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范文第1篇

關鍵詞:非耕地日光溫室;黃瓜;生理性病害;防治

近年來,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積極發(fā)展非耕地日光溫室有機生態(tài)無土栽培蔬菜生產(chǎn),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于戈壁灘晝夜溫差大,沙塵暴、大風等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尤其是冬春季節(jié)持續(xù)低溫、夏季持續(xù)高溫,對非耕地日光溫室有機生態(tài)無土栽培蔬菜生產(chǎn)影響極大,導致蔬菜生產(chǎn)上生理性病害常有發(fā)生,尤其是黃瓜發(fā)生生理性病害的現(xiàn)象尤為突出。

1 黃瓜高溫障礙

1.1 癥狀

日光溫室黃瓜進入4月份以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在放風不及時或通風不暢的情況下,棚內(nèi)溫度有時高達40~50 ℃,對黃瓜生長發(fā)育造成危害。

1.2 病因

溫室內(nèi)溫度高于40 ℃,基質含水量少,在這種情況下植株生長加快,易瘋長。

1.3 防治方法

選用耐熱品種;加強通風換氣,使棚溫白天保持在30 ℃以下,夜間控制在18 ℃左右,相對濕度低于85%;澆水時間最好選擇上午8-10時進行,晚上或陰天不要澆水;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0.1%尿素,5~7 d噴1次,連噴3次;遇有持續(xù)高溫或天氣干旱,棚室黃瓜蒸發(fā)量大,呼吸作用旺盛,要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

2 黃瓜低溫障礙

2.1 癥狀

低溫生理病在早春茬和秋冬茬黃瓜栽培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所謂低溫生理病是指黃瓜在生育過程中遇到了低于其生育適溫的情況。連續(xù)長期或短期低溫的影響,使黃瓜發(fā)生生理障礙,延遲黃瓜生育或造成減產(chǎn),有時甚至發(fā)展成冷害。主要表現(xiàn)癥狀: 一是播種后遇到氣溫、地溫過低,發(fā)芽和出苗延遲,致苗黃、苗弱、漚籽或發(fā)生猝倒病、根腐病等。出土幼苗子葉邊緣出現(xiàn)白邊,葉片變黃,根系不爛也不長;地溫若長期低于12 ℃,根尖變黃或出現(xiàn)漚根、爛根現(xiàn)象,地上部開始變黃。 二是白天氣溫處在20~25 ℃,持續(xù)6.5 h以上,夜間地溫降到12 ℃左右時,出現(xiàn)幼苗生長緩慢、葉色淺、葉緣枯黃的現(xiàn)象;當夜溫低于5 ℃時,生長出現(xiàn)停滯,致幼苗萎蔫或黃莠,葉緣枯黃,結瓜少且小。當0~5 ℃低溫持續(xù)時間較長時,就會發(fā)展到傷害,有的表現(xiàn)局部癥狀,有的不發(fā)根或花芽分化受到影響或不分化,葉片組織尚未壞死,但呈黃白色,抵抗力減弱,導致弱寄生物侵染,有的呈水浸狀,致葉片枯死或干枯,有的還可誘發(fā)菌核病、灰霉病等低溫病害。

2.2 病因

低溫造成植株光合作用減弱,使呼吸強度下降;影響黃瓜對礦物質營養(yǎng)的吸收和利用,影響?zhàn)B分運轉,妨礙光合產(chǎn)物和營養(yǎng)元素向生長器官運輸,且運轉速度下降,引起黃瓜生理失調;黃瓜生殖生長受到抑制或出現(xiàn)異常,影響到生長速度和結瓜率;低溫直接作用在生物膜上,使生物膜發(fā)生物相變化,黃瓜根毛原生質10~12 ℃開始停止流動,低溫時根細胞原生質流動緩慢,細胞滲透壓下降,造成水分供應失衡。

2.3 防治方法

選用耐低溫品種;適度蹲苗;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黃瓜播種后,棚溫應保持25~30 ℃;科學安排播種期和定植期;采取有效的保溫防凍措施;發(fā)生寒流侵襲時,應馬上采用加溫防凍措施;補施CO2以促進黃瓜光合作用; 在寒流侵襲之前噴植物抗寒劑,每667 m2噴100~200 mL或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可使冰核細菌數(shù)量減少;噴灑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或巴姆蘭豐收液膜200倍液有一定預防作用;如氣溫過低已發(fā)生凍害,要采用緩慢升溫措施。

3 黃瓜生理性萎蔫

3.1 癥狀

采瓜初期至盛期,植株生長發(fā)育一直正常,有時在晴天中午,突然出現(xiàn)急性萎蔫枯萎癥狀,到晚上又逐漸恢復,這樣反復數(shù)日后,植株不能再復原而枯死。從外觀上看不出異常,切開病莖,導管也無病變。

