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園林建筑論文

園林建筑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林建筑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園林建筑論文

園林建筑論文范文第1篇

園林建筑是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廣義層面來說,園林建筑就是園林里具有造景、游覽、觀賞和休息等作用的各種建筑物,如公園、風景區(qū)、建筑庭院等等。此外,有很高審美價值的小型建筑物也可以歸納在園林建筑的范圍內。但結合實際而言,園林建筑通常就是指亭臺、走廊、花架等具有景觀作用的建筑物,以及售票廳、小賣部等具有實用功能的建筑物,而不是功能復雜且占地面積寬廣的大型建筑物,如展覽館、茶樓、餐廳等。

2園林建筑在現(xiàn)代園林中的作用

2.1打造現(xiàn)代園林主景在現(xiàn)代園林的建設中,園林建筑承擔著構筑主景的重要責任,這也是現(xiàn)代園林的代表性景觀和標志性語言,更是現(xiàn)代園林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各種風景畫面的亮點和重點都是園林建筑,缺乏園林建筑也就缺乏了“景”,就別談實景了。也就是說重要的建筑物通常都是園林一部分甚至是全部范圍的主景,是園林的標志,代表著園林的整體形象。如著名園林西安的大唐芙蓉園,其主景就是侍女館里的寶塔,這也是其標志性景觀。

2.2園林建筑的實用功能

2.2.1觀景作用。園林建筑通常都是處在園林景觀的最佳觀賞點,周圍的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讓處在其中的人們可以觀賞景色、陶冶性情,或是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亦或是陶醉在奇花異草和怪石嶙峋里,猶如身臨其境。拉近人們跟這些景色的距離,仿佛能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2.2.2休憩作用。園林建筑種類很多,通常都位于便捷之地,如道路附近的亭臺、走廊等。當人們欣賞周圍景色疲乏時,就可以在亭臺、走廊等處休息,而且視線開闊,休息的同時也能觀賞景色。

2.2.3連接作用。在現(xiàn)代園林的建設中,園林建筑還能很好地連接各個景區(qū),構成供人們觀賞的路線。園林建筑的連接作用體現(xiàn)在對整個園林進行科學的布局、規(guī)劃和設計,確保園林里每一個建筑都有存在的價值,而且跟其它建筑的銜接渾然天成,共同構成審美價值高和實用價值高的現(xiàn)代園林。在現(xiàn)代園林里各個建筑物之間不能是相互獨立的,都有各自的作用,而且排列也疏密有致、交相呼應。如著名風景區(qū)太陽島,其門框與步道的設計就將園林里各個建筑物完美地“串聯(lián)”在一起,賦予了園林景觀一種朦朧美,給人以“園中有景、景中有園”之感。

2.2.4空間構造作用?,F(xiàn)代園林的建設使用了很多回廊、花墻以及仿古墻,構成了巧妙靈活的空間結構,給人以“若隱若現(xiàn)”之感。這些小型建筑物的使用,通常都是為了給功能變化創(chuàng)造獨立的空間,能夠為人們的觀賞或是休憩增加雅趣。

2.2.5導向作用?,F(xiàn)代園林建設的規(guī)模在不斷拓展,園林里樹木茂密、山勢起伏、道路復雜,要保證人們能夠很好地觀賞到園林的景色,而且還不會迷路,在設計時就要充分發(fā)揮園林建筑的另一作用———導向作用。如著名景區(qū)北海公園,其高高聳立的白塔不僅是標志,也是“指南針”,具有導向作用。

2.3園林建筑的服務作用

2.3.1教育、學習和紀念作用。在現(xiàn)代園林里,通常都有科技館、紀念碑、展覽館、名人字畫和雕塑、歷史名人文化墻等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在人們觀賞的過程中還能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學習作用,或是教育人們愛國和謹記歷史,或是豐富人們的知識庫,亦或是傳授人們愛護環(huán)境、尊重自然的思想。如南京著名景區(qū)雨花臺,其中就有紀念英雄人物和先驅的紀念雕塑及紀念碑,這樣人們在觀賞時就會潛意識地產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2.3.2游戲、健身等作用?,F(xiàn)代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都在飛速發(fā)展,要滿足新形勢的發(fā)展需求,現(xiàn)代園林在服務內容方面也要更加豐富和現(xiàn)代化。園林里有可以健身鍛煉的場所,可以參觀展覽的場所,可以召開會議和研討的場所,可以供兒童嬉戲的場所等,這些園林建筑物能滿足人們對娛樂和學習的需求。

2.3.3滿足人們其他需求。人們對園林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一些傳統(tǒng)功能上,除了有觀賞價值和休憩功能之外,還要能滿足人們對多樣性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如園林里供人們購買紀念品和餐飲的地方,就像北京植物園建設的游客服務中心、沈陽植物園建設的大型餐飲廣場等。更重要的是,園林建筑在現(xiàn)代園林建設中的使用,除了能最大限度展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還能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觀賞的要求,甚至還可能成為獨具特色的一景。

3園林建筑的發(fā)展趨勢

現(xiàn)代園林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設計時,不單單只是停留在美觀的基礎上,還應該不斷掙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朝著園林生態(tài)效益、園林娛樂休憩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在未來,園林建筑的發(fā)展也必然會受到其他藝術元素的影響,在建造時也會更加凸顯現(xiàn)代化的線條美與造型美,各種實用設施也會逐漸抽象化。科研技術也會逐漸應用到園林,如培育新型植物品種。也就是說,在未來園林建筑的發(fā)展將會更加多元化和輕型化。

