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系統(tǒng)科學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系統(tǒng)科學是對系統(tǒng)的存在方式和運動變化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和真理性認識。除外系統(tǒng)科學又是以系統(tǒng)思想為中心、綜合多門學科的內容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綜合性科學門類。系統(tǒng)科學按其發(fā)展和現狀,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系統(tǒng)科學一般是指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統(tǒng)論:基礎、發(fā)展和應用》中所提出的將"系統(tǒng)"的科學、數學系統(tǒng)論、系統(tǒng)技術、系統(tǒng)哲學三個方面歸納而成的學科體系。
廣義的系統(tǒng)科學包括系統(tǒng)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xié)同學、突變論、運籌學、模糊數學、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論、系統(tǒng)動力學、灰色系統(tǒng)論、系統(tǒng)工程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學、知識工程學、傳播學等一大批學科在內,是20世紀中葉以來發(fā)展最快的一大門綜合性科學。
一.系統(tǒng)科學的發(fā)展歷程
20世紀40年代,在大型軍事科研項目的社會背景: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技術背景:整體思維的科學背景下。由于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相互滲透與交融匯流,產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廣泛綜合性的系統(tǒng)論、控制論和信息論(老三論)。由于系統(tǒng)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的相互聯系與相互結合,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系統(tǒng)科學理論與系統(tǒng)科學方法。60年代,美國將《系統(tǒng)工程》雜志改為《系統(tǒng)科學》。中國在技術領域的雜志則有《系統(tǒng)科學與教學》、《系統(tǒng)工程的理論和實踐》、《系統(tǒng)工程學報》、《系統(tǒng)工程》等。也是這樣出現了一門新的綜合性科學門類。70年代以來,又相繼產生了耗散結構理論、協(xié)同學理論、突變論(新三論)和超循環(huán)理論,極大的深化和發(fā)展了系統(tǒng)科學理論。
二.系統(tǒng)科學包括的內容
系統(tǒng)科學所包括的內容有系統(tǒng)概念、一般系統(tǒng)論、系統(tǒng)理論分析論、系統(tǒng)方法論和系統(tǒng)方法的應用。關于系統(tǒng)科學的內容和結構最詳盡的框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來的。他認為系統(tǒng)科學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處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統(tǒng)科學的體系結構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系統(tǒng)工程、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等,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術層次;第二層有運籌學、系統(tǒng)理論、控制論、信息論等,是系統(tǒng)工程的直接理論,屬技術科學層次;第三層次是系統(tǒng)學,它是系統(tǒng)科學的基本理論;最高一層將是系統(tǒng)觀,這是系統(tǒng)的哲學和方法論的觀點,是系統(tǒng)科學通向哲學的橋梁和中介。
三.系統(tǒng)科學所研究的內容
系統(tǒng)科學是以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的基礎理論和應用開發(fā)的學科組成的學科群。它著重考察各類系統(tǒng)的關系和屬性,揭示其活動規(guī)律,探討有關系統(tǒng)的各種理論和方法。如對企業(yè)職工下崗再就業(yè)問題,應立即立項組織科學調研,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使這項工作有較充分的科學依據,各個局部與整體間關系更加協(xié)調,各項目標更加合理,宏觀調控更為有效,還可實現預警作用,及早發(fā)現和解決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工作方向。
四.系統(tǒng)科學研究的方法
系統(tǒng)方法就是從系統(tǒng)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出發(fā),把研究對象置于系統(tǒng)的形式中,從要素、結構、系統(tǒng)整體、外部環(huán)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中綜合的進行考察,以揭示對象系統(tǒng)的本質和規(guī)律,達到最佳的處理和解決具體系統(tǒng)問題的一種方法。系統(tǒng)方法的關鍵是考察要素與要素的關系。如:對于研究教育系統(tǒng)中,我們要知道影響我們現在教育水平的要素是什么,那我們就要從教育這個系統(tǒng)出發(fā),聯系我們現在教育的制度,師資問題,教學設備問題,教學外部環(huán)境等問題實行綜合性研究和考察,揭示現代教學本質和規(guī)律。
五.系統(tǒng)方法的基本原則:
1、目的性原則:在運用系統(tǒng)方法研究和解決具體問題時,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2、層級性原則:層級性是系統(tǒng)的普遍特性,運用系統(tǒng)方法研究具體系統(tǒng)就必須從系統(tǒng)的這一普遍特性出發(fā)。
3、結構性原則:結構性是任何系統(tǒng)所共有的重要屬性,因此,結構性原則是系統(tǒng)方法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
4、整體性原則:整體性是系統(tǒng)最基本的特性,也是系統(tǒng)方法最基本的出發(fā)點。系統(tǒng)的特性、功能和規(guī)律是通過系統(tǒng)整體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表現出來的。所以,只有從系統(tǒng)整體出發(fā),才能真正的揭示出系統(tǒng)的特性、功能和規(guī)律。
5、相關性原則:由于要素、結構、系統(tǒng)整體和外部環(huán)境是緊密相關的,所以在運用系統(tǒng)方法考察系統(tǒng)的任何一個方面時,都必須與這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的、全面的研究。系統(tǒng)方法的相關性原則也是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觀點的具體體現和實際應用。
6、模型化原則:在運用系統(tǒng)方法研究具體系統(tǒng)時,一般都需要抽象出系統(tǒng)的模型以代替對象系統(tǒng),并通過對系統(tǒng)模型的研究來揭示對象系統(tǒng)的本質和規(guī)律。
7、最優(yōu)化原則:系統(tǒng)整體的最優(yōu)化,既是系統(tǒng)方法的根本出發(fā)點,也是系統(tǒng)方法的最終目的和歸宿,它貫穿與運用系統(tǒng)方法研究具體系統(tǒng)過程的始終。
六.系統(tǒng)科學目的
系統(tǒng)論的任務,不只是認識系統(tǒng)的特點和規(guī)律,反映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演化,更主要的是調整系統(tǒng)結構、協(xié)調各要素關系,使系統(tǒng)達到優(yōu)化的目的,系統(tǒng)論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及特點,反映了現代科學整體化和綜合化的發(fā)展趨勢,為解決現代社會中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和軍事等各種復雜問題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如為解決企業(yè)下崗職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業(yè)問題,我們用系統(tǒng)科學去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合理的工作目標。一是短期工作目標,二是長期工作目標。短期工作目標可以是:用5年左右的時間,解決大部分(90%左右)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業(yè)問題,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長期工作目標應該是:通過宏觀調控和經濟、法律等手段,建立下崗、分流、置、再就業(yè)制度和機制。通過進行企業(yè)職工下崗再就業(yè)的系統(tǒng)分析研究,并不是脫離當前的工作實際,既要考慮長遠的工作目標,也要結合當前的工作實際??梢苑謺r間階段地逐步完善,既做好基礎性工作,又做到長遠目標與當前工作相結合,
使當前的工作得到改進,使得問題得到實際的解決。
七.目前系統(tǒng)科學的研究方向
對系統(tǒng)論、信息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xié)同學、突變論、運籌學、模糊數學、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論、系統(tǒng)動力學、灰色系統(tǒng)論、系統(tǒng)工程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學、知識工程學、傳播學等一大批學科在內的,將其作為研究對象置于系統(tǒng)的形式中,從要素、結構、系統(tǒng)整體、外部環(huán)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中綜合的進行考察,以揭示對象系統(tǒng)的本質和規(guī)律。如:對于金屬材料,有兩個這樣的科學問題。(1)能否將已建立的電子結構、相結構和組織結構3個層次的理論整合成相互關聯的系統(tǒng)理論?(2)金屬材料系統(tǒng)中合金相的多樣性是否由基本結構單元序列的多種組合方式形成?為此“金屬材料系統(tǒng)科學”提出了“基本原子團序列”、“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體序列”是構建合金相的三個基本結構單元的新見解并建立了計算合金相狀態(tài)、能量和體積的新方法。實施了“金屬材料系統(tǒng)科學特征原子序列工程”同時開展了“金屬材料系統(tǒng)科學”理論的應用。
八.系統(tǒng)科學發(fā)展的成果
1.近年來,系統(tǒng)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在體育系統(tǒng)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為總結經驗,使系統(tǒng)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應用于體育工作,提高體育工作管理水平。正在籌備舉辦第三屆亞冬會的黑龍江省體委在會上進行書面交流。他們認為,系統(tǒng)科學的運用,為舉辦好第三屆亞冬會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管理的保證。從近兩年來的籌備管理工作進展情況看,所帶來的效益是明顯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他們借鑒北京亞運會和申辦奧運會的經驗,運用系統(tǒng)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技術去組織管理籌備工作。做到了兩個突破,一是思想方式上的突破;二是方法、技術運用上的突破。
2.系統(tǒng)法學是將系統(tǒng)科學與法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法學思想、法學流派和法學理論,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統(tǒng),任何法的現象都是具有系統(tǒng)意義的現象,可以運用系統(tǒng)科學方法加以解釋和說明。系統(tǒng)科學將法的現象視為階級現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階級分析法學。系統(tǒng)法學也同樣對法形成了一個基本觀點或定義,既法或法律是系統(tǒng)。系統(tǒng)是個抽象的概念,同時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這種定義或這種思想,對法學研究的制約最小,為法學研究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3物流信息系統(tǒng)是一門研究如何在企業(yè)中應用信息技術,幫助物流管理人員更有效地利用物流信息的學科。它是融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tǒng)科學、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目標是培養(yǎng)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分析員和程序員和強調用戶和管理者應該如何參與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中的活動,使設計出來的信息系統(tǒng)更加適合管理者的需要。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社會人們對信息和數據的利用與處理已進入自動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的階段。物流信息系統(tǒng)是物流企業(yè)以采集、處理和提供物流信息服務為目標的系統(tǒng),它的應用標志著物流企業(yè)管理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文獻:
關鍵詞:生態(tài)課堂;大型主機匯編語言;教學質量
構建一種“以人為本,以發(fā)展為本”的生態(tài)課堂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所謂的“生態(tài)課堂”就是在“動態(tài)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下,變革教師的教學行為,營造一種自然、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全面健康發(fā)展。將生態(tài)的理念引入課堂,構建一種教師和學生、師生和環(huán)境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創(chuàng)設一種富有生命氣息、寬松和諧的生態(tài)課堂,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目的。
1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型主機匯編語言作為大型主機專業(yè)方向的一門核心課程,在大型主機系列課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具有程序設計語言基本的程序設計結構,因此對于具有高級程序設計基礎和微機匯編程序設計基礎的學生來說不難理解。但是匯編語言本質上是機器語言,與高級語言相比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
第一,與硬件聯系緊密。匯編語言屬于低級語言,每一條指令對應一個機器動作,掌握這些指令的前提是對系統(tǒng)的硬件有一定的認識。這就需要掌握涉及到的CPU內部寄存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及內存的特點和管理方式。
第二,指令繁雜,編程繁瑣。大型主機匯編語言和微機匯編語言一樣,指令系統(tǒng)集復雜,由數據傳送指令、十進制操作指令、定點操作指令、循環(huán)和分支指令、程序控制指令、位操作指令、地址處理指令等七個功能組成。由于主機系統(tǒng)本身使用匯編語言提供了很多例程,并定義了相關的編程規(guī)范,用戶編寫的匯編程序必須遵循這些編程規(guī)范,因此,在編程中需要注意約定設置及隱含使用的寄存器等。編程不但要注意指令的正確使用,還要考慮寄存器、主存單元等硬件細節(jié),所以比較繁瑣。
第三,調試困難。主機匯編語言調試時需要用專門的工具,采用的是命令交互方式,界面不友好,而且直接對內存地址和寄存器內容的二進制顯示,不易理解。
第四,課程中間才涉及程序設計和應用。匯編語言的課程體系中,只有到中間才涉及到程序設計和應用。因此,在學習前面的基礎知識和指令系統(tǒng)時,容易產生知識凌亂、支離破碎的感覺,產生為什么要學這些東西、有什么用處的疑問。
