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滿族文學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氛圍;激發(fā)想象;個性差異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我們的語文課堂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經(jīng)過了一陣陣欣喜與激動,理性地思考這幾年我們的課改之路,在熱鬧與自由的背后,折射出課堂教學改革的某些缺憾,因此,自然會把目光投向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師教學行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下面,筆者就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談五點粗淺的體會:
一、喚起學生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想象、聯(lián)想
讓書本知識呈現(xiàn)出鮮活的生命狀態(tài),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后課堂教學呈現(xiàn)的新特點。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依據(jù)課文體裁特點,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學生經(jīng)驗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lián)系起來,從而激活書本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想象、聯(lián)想,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如學習《江南春》這首古詩時,筆者讓孩子們先讀題目,看出題目分為兩個部分――“江南”和“春”;再讓每個孩子自己去讀一讀這首詩,一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寫春天的?交流時不一定按照詩句的先后順序,但每找到一處,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景,說一說自己為什么這樣畫,評一評誰的畫與詩句最吻合。每一次畫、說、評,孩子實際上都在自覺地借用作者的“一雙慧眼”去欣賞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為必然。二問:你又從哪里看出是寫江南的景色?學生能找到相關的字、詞、短語、句子,他就穿越時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點。而能讀好這些景物,學生就能領略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色景物的。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能展開說說,他也許就能回味自己身處的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點的。由此,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詩的機械解釋,而是學生主動地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用詩人的眼睛去看,用詩人的耳朵去聽,用詩人的心靈去感受。學生仿佛一會兒在寫生,一會兒在春游?!墩Z文課程標準》中說:讓學生自己獨立地誦讀感悟,并將讀書意會到的東西用可以檢測的表情朗讀出來,是實惠便捷的解讀方式。
二、采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朗讀、體驗、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zhèn)€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fā)揮。因此,筆者認為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只能靠“潛心會文本”。即通過反復地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不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就不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系;要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必須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時間長,挖掘的艱辛,永不放棄的信念,以及對兒子深深的愛等情感。筆者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讀、引讀、組織學生有感情個別讀,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斷推向文本,并且適時地設計了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36個小時里,他顧不上( ),顧不上( ),顧不上( ),甚至連( )都顧不上。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他心里反復念叨著的一句話是( )。這樣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的,又是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和深加工;既使書本上的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心靈深處的話語,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和精神的同步發(fā)展,達到了“訓練”和“感悟”比翼齊飛的境界。
三、定位年段要求,在對話互動中生成情感,生成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是要在互動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語言。這種對話是基于充分朗讀、體驗、感悟的對話?,F(xiàn)實教學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學效果方式的緣故,我們常常低估現(xiàn)在學生的水平,到小學中年級仍然將課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給學生”。筆者認為,到小學四年級下半學期,應該選擇一些足以統(tǒng)領全文的大問題,對學生更放手些。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中《春日偶成》這首詩時,請學生把古詩讀準讀通以后,筆者就提出一個直奔作者寫詩動機的大問題:讀讀這首詩,你感受到當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詩中找到“樂”字。“樂”是這首詩的靈魂,于是在“樂”的籠罩下,學生開始“樂在詩中”地尋找能讓詩人“樂”的美景,開始“樂此不疲”地在詩中尋找能讓詩人偷著樂的理由,最終體會到原來作者是在美麗的春景中自得其樂?,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開學習主體與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有意義的接收學習是自主建構,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也是自主建構。
四、切合兒童特性,適度拓展,堅持練筆
關鍵詞:東北方言 鳳城方言 語音 聲母
一、鳳城地區(qū)地理、歷史及人文概況
鳳城市位于遼東半島東部,地近黃海北岸,東經(jīng)123°32′-124°32′、北緯40°02′-41°06′。北鄰本溪滿族自治縣,南與丹東市振安區(qū)和東港市接壤,東靠寬甸滿族自治縣,西與遼陽縣、岫巖滿族自治縣毗連。南距丹東市區(qū)71千米,北距沈陽217千米。
鳳城歷史遠久,據(jù)考證,早在2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活,出土文物清清楚楚地記錄、見證了這些歷史,古城遺址、文物考證之全,在東北地區(qū)罕見。公元前128年設武次縣,隸屬遼東郡管轄。公元9年王莽改武次縣為桓次縣。公元404年中國東北古代少數(shù)民族高句麗割據(jù)遼東,設烏城州。烏城建在鳳凰山上,即鳳凰山山城。遼朝設立龍原府、龍原縣,府、縣同駐龍原城。1011年,遼圣宗到龍原城視察,以“其城要害”,撤銷龍原府、龍原縣,設立開州、開遠縣,州、縣同駐開遠城。1014年,遼圣宗把雙州、韓州1000多戶遷到開州,撤銷開州,設立開封府,開封府轄開遠縣。1018年開封府更名開州。明朝屬定遼都衛(wèi)管轄,后明朝將定遼右衛(wèi)從遼陽遷于鳳凰堡。1644年,設鳳凰城城守官,轄地面積2.9萬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1687年設鳳凰城城守尉,轄黃、白、紅、藍8個旗署,隸屬奉天將軍。1876年設立鳳凰直隸廳,轄岫巖州、安東縣、寬甸縣。1877年,于鳳凰城設立分巡奉天東邊兵備道,管轄鳳凰直隸廳、興京廳、岫巖州、安東縣、寬甸縣、通化縣、桓仁縣。1914年統(tǒng)一全國縣名,因與湖南省鳳凰縣同名,中華民國政府批準改為鳳城縣。1985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鳳城縣,設立鳳城滿族自治縣。199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鳳城滿族自治縣,設立鳳城市。從公元前128年左右立縣起,鳳城的建城史已有2100余年。
鳳城的民族眾多,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逐漸形成了以滿族為主體的、有多民族組成的聚居區(qū)。全市共有滿、漢、蒙、回、朝等24個民族,其中滿族人口占75.1%。
二、鳳城方言語音研究概況
鳳城方言是東北方言通溪片的方言之一,無論在語音、詞匯還是語法上都與通溪片的其他方言存在較高的一致性,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其自身的特點。比起詞匯和語法上的特點,語音上的差異更顯自己的特色。但是因為“與北京官話接近程度甚至大于北京官話與冀魯官話的接近程度”,所以與其他復雜發(fā)言區(qū)方言研究比較起來,東北地區(qū)的方言研究可以說正處于起步階段,對以市縣作為方言點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對東北方言的研究可以說,還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而對于鳳城方言的研究基本屬于空白,只是在少許的論文中略有提及,并不成體系。所以,本文以鳳城作為方言點,對鳳城方言作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以期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可供繼續(xù)深入挖掘的問題,為完善東北方言的語音研究略盡微薄之力。
三、鳳城方言聲母概述
本文主要從聲母這個角度對鳳城方言的語音進行系統(tǒng)的描述,共時方面將鳳城方言與北京官話、膠遼官話以及東北官話中與鳳城接近的小片方言區(qū)進行橫向的比較,歷時方面將鳳城方言與《廣韻》《中原音韻》《五方元音》《音韻逢源》《黃鐘通韻》等多部韻書進行縱向的比較。本文的中古音系為《切韻》所代表的中古音系,聲母的分類采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調(diào)查字表》,最后對其特點做簡單的總結。
(一)聲母的歷時比較
與中古音及近代音的聲母對照表
廣韻 中原音韻 五方元音 黃鐘通韻 音韻逢源 鳳城方言
幫p 崩p 梆p 幫(并)p 箕七p P
滂ph 烹ph 匏ph 滂ph 斗八ph ph
并b 平 ph
仄 p
名m 蒙m 木m 明m 牛九m m
非pf
風f
風f
非pf
昴十八pf f
敷pfh f
奉bv f
微? 亡v 微v 畢十九v v
端t 東t 斗t 端t 房四t t
透th 通th 土th 透th
心五th th
定d 平 th
仄 th
泥n 農(nóng)n 鳥n 娘n 尾六n n
娘? --
來l 龍l 雷l 來l 觜二十l l
精? 宗? 剪? 精(從)? 女十? ?/?
清?h ?h 鵲?h 清(初)?h 虛十一?h ?h/?h
心s 嵩s 絲s 心s 危十二s s/?
從? 平 ?h/?h
仄 ?/?