4總結

園林建筑論文范文第2篇

1.1園林建筑的藝術要求園林建筑直接影響著園林的整體藝術水平,缺少園林建筑的園林不可能成為名勝,所以園林建筑不能局限于對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上,而要注重園林建筑的藝術性。如我國風景如畫的蘇杭等地一些有名園林中的亭臺樓閣都是以藝術欣賞作為出發(fā)點的,并且得到很好的藝術效果。其中應注意的是園林建筑物的布置要與周圍環(huán)境景觀相互呼應,達到景觀要求,并通過對景等手法來提高園林整體的藝術感。西湖園林中“花港觀魚”就將翠雨亭和劉莊對景,讓游人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建筑物上。

1.2收放自如的空間處理園林建筑的主要作用是服從造景需要,所以,園林內的建筑物都不需要太過暴漏,否則會“喧賓奪主”。園林建筑的含蓄手鏈能夠保持園林景觀的特色,也就是在對建筑物進行布局時注重疏通,并且造型、布局都要開朗,同時通過造景手法來達到理想的園林建筑藝術效果。如西湖中的曲院風荷是以“院”和“荷”為主景,而將建筑物深入到湖中,從而借助湖景來提高曲院風荷的觀賞意境。

1.3注意適應當地氣候特點園林建筑的高低、方位以及色彩等都具有調節(jié)氣溫的作用,所以園林建筑的裝修要細致,色彩要經過調和,對不同類型的建筑都要保持各自的空間,但是整個園林景觀要渾然一體。如江南園林建筑中需要適應夏冬的季節(jié)要求,根據環(huán)境設計建筑呈現(xiàn)出四季如春的特點。

2園林建筑的繼承及創(chuàng)新

2.1園林建筑中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及創(chuàng)新園林建筑中的傳統(tǒng)文化主要包括園林命名、題詞、楹聯(lián)、匾額等,在繼承發(fā)揚的同時應注重在內容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游覽園林時,游人可以看到各種雅致的題名和題詞,或者一幅富有詩意的楹聯(lián),既增加了園林的詩情畫意,又深化了園林藝術的文化內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2.2花木配置手法的繼承及創(chuàng)新花木是園林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花木配置和建筑物的大小、高低要保持和諧統(tǒng)一,并且能夠和周圍景觀相互呼應,形成具有明顯層次和錯落有致的景觀。花木配置并不只是起到襯托建筑物的作用,其本身也要高矮有序、顏色搭配,形成花木獨有的藝術感。喬木、灌木和花草之間的配置,以及園林建筑的大小高矮都需要因地制宜,并且處理好園林藝術布局和美觀適用之間的關系。在配置過程中應注意不宜過多,但又要顯得富有生機,并且整個樹形和樹冠都要作為廳堂的前后背景?;▔奈恢靡亩ㄎ?,不能顯得單調呆板,要起到其具有的點綴作用。大型園林中的花草植被在布置時應注意圖案要比較新穎,以頌揚國家興旺和時代特征為主,達到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效果。遵循“構圖無格,借景有因,切合四時”的美學原則,在體現(xiàn)山光水色和花木庭院等景色時,注意季節(jié)的變化,能夠使景物的時態(tài)和情致生成一幅疏密有致的風景畫。

2.3地域文化的繼承及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域中獨具特色,并且傳承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作用的文化傳統(tǒng),每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所以,也會有與眾不同的特色。具有“地域性”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在現(xiàn)代建筑中應用時,應注重對其繼承性和創(chuàng)新性。我國觀點建筑中有很多以木質結構來代替隔斷的例子,如劉園的曲廊中,廊道的折線形狀和墻體的直線形狀形成細長的天井。采光的功能性和景點的美觀性能夠做到合二為一也是中國古建筑的特點之一,傳統(tǒng)園林建筑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至今為現(xiàn)代建筑服務,如在很多現(xiàn)代建筑中常見的玻璃幕墻建筑,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的來源是框架式建筑結構,以柱承重和墻體外移等結構形式,將建筑物整體結構進行分割,在材料的選取范圍內進行適當拓寬?,F(xiàn)代建筑在設計過程中所體現(xiàn)建筑空間的充分利用,和傳統(tǒng)建筑也有一些貫通空間,玻璃房頂和無頂的中庭和院子,都是其具體表現(xiàn)形式。如在地下一層的前方設置一堵高墻,讓游人實現(xiàn)停留在上方瀑布般的水流上,水中的植物和頂上灑下的日光給人視覺的享受。

3結束語

園林建筑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字:建筑特點建筑形式建筑風格文化

前言

使用和造景,觀賞和被觀賞的雙重性,園林建筑既要滿足各種園林活動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園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質產品,也是藝術作品。但園林建筑給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藝術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觀賞價值外,還要求富有詩情畫意。

園林建筑是與園林環(huán)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結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任何建筑設計時都應考慮環(huán)境,而園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環(huán)境中的比重及分量應按環(huán)境構圖要求權衡確定,環(huán)境是建筑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

我國古典園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為景觀構圖的主題,建筑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園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與自然因素之間似有對立的一面,但如果處理得當,也可統(tǒng)一起來,可以在自然環(huán)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氣息。園林建筑只是整體環(huán)境中的一個協(xié)調、有機的組成部分,它的責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環(huán)境的美。這種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統(tǒng)一,正是中國人在園林藝術上不斷追求的境界。

東西方園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他是滿足人們生活享受和觀賞風景所必須的。西方園林中,如法國的古典主意園林,意大利的莊園、府邸和宮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層數一般兩到三層,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全國景色。在中國園林中為滿足可行、可觀、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應的廊、亭、堂、榭、閣等建筑。從我國發(fā)展史來看,園林中建筑密度越來越高,生活居住氣息越來越濃。當然建筑也不純粹作為居游的生活需要來設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賞的景物之組成部分,融合在園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適當的點綴,可現(xiàn)出神采而富有魅力,為景觀添色。