正是由于大型主機匯編語言的這些特點,在“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中普遍感覺內容不易理解和掌握,缺乏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這門課的教學質量,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近二十年以來,國內外的許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學家、教育技術專家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生態(tài)課堂正是這種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論研究成果。
2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
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有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生態(tài)學理論、情感教學理論、系統(tǒng)論等,但影響最大的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感教學理論、生態(tài)學理論。
依據建構主義、情感教學理論和生態(tài)學等理論,課堂教學過程既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當我們運用生態(tài)學的觀點分析課堂教學過程時,課堂教學應處于一個動態(tài)、和諧、平衡、互動、相互聯系的環(huán)境之中。從生態(tài)學的視角看,課堂就是一個微觀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作為生態(tài)因子的教師、學生和環(huán)境三者之間形成的一種動態(tài)平衡關系。課堂中的生態(tài)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這三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呈多元互動的關系。知識是課堂教學的紐帶,如果沒有知識的傳遞和建立在其上的互動,課堂便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掌握知識和不斷更新知識,這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對于學生,學習知識是根本任務,知識的獲取和整合是課堂活動的核心,在此基礎上來實現創(chuàng)新等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生態(tài)課堂就是從生態(tài)學的視角來關注課堂,重構課程理念、師生關系、實踐范式等,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的一種新型課堂。傳統(tǒng)課堂的本質是技術,所以傳統(tǒng)課堂本質上是一種技術課堂,它運用的方法是控制,追求的結果是知識與技能。而生態(tài)課堂的本質是聯系、發(fā)展、和諧與共生,所以,生態(tài)課堂在方法上不強調控制,而重視作為生態(tài)因子的教師與學生的投入,就是說彼此將生命融入到課堂中來。
3大型主機匯編語言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方法
(1)生態(tài)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由于學生間的學業(yè)競爭和人際交往而帶來的行為沖突以及由于要求及格率、優(yōu)秀率、升學率而帶來的師生間的行為沖突,使課堂教學充滿緊張的氣氛,教師和學生,特別是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在生態(tài)課堂中,由于教育目的的改變,教師不再是為教而教,學生也不再是為學而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不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互統(tǒng)一的,教中有學,學中有教。創(chuàng)設這種行為環(huán)境的關鍵是,要讓教師認識到課堂教學經歷就是自己生命歷程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同樣,也要讓學生懂得,課堂學習不僅是學習一種知識,更要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與別人合作,如何與別人相處。只有這樣,師生雙方才能協(xié)調彼此的行為,相互合作,共同融入到課堂中去。也只有這樣,一個和諧、共生的課堂才能真正構建起來。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是教學生態(tài)中的組織者,從教學活動的開始到教學活動的結束,教師總是要充分組織各種教學資源,組織教學對象進行各種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能動的主體性因素,并協(xié)調多種因素之間的關系,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灌輸者,而是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啟發(fā)者。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教師講授的內容進行主體性選擇,根據是否感興趣、聽得懂,來選擇積極主動的聽課方式還是消極被動的聽課方式。對于不熟悉的教學信息,學生需要調動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對教學信息進行破譯、理解和吸收,最終將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識體系及認知結構融合起來,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達到信息的真正同化。由此可見,教學效果最終是受學生學習狀態(tài)制約的。
在生態(tài)課堂中,師生關系是平等的、互尊互敬的,而不是控制與被控制、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教師的主導作用隨學生的發(fā)展而變化,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指導日益增強,控制日益減弱,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水平和狀態(tài)不斷改變生態(tài)角色,發(fā)揮教學的多種功能,促進師生的和諧發(fā)展。
(2)大型主機匯編語言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
在大型主機匯編語言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該課程的特點,另一方面要考慮教師和學生在生態(tài)課堂中的關系和地位,將兩者充分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構建一個健康的課堂生態(tài)系統(tǒng)。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總結了幾種操作性較強的方法:
第一,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
明確“以學生為中心”,這一點對于教學設計有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以學生為中心”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將得出兩種全然不同的設計結果。至于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1)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要能體現出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要求學生預習,鼓勵學生在課程開始前提問,教師帶著學生的問題來講解知識。例如在講授主機匯編語言時,很多同學就會提出主機匯編語言和微機匯編語言有何不同。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就會有意識地貫穿該問題。
(2)要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有多種機會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也就是將知識“外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設計情景教學,盡量讓學生在情景下解決問題,把所學知識能靈活使用于實際生活中。例如在講授十進制編輯指令時,首先設計一個銀行賬務打印需求的情景,然后針對該情景需求,講授如何通過編輯指令實現客戶要求。通過這樣的講授,學生對各類指令能解決什么實際應用問題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增強了對繁復指令的掌握和運用的能力。
(3)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實現自我反饋。例如在講授如何調試程序時,首先讓學生自己在實驗課上嘗試調試程序。學生自己調試程序后,通常會提出大量的疑問,教師在后續(xù)的課程中再詳細講授如何調試,解決程序中的問題,學生課下再去實踐對程序的調試環(huán)節(jié)。通過這樣一種自我反饋的方法,學生快速掌握了調試技能,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發(fā)揮首創(chuàng)精神、將知識外化和實現自我反饋可以說是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三個要素。教師在教學當中注意穿插一些有趣的事情,以幽默的方式激活學生的興奮中樞,不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有時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第二,學會運用贊賞,營造和諧的生態(tài)課堂。
教師盡量多用鼓勵、贊賞的手法來營造課堂氣氛,因為對學生行為的贊賞和肯定,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努力來獲得更多的贊賞。學生從情感上接受一個老師后,更容易接受這位老師所講授的課程。在課堂中,對于能正確完成練習,按時完成作業(yè)并積極配合老師的學生,給予表揚;對于沒有特別突出表現的同學,肯定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紀律性。總之,讓每個同學都能感覺到自己處于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有一個喜歡他們的老師,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將自己美好的一面表現出來,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例如在實驗課中,同學們交實驗有一個先后次序,在下一次授課中,宣讀前十名交實驗的同學名單。這樣,入前十名的同學就會感受到被肯定,更加積極地參與課程。而這次實驗排在后面的同學就會在下一次實驗中努力,爭取排到前面的名次中。這樣不斷循環(huán),就營造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第三,通過協(xié)作學習,加強難點知識的學習。
在個人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協(xié)商,以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對大型主機匯編語言難點和關鍵點的學習,在討論中加強理解。整個協(xié)作學習過程均由教師組織引導,討論的問題由教師提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也可以作為討論的內容。為了構造和諧的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教師應該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能引起爭論的初始問題;
(2)能將討論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續(xù)問題;
(3)考慮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邊界上,通過提問來引導討論,禁止直接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學生思維);
(4)對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教師要適時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進行鼓勵。
第四,用生產實例,實行情景教學。
學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生產實際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實際問題的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傊?,通過“同化”與“順應”才能達到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中,由于不具備實際情境的生動性、豐富性,同化與順應過程較難發(fā)生,使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發(fā)生困難。
大型主機匯編語言教材中的程序例題多為計算、移位、邏輯處理、輸入輸出處理、調用子程序,編寫宏指令等,單純講授這些內容會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而且會錯誤地認為匯編語言沒有什么用處,只能做這些事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入一些有趣的實例,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輸入輸出處理時,就針對一個記錄了用戶購買商品信息的文件,要求編程實現對該文件記錄信息的讀入,并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后編輯成一定的格式打印輸出。該實例給出了輸入文件的記錄格式和含義以及要求輸出的格式,教師然后講授如何通過指令實現對數據的讀入、編輯、輸出,這樣學生會帶著問題去思考和學習,課堂聽課效率顯著提高。
第五,提供豐富的環(huán)境資源,調動課上課下的學習熱情。
課堂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較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現代教育技術,已有研究表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總體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手段,但在具體指標上略有差異。因此在大型主機匯編語言的教學中,我們同時采用多媒體設備和黑板兩種教學方式,把多媒體教學的直觀形象和黑板教學中更多的互動與溝通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二者的優(yōu)勢。在講解指令的尋址方式時,利用投影動態(tài)顯示尋址過程,復雜的過程變得一目了然;每學一個新的指令時,都在主機系統(tǒng)中編程運行,并查看結果,使得繁復的講解過程變得簡單清晰;在課堂上對程序的講評和現場的調試,使學生找到發(fā)現問題的途徑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教學生如何編寫程序時,更多的是采用黑板,通過一條一條指令的編寫,講解編程的思路,學生能更好地領悟編程方法。在課堂下,為了支持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教師提供大量豐富的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主要是用于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式探索。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于如何獲取以及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等問題作出明確指導。
4結束語
針對大型主機匯編語言的課程特點,將生態(tài)學的觀念引入課堂,使課堂不僅成為知識傳遞的場所,更是促進學生完善和發(fā)展自我的舞臺,使師生兩個重要的課堂生態(tài)因子能平等的、和諧的共同發(fā)展,實現真正的生態(tài)課堂平衡,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科學技術異同比較概念厘清
Abstract:AlthoughScienceandTechnologyhavecloseconnectionandsimilarities,butafteralltheyaretwodifferentconcepts.Thispaperdiscussestheirdifferencesfromthepursuingaim,researchableobject,activity''''sdirection,processofquesting,concernedproblems,adoptivemethods,thoughtmodes,constitutiveelements,languageexpressions,finalresults,evaluativestandards,containsofvalues,normoffollowing,occupationalconstitution,socialinfluences,historicaloriginanddevelopment,developmentandprogress.