3.2 病因

黃瓜生理性萎蔫主要是澆水太多太勤,導致基質中含水量過高,造成根部窒息或處在嫌氣條件下,基質中產(chǎn)生有毒物質,使根中毒引起發(fā)病。

3.3 防治方法

選用耐熱品種;基質澆水要勤觀察,適時調節(jié)澆水量和澆水次數(shù)。

4 黃瓜焦邊葉

4.1 癥狀

主要出現(xiàn)在中部葉片上。發(fā)病葉片初在一部分或大部分葉緣及整個葉緣發(fā)生干邊,干邊深達葉內(nèi)2~4 mm,嚴重時引起葉緣干枯或卷曲。

4.2 病因

一是棚室處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突然放風,致葉片失水過急過多;二是噴灑殺蟲或殺菌劑時,濃度過量或藥液過多,聚集在葉緣造成化學傷害。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范文第2篇

1 細菌性病害

1.1 細菌性角斑病

①病害特點 主要為害葉片,也能為害果實和莖藤。葉片受害,病斑初為水漬狀淺綠色,后變淡褐色,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濕度大時,病斑上產(chǎn)生白色菌膿,干燥時形成白粉或亮膜。莖及果實上的病斑初呈水漬狀,近圓形,后呈淡褐色,果實后期腐爛,有臭味。病原為細菌,借助雨水飛濺、水珠滴落、昆蟲等傳播蔓延。通風不當、棚內(nèi)濕度過高、晝夜溫差大、夜間結露等易引發(fā)病害。

②防治方法 a.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挑選耐病品種;種子于70℃恒溫干熱滅菌72 h,或用50℃溫水浸種20 min;使用新植霉素200 mg/L浸種1 h,撈出來后在25~30℃水中浸泡1~2 h,瀝水晾干種皮后催芽。

b.加強栽培管理。生長前期適當控制澆水,以促進植物根系發(fā)育。大棚黃瓜灌水要在晴天進行,及時通風,控制好晝夜溫差。

c.藥劑防治??墒褂?0%噻菌銅懸浮劑600倍

液、77%可殺得(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劑400~800倍液噴霧。以預防為主,病害易發(fā)季節(jié)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1.2 細菌性葉斑病

①病害特點 主要為害葉片,也能為害莖和果實。葉片受害,病害初呈油漬狀,逐漸變成淡褐色多角形至近圓形斑,直徑1~2 mm,后期葉緣出現(xiàn)褐斑,且邊緣有黃色暈環(huán),潮濕時葉背可能有菌膿。莖及果實染病,病斑呈油漬狀、深綠色,嚴重時龜裂或形成潰瘍,溢出菌液,果實染病會使種子帶菌。病原為細菌,可在種子內(nèi)、外和病殘體上越冬,通常借助飛濺水滴、棚內(nèi)水滴、葉片吐水、雨水等傳播蔓延。

②防治方法 a.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選用抗細菌性病害的品種;溫湯浸種,用55℃溫水浸種20 min。

b.藥劑防治??梢允褂?%菌克毒克(寧南霉素)水劑600~8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濕性粉劑

1 000~1 200倍液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

3 000~4 000倍液噴霧,間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2 病毒病

①病害特點 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苗期、成株期都能發(fā)生。病毒病通常由一種病毒單獨侵染或多種病毒復合侵染導致。列舉常見病毒病癥狀如下。

a.花葉病毒病。葉片出現(xiàn)淡黃色不明顯的斑紋,后呈濃淡不均的小型花葉斑駁,果柄處出現(xiàn)花斑。

b.皺縮型病毒病。新葉沿葉脈出現(xiàn)濃綠色隆起,葉片變小,出現(xiàn)蕨葉、裂片,有時沿葉脈出現(xiàn)壞死,受害果面產(chǎn)生斑駁或凹凸不平的瘤狀物,果實變形,嚴重時病株枯死。

c.綠斑型病毒病。新葉產(chǎn)生黃色小斑點,逐漸變?yōu)榈S色斑紋,綠色部分呈隆起瘤狀,嚴重時植株新葉白天萎蔫,果實受侵染產(chǎn)生濃綠色花斑和瘤狀物,多為畸形瓜。

d.黃化型病毒病。中、上部葉片在葉脈間出現(xiàn)褪綠小斑點,后發(fā)展成淡黃色,或全葉變鮮黃色,葉片硬化,向背面卷曲,但葉脈仍保持綠色。

病菌通常在種子、土壤或保護地中越冬,主要通過蚜蟲、粉虱、薊馬傳播,田間作業(yè)和汁液接觸也可傳播。高溫、干旱環(huán)境下病害發(fā)生會加重,缺肥、缺水、管理粗放也會加重病害。