邪z 洪 s/?h
細 ?/?h
知? 知(章莊)t? 室十三t? ?
徹?h 徹(澄昌)t?h 壁十四t?h ?h
澄? 平 ?h
仄 ?
章? 室十三t? ?
昌?h 壁十四t?h ?h
書? 書(禪船)? 奎十五? ?
審d? 平 ?h/s
仄 ?/s
禪? 平 奎十五? ?h/s
仄 s
莊t? 支章? 室十三t? ?
初t?h 眵昌?h 壁十四t?h ?h
生? 石? 奎十五? s
崇d? 平 ?h
仄 ?/s
日n? 戎? 日? 日n? 參廿一n? ?/l
見k 工姜k 金k 見k 角一k k
溪kh 空腔kh 橋kh 溪kh 亢二kh kh
群ɡ 平 kh/?h
仄 k/?
疑? 仰? 疑(影)? 氐三? --
曉x 烘香x 火x 曉x 婁十六x x
匣? x/?
影 胃十七? ?
云? 云j ?
以j 邑? ?
蛙?
(二)聲母的共時比較
與北京官話/東北官話及膠遼官話的聲母對照表
北京官話/東北官話 膠遼官話 鳳城方言
北京方言 沈陽方言 本溪方言 大連方言 丹東方言 岫巖方言
p p/ph p p p P p
ph p/ph ph ph ph ph ph
m m m m m m m
f f f f f f f
t t/th t t t t t
th t/th th th t th th
n n n n/l l n n
l l l l/n l l l
k k k k k k k
kh kh kh kh kh kh kh
x x x x/? x x x
? ?/?h ? ?/c ? ? ?
?h ?/?h ?h ?h/ch ?h ?h ?h
? ? ? ?/? ? ? ?
? ?/? ?/t? tθ/? ? ?/t? ?
?h ?h/?h ?h/t?h tθh/?h ?h ?h/t?h ?h
s s s/? θ/? s s/? s
t? ? t?/? ? ? t?/? ?
t?h ?h t?h/?h ?h ?h t?h/?h ?h
? s ?/s ? ? ?/s s
? ? ?/l ? ?/l ?/? ?/l
? ? ? ? ? ? ?
? ? ?
v/? v v v v
四、結語
通過以上對鳳城方言共時及歷時系統(tǒng)地描寫和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鳳城方言的特點:
鳳城方言聲母有19個(包括零聲母),其中濁聲母5個(m、n、l、v、零聲母)、清聲母14個。與普通話相比,在聲母的方面主要的差異是:
1.鳳城方言無全濁聲母,古全濁聲母字基本上都遵循了平送仄不送的規(guī)律,但是送氣不送氣有混淆的現(xiàn)象。如,胞讀作[ph?33],撞讀作[?huɑ?52],券讀作[?y?n52],朵讀作[thuo213]等。
2.普通話有21個聲母,鳳城方言聲母只有19個,究其原因是沒有舌尖后音聲母[t?][t?h][?][?]。古知莊章組字分化出的翹舌音全部讀成了平舌音。但現(xiàn)在受到普通話的影響,青年人開始注意了卷舌音的存在,讀音越來越趨向于普通話。目前是精組字與知莊章組字相混,但是仍以讀精組字居多。
3.古精組聲母與見曉組聲母在今細音前無區(qū)別,也就是不分尖團音。
4.鳳城方言日母字兼有零聲母和來[l]母字。在鳳城方言中,多數(shù)日母失去了獨立的地位,讀成以母、云母(今零聲母的齊齒呼和撮口呼),以[i-]或[y-]開頭。例如,如=于[y35],熱=業(yè)[i?52],榮=喁[y?35]等。少數(shù)讀來[l]母。如,瑞讀作[luei52],扔讀作[l??33],蕊讀作[lei213]等。
5.中古微母字在鳳城方言讀作[v],v聲母幾乎已經(jīng)完全取代了普通話零聲母合口呼的地位。例如,文讀作[v?n35]而不是[u?n35],翁讀作[v??33]而不是[u??33]。
6.無疑母,娘母。無論在細音、洪音之前,都讀泥母。如,你讀作[ni213],奴讀作[nu35],女讀作[ny213]等。
參考文獻:
[1]賀巍.東北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1986,(3).
[2]楊春宇.遼寧方言語音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0,(5).
[3]孟祥宇.沈陽方言音系概說[J].語文學刊,2011,(1).
[4]孫華.遼寧岫巖方言音系綜述[J].學理論,2009,(16).
[5]張世方.東北方言知系聲母的演變[J].漢語學報,2009,(1).
[6]鄒德文,馮煒.《黃鐘通韻》《音韻逢源》的東北方言語音特征[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6).
[7]王平.從《五方元音》和《中原音韻》的差異看近代漢語語音的發(fā)展[J].語文研究,1989,(8).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有些同學剛開始會覺得寫作想象文很難,甚至不會寫。這不是同學們不聰明,而是對想象文不了解、沒有寫過想象文的緣故。其實,想象文比議論文好寫得多,想象文可以使同學們的文思任意馳騁,不受任何約束。而且,學好寫好想象文便涉獵了文學創(chuàng)作,比如童話、小說、戲劇等都需要豐富的想象。同學們寫好了想象文,也就走向了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也許將來能成為“莫言”!
從我的童話、散文、小說和戲劇等的創(chuàng)作實踐看,寫好想象文,首先應當知道什么是想象文。這是個重要的前提,因為做什么必須先知道什么。簡單地說,以想象為主要內(nèi)容的作文和以想象為主要技法的作文,就是想象文。那什么是想象呢?普通心理學中的解釋是: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想象與思維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都屬于高級的認知過程,它們都產(chǎn)生于問題的情景,由個體的需要所推動,并能預見未來。
由此可見,想象文的寫作,想象是基礎。想象有許多方面的作用,比如:通過想象,可以將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聯(lián)起來;通過想象,可以開拓自己的作文思路;通過想象,可以突破時空界限,重現(xiàn)歷史,發(fā)現(xiàn)未來;通過想象,可以大膽虛構、塑造新穎生動的形象,讓文學形象鮮活起來;通過想象,還可以讓自然萬物開口說話,與人類直接交流。等等。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想象可以增添文章的神奇色彩。這就要求我們豐富自己的想象,只有十分豐富的想象,才能夠寫出好的想象文來。
怎樣豐富自己的想象呢? 咬住“想”和“象”是關鍵。
在這里,“想”是指思想、思路、思緒?!跋蟆笔恰跋瘛保胂蟮煤锨楹侠?。前者是指想得五彩繽紛、無所不包、無所不有,上天入地、古今中外、五花八門。后者是指前者的想象要合乎情理、法理、科學道理,而不能違背這些。
咬住“想”和“象”,我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運用好換位想象。就是以自己換取原來事實中的人物,事件來進行想象。比如“假如我是班長”“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校長”等等,就是“換位”的想象文題目。這種想象文會增加與“假如”對象的理解和產(chǎn)生心理上的共鳴,對于促進校園的和諧有很大的意義。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qū)十八小學四年級學生姜成祚寫作《假如我是校長》時,先觀察了學校校長的舉止言行,然后將自己擺在校長的位置上,把自己作為校長對學生的要求寫了出來,諸如,和學生平等相待,學生給自己敬禮,自己要及時還禮;對學生少批評多鼓勵;記住學生的生日,給學生買個生日小蛋糕……他的同學看到了,都說他寫得好。
