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務會講話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如何認識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
黨的*報告明確指出,我國“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這是一個重要的判斷!如何理解這一論斷?我覺得,至少應該從六個方面去把握和考量。
1、國民財富的增長。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資料,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繼2002年突破1000美元后(1100美元),2006年突破了2000美元,達到2010美元,翻了近一番,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世界銀行1999年公布的一個劃分標準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755美元以下為低收入國家;756~9265美元為中等收入國家,其中756~2995美元為中低收入國家、2996~9265美元為中高收入國家;9266美元以上為高收入國家。當年全球低收入國家平均為410美元,中等收入國家平均為2000美元,高收入國家為25730美元)。不要小看這2000美元,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因為:⑴概念不一樣,我們人均所對應的基數(shù)是13億人口,這與人口只有幾千萬的國家不可同日而言。⑵結構不一樣,雖然人均不算高,但是上海、北京等城市的發(fā)展水平絲毫不亞于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城市,甚至超過它們。⑶發(fā)展趨勢不一樣,我們是在一個不斷增長的軌道上,而有些國家卻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今年春節(jié)期間,我看了一本書,名叫《中國崛起策》,是一位留德博士寫的,寫的不錯。據(jù)他分析,考慮到人民幣中長期升值的因素,中國人均GDP在2025年之前突破10000美元甚至是更高的可能性非常大。按照國際標準,一個國家人均產值突破10000美元,就進入發(fā)達國家行列。如果沒有什么大的意外,中國人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數(shù)代人的強國夢想和理想將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xiàn)。當中國人均GDP跨越10000美元的重要數(shù)值之后,乘以中國在2025年時期的總人口,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有可能接近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美國是在1894年經濟總量超過英國一躍成為世界龍頭,到2007年這樣的領先地位已經持續(xù)了整整114年。其間,無論是德國、前蘇聯(lián)、日本,雖然都在不同領域對美國的領先地位提出了挑戰(zhàn),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曾幾何時,前蘇聯(lián)一度達到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日本在經濟鼎盛年代其經濟總量甚至達到美國的2/3,但是趕超美國的夢都一一破滅了。現(xiàn)在全世界都在競猜,誰是美國經濟“龍頭老大”的終結者。
2、國家實力的增強。便于大家記憶,我這里簡單地用“一二三四”來概括一下,即現(xiàn)在我國的官方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出口世界第二、進出口世界第三、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四。如果不是去年兌美元匯率歐元比人民幣升值更快,去年我國以美元計算的GDP就可能超過以美元計算的德國GDP,而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了。根據(jù)世界銀行統(tǒng)計,2003年至2005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高達13.8%,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qū)已經成了僅次于美元、歐元、日元的又一個“硬通貨”,現(xiàn)在,在塔吉克斯坦等中亞五國,在巴基斯坦、朝鮮、蒙古等周邊地區(qū),當?shù)劂y行都開辦有人民幣業(yè)務。這些無不彰顯出我們國家的實力。
3、國際地位的提升。且不說現(xiàn)在G7+2會議(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西方七國集團+中國、俄羅斯財長行長會議)需要我國參加,中國缺席不得,我這里只舉兩個小例子:今年開全國商務工作會的時候,我和張丹寧廳長一起去看望我駐英經濟參贊,她告訴我們,*召開后,英國首相布朗還帶領內閣成員專門研讀黨的*報告呢,你看有沒有趣?再就是今年春節(jié),有那么多國家的總統(tǒng)、總理通過各種方式祝賀中國的新春佳節(jié),美國、日本、歐盟、英國、法國、丹麥、俄羅斯、阿根廷、巴西等國家領導人都發(fā)表了春節(jié)賀詞,澳大利亞現(xiàn)任總理陸克文還用流利的中文祝福中國人民。試想,如果我們沒有相當?shù)牡匚唬思夷苋绱诉@樣重視嗎?