KeyWords:science,technology,comparisonof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clarifyvingconcepts.
在現代,科學和技術關系密切,之所以如此,除了二者相互依賴和相互促進——科學要借助技術更新設備、啟示問題、激勵靈感,技術要借助科學提高理論水準、擴展發(fā)明視野、開拓新奇領地——之外,也在于科學和技術確實有諸多相通或相近之處。正如考爾丁所說,科學和技術二者都處理物理世界,使用相同種類的物質世界的知識。二者在研究中使用經驗方法,雇用在科學中受訓練的人,使用類似的詞匯表。技術因它所應用的知識依賴科學,有時也為科學進展提供未加工的材料,即新觀察或其他的激勵研究的東西。
考爾丁只是籠統(tǒng)論之。其實,條分縷析一下科學和技術的各個要素,問題就更清楚了。例如,在建制方面,科學與技術都是高度創(chuàng)造性的行當,它們都給予那些能夠以有意思的方法合成完全不會在其他人那里發(fā)生的思想的人們以一種獎勵。在規(guī)范方面,科學和技術都具有非本地化和世界主義的特征??茖W不是由于定義才是普適的,而是通過許多努力消解本地發(fā)現的與境的。技術不是自動地可用于其他境況的,它要求技術和境況兩方面適應,以創(chuàng)造起作用的技術。這個消解與境過程的社會方面也是深入科學和技術之域消解與境,它在于在實踐、流通和網絡創(chuàng)造之間的交流。在結構方面,一切科學都有理論、觀察、實驗這三個部分,技術同樣如此。因此,把技術和科學對立起來的做法是毫無意義的。科學和技術都進行觀察和實驗,提出理論,提出關于(通過實驗)造成一定條件的方式的陳述。在基礎研究問題上二者也有一定的重合。在方法方面,技術研究與科學研究沒有什么區(qū)別。其研究周期圖式都是一樣的:確定問題;用現行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解決問題;倘若嘗試失敗,就找出某些可能的解決問題的假設以至整個假設-演繹系統(tǒng);借助新概念系統(tǒng)尋求問題的解決;檢驗解決問題與結果;對假設或初始問題的表達方式做出必要的修正。在評價方面,
任何特定技術的發(fā)展是否值得的裁決必須永遠是暫定的,對借助新證據重新評價是開放的。以這種方式,對于科學使用的問題不能給出永恒的答案,正如科學理論本身的真理問題不能給出永恒的答案一樣。
特別使我們感興趣的是,在哲學底蘊方面,科學和技術都體現了操縱或擺布的思想。西方科學是作為實驗科學發(fā)展起來的,而為了進行實驗,它必須發(fā)展精確和可靠的操縱能力,也就是說進行檢驗的技術,人們操縱擺弄是為了檢驗。技術也操縱自然界的對象,同時也引起新的人操縱人的過程,或者說社會實體操縱人類個人的過程。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發(fā)明了新的和十分微妙的操縱方式,在這種方式中,對事物的操縱同時需要人類接受操縱技術的奴役。
也許正是由于這些相通或相近之處,不少人認為,科學和技術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或者沒有原則性的區(qū)別,在二者之間是無法劃界的。譬如,克羅斯和巴克堅持,在20世紀,科學和技術就形式而言似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不把二者蠻橫地弄得支離破碎的情況下,不可能把科學和技術作為分離的實體與整體分開。雷斯蒂沃則一言以蔽之,純粹科學的神話是近代科學作為禮拜堂的基石。近代科學的意識形態(tài)使我們之中的許多人相信,在科學和技術之間可以劃界,并因我們社會和環(huán)境的疾病而責備技術。
誠然,在科學和技術之間“存在邊界起初不可能十分尖銳地顯示出來的領域,正如在遺傳工程和基因治療的情況中那樣”。誠然,“許多現代建制的探究形式把科學的知識進展的興趣與特定技術的較大效率的目標融合在一起,一致在二者之間不存在建制上的劃線??茖W和技術在醫(yī)學科學沒有簡單的可維持的區(qū)分,雖然在極端的對照中是清楚的。”誠然,在科學和技術之間的任何區(qū)分實際上都可能強烈地受到意識形態(tài)因素的影響,如規(guī)劃的制定和資金的提供就涉及區(qū)分問題??茖W和技術的區(qū)分還缺乏明晰的和毫不含糊的劃界標準,在一種與境中是所謂“科學”和“科學的”東西,在另一種與境中往往被稱為“技術”和“技術的”東西,反之亦然。然而,
不管怎樣,從學理上講,科學和技術畢竟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區(qū)別眾多而明顯。從實踐上講,把二者混同起來,也會在實際工作造成不應有的危害——我國科學政策和科研管理方面的諸多偏差,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混淆了科學和技術的概念和轄域。為此,我們必須盡可能把科學和技術區(qū)分開來,以便于澄清概念上的混亂和糾正管理上的不當。
邦格曾經以表格的形式,列舉了科學和技術之間的某些相似點和和相異點。陳昌曙教授也從十個方面揭示了科學與技術之間原則上的、本質性的不同:基本的性質和功能,解決問題的結構和組成,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相鄰領域和相關知識,實現的目標和結果,衡量的標準,研究過程和勞動特點,人才的素質和成長,發(fā)展的進展和水平,社會價值、意義和影響。在我的心目中,科學和技術一直是兩個有別的概念和范疇。在混亂日盛且大有蔓延之勢的情況下,我接連寫了數篇強調科學和技術有別的文章,力圖予以匡正。當時我沒有研讀多少資料,主要是憑直觀和經驗發(fā)議論的。在這里,我準備把原來簡略的框架和十分有限的文字予以擴充,比較詳盡地厘清一下科學和技術的差異。
(1)從追求目的上看,科學以致知求真為鵠的,其目標在于探索和認識自然;技術以應用厚生為歸宿,其意圖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茖W著眼于理論知識的不斷進展,技術追求生產目標的有效實現。盡管技術也涉及知識——應用零散的經驗知識和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也創(chuàng)造一些實用性知識——但是它把知識工具化。也就是說,科學把知識始終視為目的,而技術僅僅把知識當作手段。
盡管在某些現實的研究課題或項目中,致知求真和應用厚生這兩個目的是相伴出現的,即便研究者只涉及一個方面;盡管每一個正確的科學理論都可能潛在地導致技術應用,而每一項技術研究項目也可能促進科學知識的進展;但是,這并不能掩蓋科學和技術在目的上的鴻溝之分??紶柖Υ硕慈粲^火:科學和技術的基本區(qū)分還是在于目的??茖W的目的是獲取知識,技術的目的是應用知識控制物質。技術人員的問題是分派給他的,希望他提供答案;而科學中某種研究自由是基本的。于是,科學的發(fā)展遵從它自己固有的需要,即對真理的追求;而技術的發(fā)展遵循公眾的物質需要。桜井邦朋也一語中的:
科學和技術本來是有差別的東西,科學被認為是就隱藏在我們周圍擴展的自然中所看到的各種現象的奧秘中的真理,換言之,是就各種事實和在它們之間存在的法則研究的學問;與之相對,技術是立足于把科學的成果作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用的東西熟練使用的目的而加以研究、而組成的東西,是實用性極強的東西。
不用說,純粹科學,如果它是實驗性的,也控制和改造世界,但只是為了認識實在在很小的規(guī)模上這樣做,而不是以此為目的??茖W是為了認識而去變革,而技術卻是為了變革而去認識。希爾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科學可以可以發(fā)明、改進和推廣儀器工具,但是這不是它的首要關心。它的首要任務是認識,并通過認識擴大我們的知識。技術并不這么多地關心認識,它關心為最佳的利益而生產和使用。”
(2)從研究對象上看,科學以自在的自然實在為研究對象,不管這些對象是實體實在還是關系實在,不管它們是以物質形態(tài)存在還是以能量或信息形態(tài)存在,也不管它們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偠灾?,它們是自在的自然的。當然,為了獲取自在的自然實在的知識,實驗科學家也在受控實驗中對其進行某些干預,但是這種干預是小規(guī)模的、不成氣候的。更重要的是,如此干預只是作為獲取自然奧秘的手段,而決不是為干預而干預,決不是把干預自然作為目的。相反地,技術的對象則是現實的或擬想的人造物,也就是說,它要設計或制造出某個自然界中沒有的人工東西來。當然,技術也針對自在的自然對象做研究和試驗,例如研究和利用天然石頭作為建筑材料,但是無論從研究的出發(fā)點講,還是從試驗的結局上講,都聚焦于實用和使用,其結果,已經使自在的自然存在變成為人的非純粹的自然存在了,如砌墻基的方形花崗巖石料、拋光和切割的大理石平板。
(3)從活動取向上看,科學活動是好奇取向的(curiosity-oriented),與社會與境和社會需要關系疏遠;技術是任務取向的(mission-oriented),與社會現實和社會需求關系密切??茖W本來就是在有閑暇的條件下,由人的好奇天性觸發(fā)的??茖W愛好的激起,科學問題的提出,研究沖動的萌生,在很大程度上無一不是由好奇心驅使的。一個沒有好奇心和驚奇感的人,是不會成為天才的科學家的??茖W的好奇既表現在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如愛因斯坦對指南針的好奇)上,又表現在對科學理論的好奇(如愛因斯坦對歐幾里得幾何學的好奇,對空間和時間問題的好奇,對經典力學和電動力學關于運動相對性解釋的不協(xié)調的好奇)上,這些都可能成為新發(fā)現的導火線或助產士。愛因斯坦說得好:
