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av毛片亚洲_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_一级片黄色视频播放_日韩免费86av网址_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_一区二区国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9人人更爽_精品少妇人妻久久免费

首頁 > 文章中心 > 英語書信格式

英語書信格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語書信格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英語書信格式

英語書信格式范文第1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 英語學習方式 變革

未來社會是信息科學的社會?,F代教學應用信息技術將是時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應用,把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得到更完美地表達,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觀念、教學形式、教學結構以及教育思想與教學理論都因此發(fā)生了變革。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有敏銳的觸覺和對前沿信息的悉知,那么,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變革及學生在信息技術條件下,英語學習方式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筆者對此進行了探討。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币坏┘ぐl(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少年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幽雅動聽的音樂,鮮艷奪目的色彩,五彩斑斕的圖畫,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言語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正好可以提供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滲透力極強的教育信息。課堂播放英語動畫片,電影,其動人的畫面及純正的英語吸引著所有學生,極易在課間自然模仿畫中人物語氣進行對話,可讓學生的思維在聲像的沖擊下直接用英語思維,從而在玩耍中鍛煉了語言能力。課堂中的熱身活動、短暫休息,也可嘗試用多媒體設置歌曲、游戲、韻律操等讓學生學一學、唱一唱、跳一跳、樂一樂。這樣不但消除了疲憊之感,而且又激起學生興奮點,保持了學習興趣的持續(xù)性,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會碰到許多由于缺乏背景知識或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而產生的“陌生”現象。了解文化差異,增強世界意識,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教師的單純語言講解是不夠的。在互聯(lián)網上,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他們通過網絡可以了解到許多的有關西方節(jié)日、西方禮節(jié)等資料,這幫助他們理解課文,使教學簡而易懂。只要教師正確引導他們把互聯(lián)網作為一種工具去運用,這就是有效的學習策略。

語言是交流工具之一,英語教學是要有高度的實踐性。對中國學生來說,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缺乏英語原材料等。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應用性,就要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的自然情景和教學情景。從另一方面來講,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不可能有外教,所以給學生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只能靠現在信息技術。多媒體能提供動態(tài)的聲音、畫面、人物、情景、使學生在享受動態(tài)畫面時,不僅將情感投入進去,而且也容易置身于語言環(huán)境之中,產生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學生之間的樂趣找到了,交流也自然增多了,往往只是同學間一句不經意的對話,慢慢就會發(fā)展成普普通通的交流語言,學生的興趣也就在生活中慢慢找到了。這樣,學生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轉化為積極參與語言交流,成為學習主體。所以,通過信息技術,使學生模仿語音,學唱英文歌,都可以加大對英語的興趣。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寬廣的展示平臺。不僅如此,它也把小小的課堂做了更為廣闊的延伸,使學生在思想和精神上走出課堂,走進外面豐富多彩的異國世界。

例如,互聯(lián)網上的英語節(jié)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聽、說、讀、寫方面能力的不同,各取所需。通過訪問英語網站、在線課堂等,學生可以自學英語,參與“英語學習論壇”,還可欣賞“英語歌曲”與“英語電影”,相對于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而言,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絕對限制。

教學中,學生各自擅長點不同,對英語喜歡的方面也不同,有的同學喜歡朗誦,有的同學喜歡唱英文歌,有的同學喜歡模仿音調,有的同學喜歡背誦。根據學生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組織英語學習小組,給他們提供展現才能的機會,極大地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在鍛煉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也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形成合作探究式學習,這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形成了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以帶動一些對英語興趣不強的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慢慢也能進入到這種場景之中,在一種良性循環(huán)下,邊玩邊學。

通過這樣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不同形式英語訓練中得到成功的表現,使他們重新認識了自己,消除了自卑與膽怯的心理,大大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例如,學生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圍繞共同的學習任務,合作進行信息的采集、加工、處理、展開師生間、生生間、個人與小組間、小組間的網上討論或交流性的協(xié)作式學習。學生在協(xié)作學習中既分工又合作、既獨立思考又相互交流,得到了求知與做人的雙得收獲,培養(yǎng)可人際交流技能以及情感交流等。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在探究問題中學習英語

創(chuàng)新能力和信息實踐能力是信息社會新型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改變原教育中的偏重于機械記憶和簡單應用,用互聯(lián)網輔助教學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求知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特別適合學生進行“自主發(fā)現,自主探索”式學習,這恰好為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營造了理想的環(huán)境。

總之,計算機網絡、數字化多媒體語音室等一些現代教育技術和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無疑彌補了傳統(tǒng)語言教學中的許多不足,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模式和結構,同時也為改變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實現趣味學習、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供了可能。讓信息技術運用于英語教學,使課程結構復合化、多樣化、信息化,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工作意識,使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體驗社會、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為終身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行濤.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陳勝華.職業(yè)中專英語趣味教學初探[J].中國教育現代化,2004,(10).

