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年護理原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1-0058-02
1心理問題及護理原則
1.1煩躁、擔心 、不安:幾乎所有的患者在疾病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心理負擔重,過分的擔心,其中以老年患者最為明顯。針對這種不安的心理,采用的護理原則是放松訓練。適當?shù)南蚧颊呓忉尲膊〉某梢?,指出心理負擔重反而會加重病情,教會患者一些自我按摩的方法,緩解心理壓力,有利疾病的康復?/p>
1.2緊張、恐懼:老年患者的猜疑心比較重,不太會輕易相信剛認識的人。尤其在疾病的痛苦中,面對醫(yī)護人員,會存在一種緊張、恐懼的心理。護理原則:耐心解釋。如:這藥治療您的病很有效,您服了這藥會感到舒服的等。另外,對患者進行任何新診療手段和治療措施時,都應事先對患者進行耐心細致地解說,以增強患者的安全感。
1.3孤獨寂寞這類患者多性格內向,不善交流,很少言語,表現(xiàn)為無所事事,情緒低沉。護理原則:在護理上這類老年患者的時候,要多與患者接觸,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根據(jù)他們的病情,指導患者參加一些切實可行的活動。
1.4退化、依賴性增加:老年患者患病時,患者往往對自己日常行為,生活管理的自信心不足,事事都依賴別人去做,希望有更多親友來關心他,從中得到安慰和溫暖。護理原則:多關懷此類老年患者,首先要尊重他們的意見與要求,做到微笑服務,增強他們的自強意志。
1.5悲觀消極:人在疾病的折磨下,因為痛苦,意志就恨薄弱,尤其是老年人,會認為自己老了,沒有用了,不愿意面對疾病,甚至不配合治療。護理原則:關心-支持-鼓勵。主動告訴患者,配合治療會加快康復,減輕痛苦。在患者服藥或治療時,多多鼓勵,幫助患者樹立信心。
2有效溝通
2.1語言性溝通
2.1.1詢問式交談:責任護士通過查閱病歷,和患者的交談,并向患者家屬了解相關的情況后,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做出相應的評估,然后制定護理計劃,實行護理措施。
2.1.2理解式交談: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明確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給予患者理解,幫助患者樹立信心,讓患者愿意把自己的病痛告之,和患者一起面對疾病。
2.1.3鼓勵式交談:在熱情關心、體貼患者的基礎上進行交談,多運用尊重的語言,語氣要誠懇。
2.2非語言性溝通
2.2.1真誠的態(tài)度,面對患者的目光,做治療的姿勢,說話聲音的大小,平時面部的表情,這些都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影響。
2.2.2恰當?shù)慕佑|,肢體語言,適當?shù)某聊?,也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壓力?/p>
3心理護理
3.1尊重、理解、關心、愛護:老年患者體力差,反應遲鈍,給老年患者做各項檢查或操作時,要耐心解釋清楚,講話要簡明扼要,使老年患者能夠聽明白。老年人患病后脾氣會發(fā)生改變,固執(zhí)、猜疑、亂發(fā)脾氣。此時更需要我們給老年患者多一分理解與關懷,對他們要和諧溫柔,多給一些心理上安慰。做醫(yī)療護理時,應該化被動為主動,例如:輸液時不需按鈴呼叫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減輕患者的痛苦。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分析;啟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89
1引言
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2億,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數(shù)量也在大幅增長,其中失能和半失能人數(shù)超過4000萬,需要被長期照料、看護。失能老年人的護理問題,既關系到老年人的生命尊嚴和生活質量,又關系到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需要國家和全社會高度重視。由于家庭結構小型化,人口流動和婦女就業(yè)比例擴大,通過家庭成員撫養(yǎng)來解決失能老人護理的傳統(tǒng)方式已經(jīng)難以為繼。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城鄉(xiāng)老年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甚至達到70%。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將進一步增多?!八亩弧奔彝ツJ降钠毡榛沟弥心耆艘袚疹櫪夏旰陀啄陜号碾p重責任,壓力巨大。因而,通過構建護理保險制度來應對“未富先老”的挑戰(zhàn)就顯得越發(fā)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國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經(jīng)驗,以期對我國在探索試點階段有所啟示。
2長期護理保險概述
長期護理保險是指對被保險人因為年老、嚴重或慢性疾病、意外傷殘等導致身體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入住安養(yǎng)院接受長期的康復和支持護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護理時支付的各種費用給予補償?shù)囊环N健康保險。[1]分為商業(yè)保險和社會保險兩種存在模式。
3國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31美國
