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孟子三章

孟子三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孟子三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孟子三章范文第1篇

紫萱猶豫了一下,還是咬緊牙關(guān),腳一抬,跳了下去。最離奇的事情是,她安然無恙,連一根頭發(fā)都沒有掉落,就安全落地了。剛剛落地,紫萱就好好打量這個木馬起來。。這個木馬前面,有一個小桌子,上面有一個鑰匙扣,鑰匙扣上面用可愛的圓圓的字體寫著“要坐木馬的人,請打開電源。”紫萱靈機一動,盯著浮在空中的玩具中的玩具鑰匙,她身子往前一跳,抓住了鑰匙。“應該就是這個了吧。”紫萱把鑰匙往插口里一插,木馬首先是顫抖,然后開始啟動。

紫萱抓住了其中一匹白馬的脖子,那匹白馬突然變成了真正的駿馬,長嘶一聲,向西天飛去。

越飛天色越黑暗,然后變成了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但是不久,一朵朵五顏六色的七彩云飛了過來,天空上飛來了好多五顏六色的“線”,那些線組成一種種圖形:流行、南極光、簾子……之后圖片360°大反轉(zhuǎn),景色比南極光還要美得100倍。

“好……好漂亮!”紫萱吃驚地說不出話來。“怎么樣?”那個木馬開始說話了。“哇!”紫萱被嚇到了,“你們是夢幻木馬嗎?”

白駿馬笑了笑:“我們不是,我們是第一臺階。通往夢幻木馬有三臺階,我只是送你去第二臺階而已。”“那么,臺階是不是越來越難走?。?rdquo;紫萱有點受到打擊。“這是當然的,不過你能來到這一個臺階,就可以贏得勝利。”“什么意思?。?rdquo;紫萱快被搞糊涂了。“你自己看著辦,總之我的任務快達成了。”白馬停在了彎彎月兒上,從上往下看,下面就像是一個無底懸崖。在紫萱驚恐的時候,白馬發(fā)出了輕微的聲音:“再見咯,祝你好運。”把她給推了下去。紫萱因為過度驚恐,所以暈了過去。

醒來時,自己在懸崖底下,安然無恙。突然,她被一道金光所吸引,所以往光源走去,才發(fā)現(xiàn)是一棟小房子。紫萱走到了小房子前面,還沒來得及問有沒有人,一個中年男子就開了門,并且熱情地招待紫萱。

夜晚,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很是漂亮。“今天的天空是什么星座?”男子笑著問。紫萱搖搖頭,不知道的意思。搖了兩三下,她抬頭望望天空,發(fā)現(xiàn)星星們連成了一個木馬的形狀。這時,她想起了童年木馬的一句話:通往夢幻木馬有三臺階,現(xiàn)在是第二臺階。男子看見了紫萱的表情,微笑了一下:“沒錯,這是第二臺階:星空木馬。”“能騎上去嗎?”紫萱天真地問。“那你還想怎么想去呢?(能騎)不過,要懂你的腦筋。”就是說啊,誰能騎上去嘞?

觀察一陣子,男子走開了。那個男子臨走前,還留下了一句暗號:“只要你一直不動,就會進入奇跡。”紫萱想起了千秋在一年級的時候想著黃山的景象,想著想著,就感覺進入了黃山。

孟子三章范文第2篇

當夜,蘇萌姬就開始收拾包裹準備開始她的萬里大逃婚了。

“嗯……這件衣服要帶上,這件衣服也要帶上……對了,多拿點銀子……那個無良王爺應該不會計較這點小銀子吧?”蘇萌姬竊竊自喜道。

蘇萌姬偷偷的打開房門,又偷偷地溜了出去。第一步,成功!

可是蘇萌姬面臨著一個大難題?;蕦m太大,自己又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大路癡,從出了房間后,蘇萌姬就不知道該走那一邊了。

“對哦,北極星!”蘇萌姬第一次感到原來地理知識的用途這么大?。√K萌姬朝著北極星的方向一直走。怎么就是走不出去嘞?蘇萌姬正打算放棄還是回房間的時候,才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連回房間的路都找不到了。

蘇萌姬真正地感受到了倒霉的含義。她猜想自己上輩子一定是倒霉倒死的!

