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伯牙絕弦翻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師應該在預習之前就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因為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初次接觸文言文,所以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很有必要,我覺得方法有這些:第一步,借助書中注釋。學生在熟讀文言文的基礎上,可以借助書中注釋來初步理解文言文大意。有了注釋,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積累去補充或去想其他語句的意思。翻譯雖然有些粗糙,但也能大致知道文中寫了什么。第二步,借助書中插圖。《伯牙絕弦》中就有一幅插圖,一人在彈琴,面對高山流水,神色若有所思;一人則好似仰空贊嘆,儼然一副沉醉的神色。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就可以看出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文言文后面只有幾個注釋,這對于理解全句或整篇文章的意思是非常難的,如果教師能正確指導學生觀察圖畫,了解圖畫的意境,那么對于這篇文章的大意學生就能達到基本理解了。第三步,通過電腦收集古詩詞或人物的時代背景資料。
學生通過剛才兩種方法,只能說是了解了大意。如果想要更深一層地領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就需要去了解其間有關的背景。如《伯牙絕弦》中伯牙的背景是:一位宮廷樂手,每天對著一群醉生夢死的達官貴人彈琴,他們只拿他的樂曲享樂,根本不會在乎你彈了什么?從中學生就可能知道他在遇到鐘子期之前內(nèi)心該是多么孤獨寂寞,之后又是多么激動興奮,所以在學習課文時也不難理解伯牙為何在鐘子期死后破琴絕弦。
悄悄靜思心潮翻,依依深情見筆端在課堂上,特別是教授詩詞、文言文的課堂上,如果給足學生潛心靜思的時間,給足學生品味的空間,讓學生掩卷凝神,一任思緒飛揚,就可以收到喧鬧無法達到的效果。這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佳時機,也是學生真正自主閱讀的表現(xiàn)。這樣,學生心靈的閘門容易被教師叩開,此時的教學也將涌動著生命的靈性,師生的潛能也將如花綻放。還是拿《伯牙絕琴》這堂課來說,教師播放《高山流水》這段樂曲,學生看著插圖,讓學生靜心想象當時的情景,感悟知音的可貴。本文來自于《江西教育》雜志。江西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怎樣才能讀出文言文的味道呢?在教學實踐中,小學文言文的誦讀教學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讀出“語言”味
這里的“語言”,主要是指文言文文本的語言形式。文言文具有較強的音樂感,讀起來抑揚頓挫、古樸悠然,有不同于白話文的特別韻味。初學文言文,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誦讀文本,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文言文的技巧,如:關注多音字的讀法,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把文本讀正確、讀流利;要引導學生體會斷句、停頓,讓學生感知語速、語調(diào),音斷氣不斷等方法,從而讀出文言文語言的
味道。
如《學弈》一課的教學:
師:讀古文講究“斷句”。有標點的地方當然需要停頓,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據(jù)它的意思,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需要拖個長聲。這樣讀,自己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聽懂。大家拿出筆來,聽老師讀一遍,注意聽老師讀到哪里沒有標點卻拖長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畫一條斜線。
(師范讀)
師:下面各自按照畫出的斜線朗讀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張些。
(生各自練習朗讀)
師: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后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jié)奏晃動。(師示范:“弈秋,通國這……善弈者也?!鄙Α#┠銈儎e笑,讀出滋味來的人都是這樣。你們也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
(生繼續(xù)練習,不少人搖晃起來,氣氛很熱烈。)
師: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眾笑)
師:好多了。再重讀一下這一句。(示范:“為/是其智/弗若與?”)注意是問號。
(生重讀此句)
……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看到,教者的講述、示范、標畫、練習,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感知文言文與白話文不同的語言形式,讓學生學會誦讀文言文。值得一提的是,教學文言文,教師的范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節(jié)奏分明、音韻優(yōu)美的教師范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較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誦讀節(jié)奏,讀出輕重緩急,讀出古文的韻味,從誦讀中感受到文言文語言的魅力。
二、讀出“意境”味
所謂“意境”,主要是指文言文文本語言中包含的內(nèi)容及思想、情感。入情入境可以對文本進行深入理解。讓學生獲得“意境”體驗,是離不開“讀”的。引導學生在誦讀中咀嚼文本中的語言文字, “意境”的解讀會越來越形象飽滿、情感豐富,仿佛文本中的那人、那物、那景、那情,就在眼前。有時候,聲情并茂的誦讀比費盡心思的逐字逐句翻譯更能引領學生進入意境、體驗情感??梢院敛豢鋸埖卣f,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意境的過程,“讀”才是首選策略。
如《伯牙絕弦》一課的教學:
師:善哉!“哉”字后邊一延長,好像琴聲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覺得你不僅“善哉”讀得好,你這個“峨峨兮”“洋洋兮”也讀得真好??!當你讀著這個“峨峨兮”的時候,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怎樣的畫面?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高高的泰山,顯得很巍峨。
師:巍峨高聳的泰山,請你再讀,讀出這種畫面來。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高聳入云的、頂立于天地之間的泰山。
師:體會得真好,把這樣的畫面讀出來。
(男生齊讀,很豪邁、很有感覺。)
師:不愧是鐵骨錚錚的男子漢,不愧是頂立于天地之間的泰山。第二句誰來讀?