[3]傅德榮.多媒體技術及其教育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英語書信格式范文第2篇

【關鍵詞】基礎教育;新課標;數學教育;教學模式

【Abstract】In the paper,we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mathematics education specialty in norm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Also,we explore the system of talent cultivation,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 for higher mathematics education.

【Key words】Basic education;New curriculum standard;Mathematics education;Teaching model

0 引言

2003年以來,在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教育教學理念下,中小學數學的課程改革正在較大的范圍內順利展開[1]。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只有擁有高水平的專業(yè)教師才能有高質量的教育水平。然而,當前的高師院校的數學教育專業(yè)卻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教育實踐、課程評價等方面存在許多弊端,如重學術輕師范;課程體系設置重深度輕廣度,缺乏綜合性;高等專業(yè)課程與中小學教學需要嚴重脫節(jié),缺乏時效性;教學改革滯后于基礎教育發(fā)展;教育實踐環(huán)節(jié)薄弱導致師范生專業(yè)能力的缺失等等。因此,基于新課標的高師數學教師的培養(yǎng),成為當下一個較為突出的研究課題。在此背景下,相關學者已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如文[2-3]就高師數學教育發(fā)展與改革進行了探討,文[4-6]基于數學新課標的高師數學課程改革進行了研究,文[8]就探討了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對高等師范教育的影響與變革。本文主要基于中小學新課改標準,針對當前高師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基礎教育新課改下高師數學教育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實踐。

1 新課標背景下高師數學教育專業(yè)改革的嘗試

1.1 樹立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養(yǎng)體系

教育理念是中小學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思想基礎,如果承擔著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培養(yǎng)的高師院校的數學教師教育理念跟不上時代步伐,中小學新課改將無從談起。如果他們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那么培養(yǎng)出的學生根本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而拖累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當前,新課程改革正在中小學教育實踐中全面展開,中小學數學教師也在進行著全新的數學教育理念的培訓工作。因此,對高師數學教師的專業(yè)培訓和崗位培訓也應相應展開,要使他們深刻理解基礎教育數學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更新他們的教育觀念,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能力素養(yǎng)。高師數學教師更應該注重新課改下的數學教育課程的改革和探索,建立與時展要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制定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為核心的分類人才培養(yǎng)方案,按照不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將學生分別歸入“數學素養(yǎng)實驗班”和“師范技能實驗班”,既突出師范教育特色,又注重學術型后備人才的高層次培育,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身潛能,突破傳統(tǒng)模式下培養(yǎng)的學生“千人一面”的弊端。 1.2 調整課程體系,優(yōu)化教學內容

課程是高師數學教育活動的核心,為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出新型的數學教育人才,要高度重視高師數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體系的調整。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要求均做了較大的調整,從而對中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師數學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合理調整和優(yōu)化變得必不可少。前,我省部分高師院校數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體系設置極不合理,重深度輕廣度,缺乏綜合性,數學教育專業(yè)傳統(tǒng)的幾門教育類課程如中學數學教學論、中學代數幾何研究、數學史等課程,已經不能滿足新課改的需求。高等專業(yè)課程與中小學教學需要嚴重脫節(jié),缺乏時效性等。因此,對于課程體系設置要進行適度的調整和優(yōu)化,加強基礎性和前沿性。教師教育課程是體現中小學教師職業(yè)性格和專業(yè)性格的主要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將有助于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思想的形成。在此類課程設置上,應根據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加強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學習,注重數學知識素養(yǎng)的提高。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小學數學課程中的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類課程的設置也必須得到強化,要加強學生在數學實驗、數學建模、數學軟件、計算機編程等課程模塊的學習。

在調整課程設置的同時,高師數學教育的教學內容也要與中小學數學教育要求相吻合。如數學教育專業(yè)通常開設的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等是中小學數學的延續(xù)和深入,他們是有機的整體。如果這些課程不做適當的調整,一定會造成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的脫節(jié)。教學中要大膽改革教學內容,刪減一些過時并對后繼課程影響不大的內容,增添一些現代數學內容,在講解抽象理論的時候,盡量把他們和一些生產生活、經濟、金融等實際問題中具體例子聯(lián)系起來,要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使學生感到學習這些課程對他們將來的工作非常重要,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不但使數學專業(yè)素質有了提高,而且能居高臨下、游刃有余地把握中學數學的教學。另外,要用現代數學思想來組織和整合傳統(tǒng)數學內容,要以中小學數學教學知識為出發(fā)點,要致力于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的有機對接,高等數學的根是初等數學,教學中要聯(lián)系中小學數學學科的內容和特點,重點講解與中小學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內容。只有將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打通,才能有效提高中小學數學教師專業(yè)化的基本素質。