第二,活用好擬人想象。就是讓一些植物、動物甚至沒有生命的非生物具備人的言行,進而達到良好的效果。童話、寓言、神話等創(chuàng)作大都是從這樣的擬人想象而升華成文的。同學們都熟悉的寓言《龜兔賽跑》,就是將烏龜和兔子擬人化,通過他們的賽跑,給讀者以很深刻的哲理感悟。遼寧省鐵嶺新區(qū)實驗學校四年級一班張楊梓寫作的《眼鏡貓不釣魚了》,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戴眼鏡的貓為主人公,又設計了蝴蝶、小魚和魚媽媽,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述說了眼鏡貓從釣魚到不釣魚的故事,令人覺得溫馨、和諧。
第三,恰當啟用好超時空想象。想象,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就是現(xiàn)在文學中的“穿越”,甚至可以“關公戰(zhàn)秦瓊”。這便是追述式想象和幻想式想象。追述式想象就是把過去的物、景、人、事寫得仿佛如在眼前;幻想式想象就是將未來的人事設想得好像已經(jīng)擺在眼前一樣??梢圆皇軙r間和空間的局限,只要想象合理,便可以從現(xiàn)代到古代,從古代到現(xiàn)代。遼寧省西豐縣金星滿族鄉(xiāng)寶興學校四年級學生康以諾寫的《尋霾》,是在自己放學路上被霧霾包圍后,晚上睡覺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古人,后又變成了現(xiàn)代人。
國際上許多學者對薩滿習俗的考察和研究,一般歸于對“薩滿教”(Shamanism)的研究,中國學術界通常也使用“薩滿教”一詞,但誰都知道,薩滿在中國北方諸民族中的傳承由來已久,它從形成的時候起就是一種原始的民間崇拜和信仰的產(chǎn)物,其傳承和傳播完全處于一種自發(fā)的狀態(tài)之中,屬于信仰文化或巫術文化的范疇。直到今天,“薩滿”絕非一種現(xiàn)代意義上的“宗教”,它的傳承和傳播方式,仍然是一種巫術行為,也可以稱之為薩滿巫術。這樣看來,薩滿信仰屬于中國巫文化系統(tǒng),或者說它是中國巫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
中國的巫文化是一個歷史悠久,內(nèi)容十分龐雜的系統(tǒng),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和現(xiàn)代的民俗傳承,如果將中國的巫文化作學術上的分類,筆者認為它包括了兩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即中國北方諸民族傳承的薩滿文化和中國南方諸民族中傳承的儺文化(即面具文化)。這也是近幾年來中國民俗學對中國巫文化的宏觀關照和學術研究的新的走向。過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薩滿文化的研究一直是熱門,考察所得資料異常豐富。最近幾年,儺文化的考察和研究后來居上,造成一種十分熱烈的空氣。薩滿文化與儺文化的相互關照,一定會使中國巫文化的研究出現(xiàn)嶄新局面。
巫文化,在民俗學研究中往往將其歸入原始信仰,有時也稱為“民俗宗教”[2],在這種情況下,“宗教”一詞使用了廣義的概念。長期以來,“宗教”一詞在民俗學研究中經(jīng)常給研究者造成困惑,以致使我們很難描述某些民俗事象。為了區(qū)別于“現(xiàn)代宗教”,學者們于是提出了“民俗宗教”的概念,也是完全適用的?!懊袼鬃诮獭睂⑽孜幕渲?,為敘述和研究帶來方便。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巫文化曾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中國古老的科學和文化發(fā)展均與巫文化有關,如文字、天文、醫(yī)療、數(shù)學、文學、音樂、舞蹈、繪畫、歷史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都和巫術活動有關,甚至連知識分子階層都是由巫發(fā)展而來。可見巫文化作為各種文化的母體,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嚴格說來,巫文化是一種民間傳承,它在原始社會尚未出現(xiàn)階級分化時,尤其如此。在那時由巫文化所構成的精神世界,正是原始民的宇宙觀。當社會出現(xiàn)階級分化,特別是國家形成之后,巫文化的傳播情景則完全不同。這時,巫文化除在民間繼續(xù)傳承外,其中許多成分被統(tǒng)治階級吸收,并將其系統(tǒng)化,儀禮化,用來為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服務。作為中國巫文化組成部分的儺文化和薩滿文化,都沒有逃脫這種命運。本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探討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并在此基礎上將民間薩滿信仰和宮廷薩滿典禮作些比較。
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是民俗宗教——薩滿信仰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為歷來的薩滿文化研究所忽視了的問題?,F(xiàn)在將他提上研究日程,是因為清代文獻史料中,如《八旗通志》、《大清通典》、《大清會典》(雍正、嘉慶時代)、《禮部則例》、《大清會典事例》、《紐祜祿氏滿洲祭天、祭神典禮》、《國朝宮史》等,詳細記載了清代宮廷薩滿祭祀的典章制度。曼殊、震鈞的《天咫偶聞》、昭梿的《嘯亭雜錄》、吳振城的《養(yǎng)吉齋叢錄》、姚元之的《竹葉亭雜錄》、麟慶的《鴻雪因緣圖記》等著作中也涉及到清代宮廷、王室有關薩滿祭祀的實錄。特別是清代乾隆12年(1747年)奉旨編纂的《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為我們研究滿族薩滿習俗和清代宮廷薩滿儀典,提供了翔實可靠的資料。
薩滿及其信仰,本是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諸民族普遍傳承的一種習俗,流傳地區(qū)十分廣闊。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qū)白山黑水和大小興安嶺一帶的滿族、達斡爾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錫伯族及部分入旗的漢族(漢軍旗人)中,直到今天,仍有薩滿習俗流傳。中國東北地區(qū)的薩滿信仰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圈,也是薩滿文化傳承最穩(wěn)固的地區(qū)。這種傳承無論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帶有森林、狩獵和漁獵色彩,可稱為森林薩滿文化圈。華北蒙古族地區(qū),是中國薩滿傳承的又一個文化圈,這一文化圈帶有濃郁的草原游牧特色,可稱為草原薩滿文化圈。蒙古族薩滿,傳承十分古老,但變異也較大。在元代(1279-1368)隨著藏傳佛教(喇嘛教)在蒙古地區(qū)的傳播和逐漸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一部分薩滿信仰融入喇嘛教,一部分漸次消失,人為的因素曾一度割斷了蒙古族薩滿信仰的傳承。