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課程目標與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則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與實踐閱讀的教與學的行為。閱讀教學要實現(xiàn)課程目標,包括個性化閱讀的目標,就要受目標的制約,從目標出發(fā),為實現(xiàn)目標服務。
首先,必須受到總目標的制約??偰繕酥械墓ぞ咝阅繕?,是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多種閱讀方法,以及初步理解、鑒賞作品。個性化閱讀,必須有利于總目標的實現(xiàn)。其次,個性化閱讀要受學段目標的制約,即在教學中要防止不到位也要防止越位的情況。第一學段的閱讀,主要是培養(yǎng)閱讀興趣,在閱讀方法的學習要求上要不作具體要求。第二學段,在發(fā)展閱讀興趣的同時,對閱讀方法的學習要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如詞句的學習,要學習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第三學段,則要求在學習與運用閱讀方法中享受閱讀興趣,并強調言語形式的學習。如詞句的學習,要“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篇章的學習,要“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要根據(jù)文體的特點學習:“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第一學段的“個性化閱讀指導,要引導學生就自己喜歡的內容去感受;第二學段,則要抓住關鍵詞句感悟主要內容和感情;第三學段,個性化閱讀,則必須關注文本的言語形式,從形式入手,體驗與思考言語內容。
依據(jù)課程目標的個性化閱讀的指導,還必須處理好基本閱讀與個性化閱讀的?;鹃喿x就是文本的一般性的閱讀方法,如理解詞句的方法,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等。基本閱讀,體現(xiàn)的是課程目標中的工具性目標。要在學習基本閱讀的同時,融入個性化閱讀。沒有基本閱讀的學習,個性化閱讀也就失去了依托;沒有個性化的閱讀,基本閱讀就難以拓展,人文素養(yǎng)就難以提高。
二、文本意義與個性化閱讀
每個文本,都有其內在的文本意義,即內在的價值取向,讀者無論融入多少個人的經(jīng)驗,還是要從特殊的言語形式入手,通過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間的聯(lián)系去把握理解文本的意義的。
個性化閱讀,可以是結合獲得的知識的閱讀,可以是獲得體驗的閱讀。當然,也可以是結合想象的閱讀,變換言語形式的閱讀,還可以是結合畫畫的閱讀。而且,不管是什么方式的個性化閱讀,都必須從文本出發(fā),從文本的言語形式入手,既求同,又存異。求同,就是求得和文本意義最為接近的理解;存異,就是要鼓勵學生基于不同心理特點的閱讀感悟,鼓勵學生結合不同知識背景與生活經(jīng)驗的閱讀感悟。
1、根據(jù)學生不同心理特點引導。
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共性特點。但同齡兒童的思維特點,又是有差別的。如主要內容的把握,有的側重整體思維,在于對全文的多遍的閱讀;有的側重分析思維,遵循從部分到整體的規(guī)則。因此,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指導,既要有從整體上的把握,也要有一一部分的或針對重點部分的閱讀指導。根據(jù)文本特點,綜合運用整體思維與分析,交叉運用激發(fā)情感的教學策略和引發(fā)知識經(jīng)驗的策略,是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指導策略。
2、根據(jù)不同的知識背景和經(jīng)驗背景指導。
同一年齡段的學生,由于對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不同,知識背景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由于個性特點、家庭與社會背景的不同,生活經(jīng)驗也有明顯差別。因此,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帶有個體的特點,教師應從不同層面去指導,并認可不同知識經(jīng)驗背景的學生對文本的解讀。
三、誤讀與個性化閱讀
“誤讀”,是不能正確理解文本意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閱讀。誤讀有“正誤”與“反誤”之分?!罢`,是指讀者的理解雖與作者創(chuàng)作本義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卻客觀上顯示了讀者理解的內涵,從而使得這種‘誤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實際,令人信服?!薄胺凑`,是指作者自覺不自覺地對文學作品進行穿鑿附會的誝與評價,包括對作品非藝術視角的歪曲等等?!睂φ`,教師不僅不能批評,還要鼓勵。對學生的反誤,一是要寬容但不縱容。寬容,要允許學生個性化閱讀中所發(fā)生的錯誤;不縱容,就是對閱讀中的錯誤不能不置可否,更不能無原則地鼓勵,錯就是錯,要及時讓學生明白錯在哪兒。二是要。時代背景不了解的,要適當補充。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的過程必然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體驗。然而,“個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與文本“接觸”,尋找學生與文本的“交叉點”及“未定點”,一方面引導和鼓勵學生理解、讀懂文本中那些確定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感情來補充、改造、創(chuàng)新文本中那些可變性的內容,在“視界融合”的對話中達到一種既以我為主又內外補充,既情感激蕩又思維縝密的閱讀境界。
一、研讀文本,找準切入點
就語文教學來說,選擇與切入文本閱讀的角度,是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如果把教材內容當作教學內容,一堂課從文章的開頭到結尾,從文本的“可講處”到“可衍生處”,大大小小提出很多問題,東碰一下,西摸一把,就會造成學生體驗與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點”——關鍵的詞語、文眼、警句、過渡段、文題,等等。在正確把握文本的基礎上,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材中“淘出”極寶貴的可教因素,通過二度創(chuàng)作,精心設計,突破一點,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思維的觸角深入到文本的內核,從而讓課堂成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場所。