重要的是不停地追問。好奇心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一個人當他看到永恒之謎、生命之謎、實在的奇妙的結構之謎時,他不能不從心理感到敬畏。如果人們能夠每天設法理解這個秘密的一點點,那就足夠了。永遠不要失去神圣的好奇心。
他還這樣講過:“如果要使科學服務于實用的目的,那么科學就會停滯不前?!?/p>
另外,技術像現代社會的許多建制一樣,其取向往往是短視的,科學則不是如此、也不能如此。多爾比認為,短視的觀點可能在技術的語境中被捍衛(wèi),但是卻會使科學研究遭難。因為集中關于可預見的眼前利益,會使科學完全轉向應用的和任務取向的科學,會減少產生未曾料到的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也會使未來技術的源泉枯竭。因為技術常常是為了滿足眼前的需求而研制、應對市場當下的急需而生產的,所以不得不采取急功近利的態(tài)度和做法??茖W一般不會如此短視,因為科學與人的物質欲求和市場的急需沒有多少聯系。假若出現短視的科學,也只能欲速則不達,美國攻克癌癥計劃的失敗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因為科學的發(fā)現是無法預見和計劃的,只有在科學內部的各種條件具備和時機成熟之時(如舊有理論的完備,相關學科的發(fā)展,實驗資料的積累,天才科學家的關注等)才有可能取得理論突破。正是由于取向的不同,科學研究的自由度要大得多,而技術的進展則要受到社會與境多方面的約束和限制。
(4)從探索過程上看,科學發(fā)現的目標常常不甚明了,摸索性極強,偶然性很多,失敗遠多于成功。因此,科學家在探究過程中隨時掉轉方向、動輒改換門庭是常有的事。誠如俗語所說:你本來要進這一個房間,卻步入另一個屋子。在這種情勢下,你根本無法計劃和組織科學研究;即使硬著頭皮做出計劃,也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你根本無法在實踐中實施。大凡頭腦機敏的科學家對這一點都心知肚明。一般來說,他們只有一個大致的研究范圍,至多只有一個飄忽不定、若隱若現的靶子,但是他們卻具有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本領——這是他們成功的秘訣之一。
相比之下,技術發(fā)明對準的靶子往往事先就很明確,可以做出比較詳細、比較周密的組織和規(guī)劃,然后或按圖索驥,或有的放矢,偶然性較少,成功率較高。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和登月計劃,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就是技術項目計劃周到、組織嚴密、完成出色的絕佳表演,而剛才提及的美國攻癌計劃則是計劃科學失敗的典型例證。正如我先前所寫的:學術科學或基礎研究是不可計劃和組織的!組織和計劃的學術科學不利于科學發(fā)展!在這里,愛因斯坦的告誡值得我們認真汲?。骸叭藗兡軌虬岩呀涀龀龅陌l(fā)現的應用組織起來,但是不能把發(fā)現本身組織起來。只有自由的個人才能做出發(fā)現?!彼€說:
科學史表明,偉大的科學成就并不是通過組織和計劃取得的;新思想發(fā)源于某一個人的心中。因此,學者個人的研究自由是科學進步的首要條件。除了在某些有意識的領域,如天文學、氣象學、地球物理學、植物地理學中,一個組織對于科學工作來說只是一種蹩腳的工具。
(5)從關注問題上看,科學需要了解“是什么”(what)和“為什么”(why),而技術面對的問題則是“做什么”(dowhat)和“如何做”(howdo)。邦格用一句話點明:技術的中心問題是設計而非發(fā)現。正因為如此,技術雖然以應用科學為基礎,但是并非機械地追隨應用科學。盡管實際情況遠比想象的復雜——大量的、很好的甚至是很出色的科學工作,是在有著明確技術目的的研究過程中完成的,而且科學家自己在“科學”與“技術”職業(yè)之間來更而不改變自己實際從事的工作——然而“這些構成科學的問題是認識論意義上的問題,而技術研究的本質卻是一件經濟的和社會的工作。”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科學發(fā)現的原創(chuàng)性和技術發(fā)明的原創(chuàng)性是不同的。“這兩者的原創(chuàng)性都受人欣賞,但是在科學中,原創(chuàng)性在于比別人更深入地看到事物的本質的能力,而在技術中,原創(chuàng)性則在于發(fā)明家把已知的事實轉化為驚人的利益的創(chuàng)造力?!币虼耍紟煹膯l(fā)性熱情是以他自己迥異的焦點為中心的。他遵循的不是自然秩序的前兆,而是能使事物以一種新的方式運作以便達到某一可接受的目的,并能便宜地得到利潤的可能性的前兆。在向新的問題摸索著前進時,技術專家所考慮的必定是科學家所忽視的利益與危害的整個全景圖。他必定對人的需求特別敏感,并有能力評估他們準備滿足這些需求時所付出的代價??茖W家的眼光則全神貫注在大自然的內部法則上。
(6)從采用方法上看,科學主要運用實驗推理、歸納演繹諸方法,而技術多用調查設計、試驗修正等方法??紶柖〕姓J,技術研究的方法與科學方法有類似之處,如在實驗中控制可變因素,使用矯正的參數,但是作為一個整體的方法根本不同于科學方法。科學的實驗指向理解研究中的系統(tǒng),本質上與科學方法的其他部分即說明的假設形成關聯。沒有導致新理解的實驗是失敗,實驗通常借助一些假設設計,以便證實它或否證它。另一方面,技術的實驗除了部分利用科學已經贏得的知識外,僅利用試錯法,它不導致對自然的任何新的理解。技術通常滿足于列舉的觀察資料,以方便的形式達到某種特定的目的,而不追求理解觀察資料之間的關系。技術以科學的理解為先決條件,但它通常不為理解做貢獻。廣泛而精確的定量資料表并不構成知識,盡管它們可以是科學家的未加工的材料。
(7)從思維方式上看,科學思維除了在科學發(fā)現的突破時刻以形象思維為主外,在大多數場合下是以抽象思維和概念思維見長的,而技術思維是具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統(tǒng)治著技術設計和工業(yè)設計。由于科學理論具有非自然的特征,科學思維必須擺脫與常識相聯系的自然思維強加的模式,以理性批判和概念分析開路。技術思維在早期是直接與常識和經驗密切相關,爾后出現的以科學理論為基礎的技術,還帶有常識思維和自然思維的胎記和烙印,它直接沿著現成的科學知識下行,化形而上的抽象為形而下的具體,注重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分析。沃爾珀特徑直指明,技術的許多方面是看和非詞語的,這完全不同于科學思維。這并不是說,科學家不使他們建構的概念和機制形象化,不過對科學來說,說明是基本的,必須把圖像翻譯為語言和符號,尤其是數學。由于未受詞語化的理論的牽累,技術設計者在他們的心智中把不同的要素會聚在新組合中。與科學相對照,從文藝復興直到19世紀的技術知識刊載在圖示占統(tǒng)治地位的書中——信息主要以繪圖的形式刊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技術思維是由技術理性或曰主觀理性、工具理性主導的,科學思維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科學理性或曰客觀理性、純粹理性。所謂客觀理性,按照霍克海默等人的觀點,是指客觀結構是個體思想和行為的量尺,而非人和他的目標。在這里,關鍵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也就是說,客觀理性關心的是事物之“自在”而不是事物之“為我”,它要說明的是那些無條件的、絕對的規(guī)則而不是假設性的規(guī)則。所謂技術理性,關心的是手段和目標,追求效率和行動方案的正確,而很少關心目的是否合理的問題。它是圍繞技術實踐形成的一套基本的文化價值。它預設了笛卡兒式的主體-客體、精神-自然的二元對立,也預示了一種人對自然的新的體驗方式:人作為主體,雄居于所有客體之上,把世界看成是一個可以縱和統(tǒng)治的集合體。它包括這樣一整套基本文化旨趣:人類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維,社會組織生活的理性化,人類物質需求的先決性。
(8)從構成要素上看,科學的構成要素可以說是非物的——科學知識體系純粹是非物的;研究過程雖然離不開實驗設備的支撐和物資的消耗,但是這些物本身并不進入科學的結果即科學理論之中。尤其是,基礎研究或學術科學對物的依賴是很少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一支筆加幾張紙足矣——難怪有人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革命稱為“紙上的革命”。即便非要把科學與物扯在一起,科學也只是“抽象物”的科學或“物之共相”的科學。相反地,技術則是實實在在的物的技術,時時處處與具體物打交道,起碼或多或少是離不開物的。盡管在學術層面,學人對技術構成要素的理解還有“技術非物”和“技術是物”的歧見,但是技術恐怕很難完全與物脫離干系。只是“對于不同的技術,物的因素所占的份額和所起的作用是有所區(qū)別的。或者說,在人工自然的創(chuàng)造或技術活動中,人們可以讓物質實物扮演各種角色,如載體角色、對立體角色、匹配體角色和包容體角色(這當然是不確切的劃分)?!?/p>
