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言文虛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2016·隨州)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1-4題。
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①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新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送耳?!濒酥廊粚懏?,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嘗至門生家,見篚②幾滑凈,因書之,真草②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④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選自《晉書·王羲之列傳》)
【注釋】①姥(mǔ):老婦。②篚(fěi):圓形竹筐。③真草:楷書,草書。④抗:抗衡,相當。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善鳴,求市未能得(擅長(善于))
(2)遂攜新友命駕就觀(前往(去))
(3)當舉群相送耳(全(全部))
(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
2.“籠鵝而歸”的“籠”與下列句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 )
A.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B.橫柯上蔽(《與朱元思書》)
C.置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D.餓其體膚(《〈孟子〉兩章》)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
王羲之前往看鵝,心里很高興,堅持要求把鵝買下來。
(2)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
王羲之的書法被世人看重,都是這類情況。(“皆此類也”意譯為“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亦可。)
4.下列有關(guān)王羲之書法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B )
A.王羲之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書法家,被稱為“書圣”。
B.王羲之是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齊名的唐代四大書法家之一。
C.王羲之書法剛健而娟秀,樸素而精巧,真率而蘊藉,飄逸而端莊。
D.王羲之《蘭亭集序》帖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shù)最燦爛的瑰寶,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二)(2016·長沙)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陳禾
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舉元符三年進士。(時)天下久平,武備寬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①、繕城壁,以戒不虞。或指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盜起,人服其先見。
時童貫權(quán)益張,與黃經(jīng)臣等表里為奸③,搢紳④側(cè)目。禾曰:“此國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責,此而不言,一遷給舍⑤,則非其職矣?!笔卓故琚捋镭灒瑥哇澜?jīng)臣:“怙寵弄權(quán),夸炫朝列。每云詔令皆出其手,言上將用某人,舉某事,已而詔下,悉如其言。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quán),奈何使宦寺⑦得與?”
論奏未終,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焙萄裕骸氨菹虏幌橐拢钾M惜碎首以報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禍?!毖杂?,上變色曰:“卿能如此,朕復何憂?”內(nèi)侍請上易衣,上卻之曰:“留以旌直臣?!?/p>
(節(jié)選自《宋史》,有刪改)
【注釋】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擱置。③表里為奸:內(nèi)外呼應做壞事。④搢紳:同“縉紳”,士大夫的代稱。⑤遷給舍:指陳禾將改任給事中的職位。⑥抗疏:上書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輩,等。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B )
A.武備寬弛,東南尤甚/弛擔持刀(《狼》)
B.或指為生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C.人服其先見/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D.此國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
【解析】A.松弛/放下;B.有的人;C.佩服/名詞作動詞,穿戴;D.根本/本來。
2.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B )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
A.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C.宋何罪之有(《公輸》)
D.公將鼓之(《曹劌論戰(zhàn)》)
【解析】A.代詞,指“這種景況”;B.助詞,的;C.賓語前置的標志;D.音節(jié)助詞,不譯。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禾引上衣,請畢其說。
陳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請求讓自己說完。
(2)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
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難道敢吝嗇頭顱來報答陛下嗎?