一、古典園林建筑的特點

建筑與環(huán)境的結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與基址的地形、地勢、地貌結合,作到總體布局上依形就勢,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體體量是寧小勿大。因為自然山水中,山水為主,建筑是從。與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對體量和絕對尺度以及景物構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園林建筑在平面布局與空間處理上都力求活潑,富于變化。設計中推敲園林建筑的空間序列和組織好觀景路線格外突出。建筑的內外空間交匯地帶,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轉移的地方。虛與實、明與暗、人工與自然的相互轉移都常在這個部位展開。依次過度空間就顯得非常重要。中國園林建筑常用落地長窗、空廊、敞軒的形式作為這種交融的紐帶。這種半室內、半室外的空間過渡都是漸變的,是自然和諧的變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為解決與自然環(huán)境相結合的問題,中國園林建筑還應考慮自然氣候、季節(jié)的因素。因此中國南北園林各有特點。比如江南園林中有一種鴛鴦廳是結合自然氣候、季節(jié)最好的離子,其建筑一分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別適應冬夏兩季活動。

總之,園林建筑設計要把建筑作為一種風景要素來考慮,使之和周圍的山水、巖石、樹木等融為一體,共同構成優(yōu)美景色。而且風景是主體,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形式

廊有覆蓋的通道稱廊。廊的特點狹長而通暢,彎曲而空透,用來連結景區(qū)和景點,它是一種既“引”且“觀”的建筑。狹長而通暢能促人生發(fā)某種期待與尋求的情緒,可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彎曲而空透可觀賞到千變萬化的景色,因為由可以步移景異。此外,廊柱還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園林中最常見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觀景,兼做景點。無論山嶺際,路邊橋頭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變萬化,若按平面的形狀分,常見的有三角亭、方亭、圓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頂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處位置有橋亭、路亭、井亭、廊亭。總之它可以任憑造園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去豐富它的造型,同時為園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閉院落布局,只是正面開設門窗,它是園主人起居之所。一般來說,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會客之用,有用作宴請、觀戲之用,有的則是書房。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體情況而定,相互間不盡相同。

廳堂是私家園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為全園的布局中心,是全園精華之地,眾景匯聚之所。廳堂依慣例總是坐南朝北。從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觀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疊山所組成的山水景觀。觀賞面朝南,使主景處在陽光之下,光影多變,景色明朗。廳堂與疊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搖搖相對,一邊人工,一邊天然,既是絕妙的對比。廳的功能多作聚會、宴請、賞景之用,其多種功能集于一體。因此廳的特點:造型高大、空間寬敞、裝修精美、陳設富麗,一般前后或四周都開設門窗,可以在廳中靜觀園外美景。廳又有四面廳、鴛鴦廳之分,主要廳堂多采用四面廳,為了便于觀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閉的墻體,而設大面積隔扇、落地長窗,并四周繞以回廊。鴛鴦廳是用屏風或罩將內部一分為二,分成前后兩部分,前后的裝修、陳設也各具特色。鴛鴦廳的優(yōu)點是一廳同時可作兩用,如前作慶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隨季節(jié)變化,選擇恰當位置待客、起坐。另外,賞荷的花廳和觀魚的廳堂多臨水而建,一般前有平臺,供觀賞者在平臺上自由選擇目標,盡情游賞。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瓏、精致開敞的建筑,室內裝飾簡潔雅致,近可觀魚或品評花木,遠可極目眺望,是游覽線中最佳的景點,也是構成景點最動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閣是私家園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觀景。閣一般有兩層以上的屋頂,形體比樓更空透,可以四面觀景。

舫為水邊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艙較高,中艙略低,后艙建二層樓房,供登高遠眺。前端有平?與岸相連,模仿登船之跳板。由于防不能動又稱不系舟。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臨其中,使人有蕩漾于水中之感,是園林中供人休息、游賞、飲宴的場所。但是舫這種建筑,在中國園林藝術的意境創(chuàng)造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莊子說了“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邀游,泛著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隱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園主隱逸江湖,再不問政治。所以它常是園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適世隱居之意。因為古代有相當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常想遁世隱逸,耽樂于山水之間,而他們的逍遙伏游,多半是買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間,豈不樂哉。所以防在園林中往往含有隱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場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蘇州獅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園,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眾生之意。而頤和園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三、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風格

1、表現(xiàn)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國古典園林重要的建筑風格之一。追求含蓄乃與我國詩畫藝術追求含蓄有關,在繪畫中強調“意貴乎遠,境貴乎深”的藝術境界;在園林中強調曲折多變,含蓄莫測。這種含蓄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從園林布局來講,中國園林往往不是開門見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測。往往巧妙地通過風景形象的虛實、藏露、曲直的對比來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門外以美麗的荷花池、橋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緊緊吸引住,但是圍墻高筑,僅露出園內一些屋頂、樹木和圓內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這就會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園林景色的興趣。北京頤和園既是如此,頤和園入口處利用大殿,起掩園主景(萬壽山、昆明湖)之作用,通過大殿,才豁然開朗,見到萬壽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覺美不勝收。江南園林中,漏窗往往成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觀通過漏窗,隱隱約約,這就比一覽無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蘇州留園東區(qū)以建筑庭園為主,其東南角環(huán)以走廊,臨池面置有各種式樣的漏窗、敞窗,使園景隱露于窗洞中,當游人在此游覽時,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橫生。而今天有許多好心腸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裝了人工大魚,熊貓館前站著泥塑熊貓,如做著大廣告,與含蓄兩字背道而馳,失去了中國園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風景。魚要隱現(xiàn)方妙,熊貓館以竹林引勝,漸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2、強調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園林為主一般來說,園中應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這些自然山水雖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園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須要有自然的趣味。為了使園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園林中必須建筑各種相應的建筑,但是園林中的建筑不能壓倒或破壞主體,而應突出山水這個主體,與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有機的融合,并升華成一件藝術作品。這中間建筑對意境的表現(xiàn)手法如:承德避暑山莊的煙雨樓,乃仿浙江嘉興煙雨樓之意境而筑,這座古樸秀雅的高樓,每當風雨來臨時,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凈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詩情畫意圖,見之令人身心陶醉。