(9)從表達語言上看,科學語言也使用日常語言進行事實的描繪和實驗的敘述,但是其中無論如何缺少不了科學概念或術語。在科學理論中,更偏重抽象的概念說明和的繁難的數學推演,這一點在科學的典型代表物理科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特別是要嚴密、精確地陳述科學理論,非數學語言和數學公式莫屬。相形之下,技術語言多是具體的、平實的描述,缺乏復雜的概念分析和數學演繹。在技術中也運用數學工具,但大都是具體的數值羅列和一般的數字計算,技術結果也不要求絕對精確,只要滿足實用需要,在某一誤差范圍內得出具體的數值即可。尤其是,表達科學知識和理論的科學語言的是可傳達的、可交流的、可用文字和數學符號書寫和記載的,科學共同體實際上是科學語言共同體,這個共同體使用相同的詞匯表或詞典??墒牵诩夹g方面,情況就不同了:有些技術事項是無法用語言、文字或數學符號表達清楚的,因此得借助圖示、模型、樣品等來說明。更為歧異的是,不少屬于技術的技藝、訣竅之類的東西根本無法用語言解釋和傳達,也無法從書本學到手,只能像師傅帶徒弟那樣,邊干邊學,邊觀察邊體味,才能逐漸達到心領神會、游刃有余的境界。此類知識就是波蘭尼所謂的“私人知識”(personalknowledge)或不可言傳的知識(tacitknowledge)——后者也可譯為“意會知識”或“默會知識”——技術知識的某些分野就歸屬這樣的知識。
(10)從最終結果上看,科學研究所得到的最終結果是某種關于自然的理論或知識體系,技術活動所得到的最終結果是某種程序或人工器物。科學成果是人類精神的非物質成就,而不是設計和生產的物質成品。史蒂文森斷定,科學不是技術,它不在于器械的發(fā)明。科學的中心關注和最終結果是knowingwhat即真理的知識,與knowinghow即如何做的技術知識相對。當然,這兩類知識是相互關聯的,尤其是在現代。沃爾珀特斷言,科學的最終產物是觀念和信息,也許是在科學論文中;技術的最終產物是人工制品,比如說鐘表和電機。與科學不同,技術的產物不是針對自然實在衡量的,而是借助于新奇性和特定的文化加于其上的價值衡量的。巴薩拉(Basalla)道同志合:“雖然科學和技術二者包含認知過程,但是它們的終極結果是不同的。創(chuàng)新的科學活動的最后產物最可能是寫成的陳述、科學論文、公布的實驗發(fā)現或新的理論見解。相對比,創(chuàng)新的技術活動的最后結果典型地是對人工制造的世界的添加物:石錘、鐘表、電動機?!?/p>
(11)從評價標準上看,對科學的評價以是非正誤為主,以優(yōu)劣美丑為輔,真理和審美是其準繩;對技術的評價是利弊得失、好壞善惡,以功利和價值為尺度。沃爾珀特一言蔽之:“技術的成功與欲求和需要有關,而科學的成功依賴于與實在符合?!睂Υ?,多爾比論述說,就作為知識形式的科學和技術而言,二者之間的關鍵區(qū)分是,技術借助于實用標準“它奏效嗎?”評價,而科學知識則借助于“它為真嗎?”評價。他繼而指出:
對技術和科學而言,成功的標準依然是不同的。在技術中,成功與起作用的產品、尤其是與在目前市場條件下在商業(yè)上的產品俱來。相對照,在科學中,成功的標準不是它起作用,而是它被接受為真。
(12)從價值蘊涵上看,作為知識體系的科學大體上是價值中立(value-neutrality)的,或者說其本身僅蘊涵為數不多的價值成分;而技術處處滲透價值,時時體現價值,與價值有不解之緣。莫爾就是這樣看問題的。他說,真正的科學知識在倫理的意義上是善的,而在技術中,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每一項技術成就,必然使人又愛又恨(有矛盾心理):它能夠或善或惡,技術必然是雙刃工具。盡管把已知的技術成就分類為善或惡從來也不是確定的,但是任何一項給定的技術總是在倫理上能夠分為善或惡,這取決于人心中的目的,取決于過去、現在和將來的邊界條件。邦格詳細地陳述了他的觀點:對科學家來說,所有具體對象都是同樣值得研究的,而不涉及價值問題。技術專家卻不是這樣:他把實在分為原料、產品和其他部分(即一堆無用之物),他最珍視產品,其次是原料,最輕視其他部分。技術知識和技術活動的價值準則是與純粹科學的價值中性相對立。技術專家凡事都要衡量其價值,而科學家只衡量自己的活動和成果的價值??茖W家甚至以擺脫價值觀念的方式去處理價值問題。雖然基礎研究作為心理過程的評價,它也做出價值判斷,但是這完全是內在的:它們涉及科學研究的要素,諸如資料、假設和方法,而不涉及科學研究的對象。另一方面,工程技術專家不僅做出內在的價值判斷,而且也做出外在的價值判斷:他評價他能得手的每一事物?;A研究就其自身目的而言,是尋求新知識,是不涉及價值的,在道德上是中性的。當可以做某些有利于或不利于他人的幸?;蛏畹氖虑闀r,才涉及道德,工程技術專家恰恰在這里有份兒。他們應該遵守可以稱之為技術命令(technologicalimperative)的東西:
你應該只設計或幫助完成不會危害公眾幸福的工程,應該警告公眾反對任何不能滿足這種條件的工程。
(13)從遵循規(guī)范上看,科學遵循的規(guī)范是美國科學社會學家默頓所謂的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無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有組織的懷疑主義(organizedscepticism);技術的規(guī)范與此大相徑庭,它以獲取經濟效益和物質利益為旨歸,其特質是事前多保密,事后有專利。波蘭尼看到這種天壤之別:“科學知識與技術操作原則之間的不同被專利法認識到了。專利法對發(fā)現和發(fā)明做了鮮明的區(qū)分。發(fā)現增加我們關于大自然的知識,而發(fā)明則建立一個服務于某一得到承認的利益的新的操作原則?!逼召囁挂彩智宄?/p>
存在著科學和技術之間最為重要和最有意思的一種對照。大家都明白,在科學上只要你第一個發(fā)表了,你就打敗了其他人。通過發(fā)表來表明你對知識產權的私有要求。非常不可思議的是,你的發(fā)表越公開,你的產權要求就越安全地為你所獨占。在技術上則是另一回事。當你做出發(fā)明時,你必須為其取得專利,你必須防止工業(yè)間諜的竊取,你必須看見它遠在能夠被競爭者復制或取代之前就被制造出來并銷售出去。在技術上你得用通常的保護方法來確保你的私有權。
他進而揭橥,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從哲學意義上看,即使科學是對規(guī)律的一種概括和發(fā)明過程,自然卻非常強烈地表現出似乎只有一個世界可以被發(fā)現,如果波義耳沒有發(fā)現波義耳定律,那么必然會有其他人去發(fā)現。但是,技術中的大部分競爭比在科學中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技術是一種文明所獲得的,而科學則讓人感到更像是自然的規(guī)定而不是人的大腦所擁有的。
(14)從職業(yè)建制上看,科學和技術無疑是相互滲透的,并且經??瓷先ズ么髦豁斆弊踊虼┲瑯拥膶嶒灧b。但是將兩者混淆起來的做法是把表面的東西——例如機構聯合——當成了深層的東西。在科學共同體中,其主要成員是以思想型、理論型、動腦能力見長的研究員和教授;而在技術共同體中,其主要成員則是以實踐型、經驗型、動手能力見長的發(fā)明家和工程師。前者的建制實體是國家科學院、科學各學科研究所、科學學會、綜合大學的科學研究機構等,后者則是國家工程院、工科院校的研究機構、工程學會、工業(yè)部門的研究所、工業(yè)實驗室、高技術開發(fā)區(qū)的企事業(yè)單位等。不同的職業(yè)建制也體現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差異上??茖W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在綜合大學的理科院系和科學研究所進行,注重理論知識、概念辨析、數學基礎、邏輯推理的訓練;技術人才主要在工科院校、工業(yè)研究所和實驗室培養(yǎng),偏重專門技能知識、數值計算、實際操作的訓練。盡管這兩種角色可以轉換,也有可能一身二任,但是轉化總得有一個學習和適應過程,而且“雙肩挑”的人畢竟是稀少的,即便兼而有之,此類人物也是有所側重的。
(15)從社會影響上看,科學和技術對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而深遠的,而且各自作為子文化,都是文化進化的重要推動力,顯示出很強的文化滲透性。但是,二者的社會影響無論如何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茖W主要是觀念形態(tài)的東西,它的社會影響基本上是思想上的和精神上的,尤其是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直接作用于人的心靈,促使人更新觀念、提升素質、完善人性,而它對政治、經濟、軍事、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基本上沒有直接的影響。技術則不然:技術往往是以器物的形態(tài)出現的,它對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影響是間接的,但是卻直接作用于社會的其他各個方面,其影響是巨大的,而且具有兩重性。反過來,由于科學自身的本性,社會對科學的影響較小、約束力弱,但是對技術影響很大、約束力也強烈得多。
(16)從歷史沿革上看,技術的歷史是古老而漫長的,可以說從原始人打制第一塊石器時就開始了,而科學的歷史沿革是相當短暫的,至今不過三百余年的歷程,即使把科學的萌芽時期計算在內,也僅僅有兩千多年。與技術的歷史相比,科學的歷史短得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此外,技術依賴于科學的時間,就更為短暫了。沃爾珀特對此印象深刻,他進而還洞察到科學和技術在歷史上相互影響的不對等性,以及科學起源與技術起源在特點上的差異。他說,在確立科學的非自然本性(反常識的和反直覺的)時,必然要在科學和技術之間做出區(qū)分。區(qū)分的證據主要來自歷史。技術比科學要古老得多,它的大多數成就——從原始農業(yè)、陶器的燒制、金屬的冶煉制造、大教堂的建筑乃至蒸汽機的發(fā)明——無論如何是獨立于科學的,直至19世紀科學才對技術產生影響(合成染料和電氣工業(yè))。這些技術基于常識和經驗的實踐手藝,而實踐取向無助于純粹知識。技術的歷史大都是無名的歷史,這再次不同于科學。就觀念和器械而言,歷史上的科學嚴重地依賴可以得到的技術,技術對科學有深刻的影響,反過來,科學對技術的影響是相當晚近的事情。一旦承認科學和技術之間的區(qū)別,科學在希臘的起源就呈現出特殊的意義??茖W的特殊本性對科學僅僅一次出現負責。往往被認為是科學家的中國人實際上是熟練的工程師,對科學做出的貢獻微不足道。他們的哲學是神秘主義的。容許科學在西方得以發(fā)展的,也許是理性和支配自然的定律的概念。史蒂文森也明確地意識到,與科學不同,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對一直存在的每一種人類文化是共同的。與技術不同,科學并不是在人類歷史的每一個階段都存在或在每一個文化傳統(tǒng)中都存在。