1.3 改革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最終要在課堂上實施,高師數學教師就要把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尤其是教學模式的轉變上。在課堂教學中可打造“自學―講授―指導”的三位一體教學方法。課前,教師要做好課程的課前教學設計,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課中互幫互學,小組探究,教師最后答疑解惑,強調重點,延伸拓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過程,以便靈活掌握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通過這種合作、溝通、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溝通意識能得到很大提高,同時也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外要壓縮教學時數,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培養(yǎng)好學生課外數學閱讀的習慣,加強自學方面指導。

1.4 加強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師范技能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對中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新的標準,高師數學教育的教育實踐活動也要做相應的革新。通過近幾年的調研,用人單位普遍反映高師畢業(yè)生盡管擁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但不具有很好的教學基本功,有的畢業(yè)生連一節(jié)完整的課都無法上好,更不用說提高學生的相關數學能力和新課改的高標準。因此,對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訓必須引起充分的重視。高師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適當增加教學技能培訓課,提高學生的課堂參(下轉第90頁)(上接第60頁)與度,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加數學教學觀摩課等,提升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高師院校應讓師范生有充足的見實習時間和穩(wěn)定的見實習基地,實習模式應遵循多樣化原則,加強試講、說課、微格教學、見實習等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

1.5 密切與基礎教育的聯(lián)系,加強高校與中小學教師的合作交流

高師院校的校外實習基地一般都是地方中小學,他們之間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系,高師院校應該加強與校外實習基地的聯(lián)系與溝通,依托地方中小學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通過互惠雙贏來實現師范生見習、實習等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方面,高師院校的數學教師要改變高高在上教學理念,積極深入到中小學教學第一線,通過教師自身的參與和體驗,深刻領悟和體會基礎教育新課改的精髓,從而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的教育實踐活動。另一方面,要提高校外實習基地教師教學活動的參與度。聘請中小學一線優(yōu)秀教師、教育行政部門教研人員參與高師在校生的培養(yǎng)工作,讓他們在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教學評價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指導,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

2 結束語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給高師數學教育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如何使中小學數學教師更專業(yè),更能適應新課改,需要高師院校做出大量的研究和探索。除此之外,高師院校還應加強基礎教育的教師教育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中小學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提供理論保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孫名符,李涵.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高師數學教育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5:17-19.

[3]李建華,康淑瑰.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師數學教育發(fā)展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2):23-24.

[4]李涵.從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談高師數學教育[J].菏澤學院學報,2009,31(2):131-134.

[5]耿彥峰,何瑞強.新n標下高師數學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31(5):72-75.

[6]黃樂華,簡國明,葛曉娟.高師小學教育專業(yè)數學類課程教學改革[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31(3):58-60.

英語書信格式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數字技術;鏡頭;影視制作

鏡頭是影視場景組成的最基本單元,承載著表情達意的功能,傳統(tǒng)的鏡頭由攝影機或攝像機拍攝完成,記錄介質是膠片或磁帶。影響畫面構成的往往是鏡頭的物理性能和拍攝技巧,畫面的效果主要由前期拍攝決定。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影視制作領域,傳統(tǒng)鏡頭畫面的構成、產生方式以及我們對鏡頭畫面的固有觀念等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許多微觀的、新奇的畫面令人震撼,極大地拓展了創(chuàng)作者的想象空間,“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成為可能,數字技術正挑戰(zhàn)著我們對影視鏡頭固有的認識和觀念。

一、沒有“物理攝影機”的前期拍攝

影視節(jié)目中我們常??梢钥吹讲龥坝康暮Q?,快速翻滾的云層、震撼的爆炸場面,其中有很多都是虛擬攝影機的杰作。如1997年囊括了美國奧斯卡11項大獎的史詩巨片《泰坦尼克號》中的海上災難場景,2010年的電影《阿凡達》中的和外星人激戰(zhàn)的場面,影視前期拍攝處處有“虛擬攝影機”的杰出表現。