萬事靠自己!蘇萌姬抖擻精神,繼續(xù)找出口。“累死姑奶奶了~~~”蘇萌姬癱瘓到一個榕樹旁。

“花開敗幾何,君來往幾次……”

“誰唱歌?”蘇萌姬好奇的走過去,卻發(fā)現(xiàn)沒有人。再擦擦眼睛看,卻看到了一個白色的身影。

“你是誰?”蘇萌姬弱弱的問。

孟子三章范文第3篇

1、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7、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8、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9、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1、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

12、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13、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14、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15、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16、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17、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1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1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0、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2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22、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2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24、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2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2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27、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8、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2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0、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于謙《無題》

3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32、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孟子三章范文第4篇

關(guān)鍵詞:水 善 不爭 柔

“道”是整個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老子的其他一切思想都是圍繞“道”來展開論述的。而作為形而上的本體的道,不同于現(xiàn)象界中具體的存在物,它不是一個具體的形象的東西,它沒有形體,沒有顏色,沒有聲音的,“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保ǖ谑恼拢┑朗遣豢裳哉f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所以老子在對道的論述過程中,用了大量的物象來描述道?!皶缳馄淙艄取保ǖ谑逭拢?。是說古代善為道者,空豁開廣,像幽深的山谷。“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是說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為河川所流注一樣。“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第二十八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第十一章)。這是用輻和轂來說明無的重要性。其中,“水”這一具體物象,是老子非常重視的,老子在多處用水來喻道。這是因為,在老子看來,水是最接近道的“故幾于道”(第八章)。

道最本質(zhì)的屬性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這里的自然,不是指客觀的自然界,也不是指具體存在的東西,而是指自然性。就是萬事萬物,要順其自然,自生自長,不要強加干涉,不妄為。而水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和道一樣的自然性,這些自然性主要通過水自身的特性表現(xiàn)出來。

一、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保ǖ诎苏拢┻@是用水性來比喻上德的人格?!吧啤笔撬牡谝淮筇匦?。它潤澤萬物,滋養(yǎng)生命,與人為善。在古代是非常重視善的,這一點在《周易》中就早有體現(xiàn),“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保ā吨芤住の难詡鳌罚?。“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保ā吨芤住は缔o傳》)儒家宣揚“仁”,自然對善亦是十分重視,“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篇》?!肮示幽蠛跖c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由此可見,水之善是符合我國古代傳統(tǒng)美德的。這一點也是老子看重的,是合于道的?!暗郎?,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第五十一章)水和道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它們都是要幫助萬物生長的。這樣水和道在“利萬物”這方面找到了契合點。

水不僅滋潤萬物成長,而且“不爭”,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滋潤萬物而不與相爭,功成而身退,這不僅是水的一種品德,也是其處事的一種智慧。在古代人們就認識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越世家》的道理,所以功成身退,“利萬物而不爭”也不失為一種人生的大智慧。不去爭奪,也就不會失去,不會有什么憂患,“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八章)。這一點也是符合老子的道的,“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保ǖ诙拢﹦?chuàng)造萬物,而不去占有,不去夸耀,那么自己的功績也就不會泯滅。除此之外,老子在其他章節(jié)也多次提到“不爭”?!胺蛭ú粻帲侍煜履芘c之爭”(第二十二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第七十三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第八十一章)。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的領域,老子都是提倡“不爭”之德的。

除了直接談“不爭”外,老子也談到“謙下”,其實“謙下”亦是“不爭”之德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六十六章)這里老子是說,江海之所以能成為許多河流所匯注的地方,因為它善于處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為百谷之王。自然界是這樣,人類社會亦是如此“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善用人者,為之下”(六十八章)等等都是說的這個道理。而水在這一點上是符合道的,“處眾人之所惡”。就下之水性與道的謙下之德是不謀而合。

二、水之柔

老子在七十八章提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柔是水的另一大特性,也是水攻堅的最有利武器。抽刀斷水水更流,滴水石穿,都是在說水雖然柔弱,卻無堅不摧,這便是水的利害之處。柔也是大地的本性,“乾剛坤柔”(《周易·雜卦傳》),“坤至柔而動也剛”(《周易·文言傳》)。在作者看來,天地化生萬物,萬物秉天地之德,因此水之柔是符合天地之大德的。“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在老子看來,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擊堅強的東西,卻沒有能勝過水的。老子大力強調(diào)水之柔,可見老子是貴柔的。當然老子所說的“柔弱”,并不是指懦弱或軟弱無力,水雖然柔,但里面卻有一股堅忍不拔的韌勁在里面。

