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文教學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重點:
1.對魯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對話、外貌、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教學難點:
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義。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2.掌握課文中作注的疑難詞語的讀音、字形、詞義。
3.理清小說線索和故事情節(jié)。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請兩位學生朗讀第12自然段開頭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寫: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
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
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p>
這是魯迅小說《故鄉(xiāng)》中的兩段景物描寫,前者多么明朗、美麗、令人
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蕭條、令人悲涼。前者是小說中"我"頭腦中想象出的
二十年前的故鄉(xiāng)的圖畫;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鄉(xiāng)的實景。
二十余年過去,故鄉(xiāng)景色在作者眼中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作者為什么要
這么寫呢?作品中的"我"懷的是什么感情呢?讓我們深入地了解寫作背景,
認真地閱讀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2.介紹寫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專制政權(quán)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階
級的軍閥官僚的統(tǒng)治。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jīng)濟的命脈,而且
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于這雙重的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
是農(nóng)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饑寒交迫的和毫無政治權(quán)利的生活。
小說寫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編入他的小說集《吶喊》,它的故事情
節(jié)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現(xiàn)實生活。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
回故鄉(xiāng)紹興接母親,親眼看到故鄉(xiāng)的破舊不堪和農(nóng)民生活的貧困,百感交集,
思緒萬千,一年后就以這次經(jīng)歷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小說《故鄉(xiāng)》。小說著重刻畫
了一個受盡當時社會摧殘剝削的勞苦農(nóng)民閏土的形象。通過對閏土悲慘遭遇
的描述,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深刻揭露舊社會對農(nóng)民從肉體到精
神的重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和堅定信念。
3.作家、作品介紹:
魯迅,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筆名,浙江紹興人。
選自《吶喊》(小說集)。(《百草園》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出示幻燈片,檢查詞語預(yù)習:
陰晦(hui)瓦楞(leng)胯(kua)下獾(huan)秕(bi)谷
鵓鴣(bo)(gu)髀(bi)嗤(chi)笑絮絮(xu)瑟(se)索
蜷(quan)縮寒噤(jin)折(she)本惘(wang)然恣?。▃i)(sui)潺潺(chan)黛(dai)色愕(e)然五行(hang)
5.聽課文錄音,熟悉課文。
6.討論課文段落:
小說以時間為序,以我回故鄉(xiāng)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全文可按
“漸近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開故鄉(xiāng)”三個方面分為三個部分。
一(開頭到“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我”漸近故鄉(xiāng)時見到的一片破敗
蕭索的景象及當時的感觸,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從“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經(jīng)一掃而光了”):“我”在故鄉(xiāng)期間的見聞和
感受,著重刻畫了閏土、楊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農(nóng)村破產(chǎn)、農(nóng)民生活貧
困的社會根源,是小說的主干部分。
第一層(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寫“我”到家時的情況。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天真無畏、深厚
友誼;
對楊二嫂的比照——小市民習性更厲害
第二層(到“他就領(lǐng)了水生回去了”)
寫“我”和中年閏土見面的情況。(全文重點)
閏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變化(社會根源)
第三層(到“已經(jīng)一掃而空了”)
寫“我”告別閏土與故鄉(xiāng)。
三(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結(jié)束):“我”離開故鄉(xiāng)時種種感觸和矛盾心情,
抒發(fā)了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極大的憤懣,表現(xiàn)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
的強烈愿望和堅定信心。
7.完成表格:
h變化
少年閏土中年閏土
外貌
動作語態(tài)
對“我”的態(tài)度
對生活的態(tài)度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對話描寫、外貌描寫的作用。
2.理解課文通過人物形象的對比來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理清了小說的線索和情節(jié),對課文已比較熟悉,現(xiàn)在我們
來討論閏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閏土人物形象:
(朗讀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鄉(xiāng)》寫閏土著重的是前后對照的方法。作品從哪幾方面進行對照?通過對照突出了什么?