(17)從發(fā)展進步上看,科學和技術都具有發(fā)展進步的性質,在這一點它們與文學、藝術、哲學不盡相同。但是,它們二者在發(fā)展進步的特點上判若黑白。列維特揭示,科學發(fā)展與技術進步,科學與作為在社會、經濟、歷史中展開的技術的邏輯,是很不相同的,盡管這兩個建制看起來并肩前進。關鍵的差別在于,科學——仍然是指對惟一的物理世界的探索——的確是邏輯的,無論是作為一個過程還是作為已經完成的提煉過的理論結構??茖W的發(fā)展結構基本上是樹枝狀的,即新的知識分支不斷從老的枝干上生長出來,盡管在更深的層次上是一體的。與之相比,技術展開的機制完全不同。那些在生長點和結點工作的人是混合的集群,很難以一種簡單的方式加以概括。關鍵人物可以是科學家或工程師,但也可能是行政領導、官僚、銀行家、軍官或政治家。技術的進步、后退、停滯或分叉看起來并不遵循任何可以概括的邏輯。沃爾珀特指出驅使科學和技術發(fā)展的動力大相徑庭:對技術來說,它是市場的需求或進展中的技術“造成”的需要。情況似乎是,發(fā)明活動是受發(fā)明的預期的價值支配的,在投入高峰時即是發(fā)明高峰——科學往往不是這樣的。斯科利莫夫斯基(H.Skolimowski)認為,二者進步在目標上各行其是:與科學進步的目標在于接近真理相對應,技術進步的內在目標在于提高有效性。這種有效性在具體的技術實踐中表現為精確性、耐久性和低成本(或稱效率性)。還有一點必須提及:盡管科學知識單元在進化過程可能出現復雜和多樣的局面,但這只是暫時的、過渡的現象,它最終必將趨向簡單性和惟一性??墒牵夹g物品的單元在進化中趨向復雜性和多樣性,各種用途的錘子,各種大小和型號的扳手、螺絲,各種面料和花色品種的紡織品,各種配方和商標的牙膏、香皂等等。
科學和技術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是分離的,科學大規(guī)模地轉化為技術的高峰時期也寥寥可數,可是在現代,科學趨于技術化和技術趨于科學化也是不爭的事實。為此,斯平納提出認知-技術合成體(cognitive-technicalcomplex)和現實化的科學(realizedscience)的概念,拉圖爾甚至和盤托出了“技科學”或“技術科學”(technoscience)的生硬概念。這種科學技術一體化的思想是后現代主義的主題思想之一,誠如福曼(P.Forman)所言,技術取向的科學(technologicallyorientedscience)以及科學取向的技術(scientificallyorientedtechnology)其范圍之廣和力量之大是眾所周知的。這是后現代性之結果。為了說明科學和技術之間的密切關系,人們提出了諸多說明模型,例如“線性模型”、“舞伴模型”、“雜交模型”等。這些模型都有可取之處,也道出了部分真理。但是,線性模型似乎簡單化了一些,把科學和技術復雜、多變的關系描繪得過于徑直,而且易于引起技術神話。舞伴模型亦有把科學和技術互動過程簡單化之嫌,同時它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科學和技術不僅可以跳雙人舞,而且有時也獨舞。雜交模型把科學和技術視為一個新的綜合體,這實際上已經使二者一體化了——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同意的——盡管這種一體化是部分的一體化而非整體的一體化。我覺得,可以接受的比較周全的觀點也許是:
科學和技術是有聯系的,但并非一體化;科學和技術是有區(qū)別的,但并非決然對立;科學和技術有時是互動的,但互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互動的過程錯綜復雜,而不是線性的和一義的。
參考文獻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London:Chapman&HallLTD.,1949,ChapterX.
普賴斯:《巴比倫以來的科學》,任元彪譯,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61頁。
A.Rip,ScienceandTechnologyasDancingPartners;P.KroesandM.Bakkere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intheIndustrialAge,NewPespectiveontheScience-TechnologyRelationship,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2,pp.231~270.
柯拉赫:工業(yè)的科學。戈德斯密斯、馬凱主編:《科學的科學——技術時代的社會》,趙紅州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11頁。
H.Rapp:技術哲學(上),張彩云譯,上海:《世界科學》,1989年第1期,第54~57頁。這是拉普引用朗夫的話語。
邦格:技術的哲學輸入和哲學輸出,張立中譯,北京:《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叢刊》,1984年第1期,第56~64頁。
L.StevensonandH.Byerly,TheManyFacesofScience,AnIntroductiontoScientists,ValuesandSociety,Boulder,SanFrancisco,Oxford:WestviewPress,1995,p.210.
莫蘭:《復雜思想:自覺的科學》,陳一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0~81頁。
P.KroesandM.Bakker,Introduction: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P.KroesandM.Bakkere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intheIndustrialAge,NewPespectiveontheScience-TechnologyRelationship,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2,pp.1~15.
S.Restivo,Science,Society,andValues,TowardaSociologyofObjectivity,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4,p.87.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London,Boston:FaberandFaber,1992,p.165.
R.G.A.Dolby,UncertainKnowledge,AnImageofScienceforaChangingWorl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p.169.
P.KroesandM.Bakker,Introduction: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P.KroesandM.Bakkere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ndScienceintheIndustrialAge,pp.1~15.
國人有意或無意地把科學視為“生產力”和“財神爺”,國人習慣于或集體無意識地把“科學和技術”稱為“科學技術”、進而簡化為“科技”,就是這種現狀的生動反映。有趣的是,這種狀況在東鄰日本也存在。正如桜井邦朋所言:“在我國,把科學和技術看做同質的東西,在各種場合把‘科學技術’歸攏在一起使用。像現在這樣的科學發(fā)現經過不了多久就被應用于技術,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在屢屢經歷這樣的經驗期間,隨之認為科學和技術是水平同質的東西?!眳⒁姉@井邦朋:《現代科學論15講》,東京教學社,1995年,p.1。
邦格:科學技術的價值判斷與道德判斷,吳曉江譯,北京:《哲學譯叢》,1993年第3期,第35~41頁。
陳昌曙:《技術哲學引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68頁。
計有李醒民:什么是科學?——為《科學的智慧——它與宗教和文化的關聯》序,北京:《民主與科學》,1998年第2期,第35~37頁。李醒民:有關科學論的幾個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第20~23頁。李醒民:在科學和技術之間,北京:《光明日報》2003年4月29日,B4版。XingminLi:ScienceandTechnologyIsNotSimplyEqualtoSci-Tech?inGenomics,Proteomics&Bioinformatics,May2003,Vol.1No.2,pp.87~89.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ChapterX.