美國的長期護理保險為商業(yè)保險模式,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以自愿購買長期護理保險,但以老年人為主,且健康狀況差的人一般不能投保。被保險人在任何地方(除醫(yī)院急病治療部分外)因接受各種個人護理服務而發(fā)生的護理費用,都可以得到保險賠償。保險費率是以投保時被保險人的年齡為標準計算的,按照均衡保費的方式收取。對于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保費分別有老年醫(yī)療輔助計劃(Medicare)和低收入家庭醫(yī)療補助計劃的支持(Medicaid),[2]減輕了消費者的個人負擔。投保人可以個人購買長期護理保險,也可以單位團體購買,即由雇主為雇員購買。保險項目包括護理機構護理、社區(qū)護理和家庭護理,鼓勵居家護理,給予選擇在家庭的環(huán)境下接受護理服務的被保險者更多的福利。同r可以使被護理的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精神慰藉,減輕被護理者家屬的精神負擔和經(jīng)濟負擔,有利于節(jié)省社會護理服務資源以及提高護理機構的利用效率。但保險項目規(guī)定了給付期和每天的最高支付限額,并且通常有一個幾十天的等待期。保險金的給付以現(xiàn)金給付為主,充分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執(zhí)行“通貨膨脹保護”條款;此外,輔以“管理式看護”給付,避免道德風險。總體來說,美國的長期護理保險主要是面向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雖有低收入家庭醫(yī)療補助計劃,但還是難以承受商業(yè)護理保險,所以,其覆蓋面較窄。
32德國
德國的長期護理保險是先有立法后有制度實施。1994年頒布了《護理保險法》,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后在實施過程中,于2007年10月出臺《護理保險結構性繼續(xù)發(fā)展法》,[3]進一步完善護理保險制度。保險模式采取“護理保險跟隨醫(yī)療保險”的原則,強制參加保險,同時要求購買商業(yè)保險的人至少參加一項護理保險,使得近90%的德國人口被德國社會長期護理保險計劃覆蓋,同時,有約9%的人購買了商業(yè)長期護理保險,體現(xiàn)了德國長期護理保險的廣覆蓋性。
其保費采取的固定保費制,與收入無關,給付方式為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提供貨幣形式或實物形式的給付,不以被保險人的需求為導向,是事先規(guī)定好的。保費根據(j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保費的繳納和給付的形式,體現(xiàn)了社會互助原則和人性化原則,體現(xiàn)了社會保險的制度內互濟原則,具有鮮明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
保險項目包括家庭護理和住院護理,其中,家庭護理分為家庭自配人員護理、護理機構上門護理和兩者兼有三種形式,[3]且住院護理的申請標準較為苛刻;另,護理服務分等級,分為中度護理、重度護理和最重度護理,不同級別的護理,護理員與患者比不同,以保障被護理者享受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33日本
日本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采用的社會保險模式,亦是先有保險法再配套相關制度實施。于1997年12月通過《護理保險法》,2000年4月1日開始實施。[4]
被保險人分為兩類:第一類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第二類為40歲到64歲的中老年人;保費的收取也不同,第一類人的保費與收入有關,1年的金額高于18萬日元,直接從相應的支付年金中扣除;低于18萬日元的,根據(jù)市町村發(fā)出的繳費通知書各自以轉賬等方式向市町村有關部門繳納。第二類人在繳納醫(yī)療保險費的同時一并繳納護理保險費。
保險給付主要是實物給付,即為被保險者直接提供護理服務,“保險金”給付為輔。其護理服務的內容十分廣泛,分為居家服務和設施服務兩大類,包括醫(yī)生、看護人員上門進行訪問護理;接送老人去日間護理設施或保健設施進行康復訓練;以及出借輪椅、特殊床等福利用具等三大部分。對保險給付的申請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審核程序,且每半年要重新接受一次專家認定。
被保險人在享受護理服務即實物給付的同時,還要再支付10%的護理服務費用,另外90%的護理服務費用由公費和被保險者繳納的保險費負擔,各占50%;其中,公費負擔部分由國家、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分別按2∶1∶1的比例共同承擔,[5]減輕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壓力;這種費用負擔機制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
4啟示
41保險模式
根據(jù)我國的國情,借鑒德國和日本的長期護理保險模式,筆者認為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可以采取“職工、居民護理保險跟隨醫(yī)療保險為主、商業(yè)護理保險為輔”的模式。其中,“職工、居民護理保險跟隨醫(yī)療保險”模式按照國家“?;?、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強制實施,商業(yè)護理保險自愿參加。
411人口老齡化的速度、絕對基數(shù)大決定其必要性
我國是在“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社會背景下步入老年社會的,老齡人口呈現(xiàn)高齡化、獨居化的特點,面臨老齡化速度快、老年人口絕對基數(shù)大,失獨、失能老人不斷增加的困難,這使得需要長期護理服務的老年人迅速增加。而社會競爭的壓力、家庭結構的變化又使得傳統(tǒng)家庭護理功能逐漸削弱,護理費用逐年上漲,亟需建立長期護理保險以分散風險。故建議采取在職職工繳納醫(yī)療保險費的同時繳納護理保險費,退休職工從退休金中扣取相應的護理保險費,以解決需要長期護理保險的護理費用及費用逐年遞增的問題,體現(xiàn)了保險的大數(shù)法則和社會互濟原則。