明確:
(1)外貌對照:
少年閏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鼙M生活折磨,命運悲慘(經(jīng)濟生活的艱難和精神負擔的沉重)。
(2)動作、對話對照:
少年閏土:雪地捕鳥,月夜刺碴,"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聰明勇敢、活潑開朗;
4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也說不完。
中年閏土:說話前的神態(tài)是"歡喜--凄涼--恭敬";他說了七句話,前六句用斷斷續(xù)續(xù)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最后一句還是用斷斷續(xù)續(xù)的話訴說自己的苦狀;說話后的神態(tài)是"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t疑麻木、痛苦難言。
9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里有說不盡、道不明的苦處。
“迅哥兒”改稱“老爺”,寫出閏土不僅為饑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級觀念思想的束縛。
“厚障壁”就是所謂“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精神隔閡。
(3)閏土對"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前后對照:
對我:
少年閏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情真意切,親密無間;
中年閏土: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為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guī)矩"?!环饨ǘY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
少年閏土:捕鳥、看瓜、刺碴、拾貝、觀潮……——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中年閏土: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獙⑾M耐杏谏耢`。
(4)小結(jié):
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把一個活潑的少年折磨成凄慘的苦人兒。
魯迅在這個人物的前后對比中,不僅從經(jīng)濟上、政治上刻畫了閏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從精神上揭示了閏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識給他加上精神枷鎖,尊卑觀念愚弄淳樸的農(nóng)民。見“我”時,強自按熄霎時間閃現(xiàn)出來的真摯友誼的火光;見面時一系列精神變化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尊卑觀念給閏土心靈深處留下的創(chuàng)傷。對香爐和燭臺細節(jié)的描寫,進一步揭示內(nèi)心世界,他虔誠地渴望神靈的賜福,擺脫貧困與苦難,這樣描寫,可清楚地看到:閏土對苦難根源有直覺,但不理解;希望改變現(xiàn)狀,卻又無可奈何;他憧憬未來,卻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鮮明的對比中,揭示了閏土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經(jīng)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也揭示了閏土們悲慘命運的深刻的社會原因是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是舊中國貧苦農(nóng)民的典型。
3.楊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對話、動作描寫):
(朗讀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說對楊二嫂的描寫,先聞其聲,再見其人。
外貌描寫——"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
對話描寫——
動作描寫——
——她的說話和動作表現(xiàn)了她尖嘴利舌,貪小潑辣的小市民習性和日趨貧困的生活。
楊二嫂是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zhèn)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兩個意義: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來襯托閏土的純樸善良;二是用她的變化來說明城鎮(zhèn)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側(cè)面反映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
3.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上兩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幾種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閏土這一人物形象。這節(jié)課,我們來分析小說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討小說豐富的語言內(nèi)涵,從而理解作品表現(xiàn)的主題。
2.講讀第三段,離開故鄉(xiāng):
這一段主要寫"我"離別故鄉(xiāng)時的悵惘情緒和對未來的希望。
(學生讀第78-85自然段)
(1)"我"這次是"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xiāng)",到異地去謀生。離開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有沒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確: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而且一想到在故鄉(xiāng)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這“高墻”就是社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再想起閏土今昔的巨變,"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這復雜的世事變化,因而"我"對未來想得很多。
“我”無法消除與閏土之間的隔閡,但對未來是抱熱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兒和水生能夠一氣,不再像"我"和閏土一樣隔膜起來。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轉(zhuǎn)"、"辛苦麻木"、"辛苦恣睢"。這里的三個"辛苦"含義各不相同,第一個是"奔波、勞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個有"辛勤、勞苦"的意思,指閏土的生活;第三個有"鉆謀、妄為"之意,指官、紳一類人物及楊二嫂們的生活,希望他們有"新的生活",是"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
(學生齊讀86~88自然段)
(2)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
明確:閏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態(tài)度虔誠,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好起來,這種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的希望是讓后輩過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遠"的,實現(xiàn)自己的這一希望又是非常艱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
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告訴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于實踐,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奮斗,等于沒有希望;希望雖然遙遠,而且實現(xiàn)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奮斗,去實踐,希望就能實現(xiàn)。這段文字,意味深長,表達了"我"對"新生活"一定會來臨的堅定信心。
3.“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寫。主要采用內(nèi)心獨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說不同于一般記敘文,小說中的人物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個線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個要求進步的知識分子形象。故鄉(xiāng)蕭索的景色顯示了當時農(nóng)村的凋敝,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F(xiàn)實的故鄉(xiāng)與記憶中的故鄉(xiāng)距離太大,"我"非常失望,從而抒發(fā)了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無比憎恨的感情。
閏土的巨大變化,與"我"的思想隔閡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極大震動、悲哀、憤慨。哀其不幸,寄予無限同情。
楊二嫂的變化,"我"感到討厭。
離別故鄉(xiāng)時復雜的思想感情,更使我們認識到"我"熱切要求推翻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認識到改造舊社會實現(xiàn)新生活的艱苦性、復雜性,表現(xiàn)了"我"對革命任務(wù)艱巨性的深刻認識和實現(xiàn)理想的信心、決心。小說最后閃光的一筆,一掃全篇沉悶的氣氛,反映積極謀求社會變革的進取精神,鼓舞人們?yōu)樾律鐣某霈F(xiàn)而斗爭的信心,同時把小說的主題思想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4.理解課文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提問:這篇小說實際上寫了兩個故鄉(xiāng):一是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一是現(xiàn)實目睹的故鄉(xiāng)。記憶中的故鄉(xiāng),色彩鮮明,是一幅“神奇的圖畫”,現(xiàn)實的故鄉(xiāng)又是一幅怎樣的圖景?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現(xiàn)了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的美麗畫面,這又說明了什么?
