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次道德引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在善和惡的兩極中進行道德思維,殊不知,善中可能帶有某種程度的惡,惡中也許有某種程度的善。次道德問題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我們不能不面對的道德問題。辯證看待、適度肯定和正確引導次道德將會對社會發(fā)展和文明進步起到積極作用。
一、道德與次道德
道德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精神性的,旨在追求個人完善。一是實用性的,旨在維護社會秩序。哪筆者在本文中所論述的道德就是從實用性出發(fā)的。道德,就是人們普遍認可的善的社會行為。這種善的社會行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是利他的行為。這種行為既包括對他人、對社會的行為,同時也包括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自己對自己的行為。就善本身來說,它必須是具有價值內涵的正義和體現正義要求的人格的結合的體現,是個體至善與社會至善的辯證統(tǒng)一,這是絕對的。在倫理學辭典里,至善被表述為最崇高的善,是“存在等級中最高實在,是個人的倫理道德行為”。因而,“善”即道德。這樣,根據善的程度,道德又可以分為“完美道德”和“瑕疵道德”。完美道德即完美的善,就是指人們社會行為的最高境界,是最高層次的社會行為和品質。它“大公無私”、“全心全意”、“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可以把它稱做“至善”。但社會生活中有很多現象并不是純粹的善,這種善有可能是先惡后善、惡中帶善,也有可能是善中帶有小惡的善。這些善可以說都是帶瑕疵的善,但歸根到底還是一種善。我們把這種善叫做次道德。
從道德層次上來看,次道德是次于完美道德的。相對于完美道德而言,它是不完美的,是次等的,是帶有瑕疵的道德。完美道德是人人應當追求的高尚道德,是我們的道德目標。而次道德,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真實存在的道德。在傳統(tǒng)意義上,人們看待道德時總是習慣采用純粹的方式,所認可的道德是“純而又純”的,善就是絕對的善,惡就是絕對的惡。一種行為要么是道德的,要么就是不道德的;一個人要么是講道德的,要么就是不講道德的。具體到道德價值實現的過程,也是從內容到形式都必須是純粹的“善舉”,否則就會招致非議。事實上,用這種方式講道德太難,它不僅不能夠提升人們的道德水平,相反,還可能會引發(fā)道德資源的流失。次道德屬于道德層次里的最底層,因為它是帶著瑕疵的。但它又是一種“從人性的全部特點看都應當珍視的東西”。就在于它是人從情感和心理上對善的本性的回歸,因此,次道德表現出來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道德意識現象。次道德應該是人類靈魂中有可能使人向天使轉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應當正視它、激活它,讓人們摒棄靈魂中的假、惡、丑,積極向真、善、美的方面轉化。
從運行機制上看,次道德是自我道德內化的一種體現。這是一種從內心深處受道德良知的驅使,讓罪后心理抗拒中止的自我道德感化的心理內化活動。這種自我道德內化活動不需要外在的強制措施,只需要內在的道德意識復蘇(覺醒)。或者,只要堅守住那部分道德意識,使傷害不再擴大??紶柕挛樘卣f,“良心是一種心靈的能力,每個人依靠它來發(fā)現道德的法則,以指導自己的行為。它是理性,為我們發(fā)現絕對的道德真理。”婀良心是一種內在的、能被人們自覺意識到的且隱藏于內心深處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它是在一定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基礎上,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義務在個體心理中經過長期積淀而成的。作為個體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心體現著個體踐履社會道德的標準和尺度。而作為一種道德責任感,它是對履行道德義務的一種自覺性,如果說道德義務是他律和自律的統(tǒng)一,那么,良心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德自律。它一經形成,就會以道德自律的形式規(guī)約和調控著自身的道德行為,對個體道德起著內控機制作用。對個體來說,良心一旦形成,往往會有一種穩(wěn)定不變的“鞏固性”和理所當然的“公理的性質”。在現實社會中,次道德主體受道德良心的驅使,中止罪錯后心理抗拒,主動投案自首坦白交待或自動改惡從善者不乏其例。例如,2004年2月24日《燕趙都市報》報道,一位記者收到一個竊賊寄來的掛號信,說他在北京公交車上盜走了一個男青年的包,翻看了包內的日記本后發(fā)現,這是一個窮困潦倒之人。他內心深處受到很大的觸動。為此他對著日記本起誓,今后不再作竊賊,并將贓物用膠帶封好寄給報社,希望找到失主,以減輕良心的折磨。再如:2007年9月28日,吳女士和丈夫在商場購物,兩人看衣服時將自己的手提包忘在了服裝攤的沙發(fā)上,當發(fā)現時,手提包已經沒了蹤影。10月8日上午,吳女士的愛人在家里接到一個郵包(大信封),打開一看,里面裝著吳女士的身份證、銀行卡和駕照,顯然是那個偷包的小偷寄來的。以上兩個案例里小偷還物的行為就是自我道德良心內化的表現。
