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孔子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學說為宗旨而形成的學派時稱謂。"儒者"即專指孔子及其門弟子。"儒學"即專指孔子思想及其門弟子發(fā)展的學說。孔于是中國政治思想史最偉大的人物,從孔子開始,中國政治思想進入了體系完備的時代。孔子對于中國政治思想貢獻在于,他系統(tǒng)地整理,繼承和豐富了以往的歷史遺產(chǎn),創(chuàng)立了以仁禮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說,體現(xiàn)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xiàn)了禮制精神,即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于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鬃拥倪@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五二年,卒于前四七九年。其先人為宋人,后來避難于魯。其父叔梁紀曾做過魯國陬邑大夫。在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家世中落,家境貧閑。大約二十歲左右,做過"委吏"是管理倉庫的小吏,和"乘田",職務(wù)是管理牛羊,還做過"儒"、即富貴人家有婚喪等事,為人贊禮,司儀。可能從"三十而立"開始授徒講學。五十歲以后作了官,是魯國的中都宰,后為小司空(工程建筑)和司寇(司法行政)??鬃雍髞碓实茏又苡瘟袊?,向各國統(tǒng)治者游說,試圖在政治上謀求發(fā)展,施展自己韻政治抱負。但是,始終未能如愿。

孔子一生主要從事教書活動,先后有四十余年,培養(yǎng)了眾多的賢能弟子,孔子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私人辦學之風。他廣收門徒,據(jù)說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所謂賢者,即深浮孔學,在事業(yè)上或?qū)W術(shù)上有成就的人。從而,培養(yǎng)了人才,組成了以孔子為核心的學術(shù)群體。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與弟子的言論集《論語》一書中,另外、孔子編定的"六經(jīng)"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鬃咏⒘讼到y(tǒng)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包括哲學、倫理、政治、教育、經(jīng)濟、歷史、文學、美學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他是通過"述"與"作"兩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獻作了系統(tǒng)的整理,編寫刪定出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論語》。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們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qū)鬃訉W說理解的各異,出現(xiàn)了各立門戶的情況,孔門分化了。分化的情況,韓非在《顯學》中說:"儒分為八",即分為八個派別。八個學派的具體內(nèi)容,多數(shù)沒流傳下來,其中思孟學派和荀子一派卻大顯于后世??鬃邮侵袊鴼v史上最有影響的思想家??鬃右院螅鍖W成為顯學,戰(zhàn)國時期許多學者出自孔門,如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等人。兩漢以后,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逐漸成為中國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成為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政治觀點的主干。因而,對中華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主要特點表現(xiàn)為:

1、重視傳統(tǒng),注重繼承。儒家一貫主張"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欣賞古昔,效法先王??鬃泳驼f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甚至認為自己長時間夢不見周公,是一種衰老的表現(xiàn),真的達到了夢寐以求的程度,他整理"六經(jīng)",也是提倡古道,不過不是"不作",而是古題有新解,按照他的認識賦于新意,是述而有作,不是泥古不化。后來,孟子則提倡"法先王"少"言必稱堯舜"。荀子主張"法后玉",不過荀子的后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與孟子的先王是一致的。后儒也都繼續(xù)和發(fā)揚了這一傳統(tǒng)。

2、儒家的基本范疇是禮與仁。孔子對禮與仁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并構(gòu)成了孔學的理論基石。后學孟子系統(tǒng)發(fā)揮了其仁說,荀子則全面展開了其禮論。孟荀各自對仁與禮的學說作了階段性的發(fā)展、以后的儒家門徒都繼續(xù)在這兩個范疇上大作文章,在形式上隨時代的變異可能有所不同,宋儒就把禮發(fā)展成為"理"。

3、政治和倫理結(jié)合。對儒家說來,政治是倫理的擴大,倫理是政治的基礎(chǔ),孔子說:"其為人也孝梯,犯上作亂者鮮矣。"(《論語,學而》)忠是孝的擴大。他們認為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聯(lián)的,儒家所提倡的"禮",既是政治準則又是道德規(guī)范。從董仲舒起把禮具體為"三綱五常",支配了整個封建社會,違反了它,就既是道德問題又是政治問題,。