蒙古族在信奉喇嘛教之前,薩滿信仰在部落上層和民眾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時一些大薩滿(巫師)都被收羅在蒙古宮廷中,他們守護偶像,并諳星術,預言日月之蝕,擇定吉日兇日,人們有事必去咨詢?!胺矊m廷所用之物,以及貢品,必經(jīng)此輩以火凈之,此輩得留取若干。兒童之誕生,則召其至,以卜命運。有病者亦延其至而求助于其咒術。托其欲構諂某人,只須言某人之疾,蓋因某人厭禳所致。人有咨詢者,此輩則狂舞其鼓而召魂魔,已而昏迷,偽作神語以答之?!盵3]當時,薩滿幾乎主宰部落或國家大事。據(jù)《多桑蒙古史》載:“塔塔爾諸游牧部落既平,鐵木真應有適合其新勢權之尊號。1206年春,遂集諸部長開大會于斡難河流附近之地,建九旅白旄纛。珊蠻或卜者闊闊出者,常代神發(fā)言,素為蒙古人所信奉,茲莊然告鐵木真曰:‘具有古兒汗和大汗尊號之數(shù)主既已敗亡,不宜采用此有污跡之同一尊號。今奉天命,命其為成吉思汗或強者之汗。’諸部長群贊其議,乃上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時年44歲?!盵4]此類記載,在蒙古族古代文獻中經(jīng)常見到。有元一代,在蒙古族上層社會,喇嘛與薩滿之間的斗爭從未間斷過,特別是對薩滿供奉的偶像“翁袞”,歷加取締。元代滅亡之后,蒙古民族退居漠北,喇嘛教信仰日漸深入民間,薩滿更處于不利地位。1640年制定的《蒙古衛(wèi)拉特法典》,其中明文規(guī)定取締翁袞。對邀請男女薩滿來家者,給予不等馬匹的處罰。對請來男女妖術師耍魔術者的乘馬和妖術師的馬,歸告發(fā)者所有,知而不報者受罰,甚至使高貴者受到詛咒,也要罰馬五匹等等[5]。這些條律,對薩滿信仰是很大的打擊。但盡管如此,在廣袤的蒙古草原,薩滿信仰并未絕跡,甚至在近代,科爾沁草原仍流行薩滿信仰[6]。
中國薩滿傳承的第三個文化圈,是新疆各民族地區(qū)。那里的維吾爾族、塔塔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在信奉伊斯蘭教以前,都曾信奉過薩滿。其中尤以哈薩克族最為突出。這可能是由于哈薩克民族一直過著游牧生活,氏族和部落組織,對大自然的依賴對部落英雄祖先的崇拜,為薩滿傳承提供了條件。所以直至今天,哈薩克民族民間信仰中還留有許多薩滿文化的痕跡。在哈薩克族的神話《迦薩甘創(chuàng)世》[7]中,詳述了對天、地等自然神的信仰。筆者1986年到新疆喀什地區(qū),這里是維吾爾聚居地。在喀什近郊的阿爾斯蘭汗墓地,有成百上千座墳墓,均按伊斯蘭葬式安葬死者,但在阿爾斯蘭汗墓旁的樹枝上,掛滿了紅、黃、藍、自各色布條。黃昏時遇到一位維吾爾族老年婦女在樹下點燃燈燭,并作祈禱,詢問得知,家人有了疾病,祈禱驅邪,這也許是古老薩滿習俗的表現(xiàn)。新疆錫伯族薩滿信仰屬于東北文化圈。
話題回到滿族的薩滿信仰上來。滿族的薩滿信仰習俗起源很早?!八_滿”一詞即來源于滿——通古斯語族諸民族。十二世紀中葉,南宋學者徐夢莘在其所著《三朝北盟會編》中說:“珊蠻(即薩滿)者,女真語巫嫗也,以其變通如神,粘罕以下皆莫能及?!盵8],這是有關薩滿的最早文獻記載。女真系滿族祖先,源于唐代黑水靺鞨,五代(907—960)始稱女真。1115年建立金政權,與南宋并立。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用“八旗制度”統(tǒng)一女真各部,形成后來的滿族。滿族文化,在其活躍于白山黑水之間時,主要是薩滿文化。它繼承了靺鞨、女真以來的傳統(tǒng),帶有濃郁的森林和農(nóng)牧特色。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融為一體。在滿族的薩滿世界中,天體和大地崇拜,始終占據(jù)著重要地位,這也是信奉薩滿的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的共同特色。天神是至高無上的神,滿族神話中說,天有17層,地有9層,人住地上國,神住天上國,魔鬼住地下國,統(tǒng)管天、地、人間的是至高無上的天神阿布凱恩都里[9]。這反映了薩滿世界的宇宙觀念是垂直的。滿族祭天時,必須設置神桿,這一神桿是聯(lián)系天上與人間的通道。天神通過神桿到達天界或下到人間。這種宇宙觀顯然產(chǎn)生于森林民族。錫伯族的登刀梯(天梯)也是這樣的含義。這是森林帶給所住民族的自然觀念。人們有什么祈禱之事,必通過大樹(神樹)或神桿告知天神,這種習俗一直在滿族中保存。由天神觀念引伸出的對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的崇拜,山神、林神、巖神、火的崇拜,使薩滿世界的自然崇拜樸朔迷離,神秘莫測。滿族的圖騰崇拜,也古老的圖騰崇拜發(fā)展到后期的產(chǎn)物,比之鄂倫春、鄂溫克、赫哲和達斡爾族要遜色很多。如上民族在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始終沒有脫離森林狩獵生活,所以民間信仰中對動物的崇拜十分虔城。如對熊的崇拜,從圖騰學上來考察,都是十分標準的。滿族則不然,它從女真時代開始,就與漢族交往甚密,天神信仰在很大程度上與漢族的“天命觀”交織在一起。有人認為滿族的圖騰是烏鴉和犬,這是不正確的。滿族中盛傳他們的始祖布庫哩雍順為天女佛庫倫吞神鵲所銜朱果而生,故人們均以鵲為神,從不加害。滿族不殺狗,不食狗肉,不使用狗皮。滿族民間傳說中的《天鵝仙女》[10]、《索倫桿子和影壁的來歷》[11]以及“義犬救主”(努爾哈赤)一類的故事,涉及到神鵲和狗,因其與努爾哈赤的圣跡有關,鵲與犬只是象征物,而并非圖騰。滿族除了對天神表示極度的崇敬外,祖先神在薩滿祭祀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薩滿主要是天神和祖先神的代言人。從這種意義上講,薩滿信仰是凝聚氏族和部落力量的紐帶。滿族薩滿是多神信仰,這和阿爾泰語系其他民族的薩滿信仰是共同的,許多學者的論文中都曾論及。
清代立國之后,對原屬于滿族民間信仰的薩滿文化,并未隨之拋棄。相反作為凝聚滿民族心理的一種手段,加以尊重和傳承。早在創(chuàng)基盛京(今沈陽)的時代,便傳習古老習俗,恭建“堂子”祭天,又在寢宮正殿,恭建神位,祖佛(釋迦牟尼)、菩薩(觀世音)和神(薩滿諸神)等。嗣后,雖建立壇、廟,分神、天、佛及神,而舊俗未改,與祭祀之禮并行。至清代定鼎中原,遷都北京,祭祀仍循昔日之制,而且滿族各姓,也都以祭祀為至重,大內(nèi)及王貝勒貝子公等,于堂子內(nèi)向南祭祀,其余均于各家院內(nèi),向南以祭?!坝钟薪⑸駰U以祭者,此皆祭天也?!盵12]也就是說,滿族在入主中原以后,并未放棄薩滿祭祀的古俗。上至宮廷,王公大臣,下至普通滿族,都尊守舊俗,祭天和祭神。但中原地區(qū)的文化環(huán)境必竟不同于白山黑水之間,漢族文化必然要影響滿族文化。實際上這種影響早就開始了,特別是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已浸入薩滿祭祀之中。漢語代替滿語,漢文代替滿文,使清代最高統(tǒng)治者對滿族文化的漸次消失與變異產(chǎn)生憂慮。特別是在歷史上對滿民族產(chǎn)生過凝聚力的薩滿文化,如不加以保護和利用,民族意識也會漸漸消失。這就是滿族在入主中原的初期,王室中存在的一種顧慮。所以乾隆十二年(1747年)農(nóng)歷丁卯年七月丁酉“上諭”管理內(nèi)務府事的和碩親王允祿等大臣,總辦、承修、監(jiān)造、監(jiān)繪、謄錄《滿州祭神祭天典禮》,使?jié)M族民間的薩滿信仰,系統(tǒng)化和典禮化,在清宮儀禮中加以永久保存。這在中國歷代王朝中是絕無僅有的舉動。關于編篡《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的原由和具體要求,在乾隆皇帝給內(nèi)閣的《上諭》中講得十分清楚。