4.本文中陳禾有哪些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陳禾的進諫方式與我們學過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鄒忌的進諫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贊同哪一種?請闡述理由。
①陳禾品質(zhì):有先見之明,忠于職守,敢于進諫,剛正不阿。__②進諫方式:鄒忌進諫時采用諷諫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國事,用自己的切身體驗去規(guī)勸齊王。陳禾采用的是直諫的方式。__③開放題:贊成鄒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規(guī)勸齊王,使齊王樂于接受。贊成陳禾。原因:陳禾的方式直接,讓君主直接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過錯。
(三)(2016·天津)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題。
李侍郎①紱②,性聰慧,少時家貧,無貲③買書,乃借貸于鄰人,每一翻譯,無不成誦。偶入城市,街衢④鋪店名號皆默識之。后官翰林,庫中舊藏有《永樂大典》⑤,公皆讀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難公,無不立對,人皆驚駭。
(節(jié)選自《嘯亭雜錄》)
【注釋】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紱(fú):李紱,人名。③貲(zī):通“資”,錢財。④衢(qú):四通八達的道路,大路。⑤《永樂大典》:明朝永樂年間編纂的一部百科全書式文獻集。全書有22937卷,11095冊。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1)少時家貧 少:年幼
(2)無不立對: 對:回答
2.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庫中舊藏有《永樂大典》,公皆讀之。
書庫中原來的藏書有《永樂大典》,他都讀過了。
3.結(jié)合全文,舉例說說李紱是一個怎樣的人。
李紱是一個天性聰慧、勤奮好學的人,“無不成誦”“皆默識之”“無不立對”,體現(xiàn)了他的聰慧;“無貲買書,乃借貸于鄰人”“庫中舊藏有《永樂大典》,公皆讀之”,體現(xiàn)了他的勤奮好學。
(四)(2016·黃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回答1-5題。
【甲】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鄉(xiāng),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②,然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弊匀粘鲋帘∧?,已至半山矣。
【注釋】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兩個州名,在今約山西、陜西、甘肅一帶。③曩:以往,過去,從前。
1.解釋加點的實詞。
(1)略無闕處(通“缺”,中斷)
(2)屬引凄異(延長)
(3)二人對酌(飲酒)
(4)越錢塘,絕長江(橫渡)
2.選出下列語句中加點字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 C )
A.或王命急宣 或異二者之為
B.故漁者歌曰 溫故而知新
C.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雖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趣味無窮。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從太陽出山(早晨)開始登山,到傍晚時,(他們)已經(jīng)到半山腰了。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shù))。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①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蘇軾《石鐘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韓愈《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guān)系,相當于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韓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相當于如果。
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屈原《離騷》)
【關(guān)鍵詞】文言文;虛詞;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其”是定語,還是小主語
文言文中,“其”常用為第三人稱代詞,有時做定語,有時做小主語。
做定語時,“其”可代人、代事物,有領(lǐng)屬作用,可譯為“他的”、“它的”、“他們的”、“它們的”。如:“并自為其名”、“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不可知其源” (《桃花源記》)、“其兩膝相比者”(《核舟記》)、“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做小主語(所謂小主語,指的是主謂短語中的主語,它的品位低于句中主語,故稱其為“小”)時,“其”一般代人,可譯為“他”,不加“的”。如:“秦王恐其破璧”(《廉藺列傳》)、“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陳涉世家》)”。