4、在治國方略上主張以德為主、德刑相輔。如何治民,統(tǒng)治階級歷來有德與刑兩手,即鎮(zhèn)壓與教化并用。孔子主張對民要"道(引導)之以德,齊(整齊)之以禮。"(《為政》)他認為用道德和禮教來管理民眾,民眾不但有廉恥而且民心歸服,是最高尚的政治。他認為理想的政治應(yīng)當是免刑、無訟和去掉殘暴、免除虐殺。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孔子也不是絕對不要刑。其傾向是重德輕刑,刑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孟子繼續(xù)了這個傳統(tǒng),主張"省刑罰",提倡以教化為主。他說:"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盡心上》)、荀子在這個問題上有所更張,他主張"重法",提倡"禁之以刑",但他的"重法"是和"隆禮"相聯(lián)的,二者并重。同時他也把刑看作是懲戒未來、減少犯罪、進行教他的一種手段。他說:"凡刑之本,禁暴惡惡,且懲其未也。"(《正論》)荀子的德刑并重的主張顯然有別于孔子,這表明荀子開始向刑治靠擾。后來的儒者,在如何運用法刑洽民上,也隨社會歷史各種的變化,在側(cè)重點上各有不同,但總的傾向還是強調(diào)以德為主。

5、在天與人的關(guān)系上,重于人事,虛于天命。從孔子起就不大探究"無"或自然的奧秘,《論語》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可見孔于是很少講關(guān)于夭命鬼神一類的問題。孟子講天就比孔子多了,講天人合一,但他是把天合于人,合于人性,合于人心,把天道德化了。最終歸于地上的人間倫理,而不是化于神秘莫卜的天。荀子則明確提出天人相分,要制天命而用之。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疇

1、關(guān)于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于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鬃永^承了前人的觀念,并且把它發(fā)展成為系統(tǒng)的仁說。

什么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余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

子什么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guān)系,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從這里可以看出,仁的思想淵源,是來自原始的氏族公社,當時人們的關(guān)系靠血緣關(guān)系維系,在氏族內(nèi)人們是相親友愛的。所以仁是從父子兄弟的關(guān)系開始,是從"親"中來的。后來孟子說:"仁之實,事親是也",就是這個道理。孔子自己也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馱!"(《學而》)認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實現(xiàn)仁的根本??鬃拥娜适欠駜H限于親?不是的,孔子說的愛人適用于所有的人,但又不是對一切人一視同仁。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內(nèi)后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fā)的"仁愛差別"。

如何去為仁?孔子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說:"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別人能做得到這一步。又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顏淵》)把這兩個方面合起來,叫著"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這是一種忍讓和與人為善的精神??鬃影阉岬?一以貫之"的"吾道",即貫串一切的核心觀念或孔學的根本宗旨。

2、關(guān)于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在答復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切言行要納于禮。這里強調(diào)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于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一人。

什么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guī)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wù)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jīng)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tǒng)治的根本法規(guī),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禮記·禮運》)。丟掉了禮,就要失去一切??梢娍鬃舆@里說的"禮"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二是禮儀上的規(guī)定,就是有關(guān)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細節(jié),按不同等級、身分,都有不同的禮儀規(guī)定,這叫"儀"。這里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

孔子認為:禮和儀又是統(tǒng)一的,禮是根本的,儀是從屬的,儀是禮的"節(jié)文"或形式,或者說儀是用行動規(guī)范和禮節(jié)的形式來鞏固和體現(xiàn)社會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禮的實現(xiàn)既靠強制的力量,又靠習俗力量,是內(nèi)外結(jié)合,所以禮又和樂相連。孔子,"克已復禮"實際上是主張建立如周朝一樣的"禮儀社會",即"秩序和制度社會"。

孔子的"克已復禮"是有進步意義的,因為在孔子時代大都是"以刑治國"的"人治"社會,不可能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社會",孔子主張"為國以禮"(《先進》)。即用禮來治國。就是主張建立一種"禮制",也就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會。在《禮記·衷公問》中還記載孔子的一一段話,他說:"為政先禮,禮其政之本歟!、他認為治國首要的是禮,禮是治國之本。而孔子崇尚的禮又是周禮。他說:周朝的禮儀制度是以夏、商兩代為根據(jù)制定的,十分豐富多采,我主張周朝的。(見《八佾》)因此池立志恢復周禮。由于孔子時代不可能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秩序與制度",因此,孔子主張恢復他認為的"秩序與制度社會",即"周禮"也是很自然的。

