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物體浮沉條件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既要掌握理論知識和公式定理,又要掌握學習技巧,能夠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本文首先指出初中物理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然后以《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為例,介紹了問題教學法和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并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總結,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能力要求;問題教學法;實驗教學法;教學反思
一、初中物理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
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求學生具備以下能力:①認真觀察能力。觀察內(nèi)容包括自然現(xiàn)象、身邊事物、課堂實驗,只要和物理相關的要素均是觀察對象,學生認真觀察后,才能善于思考,更好地學習掌握物理知識。②閱讀分析能力。一方面是對教材進行閱讀,真正吃透教材,不能存在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對題目進行分析,明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聯(lián)想解題需要的知識點,避免形成思維定式。③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會做題,還要正確表達出解題過程,盡量使用物理語言,確保邏輯清晰、思路明確,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1]。④實驗操作能力。對物理現(xiàn)象進行解釋、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時,物理實驗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要求學生能規(guī)范實驗操作,可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完成數(shù)據(jù)計算過程,得到正確的結論。⑤科學探究能力。探究能力貫穿在知識學習、解題、實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樹立質(zhì)疑精神,能從表象看到本質(zhì),關注物理現(xiàn)象背后的原理,實現(xiàn)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合理運用。
二、《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教學目標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課程中,是浮力章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整個初中物理知識框架上看,本課程是對力學知識的一次綜合運用[2]。其教學目標如下:第一,通過教學活動,要求學生觀察物體的浮沉現(xiàn)象,從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斷物體的浮沉情況;第二,掌握物體的浮沉條件,并科學解釋浮沉現(xiàn)象,了解浮力對人們生產(chǎn)和生活的影響;第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學以致用,初步認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結合教學經(jīng)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課程的教學重點,是對上浮、下沉、懸浮、漂浮四種狀態(tài)進行分析和判斷;教學難點是物體處于不同浮沉狀態(tài)時,對浮力、重力、密度等進行比較。
三、問題教學法的應用
問題教學法,是將教材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技能[3]。教學時,要求教師有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推動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下去。以《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為例,教學過程如下:1.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播放漂浮的輪船、懸浮的潛水艇、沉底的石頭、上浮的木頭等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的特點。然后提出問題:將一個鐵塊丟進水中,鐵塊肯定會下沉,為什么輪船是鐵卻不會下沉呢?類似的,潛水艇為什么能懸浮在水中?石頭為什么會下沉到水底?木頭為什么能上浮?根據(jù)這些問題,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物體的浮沉條件和什么有關?2.講授環(huán)節(jié)通過兩個演示實驗,完成知識的講授過程。演示1:教師準備3個乒乓球,第1個內(nèi)部裝滿橡皮泥;第2個內(nèi)部裝一些橡皮泥;第3個內(nèi)部是中空的。教師將3個乒乓球浸在水中,然后松手觀察浮沉變化。學生會看到,乒乓球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懸浮。教師提出問題:從受力的角度進行分析討論,為什么乒乓球會有浮沉?此時可以小組合作討論,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對乒乓球浮沉狀態(tài)進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到:①浮力大于重力時(F?。綠),物體會上浮;②浮力小于重力時(F?。糋),物體會下沉;③浮力等于重力時(F浮=G),物體會懸浮。演示2:教師事先準備一枚雞蛋,將其放在水杯底部,然后逐漸向杯子內(nèi)加鹽,可以看到雞蛋逐漸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教師提問:雞蛋本來沉在水底,為什么會上浮?學生在受力分析的基礎上,聯(lián)系到水的密度、物體的密度、水的體積等知識點,經(jīng)過討論后得出答案: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密度有關,在水杯內(nèi)加鹽,鹽水的密度變大,雞蛋受到的浮力也變大,所以最終上浮至水面。教師進行匯總,實心物體的F浮=ρ液gV排,G=mg=ρ物gV物,物體浸入水中時,V排=V物,此時比較物體的浮沉,也就是比較ρ液和ρ物的大小,見下表1。3.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物體的浮沉條件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例如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等。大家都知道他們是什么原理嗎?第一,輪船。輪船是鐵做的,為什么不會沉入水底呢?通過一個小實驗進行理解,讓學生用橡皮泥捏成任意形狀,看誰能將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而且橡皮泥內(nèi)部能裝小豆子。