412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jīng)Q定了現(xiàn)有的模式設計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涉及養(yǎng)老和醫(yī)療等保險領域,是一種交叉的保險制度,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國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踐經(jīng)驗是建立在人口老齡化和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基礎上的。我國目前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各地不均衡,城鄉(xiāng)、地區(qū)差異較大,老年護理需求的復雜,決定了護理保險的內容和形式應具多樣性,要與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職工、居民護理保險跟隨醫(yī)療保險只能解決基本的護理服務,對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高、市民保險意識強、護理需求較大的被保險人,商業(yè)保險靈活的保單設計能更好地滿足這一要求,且可以借鑒美國商業(yè)護理保險模式的成功經(jīng)驗。
42籌資方式
對“職工、居民護理保險跟隨醫(yī)療保險”形式的長期護理保險,建議根據(jù)調查和數(shù)據(jù)測算,采取“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由政府、企業(yè)、個人共同負擔的費用機制。費用征集形式與醫(yī)療保險相同,職工以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shù),按一定比例征集;居民按一定數(shù)額繳納護理保險費,政府、地方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商業(yè)護理保險根據(jù)不同年齡的疾病風險進行精算,制定適宜的保費。
43保險責任和給付方式
根據(jù)長期護理保險的定義,保險責任可界定為被保險人因為年老、嚴重或慢性疾病、意外傷殘等導致身體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接受長期的康復和支持護理所產生的護理服占捌浞延謾
目前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產品,均采用固定金額的現(xiàn)金給付方式(如定額包干),既不考慮實際護理費用的發(fā)生額,也不允許被保險人選擇提供護理服務,這種“一刀切”的給付方式,不僅使產品的技術含量大打折扣,也抑制了投保人的有效需求。事實上,實際發(fā)生額給付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道德風險的發(fā)生,而直接提供護理服務可以節(jié)約總體護理費用開支,緩解資金籌集的困難。所以,建議給付方式為對產生的護理服務費用進行現(xiàn)金補償;設立居家護理、養(yǎng)老機構護理、醫(yī)療機構護理三種類型,供參保人選擇;規(guī)定起付金額、最高支付金額和分擔比例,以增加參保人的費用節(jié)約意識,降低道德風險。另外,患者的失能程度決定著護理服務的強度、時間和花費。建議設立失能等級鑒定和護理服務等級評定標準,針對不同護理類型,在不同身體條件下設置不同的照料要求和待遇,即制定差別化的待遇報銷政策,同時鼓勵居家護理,在政策上給予一定傾斜。商業(yè)護理保險在設計給付時,增加通貨膨脹保護條款。
44加快護理保險立法
德國、日本均為先有護理保險立法再有制度實施,美國是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實施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護理保險法,對制度不斷加以完善。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也不例外,要在現(xiàn)行試點的基礎上,盡快建立《護理保險法》,以規(guī)范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運營和管理,切實保障參保人的利益。我國2006年出臺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將長期護理保險與疾病保險、醫(y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并列為健康保險的四大險種,這是我國法律首次將護理保險作為獨立險種進行界定。但這是以商業(yè)保險的形式進行界定,不包含筆者建議實施的“職工、居民護理保險跟隨醫(yī)療保險”為主的社會保險模式。
45加強護理機構、護理人員的培訓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需要大量的護理機構和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或者要具備專業(yè)的護理知識,或者要具備基本的護理水平,目前的護理機構、護理人員遠不能滿足護理保險市場的需求。應鼓勵社會資本建立護理機構,由勞動技能培訓部門進行護理機構、護理人員的培訓,以滿足市場需求。這一舉措亦將有利于促進養(yǎng)老服務產業(yè)發(fā)展和拓展護理從業(yè)人員就業(yè)渠道,有利于增加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荊濤長期護理保險研究――中國未來極富競爭力的險種[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10
[2]韋公遠美國的長期護理保險[J].保險天地,2006(7):48
[3]丁純,瞿黔超德國護理保險體制綜述:歷史成因、運作特點以及改革方案[J].德國研究,2008,3(23):47
【關鍵詞】老年骨折;并發(fā)癥;中醫(yī)護理