4、產業(yè)基礎的鞏固。我國去年鋼產量4.89億噸,占全球的1/3以上(36.4%),穩(wěn)坐全球頭把交椅(日本1.2億噸,美國9720萬噸);去年黃金產量276噸,已取代南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占全球黃金總供應量的1/10;煤、水泥和化肥產量連續(xù)四年居世界第一;谷物、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產量也連續(xù)四年居世界第一,茶葉產量在2005年升為世界第一;發(fā)電量世界第二;汽車新增產銷量世界第一,是全球第二大新車銷售市場(美國第1,1600多萬輛)、第三大汽車生產國(880萬輛),今年產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將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第3個產量突破千萬輛的國家。另外,紡織品、服裝、鞋類、彩電、摩托車、空調、DVD、集裝箱等700多種商品出口世界第一。這樣的產業(yè)基礎怎么不令人矚目?
5、制度創(chuàng)新的飛躍。對外:我國全面進入加入WTO后過渡期,貨物貿易的平均關稅從2001年加入時的15.3%降低到了2006年的9.9%;在WTO分類的160個服務貿易部門中,中國開放了102個,如銀行、保險、電信、零售、物流等,大大高于一般發(fā)展中國家,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已有76個國家承認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對內:內外企所得稅法合一等經濟法律體系不斷調整、完善,穩(wěn)定、透明的經濟管理體制逐步形成。
6、區(qū)域格局的完善。沿海開放、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西部大開發(fā)、中部崛起戰(zhàn)略的相繼出臺和實施,標志著我們國家960萬平方公里的全國區(qū)域戰(zhàn)略性布局已經完成,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更加強調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更加注重統(tǒng)籌區(qū)域發(fā)展與開放。
上面所講的六個方面都是實實在在的變化,是令所有中國人都引為自豪的大變化!任何事物的變化都將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中新階段的確立,往往都以重大事件作為其起始標志。譬如二戰(zhàn)后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建是以布雷頓森林會議為標志,我國改革開放是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起點。那么,我國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的標志又是什么呢?黨的*勝利召開和今年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我認為就是開放型經濟發(fā)展新階段的標志!進入這個新階段,我們的商品流動與要素流動、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出口與進口、吸收外資與對外投資、本地化與國際化等各方面均衡協(xié)調發(fā)展的要求將更加突出;對外開放已不是某個部門、某個領域、某個區(qū)域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問題;我們正面臨著從商品輸出逐漸向生產輸出和資本輸出、從尋求商品市場逐漸向尋求資源與要素市場、從世界工廠逐漸向世界公司的三個重大轉變!對此,我們商務戰(zhàn)線上的同志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我們思考問題、謀劃工作必須站在一個新的高度、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二、如何認識和把握面臨形勢的新特點
我和同志們在一起作過多輪分析,將今年商務經濟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分別概括為9個和7個。但是,如果綜合起來看,我覺得,今年商務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呈現(xiàn)出三大特點:一是多種因素相交織,不確定性明顯多于往年。次貸危機“傷筋動骨”,油價飆升“驚心動魄”,美元貶值“跌跌不休”,“三金”異動連破紀錄,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地緣政治因素,如美伊關系,朝核問題,美、俄、英、法等大國領導人相繼更迭,周邊部分國家政局不穩(wěn)等,都增添和擴大了對外經貿工作中的不確定因素和不確定擺幅。二是多重挑戰(zhàn)相疊加,困難程度明顯大于往年??梢哉f,多種不利因素是同時、同向、集中、連續(xù)向我們襲來,呈現(xiàn)疊加聚合態(tài)勢。如果說我們過去應對一兩個不利因素尚胸有成竹的話,那么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間能否同時化解這么多不利因素,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即便能一時扛得住,能否長時間鍥而不舍地頂住并跨過這重重坎,則是一個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三是國際國內相融合,互動性明顯強于往年。這種互動性不僅體現(xiàn)在緊密程度上,還體現(xiàn)在傳遞速度上。最顯著的例證就是,去年以來國際市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特別是石油、鐵礦石和糧食的大幅上漲已經迅速明顯傳導到國內相關產品;美國次貸危機先后重創(chuàng)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qū)主要股市,也使躍躍欲試挑戰(zhàn)新高的中國股市挨了當頭一棒。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似乎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聯(lián)系緊密、互動共振。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關注國內還要關注國際,不僅要關注商品市場還要關注資本市場。這對我們的能力水平、知識結構、駕馭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對于商務經濟而言,我們在引用*報告指出的“機遇大于挑戰(zhàn)”的基本結論之外,還作出了“壓力大于往年”的新判斷。
