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主要哲學家的哲學觀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中國哲學家慣于用形象表述思想的原因
為什么中國哲學家慣于用比喻、事例等具體可感的形象來表述思想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中國古代沒有專門的哲學專業(yè),哲學與文學密不可分。
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里,沒有專門的哲學專業(yè),也沒有專門的哲學家,哲學與文學密不可分。很多優(yōu)秀的哲學著作也是出色的文學作品,而這些哲學著作的作者也可以算是文學家。如前面提到的《莊子》一書行文波瀾壯闊,想象豐富奇特,是一部水平極高的文學作品。當然,這也是一部思想性極高的哲學著作。由于它是文學作品,它追求生動性、形象性,因此全書充滿了寓言故事。而作者的哲學思想就通過寓言故事的暗示來呈現(xiàn)。中國哲學家所追求的“言有盡而意無窮”也是文學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因此,中國的哲學不是純粹的哲學,中國的哲學家也不是純粹的哲學家。中國哲學家的思維具有文學家的特點,形成了一種形象思維的習慣。要讀懂中國哲學,不是靠推理,而是靠領悟。
二.中國哲學家表述思想的方式
中國哲學家的哲學著作表述思想的方式不像西方哲學家那樣力求概念清晰、邏輯嚴密,相反,中國哲學家慣于用形象的比喻、事例、警句等形式來表述思想。如莊子所著的《莊子》全書幾乎都是寓言、故事,極少直接闡明自己的觀點。就拿《莊子》中的代表篇目《逍遙游》來說,開篇就講起了大鵬鳥南飛的故事,之后講蜩與學鳩譏笑大鵬、列子御風、堯讓位給許由等故事,全篇直接表明作者觀點的只有兩句話:“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這兩句話中,“天地之正”、“六氣之辯”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并沒明確的界定。全篇中作者也沒有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邏輯嚴密的論證。其他中國哲學家的哲學著作也與此類似,《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和弟子的一些簡短的對話,對話之間似乎沒有太強的聯(lián)系性、系統(tǒng)性。《孟子》一書基本也都是小故事。
中國哲學家習慣用具體可感的形象來表明自己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而不喜歡用抽象的概念,也缺少嚴密的邏輯論證。他們所追求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他們常用類比的方式來表述思想。比如《莊子·逍遙游》中講大鵬鳥南飛、列子御風的故事,是想類比人對外界有所依賴就不會自由。這樣的表述方式一方面很生動形象,使讀者更容易理解;而另一方面,這樣的含混的類比模糊了事物之間的同一性和差異性,這就使得以同一性和差異性為基礎的抽象思維難以形成。
(二)中國哲學具有知行合一的特點,強調實踐性,難以形成純理論思維。
西方哲學很強調認識論,極力探尋認識客觀世界的途徑,追求知識的真實性和確定性。笛卡爾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題,為知識的確定性奠定了基礎。后來的西方哲學家如康德、黑格爾等都致力于追尋知識的真實性和確定性。而西方哲學強調的這種理論性,使得西方哲學家表述思想的方式更抽象,對概念的界定十分清晰,力求邏輯嚴謹、論證充分。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有所不同,中國哲學具有知行合一的特點,強調實踐性,不太注重純理論思維。因此,認識論在中國哲學中沒有得到西方哲學那樣重要的地位,也沒有那樣顯著的發(fā)展。中國哲學強調的是實踐性,是知行合一。哲學家們研究哲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善作為“人”的自我,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換句話說,中國哲學追求的不是知識的真實性和確定性這些理論性的內容,而是實實在在的在社會中為人處世的方法、準則。而這種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的的哲學,與政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就使得中國哲學更加弱化了純理論思維,也使得中國哲學家難以形成純理論思維。
同時,由于哲學家們研究哲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善作為“人”的自我,這里的“自我”既包括哲學家自己,也包括社會中的其他人。要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哲學家的思想,從而都能更好地完善自我,就不宜把思想表述得太深奧,因此哲學家們都選擇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事例、警句來表述自己的思想。