從倫理價值取向看,次道德本質上正是社會主流道德的真實內涵和價值取向的體現,都表現出引導人從善棄惡或止惡向善的傾向。如果把次道德從主體的行為過程中抽出來單獨審視就不難發(fā)現,所謂次道德其實就是“主道德”。上面案例中的竊賊寄還贓物的行為如果單獨拿出來看。顯然就是一種道德行為,是與人為善的表現,是社會的“主道德”形式,是具有道德價值的行為,是有正價值意義的。倫理學是一種價值科學,“價值方式”是道德獨有的規(guī)范方式,道德是以價值方式來認識客觀事物、調節(jié)現實關系的。所謂的“價值方式”就是以是非、善惡為標準對客體價值的認識和判斷。它來源于人的善良意志,與社會上層建筑中的其它規(guī)范方式——例如法憑借的“權利方式”以及政治憑借的“權力方式”——相比“價值方式”是非強制性和相對客觀的。次道德作為一種道德認識,在實踐過程中就是圍繞著客觀世界的善與惡的價值判斷來規(guī)范人的行為和調整事物合理存在秩序的。因此,次道德的內容與社會生活中的法律規(guī)范和政治規(guī)則不同,它同道德一樣,是以“價值方式”貫徹實施的。
如此看來,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首先,次道德歸屬于道德范疇,是一種道德行為。其次,次道德的主體是實踐中的人。不僅只是特定人群,而是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都有可能會做反映次道德的事。再次,次道德認識和規(guī)范事物秩序的手段是人的善良意志。次道德是主體良心的體現。次道德的本質涵義有以下兩點:第一,次道德的核心關鍵是“絕對”惡中相對的“善”,研究次道德就是把惡行分解開來,專門研究其中所具有的積極意義;第二,次道德目的是人類自身對惡的活動或行為的一種特殊的制約,以阻止惡的活動或行為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善與惡是道德矛盾的統(tǒng)一體,且如影隨形同時存在。人類的善向前一步,惡也會向前一步。就人類而言,向善不易,入惡卻不難。人類世代竭力,使用各種手段來引導人們向善,制止人們入惡。在《矛盾論》中提出:“一切矛盾的東西,互相聯系著,不但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義?!痹谝粋€具有良知的人心中,惡與善就是互相矛盾的兩個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其思維、行為既可以向惡方面轉化,也可以向至善方面轉化。次道德是帶惡的善,我們不承認或否定次道德這種善存在的合理性就等于迫使次道德向惡方向轉化。所以,如何通過一個恰如其分的方式,對行為主體由惡向善進行正確引導就至關重要。
二、樹立辯證的思維方式
在一個社會群落中,很多人都不是圣人,也有很多人并不天生是惡的,這就預示著,很多人都可能隨時面臨著善與非善的沖突。當這種情況不可避免的時候,我們如何讓這樣一個極大的中間群體趨向善,而不是導致他們最終選擇背道而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對面臨的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樹立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應當摒棄那種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絕對對立的思維模式,應當勇于承認在黑與白之間也還存在無數級別的灰度色階。既要弘揚社會主旋律,堅持價值導向的一元化,又要正視道德的層次性,承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既要堅持引導次道德里善的內容,又要正視次道德里惡的內容。不能因為惡中有那么一點點善就過于肯定和褒揚,以免真的對次道德行為主體形成誤導。如下面的事例,就是對次道德的行為太過于肯定:“小偷偷錢還證件失主上網發(fā)帖表謝意”。張先生在半個多月前被扒走錢包,內裝有500多元現金以及身份證、駕駛證。被偷后張沒報案,花40元補辦了一張身份證。8月7日晚,張的妻子稱有人用煙盒把張丟失的身份證、駕駛證包裝得整整齊齊,放在了家門口!夫妻倆一致認定是小偷干的。8月8日上午,張先生在網上發(fā)了一個名為“謝謝你——小偷”的帖子。帖子稱:“我很感動,對你很敬佩。我要由衷地贊美你——你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有高尚情操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人。”在此處,張先生的行為就有點對小偷過于贊美了,這樣去贊美那些直接或間接帶給他們傷害的人,真有可能會對小偷的行為形成縱容。因此,對次道德我們應當有辯證思維觀念,確立辯證思維方式。對次道德行為中的“惡”堅決貶斥,對次道德行為中的“善”予以適當的肯定、鼓勵和引導。