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作方法有中國自己的特色和深遠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創(chuàng)作方法,大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體物”的過程。即園林意境創(chuàng)作必須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對特定環(huán)境與景物所適宜表達的情意作詳細的體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達個性與情意的特點,這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如人們常以柳絲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兒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將軍、比堅貞。比、興不當,就不能表達事物寄情的特點。不僅如比,還要體察入微,善于發(fā)現(xiàn)。如以石塊象征堅定性格,則卵石、花石不如黃石、盤石,因其不僅在質,亦且在形。在這樣的體察過程中,心有所得,才開始立意設計。

“意匠經營”的過程。在體物的基礎上立意,意境才有表達的可能。然后根據立意來規(guī)劃布局,剪裁景物。園林意境的豐富,必須根據條件進行“因借”。計成《園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說“取景在借”,講的不只是構圖上的借景,而且是為了豐富意境的“因借”。凡是晚鐘、曉月、樵唱、漁歌等無不可借,計成認為“觸情俱是”。

“比”與“興”。是中國先秦時代審美意識的表現(xiàn)手段?!段男牡颀垺穼Ρ?、興的釋義是:“比者附也;興者起也?!薄氨仁墙杷锉却宋铩?,如“蘭生幽谷,不為無人而不芳”是一個自然現(xiàn)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興”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塢夕陽遲”景中怡悅之情,油然而生?!氨取迸c“興”有時很難絕然劃分,經常連用,都是通過外物與景象來抒發(fā)、寄托、表現(xiàn)、傳達情意的方法。

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禮教

中國古典建筑與神仙崇拜和封建禮教有密切關系,在園林建筑上也多有體現(xiàn)。漢代是園林中多有“樓觀”,就是因為當時人們都認為神仙喜愛住在高處。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體現(xiàn),皇家建筑的雕塑裝飾物上才能看到的吻獸。吻獸既是人們對龍的崇拜,創(chuàng)造的多種神獸的總稱。龍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和文化開端的象征;炎黃子孫崇拜的圖騰;龍所具有的那種威武奮發(fā)、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龍文化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人們仍可見到“龍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龍文化(裝飾)不僅僅是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海內外,凡飾有“龍避邪”的,一定是華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按照建筑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這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里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北京故宮的金鑾寶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獸最多。金鑾殿是“廡殿”式建筑,有1條正脊,8條垂脊,4條圍脊,總共有13條殿脊。吻獸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兩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銜正脊,又俗稱吞脊獸。在大殿的每條垂脊上,各施垂獸1只,8條脊就有8只。在垂獸前面是1行跑獸,從前到后,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風仙人,然后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共計10只。8條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條圍脊的兩端還各有合角吻獸2只,4條圍脊共8只。這樣加起來,就有大小吻獸106只了。如果再把每個殿角角梁上面的套獸算進去,那就共有114只吻獸了。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獸為9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小獸為7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小獸能避火。由于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

因此吻獸是中國古典建筑中一種特有的雕塑裝飾物。因為吻獸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一種區(qū)分私家和皇家園林及建筑的一種方法。

4、平面布局簡明有規(guī)律

中國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guī)律,這就是每一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筑和一些圍廊、圍墻之類環(huán)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一般地說,多數庭院都是前后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后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應和外界隔絕的人物(如貴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離外門很遠的庭院里,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層層深入的空間組織。同時,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也稱前后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比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縱軸線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兩側的橫軸線上,北京故宮的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體現(xiàn)這一組群布局原則的典型實例。這種布局是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的。它最便于根據封建的宗法和等級觀念,使尊卑、長幼、男女、主仆之間在住房上也體現(xiàn)出明顯的差別。這是封建禮教在園林建筑布局上的體現(xiàn)。

5、地域文化不同園林建筑風格有異

洛陽自古以牡丹聞名,園林中多種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藥為盛,對比之下,亭臺樓閣等建筑的設計疏散。甚至有些園林只在花期是搭建臨時的建筑,稱“幕屋”、“市肆”?;ㄆ谝贿^,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沒有固定的建筑。

而揚州園林,建筑裝飾精美,表現(xiàn)細膩。這是因為,揚州園林的建造時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間為主,建造者許多都是當時巨商和當地官員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財富、粉飾太平,因此帶有鮮明的功利性。揚州園林在審美情趣上,更重視形式美的表現(xiàn)。這也與一般的江南私家園林風格不同,江南園林自唐宋以來追求的都是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圓風格。

四.結論

園林建筑論文范文第4篇

在園林景觀建筑中,雕塑、石碑、花缽、花壇是具有觀賞性作用的典型建筑小品。具體的來說,雕塑,是建筑小品中體積較大的一種,是具有突出觀賞價值的。石碑,通常情況下,都是刻上了名人的字畫,使得石碑有了獨特的文藝觀賞價值,帶給游客以美的享受。而花缽和花壇,一方面為園林景觀建筑物的花草提供了有利的生長環(huán)境與條件,使得花草可以生長得更美、更健康。另一方面,花缽、花壇的造型也極其優(yōu)美,其本身就是園林藝術的一種。