老子講柔,孔子也講柔,不過孔子的“柔”和老子的“柔”內(nèi)涵是不一樣的。“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篇》??鬃诱f: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交正直的朋友,交信實的朋友,交博學多聞的朋友,是有益的。交善于偽裝的朋友,交善于恭維的朋友,交善于巧辯的朋友,是有害的。這里的柔是指恭維的,圓滑事故的,不信實的意思??鬃邮菑娜藗惖慕嵌?,來強調(diào)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而老子是從宇宙蒼生的角度來講柔,是在講哲學范疇的柔,是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觀照柔。

老子對水性的認識,落實到人類社會,對我們是很有啟發(fā)意義的?!吧仙迫羲保覀兪紫纫獙W習的就是水的性“善”。要與人為善,樂于奉獻。同時水利萬物不是被迫的,也不具有目的性,是天性使然,因此我們與人為善,也應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只予不取,正所謂施恩不圖報。

另一方面,水是處下的、不爭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謙虛,不要張揚,不要使自己的私欲無限的膨脹。要懂得“夫唯不爭,故無尤”的道理,不去爭奪,也就無所謂失去?!吧茷槭空?,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保苏拢┪浜团潜╈宓谋憩F(xiàn),老子不希望如此,他要求人“不武”,“不怒”,意即不可逞強,不可暴戾,在戰(zhàn)爭中講“不爭”,就要人不可嗜殺。這才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至于老子的柔,也是在告誡我們?yōu)槿瞬灰珓倧?,正所謂“木強則折”。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堅強的是死的一類,柔弱的是生的一類,柔弱才是生命之本。要懂得柔弱勝剛強,以柔克剛的道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有毅力、有韌性。水之所以能穿石,正是因為它的韌性,夜以繼日的努力。如果沒有這堅持不懈的努力,滴水也難以成大事。

總而言之,老子的道是恍惚的、幽昧的,是不可言說的,是形而上的,是本體的道。道寓于萬物之中,萬物皆有道,道通過萬物來體現(xiàn)自己。而水是形象的,可感的,是具體的存在。水的特性決定了,水是道的最好的闡釋,道通過水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xiàn)。水和道完全融為一體,此岸是水,彼岸是道。所以,做人如水,亦算得道矣。

參考文獻:

[1]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中華書局,2001

[2]張松輝.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3]于永昌.老子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4]高秀昌,龔力.哲人的智慧 《老子》與中國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孟子三章范文第5篇

成語“簞食瓢飲”源自《論語?雍也》,其原句為:“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1](P83),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一簞食、一瓢飲”也凝固成了我們經(jīng)常在學習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成語“簞食瓢飲”,它主要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生活簡樸,但是卻有著安貧樂道的高士氣節(jié)。關(guān)于“簞食瓢飲”的譯法歷來有多種,我們暫且將其分為“字典詞典派”和“國學譯注派”①。茲舉例如下:

字典詞典派:

1.朱祖延主編的《漢語成語辭?!贰昂勈称帮嫛睏l釋義為:“用竹器吃食,用瓢飲水。形容清貧的生活?!盵2](P283)

2.毛遠河、倪文杰等主編的《現(xiàn)代成語巨典》“簞食瓢飲”條譯為:“一簞食物,一瓢水,形容生活貧苦”。[3](P269)且明確指出“飲”即為水。

3.《漢大成語大詞典》(小字本)“簞食瓢飲”條未對其進行正面釋義而是介紹了它的比喻義“后謂生活簡樸,安貧樂道”[4](P157),但“瓢飲”條釋義為“原謂以瓢勺飲水,后用以喻生活簡樸?!绷硗猓嗤涫浇Y(jié)構(gòu)的“簞食壺漿”釋為:“用簞裝著飯食,用壺盛著漿湯?!盵4](P157)同樣,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代漢語詞典》也沒有“簞食瓢飲”的解釋,而只是釋“簞食壺漿”為“用簞盛飯,用壺盛飲料”。[5](P282)

國學譯注派①:

1.楊伯峻主編的《論語譯注》釋為“一竹筐飯,一瓜瓢水”[6](P58)。

2.黃克劍主編的《論語疏解》釋為:“一簞飯,一瓢水”[7](P112)。

3.吳思溥主編的《四書譯注》釋為:“用一個竹筐子盛飯,用一只瓢喝水”[8](P93)。

4.劉俊田等主編的《四書全譯》釋為:“一竹籃子飯,一葫蘆瓢水?!盵9](P113)

5.侯拱辰主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注釋》釋為:“吃的是一小筐子淡飯,喝的是一瓢清水。”[10](P228~229)

由上可以看出各家翻譯的出入點主要有二:第一,“飲”是飲料還是水?第二,此句是翻譯成“一籃子……,一瓢……”還是將“簞”“瓢”活用成“用籃子盛著……,用瓢盛著……”?這種出入至今尚無定論,筆者不敢茍同以上各家的意見。為此,本文試圖從本字探源、排比例釋、文獻訓詁等幾個方面來探討“簞食瓢飲”之義。

一、從本字探源的角度看“簞食瓢飲”

要理解文言成語“簞食瓢飲”的合理譯法,就不能像詩歌那樣遵循“信、達、雅”的原則,必要時,我們可以追溯其中單字的本源本義②。

簞:《說文解字?竹部》:“笥也,從竹,單聲?!稘h律令》:‘簞,小筐也。’《傳》曰:‘簞食壺漿’?!盵11](P96下)那笥為何物?笥,《說文解字?竹部》:“飯及衣之器也?!盵11](P96)意思也就是說,簞為盛飯以及盛衣飾的器物。

瓢:《說文解字?瓠部》對瓢的釋義為:“蠡也。從瓠省,票聲?!盵11](P150)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一瓠蠡為二曰瓢,《三蒼》:‘瓢,瓠勺也?!币簿褪钦f瓢為盛液體的器皿。學界對于“簞”與“瓢”的釋義以及在文獻中的使用是沒有太多爭議的。

飲:關(guān)于飲的釋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徐中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引用《玉篇零卷?食部》:“飲,飲歇也,咽水也?!辈⑶覍⑵溽尀閯釉~“喝”,《詩?小雅?無羊》:“或飲于池。”《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弊髅~時當飲料講,《古今韻會舉要?寢韻》引《增韻》釋為:“飲,凡可飲者亦謂之飲。”《周禮?天官?酒正》:“辯四飲之物。一曰清,二曰醫(yī),三曰漿,四曰酏。”[12](P4445)

②王力主編的《王力古漢語字典》將其釋為“喝的東西,飲料”[13](P1662),并且所舉的例證正是“一簞食,一瓢飲”;張永言主編的《古漢語字典》釋為“飲料;喝的東西”[14](P744);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由《古代漢語編寫組》編寫的《古代漢語詞典》釋為“飲料又兼指食物”[5](P1781);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將其釋為:“飲,喝的東西。”[15](P592)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飲的對象不限于水或者酒,凡是可以飲用的東西皆可用飲來表達,并且《周禮?天官?漿人》中也明確指出“飲”所概括的范疇:“漿人掌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yī)、酏,入于酒府”[16](P152)。但若要明確所飲為何物時,在飲的后面一般要加上賓語或者前后文已經(jīng)點明所飲為何物。如:

(1)人之齊圣,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詩經(jīng)?節(jié)南山之什》)

(2)鄉(xiāng)飲酒之禮。主人就先生而謀賓、介。主人戒賓,賓拜辱;主人答拜,乃請賓。賓禮辭,許。主人再拜,賓答拜。主人退,賓拜辱。介亦如之。(《儀禮?鄉(xiāng)飲酒之禮》)

(3)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4)驪姬告優(yōu)施曰:“君既許我殺太子而立奚齊矣,吾難里克,奈何!”優(yōu)施曰:“吾來里克,一日而已。子為我具特羊之饗,吾以從之飲酒。我優(yōu)也,言無郵?!斌P姬許諾,乃具,使優(yōu)施飲里克酒?!保ā秶Z?晉語》)

(5)漢五年,已并天下,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叔孫通就其儀號。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6)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保ā稇?zhàn)國策?魏》)

(7)義井里北門外有桑樹數(shù)株,枝條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鐵罐,供給行人,飲水庇陰,多有憩者。”(《洛陽伽藍記?卷一?城內(nèi)》)