與復禮相聯(lián)系的,他還提出了"正名"。他的弟子子路問他:假如衛(wèi)君等著您去治理國政,您首先準備處理的大事是什么?他回答說:"必也正名乎!"(《子路》)簡要明確,一定是"正名"。所謂正名,不是指糾正一般事物的名,而是指名分、職事、儀則這種關(guān)系到制度儀禮等具有政治內(nèi)容的大事。當時由于社會動蕩和變革,把原有的制度、秩序打亂了,出現(xiàn)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好多事情已經(jīng)名實紊亂、名實不符了。譬如大夫諸侯情用天子才可議用的禮,臣弒君、子弒父等等。"正"就是把現(xiàn)實已經(jīng)紊亂了的、按原有的規(guī)定把它匡正過來,使之名與實相符,一切按周禮行事。這表明了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主張恢復周朝的國家秩序,但卻不能由此得出結(jié)論,孔子要復辟奴隸制。

孔子的主張是禮仁結(jié)合,納仁于禮,用仁來充實禮。這是孔子的創(chuàng)新。"關(guān)于禮仁關(guān)系,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句話的本意是,禮樂只能由仁人來實行,不仁的人是無法行禮樂的。顯然,仁是禮的內(nèi)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xiàn)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xiàn)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zhì)來說,仁,歸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緣關(guān)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guān)系;禮,主要是規(guī)范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注重仁和禮的結(jié)合,實質(zhì)上是注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jié)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并不矛盾,因為仁是內(nèi)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jié)合,才是一種制度的完善。

孔子的政治思想還包括他的德治主張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lián)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他說:"道(引導)之以政(政法),齊(整齊)之以刑(刑罰),民免(免罪)而無恥(廉恥),道之以德(道德),齊之以禮(禮教),有恥且格(人心歸服)。"(《為政》)很明顯,他認為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于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tǒng)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實行德治的具體辦法:

1、重教化,輕刑罰??鬃诱J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在"庶"(人口眾多)、"富"(生活富裕)的基礎(chǔ)上,加強教化,庶、富、教缺一不可(參見《子路》)。在禮刑問題上,孔子主張禮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須慎用。他反對虐殺,在這里孔子已經(jīng)把"禮治"與"刑治"區(qū)別開,也就是把"法治"與"刑治"區(qū)別開。他說:"不教而殺,謂之虐(暴虐)。"(《堯日》)他認為善人治國經(jīng)過百年,就"可以勝殘(克服殘暴)去虐(免除虐殺)殺"(《子路》),是理想的政治。他甚至否定訴訟。他說:審理訴訟,我不比別人差。"必也使無訟乎!"(《顏淵》)他不勝感慨地主張一定要把訴訟的事件完全消滅才好。因為古代的訟總是和刑聯(lián)在一起,而刑又是針對百姓的,所謂"刑不上大夫"。

孔子認為"苛政猛于虎"?!抖Y記·檀弓下》記載一件事,孔子路過泰山,看到一婦人在一座墳墓前哭得非常悲哀。他讓子路去問,說聽到您的哭聲,肯定是有極為沉痛的憂傷之事,婦人回答說,是的,我一家三代人死于虎口,先是公公,后是丈夫,最近兒子又被虎吃掉了。孔子問道,既然這樣,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人答,這里政情乎和,無苛政??鬃勇牶髮ζ涞茏诱f,你們要記住,苛刻殘暴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猛可怕!這個故事拆射出來民眾對暴政的抗議,也從另一個極端反映出孔子以德治國的愿望。

在講德治時,孔子也不是完全不要刑。鄭國出現(xiàn)許多"盜賊",聚集在蘆葦叢中。執(zhí)政者太叔發(fā)兵攻剿,把人全殺光了。對這伴事,孔子的意見:治事光靠寬大不行,只有嚴厲也不行。應(yīng)當是么"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左傳》昭公二十年)認為寬猛相濟,政事才會諧和。寬猛結(jié)合,就是文武兩手并用,德治與刑治都要。

2、反對過度榨取,主張"使民也義"。"使民也義"。義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過分,要適宜。類似的提法還有:"節(jié)用以愛人,使民以時。"(《學而》)就是要統(tǒng)治者注意節(jié)約費用,愛惜人力,役使百姓,不違農(nóng)時,他還主張"惠民,"給民以恩惠,提倡"庶"、"富"、"教"。這樣就能做到"近者悅,遠者來"(《子路》),"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就他個人說,也注意對人的關(guān)懷,一次他家的馬棚著火,他退朝回家,便問道:"傷人么?不問馬,"(《鄉(xiāng)黨》)這些就是孔子的"仁"的體現(xiàn),把人當作人,并給以起碼的生活條件。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眾的愿望并有利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孔子還看到了當時兩極分化、貧富懸殊過大的現(xiàn)實,認為這是造成社會不安、國家顛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來平均主義的經(jīng)濟主張。他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有國"指的是諸侯,"有家"是指大夫,就是說當權(quán)者,不要著急財富不多,應(yīng)當怕的是財富不均:不要著急于人民太少,應(yīng)當怕的是境內(nèi)不安。因此他認為:"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同上)假如財富均平,假無所謂貧窮:境內(nèi)和諧,便不會覺得人少:境內(nèi)平安,便不會傾危。