(女生齊讀,很有感情。)
師: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好像讓我們看到了那寬廣的“江河”。這里的“江”是指我們中國的長江,“河”是指我們中國的黃河。想到這長江與黃河,你的腦海中跳出了哪些詞語或者詩句?
生:我的腦海中跳出了“波瀾壯闊、波濤洶涌”。
師:我聽你說這兩個詞語的時候,一點波浪都沒有。
生:(很有氣概地)波瀾壯闊、波濤洶涌。
師:就是這樣“波瀾壯闊、波濤洶涌”的江河,請你來讀!
生:我想到了一句詩,“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
師:正是這樣磅礴雄偉的泰山,正是這樣洶涌澎湃的江河,一起讀。
(齊讀,讀得很有氣勢。)
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以讀為本,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讀出了泰山的雄偉巍峨,讀出了長江黃河的澎湃洶涌,把理解與朗讀結合起來,用朗讀促進理解,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積累了語言,培養(yǎng)了語感,掌握了學習方法,獲得了理性的審美感受,這就是讀出來的意境味。
三、讀出“文化”味
這里的“文化”,是指文言文蘊含的人文內(nèi)涵。當我們面對經(jīng)過歷史淘洗的經(jīng)典文言文時,我們總能感覺到其文字背后博大精深的人文內(nèi)涵,也能深深體會到優(yōu)秀中華經(jīng)典文化需要我們代代傳承。
如《伯牙絕弦》一課的教學:
師:同學們,伯牙和子期,這知音的故事感動和溫暖著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靈犀、心心相印的中國人。就在故事發(fā)生300多年后的戰(zhàn)國時期,古書《列子》就記下了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記下了這對知音的名字――
生:俞伯牙,鐘子期。
師:時間在流逝,500多年過去了,《呂氏春秋》依然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對知音相遇時那最美好的瞬間――男生一起讀!
(男生讀)
師: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們在古詩中也都為那伯牙的破琴絕弦嘆息不已――女生一起讀!
(女生讀)
師: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們又用小說傳誦著這個千古佳話。
師: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這個課堂上,我們六(1)班的孩子也在無限神往地傳誦著這個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
(生集體激情背誦)
師:同學們,學習了今天這個故事,我想大家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稱他是你的――
生:知音。
師:(板書:知音)盡管我們知道,知音難覓,知音難求,但我們依然將懷抱著愿望,在生命中尋尋覓覓著我們的――
生:知音!
《伯牙絕弦》一文,“知音文化”是其語文價值核心。教師巧妙地將課后資料袋按時間梳理成五個節(jié)點,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還原故事場景,再配以聲情并茂的誦讀,將知音這份情演繹得蕩氣回腸、酣暢淋漓。這樣有情味的誦讀,留存在學生心中的,自然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自然就是“知音難覓”,自然就是“要繼續(xù)懷抱愿望,尋尋覓覓著生命中的知音”了,知音文化的浸潤當然就水到渠成了。
關鍵詞:小古文 目標 趣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2)05-0059-02
作者簡介:柯向妹(1977―),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福建泉州市泉港莊重文實驗小學語文教師。研究方向:閱讀與寫作。
小古文被稱為中華語文的“活化石”,不管是哪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均選編了經(jīng)典小古文。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小學生年齡特征及小古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小古文學習的興趣就成了小古文教學目標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呢?筆者做了如下嘗試:
一、趣讀
誦讀是小古文教學的命脈。小古文的表達方式與現(xiàn)代文有所不同,更具音樂美、對稱美及節(jié)奏美,尤其適合誦讀。小古文的誦讀形式豐富多彩:除常見的分角色朗讀、配樂朗讀、男女生輪讀、創(chuàng)設情境讀外,還可古文今文對照讀、根據(jù)平仄音律讀、插圖補白讀、古文版文本和現(xiàn)代版文本對照讀……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自由靈活地選擇。
著名特級教師戴建榮老師引導學生按照“平仄”規(guī)律吟誦詩文,深受學生歡迎。對于短小精悍的小古文,教者可以讓學生先用“―”“|”表示“平”“仄”,遵循音韻規(guī)律趣讀。如《鷸蚌相爭》語句的吟誦指導:
| ― ― | ― | ― ― | | ― ― ― ― |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這樣,既朗朗上口,又抑揚頓挫,詩文的節(jié)奏之美被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學生興致勃勃地嘗試,在快樂的誦讀體驗中親近小古文。
二、趣品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較、揣摩的方法對文本的意蘊和妙處進行語感分析。小古文的詞、句、段高度凝練,內(nèi)涵豐富,皆可納入品味范疇。
在《鷸蚌相爭》一文中通過比較,品味“箝”的精妙:
師:剛才有同學說“箝”就是“夾”的意思,那么直接把“夾”替換進句子,你們覺得怎么樣?