②防治方法 a.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種子用55℃溫水浸泡40 min,或在70℃恒溫下處理72 h。

b.加強栽培管理。培育壯苗,及時追肥、澆水,防止植株早衰,進行嫁接、打杈、綁蔓、去雄等田間作業(yè)時,為避免病菌傳染,接觸過病株的手和工具均要用肥皂水洗凈。清除田間雜草,消滅毒源,切斷傳播途徑。發(fā)病初期及時拔除零星病株,并帶出棚外銷毀。

c.防治蟲媒傳病。在蚜蟲、粉虱、薊馬發(fā)生初期,及時用藥防治,防止傳播病毒,可使用70%艾美樂(吡蟲啉)可濕性粉劑7 000~8 000倍液、10%除盡(蟲螨腈)1 000~1 500倍液或0.36%苦參堿水劑800~1 500倍液防治。也可覆蓋銀灰色避蚜紗網(wǎng)或掛銀灰色尼龍膜條避蚜,或用黃板誘殺等物理措施防治蚜蟲。

d.藥劑防治??梢允褂盟巹?%菌克毒克600~800倍液或0.5%幾丁聚糖水劑500~800倍液,間隔5~7天噴藥1次,連噴2~3次。

參考文獻

[1] 于志海.黃瓜病害綜合防治法[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3(9):86.

[2] 丑波.大棚黃瓜炭疽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14(7):43.

[3] 劉明月.黃瓜白粉病的發(fā)生與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15(5):41.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范文第3篇

關鍵詞大棚;黃瓜病害;發(fā)生特點;防治方法

由于大棚具有高溫、高濕及連茬種植的特性及獨特越冬場所,給蔬菜病蟲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目前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細菌性角斑病、葉枯病、黑星病等,現(xiàn)將其主要病害發(fā)生及防治分述如下。

1黃瓜霜霉病

1.1發(fā)生特點

黃瓜霜霉病俗稱“跑馬干”、黑毛(北方)、“瘟病”和“痧斑”(南方)等,是各類溫室和大棚黃瓜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的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發(fā)病,主要危害葉片,早上尤為明顯,反面似水漬狀燙傷,病斑逐漸擴大,受葉脈限制,呈角形黃褐色斑,濕度大時,葉背面長出灰黑色霉層,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但如連續(xù)遇到高溫干燥天氣,則霉層消失。該病菌為古巴假霜霉,是一種活體顆粒小的寄生真菌,冬春保護地黃瓜霜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來源于秋露地瓜秧和其他茬口或鄰近的大棚溫室栽培的黃瓜病秧以及來自苗床的帶病苗,病苗潛伏期3~5 d,發(fā)病適宜溫度16~22 ℃,空氣相對濕度高于80%才大量產(chǎn)生孢子,且濕度越高產(chǎn)孢越多,葉面有水膜或露水持續(xù)3 h以上,更便于孢子囊萌發(fā)和侵入,遇到陰雨雪天,溫度下降,濕度加大,發(fā)病嚴重。該病菌發(fā)生過程中有“兩怕”:一怕“干燥”,通常晴天上午放風,可以降低棚室內(nèi)空氣的相對濕度,使葉片上不能形成水膜或水滴,不利于孢子囊萌發(fā)及侵入;二怕“干溫”,棚溫達45 ℃時不要通風,澆水后使其維持45 ℃達2 h后再慢慢放風,使棚溫降到25 ℃時再閉棚,可殺滅病菌,有效控制病害發(fā)生[1]。