虛擬攝影機是計算機內動畫軟件架設的“攝影機”。它在動畫制作時對于表現視點的作用相當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攝影機,虛擬攝影機與物理攝影機的拍攝對象完全不同,但是他們的功能卻極其相似。物理攝影機拍攝的是實景人物或實際搭建好的場景,虛擬攝影機拍攝的是建立在三維軟件中的模型或二維軟件中的二維圖像。和傳統(tǒng)的物理攝影機比起來,虛擬攝影機在鏡頭畫面創(chuàng)作中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

虛擬攝影機在鏡頭畫面創(chuàng)作中的優(yōu)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沒有“設備”卻可以實現無限的可能性。虛擬攝影機雖然只是一個圖標,但它同樣具有鏡頭、焦距、焦點、光圈、景深這些參數,同樣可以實現“推、拉、搖、移、跟、甩、升、降、綜合運動”等拍攝技巧,可以實現物理攝影機難以實現甚至無法實現的拍攝效果,比如穿墻而過、穿越鑰匙孔、穿過人體,從地球表面拉鏡頭到太空等;第二,易于控制,物理攝影機需要調節(jié)的參數都分布在機身上,需要人工操作。虛擬攝影機的參數是集成在一個面板上面的按鈕或數值輸入欄,只需操作者輸入參數或拖動鼠標,有時候幾個關鍵幀就可以確定攝影機的運動路徑;第三,穩(wěn)定性強,物理攝影機在實際拍攝中,需要有穩(wěn)定器或運動控制系統(tǒng),即便這樣在拍攝中畫面的晃動仍然不可避免,而虛擬攝影機拍攝則可以達到絕對的穩(wěn)定。

當然,虛擬攝影機雖然有諸多優(yōu)勢,但并不代表它能替代物理攝影機,虛擬攝影機主要用于“拍攝”軟件產生的模型或圖像,最終產生的視頻畫面要和實景畫面合成,運用虛擬攝影機時除了要考慮場景本身的燈光、色彩、模型的真實程度,虛擬攝影機運動方式也要符合物理攝影機的拍攝模式,這樣才能接近觀眾期待的“真實”感。

二、同一鏡頭中的虛擬與真實

影視節(jié)目中我們常??梢钥吹揭恍┝钊穗y以置信的場面,人物在富有意境的中國水墨山水畫中翩翩起舞,科幻片中人物與機器人或怪獸在同一鏡頭中打斗,同一個演員飾演的不同角色在同一鏡頭中對話,等等。虛擬與真實的完美結合,極大地豐富了鏡頭畫面的藝術表現力。所有這些都源于虛擬合成技術,影視制作領域又稱為虛擬演播室技術。通常實際人物的表演在藍箱或綠箱中完成,即背景是藍色或綠色的一個演播空間,拍攝人物的攝像機要安裝特定的跟蹤系統(tǒng)(紅外線跟蹤、機械跟蹤等),用于跟蹤記錄攝像機的各種運動參數,這些參數經過處理輸入到圖形工作站,在那里根據物理攝影機的運動參數實時渲染虛擬場景或圖像。即把物理攝影機的運動參數通過處理、延時匹配給虛擬場景或圖像中的虛擬攝影機,這樣保證了物理攝影機和虛擬場景或背景的同步。

數字技術的出現,使得電影的后期合成從傳統(tǒng)電影制作的輔助手段轉化為整個電影制作的核心。數字合成技術將兩條或多條素材合成為一條素材。如《阿甘正傳》的片頭,由計算機生成飛揚的羽毛與實拍的素材合成。影片中一些宏大的群眾場面或軍隊列陣的場面完全可以通過合成,將較少的實拍人物與制作的虛擬宏大場面合成。同樣,在電影藝術中也可以將人物“鑲嵌”到歷史環(huán)境中,如《阿甘正傳》中阿甘同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的握手。如果畫面效果需要,可以借助數字技術的手段給鏡頭畫面加上云、雨、雪、龍卷風、爆炸、洪水泛濫、火山爆發(fā)等虛擬的自然現象,改變畫面的天氣氣氛,用于取代實地拍攝的效果。如美國影片《龍卷風》中龍卷風鏡頭就是用電腦制作的,這種形態(tài)逼真,聲勢浩大的場景,用實地拍攝的手段根本沒有辦法捕捉。