為什么要從哲學思維的角度來探討人生呢?這是因為哲學思維是一種可以把握人生智慧的思維。哈佛大學流行一句名言:“一個成功者和一個失敗者,不在于他的知識和經驗,而在于他的思維方式”,這句名言是哈佛大學第26任校長陸登庭說的,它明確地表明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哲學是一門愛智的學問,是指導人們過美好生活的藝術,它不僅能幫助我們鍛煉和發(fā)展思維,而且還能豐富和提高我們的境界。哲人馮友蘭說:“哲學的作用有兩方面,一是鍛煉、發(fā)展人的理論思維的能力,一是豐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闭軐W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尋根究底,把握真我,提升境界。
哲學思維有很多類型,我認為與增進人生智慧相關的哲學思維主要有反思思維和語境思維。下面分別從反思思維與人生智慧,以及語境思維與人生境界的角度加以談論。
一、反思思維與人生智慧
(一)反思思維
反思思維是一種高品質的哲學思維。在問題的解答上,直覺思維是直接的、迅速的和自發(fā)的,它與有意識的思慮無關,只需較少的注意力。與此不同,反思思維是對思想的思想,是反復的思考,它需要更多的時間,并與有意識的思慮相聯(lián),要求注意力集中。無論遇到什么問題,善于反思的人通常會反問自己的直覺,而不是簡單地信賴由直覺獲得的答案。反思思維是一種高品質的思維能力,反思能力強的人,能深謀遠慮,遇事三思而后行:他能避免急功近利,杜絕肆意妄為;他能防止頭腦發(fā)熱,減少意氣用事;他能戰(zhàn)勝獨斷專行,遠離專橫跋扈。研究表明:善于反思的人記憶力更強、反應速度更快、更難上當受騙,更會賺錢、壽命更長。二十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活了98歲;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伽達默爾活了102歲,都是明證。反思能力越強,越能深思熟慮,通常而言,哲學家比普遍人更能深思熟慮。哲學家愛追問形而上的問題,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擅長在常人無懷疑處懷疑,這些都是深思熟慮的表現(xiàn)。深思熟慮是哲學家共有的氣質,哲學家是一群“密涅瓦的貓頭鷹”。
實驗證明,受過哲學本科教育的人的反思能力是沒有受過哲學教育的人的2倍以上;受過哲學研究生教育的人的反思能力,是沒有受過哲學教育的人的3倍。這表明,哲學教育有助于反思能力的提高。
(二)人之為人
哲學因其對人生不斷反思,是使人成為人的一門學問,其旨趣在于教人如何做一個好人,如何做一個圣人,如何做一個完美的人。對于哲學的這種作用,先哲已有論述。梁啟超曾說:“中國哲學以研究人類為出發(fā)點,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怎樣才算一個人?人與人是什么關系?”馮友蘭也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我所說的正面知識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xiàn)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辟R麟明確地說:“哲學是一種學養(yǎng)。哲學的探究是一種以學術培養(yǎng)品格、以真理指導行為的努力。哲學之真與藝術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種文化、一種價值,一種精神活動,一種使人生高清而有意義所不可缺的要素。”
中國哲學樂于思索人生,外國哲學也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在多年的外國哲學教學中,我最贊許的三個觀點是:“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不值得過”“認識你自己”“從長遠的觀點看”。這三個人生信條都與反思思維直接有關。
大哲蘇格拉底曾主張“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不值得過”,這就是要求我們要反思生活。在我看來,人是有理性的,對于生活要有所反思,有所規(guī)劃,不要隨波逐流,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行尸走肉?!皩幾鐾纯嗟奶K格拉底,不做快樂的豬”,這是哲學反思的要求。