二、關注學情,點擊興奮點
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主要體現(xiàn)在興趣、愛好方面,這些個性差異決定了他們在閱讀內容、閱讀方式,尤其是對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上的需求不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情趣的導入,抹平了學生情感的漣漪;純知識性的要求,遏制了學生的感性渴望;不作適度的閱讀暗示和恰當?shù)呐d趣激發(fā),使學生在迷茫和無趣中躑躅,讀書浮光掠影,流于形式。個性化閱讀教學在于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他們對這些知識有熱情”,合理而有效地點擊到學生興奮的關鍵點上,不斷地激發(fā)和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質疑、討論、爭辯和探索。
三、多向互動,捕捉生成點
教學過程是多向互動、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呈現(xiàn)“非預設”的特征。文本閱讀無“唯一答案”,讀出自己的見解,讀出自己的思考,正是個性化閱讀教學所追求的。因此,我們不要把心思只放在教材、教參和教案上,而更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tài),尊重并正確對待學生的“閱讀初感”,緊緊扣住學生對文本的初步“反應”,即文本對話中的“亮點”“錯誤點”“質疑點”“爭論點”“困惑點”等展開教學,向著文本更深處的內容展開對話,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獨特、更深厚、更豐富的對話成果。
四、填補空白,尋求發(fā)散點
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求知識生成、知識擴展的發(fā)散點,善于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釋放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學生沉睡的潛能。尋求發(fā)散點,并有效進行思維的發(fā)散,要求教師具有開放的思維方式和廣闊的知識背景。要讓學生的思維與事物建立多樣的不確定的聯(lián)系,在具體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課文所留出的“空白點”,開展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課文主題的“相似點”,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可以利用教材的的未知領域,抓住“知識盲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熱情,指導他們進行研究性閱讀活動;可以找到與其他學科、與社會生活的“交叉點”,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等。
既然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那么個性化閱讀究竟與教師的引導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
一、教師瑣碎的分析,不利于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重視知識傳授而不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和感悟;重視教師生搬教參內容的灌輸,而不重視學生個體的獨特理解和體驗;重統(tǒng)一的理解而不重學生的多元解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閱讀千人一面,一樣的閱讀方法,相同的閱讀過程,一致的閱讀結果,甚至連考試的答案也采用唯一的標準。其一般的教學模式為:“介紹背景——分段概括段意——教師分析講解——揭示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練習”,或者“介紹背景——指名讀課文——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很明顯,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而且會因為教師瑣碎的分析,占去了學生大量自主閱讀的時間,代替了學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
接受美學理論認為,文本結構中存在著大量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處,甚至每一個句子中都有未寫出來的地方,因此文本就像一張布滿空洞的魚網(wǎng)。讀者把文本作為自己的對象,在對象化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經(jīng)驗和想象的東西注到文本的描寫之中去,使原本只是符號抽象物的文本變得具體了。文字描寫中空白、省略、模糊和模棱兩可之處,在讀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活動過程中,被填補、補充、清晰化和明確化了。
可見,要想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個性化閱讀,就必須引發(fā)學生與文本進行直接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學生會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圖式和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經(jīng)驗圖式進行同構,這種同構反映出兒童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再加上文學的描寫性語言具有模糊性的特點,這就會使作品帶有諸多“不確定性”與“空白”。只有當讀者把自己的生活體驗融入作品中,與作品的語言、形象、思想等進行有效對話時,才能對作品進行“具體化”。只有當讀者用各種感官去觸摸、品味、體驗文本時,他的獨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生活體驗、想象理解才能在客體上打下鮮明的個性體驗和解讀的烙印,這樣作品形象在讀者腦海中才會呈現(xiàn)出豐富、立體、多維的特點,個性化閱讀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和體驗性等基本特點。
二、排斥教師的引導,無益于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當新課程提出個性化閱讀的要求時,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又走入了另一個誤區(qū)——排斥教師的引導。