三、“長鏡頭”其實是幾個鏡頭

傳統(tǒng)長鏡頭的定義是“無論有多長,調度如何復雜,只要不曾停機,不曾剪輯,就是一個連貫的鏡頭”,在電影電視藝術中,長鏡頭追求的是對動作或場景的完整記錄。安德烈•巴贊主張,“電影是建立在真實時間上的一種藝術,具有時間上的客觀性,事物的影像就是事物在時間中的影像,任何變化都像木乃伊一樣被保留下來。”在數字時代,長鏡頭的紀實屬性已不再是它惟一所能表現的了,其內涵和表現形式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目前在影視節(jié)目中看到的一個“長鏡頭”有的就是通過數字技術合成的畫面,觀眾可能并不知道這些,雖然在節(jié)目中的作用仍然是“一個鏡頭”,但它的外延卻大大擴展了。一個長鏡頭可以完整的展現影片中人物的一生,一個長鏡頭同樣可以表現四季或時代的更替。如CNP保險公司《成長篇》廣告,從拎著小提琴的童年,到情竇初開的少年;從當爸爸的喜悅,到女兒的婚禮,直到同樣拎著小提琴的孫子,一路上CNP保險公司陪你走過。這個廣告片通過花叢、樹干、噴泉封擋鏡頭,形成了一個長鏡頭的效果,讓一個人從小到老的一生像一幅畫卷一樣,徐徐地展開。 電影《云水謠》開頭那個令人驚嘆的將近四分鐘的運動長鏡頭,實際上是由八個鏡頭經過后期電腦合成的。整個鏡頭一氣呵成,將當時臺灣各方面特有的人文景象最大限度地容納于一個運動長鏡頭中,視覺節(jié)奏與音響節(jié)奏交響,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平穩(wěn)、流暢、清新的節(jié)奏,讓觀眾自然而然地融入20世紀40年代臺灣的時代背景之中,同時也將男主人公帶出,進入故事發(fā)生的具體情景。

四、一個鏡頭中同時展現幾個時空

展示事件完整的流程、保證時空的統(tǒng)一性是傳統(tǒng)長鏡頭的主要特征。在數字影像時代,長鏡頭的時空統(tǒng)一性已經被打破,鏡頭可以以客觀的形式來表現主觀化的虛擬時空。中央電視臺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為主題的宣傳片,一個鏡頭內既展現了近景山頂的人,又展現了遠景太空中俯視的地球?!?•12”地震后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片中,一個“拉”鏡頭內部順序展現了慘烈的災難場景、眾志成城的救援場景和萬眾一心的震后重建場景?!稇?zhàn)栗空間》中鏡頭在各樓層間穿梭甚至穿過鎖孔等,都是在不同空間運動的鏡頭所表現出來的。長鏡頭還可以打破時間在影片表現上的單向性,使觀眾在某一時間點看到同一事件在不同空間向度上的不同瞬間。如《黑客帝國》中的“子彈時間”片段。 還有我們經??梢钥吹接捌斜憩F回憶的場景可以將不同的空間以透明的方式疊加在同一個鏡頭中展現,或者在表現兩個同時發(fā)生的事件以屏幕分割的方式展現在同一個鏡頭中。當然了,所有的這些都歸功于數字技術。

五、數字技術改變影視畫面美學

數字技術介入影視領域最明顯的特點是改變了影視畫面本身的“現實性”,計算機將傳統(tǒng)的影視剪輯手法發(fā)展成為數字影像非線性剪輯,而剪輯的時空邏輯基礎其實就是將主觀時間體驗物理化。通過改變時間的速度,使均勻時間變?yōu)楦挥袕椥缘男睦頃r間,由鐘表時間過渡到了主觀的時間感。

數字技術與影視的聯(lián)姻始于20世紀70年代,到目前為止,經歷了這樣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注重畫面的視覺效果,致力于創(chuàng)造視覺奇觀,給觀眾以視覺刺激為目的,如《星球大戰(zhàn)》《終結者II》為代表;第二階段,注重看不見的特效,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銀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像《泰坦尼克號》的數字生靈和數字海洋;第三階段,成為影片中不可替代的表現手段,像《美國美人》中飄落的玫瑰花瓣,《精靈鼠小弟》中可愛的動畫老鼠和《阿甘正傳》中飄落的羽毛;第四階段,數字技術全方位走向影視制作領域,從劇本創(chuàng)作、故事板設計、形象化預審、三維場景模擬、演員和場景數據庫,到實際拍攝中的運動捕捉、道具和攝影機控制,以及后期的非線性剪輯和計算機圖像合成,最后到傳播領域的數字傳輸與播映等。