3、為政需正己??鬃诱J為要治國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所以孔子主張統(tǒng)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的"君子",君和師應(yīng)當是一體。這樣,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會上行下效,自然就會政通民和國家得治。他說:"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禮記·中庸》)很明確,他認為國家的治亂,取決于是否有德者在位,決定于為治者道德水準的高低。正人需正己,表率榜樣在教化中有重要作用,這是對的。然而政治和道德是兩個不同范疇,國家的治理首先是權(quán)力,法令是靠具有強制力的權(quán)力推行的。所以,在政治活動中,身正,有令不行或身不正,必從其令的事例,屢見不鮮??鬃訉檎咛岢鲆欢ǖ牡赖滤揭蟆?/p>

4、舉賢才。與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聯(lián)系,他認為國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須舉賢任能,發(fā)現(xiàn)和提拔優(yōu)秀人才,參與國事。他的弟子仲弓問他如何搞好政治,他回答的要點之一,即"舉賢才"。關(guān)于賢才的標準,孔子認為應(yīng)該是"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志于道),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奮斗目標,"據(jù)于德""依于仁",就是要依據(jù)仁的精神和擁有高尚的品德;"游于藝",就是能善于憫熟地運用業(yè)務(wù)知識和技能。簡言之,賢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治國才能。這是一個德才兼?zhèn)錁藴省?/p>

標準很高,但孔子在用人上并不責全求備。他說:君子"及其使人也,器之"。"器之"就是某一方面的特長,君子用人冊其所長分配工作,而小人"及其使人也,求備也。"(《子路》)小人用人,則百般挑剔,求全責備??鬃臃磳?求備于一人"。他的弟子曾子說:"夫子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易事也。"(《說苑·雅言》)所以,孔子不但善于培養(yǎng)人才也。很會發(fā)現(xiàn)和使用人才。

三、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名柯,鄒(今山東鄒縣)人,其生卒年已不可詳考。大約子公元前三七一至前二八九年。相傳為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受業(yè)于子思的弟子。孟子一生名氣很大。為實現(xiàn)其政治主張,游說諸侯,先后到過齊、宋、膝、魯、梁:(魏)等國。在齊國、魯國曾被聘為卿,但屬于議而不作的虛位,為時很短。

孟子生活的戰(zhàn)國中期,政治變革大為得勢,思想陣地極為活躍。當時,"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法家、兵家、縱橫家在社會政治舞臺上也十分活躍。百家爭鳴方興朱艾。以捍衛(wèi)孔學的孟子,慷慨激昂地用孔子學說來"正人心,息邪說,距(反對)波(不正)行,放(駁斥)謠(荒唐)辭。"(《滕文公下》)批判各家,發(fā)揚孔學,參與爭鳴,使儒家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顯學。孟子一生官運不佳,但學術(shù)上大有成就。"退而與其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荀列傳》)他對孔子的學說作了系統(tǒng)的發(fā)揮,特別是繼承了孔子的仁說和德治理論,進一步發(fā)展為仁政說和貴民論。孟子的學說,對后世影響極大,被人們尊為"亞圣",擁有僅次于孔子的顯榮。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和其弟子共述的《孟子》一書中,此外;《中庸》一書發(fā)揮了孔孟學派的觀點。

(一)行仁政

孟子的政治學說,核心就是"行仁政"。他說、"孔子日:\''''道仁,仁與不仁而已矣。\''''"(《離婁上》)"仁與不仁",用政治術(shù)語表述即為"王道"與"霸道",治國之術(shù)僅此兩種,任人選擇。孟子認為"霸道"是"以力服人"。雖然可能成為大國,但任憑暴力就會"失道寡助",眾叛親離,天下不順,導致身危國削,亡國無日。"王道"是"以德服人",人們心悅誠服,眾望所歸,對內(nèi)就會國泰民安,政平人和;對外就能"得道多助",天下無敵,自然就會統(tǒng)一天下。孟子的這種主張,對于靠強力立國、憑暴力兼并天下的戰(zhàn)國時期有一定教育意義。