2觀賞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作用

1)休息作用。具有休息作用的建筑小品。這類建筑小品的建造并不是隨意進行的,是要根據將要建造建筑小品的具體環(huán)境來確定。例如:在花叢旁邊,或是樹木旁,一般會建造圓形的靠背座椅;建造這樣的建筑小品,不僅給散步、游玩的人們提供了方便的休息設施,還很符合所處環(huán)境的意境,給游客以舒適之感。而在一些景色優(yōu)美的水池旁邊,則多數會建造一些亭臺設施,這樣更符合人們對美的需求。2)服務作用。園林景觀建筑內的路燈、洗手池、公共電話亭、導游圖板、指示路牌等,都是具有服務作用的建筑小品。導游圖板和指示路牌會記錄該園林景觀建筑物的整體構造、所在地的名稱、具體的方位以及周圍的建筑景觀。這就很好的發(fā)揮了指示和提醒作用,幫助游客找準方向和目的地。尤其是對于初次到該園林景觀建筑游覽的游客來說,導游圖板和指示路牌的意義就更為重要了。3)保護作用。保護作用,分為對園林景觀建筑物的保護和對游客們的保護這兩大方面。具體來說,對園林景觀建筑物的保護,主要是一些極為珍貴的、極具收藏價值的物品一般都會被保護起來。對游客的保護,主要是指一些圍欄的安裝。例如:在河邊安裝圍欄,以防止游客意外落水,從而對游客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3建筑小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實踐應用

3.1圓凳、座椅

園林景觀建筑中的圓凳和座椅,是最為常見的,也是最為基礎的建筑小品,基本上每一處園林景觀建筑中都會存在圓凳和座椅。通常來說,園林景觀建筑中的圓凳和座椅,是由木材、混凝土或是一些抗腐蝕的材料制成的。在選擇材料和建造圓凳、座椅時,一般會有兩個原則。首先,是所選材料要相對結實,并且比較耐腐蝕。其次,就是便于日常的清理與打掃。圓凳、座椅的造型,大多簡潔、大方,與所處環(huán)境相呼應,但是地域的差異對于圓凳和座椅的造型也是有很大影響的。例如:在東北,大多的圓凳和座椅,都給人一種耐用、厚重的感覺,而在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帶,此類的建筑小品則多表現(xiàn)出濃郁的人文氣息。

3.2廊道

廊道,通常布置在兩個建筑物或兩個觀賞點之間,成為空間聯(lián)系和空間劃分的一個重要手段。是游客們在游玩過程中躲避風雨、陽光,進行短暫休息的場所之一。此外,廊道還將園林景觀建筑進行了合理化的劃分,使得園林景觀建筑在空間上更為分明。這樣一來,不僅僅使周圍的景色更加充滿意境,增加了景色的神秘感,還對游玩的人們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一般情況下,在廊道的隔墻上還會增添一些漏窗等,以此來裝點廊道,增加廊道的情趣,從而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3.3假山

現(xiàn)代的園林造景,大多都有假山的存在。假山將園林景觀巧妙地分割開來,使周圍的環(huán)境有了高低不同之感,給游客們帶來了視覺上的沖突。假山的具體形態(tài)設計,是沒有固定模式的,是根據所處園林建筑的環(huán)境與設計者的喜好進行設計的,因此,每一座假山都會給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都會使游客們有一種“身在此山中”的身臨其境之感。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制作假山的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中。由此,又給假山的外形增添了不少美感。

3.4花架

花架的形狀各異,要根據所處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和位置進行設計。一般來說,花架可以設計為長方形、圓形和橢圓形?;艿牟煌螤?,可以帶給游客們不同的體驗。例如:長方形,就比較整潔、素凈,給人以淡雅的感覺,而圓形,就會使人感覺比較圓潤,更具有曲線的美感?;?,除了其裝飾價值以外,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同廊道和假山一樣,花架還具有遮擋陽光、劃分景區(qū)的作用。近年園林建筑小品立意創(chuàng)新,運用多種符號的變化與現(xiàn)代建筑技術材料有機結合的手法,再加上必要的組合構成與排列,則設計出一系列個性獨特,韻味十足,功能各異的創(chuàng)新小品;再結合各種材料的充實革新,加之精巧的構思布局,使得建筑中的園林小品更是琳瑯滿目。在現(xiàn)代建筑要求多變,多功能共享的空間中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意盎然的園林建筑小品,同時也豐富了風景文化的寶庫。

4結語

園林建筑論文范文第5篇

一、蕉窗聽雨———園林中聲音的建筑藝術

園林里的聲境,大抵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風聲、水聲、雨聲、雷聲、蟲聲、鳥聲、猿啼聲;一類是來自世間的人作之聲:琴聲、簫聲、嘯歌聲、鐘聲、槳聲、讀書聲、人語聲、雞鳴聲。西晉左思在《招隱詩》中說:“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可見,絲竹聲、嘯歌聲這些人為之聲,遠不如山水聲、灌木聲這些自然之聲更能打動人。張潮則認為:“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生此耳?!保?]11不論哪種聲音,都有別樣境情。

(一)風入寒松聲自古

松樹,因其蒼古遒勁之姿,四季常青之貌,而為人們尤其是文人畫家所喜愛,在中國詩詞以及山水畫里都作為一個獨立的題材而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五代之后,按照君子比德之美,松樹又被人們賦予不畏嚴寒、堅忍不拔、高挺凌云、傲雪凌霜之品格和風骨,與竹、梅一起合稱“歲寒三友”,廣泛出現(xiàn)在園居生活之中?!帮L入寒松聲自古”,無論風吹過深山松林,還是拂過庭內松針,不管是濤聲蕭蕭,還是風吟細細,傳遞的都是一種渾厚的雅韻,這成為松樹的又一審美特征,因而“聽松風”也就成為了文人雅士的風雅之舉?!赌鲜贰份d“山中宰相陶弘景就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松樹多多少少又帶有了隱逸之況味。南宋馬麟的《靜聽松風圖》,描繪了一幅聞天籟之聲而渾然忘我的境界。如果沒有靜定閑適之心態(tài),沒有去俗優(yōu)雅之格致,也就很難捕捉到風吹樹梢的幽微,所以松風帶給人的是“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之意境,即使是萬壑松風,給人的感覺依然是萬籟俱寂。這就是園林造景中所謂的“靜中求靜,不如動中求靜”、以動求靜的意境營造方法[2]。避暑山莊的萬壑松風,拙政園的松風水閣、聽松風處,怡園的松籟閣,都是用松樹營造的景觀。萬畝松林也好,一兩棵松也罷,即便是沒有風,也很容易讓人進入到如入曠野、風嘯山林的冥想之中,一霎間仿佛自己化作了世外高人,而暫時忘卻了人世間的種種喜怒哀樂。松和風聲,已經作為一種文化遺傳,沉淀到人們的意識深處了。