上諭
我滿洲,稟性篤敬,立念肫誠,恭祀天、佛與神,厥禮均重,惟姓氏各殊,禮皆隨俗。凡祭神、祭天,背燈諸祭,雖微有不同,而大端不甚相遠。若我愛新覺羅姓之祭神,則自大內(nèi)以至王公之家,皆以祝詞為重,但昔時司祝(薩滿——引者)之人,但生于本處,幼習國語(滿語——引者),凡祭神、祭天、背燈、獻神,行祭、求福,及以面豬,祭天去祟,祭田苗種、祭馬神,無不斟酌事體,偏為吉祥之語,以禱祝之。厥后,司祝者,國語俱由學而能,互相授受,于贊祝之原字、原音,斯至淆舛,不惟大內(nèi)分出之王等,累世相傳,家各異詞,即大內(nèi)之祭神、祭天諸祭,贊祝之語,亦有與原字、原韻不相吻合者。若不及今改正,垂之于書,恐日文訛漏滋甚。爰命王大臣等,敬謹詳考,分別編纂,并繪祭器形式,陸續(xù)呈覽,朕親加詳覆酌定,凡祝詞內(nèi)字韻不符者,或詢之故老,或訪之士人,朕復加改正。至若器用內(nèi)楠木等項,原無國語者,不得不以漢語讀念,今悉取其意,譯為國語,共纂成六卷。庶滿洲享祀遺風,永遠遵行不墜。而朕尊崇祀典之意,亦因之克展矣。書既告竣,名之曰《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所有承辦王大臣官員等職名,亦著敘入,欽此[13]。
乾隆《上諭》言明,滿族諸般祭祀“皆以祝詞為重”,他所最擔心的也是主持祭祀典禮的薩滿,由于所習滿族語言的變化,使祝詞原字、原因漸致淆舛,且恐日久訛漏越甚。所以命令專人稽考舊章,正異同并譯成漢文。這從承擔翻譯事務的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阿桂《揍折》和附于《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第四卷末尾的《跋語》中可看出來。
根據(jù)乾隆《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所載,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包含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它將滿族民間薩滿祭祀的主體部分,通過典禮形式固定下來,對參與祭祀的人員、方式、地點、供物、器用等都作了明確規(guī)定,下面分別加以敘述。
1、清代宮廷薩滿祭祀中的神祗
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分常祭、月祭、報祭立桿大祭數(shù)種,每種祭祀的神祗有時相同,有時則不同。如:
朝祭神。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關圣帝君。姚元之《竹葉亭雜錄》云:“太祖在關外時,請神于明,明與以土地神、識者知明為自獻土地之兆,故神職雖卑,受而祀之。再請,又與以觀音伏魔畫像,伏魔呵護我朝,靈異極多?!庇纱丝芍?,釋迎牟尼、觀音、關圣帝君是明代由漢族地區(qū)傳入的。
夕祭神。夕祭諸神主要是民族神,如:阿琿年錫、安前阿雅喇、穆哩穆哩哈、納丹岱揮、納爾琿軒初、恩都哩僧固、拜滿章京、納丹威瑚哩、恩都蒙鄂樂、喀屯諾顏等。其中“唯納丹岱輝為七星之神,喀屯諾顏為蒙古神,以先世有德而祀,其余則均無可考”[14]。
祈福神。滿語稱佛立佛多,鄂漠錫瑪瑪,以柳樹枝為嬰兒求福也如此。
馬神。為皇帝所乘御馬,為馬群致祭于堂子,求牧群繁殖。
田苗神。滿語稱尚錫神。
八纛。又稱八旗大纛,出師批告及凱旋,告祭于堂子。
天神。是薩滿祭祀中至高無尚之神,以神桿代替。
2、清代宮廷祭神、祭天場所
清代宮廷涉及國家大典的有祭天、地、太廟、社稷等。這有專門的場所,如天壇、地壇、太廟、社稷壇等。此外,涉及民族大典的祭祀場所在坤寧宮和堂子。
坤寧宮在故宮內(nèi)庭的最后邊,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建,改為祭神場所。每天的朝祭、夕祭、月祭、報祭、大祭,均在坤寧宮舉行。吳振棫《養(yǎng)吉齋從錄》載:“坤寧宮廣九楹,每歲正月、十月、祀神于此。賜王公大臣吃肉,至朝祭夕祭,則每日皆然。宮內(nèi)西大炕供朝祭神位,此炕供夕祭神位”[15]。
堂子是清代專門建立的祭天或出師告祗、祭馬神、田苗神的地方?!洞笄鍟涫吕ぬ米右?guī)制》載:“順治元年,建堂子于長安左門外,玉河橋東。祭神殿五間,南向;上覆黃琉璃瓦,前為拜天圓殿,八面欞扉,北向;東南上殿三間,南向。內(nèi)垣一重,門三間,西向。門外西南,祭神房三間,北向。門西直北,為街門三,閑以朱柵。外垣一重,乾隆三年準奏,增設堂子祭神殿。黃紗燈四座,圓殿黃紗燈四座,大門紅燈四座,甬道紅燈二十八座。昭梿《嘯亭雜錄》載:“國家起自遼沈,有設竿祭天之禮,又總祀社稷諸神祗于靜空,名曰:‘堂子’……既定鼎中原,建堂子于長安左門外,建祭神殿于正中,既匯祀諸神祗者,南向前為拜天圓殿,殿南正中第一重為設大內(nèi)致祭立桿石座次?!眳钦駰А娥B(yǎng)吉齋從錄》也說:“順治元年,建堂子于長安左門外,玉河橋東。元旦必先致祭于此,其祭為國朝循用舊制,歷代祀典所無。又康熙年間,定祭堂子,漢官不隨往,故漢官無知者。詢之滿洲官,亦不能言其詳,惟會典諸書所載?!郎竦钅舷颍萏靾A殿北向,上神殿南向,上神殿即尚錫神亭?!碧米咏ㄖ蒲笠姟疤米訄D”。
3、清代宮廷祭神祭天時間
清代宮廷薩滿祭祀既承襲民間傳統(tǒng),循用舊制,又根據(jù)需要對祭祀時間加以相對的固定,一般分常祭、月祭、報祭、大祭幾種,還有些祭祀時間不固定,臨時變通。
元旦?;实塾H詣堂子圓殿行拜天禮。明末皇太極崇德元年規(guī)定:“每年元旦,躬率親王以下,副都統(tǒng)以上,外藩來朝王等,詣堂子上香。行三跪九拜禮?!盵16]之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均規(guī)定元旦祭天,儀禮更加完備,堂子祀典,載入內(nèi)務府會典。
常祭。指朝祭和夕祭。每天早晚由司祝主持祭祀。地點在坤寧宮。朝祭以寅時,夕祭以申時。
月祭。正月初二,其余各月在初一日。崇德元年規(guī)定,親王以下,貝子以上,每府委官一人,前期齋戒,是日詣堂子供獻,皇帝不親往。月祭翌日,即每月初二日于坤寧宮舉行祭天禮。
報祭。每歲春秋二季立桿大祭前期二日,于坤寧宮舉行。
大祭。又稱立桿大祭。時間在每年季春、季秋月朔日,或二、四、八、十月朔日,或上旬諏吉,在堂子祭天神。
四月八日,又稱浴佛日,奉神于堂子,大內(nèi)及各旗佐領,軍民人等,不祈禱、不祭神、禁屠宰、不理刑名。
此外,春夏秋冬四季舉行獻神祭,春秋二季舉行馬神祭,共祭兩天,正日為御馬祭,次日為御馬場牧群繁息祭。祈福祭祭佛立佛多,鄂漠錫瑪瑪,時間在朝夕,與朝祭、夕祭同。皇帝親征或派大將出征,告祭堂子,時間并不固定。
4、清代宮廷祭祀中的神職人員。
清代宮廷祭祀主要由司祝薩滿擔任,而且主要用女薩滿,保留了滿族古老的習俗。據(jù)《滿洲祭神家天典祀·匯記滿洲祭祀故事》載,滿洲各姓祭神,或用女薩滿,也有用男薩滿的。自大內(nèi)以下,閑散宗室覺羅,以至伊爾根覺羅,錫林覺羅姓之滿族人,俱用女薩滿主持祭祀。清初,內(nèi)廷主位及王等福晉,皆有為薩滿者。今大內(nèi)祭祀,仍選擇覺羅大臣官員之命婦為薩滿,以承祭祀。至于居住在宮內(nèi)的皇子,居住在紫禁城里的皇子,或已分府之皇子,也都要選擇女薩滿主持祭祀。其中,宮內(nèi)皇子,在坤寧宮祭神,用覺羅薩滿。紫禁城皇子,則于上三旗包衣,佐領管領下之覺羅或異姓大臣官員,閑散滿族人等妻室內(nèi)選擇薩滿,主持祭祀。分府皇子及王貝勒貝子公等,俱于各該屬旗包衣、住領管領下之覺羅,或異姓大臣官員,閑散滿族人等妻室內(nèi)選擇薩滿,主持祭祀。如屬下并無承擔薩滿的人,也可從管轄內(nèi)的滿族婦女中選擇。自公侯伯大臣官員以下,以致閑散滿洲用女薩滿祭祀者,俱從本族內(nèi)選擇。如實在不能選出,也可不用薩滿,只仿照薩滿祭神之例,由本家家長叩頭以祭。