孟子行仁政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

一是"制民之產(chǎn)",使民有"恒產(chǎn)",就是要訂立制度,使民眾有固定財產(chǎn)。他認為民眾有"恒產(chǎn)",才能有"恒心",才會安居樂業(yè),有禮義。對于"恒產(chǎn)"的要求,他認為起碼應(yīng)當使耕民可以養(yǎng)活父母妻子,豐收年成全家能溫飽,災禍年歲免于家破人亡。進一步他提出較高的設(shè)想,具體是要使各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日",要"勿奪農(nóng)時",樹桑耕田,飼養(yǎng)畜禽,保證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參見《梁惠玉上》)應(yīng)當說這些要求都是農(nóng)民的愿望,為使這一設(shè)想

得以實現(xiàn),孟子提出要恢復井田制。井田相傳是殷周時代的一種土地制度。顯然,孟子再提出這已被歷史發(fā)展進程所否定了的東西,當然是行不通的,這也屬于"守舊術(shù)"的范圍。

二是均平賦稅,減輕民眾的負擔。戰(zhàn)國時期,各國間戰(zhàn)爭頻繁,各種賦稅名目繁多,群眾負擔極重。他反對這種誅求無厭、竭澤而漁的榨取辦法,提出要"取于民有制",即榨取要有個限制度。關(guān)于如何實現(xiàn)均平賦稅,孟子的主張大體是以恢復周代的國野制度為前提,"國"即指當時居于統(tǒng)治者城區(qū)內(nèi)的平民,稱"國人";"野"即指居于城郊以外的農(nóng)奴,稱"野人"。據(jù)稱當時的稅賦,國人交納十分之一的實物地租:野人向國家提供九分之一的力役。所以,孟子提出,"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膝文公上》)的主張。不過他并未考慮時過境遷,經(jīng)過劇烈的社會變革,國野制度在戰(zhàn)國時期早已蕩然無存了,孟子試圖通過恢復國野制度均乎賦稅,實踐上是不可能的:不過,當時,他主張建立固定稅法,呼吁統(tǒng)治者取民有制,盡量減輕民眾的負擔,有利于勞動者,曲折地反映了百姓的呼聲。

三是保護工商業(yè)。自古以來,工商業(yè)一直為專制國家所把持,是為"工商食官"。春秋以后,官辦工商的格局開始打破,戰(zhàn)國時期,私人工商業(yè)有了較大發(fā)展。但是,由于諸國分割,關(guān)卡林立,關(guān)市之征繁重,嚴重地阻礙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孟子反對這種各自為政、雁過拔毛的關(guān)稅制度,主張對工商業(yè)實行保護政策,小農(nóng)經(jīng)濟屬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當政者的經(jīng)濟政策一般傾向于重農(nóng)抑商,孟子這種支持工商業(yè)發(fā)展的主張,是很富有遠見的。

除了這些經(jīng)濟主張之外,孟子的仁政思想還包括加強教化和省刑罰的內(nèi)容。關(guān)于教化,他認為民眾僅有衣食足還不夠,還必須明禮義。他提出在使民眾有"恒產(chǎn)"的基礎(chǔ)上,要注重教化,使之有"恒心"。為此要辦好各類學校,目的是要人們"人倫明于上,小民親子下"(《滕文公上》)。即上層了解人際間應(yīng)有的準則,老百姓相互間親密團結(jié),也就是要人們按禮義行事,相互友善和諧。與此相聯(lián)系,他主張:省刑罰"。他說:"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盡心上》)"畏之"就是孔子說的"齊之以刑"之政;"愛之"即孔子提倡的"齊之以禮"的禮洽,很明顯,孟子提倡的還是孔子的以禮為上、以刑為下的政治路線。

(二)民為貴

與其仁政思想一貫的,孟子又提出了民貴說。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封建社會最重要的是土地和糧食,因而用之象征國家政權(quán)。孟子說法的排列是:民眾一社稷--君主。民貴君輕體現(xiàn)了國家可變、君主可換、而民眾不可易的思想,這是時代的卓見,也是繼承和發(fā)展了遠古的"民為邦本"思想。