1.2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津研系列及農(nóng)大12、農(nóng)大14等品種對霜霉病有一定的抗性,可因地制宜選用;栽培無病苗,改進栽培技術。育苗床同生產(chǎn)溫室分開,減少苗期感病;加溫苗床育苗,提高夜間溫度;降低濕度,不結露,少生病;苗期拔除發(fā)病株;定植選地勢高、平坦、易排易灌地塊,地膜覆蓋;定植后結瓜前控水,并改在晴天上午進行,以降低棚內(nèi)濕度;適時中耕,提高地溫;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及活性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葉面噴肥等提高植株抗性;通過調節(jié)大棚內(nèi)溫濕度防治霜霉病,具體做法:當太陽升起時,先放風1 h,排出因施肥及植物代謝過程中釋放的廢氣,同時補充棚內(nèi)二氧化碳,通風1 h后閉棚,使棚溫上升到28~32 ℃,通過控制溫度、降低濕度限制病菌的發(fā)生發(fā)展,但不能高于35 ℃,以免影響黃瓜的新陳代謝。中午開始放風,使溫度下降至20~25 ℃,濕度降至70%以下,通風降濕控制病菌發(fā)展,夜間溫度基本上適合病菌的發(fā)展,可以在日落前放風30~60 min,降低棚內(nèi)濕度,葉片無水滴,霜霉病仍不能萌發(fā)侵染。如果棚外溫度達12 ℃以上,則除了刮風下雨外,夜間也要通風放濕。在澆水方面,早期氣溫低時,上午澆水,后期溫度高時,清晨溫度低時澆水,澆水后立即閉棚,使溫度提高至30~32 ℃,保持1 h,然后通風。大棚內(nèi)鋪無菌的秸稈。將秸稈切成10 cm左右,鋪入行間溝內(nèi)(即大行工作行),夜間收濕放熱,白天放濕收熱,調節(jié)棚內(nèi)溫濕度,還有防止土壤返鹽、改良鹽堿化的作用。以后,這些富含纖維素及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秸稈,施入土中作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不僅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狀,而且能提高土壤水、肥、氣、熱的協(xié)調能力。傍晚時,在發(fā)病初期,用45%的百菌清煙霧劑3 kg/hm2,分成5份,放在棚前頭(棚前濕度大,病菌集中,發(fā)病重,地勢低,可揮發(fā)到后墻),從里往外依次排好,用香煙等暗火點燃,然后閉棚。發(fā)病前或剛發(fā)病時進行,隔7 d再熏1次,連續(xù)熏3~5次,可控制病害發(fā)展。粉塵法于發(fā)病初期傍晚用噴粉器噴撒5%的百菌清粉塵劑,或5%的加瑞農(nóng)粉塵劑15 kg/hm2,每7 d噴1次,連噴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還可選用2~3種藥劑混合噴霧,如: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乙磷鋁5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800倍液等。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混發(fā)時,可噴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玻銅·乙鋁·鋅(百菌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霜霉病同白粉病混發(fā)時,可選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霜霉菌同炭疽病混發(fā)時,可選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加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2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2.1發(fā)生特點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癥狀易與霜霉病混淆。在生產(chǎn)中,這2種病也常?;彀l(fā),給農(nóng)戶用藥造成一定的誤區(qū)。這種病主要侵染葉片和瓜條,偶然也可危害瓜蔓,幼苗期即可發(fā)病,危害葉片時,一般從低葉向上發(fā)展,葉反面呈水漬狀多角形斑,但比霜霉病病斑小,危害大時,無黑色霉層,葉背面常可見病部有乳白色的粘液即細菌菌膿,早晨尤顯,這種菌膿干燥后呈1層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病斑,后期易干裂穿孔[2]。病原菌在種子內(nèi)外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該菌發(fā)病溫度范圍10~30 ℃,適溫24~28 ℃,適宜相對濕度85%以上,大棚低溫高濕有露水利于發(fā)病,病斑大小與濕度有關。夜間飽和濕度大于6 h,病斑大且典型,濕度低于85%或飽和濕度持續(xù)時間不足3 h,病斑小,晝夜溫差大,結露重且持續(xù)時間長,發(fā)病重。當高溫干燥條件下,可抑制該菌。

2.2防治方法

選用耐病品種,如津研2號、中農(nóng)9號、春光2號等。不從病瓜上留種。種子消毒,瓜種用70 ℃恒溫干熱滅菌72 h,還可用100萬U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 h,還可用40%的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90 min,或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 min,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大棚注意通風降濕。可用50%DT 500倍液,或農(nóng)用鏈霉素4 000倍液,或78%科博500倍液,或20%綠乳銅500倍液,或77%可殺得500倍液,或77%多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0%琥·乙磷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天達2116的800倍液+天達諾殺1 000倍液,或40萬U青霉素鉀鹽對水稀釋成5 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8 d噴1次,連噴3~4次,銅制劑使用過多易引起藥害,一般不超過3次。

3黃瓜褐斑病(疤斑病)

3.1發(fā)生特點

主要危害中上部葉片,病斑初呈淡褐色后變黃褐色,近圓形,小斑點,病斑凹陷,葉正面有小突起,多數(shù)病斑的擴展受葉脈限制,呈不規(guī)則或多邊形,重者葉片干枯,變硬變脆。此病菌以分生孢子叢或菌絲體在土中病殘體上越冬,隨氣流雨水飛濺傳播,在高溫(25~27℃)高濕(葉片上有露水)及通氣不良的條件下發(fā)病重。此病多發(fā)生在津春號品種上,溫差大有利于發(fā)病。

3.2防治方法

加強通風散濕,調節(jié)好棚內(nèi)溫濕度;清除病殘體,減少初侵染源;未發(fā)病時,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預防。發(fā)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福美雙500倍液,或1.5%菌立滅500倍液,或65%的甲霜靈1 000倍液,78%波·錳鋅(科博)可濕度性粉劑600倍液,或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15 kg/hm2,每5~7 d噴1次,連噴2~3次(使用多菌靈,采收前10 d停止用藥)。

4黃瓜灰霉病

4.1發(fā)生特點

黃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和幼果,病菌多從開敗的花侵入,使花腐敗,長出淡灰褐色霉層進而侵染瓜條,造成臍部腐爛,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狀物,爛去瓜頭。爛花落在莖葉上,造成爛莖爛葉,植株枯死[3]。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著在病殘體上,或遺留在土壤中越冬。低溫高濕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因此,冬季及早期棚室氣溫低,特別遇到陰雨雪天氣,光照不足,晝夜溫差大,植株結霜,放風不及時,濕度大,葉片多水滴,病害危害重,如果棚室適宜寄主多年連茬,病株殘體積累多,菌源充足,更加重危害。