清代對于家神員役也有一定規(guī)定,所有這些員役,都是薩滿的助手。順治元年規(guī)定,坤寧官家神殿設司俎官五人,司俎執(zhí)事十八人,宰牲十人,掌籍三人,服役二十人,贊祀女官長(即薩滿)二人,贊祀女官(均于上三旗覺羅命婦內(nèi)選?。┦?,司香婦長六人,司香婦二十四人,掌爨婦長三人,掌爨婦十六人,碓房婦長六人,碓房婦三十一人,首領太監(jiān)三人,內(nèi)正八品二人,未八流(今改正八品)一人,太監(jiān)二十六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規(guī)定贊祀女官增加至十二人。另外,堂子員役,主要是守護,由禮部選補。從這些員役配備中,可知清代宮廷的祭神、祭天活動,主要由婦女擔任,沿習了女真以來的古俗,女薩滿的地位遠高手男薩滿。
薩滿的主要職責是主持祭儀并誦禱神詞。薩滿神詞在祭祀中又是最重要的。乾隆降旨編篡《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的目的也在于保存贊祝之詞,怕其失傳和淆舛。經(jīng)過整理、翻譯的薩滿詞同作為《祝詞篇》保存下來,其中包括了:一、堂子亭式殿祭祀祝詞(正月初一日,每月初三日,大祭、浴佛、為所乘馬祭祀時用)。轉貼于
二、尚錫神享管領祝詞(每月初一日,大祭、浴佛時用)
三、坤寧宮祭祀祝詞(月祭、常祭、報祭、大祭、祈福祭、為所乘馬祭,為牧群繁息祭用)。其中包括:
朝祭誦神歌禱詞
朝祭灌酒于豬耳禱詞
朝祭供肉禱詞
夕祭坐于杌上誦神歌祈請詞
初次誦神歌禱詞
二次誦神歌禱詞
末次誦神歌禱詞
誦神歌禱祝后跪祝詞
夕祭灌酒于豬耳禱詞
夕祭供肉祝詞
背燈祭初次向神鈴誦神歌祈請詞
二次搖神鈴誦神歌祭詞
二次向腰鈴誦神歌祈請詞
四次搖腰鈴誦神歌詩詞
四、月祭及大祭翌日祭天贊詞
五、每歲春夏秋冬獻神祝詞
其中包括:
朝祭神前禱詞
夕祭神前禱詞
六、獻鮮背燈祭祈祝詞
七、樹楊柳枝求福祝詞,為嬰兒求福祝詞,
戶外對柳枝舉揚神箭誦神歌禱詞
八、堂子立桿大祭禱詞
堂子饗殿內(nèi)祝詞
堂子亭式殿內(nèi)祝詞
九、四月初八浴佛祝詞
堂子饗殿內(nèi)祝詞
堂子亭式殿內(nèi)祝詞
十、祭馬神室內(nèi)祭祀祝詞
以上薩滿神詞包括了祝詞、贊詞、詩詞,用于不同的神祗、場合和目的。以往熟練和有經(jīng)驗的薩滿,都能根據(jù)祭神、祭天等的需要,即興編著詩詞和祝贊詞,但因原來的薩滿神詞系口耳相傳,難免產(chǎn)生誤傳和變異,“字音漸消,轉異其本”[17]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甚至連那些所供奉的神祗也只知其音,不知其為何神。
5、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典禮
清代宮廷薩滿祭祀作為典禮儀式,嚴格限制在宮廷、堂子和宗室各姓家中,漢族官員和一般百姓并不參加,這種封閉的祭祀儀禮,當然很少為人所知。具體儀禮也只是憑借典籍和宮中行事保存下來。從這些典籍和宮中行事中可知,清代官延的薩滿祭祀保持了滿族民間古俗并與皇權結合起來,變得十分神圣。其中以祭天典禮最為隆重,其次,夕祭、背燈祭、獻鮮背燈祭、樹柳樹枝求福祭、馬神祭等,不僅保持薩滿祭祀古俗,而且一一程式化,薩滿在整個祭祀中的作用顯得十分突出,試舉幾例來說明。
夕祭神儀
清代宮廷的夕祭在坤寧宮進行,祭以申時。所祭神祗全是薩滿信仰中的神靈,即滿族神。
舉行夕祭時預先要將鑲片金青緞神幔系于黑漆架上,用黃色皮條,穿大小鈴七枚,系于樺木桿稍,懸于架梁之西,恭請穆哩罕神,自西按序安奉架上,畫像神安放于神幔正中。設蒙古神座于左,皆于北炕南向,炕上設紅漆大低桌二,桌上供香碟五個,醴酒五盞(月祭用醴酒,大祭用清酒,均宮中自釀。常祭與報祭用凈水),時果九碟,灑糕十盤,九盤供桌上,一盤供桌下西邊。炕沿下供醴酒一罇。
屆時進豬(按滿族習俗,敬神所用之豬,必須純黑,無一雜毛)置于常放之處。司香點香,司香婦人以司祝祝禱時所坐黑漆凳置神位前。司祝系閃緞裙束腰鈴、執(zhí)手鼓,先向神位,坐于凳上,擊手鼓,誦請神歌祈禱。然后拱立,初次向后,盤旋蹡踏步祈禱,復盤蹡踏步,前進祈禱;三次祈禱、誦神歌畢,解下腰鈴。整個過程由司俎太監(jiān)二人擊鼓、鳴拍板,以和手鼓。然后以酒或凈水灌豬耳,省之(避宰割),取血,解牲熟之,司祝獻肉,致祝于神,撤香碟內(nèi)火并燈,掩灶內(nèi)之火,展背燈青幕,關上門,司祝執(zhí)神鈴,振搖鼓,誦神歌以禱。擊鼓,拍板和之,凡四次。然后卷青幕,開門,點燈撤肉,將神像收藏起來。如遇皇帝、皇后親詣行禮,司祝先跪,并誦祝詞。
堂子立桿大祭神儀
堂子立桿大祭,是清代宮廷祭天大典,儀禮十分隆重。立桿大祭之松木神桿,要提前一個月,派副管領一員,帶催領三人,披甲二十人,前往直隸延慶州(今北京延慶縣),會同地方官,于潔凈之山內(nèi),砍取松樹一枝,長二丈,圍徑五寸,樹稍留枝葉九節(jié),余俱削去,制為神桿,用黃布包裹,運回堂子,置于近南墻所設紅漆木架中間,斜依安置,大祭前一日,立桿子亭式殿中間石上。
其次,是堂子饗殿內(nèi)的布置。要掛神幔,供打糕、搓條餑餑、清酒等。坤寧宮則于大祭前40日,在宮內(nèi)西炕神位前置缸一口,以盛清酒。司香等用槐子煎水,染白凈高麗布,裁為敬神布條。用黃綠色棉線擰成敬神索繩,以各色綢條夾于其內(nèi),又用染色紙接成錢文,司俎婦做搓條餑餑,并將一應供物,按規(guī)定擺設好。這些活動,均由司祝薩滿參加祝禱。春秋立桿大祭前一二日,先于坤寧宮舉行報祭,然后祭神于堂子饗殿。
大祭之日,先在亭式殿祭祀,有兩名司機薩滿參加,一在亭式殿,一在饗殿。在饗殿內(nèi),司香舉授神刀,司祝授受神刀前進,司俎官贊鳴拍板,奏三弦、琵琶,司祝叩頭,司俎官贊歌“鄂啰啰”(有音無意),侍衛(wèi)等唱“卾啰啰”。司祝擎神刀,禱祝三次,誦神歌一次。如是誦歌三次,禱祝九次畢,然后進亭式殿,叩頭,誦神歌,禱祝三次,合掌致敬。而亭式設內(nèi)之司祝亦跪祝。如遇皇帝親諧堂子祭天,則按宮廷儀禮,出儀仗,致饗殿和亭式殿拜家。
樹柳樹枝求福儀禮
求福儀禮可以在朝祭或夕祭時進行,也可單獨進行。祭祀前數(shù)日,司用官、司俎、司香等到九家滿族中進取棉線并片,敬捻繩索兩條,夾以小方戒綢各三片,釀禮酒。前一天,司俎官二員帶司俎二人,司俎滿洲二人,前往灜合,會同奉辰院官員,監(jiān)看,欲取高九尺,田徑三寸的完整柳枝一株,用黃布包裹,運回坤寧宮,屆時安設樹柳枝石于坤寧宮戶外廊下正中。樹柳枝于石,柳枝上懸掛鏤錢凈紙條一張,三色戒綢三片。
神位的安置和朝祭、夕祭相同,西炕供佛、菩薩、關圣帝君,此炕供薩滴諸神。懸掛神幔,擺設各類供品,比較有特色的是求福神箭,箭上系練麻和從九家滿族中攢取棉線捻就的棉索一條,另一條棉索上系各色綢片,一頭系西山墻上,一頭穿出戶外,系于柳枝上。遇有皇帝、皇后親諸行禮,入坤寧宮,立于南首,司祝擎神刀,待視三次,每次禱祝,太監(jiān)等歌“鄂啰啰”。禱畢,司祝左手擎神刀,右手持神箭走出戶外,對柳枝舉揚神箭,以練麻拂拭柳枝,誦神歌。舉神箭,將練麻獻給皇帝,皇帝三捋而懷之。太監(jiān)鳴拍板,歌“鄂啰啰”,如此儀式進行三次,同時向皇帝、皇后獻棉索?;实邸⒒屎筮殿^,坐于西炕,舉酒灑于柳枝,并以桌上所供之糕夾于柳枝所有枝叉,最后享受福胙,禮畢還宮。所余福胙均不令出戶,分給司俎及宮中太監(jiān)等,不可剩余。魚之鱗骨由司俎官持出,投潔凈河內(nèi),柳枝上所夾之糕,亦令眾人食之,不能剩余。
