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二語文議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民主 合作 探究
在講授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展開與折疊”第二課時時,很多老師煞費苦心地給學生總結講解了正方體的十一種展開圖,老師們講得是頭頭是道,學生們聽得是云山霧罩。我在講授本節(jié)課時做了如下的嘗試:
一、教學目標
1.經歷展開與折疊、制作模型的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通過動手剪,了解正方體的展開圖及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制作簡單的立體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
二、教學設計
1.設疑增趣,引入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棱柱的側面展開圖,還有一種大家最常見的棱柱體——正方體,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展開圖是什么樣子的呢?又有多少種?。?/p>
噢,現實世界就是這樣神奇,同學們一定對這很感興趣,那么,今天我們繼續(xù)探索《展開與折疊(二)》(板書課題)。
評析:提出一個挑戰(zhàn)性的問題簡單明了地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展示成果,暢所欲言(“體——面”的轉換)
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在黑板上劃分了四個區(qū)域,講桌周圍準備了剪好的透明膠帶,以小組為單位在每個大組所屬區(qū)域將本小組成員的作品粘貼上。同學們爭先恐后地上黑板粘貼作品,不斷傳來“有了,有了,扯下來”、“重復了,不要再貼了”、“我還有一種黑板上沒有的”、“快上,快點,那個組比我們多了”……整個課堂沸騰了,每一名同學都抬起了頭,兩眼盯著黑板,搜尋著,比較著,篩選著,爭論著。慢慢的聲音小了,我微笑著走上講臺,說:“同學們,大家一起再看看,本組中還有沒有重復的作品了?”“沒有了!”“好,那就讓我們給四個大組點評一下吧!看看哪個組能夠獲勝,得到的情況全面?!?/p>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了數學課堂的民主,既給學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機會,又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成果展示,進行思維碰撞,點燃創(chuàng)新火花,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歸納提升,尋找規(guī)律
(1)觀察黑板上的十一種展開圖,師生共同總結出“一四一”型6種,“二三二”型3種,“三三”型1種,“二二二”型1種,共11種。
(2)師:同學們知道剪開一個正方體最少需要剪開幾條棱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討論)
生1:我們組認為最少應該剪開六條棱,因為正方體有六個面。 生2:我認為最少應該剪開七條棱,因為老師你看每一種展開圖都只有五條棱沒有被剪,那不就說明剪開了七條棱嗎?
師:真是太好了!大家都談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你們認為誰說的更有道理呢?
師生共同總結:正方體最少要剪開七條棱。
評析:先由學生自己對展示的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再通過師生共同評價修正,幫助學生建立整體性的認知框架,完善認知結構,比只有老師講解學得生動、理解深刻。
4.展示反饋,體驗成功
出示其他幾種6個正方形的拼合圖,讓學生再自己獨立動手折合并判斷能否折成正方體。(“面——體”的轉換)。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定位在逆向思考——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可以圍成正方體的認知上,與之前的“體——面”轉換相呼應。
5.變換對象,進一步探索
把一個圓柱、圓錐(沿虛線剪開)的側面展開,會得到什么圖形呢?
學生先想,再剪。剪的結果和你想的一樣嗎?若剪的和想的不一樣,再與同伴交流,互相指正。
評析:先是動腦思考,再動手操作,相互交流,讓學生體驗成功。
6.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及學習方法?
評析: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交流、得出結論,若學生總結得不全面,教師給予適當補充。
7.布置作業(yè)
習題1.4第1、2題。
本學期,我們高二語文備課組依舊是19位成員,老中青結合,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師,這為備課組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先決條件,故本學期本備課組的教學進度統(tǒng)一、教學工作順利,現將本期所做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立足教材,狠抓常規(guī),突破課堂,尋求教學的高效
據此,落實了以下工作:
1.狠抓常規(guī):(1)學生方面:課前預習、課上聽講、課堂筆記、作業(yè)完成、課外積累以及課外練筆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都制定了相應的要求及落實措施;(2)教師方面:預習的設計、教案設計、作業(yè)設計、作業(yè)批改以及聽課學習等方面,都按教導處及教處要求認真落實。
此外,加強了集體備課的力度,形成備課組教學自控機制。
(1)每周四集體備課固定時間,定人定課交流備課設想。
(2)組內經常輪流聽課、評課,做到目標明確,研討有效。
(3)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有效地整合課程資源和教學資源。
2.突破課堂:(1)精心設計、科學實施高二下學期的語文教學任務,結合短篇小說教材,在四月份有效迅速提前開展了一輪復習,為高三提前鋪路。(2)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繼續(xù)發(fā)揚學校提出的全人教育。
二、夯實基礎,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
1.夯實基礎,配合本學期的先秦諸子和經典文化研讀兩本教材,強化古詩文和文言知識的積累。豐富學生古代文學和古代文化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具有進一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為高三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閱讀理解上升到品味鑒賞。寫作上著重培養(yǎng)寫作議論文的能力和初步的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大家在落實常規(guī)的同時,積極在教學研究上進行探討,設法增進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再以寫促讀,以讀促寫,從閱讀與寫作兩大塊來改進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況。以求學生在進入高三前,建立一定的讀寫基礎,具備一定的讀寫能力。就閱讀與寫作的知識與策略而言,具體的教學方案如:
每周的時評熱點編寫成文作為學生寫作材料的儲備。兩周一次的隨筆有主題,有重點,有批改。每節(jié)課的課前演講內容豐富多樣。定期進行“學習寫作”策略教學的討論,圍繞具體的作文篇目,大家共同商榷怎樣的寫作思維教學最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