從上面的諸多例證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例(1)~(4)與例(7)是在“飲”的后面加上賓語,例(6)在前后文都點明所飲之物為美酒。鑒于此,我們建議“簞食瓢飲”中“飲”最好翻譯為“喝的東西”而不能翻譯為具體的水或者酒。而“簞食壺漿”中的“漿”之所以可以譯為“漿湯”,那是有一定原因的,前文已經(jīng)引用《周禮》闡釋“飲”是一個總體的概念,它所指的不僅是水,還有“漿、醴、涼、醫(yī)、酏”,而這里“簞食壺漿”又明確點明了是“壺漿”,所以當譯為具體所指之物。

二、從排比例釋、文獻訓詁的角度探討“簞食瓢飲”及其句式

由于“簞食”與“瓢飲”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因此我們也可以從“簞食”的釋義角度來看“瓢飲”的含義?!墩撜Z注疏》正義曰:“此章嘆顏回之賢,故曰:‘賢哉,回也!’云:‘一簞食,一瓢飲’者,簞,竹器。食,飯也。瓢,瓠也。言其家貧,唯有一簞飯,一瓠瓢飲?!弊ⅲ骸翱自唬汉?,笥也?!盵1](P83)關(guān)于“笥”前文已經(jīng)加以解釋,這里再補充下,徐中舒先生主編的《漢語大字典》釋為“古時一種用竹、葦編制的盛衣物用的箱子”“古時盛飯食用的竹器”,顯然,這就更印證了我們的觀點:簞在這里即為盛飯用的器皿。就“一簞食”中“食”而言,《說文解字?食部》:“食,一米也,從,聲,或說也?!盵11](P106下)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將一改為:“,集也。集眾米而成食也。者,谷之馨香也。故其義曰米。”[17](P218)《玉篇?食部》:“食,飯食?!蓖趿ο壬谄洹豆糯鷿h語》中對“食”的解釋中指出:“舊時名詞的‘食’泛指一切食物?!边@樣“簞食”中的“食”釋義為飯食的總稱,而簞食又與瓢飲對文,故飲的釋義也只能為一個總體性的概念,而不能單單是水或者酒。

關(guān)于其句式的理解,我們可以從《孟子注疏》“一簞食,一瓢飲”注解中管窺一二:“顏回當危亂之世,不得其用,居處于隘陋之巷,但以一簞盛其食、一瓢盛其飲而飲、食之,時人皆不堪忍此之憂,顏回獨樂于道而不改此憂,孔子亦以為賢?!盵18](P277)意思是說,顏回處于危亂的年代,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不被重用,他居住在狹窄破爛的巷子之中,用食器盛著食物食用,用水器盛著飲料飲用,當時的人們不能忍受這種處境,但是顏回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獨自享受著。這也是最早的關(guān)于其句式的注解,孫首次在《孟子注疏》中以隨文釋義的方式對這句話進行了注解。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簞食”“瓢飲”中,名詞“簞”“瓢”在這里活用為動詞“盛”,“以一簞盛”“以一瓢盛”。盛與“簞”和“瓢”發(fā)生了聯(lián)系,而把“簞”“瓢”看作量詞,將其翻譯成“一簞飯食,一瓢飲水”似有不妥之處,值得商榷。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把與“簞食瓢飲”具有相同句式的“簞食壺漿”開列如下:

(8)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保ā睹献?梁惠王下》)

(9)《書》曰:“我后,后來其無罰!”“有攸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篚厥玄黃,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于大邑周?!逼渚訉嵭S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簞食壺漿以迎其小人。(《孟子?滕文公下》)

(10)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笔贡M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春秋左氏傳?宣公》)

上面三例中,前兩例是“簞食壺漿”,第三例是“簞食與肉”。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釋“簞食壺漿”為“古時老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湯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后來用來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19](P267),《現(xiàn)代成語辭海》釋為“指老百姓用簞盛飯,用壺裝酒來犒勞軍隊,亦泛指贈與食物”[2](P283),《現(xiàn)代成語巨典》釋為:“指古代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湯,歡迎自己所擁護的軍隊”[3](P269),《漢大成語大詞典》釋為:“用簞裝著飯食,用盛著漿湯,形容百姓歡迎軍隊”[4](157),從以上諸多例證可以看出,“簞食”是“以簞盛食”,“壺漿”是“以壺盛漿”的意思,而不是“一簞飯食,一壺漿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應該譯為“用食器盛著飯食,用水器盛著漿湯”,在這里“簞”“壺”名詞活用為動詞,那相同句式的“簞食瓢飲”也應該譯為“以簞盛所吃之物,以瓢盛所喝之物”。