明確:現(xiàn)實的故鄉(xiāng)一片荒涼、沉重、窒息,“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對記憶中的故鄉(xiāng)和現(xiàn)實目睹的故鄉(xiāng)的描寫,作者采用了對比的寫法。這樣寫,突出了現(xiàn)實故鄉(xiāng)的每況愈下的變化,反映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趨破產(chǎn)的舊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現(xiàn)實。
小說最后一段,又再現(xiàn)了記憶中的美麗畫面,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對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5.小說的主題思想:
小說著重刻畫了一個受盡舊社會摧殘剝削的勞苦農(nóng)民閏土的形象,通過閏土悲慘遭遇的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舊中國農(nóng)村日益破敗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對農(nóng)民從肉體到精神的嚴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和堅定信念。
七.曹操煮酒論英雄
教學重點:
對話描寫對刻畫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作用。
教學難點:
1、通過對話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2、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簡介《三國演義》的作者及與課文有關(guān)的知識。
2、掌握基礎(chǔ)知識。
3、劃分課文層次,分析第一部分。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在我國可稱得上家喻戶曉,許多人物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津樂道。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三國人物?他們又具有怎樣的性格?(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教師歸納)是的,從《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里,我們了解諸葛亮的智,曹操的奸,關(guān)羽的義,趙云的勇,等等。而這此人物之所以能長久地、鮮活地活躍在大家腦海里,是因為作者采用各種描法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們今天就來聽聽曹操和劉備的一段對話,看看從中顯示了他們怎樣的性格。
2、簡介《三國演義》及其作者。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或《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它以魏、蜀、吳三國的歷史為題材,又依據(jù)有關(guān)的傳說、戲曲等資料,經(jīng)過綜合加工再創(chuàng)作而成。小說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寫起,寫到黃巾起義被鎮(zhèn)壓,在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時,各軍閥乘機割據(jù)。后寫曹操殺董卓,平袁紹,統(tǒng)一北方。接著寫曹操指揮大軍南下,南方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合抗曹,赤壁一戰(zhàn),曹操大敗。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各自稱帝,相互攻戰(zhàn)。后寫司馬氏推翻曹魏統(tǒng)治集團,建立西晉王朝,先后滅掉了蜀、吳,全國統(tǒng)一。小說塑造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形象:陰險狡詐的曹操,寬厚仁愛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義勇武的關(guān)羽,剛烈粗獷的張飛等,在人們心目中都成了某種典型人物的代表。
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
3、閱讀課文導讀,了解本文的中心內(nèi)容。
導讀中點明本文主要寫曹操和劉備一場精彩的對話,這場對話既是智慧的較量,又是一場特殊的心理戰(zhàn)。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課文節(jié)選自第二十一回,當時曹操位居漢相,勢力強大,野心勃勃,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極為恐懼,就秘密下詔給國舅董承,設(shè)計謀殺曹操。董承聯(lián)絡(luò)劉備聚義圖謀,劉備參與了這一行動計劃。當時,劉備為豫州牧,勢力弱小,被曹操安排在相府左近宅院居住,實際上受到監(jiān)視,隨時有被殺的可能。在這種情勢下,劉備只能日日在后園種菜,以為韜晦之計。課文就是從這里展開的。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到小亭暢談,談到天下英雄唯劉備和他兩個,既表達了他稱雄天下的野心,又是對劉備政治抱負的一次試探。因此,我們在學習課文時要牢牢抓住課題中的"論"字,體會對話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4、聽錄音,根據(jù)預(yù)習鞏固字詞知識,并思考小說情節(jié)可分成幾部分。
5、聽寫生字生詞,并給生字注音,解釋生詞。
玄唾酣淮樽俎
家喻戶曉韜晦之計面如土色色厲膽薄虛名無實血氣方剛
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6、教師在學生回答時明確課文分段。
課文共三段,可以分成二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劉備行韜晦之計。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寫曹操煮酒論英雄。
7、分析第一部分。
(1)集體朗讀。
(2)根據(jù)問題,討論:
①劉備為何要行韜晦之計?