民為貴,首先要擺正君民關(guān)系。他提出統(tǒng)治者必須考慮民之"好惡,民之"所欲與之,所惡勿施",進而要與民同樂,與民同狀,"樂以天下,優(yōu)以夭下。"(《梁惠王下》)他認為君所以能治民,在于君自身正,正己而后正人。他說:"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離婁上》)國家安定的前提是君正。相反地,君如果不正,失職殘民,民則可去可殺之。在論及商湯放逐夏桀王、周武玉討伐殷紂王時,他說:"賊(傷害)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兇殘),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梁惠王下》)事情雖然是下反上,然而殺的卻是殘害民眾的獨夫民賊,他們自身已經(jīng)否定了自己的國君身分,所以不是"弒君"。與此相應(yīng)地還有個君臣關(guān)系,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君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離婁下》)這種相互關(guān)系以彼此是否互相尊重為轉(zhuǎn)移,地位有上下,但人格是平等的。這在七國爭雄、兵火交加、交相爭霸的時代,君權(quán)日益膨脹,出現(xiàn)這種思想,是難能可貴的,而且對后世封建君主專制條件下,出現(xiàn)某些敢于抗橫某些暴君獨失的諍臣志士起了有益的影響。孟子這些思想是有一定民主意義。

(三)性善論與法先王

這是孟子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chǔ)。

孟子的仁政說來自性善論。仁政是以人性善為根據(jù)的。"仁政"來自"仁心,。按他的說法是,人生而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心"也稱之為"四端",是天賦的。仁心"或"善端"。把"善端"充起來,表現(xiàn)于外則為"四德":仁、義、禮、智。"四德"施之于人、見于行為,叫著"推恩",即由近及遠把恩惠推廣開來,表現(xiàn)為"老(尊敬)吾老(長輩),以及人之老;幼(愛護)吾幼(兒女),以及人之幼。(《膝文公上》)把這個原則引入政事,就叫著"仁政"。簡要些說,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孫丑上》)。"不忍"即憐恤友善。因此,"仁政"是由人性所規(guī)定的。

仁政除有人性的根據(jù),還有歷史的根據(jù),這就是孟子的"言必稱堯舜"。孟子宣稱,他行仁政這一套,從井田、恒產(chǎn)到舉辦各類學校,強化教育,都是古已有之,從堯舜時代傳下來的"先王之道"。古代由于實行這種"王道",天下大治。今天的天下大亂,正是違背了先王之道。因此,要由亂到治,就要"法先王",或稱"法堯舜"。

不僅如此,孟子還提出一種歷史觀,即歷史發(fā)展循環(huán)論,社會是從治到亂,從亂到治,一治一亂,循環(huán)往復。他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同上)。歷史發(fā)展五百年有一個大循環(huán)。他認為到自己的活動時期,又是一個"王者興"的時代。

這樣,孟子就從人性上、歷史上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性上,為其政治思想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jù),極大地豐富了儒家的政治學說。

四、荀子的政治思想

荀子,名況,趙(今山西南部)國人。其生卒年已不可詳考,稍后于孟子,大約在公元前二九八一-前二三八年間。荀子早年和中年在齊國度過,于齊稷下學宮講學,在這一時期曾應(yīng)聘入秦,對秦國的刑治、民情等出現(xiàn)的新氣象,備加贊揚,高度評價為"治之至也"、寄全國統(tǒng)一的希望于秦,但他對秦不行"王道"有所異議,建議其"力術(shù)止,義術(shù)行",提出應(yīng)當用"節(jié)威行文"的和緩辦法統(tǒng)一全國,未見用于秦。晚年到楚國,春申君委為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zhèn))令,春申君死,廢居蘭陵,在楚去世。

荀子一生主要從事于講學和著述活動,學生中最有名氣是韓非和李斯。荀子在學術(shù)派別上屬于儒家,但其思想又別與儒家,他吸收了當時的各家各派,特別是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在儒家門戶中自成一派。而且自認為只有他這一派才是儒家的正統(tǒng)。因此,對于思、孟子學派批判十分尖銳,把儒家其它門派貶稱為"賤儒","俗

儒","溝猶普儒"。但實際上,荀子在許多方面背離了孔子仁禮思想。

荀子一生留下的著作為《荀子》一書,今存三十二篇,其中大部分為荀子本人的作品。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

1、隆禮重刑

隆禮重法是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他的說法是:"人君者,隆禮尊賢而王(統(tǒng)治天下),重法愛民而霸(稱霸天下)。"(《荀子·強國》,下引只注篇名)又說:"治之經(jīng)(常規(guī)),禮與刑。"(《成相》可見在治國的方略上,荀子是禮法并重這里他雖繼承了孔子的復禮、正名思想,但又走向重刑的思想。