要區(qū)分這兩種情況,要看“其”后是名詞還是動詞或形容詞,如果是名詞,它就是定語,如果是動詞或形容詞,就是小主語。
另外,認清“其”做小主語的標志也很關(guān)鍵。“其”做小主語時多在感知類動詞之后,或是有“也”在句中表停頓的。
感知類動詞,是指表示心理活動的或感覺器官感受外物的動詞,如“知”、“視”、“聞”、“念”、“恐”、“嘉”、“羨”等。
為此,像“余嘉其能行古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諫太宗十思疏》)、“念悲其遠也”(《觸龍說趙太后》)和“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師說》),這六個句子中的“其”都是小主語;而“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諫太宗十思疏》)、“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其賢不及孔子”(《師說》)、“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過秦論》),這四個句子中的“其”都是定語。
二、“雖”的用法怎么辨別
“雖”的基本詞性是連詞,但在表達句間關(guān)系上卻有所不同:有的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有的表假設(shè)關(guān)系。要弄清楚是哪種關(guān)系,只要看“雖”所引出的內(nèi)容就可以了。如果是真實的,“雖”就表轉(zhuǎn)折,譯為“雖然”;如果是虛擬的,“雖”就表假設(shè),譯為“即使”。如“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雖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其中“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乘奔御風”“(給予)千里”都是不可能的,是虛擬的,就是假設(shè)關(guān)系;而“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諫太宗十思疏》)、“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中“下愚”和“愚”都是說話者自認的事實,這個“雖”就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
三、漫說“所以”
“所以”在文言文中是個復音虛詞,由它所形成的“……所以……”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這種句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頻率較高,如:“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禪山記》),“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傳
序》),“此世所以不傳也”(《石鐘山記》)。
“……所以……”的用法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一種表示原因(簡稱為“原因類”),可譯為“……的原因”或“……的緣故”。上面引的三個句子中都是這種用法,這三個句子可以相應地譯為“這(就是)治學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并謹慎地采取的緣故”,“推究莊宗得到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了”,“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另一種則表示手段、目的或憑借(簡稱為“非原因類”),可譯為“用來……”或“……的方法”。如我們最熟悉的句子“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中的“所以”,都是這種用法。這兩個句子可以分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這樣可)用來放開眼界、開闊胸懷,盡情地享受觀賞和耳聽的樂趣,實在是令人高興啊”。
文言文中的“所以”與現(xiàn)代漢語中“所以”雖然都是復音虛詞,又都能用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然而,在用法上卻有本質(zhì)的不同。文言文中是用它來引出原因,譯文中不再出現(xiàn)“所以”的字樣,而是換成了“的原因”(的緣故);而現(xiàn)代漢語中是用它來引出結(jié)果,“所以”的字樣因其意義而得以保留。這是古今異義的地方,要特別注意。
眾所周知,如何讓學生掌握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意義,提高他們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這是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為此,筆者在文言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大量例句,找出常見的虛詞的主要用法,通過總結(jié)規(guī)律,把零散的知識加以歸納、綜合,編成口訣讓學生識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這里,遴選幾則編得較好的虛詞口訣,就教于方家。