三、“食”字諸問題

另外,關(guān)于食的讀音,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經(jīng)過筆者的仔細比對,前文所列的幾部著作中多數(shù)出現(xiàn)了前后矛盾的現(xiàn)象,試舉例如下:

(一)《古代漢語詞典》“簞食壺漿”中“食”注為[ʂʅ35],釋義為飯。但是在“食”條有兩個讀音一個為[ʂʅ35]:①吃<v>,②食物<n>。一個為[sɿ51]:給吃,喂養(yǎng)<v>。如果按照這種解釋的話,“簞食壺漿”條中的“食”就不應該是名詞“飯”了,而是動詞。同樣的例子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漢語成語大詞典》《成語大詞典》《現(xiàn)代成語巨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漢大成語大詞典》中都將“簞食瓢飲”“簞食豆羹”“簞食壺漿”的食注音為[sɿ51],但是卻將“食”解釋成名詞“食物或者飯食”。

(二)《論語疏解》《四書譯注》等著作中也是無一例外地將“食”注為[sɿ51],但是釋義卻為名詞“水”或者“飲料”,這恐怕是沿用了字典中的注釋。

從以上所列著作中,“食”作為一個名詞是各家公認的,只是釋義不同而已,所以我們認為食的讀音應該為[ʂʅ35],這與王力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的讀音與釋義是不謀而合的:“食[ʂʅ35],吃的東西,食物”[13](P1660),并且王力的引例也是“一簞食,一瓢飲”。茲列《漢語大字典》中關(guān)于“食”的注釋如下,以供大家比對:

1.[ʂʅ35]①飯食,②糧食,③食物的統(tǒng)稱,④生殖、墾地,⑤吃,⑥作為、用力,⑦虛偽,⑧消滅,⑨享受,⑩接受,使用,俸祿,祭獻,龜卜的術(shù)語,古時一種博戲的術(shù)語,虧損,姓。

2.[sɿ51]①給人吃;供養(yǎng),后作“飼”。②喂養(yǎng)動物,后作“飼”。

如上所述,我們認為“簞食”“簞食壺酒”“簞食瓢飲”中的“食”也是一個名詞,譯為“飯食”,“飲”為名詞“喝的東西”。故“簞食瓢飲”應當譯為“用一食器盛著吃的東西,用一水器盛著喝的東西”。

內(nèi)容注釋:

①“字典詞典派”和“國學譯注派”均為筆者所加,國學譯注派主

要是對“一簞食、一瓢飲”的譯注。

②關(guān)于“食”的本義,在第二、三章節(jié)有詳細論述。

引用注釋:

[1]李學勤.論語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2]朱祖延.漢語成語辭海[M].武漢:武漢出版社,1999.

[3]毛遠河,倪文杰.現(xiàn)代成語巨典[M].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

[4]郭玲,王安全,周澍民.漢大成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

出版社,1996.

[5]《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古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1.

[6]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

[7]黃克劍.論語疏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8]吳思溥.四書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9]劉俊田,林松,禹克坤.四書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9.

[10]侯拱辰.中華傳統(tǒng)文化注釋[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1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0.

[12]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

社,1986.

[13]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0.

[14]張永言.古漢語字典[M].成都:巴蜀書社,1998.

[15]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寫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成都:四川

大學出版社,2003.

[16]李學勤.周禮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17]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8]李學勤.孟子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相關(guān)期刊更多

華夏文化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陜西省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

海岱學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山東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p>

孔學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

依兰县| 湘阴县| 荣昌县| 平昌县| 托克逊县| 曲水县| 平果县| 尤溪县| 城口县| 灵台县| 杨浦区| 泸定县| 大化| 元谋县| 秦安县| 中西区| 华池县| 玛多县| 堆龙德庆县| 岑溪市| 荥经县| 北流市| 安陆市| 建德市| 宁武县| 泾川县| 汉沽区| 神农架林区| 开远市| 石狮市| 东兰县| 赣榆县| 玉树县| 杭州市| 饶阳县| 错那县| 义马市| 夏河县| 舞钢市| 巴塘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