng)營管理不善,沒有嚴格的食品安全保障監(jiān)督體系,導致校園食堂大面積中毒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第三,交通事故。交通傷亡事故頻頻發(fā)生,交通事故是人類死亡的第五大要因,僅次于心臟病、癌癥、突發(fā)病和肺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稱,交通事故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10歲至24歲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報告統(tǒng)計,每年大約40萬25歲以下青少年死于交通事故,數(shù)百萬青少年受傷或致殘。其中大部分交通事故傷亡發(fā)生在中低收入國家,非洲和中東比例最高。在世界各國中,經(jīng)濟貧困家庭的青少年遭受交通事故的危險最大。我國每年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數(shù)根本都在10萬高低,道路傷害更高達50萬起;每5分鐘約有一人死亡。l6歲至45歲春秋組人群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58.6%至62.4%。第四,校園惡性暴力事件。各種校園惡性暴力由社會向校園滲透,涉及勒索師生錢財,打架斗毆、搶劫、綁架,甚至兇殺等。對于學生的身tl,安全都有著較大的危害,每一年都有很多的學生因為校園暴力事件死亡,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第五,自然災害。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的國家,每年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學生死亡數(shù)目較為驚人。中國的自然災害呈現(xiàn)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fā)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等四大特點。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龍卷風等。目前我國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差,心理存在著嚴重的缺陷,躲避自然災害、自救以及救護他人的能力較差,不能夠在災害發(fā)生時有效的應對。
1.1.2我國青少年人群中安全問題的分布特征與規(guī)律
有研究對2006年全國中小學校的安全形勢進行了分析,該報告認為全國各地校園事故頻發(fā),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房屋倒塌等災難性事故占其中的一半多。
2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和范疇界定
2.1生命安全教育概念
生命安全教育與生命教育是兩個比較相近且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在進行生命安全教育討論的前提下,首先對于生命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進行一定的概念辨析。從實踐與理論的角度考察,生命安全教育與生命教育密切相關,又略有不同,兩者各有側(cè)重。生命教育側(cè)重精神生命的覺醒與提升,注重生命意識的養(yǎng)成;而生命安全教育側(cè)重自然生命的健康與安全,注重生存技能的培養(yǎng)。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針對遭遇突發(fā)性事件、災害性事故的應急、應變能力,避免生命財產(chǎn)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生傷害的自我保護、防衛(wèi)能力,以及法制觀念、健康心理狀態(tài)和抵御違法犯罪能力的教育。通常情況下,生命安全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人類在其活動領域中,預防自然和人為危險、預防各種有害因素的理論和實踐的一種科學知識體系。其目的在于,形成人們對自身周圍安全問題的自覺和負責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識和評價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中危險和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并選擇抵御危險的防御方法,以及在出現(xiàn)危險時消除不良后果和進行自救、互救的方法。因此,生命安全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實用性。教育的功能分為本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兩大類。而生命安全教育既是教育的本體功能的體現(xiàn),又是教育的社會功能的體現(xiàn),是當今社會學校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部分。對學生來說,他們學習了安全教育,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識和維護安全的基本技能,懂得并運用其來保障和促進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而對社會來說,通過學校的生命安全教育,使受教育對象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在社會實踐中能夠有效保障國家以及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安全,也促進了社會變化和發(fā)展。1968年,美國人J.DonaldWalters在加利福尼亞州創(chuàng)辦了阿南達學校,在該校開始倡導和實踐生命教育思想,在此基礎上他總結實踐經(jīng)驗出版了《生命教育》一書,在書中最早提出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指的是對人的生命安全進行教育,即以學校、家庭和社會為主體,運用情境體驗、運動和身體練習等基本手段,按照年齡段和活動能力的不同,采用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或現(xiàn)場模擬等手段,傳授給學生面對各種危險情況的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自衛(wèi)能力、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并強化學生野外訓練的能力及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能力等,使學生了解各種危險情況的產(chǎn)生、狀況、后果以及預防措施等。
2.2學校體育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是指對人們進行在遭遇突發(fā)性事件、災害性事故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應急、應變能力的教育,避免自身的生命財產(chǎn)受到侵害的自我保護、安全防衛(wèi)能力,增強安全意識的教育,以及法制觀念、健康心理狀態(tài)和抵御違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就是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了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技能,依據(jù)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體育教師為承擔主體、在體育課程中實施的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知識與防范技能的教育與管理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zhì),使學生學會從安全的角度觀察和理解要從事的活動和面臨的形勢,用安全的觀點解釋和處理自己遇到的新問題。