影視在其短短的一百年發(fā)展歷程中,制作技術經歷了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單聲道到立體聲的一次次變革,這些變革給影視藝術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意味,但都未觸動影視藝術基礎,即數字技術出現以前,無論對電影的本性有多少種看法,有一個特性是大多數理論家所贊同的,那就是影視的“現實性”本性。時至20世紀70年代,數字技術在影視制作領域廣泛應用,對傳統(tǒng)影視技術手段、藝術表現手法和風格形成了巨大沖擊,最顯著的改變就是顛覆了傳統(tǒng)影視的“現實性”本質。借助最新的三維動畫技術和視覺特效,影視畫面中出現了“虛擬角色”“虛擬生物”“虛擬主持人”,這些角色栩栩如生,具有擬人的情感表情、動作,如《未來水世界》《侏羅紀公園》《駭客帝國》等。影視找到了表現心靈欲望的新形式,數字技術豐富了影視藝術造夢的手段,同時也促使影視藝術家不斷探索新的影視語言。

數字技術極大地豐富了影視畫面的表現力,凡是人所想到的東西數字技術幾乎都能達到。由于數字技術的支持,沒有任何題材是影視手段無法拍,不能拍得。童話、神話、幻想、夢境――所有的一切在現實中不存在的事情都可能首先在電影中存在。有了數字技術,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電影中的想象境界是令人難以想象的。數字技術給電影帶來了人們所想到的一切。美輪美奐的天堂也好,陰森恐怖的地獄也罷,影視的世界如今成了一個無奇不有的世界。驚險變得更加驚險,恐怖變得更加恐怖,美麗變得更加美麗?,F在的影視變得越來越重于視聽感官層面,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注重于影視那種視聽的享受,所以影視節(jié)目會變得越來越好看??傊?,對影視節(jié)目創(chuàng)作人員來說,不應該把數字技術看成是技術手段。在真實與虛擬中要把握好尺度,能讓二者相得益彰,在虛擬中彰顯真實可靠,讓虛擬與真實在完美結合中豐富鏡頭的藝術表現力。

[參考文獻]

[1] [美]大衛(wèi)•波德維爾.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M].曾偉禎,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253.

[2] 方迎豐,袁琳.影視廣告設計[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4:110.

[3] 梁明,李力.影視攝影藝術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84-85.

[4] 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333-335.

英語書信格式范文第4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225-02

一、引言

“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工程”由教育部于2003年正式實施執(zhí)行,這項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此后,“大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項目組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進行了積極地嘗試和實踐,并在2007年頒布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要求中提出大學英語課程的改革應著重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旨在探索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大學英語課程的有機結合,也就是在信息技術時代,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基于計算機和課程的教學模式”的方案。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以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可以為現代大學英語課程提供廣泛的視聽說資料,豐富的背景知識為大學英語課程的發(fā)展和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而大學英語課堂效率的提高也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計算機與網絡應用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高等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條件。如何加強多媒體技術在高校各科課程中的有效應用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進一步加強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成為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一大課題。陳堅林(2005)指出中國語境的基于計算機技術的課堂教學研究已成為一個熱點,機輔教學從“輔助”轉身為“主導”。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強調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信息相對有限,對學生的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借助信息技術,使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量、大量立體形象的圖片、以及恰當的視聽說資料,能夠直觀激發(fā)學生的不同感官,增加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收到良好效果。

二、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

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顯著特點就是借助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依托計算機、教學軟件、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在課堂上綜合運用相關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學生自主英語學習能力,以達到使當代大學生具有的一定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和較強的英文閱讀能力這一目的。同時,這一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借助三者的有效運用,強調了英語教學中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不僅關注了教師的“教”,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主動式學習。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借助教學媒體音頻、視頻、圖片、相關背景資料與知識的大量介紹,通過相關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的實際需要,靈活調整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構,從而優(yōu)化教學,收到良好的教學的效果。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知識的學習,并進一步做到發(fā)現式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這種教學模式摒棄了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課程的一些弊端,諸如:過分依賴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學生則更多的是被動接受,一節(jié)課下來,疲憊的老師和倦怠的學生只是把課本上的知識記了下來,并不能活學活用到日常的學習中,從而使學生苦惱的還是詞匯的識記和語法的繁瑣。研究計算機技術和大學英語課程的有機結合,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能通過相關新技術的有效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豐富學生知識,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大學階段素質教育的目的。