(二)留得殘荷聽雨聲

像這樣被積淀的還有雨打殘荷的意境。即使沒有雨,久立荷塘,今日的凄清冷落不免勾起夏日濃妝淡抹的回憶,不知不覺間思緒已然飄遠,便有了窸窸窣窣的聲響敲打在心底,耳邊亦有了“雨聲滴碎荷聲”的聯(lián)覺。這是雨之聲。愛荷的人們總愛留著那一池枯荷,好就著秋夜冷雨,盡情地放縱心底里的一抹或濃或淡的憂思。東京皇家園林金明池的“金池夜雨”,就是北宋人傾聽雨打荷葉的著名景觀,而在私家園林里也多設置諸如留聽閣之類的景致,以暈染悲秋之浪漫,好吟誦“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之詩句。不管是殘荷成就了閑愁,還是秋雨成就了殘荷,聲音在園林中的應用,都使荷的賞美價值多延續(xù)了一個季節(jié)。在園林里最富于韻致的,還有梧桐、芭蕉、竹葉聲。蕉窗聽雨,最適合在幽深的庭院,有熏香裊裊,還彌漫著蘭香葳蕤,傳遞的是一種精致的韻味和淡淡的閑愁。疏雨滴梧桐,點點滴滴,葉葉聲聲,總讓人不自覺地想起“孔雀東南飛”,所以它傳遞的是令人絕望的離愁別恨,最易惹相思。至于竹葉,極致之悲戚莫過于瀟湘館林妹妹的《秋窗風雨夕》:已覺秋窗秋不盡,哪堪風雨助凄涼!這是曹大師鑄就的聲境傳奇。還有一種天籟之音———水聲,當是園林里最豐富、最具表現(xiàn)力的聲音。瀑布的轟鳴聲、潮水的隆隆聲、溪流的淙淙叮咚聲、涌泉的汩汩聲、巖澗的鏗鏘滴答聲……或如偶偶私語,或如萬馬奔騰,或如金石裂帛,或如纏綿呢喃,匯集大自然中所有的水聲,簡直就可以開一場大型交響樂的盛會。這無疑是大自然賦予園林的又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而松下聽琴,月下聽簫,夜半聽鐘聲,白日聽棋聲,[1]79人們所享受的則是來自于人類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

(三)高山流水覓知音

古琴,久遠的歷史早已賦予其自身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歷來被文人雅士視為修身養(yǎng)性的必由途徑。因其韻味虛靜高雅,要達到琴之意境,必須要求有一個安靜幽雅的環(huán)境和一顆平和閑適的心,無疑高山隱者是最適宜的。但這并不是人人所能達到的境界,所以退而求其次,操琴活動便被廣泛地安置在園林之中。早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經營洛陽履道坊宅園時,已把操琴活動作為園居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池上篇·序》中寫道:“每至池風春,池月秋,水香蓮開之旦,露青鶴唳之夕,拂楊石,舉陳酒,援崔琴,彈姜《秋思》,頹然自適,不知其他。酒酣琴罷,又命樂童登中島亭,合奏《霓裳·散序》,聲隨風飄,或凝或散,悠揚于竹煙波月之際者久之。曲未盡而樂天陶然已醉,睡于石上矣?!保?]6王維也在他的輞川別業(y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這種情況到宋代更為普遍,徐文長的“樂圃”就有琴臺,宋徽宗趙佶所作《聽琴圖》,描繪的則是官僚貴族雅集聽琴的場景。琴音古雅淡遠,堪與之相匹配的環(huán)境:幽山、溪水、蒼松、怪石。這幾種蘊含著無限古意的自然元素組合在一起,操琴和聽琴的人融于其中,本身就如詩如畫,充滿著詩情畫意,更加上溪流聲、松風聲和著古琴聲滌蕩、彌漫,此情此景早已超越了詩與畫的境界,斯是天地之大美與人之大美的完美融合。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簫,其音色圓潤輕柔,曲調悠長、恬靜、抒情,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最適合一個人在朦朧、清曠、淡然的月下獨奏,就像一個人在自然深處徹底敞開了心扉,將心底里的郁悶、思念等情感緩緩地訴說。《莊子·齊物論》有句:“女(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籟,即簫也,可見簫聲之美,堪比天籟。