“以”字口訣
“以”作介詞有五用,首表行為之依據(jù),?!澳谩薄鞍凑铡薄耙揽俊弊g,“率領(lǐng)”“帶領(lǐng)”能應急;或“提賓”或“原因”?用“把”或“用”隨句意;引出時間和處所,和“于”相同“在”“從”譯;若表動作之對象,“和”“跟”相“同”用如“與”?!耙浴弊鬟B詞很常見,和“而”相似有五用:常表并列或遞進,譯成“而且”“又”能行;承接目的憑句意,“動‘以’動”型“以致”通;“由于”句后是原因,因果連詞不難認;“狀‘以’中心語”,修飾關(guān)系要搞清;其中一點較特殊,轉(zhuǎn)折不在“以”用中。
“之”字口訣
“之”字作賓置謂后,代人代物要分明;“之”字緊跟定語后,譯作“的”字不用問;“之”字帶賓充動詞,譯“去”譯“到”隨句型;“之”字跑到動詞前,倒置賓語認得清;“之”字夾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之”作語助不翻譯,調(diào)整音節(jié)作襯音。
“即”字口訣
或表假設(shè)或讓步,“即”在前句容易認;譯成“縱使”或“如果”,最好句中把意定;置于動前作副詞,證明前后聯(lián)系緊;若譯“就是”莫奇怪,正是判斷好例證。
“因”字口訣
“憑借”方式而“通過”,介詞“由于”表原因;“于是”連詞承上文,隨“便”“乘便”沒疑問。
“則”字口訣
“則”作連詞很重要,多種關(guān)系莫混淆;轉(zhuǎn)折位于后分句;并列翻譯不緊要;承接關(guān)系“就”“便”譯;可譯“就是”表強調(diào);如和“向”“非”“若”字配,假設(shè)關(guān)系不用愁。
“其”字口訣
“其”字單作三人稱,單數(shù)復數(shù)須認清;“其”作代詞要當心,譯時常用“的”字跟;“其”作定語小主語,活用為“我”表自稱;指代“這”“那”和“其中”,要在句中把位定;“其”作副詞列句首,多種語氣須辨明;或表假設(shè)和選擇,譯作連詞表呼應。
“且”字口訣
“況且”“并且”能譯通,正是連詞表遞進;充當副詞很特別,“暫且”可譯“將近”行。
文言虛詞數(shù)量雖少,用法卻很復雜,通過歸納和比較來整理比較合適。同學們已有多年學習文言文的經(jīng)歷,積累了不少實例,也為歸納比較提供了條件。
對于兼具好幾種詞性的虛詞,譬如“之”“其”“以”“焉”等,歸納比較時一般先區(qū)分詞性,而后再對同一詞性下的不同用法進行分類。
對于詞性單一或較少的,譬如“者”,我們可以這樣歸納:
從實用出發(fā),我們不再強調(diào)“者”的詞性,而是以“指代者”“時間者”這樣的名稱直白顯示它們的功能和意義,同為三字詞,又比較上口,配合文字說明,容易記憶。
當然,光有用法的羅列還不行,沒有實例作支撐,難以形成深刻的印象,比較也無從談起。因此,在整理和理解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例句,尤其是用法極易混淆的例句。在做題時,同樣應該參考這些典型的例句。
完整的歸納離不開深入的比較,尤其是易混淆的用法之間,比較尤其重要。
譬如在“指代者”和“停頓者”這兩個例子中,“者”字都出現(xiàn)在判斷句中,位置也很相似,用法容易混淆。但仔細比較,前者可譯,有所指代;后者不可譯,表示停頓――“者”的指代功能和停頓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區(qū)分。
經(jīng)過這樣一番整理比較,“者”的意義和作用就比較清晰了。比如,在“齊諧者,志怪者也”“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兩句中,各有兩個“者”字,用法各不相同。前一句第一個“者”為“停頓者”,第二個“者”為“指代者”;后一句第一個“者”為“數(shù)量者”,第二個“者”為“指代者”。
無論是他人的歸納,還是自己的比較,都應以準確為本、實用為要,而后呢,還需要真正理解、牢固記憶并時常使用,這樣,整理成果才不至于成為“花架子”。
先實后虛,以實促虛
文言虛詞,往往意思比較實,而用法則顯得虛。有些文言虛詞,明確了它在句中的意思,就能很容易判斷出用法。以“于”“乎”“以”為代表的介詞,以“之”“其”“何”為代表的代詞,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這時,我們可以采取先實后虛、以實促虛的方法,通過把握意思來幫助判斷用法。
以“于”為例,有“在”“從”“到”“對,向”“比”“由于”等意思,每一個意思對應著一種用法,意思不同,用法也各異。譬如,在“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中,出現(xiàn)了兩個“于”字,意思分別是“從”和“比”,明確了這一點,就確定了二者在用法上的差別:前者引出動作發(fā)生的地點,后者引出形容詞的比較對象。
不過,也有一些文言虛詞,無法譯出它們的意思,譬如結(jié)構(gòu)助詞“之”,在用來取消句子獨立性和充當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的標志時,在現(xiàn)代漢語中都找不到對應的詞語。原本用法就比較陌生,又沒有意思來輔助區(qū)別,怎么辦呢?
既然結(jié)構(gòu)助詞“之”都出現(xiàn)在“A之B”結(jié)構(gòu)中,只要明確A與B的關(guān)系,就能明確“之”的用法。這也是先實后虛、以實促虛的一種表現(xiàn)。
由于結(jié)構(gòu)助詞與句式可能存在的對應性,運用此法,在明確“之”的用法的同時,也把握了其所在句子的句式特點,可謂事半而功倍。
以“而”為代表的連詞、以“也”為代表的句末語氣助詞,有的很難譯出,有的不能直接根據(jù)意思確定用法,同樣適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