三、如何落實商務經濟發(fā)展的新要求
黨的*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總道路。據(jù)此,陳德銘部長在全國商務部會議上提出,抓住發(fā)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zhàn),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最根本的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f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商務發(fā)展道路。處在新階段、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如何落實這一新要求,結合我省商務實際,關鍵是要抓好“九個結合”:
一是要把國情意識和世界眼光更好地結合起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基本國情,但同時處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之下。我國人口多,發(fā)展外向型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不能丟;我國人均資源少,必須在建立多元穩(wěn)定可靠的資源保障體系上找出路;如此等等。這就要求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立足國情、發(fā)展統(tǒng)一大市場、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的有效途徑來。二是要把謀求商務發(fā)展與服從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更好地結合起來。今年的重點就是要為宏觀調控服務,自覺地按照“兩個防止”的要求,將商務發(fā)展納入“控總量、穩(wěn)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軌道。三是要把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更好地結合起來??倳泚砦沂】疾旃ぷ鲿r明確提出要拓展對內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qū)域發(fā)展分工,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好對外開放的同時,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內開放,實現(xiàn)對內對外開放的相互促進。四是要把貿易投資與產業(yè)發(fā)展升級更好地結合起來。外經貿的發(fā)展始終有賴于產業(yè)的發(fā)展,包括一產、二產和三產;反過來,外經貿的發(fā)展也有助于推動產業(yè)的調整升級。目前,我省正處于產業(yè)升級的關鍵時期,外經貿應主動貼近、有所作為、有更大的作為。五是要把“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這是我國對外開放處在新階段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開放型經濟水平提升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們“引進來”的條件越來越好,“走出去”的時機也越來越成熟。我們應該更多地思索如何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參與國際分工,在國內國際因素的綜合作用中創(chuàng)造發(fā)展條件,在國內國際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中拓展發(fā)展空間。六是要把擴大商務規(guī)模與提高質量效益更好地結合起來。發(fā)展不夠、規(guī)模不大依然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最現(xiàn)實的問題,但絕不能一味追求規(guī)模而放松質量效益。沒有質量和效益的增長沒有意義,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將商務經濟發(fā)展真正納入科學發(fā)展的軌道,切實把工作重心放在轉變商務經濟發(fā)展方式上。七是要把提升城市商業(yè)水平與開拓農村市場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快城市流通現(xiàn)代化、提升城市商業(yè)發(fā)展水平,毫無疑問是擴大消費的重要著力點,但農村市場、農民消費仍是重頭,切不可忽視。農村流通設施和市場體系建設還比較薄弱,需要我們花更多的精力、以更大的力度積極加以推進。八是要把市場自發(fā)調節(jié)與政府主動調控更好地結合起來。這主要是因去年以來肉、食用油、成品油等商品供應趨緊和價格波動而引發(fā)的思考。國內商業(yè)已高度市場化,生產資料和消費品95%以上均由市場調節(jié),多了少了不行、高了低了不行、冷了熱了也不行。我們應積極探索分類管理、多方聯(lián)動、應急應對的有效機制。九是要把保持當前快速發(fā)展勢頭與不斷增強發(fā)展后勁更好地結合起來。這也是我們現(xiàn)在要考慮的。我們已經連續(xù)5年保持了進出口年均增長3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35%以上、對外經濟合作完成營業(yè)額年均增長4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近14%的快速增長勢頭。從經濟發(fā)展周期規(guī)律來說,繼續(xù)保持如此高的增幅已是很難,而今年我們又面對多重困難疊加聚合的態(tài)勢,再加上日趨激烈的橫向競爭壓力,這就需要我們使出全身解數(shù),集中全部智慧,進一步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不斷增強持續(xù)增長的后勁。