思考人生、規(guī)劃人生,必須建立在“認識你自己”的基礎上。蘇格拉底倡導:“認識你自己”;耶穌詰問:“失去本真自我,贏得整個世界又有何益”;莎士比亞強調:“最重要的是:成為本真的你?!蹦敲矗绾握J識真正的我們呢?我認為,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保爾?柯察金的“回首往事”+海倫?凱勒的“假如…”,就是最好的認識自己的方法。這種方法假定:你即將走到人生的終點,面對著死亡,那么,你會如何看待你的一生?你將如何過好剩下的日子?當你站在人生的終點回首往事時,你會認為自己逝去的年華是在虛度因而悔恨嗎?你會認為自己即將消逝的一生碌碌無為,因而羞恥嗎?或者,你會認為自己這一生充實、有意義、沒有白活嗎?等等。這種方法需要借用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設想,不斷進行思想實驗。假如你只有3天壽命了,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么?假如你只有3個月的壽命了,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么?假如……?假如你只有60年壽命了,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么?通過這種思想實驗,你可能發(fā)現(xiàn)你真正需要什么,并因而把握真正的自我,把握人生的真諦。
在哲學史上,最偉大的荷蘭哲學家是斯賓諾莎。他以道德高尚著稱于世,羅素稱贊他“是人格最高尚、最受人愛戴的偉大哲學家”,“就倫理道德而言,他是至高無上的”。斯賓諾莎提出過“從永恒的觀點來看”的人生信條,“從長遠的觀點看”是我對斯賓諾莎觀點的改寫。在我看來,凡夫俗子是難以談論“永恒”的,但可談論“長遠”。從長遠的觀點反思人生,就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一蹶不振,也不會因一時的成功而驕傲自滿。當人生遭遇“少年無名師”“中年無賢妻”“老年無子嗣”“終時無好名”之類的憾事時,從長遠的觀點看,并非世界末日來臨,不必灰心喪氣,無需怨天尤人;當人生面對“久旱逢甘露”“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之類的幸事時,從長遠的觀點看,不要得意忘形,以免樂極生悲。
二、語境思維與人生境界
愛因斯坦曾說過:
“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p>
對哲學專業(yè)了解不深的同學往往對這門學科有些誤解,
認為哲學是艱深晦澀的。
其實哲學并不難,
它回答了世界最本質、最一般的問題。
選對了哲學書,
不僅可以幫助專業(yè)同學更好地了解哲學內涵,
非專業(yè)的同學也可以讀得相對輕松些。
外國哲學:兩本不同的《西方哲學史》和一本《哲學史教程》
第一本《西方哲學史》的作者是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與評論家伯蘭特?羅素的一部哲學名著,出版于1945年,全面梳理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西方哲學思潮的發(fā)展歷程。該書分上下兩冊,上冊譯者為何兆武,下冊譯者為李約瑟,后者本身就是一個中文很好的英國人,是研究中國古代科學藝術史的。羅素認為西方哲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始終受到來自科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影響,并據(jù)此把西方哲學發(fā)展史劃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三個時期,揭示了在哲學的發(fā)展歷程中,科學與宗教、社會團結和個人自由是如何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與哲學交互作用的。本書最突出的特點是它所論述的主題:哲學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的獨立思考,而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是“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在決定他們的哲學上起著很大的作用,然而反過來他們的哲學又在決定他們的環(huán)境上起著很大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此書上、下兩卷約80萬字,但作者學識淵博、文筆幽默、旁征博引,中文翻譯也相當精準,讀起來并無枯燥晦澀之感,具有相當?shù)娜の缎裕侨腴T書的好選擇。
第二本《西方哲學史》的作者是弗蘭克?梯利,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和哲學史家。梯利在本書的序論里說,哲學史必須力求把每一種宇宙觀放在它適當?shù)谋尘爸校阉闯墒怯袡C整體的一部分,把它同它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因素聯(lián)系起來,所以這本書涉及哲學范圍比較廣泛,相當于哲學界的百科全書,力圖公正評價哲學史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內容繁多但書籍敘述依然簡明扼要,無重復嗦之感。與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相比,這本書更為客觀,對哲學的研究范式也更為規(guī)范。梯利的哲學史是哲學史家的哲學史,而羅素的哲學史則是哲學家寫的哲學史。哲學家寫的哲學史最大的問題是帶有哲學立場的偏見,因為他總是從自己的立場看待其它哲學家。哲學史家的哲學史則不同,他們往往比較客觀地看待其他哲學家。