荀子之所以被列入儒家學派,他崇尚禮是一個基本原因,他也是儒家學派中對禮的理論論述較為集中的人。什么是禮?荀子除了延續(xù)儒家歷來的認識,認為禮是國家的根本制度和相應(yīng)的禮儀規(guī)定,他關(guān)于禮的內(nèi)容,有一個新的簡明定義:"禮者,養(yǎng)也。"(《禮論》)"養(yǎng)",供養(yǎng)。具體些說,禮,就是人們衣食住行的物質(zhì)需要,也包括音樂文采等精神需要。禮,就是為了滿足這些欲望和需要而規(guī)定的制度和規(guī)范。這就偏離了儒家對"禮"的解釋。

禮是怎樣產(chǎn)生的?他認為,禮起源于人的欲望,人們的欲望無止境而財物有限,必然相互爭奪。"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以求?!嵌Y之所起也。"(《禮論》)簡言之,"禮"是同欲、物、爭、亂相聯(lián)系的。關(guān)于禮的作用,簡要說,荀子認為在于"別"。他說:"君子既得其養(yǎng),又好(強調(diào))其別。易(同何)謂別?日: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禮論》)這就是說,禮的作用在于區(qū)別貴賤貪富,劃分等級差別,因而所謂"養(yǎng)",不是一視同仁,不是"吃大鍋飯",而是依據(jù)不同等級地位,各有所養(yǎng),即"皆有稱者也"。"養(yǎng)"要與其地位身分相稱,只有這樣,人們才會按其地位,求而度量有界,各得其應(yīng)得之分,因而才能"欲而不爭",不爭不亂。荀子把"禮"的政治含義引向?qū)V啤?/p>

因此,荀子又認為治國之道,不僅要"導之以道",而且要"禁之以刑"。他甚至主張"才行反時者死無赦","無惡不待教而誅"。即對那些不識時務(wù)、敢于反叛者,對罪大惡極的元兇,要嚴刑重罰,以禁暴除惡。他還認為:"治則刑重,亂則刑輕。"(《正論》)這同孔子"不教而誅謂之虐"和要取消訟訴的主張已經(jīng)是相去甚遠了。他總的態(tài)度是禮刑并用。他說"聽政之大分(要領(lǐng)),以善至者,待之以禮,以下善至者,待之以刑。"(《王制》)對善意的用禮,對惡意的用刑,行為各異,區(qū)別對待,禮刑各有用場。不過在禮法的關(guān)系上,他又回到儒家觀點,認為禮較之法具有更為重要的地位。他說:"禮義者,治之始也。(《王制》)又說:"法者,治之端也。"即認為,禮義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或出發(fā)點,法律則是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在《勸學》篇中他說:"《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已也。"《禮》是記載禮的總匯,它是制定一切法律條今的準則和總綱,顯然,禮對法是起指導作用的一般原則。

總起來看,荀子對于禮法關(guān)系的認識,較之孔孟有很大的退步。孔孟主張行德治,施仁政,主要是著眼道德教化的作用,而荀子則主張禮刑并重,這也是荀子思想走向?qū)V频囊环N體現(xiàn)。

2、尊君愛民

荀子的隆禮,則是從維護等級貴賤,維護封建等級制出發(fā),等級制的最高點,就是國君,因而荀子的隆禮最終目的又是為了尊君。對此,他直言不諱他說:"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禮論》)禮有三個根本:事奉天地,尊崇祖先,隆尚君主,而三者的關(guān)系則是,尊奉天地、祖先,都是崇尚君主的條件。是達到崇尚君主目的的手段。關(guān)于尊君,他的言論很多。"天子者,勢位至尊"(《正論》)。"君者,國之隆(尊)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亂。"(《致士》)顯然,他提倡的是君主的位至尊,權(quán)最大,獨一無二。他甚至說,對君主的意見,"同焉者,是也:異焉奢,非也。"(《正論》)一切以君主的是非為轉(zhuǎn)移,幾乎完全成了君主專制主義的論調(diào)。這同孔孟對君臣關(guān)系的看法有明顯差異,卻和法家的唯君是尊的主張極為相近。