四、如何深化商務經濟發(fā)展新舉措
從去年9月份開始,廳黨組就對今年商務工作目標、思路和舉措進行過多輪研究。外貿,主要是通過九個方面的轉變來推進外貿增長方式的大轉變;外資,主要是通過抓好八大重點來提升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外經,主要是依托“五大主體”、沿“八條線”來推動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的創(chuàng)新;內貿,主要是通過實施十大工程來保障市場供應和擴大消費需求。這是工作思路,實際工作絕不能停留于此,措施要跟上,并要有可操作性。
以外貿工作為例,我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工作思路進行了細化,以推動實現(xiàn)“九個轉變”。從工作角度,一共制定了40項措施,每一項措施都有具體的商品、企業(yè)、項目或活動為依托,進行任務分解,提出時間、進度要求;從企業(yè)角度,逐個排出了進出口過億美元或者具有過億美元潛力的大企業(yè)26家,今年預計出口過千萬美元的機電產品出口企業(yè)61家、高新出口企業(yè)21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yè)37家、農產品出口企業(yè)22家和加工貿易企業(yè)36家,以及重點出口基地和出口產業(yè)集群;從產品角度,也排出了進出口過億美元大商品31個,并按照機電、高新、紡織服裝、農產品四大類對其中今年預計出口過千萬美元的品種進行了摸排分析,比如機電產品有45種、農產品有14種、高新產品有10種;從考核評價角度,一改過去重數(shù)量、輕質量和效益的指標體系,而按照符合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的新評價體系,采用17個主要指標、23個輔助指標進行考核評價。以此形成縱橫交錯的立體化的發(fā)展舉措和保障機制,確保目標實現(xiàn)、工作落實。
外資、外經、內貿工作都要這樣,都要緊緊抓住重點項目、重點企業(yè)、重點工程、重點活動等,具體細化,并在推進過程中不斷增強執(zhí)行力和協(xié)同力,逐項逐項抓好落實。
五、如何正確評價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有個部門的同志說了這么一個觀點,大意是,我省去年凈出口很少,只有17.1億美元;凈出口增量更少,只有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0多億元,只相當于去年GDP增量的1.8%,因此,結論是,我省的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量主要是投資、其次是消費,至于進出口的作用則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這個觀點,乍一聽,似乎很有“理論味”。其實,深究下去,這個結論既“不理論”,更不符合實際。如果按照這樣的思想邏輯來指導工作,那將是貽害無窮。這決不是危言聳聽!用凈出口衡量外貿對GDP增長的貢獻,源于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后來在西方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又引申出投資、消費、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測算。應該說,這種算法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也有一定的核算意義,但僅此而已,決不能簡單拿來應用到中觀這一層面。凈出口是出口與進口的差額,是從國家(更準確地說是單獨關稅區(qū))的層面上來衡量的,從省、市這個層面來說,講“凈出口”并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如果再以此來測算對本地經濟增長的作用就更容易引出荒謬的結論來。
按照這種邏輯,進口越多,則凈出口越少,貢獻率也就越低。這符合實際嗎?馬鋼公司去年鋼產量1400萬噸、銷售收入達500多億元,銅陵有色去年銅產量60萬噸、銷售收入超400億元,這是我省最大的兩家工業(yè)企業(yè),而馬鋼公司的原料×%依賴進口、去年進口鐵礦砂×萬噸,銅陵有色的原料×%依賴進口、去年進口銅礦砂×萬噸,試想,如果沒有這些鐵礦砂、銅礦砂的進口,馬鋼公司、銅陵有色怎么能實現(xiàn)近1000億元的銷售收入!如果少了這1000億元的銷售收入,相應地GDP增長肯定也少了一大塊。反過來說,這是不是一種拉動力量呢?更何況,進口資源和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對推動產業(yè)技術升級、降低生產成本,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照這種邏輯,我省企業(yè)出口增加,似乎也不那么重要。這對指導經濟工作來講也是極其有害的。奇瑞汽車去年出口11萬輛轎車,全國第一,今年很可能增加到15萬輛以上,到2010年以后將會增加到40萬輛。這不僅有利于擴大奇瑞的生產規(guī)模,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國際競爭力、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奇瑞是我省公認的經濟增長點,如果沒有出口,這個增長點又如何長粗長壯?奇瑞是中國民族汽車品牌的旗幟,如果不出口,這面旗幟又怎么能在世界上揚名立萬?很顯然,擴大出口不僅對奇瑞增強國際競爭力有好處,對拉動我省經濟增長也同樣重要。
按照這種邏輯,還有兩種情況就更不好解釋了。如果進出相等,則凈出口為零,那是不是外貿對經濟增長就一點貢獻都沒有呢?如果進大于出,則凈出口為負,那是不是外貿對經濟增長不僅沒有貢獻反而拖了后腿呢?