《哲學史教程》的作者是德國哲學家文德爾班,新康德主義弗賴堡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墩軐W史教程》是文德爾班的一部頗有影響力的哲學史著作。在書中,文德爾班用新康德主義觀點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以往的哲學體系及其發(fā)展史,特別是哲學問題和哲學概念的形成和發(fā)展史,對于研究西方哲學史以及文德爾班本人的哲學思想很有參考價值。學習哲學最怕的就是鉆到哲學史的林子里,看不到之間的脈絡關系。本書中包含了文德爾班的寫作思路,條理分明地把對立的哲學史關系理順,對各個思想流派的介紹也相對準確。他認為古希臘蘇格拉底的時代開啟了一個人類學的時代,蘇格拉底希望超出人與人之間主觀的判斷,來達到一個客觀的定義或者判斷。其中還提到了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的斗爭,之所以沒有陷入到有關知識和道德的主觀認識,是因為蘇格拉底想要超越主觀性建立一套秩序。本書的難度較大,不適合于做入門教材,可在入門之后閱讀,取其系統(tǒng)性之優(yōu)點。
中國哲學:《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第一本是李澤厚的《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是著名的哲學家,195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對于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史,以前有一種爭執(zhí)。本書從剖析孔子仁學開始,提出中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問題,認為血緣、心理、人道、人格為四大因素,貫穿論說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種主要思潮、派別和人物。其中著重論證了中國的辯證法是“行動的”,而非“思辯的”,莊子、禪宗的哲學是對人生作形而上追求的美學,宋明理學作為道德形而上學仍具有重要價值,在明清時期思想中“內圣”與“治法”已出現(xiàn)分離,標志著中國式的政教合一將逐漸動搖,認為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趨向等等。作者對于自己理解較深的思想家,比如孔孟的解說比較到位,宋明理學也寫得很好。寫到老子,就有些磕磕碰碰了,比如他這樣解釋“道可道,非常道”:“不可能用任何有限的概念、語言來界定‘道’、表達‘道’和說明‘道’……不是強調‘道’是超感知超認識的實體。”這種解釋雖有新意,但老子確實把“道”視為一種極難把握的本體,而本體之不可說或不容易說,并不是什么新鮮看法了。但是,本書就現(xiàn)在看來仍然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總體相當不錯。
第二本是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原名梁鼎煥,畢生致力于中國儒家文化的復興和著述研究,本書是梁漱溟新儒學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全書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體論、認識論、文化觀、歷史觀和倫理學思想五個部分內容。作者將西方的非理性主義和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相結合,對東西文化加以比較,極富開創(chuàng)性和啟發(fā)性。他認為西方哲學是思辨和抽象的,這也比較準確,中國人看事情講究合情合理,情和理都交織在一起,西方人則是理就是理,“情”很少提到,奠定了文明的特征。這本書雖然不能作為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史書籍,但東西文化比較部分值得品讀。
其他哲學著作:《批判哲學的批判》《理想國》
推薦對康德哲學有興趣的同學閱讀李澤厚的《批判哲學的批判》,書中對康德哲學的三個方面,即對認識論、倫理學以及美學方面的介紹都較為清楚、準確。李澤厚在書的最后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人要循著康德和馬克思的路前行。他認為康德和馬克思是一脈相承的,最后要回到人本身,不受外在觀念以及神靈的控制,回歸人的實踐生活。中國最初把康德和馬克思聯(lián)系起來的人還是比較少的,李澤厚能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很有創(chuàng)意。
關鍵詞:理性批判性思考 哲學派別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理性概念源于古希臘時期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1ogos)說,它兼有客觀規(guī)律和主體理性思維的雙重含義。理性的另一個詞源是希臘語“nous”,其最初含義是通過看突然領悟到一種處境的全部意義。但是,到底什么是理性,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家、哲學派別的看法各不相同。