老年患者骨折后,迫使其長期臥床,容易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通過加強預防和臨床護理有效的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本院骨傷科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老年骨折患者82例,經(jīng)過精心護理,有效地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現(xiàn)將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82例,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66歲,平均74歲。其中股骨頸骨折51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1例。
1.2 結果經(jīng)以中醫(yī)為主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與護理,患者住院期間心情舒暢,能積極配合治療護理,疼痛程度輕,滿意度97%無關節(jié)功能廢退,4例壓瘡患者痊愈,3例并發(fā)肺部感染者得到及時控制,無泌尿系感染,無深靜脈血栓形成。
2 護 理
2.1 情志護理由于意外發(fā)生和骨折部位的疼痛,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進行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并向患者認真講明牽引或手術的目的、治療原則、恢復時間及治療效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2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老年骨折患者多由于氣血虛弱,肝腎虧損和筋骨萎軟。我們應耐心、細致、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有無心血管或泌尿系等慢性疾患,患肢固定位置是否正確,牽引和固定支架有無松脫,針眼有無感染,并在交談中細心聽取他們的反應,及早發(fā)現(xiàn)和預防并發(fā)癥。
2.3 疼痛的護理中醫(yī)認為疼痛是多種因素而致氣血凝滯、阻塞不通,即所謂“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疼痛可致臟腑氣機升降失常,影響水谷精華的吸收和運化[1]。對此可宣教疼痛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對疼痛的恐懼感,對可能會引起疼痛的操作告知患者,對于原因明確的劇痛者采用針刺止痛,效果欠佳者可根據(jù)醫(yī)囑應用小劑量止痛藥。
2.4 肺部并發(fā)癥的預防老年人由于呼吸肌收縮力減弱、肺活量減弱肺功能下降,咳嗽反射力差使痰液不易咳出,故易發(fā)生墜積性肺炎。因而要鼓勵老年患者作咳嗽、深呼吸及吹氣球動作。如:上肢能活動者作擴胸動作以增加肺活量;能自行活動者應協(xié)助病人坐起,拍打胸背部協(xié)助排痰,的改變可防止分泌物堆積于肺內;另外要囑患者戒煙并向其說明戒煙的目的。
2.5 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祖國醫(yī)學認為血瘀是本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脈絡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機。飲食應以活血祛瘀為原則,宜進食活血祛濕利水的食物,如茄子、生藕、冬瓜等,忌寒、膩、滯之品,如動物內臟、蛋黃、肥肉;多飲水,適當粗纖維飲食,同時抬高下肢20~30°;幫助肢體做被動活動,揉捏按摩雙下肢肌肉,用彈力襪或彈力繃帶護腿以促進靜脈回流。
2.6 功能鍛煉老年患者因機體功能減退,往往好靜不好動,特別是骨折后害怕過早活動影響骨痂愈合。因此,為了防止肌肉萎縮與關節(jié)僵硬,在“動靜結合”原則下,從傷后的第4天就要積極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肌活動和踝、趾及手的活動,待牽引取消后,在床上練習抬腿、并繼續(xù)股四頭肌活動,練2周后,如上肢肌力好,則可扶雙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負重,并結合按摩,中藥外用熏洗等治療,這些措施,不僅能促進骨折愈合,而且能提高臟腑功能、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 體 會
老年人腎虛,不能主骨生髓,故骨質疏松、筋骨不堅,容易發(fā)生損傷,即使平地跌倒也往往導致骨折[2]。通過對本組82例老年骨折患者從基礎護理到心理護理,從心理護理到整體護理,根據(jù)不同患者的情況,預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82例患者都達到預期目的,真正體現(xiàn)了護理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生活及醫(y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人口發(fā)展的普遍趨勢,老年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漸增加。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老年人比較特殊的生理特點及心理狀態(tài),成為護理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面臨新的挑戰(zhàn)。患者的護理應做到腿跑勤一點,觀察細一點,關心多一點,行動不便時多幫一點,做到對每一個病人心中有數(shù)。
1 生理特點
老年患者由于機體機能的減退,智力、記憶力、感覺均減退,呼吸消化功能、代謝功能、排泄循環(huán)功能均下降,免疫功能明顯下降,易感染各種疾病,且病程長,康復慢,并發(fā)癥多。
2 心理特點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及疾病的原因導致身體各種功能受限以及社會地位、經(jīng)濟狀況的變化易產生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心,且敏感多疑。有的因資歷大、經(jīng)驗足,喜歡得到周圍人的尊敬,所以對護理的要求高,一不如意就產生急躁情緒,甚至不服老,固執(zhí)己見。住院以后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就倍感孤獨、寂寞或循環(huán)重復訴說一件事情,情緒反復無常,像常說的老小孩。