放眼全球,我們很容易找到進出口少、開放度低而經濟增長不快的國家和地區(qū),但很難找到進出口多、開放度高而經濟增長慢的地方。就是我們省內的市縣也是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說,安徽欠發(fā)達,就是開放型經濟發(fā)展不夠,就是進出口發(fā)展不夠!當然,大力發(fā)展外貿也必須自覺貫徹科學發(fā)展的要求,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外貿增長的質量。努力擴大出口,但“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不能再搞;不斷增加進口,主要是多進口省內擴大生產急需的資源和先進技術、重要設備。
六、如何看待次貸危機
美國房地產業(yè)是2001年后支撐美國經濟的主要支柱,規(guī)模超過2萬億美元,占美國當年經濟的比重大約為1/5,占美國家庭整體凈資產的1/3以上。美國消費者購房資金主要是銀行貸款。住房按揭貸款根據(jù)貸款對象的信用情況,一般分為優(yōu)質、次優(yōu)與次級抵押貸款三類。次級抵押貸款主要是針對收入不穩(wěn)定、信用不太高的人群,使得一些原本難以申請到貸款的低收入者也能夠貸款買房,實現(xiàn)居者有其屋。由于此類貸款風險較高,因而貸款利率也較高。引起全球金融動蕩的就是次級貸款以及由此衍生的次級債券,所以有人稱次貸危機,也有人稱次債危機,實際上同指一回事。
次貸危機是怎樣形成的呢?它的傳導路徑是怎樣的呢?2001年“9•11”事件和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滅后,美聯(lián)儲為防止經濟下滑,將聯(lián)邦利率從3%一路降至2003年的1%,并維持長達一年多時間。同時為促進房地產業(yè)發(fā)展,美國政府出臺了諸多鼓勵居民購房的促進政策,如貸款購房支付的利息可抵減應稅收入等等,促使美國人買房熱情不斷升溫,開始擁有自己住房的“圓夢之旅”。1995年美國家庭擁有的房地產資產總值不超過8萬億美元,2005年底已升至21.6萬億美元,在家庭財產中的比例提高到56%。在2001~2005年期間,美國房價強勁上升,房價上漲預期又增強了購房者借款買房的動機。這其中次級抵押貸款功不可沒,創(chuàng)造出了巨大購買力。1995年次級抵押貸款發(fā)放約650億美元,2006年末達到1.22萬億美元,次級抵押貸款占全部房貸的比例從不足5%躍升到2006年的20%,推動了房地產業(yè)繁榮。
為了轉移、分散次級抵押貸款的風險,美國的房貸機構借助于發(fā)達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金融衍生工具,將住房抵押貸款等相關資產證券化,并迅速成為金融市場的新熱點。把次級貸款變成次級債券是一個資產證券化
的過程,其金融衍生鏈較長。大致是:⑴個人貸款者向放貸機構申請次級抵押貸款;⑵房貸機構發(fā)放貸款,然后將抵押貸款的債權打包出售給商業(yè)銀行或投資銀行,變現(xiàn)后再放貸;⑶商行或投行將買入的抵押貸款債權加上購買的汽車抵押貸款等其他類型的抵押貸款,混合后按照一定方法重新切片組合,打包成符合投資標準的債務抵押證券,由信用評級機構評定出信用等級;⑷商行或投行通過金融市場,將債務抵押證券出售給世界各地的購買者。由于次級債券的收益高,吸引了全球的銀行、公募基金、對沖基金、退休基金等投資者競相購買,推動了次級債券市場的興旺。
然而,好景不長。自2006年年中,連續(xù)幾年上漲的美國住宅市場開始下滑,而且越來越多的次級貸款進入利率重置期,即貸款2年后的利率要重新按照現(xiàn)時的利率確定,而此時利率又處在較高的水平,貸款人的負擔成倍增加,無法償付貸款利息,違約率不斷攀高,最后房屋被收走拍賣。據(jù)美國貸款銀行委員會估計,因違約被收走住房的,2005年有70.5萬戶,2006年超過100萬戶,2007年有135萬戶,預計*年會達到144萬戶。拍賣房屋的總量已經達到現(xiàn)有房屋總量的45%,房屋供過于求,促使房價進一步下跌。
房貸機構一方面壞帳不斷增加,收回的住房又賣不出去,且房價不斷下跌,資產快速貶值,另一方面又無法通過發(fā)行次級債或向銀行借貸來融入資金,資金鏈斷裂,導致破產或出現(xiàn)信用危機。從2006年11月到去年底,全美共有80多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宣布停業(yè),其中11家已經宣布破產,包括美國第二、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和美國家庭抵押投資公司。
基于次級貸款基礎所發(fā)行的次級債券,其價值則隨之一落千丈,要么無人購買無法脫手,要么債券發(fā)行商倒閉,次級債的最終持有者不得不承受巨額虧損。美國最大的銀行花旗集團在次貸投資的損失約在550~1000億美元,瑞銀集團已宣布減記137億美元資產,美國第二大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宣布虧損39.5億美元。日本的銀行、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持有的美次級債投資相關損失將達530億美元。次貸危機所造成的直接損失,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開始估算是500~1000億美元,但隨后不久修改為1500億美元。高盛銀行和德意志銀行去年底得出同樣的結論,認為次貸危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達到400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股市價值的2.5%。