明確:課文第一句點明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點明了行韜晦之計的原因。劉備參加了"奉詔討賊"的秘密決策,但又不能走漏風聲;他有稱雄海內(nèi),恢復漢室的壯志,但又不敢流露在外而惹來禍水。
②"韜晦之計"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為什么不將此事告訴結(jié)拜兄弟?說明了什么?
明確:具體內(nèi)容指"下處后園種菜,親自澆灌",意在表明自己胸無大志,非曹操對手。不對關(guān)羽、張飛說明,足見其韜晦之深,惟恐他倆在言語上、行動上有失,影響大計。這個細節(jié)表明劉備的深謀遠慮。
③這一部分能否去掉?為什么?
明確:這一部分不僅對曹操、劉備關(guān)系作了必要交代,而且為劉備的思想性格奠定了基礎(chǔ),后來"論英雄"時,劉備的性格就在這樣的基調(diào)上合乎邏輯地發(fā)展和變化。
(3)根據(jù)課后練習預(yù)習第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精讀課文第二部分,通過對話分析、了解曹劉兩人的思想性格。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課題告訴我們,文章的中心是"論英雄",那么曹操、劉備兩人論戰(zhàn)的序幕是怎樣拉開的呢?讓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2、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注意語氣。
3、分析第二段。
(1)概括本段主要內(nèi)容。
明確:寫劉備入府見操。
(2)劉備在本節(jié)中有一系列的心理變化,請找出詞語。
明確:"驚問""面如土色""方才放心""心神方定""開情暢飲"
分析:曹操派許褚、張遼來"請"劉備,那言辭,那氣勢,與其說是"請",還不如說是命令,使劉備吃驚不小。入府見操時,曹操劈頭一句"在家干得好大事",大話嚇人,借以試探。劉備猝不及防,以為心事已被發(fā)現(xiàn),嚇得"面如土色",直到曹操點明煮酒相邀的意思,才"心神方定";到了小亭,果見煮酒、青梅,更是疑慮盡消,可以"開懷暢飲"了。短短幾分鐘,劉備的內(nèi)心已經(jīng)歷了生死的交戰(zhàn)。
(3)曹操趁機講"望梅止渴"的故事,用意何在?
明確:"望梅止渴"這一故事,表明了曹操的多謀與自負。同時也暗示劉備,當世英雄非其莫屬。
(4)這一段在情節(jié)上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緣由,拉開了曹、劉論戰(zhàn)的序幕。
4、分析第三段。
(1)概括本段意思。
明確:曹操和劉備論英雄。
(2)劃分層次(課后練習一)。
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即曹劉論戰(zhàn)可分三個回合。
第一層:曹著意設(shè)問,劉權(quán)作不知。
第二層:曹步步緊逼,劉亂論英雄。
第三層:曹識破英雄,劉巧飾驚恐。
(3)分析第一個回合。
曹操既想試探劉備內(nèi)心所想,又不想被劉察覺,因此他只能迂回出擊。在酒至半酣之時,借天外龍掛起興,著意設(shè)問:"使君知龍之變化否?"又借題發(fā)揮,以"龍"比"世之英雄",并要劉備指明當世英雄。劉時而裝呆,里面是兜圈子,始終不正面回答,跟曹操耍起了太極,你推我擋。這是試探與反試探的第一個回合。
(4)分析第二個回合
曹操見迂回戰(zhàn)術(shù)不行,就改用"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的正面出擊。在曹操的逼問下,劉備只好顧左右而言其他,亂論一番。他列舉了許多人,意在表明自己沒有慧眼,不識英雄。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劉備的所有出言,均不用肯定語氣,而均是探詢語氣。這是他從另一個側(cè)面表明自己缺乏英雄膽魄,缺乏主心骨。而曹操把劉所列舉英雄,一概用"非英雄也"加以否定。
兩人語氣完全不同。劉備不露聲色,謙恭有加;曹操鋒芒畢露,藐視一切。語言截然不同,性格更是迥異:曹野心勃勃,有奸雄之氣,似騰身于宇宙之間的飛龍;劉大智若愚,內(nèi)孕英雄之心,似隱伏于波濤之內(nèi)潛龍。
這是試探與反試探的第二個回合。曹操每次出擊,都似打在了橡皮碉堡上,沒有得到他所期望的結(jié)果。
(5)分析第三個回合。