首先,從閱讀認識理論來看,讀者是作品藝術價值和思想意義的實現(xiàn)者,也是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課標也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就言簡意賅地揭示了閱讀活動的本質。有人認為,既然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過程是讀者與作者對話的過程,讀者才是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那么,教師就不應參與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閱讀的個性化。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賃自己的喜好想怎么讀,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愿意怎樣理解就怎樣理解。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閱讀的個性,才能形成獨特的個性化理解和體驗,真正實現(xiàn)閱讀的個性化。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符合課標所倡導的“應珍視學生獨特的理解和體驗”。教師一旦參與學生的閱讀過程,就會或多或少影響學生獨特的理解和體驗。由于有著上述想法,就形成了如下這樣的閱讀教學過程。下面是一位教師上《珍珠鳥》的教學過程:
第一:請自由讀課文,讀完后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有不懂的問題請?zhí)岢鰜?。(教師未作任何評價和引導)請帶著不懂的問題再次讀課文,自主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
第二:你都讀懂了什么內容?有哪些不懂的問題請?zhí)岢鰜?。(教師未作任何評價和引導)請同學們帶著不懂的問題再次讀課文,自主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
第三: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解決的問題。
第四:全班交流解決的問題。
第五:教師小結,總結學生的交流情況,對學生的各種理解給予肯定。
這樣完全放手讓學生閱讀,是否就能很好地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呢?我們知道,閱讀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讀者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需要經(jīng)歷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上面的閱讀教學過程,雖然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個性特點,但因為缺失了教師必要的價值引導,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或者說是多元解讀,由于受個人心智水平、認知能力、已有經(jīng)驗的限制,其理解和感悟還不能一下子達到目的,還僅僅停留在比較膚淺的感性層面上。根據(jù)羅布森蘭提出的交感理論,由于讀者的特點即背景知識、認知發(fā)展階段的語文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價值觀不同,加上學習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文本特點等方面的原因,有時學生的閱讀很難以觸及到文章的深層的內容或作品的靈魂。現(xiàn)代心理學指出,每一個學生是一個世界,都有屬于他自己豐富的感覺世界和多彩的經(jīng)驗世界,都可以對某個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但自己的假設和推論又往往不免片面和掛一漏萬。所以,排斥教師的價值引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除了像上述例子中所表現(xiàn)出對內容理解的膚淺之外,有時還可能出現(xiàn)片面或不準確的理解,甚至回背離文本的價值取向和人文內涵等等。
三、教師的價值引導,是小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助推器
閱讀過程應該是讀者(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而課標中對“閱讀教學過程”的論述是“閱讀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該說,“閱讀教學過程”與“閱讀過程”并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閱讀教學過程”除了有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之外,在學生與文本之間又多了一個教師。教師不能因此破壞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關系。讀者還應直接面對文本,這是自主閱讀的第一步,是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先決條件。教師不是控制信息、傳遞信息的權威者,而應是學生閱讀過程中組織者和引導者。從建構主義理論來看,建構主義也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是知識傳授者與灌輸者。
依據(jù)閱讀教學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小學生個性化閱讀可以采用這樣的模式: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閱讀,產生問題——反復閱讀,解決不了,教師價值引導——再次自主閱讀,解決問題——教師點撥,讀懂文本,掌握閱讀方法。
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師如同養(yǎng)蜂人。在春天的原野上,放手讓一群快活的小蜜蜂飛向那一片遼闊的油菜花中,他們相信每一只蜜蜂都能采到各自不同的醇美的蜜,無須擔心蜂兒回撲到同一朵花上或讓尖細的蟄針刺疼花兒,蜂兒自會將毛茸茸的“攜粉足”上沾滿的花粉收集到身上的“花粉籃”里,只是,當蜂兒與馥郁的芳香這流連忘返時,會有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蜜蜂的思維觸角上有無數(shù)的感受器,請用敏銳的嗅覺與味覺去喚醒花兒的情愫,去體味花海的萬千風情,去聆聽某一花蕊里生命的顫動。由此,蜂兒心靈的成長與舒展亦如花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