一、西方哲學史中各哲學家及不同哲學派別對理性的看法
在西方哲學史上,有關理性問題的探討由來已久。斯多葛學派認為,理性是神的屬性和人的本性,將“理性”看作與自然、人類的普遍法則、主宰萬物的神是一致的――它就是至善,就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的秩序本身。這種解釋并沒有揭示出理性與其他概念的種差,神的屬性和人的本性不只有理性,因此這樣定義理性不合適。
古希臘蘇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識,德性就是理性。他認為,知識來自于理性,認識事物就是用理性推理確定事物的概念,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柏拉圖認為,“理性”是一個由獨立于各種事物、代表著各種事物的本質的概念所構成的理念體系,它自在于宇宙,也潛在于人的靈魂中,構成人的靈魂的理性部分。
笛卡爾認為:“只有那種被認為具有絕對必然性的、而且不會被質疑的東西,才屬于理性認識的范圍。”[1]理性是指人的一種理解力、判斷力,它使人能透過混雜的、歪曲的、錯誤的感官映象、感性認識而洞察事物的本相、本質,獲得真理性知識。問題在于有沒有“具有絕對必然性的、而且不會被質疑的”東西?而且每個人的觀點想法不同,要讓所有的人都相信、都不質疑似乎不太可能。
萊布尼茨提出,理性是一種天然稟賦,是一種發(fā)現(xiàn)真理的能力。[2]
唯理性論把理性看做是知識的源泉,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張把理性作為衡量一切現(xiàn)存事物的尺度,建立一個永恒正義的理性王國。這兩種觀點都有點絕對化,“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把理性作為衡量一切現(xiàn)存事物的尺度”。這種觀點恐怕不具有可接受性,不能被多數(shù)人認同,至少經驗論者就反對這種觀點。
斯賓諾莎認為理性可以支配,在理性指導下,人們可以避惡從善,或在比較權衡中,選擇比較大的善,理性可以為人們確立行為規(guī)則。
盧梭認為人具有理智判斷力,根據(jù)這種能力,人可以作出理性判斷,從而指導欲念和情感,使人正確地選擇行為。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們的行為依據(jù)是生理的沖動、欲望,在社會狀態(tài)下,人們的行為依據(jù)是理性法則。
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把理性和知性相對,作為認識的一個階段。這只說明了理性和知性是相對的,并沒有指出兩個概念之間的本質區(qū)別究竟是什么,因此這種觀點對人們理解理性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康德就以明確的方式進行表述:“每個理性結論必須表現(xiàn)必然性。”[3]同時,他認為人首先是一種感性存在物,在自然本能、欲望、情感、沖動影響下行動,但更重要的是人具有理性能力,能夠自我確立道德行為原則并選擇行為。這種理性不是簡單地聽從于人的自然本能、欲望、情感、沖動而命令人作出行為,而是在對這些自然本能、欲望、情感、沖動有所控制、約束的情況下選擇行為。
在黑格爾看來,“理性”是宇宙的實體,同時,“理性”又是世界的靈魂,構成世界的內在的、固有的本性?!袄硇浴辈粌H創(chuàng)造了自己,它也創(chuàng)造了自然界和人、人類社會。對于自然界而言,“理性”就是自然界的內在規(guī)律和本質,對于人而言,“理性”就是自由。
針對西方哲學家對于“理性”問題的探討,張東蓀認為,西方對于理性的理解“偏于心理方面”,“即偏于主觀方面”。 [4]
二、中國哲學史中各哲學家及不同哲學派別對理性的看法
在中國哲學史上,“理性”一詞的原初含義較為簡單,即修養(yǎng)品性:“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圣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jié)其所偏?!盵5]。而與西方“理性”意義相近的概念則是“性理”,一是指情緒和理智:“習鑿齒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為荊州治中。鑿齒謝箋亦云:‘不遇明公,荊州老從事耳!’后至都見簡文,返命,宣武問:‘見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曾見此人?!瘡拇蒜柚迹鰹楹怅柨?,性理遂錯。于病中猶作《漢晉春秋》,品評卓逸?!盵6]二是指宋儒的性命理氣之學。程朱學派即以性為宇宙本原。程頤以理為性,認為“性就是理,理則自堯、舜至于涂人,一也” [7]。朱熹也認為“性即理也。在心喚作性,在事喚作理” [8]。由是便引出中國哲學史中最重要的一個范疇“理”。其最初的含義為紋理、條理。《易傳?系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以地理”。地理即地形?!盾髯?正名》:“形體色理以目異?!薄抖Y記?內則》:“漬取牛肉,必新殺者,薄切之,必絕其理?!焙笠隇榈览怼⒎▌t或規(guī)律。