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會發(fā)現(xiàn),要想滿足漂浮和裝小豆子兩個條件,將橡皮泥做成內(nèi)部空心就可以。在水中,橡皮泥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大于重力就能漂浮起來;而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裝豆子的數(shù)量也就越多。教師總結:輪船也是這個道理,制造時采用空心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招妮喆砰_水的體積增大,從而浮力增大,使它能浮在水面上。因此,輪船大小常用排水量表示,也就是滿載時排開水的質(zhì)量。第二,潛水艇。教師:潛水艇是如何實現(xiàn)上浮和下潛的呢?此時可以播放潛水艇的影像資料,讓學生看到潛水艇上浮或下沉時的操作方法。學生觀看視頻后回答:潛水艇上浮時,將內(nèi)部液體排出來,減少自身重力;下潛時,吸水進入潛水艇內(nèi)部,增加自身重力。教師總結: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潛。第三,氣球飛艇。氣球飛艇并不在水中,它又是如何實現(xiàn)升高和降低的呢?對于這個問題,先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播放氣球飛艇的飛行影像,從而完善答案,即:空氣也有浮力,和水的作用類似,氣球飛艇利用空氣的浮力升高和降低。教師總結:氣球飛艇里充的氣體,密度小于空氣,例如氫氣、氦氣、熱空氣等。在一定范圍內(nèi),充入這些氣體,氣球飛艇就能升高;排出這些氣體,氣球飛艇就能降低。4.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理解并記憶物體的浮沉條件,利用浮沉條件解釋密度計的原理。
四、實驗教學法的應用
實驗教學法是使用一些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實驗條件,觀察實驗對象的變化,從實驗現(xiàn)象中獲得知識或驗證知識[4]。和口頭講解相比,實驗教學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物理教學中比較常用。以《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為例,教學過程如下:實驗1:鹽水選種準備一些小西紅柿,將其放在盛水的燒杯內(nèi),會發(fā)現(xiàn)西紅柿下沉,如何采用最簡單的方法,讓西紅柿上浮呢?教師為學生提供實驗器材和材料,讓學生動手嘗試,從而發(fā)現(xiàn)加鹽可以讓西紅柿上浮。教師進行講解:西紅柿從下沉變上浮,實際上是浮力變大了,而浮力變大的原因,是液體的密度變大了。然后要求學生畫出受力圖,分別表示西紅柿下沉和上浮時的受力情況,總結哪些條件沒變,哪些條件變了。最終教師進行拓展:古代科學技術并不發(fā)達,人們學會了鹽水選種,從中挑選出顆粒飽滿的種子。配合實驗演示:將一把花生米放進鹽水中,會發(fā)現(xiàn)飽滿的下沉,癟的壞的上浮。實驗2:輪船吃水將牙膏皮放在水槽內(nèi),會發(fā)現(xiàn)牙膏皮直立在水中;往牙膏皮內(nèi)逐漸加一些沙粒,會發(fā)現(xiàn)牙膏皮緩慢沉入水底,先后出現(xiàn)懸浮、漂浮、下沉等情況。實驗完成,讓學生畫出受力圖,從而感受物體浮沉關系。最終教師進行拓展:輪船空載時,吃水線假設為A;工人向輪船上搬運貨物,輪船就會逐漸下沉,滿載時吃水線假設為B。通過計算吃水線A、B之間的高度差,就可以得到貨物的裝載量。
五、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問題教學法,還是實驗教學法,最終的目的都是達到預期教學目標。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成果,應注意以下幾點:1.激發(fā)學習興趣任何學科,興趣都是學好課程的基礎,初中物理也不例外。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該充分掌握學情,結合教學任務、能力培養(yǎng)目標,將學生的興趣點融入教學活動中[5]。例如:教學引入環(huán)節(jié)提出高質(zhì)量的問題,知識點講解時利用影像資料,介紹物理現(xiàn)象時配合實驗演示等。這些做法均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求知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2.注重動手操作《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提出6大核心素養(yǎng);具體到初中物理學科,包含了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三個方面[6]。實驗既是學習過程,也是學習方法,面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活物理”教學理念,主張的是活學、活教、活用,注重動手操作,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能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3.貼近實際生活物理和生活密切相關,是對生活現(xiàn)象的科學總結。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例如:使用生活中的物品設計實驗,拿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進行舉例,讓學生利用物理知識原理解決生活問題等。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認真觀察、閱讀分析、語言表達、實驗操作和科學探究能力。文章以《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課程為例,介紹了問題教學法和實驗教學法的應用。教學活動中,只有激發(fā)學習興趣、注重動手操作、貼近實際生活,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支持,提高教學效率和成果。
參考文獻:
[1]陳丹.基于“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的《物體浮沉條件及應用》教學設計[J].文存閱刊,2020(26):76-77.
[2]吳立東.初中物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的教學探索[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20(8):35-39.
[3]吳征勇.注重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以《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教學為例[J].新課程·上旬,2014(5):74-75.
[4]楊雄生,杜玉萍,申海英.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中尚需注意什么———談談初中“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的教學[J].物理通報,2014(7):41-44.
[5]陳紅.《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教學設計及反思[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5):54-55.
[6]王天恩.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科學咨詢,2020(33):215.
作者:汪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