美國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這一理論應用在大學英語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對教師提出了相應的要求。那就是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結合其“優(yōu)勢”智能,借助行之有效的信息技術方式和方法,設計出符合學生自身需要的學習方法。同時在教授英語這一語言工具的過程中,應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的信息技術教育環(huán)境和情感體驗的過程,以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部動力,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覺學習和主動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初步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出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網絡的迅猛發(fā)展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提供各種便利和有效的方法。這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以及課外的師生互動等方面可以看出。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 1982)認為掌握一種語言并不僅限于學習本身,他對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觀提出了挑戰(zhàn),明確提出語言學習應以特定含義環(huán)境差別和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為核心,以實現“跨文化交際”的目的。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就是為實現這一目標。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是一個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而拉多也曾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較好的掌握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倍嗝襟w介入能夠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范例和詳盡的背景知識。這樣教師就可以把與每單元相關的知識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給學生呈現出來,通過教師當面授課與計算機輔助教學兩者的有機結合,既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不同接受能力,增加課文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也能使學生領悟每篇英語文章的內在含義,增加其欣賞性和賞析性,同時也能較好的體現教學中的人本思想,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簡言之,多媒體的介入不僅有助于知識的傳承,也有助于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可以學習到英語知識,也能領略英語文化的特點和魅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展示提供豐富的相關知識、背景、常識、文化等信息,為學生提供大量翔實的知識和信息量,通過不斷地重復以固化學生的記憶,從而在需要的時候輸出相關信息。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相關PPT的展示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得教學過程更為緊湊,教學方式更為靈活,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消除學習倦怠心理,加大學生的英語信息的輸出。

大學英語教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中知識的學了英語讀、寫、譯的能力外,還體現在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聽說能力長期以來是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英語學習場景,將有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語言學家布朗(Brown 1989)曾經提出知識是情景性的,它要受到知識所使用的活動、情景以及文化的影響,并與它們不可分離。教師可以通過相關音頻、視頻的組織播放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語言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和使用英語的真實場景,從而為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提供必要條件。

(二)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新的大學英語課堂模式的最大改革在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谶@一目的,需要借助相關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和條件。而這樣的要求需要相關配套措施的結合與運用,比如互聯(lián)網和校園網的開通,如此才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英語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大學生的能力之一即使在大學階段能夠學習到“學習的能力”,這不僅體現在專業(yè)學習能力,還突出表現在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和應用,以及接觸社會前的各項能力方面:比如人際交往能力、受挫能力等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有助與大學生的全面能力的提升。

學生可以通過自主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獲得多項學習內容,從而為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效率做好保障。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下的自主學習中心,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同時可以通過相關模塊的運用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效地預習,以做到心中有數。自主學習服務器上既有與各個單元主體相關的各類信息資料,還有相關音頻和視頻可以為學生提供英美影視欣賞和口語和聽力練習的很好的平臺。這樣的設置不僅能擴充學生的相關信息量,亦能為學生提高聽和說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綜合能力。如此一來,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有效運用,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知識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不僅能有效擴充詞匯量,擴大知識范圍,克服聽說薄弱問題,更能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極大地提高。

(三)借助信息技術促進師生間的互動

大學英語課堂的時間安排有限,這樣就為相關的教學活動的展開和執(zhí)行帶來一定的困擾。要使老師及時收到教學反饋,也要借助于網絡技術和多媒體的應用。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給學生鏈接一些英語學習網站,讓學生可以接觸最新的英語時事新聞以及有關各方面信息的最新動態(tài)。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電子信箱及時提出個人英語學習中的問題和疑惑,以便教師可以及時作答,還可以使之作為師生交流的平臺,對課堂教學得到及時的反饋,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提高。這樣的做法既可以使老師及時督促學生積極有效地進行英語自主學習,觀察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效果,也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作業(yè)布置和考評對策,以長久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能夠鞏固相關知識,更能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和大學英語課程的有機結合不僅能夠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效率,也能培養(yǎng)和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時,不僅要意識到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了便利,更要意識到信息技術不能被簡單的設定為某一個程序或者某一個軟件,否則它只會為廣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帶來桎梏,不僅不能使英語能力得到提高,也可能使學生在機械的操作中逐漸失去學習的新鮮感和興趣。所以,要想有效而長期的促進學生自主英語學習的提高,要求教師在實際工作應注意不同的學生在掌握信息方面的差異,通過靈活掌握和及時變通以引導學生英語學習的目標和策略;教師更要時刻站在信息技術的最前端,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方式,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性,使多媒體技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得力助手和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陳堅林. 從輔助走向主導――計算機外語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J].外語電化教學,2005,(4):9-12.

[2]王軼、劉銘.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1):101-102

[3]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M]. Oxford: Peragamon Press, 1982.