《易傳?系辭上》:“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薄抖Y記?仲尼燕居》:“禮也者,理也。”疏曰:“理,謂道理,言禮者使萬物合于道理也?!薄睹献?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理是人心所公認的法則,屬于道德倫理范疇?!肚f子?天地》:“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荀子?解蔽》:“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遍也?!薄秴问洗呵?離謂》:“理也者,是非之宗也……故辯而不當理則偽,知而不當理則詐?!崩沓蔀橐磺惺欠堑呐袆e標準。
針對中國古代哲學家對于“理性”問題的探討,張東蓀也認為:“中國人講理并不自心理方面出發(fā)。中國人所謂理與‘禮’字相通。禮字表示社會秩序,即所謂倫常。人事上的秩序是謂人倫,將此種秩序性使之普遍化,遂成所謂條理。故理學始終是指紋理分界條辯而言。所以便是秩序之意。不過中國人始終不分外界的秩序與內界的秩序之不同,更不分道德界上的秩序與自然界上的秩序之不同?!盵4]繼而又由理與法的關系,張東蓀斷言了“中國是由禮到理,外國是由法到理” [4]。
三、詞典中的解釋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于“理性”的解釋:“ 1.指屬于判斷、推理等活動(跟感性相對)。2.從理智上控制行為的能力。”
《辭?!分袑τ凇袄硇浴钡慕忉專骸?一般指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或思維活動。2 在西方哲學中,各種哲學學派對理性有不同的理解?!?/p>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于“理性”的解釋:理性與感性相對,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等。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對于“理性”的解釋:理性是“哲學中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和過程”。
《邏輯學大辭典》中對于“理性”的解釋:理性“通常用以表示推出邏輯結論的認識的階段和能力的范疇”?!耙话阒父拍?、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以區(qū)別于感覺、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動”。
《哲學辭典》中對于“理性”的解釋:理性論是“認識論中的一個派系,認為理性是真知識的唯一的來源”。
由是,各詞典對理性的解釋有共同之處,即都直接或間接地認為理性是指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或思維活動。但它們的解釋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現(xiàn)代漢語辭典》比《辭?!范喑鲆粭l解釋,即理性是從理智上控制行為的能力;而《辭?!芬部偨Y了西方各哲學學派對理性的不同理解,比較全面;《哲學辭典》則主要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解釋理性。
各詞典對理性解釋的這種同異,說明學界對理性的認識有某些共識,但是對于到底什么是理性、怎樣合理地定義理性,目前還不明確。
四、我們的看法
通過對以上觀點的考查和研究,我們認為,不同哲學家的觀點雖然各不相同,但是以上關于“理性”的認識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從本體方面來認識,主要人物和學派有斯多葛學派、柏拉圖、黑格爾,以及中國古代的多數(shù)哲學家,他們把“理性”看作是宇宙之本源和世界之靈魂的本體論意義上的實體,是內在于現(xiàn)實中的本質性的結構,或者說是世界的客觀的秩序原則;第二種是從認知方面來認識,主要人物和學派有蘇格拉底、笛卡爾,各詞典中的解釋也趨向于這方面,他們認為“理性”是一種認識能力,能夠幫助人們獲得真理性的知識;第三種是從行為方面來認識,主要人物有斯賓諾莎、盧梭和康德,他們認為“理性”能夠控制人的感望、本能、沖動和情感,以致控制人的行為,作出符合道德的行為選擇。
我們認為從這三個方面來認識“理性”都是合理的,而以上各哲學家都只從某一方面來進行論述,如果能夠同時從這三個方面來認識“理性”,那就比較完善了。因此,盡管有如上的各種解說,但“理性”仍然是一個非常難以定義的概念。只是由于它又是人們現(xiàn)實生活中時時提及的一個概念,所以按照家族類似的概括方法,我們仍然嘗試給它作出一個詞語解釋:理性是指人們內在的一種普遍約束性,是面對一種事物時回溯思考的求真、求善的論證過程及集體思維的結果。它是人類具備的一種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反映了人類能夠認識事物本身規(guī)律和必然性的一種智慧。[9]
參考文獻:
[1] Rene Descartes,philosophical works,Cambridge,England.1931,3.