學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生命安全意識,學會保護生命的技能,確立正確的生命安全觀,提高保護生命的能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成長的考驗,有些甚至是災難性的。作為教育者,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從而讓他們遠離危險,健康地成長。通過對很多國家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國家都開設了生命安全教育的課程,雖然這些國家采取了不同的名稱、形式或者手段,但是他們都選擇了體育課這個共同的平臺來進行生命安全的教育。雖然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并非只能通過體育課這唯一的途徑,但是采用體育課卻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通過對我國學校安全教育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學校的安全教育內(nèi)容絕大部分是與體育課程相結合的。雖然很多的安全教育內(nèi)容并沒有完全的滲透在體育課程當中,課程內(nèi)容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將生命安全教育與課程內(nèi)容相結合,但有一部分與體育課很好的相結合,充分展示了其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達到了進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3學校體育中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3.1必然性
作為信息化、全球化和需要綜合性競爭能力的時代,21世紀需要的是高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在未來世界只有全面發(fā)展的才有可能成為最成功的勞動者。但是縱觀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因為教學壓力大、學校設施差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國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逃生能力差,無法應對突發(fā)的安全事件,導致了目前我國的青少年兒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事實證明,生命安全教育課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以5.12汶川地震為例,它給國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如此巨大的中小學生傷亡數(shù)目,其背后有太多的原因,暫且不去追究其它,只考慮我們學校教育工作,就可以發(fā)現(xiàn)加強生命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在這次地震中,四川綿竹市富興--Jl,13歲男孩楊陽利用學校教授的逃生知識成功逃過了這次災難;另外在電視新聞中還介紹了一個班的學生在地震時無一死亡,只有幾個受了輕傷,究其原因,是學校上午剛剛進行了怎樣防地震的知識學習。一個個l0多歲的孩子,在地震時能夠保持鎮(zhèn)定,利用學習的防震知識逃出來,有的學生還是頂著桌子出來的J。由此可見,僅僅一兩次課的學習就能夠挽救很多鮮活的生命。為此,在學校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進入21世紀以來,基本上形成了每個家庭一個孩子,一旦發(fā)生任何意外,就會對家庭造成致命的打擊,這也迫切地要求我國開展安全教育。為了家庭的幸福和國家的安穩(wěn),從根本上高度重視對于孩子的安全教育,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具有現(xiàn)實性和長遠性的~項重要課題。雅斯貝爾斯在《現(xiàn)時代的人》中指出:“體育作為一種有組織的事業(yè),在這事業(yè)中,被迫加入這個勞動過程的人類所尋求的無非是他的直接自保沖動的等價物?!彼J為,體育源于人的自保的沖動。李力研認為:“在‘自然的人化’過程中,只有‘人的自然化’才能阻止人類的物種倒退。體育的本質(zhì)就是‘人的自然化’?!奔瓷眢w健壯、具有生命力是人生命發(fā)展的自然追求,在這個過程中,自我保護是人的生命基礎。因此,學校的體育課程不是為了練習幾個項目,為了考核,而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這也是體育的本質(zhì)特征——即身體的自我保護、身體的強壯以及使個體具有生命力。學校體育課程既具有學科性的特點,又具有活動性的特點,并且它還以大量的課外體育活動作為支撐。但是應該看到的是,體育課程除了具有強身健身的功能之外,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它除了能夠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各種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避免外在環(huán)境造成的各種傷害之外,還能夠使學生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及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身體素質(zhì),和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J。因此,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和青少年自身成長的需要,我們將生命安全教育相關內(nèi)容和體育課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體育課教學成為生命安全教育的載體,使生命安全教育成為體育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此,學校體育工作者有責任將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作為今后研究與貫徹的重點內(nèi)容。安全知識和防范技能是中小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是中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又是實現(xiàn)學生“全人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障。因此,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就具有較大的必然性。把生命安全的教育逐步融入到體育課程中,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和集體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從而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2可行性
體育是健康的保證,也是實現(xiàn)健康、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徑。向體育索取健康,向體育索取生命的意識和活力,這正是人類在展開自身的生活、推進自身的生活,是人類大踏步地走向未來的象征_6J。就目前來看,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價值取向的開發(fā),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對于人本主義理念的追求,還能夠直接影響學校其他相關課程的操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還能夠決定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和整個教育體系的發(fā)展方向。學校體育課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價值取向,與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其核心是采用人本與發(fā)展的模式來理解教育和人類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3.2.1生命安全教育與學校體育課程具有較高的兼容性