4.2防治方法

消除病殘體,發(fā)病時及時摘除病花、病葉,帶出棚外埋掉,減少病源;生態(tài)防治,同黃瓜霜霉病可以兼治;可用50%速克靈1 500倍液,50%撲爾因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靈1 000倍液,或40%特立克800倍液,或40%百可得1 500倍液,或40%施佳樂600倍液,或10%的寶麗安6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凈懸浮劑1 200倍液,或25%的使百克乳油1 200倍液噴霧防治。在苗期和花果期這2個階段,交替使用以上殺菌劑,發(fā)病后適當加大用藥量或復配使用。若遇連陰雨天,不宜噴霧,可用10%速克靈煙霧劑5 kg/hm2,或45%灰霉靈煙霧劑2.25 kg/hm2,或10%滅克粉15 kg/hm2噴粉,以上藥劑兼治菌核病。

5黃瓜蔓枯病

5.1發(fā)生特點

黃瓜的莖葉、瓜條均能受害,葉片上病斑近圓形,前期有些病斑自葉緣向內(nèi)呈“V”形,呈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上輪紋不明顯。莖部受害病斑呈油浸狀,有時出現(xiàn)白色粘膠物,嚴重時莖節(jié)變褐色,易折,病斑開裂,維管束不變色,區(qū)別于細菌性病害,瓜條受害,多在瓜條頂部出現(xiàn)水漬狀,有白色粘稠物。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架材上越冬,種子也能帶菌傳病。高溫高濕有利于發(fā)病,植物生長長勢差或徒長的地塊,靠近秋露地黃瓜的地方發(fā)病重。

5.2防治方法

實行2~3年輪作,農(nóng)戶多黃瓜同辣椒輪作,也有農(nóng)戶同蔥蒜輪作;實行配方施肥,根據(jù)黃瓜的生理特性,合理調配各種營養(yǎng)元素比例;切實抓好秋露地黃瓜蔓枯病的防治或兼治工作,以減少初侵染源;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福美雙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1.5%菌立滅500倍液,或40%百可得1 000倍液,或25%撲霉靈乳油1 5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 000倍液,或40%福星4 000倍液。掌握在發(fā)病初期全田用藥,每5~7 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也可用藥劑涂莖防治。

6黃瓜根結線蟲病

6.1發(fā)生特點

主要危害黃瓜根部,根系發(fā)育不良,須根或側根染病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狀物,有的串生。解剖根結,可觀察到內(nèi)部有許多乳白色幼蟲,根結長出細弱的新根,使寄主再度染病,繼續(xù)形成根結。被害植物地上部發(fā)育不良,植株矮小,葉發(fā)黃,嚴重時干枯。此病由根結線蟲寄生所致,幼蟲在根內(nèi)生活,刺激幼根膨大成瘤狀。越冬卵在條件適宜時,孵化出幼蟲,幼蟲靠病土、病苗或澆水傳播,幼蟲多從嫩根入侵,刺激寄主細胞增殖形成腫瘤。

6.2防治方法

與草菇輪作能較好控制危害;同大蔥、韭菜、刁柏輪作或水旱輪作[4];在炎熱夏季,翻耕后澆灌,覆蓋棚膜地膜曬5~7 d,使20~25 cm土層溫度升至45~48 ℃,甚至達50 ℃,加上殺蟲劑效果會更好,且成本低;保護地重病田或定植后發(fā)病時灌澆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每株灌對好藥液200 mL,也可撒施福氣多顆粒劑225 kg/hm2,防效好(使用辛硫磷,采收前7 d停止用藥)。

7參考文獻

[1] 楊桂花,孫鵬.大棚黃瓜常見病害防治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0(1):189,199.

[2] 任素櫻.保護地冬春茬黃瓜花打頂?shù)脑蚣邦A防措施[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9(1):132.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范文第4篇

【關鍵詞】蔬菜病蟲;識別;防治

1.真菌病害識別和防治

蔬菜上真菌類病害有1000種左右,常見病害200種左右。蔬菜病原真菌侵染力強,不但可通過傷口和自然孔口(如氣孔、水孔、皮孔等)侵入寄生,而且也可通過表皮直接侵入寄生為害。因此,在蔬菜各個部位(根、莖、花、葉、果實)都可發(fā)生病害癥狀。

1.1識別

識別蔬菜真菌性病害主要從以下兩方面來著手:

(1)在病害發(fā)生部位,出現(xiàn)病斑,天氣濕度大(如早晨)時,病斑上有病征(如粉、霉層、黑色顆粒等)出現(xiàn)。如黃瓜霜霉病,發(fā)病部位主要在葉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潮濕時,在病斑處長出紫黑色霉(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征。