[2]菜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3]李建華,曹剛.法律倫理學[M].武漢: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3.
[4]張汝倫編選.理性與良知――張東蓀文選[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
[5]《后漢書?黨錮傳序》。
[6]《世說新語?文學》。
[7]《遺書》卷十八。
關鍵詞:洛克語言哲學理論 古希臘 中世紀 近代
洛克語言哲學思想在古典哲學向現(xiàn)代語言哲學發(fā)展的過程中占有突出的歷史性地位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洛克語言哲學并非自己的獨創(chuàng),而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筆者從古希臘、中世紀和近代早期不同哲學階段人手,厘清了洛克語言哲學產生的理論淵源,旨在使讀者對其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一、古希臘語言哲學思想是洛克語言哲學理論淵源之一
古希臘哲學孕育了豐富的語言哲學思想。柏拉圖是第一位比較系統(tǒng)地考察名稱及其意義的希臘哲學家。他除了試圖回答先賢們未解決的問題以外,還獨立地提出了有關名稱的本質、名稱與事物、名稱及其意義等問題的理論。具體說來,柏拉圖的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柏拉圖以對話的形式提出并討論了名稱的本質、名稱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問題。針對名稱完全取決于使用者的約定和習慣的觀點,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層層批駁,步步追尋,最后得出結論說:一切事物都有它們自己的固有的和不變的本質,它們與我們沒有聯(lián)系,也不受我們的影響,或按我們的幻想而不規(guī)則地變動。相反,它們是獨立的,與它們自己的本質保持著自然所規(guī)定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事物有其不依我們的主觀感覺為轉移的客觀本質。在肯定事物有其固定不變的本質的基礎上,柏拉圖進而指出:“我們應該按照自然的進程來命名事物。并使用恰當?shù)墓ぞ撸荒茈S心所欲?!?/p>
其次,柏拉圖的貢獻還表現(xiàn)在他關于名稱與物的關系的討論中。他在對一系列語詞或名稱(如上帝、英雄、靈魂)的意義進行語言學的分析之后,又對名稱的構成。名稱與物的關系,以及名稱的意義進行了考察。柏拉圖明確提出,命名是模仿的藝術?!拔覀冇懻摰囊磺忻Q。都是用于說明事物的本性”。名稱怎樣說明事物的本性呢?柏拉圖認為是通過模仿。他指出,命名是一門用文字、符號來模仿事物的藝術。模仿說認為名稱是模仿事物、表現(xiàn)事物本性的。這一觀點雖然很不嚴密。但卻是人類理解名稱――事物關系時必經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最后,柏拉圖還提出了語詞與事物的相似性問題。在回答正確名稱的標準問題時,柏拉圖認為二者的相似性就在于名稱反映事物的普遍特征,達到這一標準的名稱就是真實的、正確的;反之,就是不好的、不恰當?shù)?。在這里,柏拉圖把名稱所要說明的事物的“形式”(本質)進一步具體化為事物的普遍特征,這在邏輯上與他對名稱本質的理解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語詞的意義來自語詞與事物的相似性,就必然涉及對事物的認知問題:是先認識事物,再賦予該事物以名稱,還是先有名稱,再認識該事物?針對這一問題,柏拉圖區(qū)分了兩種思路:一是通過名稱認識事物,另一種是考察和發(fā)現(xiàn)事物的方法。他認為,研究、考察事物是命名的前提,認識事物也是理解名稱的前提??梢哉f,柏拉圖堅持名稱的獲得必須有客觀依據(jù)。