英語書信格式范文第5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高中英語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爆炸時代。因此,如何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借助信息技術變革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等,這些都已經成為目前教學中刻不容緩的問題。

英語課堂需要強調同信息技術的契合,從某種角度而言,信息技術使用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中學英語課程

改革程度的重要量標。因此如何更好的整合信息技術與英語各個課型成為我們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1.信息技術和聽力課的整合

有關資料表明,外語學習中獲得信息的途徑: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愛因斯坦也說過:“教育所提供的東西,應當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巨的任務來負擔”。興趣是學好語言的強勁動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

在聽力教學中,如果學生對所學的聽力材料感興趣,他們就有聽此材料的積極性。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會主動參與進聽力訓練中。以往教師處理聽力材料的方法常常是讓學生聽大意――聽細節(jié)――逐句復述――重復難句?,F在,學生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這些活動逐步提高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興趣,進而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整個聽力教學過程分成三部分:聽前 (pre-listening),聽時 (while-listening),以及聽后 (post-listening)。通過不同的方法來達到上課的效果:在聽前活動中,通過“猜一猜”活動來解決一些步驟性強、層次較清晰且篇幅適中的聽力材料,在聽時活動中,通過“幫一幫”活動,解決難度較大的聽力活動,從而達到不同水平的學生聽不同難度的材料;在聽后的活動中,再通過“議一議”,利用學生從listening text中獲取的信息,設計“輸出性”的口頭或筆頭的練習; 因此,根據listening課的特點,可以將此課型設計如下:

1) 將warning-up 的內容設計成為 pre-listening , 作為聽力課前的熱身,由此解決一些生詞,句型。我們以高二課本為例:SEFC Book2B Unit17 Disabilities. Warning up 設計了八幅圖片,分兩部分展開活動:1. 要求學生根據前4副畫的提示,假設自己是個殘疾人外出時會遭遇到的種種不便及危險,以兩人小組形式展開活動。2. 根據后四副畫的提示,討論如何改進設施,使殘疾人出行更安全。在warming up 中,我們又添加了其他幾幅畫:如電梯,樓梯等。

2) On-listening,其目的就是編制各種不同類型的題目來鍛煉學生的聽力水平。如在SEFC Book2B Unit17 Listening 中,教師編制各種不同類型的題目:選擇,T&F, 填詞,為了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聽不同難度的材料,教師按難易程度設計A,B,C類, A類填單詞,B類填短語,C 類填句子。

3) post-listening, 一般是根據所聽內容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或者是根據所聽內容進行口頭或筆頭的轉述。如在SEFC Book2B Unit17post-listening 中,教師拋出的問題為: How shall we help the disabled in their daily life?

2.信息技術和口語課的整合

新教材的Speaking部分如同一個留有很多空白的花園,就看花農們(英語教師)如何經營它。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口語課中就如同肥料一樣,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提高學生口語水平。學生在情景中運用語言,教師畫龍點睛,一旦學生的興趣神經被觸發(fā),他們自然會在逼真的情境中觸景生情,見情思意。其次,教師充分利用電教手段、直觀教具,盡量做到可見、可觸 、可嘗、可聞,充分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的作用,鼓勵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在于能直接、生動形象地呈現具體事物及其變化的發(fā)展過程。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動靜兼?zhèn)涞姆椒?把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或片段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信息技術和寫作課的整合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特別是家用電腦的普及以及校園網與Internet的接軌,為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與學真正成為現實.同時也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了最廣闊的前景.因而如何通過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機整合來實現對于教育資源的最優(yōu)化利用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學生根據電腦顯示的情景與任務要求,認領寫作任務,查閱資料,網上寫作。為了降低寫作的難度,并嘗試在寫作中體現小組合作的功能,利用電腦進行人機交互,學生在任務與興趣的驅動下去做,為解決問題而學,同時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實現從輸入到輸出的自然過渡。

我們的嘗試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改變了以往寫作應付式編造的做法。但反思可得,我們的設計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比如,寫作任務的分派,弱化了學生對篇章整體性的感覺。

【參考文獻】

[1]葛文山、郭慧、劉桂巖 《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常見問題分析――從一次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評優(yōu)觀摩課說起》(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年03期(1-5頁)

定兴县| 揭东县| 天峻县| 陇西县| 鄂托克前旗| 开封市| 巫山县| 尖扎县| 车致| 洛南县| 南投市| 丹阳市| 武川县| 巴林左旗| 涞水县| 福泉市| 泽普县| 石柱| 玛纳斯县| 比如县| 临武县| 临清市| 江源县| 尉犁县| 浦江县| 融水| 眉山市| 淳安县| 城固县| 当阳市| 稷山县| 来宾市| 衡山县| 烟台市| 鄂伦春自治旗| 辽中县| 科尔| 新和县| 合江县| 永春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