(2)病株枯萎、黃萎??菸〉牟≈瓯憩F(xiàn)為全株凋萎,根系腐爛,病株基部莖上有粉紅色霉層,剖開莖基部,維管束呈褐色。如瓜類作物的枯萎病、黃萎病的病株,病葉由黃變褐,并自下而上逐漸凋萎、脫落,剖開病株的根和主莖,維管束變褐,如茄子萎病。

1.2防治

(1)種子處理。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方法有溫湯浸種(用55-60℃的溫水浸種20-30分鐘)、日光曝曬、藥劑浸種(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0分鐘),浸種完畢后,用清水沖凈,然后播種。

(2)棚內(nèi)土壤處理。棚內(nèi)土壤中土傳病害如立枯、枯萎病菌等菌量大。在播種前,結合整地,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能有效防止病害的發(fā)生。常用消毒方法,預防蔬菜苗期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時,在播種前,每平方米用五氯硝基苯5克與代森鋅或福美雙5克加細土15公斤,或五氯硝基苯9克與拌種雙7克加過篩細土45公斤,混勻配成藥土,播種時,先將苗床澆足底水,然后將1/3藥土填低,2/3藥土覆種,出苗前,土壤半干半濕,預防蔬菜枯萎病、黃萎病時,播種前15天左右,在棚內(nèi)菜地里,每隔25-30厘米,打一個20厘米深的小孔,向每個小孔內(nèi)注入:毫升氯化苦溶液,立即蓋上踏實并澆水一勺糞,然后覆上薄膜,密閉15天后,再揭膜翻土,讓藥液揮發(fā)后再播種,可預防蔬菜枯萎病和黃萎病。

(3)大棚消毒處理。在高溫悶棚時,向棚內(nèi)噴灑100倍福爾馬林或300倍菌毒清液,每畝噴灑10-30公斤,可有效殺滅棚內(nèi)及棚內(nèi)空氣中。

(4)加強棚內(nèi)溫、濕度管理。采取各種措施,合理控制棚內(nèi)溫、濕度,既有利于作物健壯生長,又能有效防止病害發(fā)生和蔓延。以早春大棚黃瓜栽培時,溫、濕度管理為例,在日平均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0-13℃,棚內(nèi)溫、濕度管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日出后,通過大棚溫室效應,使棚內(nèi)濕度盡快升至28-30℃,上午10點左右,當棚內(nèi)溫度超過30℃時,通風散濕,使棚內(nèi)空氣濕度保持在60%-70%;下午,棚溫保持在20-25℃,棚內(nèi)濕度保持在60%,15點以后,閉棚保溫;日落后與上半夜,因棚內(nèi)濕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加,所以棚內(nèi)降溫應緩慢,以避免棚內(nèi)濕度過大,棚溫應保持在15-20℃,濕度控制在80%左右,下半夜,棚溫保持在10-15℃,濕度保持在80%-85%,采取這種變溫、變濕管理,既有利于黃瓜健壯生長,又抑制了病害的發(fā)生。為控制大棚內(nèi)的濕度,常采用高垅地膜栽培,合理密植,大棚滴灌等措施,做到雨后及時排水,防積水。

2.細菌病害的識別和防治

蔬菜上細菌病害100種左右,常見20種左右,病原細菌侵染力相對真菌來說較弱,常通過自然孔口和傷口侵入寄主為害。通過加強栽培管理,能十分有效防治細菌病害的發(fā)生。

2.1識別

(1)危害植株葉片時,常沿葉脈或從葉緣開始,病斑多角形,對著陽光,有透明感或病斑呈斑點狀,病斑處可見菌膠。如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和圓斑病。

(2)產(chǎn)生腐爛癥狀。植株根、莖腐爛,用手指輕按發(fā)病部位,有菌膿出現(xiàn),如大白菜軟腐病、魔芋軟腐病。

(3)潰瘍狀。病部潰瘍,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狀開裂,如蕃茄潰瘍病。

(4)青枯病狀。感病植株死亡后,葉片色澤稍淡,但仍保持綠色,植株根、莖的維管束變褐腐爛;剖莖后,用手指輕按,有乳白色粘液(菌膿)溢出,如辣椒青枯病。

2.2防治

(1)種子處理。播種前,常用農(nóng)用鏈霉素300ppm或50%代森銨水劑800倍液或氯霉素500倍液進行浸種,以殺滅種子所帶病菌。

(2)土壤消毒處理。播種前,清除內(nèi)棚內(nèi)病株殘體,然后結合整地,每畝撒勻50公斤生石灰,50公斤草木灰、1公斤硫磺粉,曬上2天后,再播種,或整地時,用50%敵克松原粉1000倍液,噴灑土壤,進行土壤消毒處理。