繼柏拉圖之后,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著述中也多次涉及語詞與其意義的理論,表現(xiàn)出豐富的語言哲學思想:其一是關于語詞意義的理論,其二是對意謂與意義的分析。
二、中世紀語言哲學思想是洛克語言哲學理論另一淵源
中世紀的哲學家也十分重視語詞的意義。與前者所不同的是,其更注意把語詞放在命題中去考察其具體意義。從總體上看,中世紀的語言哲學思想仍是一種以語詞為核心的意義觀。中世紀的哲學家劃分了自足詞項和非自足詞項。名詞的意義問題更成為各派爭論的焦點。唯實論者認為名稱(特別是通名)的意義是先于個別事物,且是個別事物原型的理念、形式或實在,其意義觀的理論基礎是唯心主義。唯名論者則把通名的意義理解為共性概念。他們承認個別事物先于一般觀念而獨立存在,其意義觀的理論基礎更接近于唯物主義。
中世紀的哲學家還探討了非自足詞項的意謂問題。法國哲學家布利丹堅持間接指謂說,認為非自足詞項指謂所設想事物的各個方面,但不能說間接指謂就不需要針對直接的對象。此外,唯名論者阿伯拉爾堅持不定指謂說,即非自足詞項有不確定的或不固定的意謂,這種意謂在自足詞項確定地指謂某物的同時才有;奧康姆則堅持無指謂說,即非自足詞項根本不指謂任何東西,而僅僅是確定真理的條件。最后,中世紀有些哲學家如奧康姆、格里哥利還對心理命題、口頭命題和文字命題進行了區(qū)分,這為之后的哲學家考察語詞的意義與命題的關系、命題的分類及其與知識的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
三、近代語言哲學思想是洛克語言哲學理論的又一淵源
培根和霍布斯是近代語言哲學思想的代表人物。培根是近代第一個意識到語詞負面影響的哲學家,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他在“四假相說”中對“市場假相”的分析和批判上。具體說來,培根的貢獻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培根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語詞的惰性。關于語詞,培根始終認為其意義是否清楚、確定,直接關系到命題、推理是否正確,甚至關系到我們對于世界的認識是否正確、客觀。而且,語詞與人的理性也相互影響。他指出,人們在生活中通常誤用和流行的一些習語,正是“通過語詞與名稱的聯(lián)姻而潛入理智的。因為人們相信他們的理性支配語詞,而其實語詞也反作用于理智。正是這種反作用致使哲學和科學成為詭辯甚至變得僵化”。理性支配語詞,運用語詞來表達思想,為自己服務,這是使用語詞的人具有的主動性。
其次,培根還對名稱的指謂進行了分析。語詞用以指謂某物的時候,便轉變?yōu)槊Q。他把名稱分為兩類:一類有名無實,如幸運、原始推動者等。對于這類名稱,他主張全部放棄。另一類指實際存在著的事物。這類名稱在他看來雖然有名有實,但若仔細考察,卻往往意義含混,定義不當。他認為只有采用歸納法,才能避免這種現(xiàn)象,他指出:“我們不僅必須把這種歸納法用于發(fā)現(xiàn)公理,而且要用于形成概念。”
霍布斯遵循培根的唯物主義路線,把經驗論進一步系統(tǒng)化。霍布斯首先對名稱進行了分類。他把名稱分為四類:物質名稱、偶性名稱、想象名稱和名稱的名稱。他根據(jù)名稱的普遍性的程度差別,提出了專名與通名的劃分并分析了通名指謂的普遍程度問題。此外,霍布斯還分析了名稱與推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