曹操在正面出擊不利的情況下,只好單刀直入,直刺對方要害。他先給英雄下了個定義,然后直言當世英雄惟劉備和自己兩個。實際上是說劉備就是他唯一的對手,劉圖示全部的思想底細,被老謀深算的曹操一驚,焉能不意亂心慌,于是"手中所執(zhí)匙箸,不覺落于地上"。如果此時劉備不加以掩飾,那么他的韜晦之計至此可說是功虧一簣。但就在那一瞬間,劉備急中生智,以"一震之威,以至于此"巧加掩飾,不僅與當時的情境相吻合,瞞過了多疑老練的曹操,又表明自己沒有丈夫氣概,不可能圖謀霸業(yè)。
這一部分乃情節(jié)高潮,雖沒有刀光劍影,但唇槍舌劍,驚心動魄。在這一場試探與反試探中,最終以劉備的勝利告終。
(6)小結(jié)第三段內(nèi)容。
曹、劉的這場對話,實際上是智慧的較量,是一場特殊的心理戰(zhàn)。曹操先借龍設(shè)問,再步步緊逼,卻偏偏不講明誰是天下英雄,目的是讓劉備說出。而劉明知天英雄是誰,但決不吐露。這一切都是他以屈求伸的深謀遠慮。這場試探與反試探的論戰(zhàn),雙方各懷心機,表面上卻談笑風生,讀來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對話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2、明確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3、聯(lián)系課文,理解重點句子。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刻畫人物可以采用各種描法。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采用動作描寫,刻畫出一個疾惡如仇,不畏強暴的魯智深?!豆枢l(xiāng)》采用肖像描寫和語言描寫,刻畫出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截然不同的外貌和性格,從而揭示出農(nóng)村破產(chǎn)、農(nóng)民生活貧困的社會根源。在《曹操煮酒論英雄》一文中,主要采用了對話描寫。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對話描寫的具體作用。
2、分四人小組討論本對話描寫的作用。
明確:
(1)富有個性的語言表現(xiàn)了人物獨特的性格。曹操的語言咄咄逼人,自負不凡,但又靈敏多變,表現(xiàn)了他驕縱多疑,老謀深算的性格特點。劉備的語言深藏不露,謹慎沉著,但又機警靈活,表現(xiàn)他善于忍耐,大智若愚的性格特點。在試探與反試探的過程中,雙方的語言又揭示了他們內(nèi)心世界。
(2)通過對話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從故事的開端、發(fā)展到高潮、結(jié)局,都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來展開。例如第三段,先寫曹操借看到龍掛而發(fā)的一段議論,有了這段議論才引起論天下英雄的一場對話,有了這場對話,才增強了這場論戰(zhàn)的氣氛,使下文劉備聞言失箸,而又能以聞雷失箸為由輕輕掩飾過去,使這個情節(jié)更合情合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注意語氣。
4、四人小組討論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確:(1)"忽陰云漠漠,驟雨將至。"
(2)"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
運用自然環(huán)境烘托人物性格和情節(jié)氣氛,是課文的一大特色。第一句環(huán)境描寫出現(xiàn)在第三段,這句話明寫天氣,暗寫人物情態(tài)和驚喜不定,忽驚忽喜。天上"陰云漠漠",劉備心中也陰云籠罩。而天外龍掛又成了劉備借龍喻英雄的依據(jù)。等到曹操說破英雄突然"天雨將至,雷聲大大作"。在劉備的心理上,曹操說破英雄才是驚天動地的灌耳驚雷,這"雷聲"就成了影響人物心理變化的直接因素。同時雷聲又成為劉備失箸的絕對掩飾,成為情節(jié)轉(zhuǎn)化的關(guān)鍵。
5、完成課后練習三。
(1)讀背第一段話。
(2)理解其意思。
明確:本段話說在"論英雄"之始,意在以龍喻已,借題發(fā)揮,著意試探。
(3)理解第二句話意思。
明確:講在"論英雄"之末,意在刺敵要害,試探真情,以求殺機。
(4)讀背曹操對"英雄"所下的定義——大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故鄉(xiāng)》教學設(shè)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