美國次貸危機,既是房地產市場、信貸市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風險一并爆發(fā)的導火索,也是美國經濟周期變化的先兆。
形成次貸危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縱觀次貸危機的發(fā)展過程,有三個因素最為關鍵:一是利率政策的前恭后倨。聯(lián)邦基金利率在2003年達到近40年來歷史最低點1%,資金成本低,消費者可以不計成本的貸款買房,巨大的需求又不斷推高房價。但自2005年開始,美聯(lián)儲為防止通脹先后17次加息,利率升至5.25%。高利率最終壓趴了貸款人,從而引起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前美聯(lián)儲主席格林斯潘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承認,他任職期間實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長了美國房價泡沫。二是次貸發(fā)放的無根無蒂。為爭奪客戶,獲取更高的利益,房貸機構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的無門檻房貸政策,放松了風險管制。寬松的貸款資格審核活躍了房地產交易,但也埋下了危機的種子。三是評級機構的推波助瀾。把資產質量不好的住房抵押貸款轉化為能在市場上出售的BBB級以上證券,關鍵在于通過一定的專業(yè)手法進行信用增級。而標準普爾、穆迪等信用評級公司,僅僅是通過數(shù)學模型分析、而不是就基礎資產的質量來評定債券等級,從而放大了次級債券的風險。
次貸危機對全球和我國可能造成哪些影響呢?次貸危機不僅影響到虛擬經濟還影響到實體經濟,不僅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而且還波及我國。
對全球經濟影響:⑴股市走跌。全球股市從東跌到西,已有38個股市正式步入熊市(熊市一般是指股市12個月內跌幅超過20%)。摩根士丹利新出的報告稱全球股市市值已蒸發(fā)5.3萬億美元。⑵信貸變緊。危機爆發(fā)后,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和債券套現(xiàn)離場,加之銀行等金融機構“惜貸”,在短期迅速造成全球流動性由過剩轉為不足,從而影響企業(yè)發(fā)展和消費市場需求。⑶經濟趨緩。美國個人消費者的消費占GDP72%左右,由于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價格的下降導致財富效應的逆轉,將導致個人消費的大幅度下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將美國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下調為2.2%,低于前年的2.9%,預計歐元區(qū)2007年經濟增長2.2%,也低于前年的2.8%。預期全球經濟2007年和*年將分別增長4.9%和4.1%,均低于2006年的5%。
對我國經濟影響:⑴境外資產縮水。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購買了部分次貸證券,估計損失約100億元。此外,參股的海外金融機構股價下跌造成的損失也可觀。例如,目前花旗銀行的股價已比近一年來的最高點下跌了51.5%。去年我國投資到海外的4只QDII基金現(xiàn)均跌破面值,折價達20%,賬面損失超過250億元。⑵股市連帶受挫。現(xiàn)在全球經濟就像一個大“股市”,美國是“龍頭股”,中國是“成長股”,“龍頭股”出了問題,大盤肯定不穩(wěn),“成長股”也會受到制約和影響。特別是香港股市與美國股市聯(lián)動性強,而中國股市又由于眾多國企大藍籌股同時在內地、香港上市,形成A股、H股比價效應和聯(lián)動壓力。元月28日,國際股市的跌勢迅速反映到內地股市,上證綜指暴跌342.39點,跌幅7.19%,深成指也下跌1116.18點、跌幅6.45%,兩市有640多只股票跌幅超過9%。⑶出口遭遇寒流。主要有:一是家具、電子產品與紡織品行業(yè),由于其出口依存度達30~80%,因此可能受影響最大;二是鋼鐵、鋁、銅等金屬行業(yè),因為美國是這些產品需求和定價的重要決定因素;三是美國經濟的減速,消費者需求下降,貿易增幅將隨之回落。四是美國客商拖欠貨款的現(xiàn)象抬頭,應收賬款的風險提高。⑷升值壓力凸顯。美國為緩解經濟減緩,5次降低聯(lián)邦基金利率,而我國為抑制流動性過剩、防止通脹,去年以來連續(xù)11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6次加息,“一減一加”,中美利差擴大(聯(lián)邦基金利率3.0%,我國一年期貸款利率7.47%),形成“反向利差預期”,資本逐利的特性將會驅使更多的國際資本涌入我國,加劇我國流動性過剩,加重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目前美歐所實施的拯救措施有那些呢?由于發(fā)達國家之間在應對次級貸問題上有共同的利益,因此他們在應對次級貸問題上較為協(xié)調一致,尤其是美聯(lián)儲、財政部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政策。