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進行生命安全教育是一個國際公認的課題,許多國家都在體育課上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比如地震多發(fā)的日本、東南亞國家等就在體育課上進行相關的防震防災教育。我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也明確的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的必修課程”。生命安全教育與學校體育課程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將安全教育融人體育教學中,還可使體育教學具有更高的實用性。作為一門主要在室外進行,以身體運動技能為主的課程,體育課在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例如在開展逃生自救教育時,就需要保證有合適的場地、器材和人力資源作為支撐。而就體育課來說,由于它大都在室外進行,首先就為各種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時間難過了必要的場地、器材等,便于學生進行實戰(zhàn)模擬;其次,體育課還為逃生自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和足夠的時間;第三,體育課教學的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與逃生自救是相互兼容的,例如田徑、體操以及武術等的教學,能夠極大地方便逃生技能教育項目的開展,上述都是體育課在逃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優(yōu)勢。
3.2.2二者教學目的的相似性
學校體育是一門將身體練習作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廣大學生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課程,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體育課程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是通過全面的身體鍛煉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使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熱情,并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與習慣,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其意志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生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一,通過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強化學生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學校生活中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自衛(wèi)防身的知識和技能,并提高實踐能力、預防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掌握應對各種危險情況的方法;二,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熱情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鍛煉的習慣,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促進身心健康,并培養(yǎng)學生臨危不懼的優(yōu)良心理素質(zhì),克服心理障礙,同時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在困難面前的互幫互助,學會正確處理競爭和合作的關系,體會無助的痛苦、互助的快樂和生命的可貴。綜上可知,學校體育課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身體鍛煉為基本手段,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存與生活技能,從而達到鍛煉學生意志品質(zhì),增強心理素質(zhì),提高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獨立思考與處理問題能力的目的。
3.2.3二者教學作用的統(tǒng)一性
通過學校體育課程的學習,可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zhì)、提高學生意志品質(zhì)、發(fā)展學生的社會適應力,而且,二者的教學模式還具有一定的互通性。體育課程與生命安全教育都是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進行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改善學生各方面的生理機能,而且還可以塑造學生強健的體魄,樹立其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觀念,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與工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其次,體育課程與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在傳授學生基本技術和能力的過程中,通過對不同情景及環(huán)境變化的親自實踐和體驗,培養(yǎng)學生在困難環(huán)境中的思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體育課程與安全教育雖然在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上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學校體育課程是傳授學生鍛煉身體的方法,而生命健康教育是教會學生生存的知識與技能,但是二者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通過與別人的共同努力與相互合作,體驗受教育的過程中角色的親身實踐,逐步培養(yǎng)學生協(xié)調(diào)相互間人際關系的能力。體育課程與安全教育不僅在教學目的以及對學生的影響作用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在教學模式上也存在著相似性,例如他們都可以利用學生較強的理解能力,配合結構教學的,對學生進行教育。
4結論
4.1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成長的考驗,有些甚至是災難性的。將學校體育課程與生命安全教育相結合,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的教育,能夠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達到增強學生在面對突發(fā)性事件、災害性事故時的應急和應變能力。
4.2學校體育課程以大量的課外活動為基礎,能夠使學生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及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身體素質(zhì),和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因此,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就具有較大的必然性。
4.3生命安全教育與學校體育課程具有較高的兼容性,二者的教學目的、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一致性,因此,在學校體育課程中實施生命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