桜井邦朋:《現代科學論15講》,東京教學社,1995年,p.1。
邦格:技術的哲學輸入和哲學輸出。
D.W.Hill,TheImpactandValueofScience,London,NewYork,MelBourne:Hutchinson’sScientific&TechnicalPublications,Chapter1.n.d.順便說說,V.布什的下述言論有助于加深我們對問題的理解:科學具有簡單的信仰,該信仰超越有用性。正是該信仰,是人學會理解的特殊榮幸,這是他的天職。為理解而認識是我們存在的本質。參見VannevaBush,ScienceIsNotEnough,NewYork:WilliamMorrow&Company,Inc.,1967,p.191.
卡拉普賴斯編:《愛因斯坦語錄》,仲維光等譯,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76、160頁。
R.G.A.Dolby,UncertainKnowledge,pp.294~295.
李醒民:學術科學可以被計劃嗎?北京:《學習時報》,2004年12月20日,第7版。該文以較多的篇幅發(fā)表在上海:《社會科學報》,2006年4月13日第5版。很遺憾,現今的一些編輯常常在不告知和征求作者意見的情況下,隨意對稿件大刀闊斧地腰斬或刪改,弄得作者哭笑不得,實感無可奈何。對這篇文章的完整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吳國盛教授主辦的“北京大學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網站閱讀和下載。
許良英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版,第203頁。
內森、諾登編:《巨人箴言錄:愛因斯坦論和平》(下),劉新民譯,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84頁。
邦格:科學技術的價值判斷與道德判斷。
列維特:《被困的普羅米修斯》,戴建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70頁。
波蘭尼:《個人知識——邁向后批判哲學》,許澤民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73頁。
E.F.Caldin,ThePowerandLimitofScience,ChapterX.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3.
高亮華:《人文主義視野中的技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54~161頁。但是,我不同意作者的下述說法:現代自然科學“是在技術理性所構成的地平面上產生和展開的”,它“具有內在的工具主義的特點”。眾所周知,在科學的起源中,理性傳統(tǒng)和工匠傳統(tǒng)兼而有之;在科學的發(fā)展中,科學內在的理性邏輯和人的純粹理性一直是強大的動力??v觀整個科學史,對科學家來說,“為科學而科學”的思想始終具有巨大而誘人的魅力。
E.Bellon,AWorldofPaper,SdudiesontheSecondScientificRevolution,TheMITPress,1980.
陳昌曙:《技術哲學引論》,第96~97頁。
L.StevensonandH.Byerly,TheManyFacesofScience,p.2.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1.
A.Rip,ScienceandTechnologyasDancingPartners.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2.
R.G.A.Dolby,UncertainKnowledge,pp.169~170,183.
H.Mohr,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12.
邦格:技術的哲學輸入和哲學輸出。
邦格:科學技術的價值判斷與道德判斷。
波蘭尼:《個人知識——邁向后批判哲學》第271頁。
普賴斯:《巴比倫以來的科學》,第161~163頁。
列維特:《被困的普羅米修斯》,第171頁。
邦格厘清了一種誤解:“經常有人認為,技術與文化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彼此對立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是對技術過程尤其是對革新性技術過程的理論豐富性完全無知的表現。……事實上,技術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組成部分,它與整個文化的其他各個分支有很大的相互作用。而且在現代文化中,只有技術和人文學科(特別是哲學)與其他文化分支有很大的相互作用。具體地說,技術與系統(tǒng)的哲學的幾個分支(邏輯、認識論、形而上學、價值論和倫理學)都有很強的相互作用?!眳⒁姲罡瘢杭夹g的哲學輸入和哲學輸出。
海森伯對此有具體的說明:從18世紀和19世紀初起,形成了一門以發(fā)展機械操作過程為基礎的技術,這起初只是舊手工工藝的發(fā)展和擴充,其基本原理人人都能掌握。甚至在蒸汽機得到應用以后,技術的這一特性并未得到根本改變。但是,19世紀后半葉出現的電工技術,使得技術與舊手工工藝的聯系已經不復存在,電力這種自然力的開發(fā)不是來自人們的直接經驗,而是基于科學理論。參見海森伯:《物理學家的自然觀》,吳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版,第6~7頁。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p.vii,24~30.
L.StevensonandH.Byerly,TheManyFacesofScience,p.5.
列維特:《被困的普羅米修斯》,第171~173頁。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p.31.
劉文海:《技術的政治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9頁。
普賴斯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科學的正常成長更多地來自科學,而技術的正常成長更多地來自技術。技術專家用的科學大多數是他們在學校學習和大眾知識中的科學,而科學家用的技術大多數是伴隨他們成長起來的那些技術。兩者之間的強有力的相互作用只出現在很少的時候,因而引人注目地形成歷史山脈的高峰。在17世紀的科學革命中,有一種從工匠技藝狀態(tài)向新型科學儀器的有力轉換,它使科學從古代狀態(tài)突破而獲得爆炸性的增長,并帶來現代的實驗傳統(tǒng),帶來望遠鏡、顯微鏡、氣壓計、溫度計、抽氣機和各種靜電機械。在我們這一代,工業(yè)革命已經達到一個新水平,主要通過物理學——特別是愛迪生的電學——科學找到了它回報技術的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科學并沒有給技術許多幫助,但偶爾你會遇到像晶體管和青霉素這樣完全相反的反常事件。同樣必須注意的是,這里存在的引人注目的例外而不是規(guī)律。高峰不是典型。不能以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標準去判斷科學家。不能以晶體管的特例去判斷科學對技術的影響。承認科學和技術大體上是只有松散聯系的系統(tǒng),人們的動機目的甚至訓練都非常不同,屬于完全不同的類型,這在理智上是沒有什么困難的。普賴斯:《巴比倫以來的科學》,第170~171頁。
H.F.Spinner,TheSilentRevolutionofRationalityinContemporaryScienceandItsConsequencesforthe“ScientificEthos”.RevolutioninScience,U.S.A.:ScienceHistoryPublications,1988,pp.192~204.
關鍵詞:相互學習;學習興趣;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7-0170-02
一、關于如何合理地組織相互學習的討論
(一)如何合理組織組間學習
當討論由組內延伸到組間時,有的同學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參與討論。為此,筆者制訂了組間討論的兩種方案:(1)組間討論先從組內選擇代表,然后由代表將組內的討論內容和問題提出和其他組相互交流探討。(2)辯論式的探討,各組相當辯論雙方,采用點名式方式,各組間直接點名對方某成員回答,這樣可以促使每個組各個層次間的同學更深入地相互學習,同時也可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提升對問題認識的程度。
(二)如何使討論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活動
常態(tài)化是指趨向正常的狀態(tài),指某事物更趨近于合情合理。通俗地說就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經過一階段的學習,很多學生適應了這種上課模式,但是筆者也發(fā)現,有些學生是為了討論而討論,沒有將討論變?yōu)橐环N習慣。到了物理課,他們就像開關一樣,一開,討論開始,但是在平時的時間里,比如在課后遇到問題了,就不知道,彼此之間如何展開討論,怎么去討論。這種僅在某一特定環(huán)境中才去開展的討論,是狹義、片面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討論習慣,筆者在開始的階段,將討論制度化、規(guī)范化。制度規(guī)定,每個成員必須都參與到討論中,討論的范圍沒有局限性,可以討論本學科的問題,還可以討論其他學科的知識,甚至是生活中的場景,只要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都可以拿來討論。經過一段時間的規(guī)范化訓練,學生們漸漸將討論融入到學習生活中,課后只要遇到問題,學生都會自然而然地三五一群湊在一起,展開討論。
二、關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討論
(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即使教師講得再精彩,也沒有任何的效果。在開始階段,很多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不大,所以學生上課時的精神狀態(tài)一般,沒有能真正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面對這些問題,筆者研究了學生調查問卷上的答案,發(fā)現學生大部分比較喜歡科學探索等與生活有密切聯系物理學知識,所以筆者準備從學生的愛好入手。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先讓學生從平時熟悉的生活常識入手,如在講到加速度這概念時,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入手,從學生感興趣的不同類型的交通工具(方程式賽車和拖拉機)的啟動進行形象的比喻,學生馬上就能在腦海中初步形成加速度這一概念的大致框架,然后對此逐步深化,擴展,最后,慢慢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很多學生不適應這種上課的模式。討論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討論,各組的小組長也不知道如何組織組內成員展開討論和學習,記錄人員不知道該記錄什么。大家完全掌握不了上課的節(jié)奏和方式。面對這種情況,在開始的階段,筆者帶著學生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剛開始,學生都不習慣討論,筆者就以強迫式的方法逼著他們去討論分析,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只說一兩句話,即使說得文不對題,筆者還是一直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來,能表達出來就好。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越來越熟悉這樣上課方式,很多時候,筆者的教學任務剛布置下來,學生就快速地討論開了。他們把上課的知識結合網絡上、雜志上等學習到的知識,相互討論,歸納,相互學習。到最后,筆者只要負責在每次上課前將下次上課的內容分配好,下面就是大家在課余時間查資料的過程了,等到預習工作都做好了之后,下面就是我們的分組學習的過程。
三、關于如何使學生活動不流于形式的討論
(一)如何在學習共同體中體現教師參與度
隨著小組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轟轟烈烈地展開,很多活動表面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是一種擺設。有時合作還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時討論的問題缺乏挑戰(zhàn)性,不具備合作性。為了避免活動流于形式,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應有充分的準備,要盡量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活動,并盡量使任務具有真實性,使活動具有真正的交際性。所以,為了使小組活動發(fā)揮其作用,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并且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任務布置要明確:要讓學生明確地知道,接下來我們要做什么,怎么做,最終要完成怎樣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才能明白自己的活動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
2.適當地點撥指導。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不是無所事事,而是要在小組中認真聆聽學生的討論,當學生討論遇到困難時要適當地點撥,當學生跑題時要加以提醒。