三、完善道德理論,更新價值觀念
一是正視道德層次性,承認價值取向多元。次道德作為傳統(tǒng)道德評價標準的補充,顯示了現代道德對弱勢的、邊緣的、為人忽視的道德價值的重視。這表明當今社會對道德理論的認識和把握逐步趨于成熟。道德從來不是純粹的,道德價值的實現也從來不是運用純粹的道德方式。絕對對立地看待道德局限性太大,最終反而可能會引起道德資源的缺失。社會中的每個人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總是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具有極大的主觀性、任意性和隨機性,似乎僅僅是依據個人的利益、欲望、需要、興趣甚至是情緒進行價值選擇。然而,透過個人的千差萬別和千變萬化的價值選擇,我們會看到,個人的價值目標總是取決于社會所指向的價值理想,個人的價值取向總是“取向”某種社會的價值導向,個人的價值認同總是“認同”某種社會的價值規(guī)范。在社會的價值體系中,社會的價值理想、價值規(guī)范總是處于主導和支配的地位,總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道德建設上,應充分認識社會群體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差異,承認價值取向的層次性和多樣性的現實存在。在道德引導中采取區(qū)別對待、從實際出發(fā)的態(tài)度,根據人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高低不同層次,把先進性和層次性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適應于各種不同層次的道德理論,既考慮到道德理想的實現,又考慮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道德水平。二是樹立正確道德觀念,強化良好道德風氣。道德對人的行為的約束力是顯而易見的。除非是由于精神病態(tài)或智力發(fā)育遲滯,幾乎人人都可以感知到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強制的存在。即使是再兇惡的人,在其內心深處也仍然會殘存著一定的道德良知。許多善行的發(fā)生或者惡行的收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因于社會道德標準的明確和道德強制力量的巨大,或者可以歸因于個人道德情感的成熟。運用道德力量引導人們向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加強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道德建設是指對道德規(guī)范體系的確立;道德教育是指對道德規(guī)范的宣傳和灌輸。道德教育除了政治信念的灌輸,更主要的是對基本倫理規(guī)范的傳授。二是道德規(guī)范的執(zhí)行,主要表現為普遍的社會監(jiān)督和輿論譴責。以對犯了罪錯的人為例,從哲學認識的角度來看,對于罪犯的改造,實質上就是改變罪犯頭腦中對客觀外界錯誤歪曲的認識,獲得正確認識的過程。我們應該引導公民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念、思想,形成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越好,對此部分人的正確引導效果就越好,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應當更加褒揚道德模范,弘揚社會正氣,樹立道德新風,以社會主義的主流道德價值觀引領社會道德風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因為“人兼有善惡雙重屬性,人具有善的無限,又具有惡的無限”。但同時每個人又都有向善的本性,也有向善的能力。有了正確道德觀念作為引導,行為主體在社會活動中,就不再僅以利己的私欲取向為行為動機,而且能以道德人格或社會人格去對待他人。
四、營造寬容的道德氛圍