近日,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也出手,實施救市計劃。⑴聯(lián)手注資。僅2007年7、8兩個月,美歐等央行聯(lián)手向金融市場累計注資達8557億美元(其中:美國1472.5億美元、歐洲約6441.6億美元、日本467.73億美元),超過印度2006年的GDP(8499億美元,IMF數(shù)據(jù)),用于增強金融市場流動性。歐盟央行去年12月20日還再次投入3500億歐元巨額注資救市。美聯(lián)儲自去年12月以來,又5次向銀行系統(tǒng)注資達1300億美元。⑵大幅降息。美聯(lián)儲自去年9月份以來,連續(xù)5次下調聯(lián)邦基金利率至3%,特別是今年1月22日一次性下調了75個基點,創(chuàng)23年降幅之最。⑶減免稅收。美國會已批準總額達168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其中,每個美國工人可享有300美元的稅收減免,一個家庭最高可享受1200美元的稅收減免。延長企業(y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期限,即由兩年提高至五年。⑷凍結次貸利率。政府出面與抵押貸款服務商協(xié)商,凍結進入利率重置期的次級房貸利率5年,大概能減輕120萬戶貸款購房家庭負擔。⑸組織托市。在美聯(lián)儲、財政部的支持下,美國最大的三家銀行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銀行組建規(guī)模達750億美元超級基金,用于購買次貸資產,避免信貸市場進一步惶恐不安。⑹股權轉讓。為了填補資金缺口,花旗銀行出售了部分股權給阿聯(lián)酋的阿布扎比投資公司,換取75億美元資金。美林公司向新加坡淡馬錫出售了44億美元的普通股。摩根士丹利向中國投資公司出售了50億美元(9.9%)的可轉換股權證券。
次貸危機引發(fā)了美國經濟減速下行的風險,進而會對世界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多管齊下、多國步調協(xié)同的“雞尾酒式療法”,將會緩沖次貸危機帶來的沖擊,世界經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轉折。2月9日,西方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會議閉幕時發(fā)表共同聲明指出,當前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不確定性增加,但其整體基礎依然非常穩(wěn)健。2月11日,美國總統(tǒng)布什提交國會審閱的年度《總統(tǒng)經濟報告》中,仍預計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7%和3.0%。
七、如何看待流動性過剩
近幾年來,“流動性過?!币辉~在討論中國宏觀經濟現(xiàn)象和政策問題時被反復引用,而且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由于流動性過剩可能會誘發(fā)宏觀經濟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經濟和金融運行的突出問題之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現(xiàn)在人們所講的流動性是指貨幣的流動性。貨幣流動性過剩就是指貨幣數(shù)量遠遠超過貨幣需求,過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商品和資產。它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但卻是經濟結構深層次矛盾的反映。流動性過剩這一概念是相對而言的,由于貨幣流通與經濟發(fā)展兩者關系的復雜性,而且與匯率利率、國際收支、貨幣政策等息息相關,因此過剩與否目前似乎還沒有一個權威的標準來衡量。主要是通過經濟運行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一些異?,F(xiàn)象,來推導出這個結論。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資產價格上漲,主要是股市、樓市價格高漲。2007年末滬深市值總和達32.7萬億元,兩年半的時間膨脹10倍。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去年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7.6%,漲幅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二是商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shù)(PPI)上漲。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一路上揚,連續(xù)10個月超過3%的警戒線(12月上漲6.5%),全年達到4.8%,漲幅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shù)(PPI)漲幅也呈現(xiàn)攀升趨勢,11月份達到4.6%。