如上所舉夕祭、立桿大祭,樹柳枝求福祭等,是滿族薩滿祭祀中最有特色和最重要的,基本上保留了滿族薩滿祭祀的古俗。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傳統(tǒng)來自民間,后尊照皇帝的諭旨,加以系統(tǒng)整理,將民間松散的祭祀儀式系統(tǒng)化,典禮化,并作為民族祭祀儀式,一直保留到清代末年,歷時近300年。研究薩滿信仰,不可不注意這一文化現(xiàn)象。傅佳在《記清宮的慶典、祭祀和敬神》一文中講:“我在內(nèi)宮伴讀期間,曾叫太監(jiān)領我去坤寧宮看了兩次跳神。到了坤寧宮,先看到殿外東南角立著一根楠木神桿,上面有一個盌形的東西,內(nèi)置五谷雜糧,說是專供‘神鳥’吃的。在坤寧宮的西暖閣里據(jù)說供著薩滿神……正殿當中放著兩張長桌,上置銅鈴鐺、琵琶、三弦、大鼓、搖鼓、檀板、神刀、神箭等物。不一會,進來兩個‘薩滿太太’(薩港教的巫祝),身穿繡花長袍,頭戴鈿子,足登繡花厚底鞋,一個彈起三弦,另一個腰間系上成串的銅鈴鐺,一手拿著搖鼓,另一只手拿著椅板,就跳了起來。她先在中央跳,后又向四方跳,口中不斷地用滿文喃喃歌唱。太監(jiān)們告訴我,她唱的無非是向天地神祗和四海神靈求福求祿,驅魔祛病的意思。”又說,“我在宮內(nèi),每天都會見到有人趕著兩口豬進蒼震門,據(jù)說這是祭薩滿神用的?!盵18]從這段文字可知,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一直延續(xù)到清末,從未間斷。
6、清代宮廷的薩滿禁忌
清代的薩滿祭祀不僅僅限于宮廷,按《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的規(guī)定,宮內(nèi)居住的皇子,紫禁城內(nèi)后住的皇子,王貝勒貝子公等,公侯伯大臣官員及閑散滿洲軍,除宮內(nèi)居住皇子奉旨在坤寧宮祭神外,其余都在本家內(nèi)設祭。麟慶在其所著《鴻雪因緣圖記》“五福神祭”中記載了道光十五年(1835)家中舉行薩滿祭祀的情況,其儀禮完全按《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的規(guī)定進行。
伴隨薩滿祭祀的還有一系列的禁忌習俗。歸納起來有如下數(shù)種。
1、自大內(nèi)以下、閑散宗室覺羅以至伊爾根覺羅、錫林覺羅姓之滿人祭祀,均用豬。大內(nèi)每日朝、夕祭各用豬兩頭。祭天用豬一頭。春秋大祭,馬神祭用豬一頭。求福用鯉魚兩條。小孩出痘疹,避用豬、糕祭天。去祟時用小豬祭天。
2、凡滿族人等,祭祀所用之酒與糕,皆自釀造和制作,并不沽之于市。是以大內(nèi)特設神櫥,制作各種祭品。
3、凡神位必供于正室。背燈祭祀之肉,例不出門,其朝祭之肉,除皮骨外,一概不準出戶。凡食祭肉,雖奴仆經(jīng)家長使役,也不得一邊吃肉一邊出門,必下咽方準出祭室。
4、凡祭祀用豬之滿族人家,如遇墓祭,喪祭,皆不用豬,包括皇帝的陵寢祭也如此。
5、祭神所用之豬,必須純黑色,不許有雜毛。
6、凡滿族豢養(yǎng)牲畜之家,不許豬進入祭室院內(nèi)[19],倘有走入者,必省(避殺字)而祭之。與之相關的語言禁忌如:豬死曰“氣息”,背燈祭之豬曰“犧牲”,焚所掛紙線曰“化之燒燎”,豬之頭、蹄削去其毛則不曰“刮之”,而曰“燖之”。
7、已整理好祭品和釀酒的人家,不去喪家。倘遇不得己之事,必須往者,必等新更月建后,或更衣沐浴。過三日后方可入祭室。若本家有喪事,必請出神位,暫時安放于潔凈之室。若族中孝服,則在大門外脫去孝服,始可入院內(nèi)。如無另室之家,則凈面洗目,焚草越火而過之始入。
8、祭祀之室及院內(nèi),不許持鞭人進入。祭室內(nèi)不許哭泣、責處人,不語傷心事,不言忌諱惡語,要擇嘉祥吉慶之事言之。
以上忌諱之事,康熙皇帝屢降旨于故老,所謂忌諱之事,訓切,成為家訓的重要內(nèi)容。
滿族是一個篤信薩滿的民族,薩滿文化在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滿族以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入主中原之后,建立了統(tǒng)一王朝,并大量吸收和學習漢族文化。但作為清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并未忘記發(fā)跡于白山黑水的歷史,更沒有忘記曾起過民族凝聚力的薩滿文化。特別是乾隆一代,將滿族的薩滿信仰用宮廷典禮的形式固定下來,并作為圣訓代代相沿,這在中國歷朝歷代是絕無僅有的。清代宮廷的薩滿祭祀集民間薩滿信仰之大成,變?yōu)閷m廷儀禮,這為我們研究薩滿信仰提供了另一領域的信息。從這種意義上講,清宮薩滿祭祀具有著獨特的文化史價值。
[1]1692年(清康熙三十一年),俄國莫斯科大公的使節(jié)艾維爾特·伊斯蘭布特·伊代斯和他的同伴亞當·布蘭特一起訪問中國,在他們撰寫和發(fā)表的游行記中,第一次把“薩滿”習俗介紹到西方世界,而且“薩滿”一詞成了后來國際通用的學術名詞。參閱烏丙安《神秘的薩滿世界》第2-3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上海分店出版,1989年。
[2]民俗宗教,是一個新創(chuàng)造的學術名詞,用來區(qū)別于人為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等。人為宗教本為宗教學研究的范圍,與民俗學無關。但人為宗教一旦轉化為普通民眾的信仰,就與生活結下不解之緣,變?yōu)槊癖娦叛龅囊徊糠?,特別是全民信仰某一宗教的民族更是這樣。如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許多民族信仰伊斯蘭教,信教已成為民俗,民俗宗教包括了巫術、信仰、禁忌以及人為宗教在民間的傳承部分。
[3]《多桑蒙古史》上冊,第265頁,中華書局,1962年。
[4]《多桑蒙古史》上冊,第59頁,中華書局,1962年。
[5]參閱秋浦主編《薩滿教研究》第112-113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參閱白翠英、邢源、福寶琳、王笑:《科爾沁博藝術初探》,內(nèi)蒙古哲理木盟文化處編?。▋?nèi)部資料)1986年4月。
[7]哈薩克族神話《迦薩某創(chuàng)業(yè)》、《神與靈魂》保留了濃厚的薩滿信仰成分,充滿了對天體、自然和畜牧神的崇拜。尼哈邁德·蒙加尼搜集,《新疆民族文學》1982年第2期。
[8]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三。此書對宋金交涉、金人風習制度多有記載,然僅有抄本流傳。
[9]滿族神話《天神創(chuàng)業(yè)》,傅英仁講述,流傳于黑龍江省寧安縣,見《滿族民間故事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
[10]陶陽、鐘秀編《中國神話》第261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
[11]烏丙安等《滿族民間故事選》第130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
[12]《重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文獻篇》,姜園精舍刊行。
[13]上諭,同上書。
[14]《跋語》,同上書。
[15]吳振棫《養(yǎng)吉齋從錄》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6]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殿版本《大清會典事例》。
[17]紀昀等總篡《四庫全書》《滿洲祭神天典禮》原本書前提要。
[18]傅佳:《記清宮的慶典、祭祀和敬神》《晚清宮廷生活見聞》,文史資料出版社。
蔣勛簡介