(四)夜半鐘聲到客船

鐘,本為寺院報時、集眾而敲擊的一種法器,因鐘聲雄渾響亮,渾厚悠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方圓幾十里皆聞其音,周邊百姓也多聞鐘而作,聞鐘而息,因而鐘聲也深深地融入了百姓生活。東京汴梁的“相國霜鐘”,在仲秋月夜,分外悠揚清脆,別有韻味。而張繼一首《楓橋夜泊》,不僅使寒山寺名揚千古,更將夜半鐘聲與霜天愁旅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南屏晚鐘,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也是十景中最早問世、最享盛名的一景,其景致亦成因于寺廟。唐代詩人張岱有詩贊曰:“夜氣滃南屏,輕風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其美妙的環(huán)境不僅吸引著大量的香客,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前來隱居、修行,因此凈慈寺及其鐘聲也進入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書畫之中。園林聲境,此外還有柳浪聞鶯,聽的是鶯囀,聽櫓樓,要的是槳聲欸乃,植柳邀蟬,聽的是蟬鳴,青草池塘,聽的是蛙聲,春氣回暖,聽的是蟲聲,還有臨流清嘯聲、秋窗讀書聲、山間梵唄聲、村野雞鳴狗吠聲,無論是天籟、地籟還是人籟,園林聲境確實能讓人享受到暫時的清凈雅逸,可以縱情放適心靈,感受回歸自然之本真。園林聲音的建筑藝術,是直抵靈魂的建筑藝術,因而需要用靈魂去感悟。

二、風月無邊———園林中的天象建筑藝術

如果去泰山,在萬仙樓北側會看到一塊摩崖石刻,上書“蟲二”二字,同樣這兩個字,還會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看到。如此怪異的題名,肯定會引起人們無比興趣。如果琢磨不出其含義的話,不妨先抬頭看看風景吧,說不定眼前的無限風光會告訴人們答案———沒錯,答案正是眼前的“風月無邊”。虛景,古人亦稱作風月景,在園林文學之中,“風月”,可以說是一個繞不開的主題,愁思哀怨也好,郁郁不得志也罷,喜怒哀樂悲恐驚,人世間幾乎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憑借風花雪月去傳達。根據因借對象的不同,虛景的營造大概可分為兩類,一借天文,如日月星辰、晨昏交替、四時變化等;二借氣象,將各類氣象景觀納入園林欣賞之中,如風、雨、云、霧、雪、霞、虹、煙、影、香氣等。在西湖十景中,就有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雷峰夕照、雙峰插云、三潭映月七個景點帶有時令特征或者假借風月,而汴梁八景的繁臺春色、鐵塔行云、金池夜雨、州橋明月、梁園雪霽、汴水秋聲、隋堤煙柳、相國霜鐘全部八個景觀,都有著虛實相生的時令特色。

(一)二十四橋明月夜

遠山、近水、蟲草、雁鷺、青天、行云、明月、夕陽、荷桂暗香、雪中寒梅、窗牖虛影都可以納入園林之境,創(chuàng)造無邊風月之景觀。雖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但感情的引發(fā)者和寄托者,往往恰恰正是風與月。其中最易讓人感慨嘆息,引發(fā)無邊思緒的,當屬月亮。人聚人散,像極了天上的月缺月圓,這一再平常不過的自然現(xiàn)象,就常常被古人用來象征人間的悲歡離合。月亮,這深深地刻上了家的烙印的月亮,也就極易引發(fā)人們的思念之情和悲愴之感。夜越深,月愈明,萬籟俱寂的時刻,人的心性最能夠與宇宙自然相融貫,也就最能夠品味得到真摯的感情和深邃的哲理。尤其在中秋,天空高敞,氣候微涼,適宜的天氣使得中秋的月亮分外圓、分外亮,因而也把人的情緒調動得分外飽滿。把中秋作為團圓節(jié),興于唐而盛于宋,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去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保?]174好多園林便將月亮這一絕妙的元素納入到了園景之中。蘇舜欽在《滄浪亭記》中提到竹子景觀,最美的時候是“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司馬光《獨樂園記》也沒有忽略掉“明月時至,清風自來”這不花錢的美景,環(huán)溪有“風月臺”,水北胡氏園有“玩月臺”,蘇州網師園有“月到風來亭”,滄浪亭有“鋤月軒”,都是以賞月為主題的景點。[3]21,26,42,50而天下賞月最佳去處莫過揚州。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共有十五個拱洞,《揚州畫舫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每當清風月滿之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蕩漾,眾月爭輝,莫可名狀。”每到皓月當空,天上一輪圓月,水中十五輪圓月,景境妙絕,故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之美譽,杜牧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正是對揚州明月的追思。

(二)簾幕卷花影

影在園林中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體受光后映在地面上的投影,一類是水中的倒影,都屬于虛景。蘇軾有一首《花影》詩:“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边@是影子造就的意境?;镜挠白勇湓诘厣?、白粉墻上,此時的墻已不再是墻,紙也,影亦不再是影,畫也。搖曳的花木,斑駁的落影,生成了一幅幅潑墨的寫意山水畫,但又不同的是,這幅畫會隨著時光的流轉而悄悄生長、變化,就像有生命一般,給人帶來無窮的想象、期待和驚喜,是大自然送給園林的又一鬼斧神工之作。北宋有個詩人叫張先,對影子非常敏感,曾寫下“云破月來花弄影”、“簾幕卷花影”、“墜輕絮無影”三影詩句,將“影”之意境美體味地淋漓盡致,被時人喚作“張三影”。其實將“影”入詩的不僅僅是張先,同時代的王安石有“月移花影上欄干”詩句,陳與義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為人們形象地展現(xiàn)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畫圖,徐伸的“悶來彈雀,又攪破、一簾花影”,則是一種庭院內的慵懶和閑淡。文人這種顧影自憐的特性,使“影子”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文人的意味,竹影搖窗,花影移墻的園林,也就有了更多的文人園林的意境。至于水中的倒影,王鐸有詩云:“波面波心流蛺蝶,樹頭樹底浴鴛鴦”,岸上景物倒映在水中,與水中景物交織融合成了一個新的世界,便有了“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神奇與趣味。倒影不僅擴充了園林空間,豐富了園林景物與層次,更使園林充滿了發(fā)現(xiàn)的快樂與無盡的遐想。園林里這種以水影取勝的景觀亦是不勝枚舉。拙政園里就有兩處,一個是倒影樓,一個是塔影亭。塔影亭取唐詩“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之意,亭子建在水池中心,亭影倒映在水中酷似塔影而得名。蘇州山塘街的塔影園,景觀的處理更是巧妙,硬是憑借一方水池借來了園外虎丘塔的倒影,園內并無塔卻以塔名之,實可謂匠心獨運。