“人本身是最高價值,對于任何人,不管他多么壞,對他的壞、他給予社會和他人的損害,固然應予以相應的懲罰,應把他當作壞人看;但首要的先應因其是人、是最高價值而愛他、善待他、把他當人看:這是善待他人最高道德原則?!雹枞耸黔h(huán)境的產物,環(huán)境對人的本性及人格的塑造、影響和改變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正如鄧小平所說,環(huán)境和制度是第一位的東西,在好的環(huán)境和制度下,壞人不容易作惡;而在不好的環(huán)境和制度下,好人也難以發(fā)揮作用。道德環(huán)境是一種人文環(huán)境。對于建設一個和諧社會來說,道德環(huán)境的效用主要在于:一方面,從客觀性上理解,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是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自己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和條件,也是加快實現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從主觀上理解,道德環(huán)境通過對人的感化、熏陶、規(guī)導、激勵,能夠使人在一定的道德環(huán)境中塑造道德品質,提高道德境界。人性的進步與道德環(huán)境寬容度的提高是很有關系的。而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人們自覺性也會比以前高得多,結果反而不易犯錯誤、出問題。人性水平的提升和社會寬容度的提高,給了次道德得以存在的空間,整體上也表明以人為本精神的復蘇和回歸。營造寬容的道德氛圍,除了用正確的道德觀念教育、用優(yōu)秀的道德楷模激勵、用嚴格的制惡機制約束之外,還要從人性的角度對發(fā)揚次道德精神的人給予適當肯定。因為次道德也是一種善,肯定次道德,就是肯定善。但是必須指出,不宜在社會提倡次道德,次道德畢竟是帶惡的。對于社會民眾來說,提倡社會公德和公民道德是“正道”,而對于不法者和不道德者來說,肯定次道德是對他們進行拯救的重要的第一步。次道德也必將在當前社會中發(fā)揮它的獨特功效,從消極層面上減輕不正當行為的危害。因此,對次道德,我們應該用一份寬容仁慈的心去看待它,營造一種寬容的氛圍去引導它。溫和與友善總是比憤怒和暴力更強和更有力量?!耙陨浦茞骸蹦酥辽?。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不是錘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社會生活的經驗也告訴我們,人更容易在感動中改變自己,雖然社會存在著惡未必會被善感化的現象,但會有程度不等的變化,人總會有人性的,這也是維系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動力。
五、探索引導次道德的導善制惡機制
次道德實施的直接目的,是制止更大的惡產生,而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人們更好地止惡向善。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社會道德生活中建立起一種有效的獎懲機制,以保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獎勵“善有善報”,在于激勵人們向善,為導善機制;懲罰“惡有惡報”,在于警戒人們止惡、祛惡,為制惡機制。
首先,應該尋求相應的法律支撐。到目前為止,次道德這種行為,還沒有納入我國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中。那么,在法律中補充這一點規(guī)定就尤為必要。意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說過:“對于犯罪最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嚴峻的刑罰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罪犯所面臨的惡果越大,也就越敢于規(guī)避刑罰。為了擺脫對一次罪行的刑罰,人們會犯下更多的罪行”。如果我們承認了主體的次道德行為,在定罪量刑時減輕對他的處罰,無疑會激活他們靈魂中向真、善、美轉化的因素,他們在被減輕處罪之后,也會嘆服法律之公正,覺得自己恪守次道德原則的行為已得到社會的認同。
其次,應該實施必要的道德強制和獎懲。道德是一種鼓勵人們向上的積極力量,它促使人們去關心別人;而法律則是對侵犯別人利益的行為的消極制裁。由于法律對人的約束更重,所以凡是道德能解決的就不用法律。同樣,可以進行推理,凡是較低原則能夠解決的,就不要訴諸較高的道德原則?!盀榧豪蹦芙鉀Q的就不要訴諸“無私奉獻”,畢竟寬容才是我們最高的道德境界。道德規(guī)范是一種理性的智慧,但有時不足以和人自私的本能相抗衡。比如,行為主體雖然知道應遵守道德的意義,但是一旦面臨巨大的利益誘惑,還不免越界犯規(guī)。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進行道德強制是必不可少的。道德強制使用的是輿論強制性,道德強制的正義性和合理性在于其不僅出自對道德行為主體的關懷,使其不致墮落,更在于維護道德客體的正當權益,維護社會正常秩序。培根說:“對于一切事物,尤其是最艱難的事物,人們不應期望播種與收獲同時進行,為了使它們逐漸成熟,必須有一個培育的過程?!惫P者相信,在合理正確引導次道德總體框架的基礎上,努力尋求、切實落實具體可行的不道德防范措施,必將在新的層次上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