(學生思考,搖頭,但似乎說不出個所以然)
師:伸出你的手,試著做一做這兩個動作。
(學生伸出雙手,比劃著,若有所悟)
師:用一個詞來形容,可以說是――
(生的思路頓時打開,答案精彩紛呈:使勁地、用盡全身力氣地、牢牢地、竭盡全力、死死地等)
師:同學們都從力度上來回答,那么,從速度上來講,那是――
(生:迅速地、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電般等)
師:孩子們,想想此時此刻鷸蚌的心情,那么,鷸蚌又會怎么“箝”呢?
(生:狠狠地、互不相讓、毫不示弱等)
師:是的,在文本中,牢牢地、死死地、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地、迅速地、互不相讓地,這樣的“夾”,就可以說是“箝”。一個小小的“箝”字,讓我們感受到了鷸蚌相爭的激烈程度及二者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一個小小的“箝”字,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用字的精準與獨到。
通過“箝”和“夾”的比較品味,挖出了“箝”中無限的精彩,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帶領學生領略了古文所傳遞的情感和語言的魅力,在不知不覺中落實了教學目標。
三、趣拓
選編入教材的小古文大多出自《論語》《戰(zhàn)國策》《韓非子》等經(jīng)典,所選編的小古文背后或有膾炙人口的故事,或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或在謀篇布局、細節(jié)描寫等寫作方法方面有精妙之處可挖掘?!敖逃皇枪酀M一桶水,而是點燃一團火”(葉芝語),教師要適當取舍,巧妙拓展,開闊學生視野,努力點燃學生學習小古文及課外閱讀的興趣之火。
內(nèi)容方面的拓展?!耳柊鱿酄帯芬晃?,學生反復品讀感悟后,教師可告訴學生這則小小的寓言曾經(jīng)制止了一場戰(zhàn)爭。在學生迫切想深入了解之時,把《鷸蚌相爭》在《戰(zhàn)國策》中的原文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聽了蘇代的話后,趙惠王就消除了攻打燕國的念頭?適當?shù)耐卣?,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寓言的特點及魅力,也體現(xiàn)了古文濃濃的文化味。
寫作方法的拓展。著名特級教師林莘老師執(zhí)教《東施效顰》一文時,拋出“你怎么知道東施長得丑”這一話題,引導學生潛心會文,討論交流,學習“側面描寫”的方法,并適時引入《陌上?!穬?nèi)容:“行者見羅敷……但坐觀羅敷”,體會側面描寫之精妙。
情感升華的拓展?!恫澜^弦》一文,學生感受伯牙與鐘子期的情誼后,配樂誦讀悲痛欲絕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的短歌,學生深深地被這曠世“知音”之情感染,升華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趣說
不同版本的教材均為學生了解文言文內(nèi)容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如北師大版教材直接附譯文,人教版教材附注釋等,這也為學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挑戰(zhàn)教材,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文言文翻譯、創(chuàng)造得更生動有趣,甚至超越教材。如《鷸蚌相爭》一文中“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一句,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趣說:“一只河蚌張開殼兒在河灘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嘴里還哼著小曲兒,瞧,它多么愜意呀!有只鷸循聲望去,一陣激動:啊哈哈,我的美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嘴伸到蚌殼兒里去啄肉。歌聲戛然而止,突如其來的情況讓河蚌猝不及防,它急忙把殼兒合上,牢牢地夾住鷸的嘴不放?!边@樣的趣說,通過豐富的想象把文本創(chuàng)造性地讀“長”了,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五、趣演
小古文中人物形象很鮮明,比如《楊氏之子》中聰慧的孩子,《兩小兒辯日》中活潑可愛的小兒和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孔子,《鄭人買履》中迂腐的鄭人等。教學中引導學生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討論揣摩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試著辯一辯,演一演,激發(fā)興趣,領會主旨?!耳柊鱿酄帯芬晃闹校柊鱿酄幙芍^達到了你死我活的白熱化程度。教師讓學生組內(nèi)分好角色,合作表演“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學生情緒高漲。
表演中,學生感受到強烈的對比:那樣你死我活的激烈爭斗,到頭來卻是雙雙失去性命的可悲下場,這兩個場景鮮明而突兀地呈現(xiàn)在眼前,學生情緒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在哈哈大笑之余觸發(fā)深深的思考,心靈受到震撼。
六、趣“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