荀子在提倡隆君的同時,也主張愛民,他認為民為邦本,他說:"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大略》)文說:"傳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王制》)認為君主得民心,則身榮國安,失民心,則身危國削,國家的安危強弱存亡最終纟于民。他的說法是:"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王制》)因此,有國者必須"愛民"、"利民"。如何"愛民"?荀子有一套所謂"足國富民"主張或政策。主要是:重本抑未,加強生產(chǎn)。荀子認為,富國富民的關(guān)鍵在于發(fā)展生產(chǎn),發(fā)展生產(chǎn)的關(guān)鍵又在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他認為糧食是社會財富的標志。因此,農(nóng)民才是"生之者",工商業(yè)者及士大夫則是"食之者"。所以,荀子主張"省工賈,眾農(nóng)夫"(《君道》)。國家要用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地限制工商者和士大夫的人數(shù)。這樣,才能做到"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則財恒足。"《《富國》)荀子這種以農(nóng)業(yè)為本、以工商業(yè)為未的思想,顯然是受到了前期法家商殃的影響。在當時的條件下農(nóng)業(yè)具有重要作用。重視和提倡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自然無可非議,然而,在戰(zhàn)國時期,工商業(yè)已有了相當發(fā)展,它不僅成為繁榮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促進全國從分裂走向統(tǒng)一,起著極大的作用。荀子這種重本抑未的主張,顯然比孟子保護工商業(yè)的見解后退了。荀子處處為"君者"想辦法,但他下的藥方卻是一種古代重農(nóng)主義的政策。

3、人治與法治

荀子認為治理國家,既要有法,又要靠人,二者都重要,但比較起來,人則是第一位的。他說:"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君道》)言簡意賅,君子是國家得治的本原,人是根本的,人存則法起作用,人去則法名存實亡。因此,他提倡君子政治,主張正人必正己。他說:"君者儀也,民者景(影)也,儀正而景正。"(《君道》)他把君和師融為一體,把政和德結(jié)合起來,這是儒家治國之道的一個重要特征。但他又從人治出發(fā),他認為國君能否尚賢使能是國家強弱興亡的關(guān)鍵。是衡量國君明智或昏庸的重要標志。這樣荀子所謂"法治"又回到了人治上。

荀子主張人治是與他的反人道的"性惡論"相聯(lián)系的。在人性問題上,荀子反對孟子,主張人性惡。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的也。"(《性惡》)先天自然的是性,后天人為的為的。為什么人性惡?他認為,作為自然的人性,人生下來就有對聲、色、農(nóng)、食的情欲和貪利、殘忍的性格,如果順著這些情欲發(fā)展下去,就必然要產(chǎn)生相互爭奪、相互殘殺和淫亂等各種惡行,就會破壞社會的秩序。一句話,人的自然本性天生是惡的。至于"善",象忠信、仁義、辭讓這類道德品質(zhì),是"反于性而悖于情"的,是違反人性的。怎樣由惡變善?他認為只能通過教化和人為的努力,即"生于的"。

從這種反人性論出發(fā),為了使人禁惡從善,由惡變善,就既需要"隆禮"以教化,又需要"重刑"以禁惡,禮和刑都生根于人性,產(chǎn)生自改變?nèi)诵缘男枰?。這里從政治和教育的角度來看,荀子和孟子在人性善惡上完全相反,孟子講性善歸結(jié)為"仁政";從本性上說人們都具有教育成圣的可能性,所謂"人皆可以成堯舜"。荀子講性惡導致"隆禮"、"重刑",從本性上說人人具有教育成圣的必要性。途經(jīng)不同是因為荀子是立足在反人性的基礎(chǔ)上。

盡管荀子是戰(zhàn)國結(jié)束、秦統(tǒng)一天下前杰出的思想家,他雖然孔子那里吸取了一些仁禮的思想,但他的思想核心是建立反人道的"性惡論"上,他這個理論的目的是他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設(shè)計的長治久安的治國之道,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主義統(tǒng)治中起了重大影響。

门头沟区| 盐源县| 天镇县| 军事| 萍乡市| 含山县| 汉川市| 建平县| 婺源县| 肇庆市| 安远县| 依安县| 马鞍山市| 三门峡市| 舞钢市| 五原县| 行唐县| 乌拉特中旗| 耒阳市| 湘潭县| 德安县| 彩票| 深圳市| 左贡县| 隆安县| 桃园市| 南漳县| 二连浩特市| 汨罗市| 巴塘县| 航空| 庄河市| 东乡县| 潜江市| 原阳县| 罗源县| 乌拉特中旗| 阜康市| 沽源县| 隆化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