3 護理措施
3.1 基礎護理
3.1.1 生活護理
是各項護理的基礎,病室內溫濕度適宜,空氣新鮮,房間清潔安靜,使患者心情舒適,保證充足睡眠。
3.1.2 護理操作
操作前耐心細致做好解釋,操作時盡量做到輕柔,準確熟練,最大限度減少病人的痛苦。
3.1.3 飲食護理
老人牙齒脫落,嚼而無味,消化能力減弱,食欲缺乏,因此飲食要適量,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少食多餐,營養(yǎng)豐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多的飲食,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3.1.4 安全護理
患者身體不適時,如頭暈、頭痛時應臥床,避免走動防止跌倒受傷,并發(fā)其他疾病,需有人陪護,交代改變動作宜慢,防止性低血壓而摔倒。
3.1.5 用藥護理
老年人隨年齡的增加機體各器官和組織發(fā)生衰老,肝腎功能降低,藥物清除緩慢,血藥濃度增高,易蓄積致毒性作用。因此,必須特別慎重合理用藥,用藥劑量間隔時間根據(jù)肝腎功能作相應調整,用藥前嚴格查對,正確給藥,盡量讓老人熟悉用法,用藥時密切觀察,避免不良反應,提高藥物療效。
3.1.6 鍛煉指導
根據(jù)不同的病情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適當進行活動以老年人能耐受為原則。
3.2 心理護理
3.2.1 加強舒適護理
老年人就診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求得到最舒適的醫(yī)療護理服務,因此應將舒適護理貫穿于護理程序的始終,使他們在生理、心理上達到最佳狀態(tài),降低因疾病帶來的不愉快程度。
3.2.2 理解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始終以和藹可親的面容,熱情中添幾分平靜的表情來接待他們,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護士,消除緊張陌生感;尊重患者,讓患者信任,需經(jīng)常與其交談,了解其思想情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全面溝通,使病人感受到溫暖、誠懇以及自己被尊重[1]。
3.2.3 鼓勵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有些老年患者對疾病產生悲觀失望情緒,護理人員要鼓勵病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面對及認識疾病,提高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由于不服老心理,患者對自己機體功能產生恐懼失望,對周圍人的言語舉止非常敏感,因此護理人員在對其病情密切觀察的同時,要做到給予病人積極的暗示,根據(jù)患者不同的性格給予指導,解除精神上的壓力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治療的目的。
3.2.4 有針對性地提供護理服務
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一切從老年患者的需求出發(fā),讓護士有足夠時間貼近患者,使護理觀察被動變?yōu)橹鲃印?/p>
3.2.5 關心老年患者
關心老年患者需給予其精神支持和無微不至的生活照顧。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有生活方式改變而倍感不方便,但又不肯經(jīng)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護士的細心關照。護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細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煩外,還要充分考慮其特點和習慣,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處,考慮老人的飲食特點的同時盡量滿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強老人接受不喜歡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設備和布置也需考慮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輪椅,走廊和清潔室設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對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護理,既要遵循醫(yī)學護理原則,又要用個人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來指導工作,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能起到藥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使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2]。
【參考文獻】
【關鍵詞】舒適護理管理;老年靜脈輸液;應用效果