是什么導致流動性過剩呢?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三條:⑴國際收支的大量順差。我國連續(xù)多年的貿易、投資“雙順差”,加上外匯管理體制的原因,致使官方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央行被動投放基礎貨幣,從而導致國內流動性過剩。我國貿易順差從2002年的304億美元擴大到2007年的2622億美元,資本及金融項目順差從2002年323億美元擴大到2007年上半年的902億美元(全年數(shù)字尚未出來),加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大量的國外熱錢通過不同渠道進入國內,使得外匯儲備從2002年末2864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末的1.53萬億美元,年均增長近40%。2007年當年新增外匯儲備4619億美元,按照年平均匯率7.6折算,央行需新投放基礎貨幣3.5萬億人民幣。當然,央行不一定就要新增這么多基礎貨幣。這幾年人民銀行已采取發(fā)行央行票據(jù)、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方法,對沖因外匯激增而新增的基礎貨幣,僅2007年央行通過央行票據(jù)凈回籠0.44萬億元,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回籠2萬億元,加上購買財政部0.75萬億元特別國債,已吸收當年新增基礎貨幣約3.2萬億。但是,原來通過外匯儲備投放的基礎貨幣存量部分仍在流通。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是導致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⑵金融部門的效率提高。這是大家較少關注的一個因素。一是銀行資產質量大為改善。前幾年,國家剝離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2.4萬億元,占2005年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總資產的12.1%,資產的流動性大幅提高;二是銀行實力顯著增強。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相繼股改上市后,商業(yè)銀行的資金充裕,資本的擴張沖動和信用創(chuàng)造能力大為提高;三是資金結算效率迅速提高。央行大額實時支付系統(tǒng)平臺的(5萬元以上匯轉)開通運轉,使跨行資金結算實現(xiàn)“零在途”(2007年日均處理1.47萬億元),資金周轉加快。由于金融部門的效率提高,使得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源源不斷的增加。⑶金融手段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主要是銀行卡、網(wǎng)上交易等非現(xiàn)金交易方式迅速擴張。據(jù)央行統(tǒng)計,截至2007年底,我國銀行卡發(fā)卡總量已達14.7億張,全國人手一張還多。去年我國居民刷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總額的比例達到21%。2007年全國網(wǎng)絡購物市場銷售額突破500億元大關,達到594億元。國內網(wǎng)上購物老大——淘寶網(wǎng)去年實現(xiàn)交易總額433.1億元,超過家樂福和沃爾瑪在華銷售的總和。這些非現(xiàn)金交易方式的大量使用,使得銀行備付金(現(xiàn)金)可以保持在較低的水平,絕大部分資金是以存款狀態(tài)存放,從而使銀行派生存款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市場流動性更加充沛。
我們從事商務工作,對炒得很熱的流動性過剩問題不能熟視無睹,應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從發(fā)展階段性特征來看,我國處于快速發(fā)展和實現(xiàn)趕超階段,這一時期發(fā)展中國家通常面臨著資金短缺,需要外部資本輸入,我們似不應該出現(xiàn)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而且,在目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美國經濟下滑趨勢明顯的大背景下,對我國流動性過剩問題,我覺得至少有三個問題值得我們大家進一步深入思考。一是美歐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若進一步蔓延和擴大,是否會傳導到國內引致我國的流動性過剩出現(xiàn)拐點,突然出現(xiàn)流動性緊縮,進而制約商務經濟發(fā)展?二是美國在減息、減稅,執(zhí)行極度寬松的貨幣、財政政策,而同一時間我們卻在加息、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和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這種反向操作會不會使我國經濟“硬著陸”,甚至步入衰退,從而錯失商務經濟大好的發(fā)展機遇?三是宏觀調控向來有時滯性,當美國外需不足傳導過來、國內需求又難以替代,我國經濟是否有可能產生滯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