3.強化訓練。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經常性地進行小組活動,將小組討論變成常態(tài)化的教學活動。
(二)如何在學習共同體中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
1.營造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果一個課堂死氣成成的,學生沒有想要探索的欲望,即使安排小組活動,開展的效果也不會很好,所以要較好地開展好小組活動,必須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設計好每一次的小組活動,選擇有意思和價值且學生都有急迫的心情想要去了解的話題進行討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興趣。
2.給予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避免一個學生支配整個小組。不同層次的學生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學習小組,性格活潑、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很可能在小組活動中占統(tǒng)治地位,也許一個小組將會圍繞這樣的學生運作,這樣其他學生的能力將得不到鍛煉,甚至一些內向的學生就會被遺忘在角落。為了避免小組活動成為個人或少數人的活動,就要制定制度,使組內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
3.讓小組成員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設小組獨特的文化。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的角色是聆聽者和學習者,而不再是課堂的決策者,所以不要過多地去干涉學生的活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學生的身上。適當放手,教師會發(fā)現: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髙等院校本科畢業(yè)論文是人才培養(yǎng)方案實踐 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 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 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本專業(yè)工 作和進行相關技能的基本訓練,是完成學位認定的 必需環(huán)節(jié)[1]。近年來,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科 畢業(yè)論文的質量普遍呈下降趨勢,畢業(yè)論文的實施 和審核難以體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行業(yè)和企業(yè)也難以通過畢業(yè)論文的內容和水平,進行人才的 選擇和評價,進而影響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降低了專 業(yè)的社會影響力。因此,需要對影響畢業(yè)論文質量 的因素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綜合評價,并提出相應的對 策,以提高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質量和水平,進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1畢業(yè)論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畢業(yè)論文的選題進行分析,調查和走訪動物藥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召開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座談 會等方法對畢業(yè)論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 了分析和總結。
1.1畢業(yè)論文選題多樣化不足對畢業(yè)論文的選
題類型進行調查,90%的畢業(yè)論文均為實驗性類 型,針對某一問題開展設計實驗條件,開展實驗研 究,研究內容多為基礎性研究,而調查報告、實踐研 究、案例分析等類型的畢業(yè)論文只占10%[2_3]。從課 題來源看,指導教師科研方向和科研課題選題占 91%,來自生產實踐的課題為7%,自選課題僅占 2%,課題來源、類型相對單一影響了學生自主進行畢業(yè)論文試驗研究的積極性。調查表明,學生主觀 上希望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試 驗工作,并在畢業(yè)論文的選題上能有更大的自主 性,但是由于知識背景、實踐經歷和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 上還有諸多的不足,很多學生對自主選題感到困 惑,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題目有實踐意義和科學價 值。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時間短,對學 生的引導不足也是影響學生選題質量的一個重要 影響因素。
1.2畢業(yè)論文執(zhí)行過程中外界環(huán)境干擾畢業(yè)論
文和畢業(yè)實習開始的時間為第7學期中旬和第8 學期,在這段時間內,學生面臨著研究生考試、公務 員考試和獸醫(yī)資格證考試等一系列關系到畢業(yè)后 進一步發(fā)展方向選擇的重要考試內容,學生很難把 精力集中到畢業(yè)論文的設計、實施和撰寫上來。尤 其是部分畢業(yè)論文的依托單位為企業(yè),學生進人企 業(yè)后,更多的是進行崗前的培訓為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做 準備,而開展畢業(yè)論文實驗所需的投人時間、精力 和條件在實習期間也難以得到企業(yè)的支持。學生即 使在主觀上希望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投人來完成畢 業(yè)論文,但考試準備、面試奔波、參加招聘會和進行 崗前培訓等客觀存在面前,使得學生在就業(yè)和發(fā)展 的巨大壓力下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了深入開展畢業(yè) 論文研究工作的主動性,導致畢業(yè)論文的工作量、 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與學校的預期相差較大,因此 畢業(yè)論文的質量下降也是在所難免。
1.3畢業(yè)論文評價過于寬泛畢業(yè)論文是反映學 生對學習知識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是授予學位的 一個重要條件,然而在對畢業(yè)論文進行評價時,很少 或沒有學生因為畢業(yè)論文質量和水平在答辯時沒 有獲得答辯委員會的認可,而失去獲得學位的資格, 因此造成學生越來越忽視畢業(yè)論文的重要性。通過 近5年的畢業(yè)論文完成情況調查數據表明w],畢業(yè)論文答辯首次通過率高達99.5%。而畢業(yè)論文成 績的核定也遠高于學校的預期設定,優(yōu)良率高達 87%。這些數據表明,在進行畢業(yè)論文的水平和質 量的評價上,評價的標準雖然很嚴格,但評委進行 考核時評價的尺度較為寬泛,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 格和不及格等評價指標界限的執(zhí)行過于模糊,導致 成績分布不能體現為正態(tài)分布,峰值偏向于高分, 不能夠體現出考核的目的和意義。
1.4畢業(yè)論文作用趨于功利在很多學生的概念 中,進行畢業(yè)論文研究與實驗課、理論課沒什么區(qū) 別,都是在本科4年學習生涯中的一個被動的考核 環(huán)節(jié),通過就是目標,對做什么內容,選擇什么類型 題目,并沒有更多的思考,更談不上有目的、有計劃 地進行自主研究。部分學生由于面臨找工作等問 題,常常要求指導教師不要給較大工作量的題目, 只要能夠通過答辯就行了。有的學生則認為,畢業(yè) 論文的選題和他工作關聯性小,用不上,不愿意承 擔畢業(yè)論文研究實驗工作。由于帶有功利性的選題 目的,將畢業(yè)論文作為本科高等教育一個綜合性的 培養(yǎng),在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 環(huán)節(jié)的效用性打了折扣。
2解決問題的對策
2.1以個性選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個性化教育
突出對個人意愿的尊重,提供更具有選擇性的教育 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目標上更側重于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以個性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開展畢業(yè)論文研 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 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掌握基礎理論和基本 技能的同時,能夠自主進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設 計、開展、分析和數據處理工作,提升觀察、分析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選題方面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為 個性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動物藥學專業(yè)的學生 選題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①臨床藥學方面:藥物 治療效果的連續(xù)監(jiān)測、進行處方分析、關注藥品可 能的不良反應、藥物配伍后相互作用等研究;②制 劑研究:優(yōu)化制劑處方,摸索含量的測定,優(yōu)化制劑 工藝參數,對中藥的使用和開發(fā)進行基礎性研究 等;③其他方面:寵物疾病的診療與用藥分析、動物 組織病理切片及觀察,動物中毒生理應激反應等。
在選題類型方面要允許學生除進行試驗研究 性論文外,還可以選擇工藝設計、調查報告、診斷分 析等多種論文形式,只要能夠滿足論文的科學性、 創(chuàng)新性和工作量,形式不要限制過嚴。
2.2以校企合作提高課題的效用性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一個重要的措施是進行校企合作,在經過 3年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后,在第7學 期和第8學期與企業(yè)緊密結合開展實踐能力訓練, 第8學期既是學生與企業(yè)開展密切聯系的時期,也 是開始本科畢業(yè)論文研究工作的時期,而對于部分 執(zhí)行“3+1”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專業(yè)而言,最后一年 的實踐學生都將在企業(yè)進行培訓,該種模式必將與 畢業(yè)論文產生沖突。在這種形式下,要積極利用學 生在企業(yè)進行實習的機會,與生產全面展開接觸, 在生產中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并去解決問題。有的 企業(yè)配備了畢業(yè)實習指導教師,借助企業(yè)和學校的 設備和技術力量進行技術攻關和市場調研,實現以 企業(yè)為主導,企業(yè)、學生和學校三方共同設定畢業(yè) 論文選題,在完成企業(yè)培訓任務的同時,實施畢業(yè) 論文的研究和調查工作,在返校進行畢業(yè)論文答辯 時,邀請企業(yè)指導教師參加答辯環(huán)節(jié),對其成果進 行評述,根據成果內容決定是否采納并實施。通過 該種方式增強了畢業(yè)論文的效用性,與生產實踐緊 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畢業(yè)論文的成果能夠在工作中 得到具體應用,并為其將來在企業(yè)職場發(fā)展提供了 科技支撐。
2.3以學期延伸拓展實施的時效性畢業(yè)論文選
題和實施的實踐集中在第7學期和第8學期,學生 面臨諸多干擾因素,在時間和精力上投人不足,針 對這種情況,動物藥學專業(yè)制定了科研導師制,鼓 勵學生在大學二年級與專業(yè)教師聯系(實施導師 制),進入實驗室,通過“協(xié)助一關注一選擇一實施” 的選題流程,確定自己的畢業(yè)論文研究內容,這個 過程可以反復進行,也可中斷某一環(huán)節(jié)重新開始, 對選題的科研意義、創(chuàng)新點、材料的準備和實驗環(huán) 境進行充分的論證,使論文選題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不斷增強,同時也為論文內容的充實和完成提供寬 裕的時限??蒲袑熤剖且耘囵B(yǎng)學生科研意識和科 研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模式,通過提前開展課題研究 工作,可以幫助學生積累進行科學研究的經驗,學 習科學研究方法,并且能夠在一個相對單一穩(wěn)定的 環(huán)境中進行論文研究,以保障論文的質量和工作量。
系統(tǒng)論文 系統(tǒng)測試 系統(tǒng)設計論文 系統(tǒng)集成論文 系統(tǒng)管理論文 系統(tǒng)匯報材料 系統(tǒng)控制 系統(tǒng)審計論文 系統(tǒng)工程論文 系統(tǒng)技術論文 紀律教育問題 新時代教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