(3)搞好棚內(nèi)管理棚內(nèi)管理主要是濕度管理,合理密植,采用半高垅地膜栽培;應用無滴膜作棚膜;灌溉時,采用滴灌,避免漫灌;早晨露水大和棚內(nèi)田間溫度大時,不進行田間農(nóng)事作等措施,都能有效防止細菌病害的發(fā)生。

3.病毒識別和防治

蔬菜上,病毒病50種左右,常見10種左右,病毒侵染力很弱,只能通過微傷口侵入寄主,常借介體(如蚜蟲、葉蟬等)傳播病害,通過及時防治介體昆蟲和加強栽培管量,是防冶病毒病的最有效途徑。

3.1識別

植株病毒病在葉上發(fā)生時,常發(fā)生于頂部嫩葉,癥狀表現(xiàn)為葉片花葉,黃化,卷葉、厥葉;植株表現(xiàn)為皺縮矮小或病莖和果實有黑色條斑,嚴重時開裂。如蕃匣條斑病毒病。此外,在高濕條件下,植物病毒會發(fā)生隱癥現(xiàn)象。

3.2防治

(1)種子消毒處理。用10%磷酸鈉溶液浸種20-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可殺滅種子表面所帶的病毒。

(2)適時播種,培育壯苗,適當早栽,促使植株提前進入成株期抗病階段,加強田間栽培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作物收獲后,清除病株殘體,并將土壤深翻,曝曬,以減少土壤中的病毒。

(3)煙葉含有煙草花葉病毒,在棚內(nèi)田間農(nóng)事作時,不宜抽煙,在分苗下植或整枝時,用肥皂水或10%磷酸鈉溶液洗手消毒。

(4)從蔬菜苗期,就應及時防治蚜蟲和白粉飛虱,在害蟲遷盛期及時施藥滅蟲。另外,采用紫色膜,銀盔膜等多功能膜作棚膜,也能有效防止病毒的發(fā)生。

(5)藥劑防治。常用藥劑有20%病毒A50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5%植病靈1000倍液或在蔬菜定植前和緩苗后噴NS-83增抗劑各一次。

4.線蟲病害識別及防治

4.1癥狀識別

植株遭受線蟲侵害后,長勢衰弱,植件矮小,葉片發(fā)黃,觀察根部,須根多,形成許多瘤狀蟲癭,手捏瘤塊,組織膨松。

4.2防治

(1)土壤處理。蔬菜種植前,深翻土壤30-35厘米,施足有機肥,適當澆水后,平鋪地膜,壓實密封,再密閉大棚。利用夏季高溫和有機肥腐熟散發(fā)的熱量,使地膜土壤15厘米以內(nèi)溫度高達60℃以上,連續(xù)閉棚處理半個月,能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病菌和線蟲。

(2)合理輪作:線蟲寄主比較單一,與非寄主作物進行合理輪作,能有效減輕病害的發(fā)生。

(3)精耕細作,加強肥、水管理,促使作物健壯生長,以減輕病害發(fā)生,作物收獲后,清除病株,病根于田外,并對土壤進行深翻、曝曬。

(4)藥劑防治。常用3%呋喃丹顆粒劑,每畝用量4-5公斤或10%克線磷顆粒劑,每畝用量2-4公斤進行防治。

黃瓜常見病害及防治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反季節(jié);黃瓜;品種選擇;培育壯苗;整地定植;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42.2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9-0097-01

黃瓜在我國南北均可種植,但作為冬季反季節(jié)的黃瓜生產(chǎn),南方尤其是海南省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優(yōu)勢。因此,大力推廣和發(fā)展反季節(jié)黃瓜的生產(chǎn)對調整農(nóng)村的產(chǎn)業(yè)結構、提高和發(fā)展農(nóng)村經(jīng)濟,從而增加農(nóng)民的收入來達到脫貧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品種選擇

經(jīng)過萬寧地區(qū)多年的生產(chǎn)比較和篩選,一般以天津市黃瓜研究所選育的1代雜種為主,因為其主要特點為植株長勢旺、株形緊湊、分枝多、主蔓結瓜為主,節(jié)成性好,不易化瓜。

2 培育壯苗

首先準備未種過瓜菜的有機質多、透水透氣性好的壤土,裝入已擺好的營養(yǎng)育種盤內(nèi),然后根據(jù)萬寧地區(qū)的氣候和市場等情況,確定播種期,接著浸種催芽。待種芽露白時即可進行播種,播種時打足底水,再覆蓋1~2 cm厚土在育苗底盤上,最后可利用白色塑料薄膜再上面撐起小拱棚,防止雨水沖刷合保溫,以保證和促進幼苗健壯生長。當?shù)?片真葉顯露時,要適當進行通風,適時澆水,水量不宜太多,以防止床土濕度過大而導致病害發(fā)生。結合澆水,每4 d左右澆1次水肥。同時要防止苗期病蟲害,特別是苗期的猝倒病,保證成苗率,不影響大田的定植[1]。