我院為探討老年靜脈輸液患者應用舒適護理管理方式進行護理的效果,將接收的722例行靜脈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并分別給予其常規(guī)護理及舒適護理,且效果顯著,其相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自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722例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12例,女性患者310例,患者年齡最小為62歲,最大年齡為84歲,平均年齡為73.2歲;本組所有患均神智清晰,且均可正?;顒?;以平均分配原則為依據(jù)將所有觀察對象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61例,兩組患者由同一小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護理小組3名成員文化程度均為大專。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361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管理方式進行護理,其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輸液前的舒適護理。護理人員應耐心的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并且要耐心的向患者講解輸液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輸液。同時護理人員還應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輸液環(huán)境,從而有效的增強患者的心理舒適感。
第二,輸液時的舒適護理。以患者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取合適臥位,同時應選擇彈性好、粗、直,且無靜脈竇的血管;且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穿刺技術,盡可能一次穿刺成功,穿刺后應利用膠貼進行固定,避免因針頭脫落等導致滲液、皮下淤血等現(xiàn)象發(fā)生。此外,輸液期間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認真對患者的輸液情況進行觀察,一旦有異常現(xiàn)象發(fā)生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第三,輸液后的舒適護理。輸液完成后應及時將針拔出,避免針頭回血,拔針后應順進針方向沿血管走向按壓3-5分鐘,并且要囑咐患者2小時內應盡可能避免洗手浸泡局部,避免穿刺部位發(fā)生感染現(xiàn)象。此外,拔針后10分鐘內護理人員應再次進行巡視,以防患者有不適現(xiàn)象發(fā)生。
1.3觀察指標
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的痛覺程度進行評分,其分值在0-10分之間,0分代表無痛,10分代表劇痛;同時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其共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不滿意四個等級[1]。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接收的722例老年靜脈輸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處理,組間比較則展開X2檢驗,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痛覺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護理后,其痛覺評分比較差異性顯著(p
表一 兩組患者痛覺評分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0 1 2 3 4-6
觀察組 361 151(41.8%) 120(33.2%) 81(22.4%) 9(2.5%) 0
對照組 361 29(8.0%) 12(3.3%) 35(9.7%) 155(42.9%) 130(36.0%)
2.2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361例患者中非常滿意211例,較滿意80例,滿意58例,不滿意12例,其護理總滿意度為96.7%,對照組361例患者中非常滿意151例,較滿意69例,滿意60例,不滿意81例,其護理總滿意度為77.6%,兩組比較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靜脈輸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常見的一項操作技術,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階段約90%左右的住院患者需行靜脈輸液治療,而長時間的輸液極易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精神壓力及不適感[2]。尤其是老年患者具有血管細脆、回血慢、血管硬化、彈性差等特點,加之多數(shù)老年患者多存在敏感、孤獨、自尊心強等現(xiàn)象,因而在靜脈輸液過程中更易出現(xiàn)不適感[3]。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要求,對于老年輸液患者不僅要順利完成靜脈穿刺,同時還應為其提供舒適的護理干預。隨著醫(y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舒適護理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舒適護理是一種個性化的、整體的、個性化的護理模式,將其應用于老年輸液患者的護理中可有效的增強患者的滿足感及安全感,且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痛苦,從而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助于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我院為探討老年靜脈輸液患者應用舒適護理管理方式進行護理的效果,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行舒適護理管理,且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痛覺評分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吳太梅.門急診老年靜脈輸液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