臺灣知名畫家、詩人、作家、美學大師。福建長樂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長于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yè)。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后,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聯(lián)合文學》社長,先后執(zhí)教于文化、輔仁大學并任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著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shù)十種,并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共著書四十余本,包含詩集、小說,近年則致力于美學主題。
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依然牛仔褲、黑色毛衫,紅圍巾不經(jīng)意搭在脖子上,蔣勛的胸前還掛著那塊春秋時代的玉。
從北京劇場座無虛席的千人看臺向上看,他遙遠又切近:美學大師、畫家、詩人和作家一系列的光環(huán)將他置于“遠觀”的境地;但只要他一開口,柔緩的語調(diào)和輕撫思緒的語言又讓人覺得他就靠在你心靈的近旁。
在蔣勛的眼里,臺下的數(shù)千人是數(shù)千只緊閉的蚌殼,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這數(shù)千只蚌殼在慢慢地張開?!鞍鰵つ敲从?,是因為內(nèi)心太過柔軟,太容易被傷害,太害怕被傷害,所以緊緊地閉合”,他將美變成一種打開蚌殼的力量,打開了,他看到了里面的微笑和眼淚。
母親是最早的美學啟蒙老師
2歲時,蔣勛隨父母逃亡到臺灣,那個時候他的母親告訴蔣勛,她是旗人,因為辛亥事件自己家里被殺得只剩下一個男丁,她叮囑蔣勛,不要和任何人交代自己的滿族血統(tǒng)。上了學的蔣勛在課堂上學到了滿清政府那段歷史,回來指著母親說,“腐敗的滿清政府?!彼X得又可氣又好笑。
蔣勛的父親是軍人,只要看到他總是那兩句話,“功課寫了沒?”“這次考了第幾名?”父親經(jīng)常一個人睡在板凳上,一整夜不翻身,五點鐘準時起床離開家。多年以后的現(xiàn)在,蔣勛依然覺得“父親”這個詞,足以代表一個神話。
父母感情不和,經(jīng)常吵架。有一次,蔣勛問母親,“你為什么嫁給他?”,母親看著他愣了半天,“因為他帥。”現(xiàn)在蔣勛明白,母親從小看戲曲,所以對愛情有夢幻的期待。
那時候,蔣勛的母親把看電影當成人生最大的消遣,“如果哪一天她提前洗澡,擦上香水,那一天她一定是去看電影。”
蔣勛沒有遇到過比母親更會講故事的人,他記得小時候母親經(jīng)常繞毛線,一繞就是三個小時,整整一本《白蛇傳》的時間,這是蔣勛最早的美學啟蒙。
后來,蔣勛讀了美學,他用母親的感性去背叛父親的規(guī)矩人生,但也奇怪,雖然他一直抗拒一成不變,自己的生活卻異常規(guī)律――早起、工作按計劃進行,就跟他父親當年一樣。
多年以后的今天,蔣勛談到母親,他記得母親剛剛過世的那短時間,他常常能聞到母親的味道,“我一直覺得是我的幻想,因為我跟她太親,那個氣味一直出來,還是真的有那個氣味我不知道。”
我這樣學習和教授美
從臺北的師大附中到強恕中學,年輕時的蔣勛主動放棄學校教育,“在一次次的考試和一次次的學校主體教科書的要求里,我的感動是被打擊的。因為這種教育無法了解一個生命在美的面前感動的那個時刻,需要一個多么大的包容力量?!?/p>
直到二十五歲,蔣勛在臺灣一直接受不斷的考試教育。接著,他去了法國,在巴黎,蔣勛最終找到了歸宿。
那是44臺幣換1美金的年代,他急迫想趕緊完成論文,早點畢業(yè),為家里省點錢。他每天跑到教授那里希望能跟他討論論文,教授總是跟他說,“有一家咖啡店的咖啡很好,我?guī)闳ァ!钡搅丝Х鹊辏Y勛馬上拿出論文,剛想討論,他的教授跟他說,“你猜這是哥倫比亞的咖啡和哪個國家的咖啡混合做出來的,配方比例是多少?”后來蔣勛明白,教授是希望他回到生活的感覺,“你要寫美學的論文,但是你對生活沒有感覺,怎么寫呢?”
后來他跟著教授吃了法國三百多種奶酪,分別說出它們有什么不同,教授問他,“你嘗嘗這個的品味有什么不同,像不像Baudelaire的詩?”后來他在東海大學教書,同樣把他的學生帶到菜市場。早市散去之后,他讓學生憑借味道找到每個攤位所賣的蔬菜品種,在生活中學到美。
一次他的教授問他,“你要寫米開朗基羅,那你怎么連意大利都沒去過?”蔣勛不好意思,“我家的經(jīng)濟狀況不太好,可能不夠搭車。”教授馬上說,“旅行不一定要花錢???”說著,他帶蔣勛到了蒙布朗,傍晚5點,教授把他一個人丟在路邊,“其實我知道那個時候他沒有走,是躲起來看我怎么搭便車?!蹦莻€時候歐洲人喜歡在胸前畫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上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蔣勛用這種辦法,搭上了生命中的第一班車。后來他的膽子越來越大,常常在自己的牌子上寫“哪里都可以?!庇眠@樣的方法,蔣勛幾乎免費游歷了整個歐洲。他的教授驚訝,“你真是青出于藍?!笔Y勛告訴他,中國宋朝有一句詞,“今宵酒醒何處?”
在臺灣教學的時候,蔣勛發(fā)現(xiàn),臺灣的孩子被保護得太好了,所以自己獨立面的生存的能力沒有被開發(fā)出來,他給大一的學生第一個假期的作業(yè)是,一個學生必須自己背包去另一個城市住三天,在那里寫一封信寄給他。很多孩子家長打電話跟學校反映不滿,蔣勛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跟他們解釋,“如果在這個年齡不走出去,培養(yǎng)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來他們更危險?!?/p>
美,看不見的競爭力
臺灣東海大學面積很大,校園里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特別是春天的花季,一片燦爛。
一次,他在課堂講課,學生們都把臉轉向窗戶外面的花叢,開始蔣勛有點失落,“你那么努力地講課,但是你的學生卻把目光放在戶外。”后來他想明白了,“我如果要講美,我所有的語言加起來其實都比不上那一朵花?!?/p>
一個春天的花季,恰好是那些二十幾歲年輕的生命應該感覺到的,那個年紀的生命應該在花叢里得到很大的震動。蔣勛當時做了一個決定,他說:“好,你們既然沒有辦法專心聽我講課,我們就到外面上課。”他們坐在花叢中,所有同學都在歡呼,毫不掩蓋他們的高興。
他們坐在花的底下,看著那些花,那些花掉下來,蔣勛問,“什么樣的花才能算美?”學生列舉出各種不同顏色的花,這時蔣勛說,“臺灣的梔子花、含笑花、茉莉花都是白的,百合也是白的,他們沒有顏色,形狀很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香味?!卑鸦ǖ纳省⑿螤?、香味全部加在一起,他們赫然發(fā)現(xiàn),花是一種競爭力。
“如果花沒有高彩度的紅或者高明度的黃,它很可能沒有辦法被蝴蝶和昆蟲找到,如果在三四天它綻放的時候,沒有機會授粉,這個花就等于白開了;為什么白色的花香味這么濃郁,你可以好遠就聞到玉蘭的香味、含笑的味道,因為它沒有色彩去吸引蜜蜂和蝴蝶替它授粉,所以它其實應該是沒有競爭力的,結果它發(fā)展出另外一個競爭力,就是嗅覺氣味?!?/p>
蔣勛開過畫展,畫過百合,所以他最怕別人問他,“你是不是很喜歡百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為我如果說‘是,我很喜歡百合。’他很可能接下來會問:‘那你不喜歡玫瑰?’那我就完了,因為我們常常在做是非題、選擇題,可是我們能不能回答說,其實我沒有辦法說哪一種花是最美的,因為它是另外一種花不能取代的?!?/p>
所以蔣勛會告訴你――美,第一,是回來做自己;第二,是他人不能取代你。
蔣勛代表作品
《美,看不見的競爭力》
《孤獨六講》
《蔣勛說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