3 整地定植

選擇未種過瓜類的田地,以地勢平坦、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透氣性好為佳。首先田地周圍要深挖排水溝利于排灌,接著深耕、細耙、平整,同時埋下底肥,最后起壟做成寬1.2~1.5 m、高30 cm的高畦,畦距50~70 cm,并于定植前10 h,噴施除草劑、覆蓋地膜防草、保肥、保溫。選擇晴天上午氣溫較高時進行定植,從育苗盤中選擇壯苗進行定植,每畦定植2行,株距25~30 cm,定植后就要進行蓋土封口以及澆水定苗、穩(wěn)苗。

4 田間管理

當植株開始抽蔓后即立支架引蔓,植株高25 cm左右開始綁蔓,以后每隔3~4葉綁1次,綁在瓜下1~2節(jié)處,同時剪除側枝,在根瓜以下的側枝要及時剪除,應去除卷須、黃葉,根瓜采收前可少澆水,采收后可多澆水,并施速效肥,發(fā)現(xiàn)積水要及時排除[2-3]。

5 病蟲害防治

5.1 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發(fā)生在育苗期。出土前幼芽子葉和胚莖腐爛,造成爛種。子葉展開,真葉未抽出時病苗莖基部產(chǎn)生水漬狀病斑,接著變黃褐色,縮成線狀,病害發(fā)展很快,子葉尚未凋萎前幼苗即猝倒,嚴重時成片倒下。 防治上,播種前用70%五氯硝基苯、50%福美雙等量混勻,用8~10 g/m2,加干細土20~30 kg拌勻,1/3藥土撒在床苗作墊土。播種后,剩余2/3藥土覆蓋種子,并灑水保持土壤濕潤,發(fā)現(xiàn)病苗應立即用殺毒礬或百菌清800~1 000倍液噴施,7 d后再噴施1次。

5.2 霜霉病

霜霉病是黃瓜的最常見病害,主要危害葉、莖、卷須及花梗,多在成株后從下部老葉開始,葉片正面發(fā)生水漬狀淡綠色或黃葉小斑點后漸擴大,由黃色變成淡褐色,受葉脈限制成多角型病斑,在葉片背面病斑處生成紫灰霉層,在早晨潮濕的條件下可觀察到葉背面水漬狀的病斑,嚴重時,病斑連接成片,全葉黃褐色,干枯卷縮,直至死亡。防治上,發(fā)病初期用25%瑞毒霉800~1 000倍液,或64%殺毒礬+47%加瑞農(nóng),或50%烯酞馬林1 5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噴霧。

5.3 細菌性角斑病

高溫高濕是細菌性角斑病發(fā)病的主要條件。在子葉上發(fā)生圓形或卵圓形浸狀凹陷斑,后變褐色,干枯,成株葉片初為水漬狀淺綠色斑點,擴大后變淡褐色,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型病斑。它與霜霉病的區(qū)別在于病斑大,顏色灰白,易穿孔、水漬狀明顯,乳白菌濃,有透光感。防治上,可用52.8%可殺得2 000倍液,47%加瑞農(nóng),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或12%綠乳銅等噴霧即可,每7 d噴1次,連噴2~3次。

5.4 白粉病

白粉病為害后在葉正反面產(chǎn)生小斑點。逐漸擴大,后來造成遍布白色霧層,霉斑邊緣不整齊,后變成灰白色,葉片逐漸變黃,發(fā)脆、干枯而不落。防治上,可用30%特富靈5 000倍液+12%綠乳銅1 500倍液或30%愛苗3 000倍液+12.5%禾果利2 000倍液或25%粉銹寧2 000倍液噴霧,以葉正反面均能噴到最好。

5.5 蟲害

黃瓜蟲害主要是美洲斑潛蠅、青蟲、棉鈴蟲、瓜蚜等,一般易于判別,只要對癥及時噴灑蟲藥,便能加以防治[4]。

6 采收

結瓜初期氣溫較低,果實生產(chǎn)速度緩慢,一般每隔3 d左右采收1次,盛果期瓜生長加快,要1~2 d采收1次?;喂咸貏e是根瓜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應及早打掉。

7 參考文獻

[1] 蒲運鋒.黃瓜反季節(jié)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05(4):89-90.

[2] 謝召發(fā).無公害黃瓜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農(nóng)技服務,2007(10):24,31.

兴义市| 海盐县| 雅江县| 万载县| 横峰县| 新源县| 个旧市| 日照市| 盐边县| 比如县| 金秀| 白河县| 额济纳旗| 常山县| 汶上县| 临猗县| 长岭县| 咸宁市| 黔西| 成都市| 黄大仙区| 新昌县| 罗甸县| 隆昌县| 津市市| 廉江市| 黄陵县| 泾源县| 长宁区| 沂源县| 满洲里市| 岢岚县| 富川| 泰安市| 昌江| 东乡县| 伊宁市| 南涧| 安远县| 满洲里市|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