(三)雪香云蔚是家資

云,具有自由、飄逸的性格,“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般閑云野鶴的生活,不僅是隱者、道家的追求,也是多數人的理想,所以,云也是被廣泛借入到園林中的要素之一。僅艮岳,以“云”為名的景點就有跨云亭、麓云亭、巢云亭、云浪亭、云岫軒、躡云臺、揮云廳、留云石、望云坐龍、排云沖斗、銳云巢鳳等不下十處,宋徽宗當真是把艮岳當作人間仙境來建設了。香氣,亦是激發(fā)詩情的優(yōu)秀媒介。花香彌漫的園林充滿著禪意,能讓人從浮躁中沉靜下來,心舒神怡而思緒悠遠,所以“香氣”也是文人園林之所鐘愛。春天的蘭草,夏天的風荷,秋天的桂子,冬天的寒梅,一年四季各有氤氳。園林中以香氣命名的景點也非常多,如米芾研山園的“靜香亭”,臨安后苑的“天闕清香”,德壽宮的“香遠清深”,集芳園的“雪香”,韓侂胄南園的“照香”、“紅香”、“晚節(jié)香”等亭。今天蘇州古典園林里以香命名的景點,著名的有滄浪亭的“聞妙香室”、“清香館”,留園的“聞木樨香軒”,怡園的“藕香榭”,拙政園的“遠香堂”、“雪香云蔚亭”等。[5]305,314,587-607取材于天文、氣象的風月虛景,為園林建筑藝術增添了無限廣闊的想象天地,與山石、水體、植物、建筑等實景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園林建筑藝術。蘇州虎丘冷香閣的楹聯(lián)“梅花香里鐘聲,潭水光中塔影”,以及林逋的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形象地反映了園林建筑藝術虛實相生這一特色,虛的香、聲、光、影、月,與實的水、樹、建筑,共筑此情此境,缺一不可。關于清風明月,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寫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鼻∏衫畎滓灿小扒屣L明月不用一錢買”之言,白居易則更絕:“新昌小院松當戶,履道幽居竹繞池。莫道兩都空有宅,林泉風月是家資。[5]”不僅不用花一個錢,更是將風月拿來當作自家資財———當然是精神之財富。

三、茶禪一味———園林中人文活動與自然景物的契合建筑藝術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飲茶習俗自古有之,尤其在宋代,有“文人七寶:琴棋書畫詩酒茶”、“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茶不僅在文人士大夫階層盛行,亦融入在老百姓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在《清明上河圖》中出現(xiàn)眾多的茶館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茶與三教相遇于精神

中國茶文化的千姿百態(tài)與其盛大氣象,是儒、釋、道與茶互相滲透、綜合作用的結果。茶與佛教的關系淵源頗深。茶不但有提神消困助消化之功效,還能讓人靜心戒欲,有益修行,所以飲茶之風首先盛行于佛門,再由僧人香客傳播到民間。寺廟還是茶樹栽培勝地。俗語說“自古高山出好茶”,而“天下名山僧占多”,于是寺廟和茶便結下了不解之緣,許多名茶就出于寺院,如普陀佛茶、建茶、杼山茶等。茶與禪的關系遠不僅僅止于物質關系,茶禪關系的核心在于其精神內涵的相通、相近,即所謂“茶禪一味”。茶之精神,宋徽宗在《大觀茶論》的序文中說:“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睂ⅰ扒濉⒑?、澹、潔、韻高致靜”奉為品茶的精神境界以及君子應追求的道德操守。茶人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己與山水、自然、宇宙融為一體,在飲茶中求得美好的境界以及精神的升華,本身即蘊含著禪意的美。正因為茶與禪在精神層面的相通才使得皎然和尚能夠將二者水融在一起:“一飲滌昏寐,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狈吨傺鸵嘤性娫啤岸凡栉顿廨p醍醐,斗茶香兮薄芝蘭”,看來飲茶確實有讓人茅塞頓開、頓悟之功效。飲茶亦可得道,茶中有道謂之茶道,禪與茶的連結,把飲茶從日常生活的層面提高到了精神的高度。[7]801-817儒家講究“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皆可歸為“以茶可行道”,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和”,最終可歸之于儒家以禮教為基礎的“中和”或者“和諧”思想。“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是歷史上的茶詩名句,不僅描述了飲茶之意境美,更大的價值在于書寫了千百年華夏民族“以茶代酒”、“以茶敬客”的禮儀文化底蘊。而茶文化虛靜恬淡的自然本性,又與道教清靜無為、自然而然的思想極其契合,隱逸亦是推動茶事向前發(fā)展的動力。盧仝《飲茶歌》:“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睂⒑炔璧拿钐幷故镜昧芾毂M致,七碗茶的意境層層深入,喝到五六七碗便已了不得,幾欲得道成仙,則飲茶幾等同于修道了。

(二)茶與文人相遇于園林

勐海县| 博兴县| 临沧市| 突泉县| 文登市| 夏津县| 蓬莱市| 内乡县| 新安县| 兴化市| 剑阁县| 浦北县| 牡丹江市| 宜城市| 南皮县| 连江县| 理塘县| 延吉市| 衡阳县| 富锦市| 沂水县| 长武县| 磐安县| 平原县| 托克托县| 屯门区| 古浪县| 若尔盖县| 武清区| 彩票| 大化| 康马县| 葵青区| 蒙自县| 拜城县| 重庆市| 子洲县| 曲阳县| 彩票| 瑞金市|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