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淮南子人間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波濤,讀音bō tāo,漢語詞語,意思是江湖海中的大波浪。
2、出自《淮南子·人間訓》:“及至乎下 洞庭 ,騖石城,經丹徒,起波濤,舟杭一日不能濟也?!?/p>
3、造句:勇敢的海燕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飛翔。
(來源:文章屋網 )
摘 要: 高誘三書注異讀音注反映了語詞的語法形態(tài),表現(xiàn)為異讀區(qū)分致使非致使、自主非自主、及物不及物、動詞施與指向、完成未完成、詞性轉化等功能。從高誘音注異讀語法規(guī)律看,上古漢語中確實存在著形態(tài)音變現(xiàn)象。
中圖分類號: H11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9-4474(2012)06-0029-07
高誘,東漢涿郡(今河北涿縣)人,著名訓詁大家。現(xiàn)存三書注《呂氏春秋》、《淮南子》、《戰(zhàn)國策》多集中于詞義訓釋,但也不乏語詞讀音注釋。這類音注據我們統(tǒng)計共有386條①,其中反映異讀的音注雖然不多,但有限的材料本身仍說明了上古時期存在形態(tài)音變現(xiàn)象。沈建民提到,隨著漢語形態(tài)音變的逐漸消失,很多異讀材料難以揭示早期的形態(tài)語法規(guī)律〔1〕。于是有許多學者對把異讀看成形態(tài)音變表示質疑,認為異讀只是一種詞匯現(xiàn)象或語義現(xiàn)象,也有學者把它看作音變構詞的手段。我們贊成沈先生的觀點,認為從語音變化的角度看,大多數異讀仍應看作形態(tài)音變的反映。本文將從高誘音注異讀現(xiàn)象入手,對語詞的形態(tài)音變規(guī)律試作探討。
一、高誘音注異讀反映的一些形態(tài)現(xiàn)象 1.異讀區(qū)分動詞致使和非致使
王力認為一般非致使動詞讀濁音,致使動詞讀清音〔2〕。周法高認為輔音清濁交替具有區(qū)分上古漢語自動詞、使動詞語法意義變化的功能〔3〕。包擬古認識到上古漢語可能有*s前綴,此前綴有致使意義的痕跡〔4〕。潘悟云、梅祖麟同意輔音清濁交替是上古漢語動詞非致使和致使的構成形式,梅氏同時提出*s語素是一個致使化前綴〔5~6〕。舒志武提出致使化是*s前綴的重要構形功能之一〔7〕。梅祖麟舉8例說明上古漢語*s語素的致使義〔8〕。鄭張尚芳認為上古漢語*s是表使動式的詞頭〔9〕。潘悟云舉11例論證*s的前綴致使義〔10〕。Pulleyblank提出前綴*在上古漢語中為非致使動詞前綴〔11〕,其后Baxter、龔煌城、沙加爾等學者紛紛吸收這一觀點,對前綴*展開討論〔12~14〕。金理新在評定前人例證的同時,補充了大量例子對*s前綴的致使功能、*前綴的非致使功能做了充分說明〔15〕。高誘音注異讀材料區(qū)分動詞致使和非致使關系正是通過前綴*s、*交替實現(xiàn)的,其中前綴*s表示致使義,前綴*表示非致使義。
包擬古列舉了以母和書母交替構成的同族詞〔4〕,大體就是非致使、致使動詞的關系。舉例子五對,即施/施、豫/舒、夷/矢、繹/釋、逸/失。潘悟云采納了其中的“施/施”作為非致使、致使動詞配對的例子〔10〕。
《淮南子·俶真訓》:“嗜欲連于物,聰明誘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备咦ⅲ菏x難易之易也。
施:《廣韻》式支切,施設,亦姓。/施智切,易曰:云行雨施。/以豉切。
劉 芹 高誘音注異讀反映的語法形態(tài)規(guī)律探賾據高誘音注,施當讀中古“以豉切”,上古音為*dar②,表示非致使義“延也”;而施在中古讀“式支切”,上古音為*sthar時,則表致使義“使延”,可見兩音有語法區(qū)別。根據文義,顯然“施”為自動詞;根據語法結構,“施”后不帶賓語帶補語,無致使對象。所以“施”為非致使動詞,高誘為“施”所注讀音與其語義、語法皆合?!笆弊值倪@種語法形態(tài)音變在先秦文獻中不乏其例,如《莊子·人間世》:“哀樂不易施乎前。”“集釋:施,讀為移?!薄?6〕“施”表示“延也”義,為非致使動詞。又如《國風·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林。”〔17〕施,式支切,上古音*sthar,表示“使延”義,為致使動詞。
2.異讀區(qū)分動詞自主和非自主
金鵬指出,藏語自主、非自主動詞與語法結構有重大關系〔18〕。馬慶株參考藏語動詞的自主和非自主劃分法,得出了現(xiàn)代漢語動詞也分自主和非自主的結論〔19〕。金理新認為上古漢語更像藏語,除詞匯手段(筆者注:即不同的詞交替)外,還有相當多的動詞是通過語音屈折表現(xiàn)自主和非自主差別的〔15〕,語音表現(xiàn)的手段有輔音清濁交替及*s、*后綴轉換。高誘音注異讀反映的動詞自主、非自主變化是通過后綴*s、*交替完成的。其中,后綴*s表示非自主義,后綴*表示自主義。例如:
a.《淮南子·俶真訓》:“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優(yōu)游,抱德煬和,而萬物雜累焉?!备咦ⅲ簾?,炙也。煬,讀供養(yǎng)之養(yǎng)。
b.《淮南子·精神訓》:“是故無所甚疏,而無所甚親,抱德煬和,以順于天?!备咦ⅲ簾?,炙也。讀供養(yǎng)之養(yǎng)。
養(yǎng):《廣韻》余兩切,育也。/余亮切,供養(yǎng)。
《群經音辨》:“上育下曰養(yǎng),余兩切,書政在養(yǎng)民;下奉上曰養(yǎng),余亮切?!?/p>
供養(yǎng),指對長者或尊者必須做的動作行為,是說話者主觀無法控制的,中古音余亮切,上古音*jaηs,表示非自主義。轉化為自主動詞后,中古讀余兩切,上古音*jaη,表示“養(yǎng)育”之養(yǎng),動作行為是說話者主觀可以控制的,即說話者可以選擇養(yǎng)或不養(yǎng)的行為。高誘音注旨在說明其時的常用字“養(yǎng)”已有兩讀,有語法形態(tài)變化?!梆B(yǎng)育”之養(yǎng)的動作說話者可以主觀控制,表示自主語法意義。為了反映“養(yǎng)”字的語法形態(tài)變化,作音時特別注明“供養(yǎng)”之養(yǎng)。
“養(yǎng)”之兩讀語法區(qū)別,文獻多見。《尚書·大禹謨》:“政在養(yǎng)民。”〔17〕上養(yǎng)下,動作主觀可控,為自主動詞。讀如常用音,即上古音*jaη?!蹲髠鳌の墓四辍罚骸叭缧⒆又B(yǎng)父母也?!薄夺屛摹罚骸爸B(yǎng),餘亮反?!薄?7〕“養(yǎng)父母”為下養(yǎng)上,動作主觀非可控,為非自主動詞,上古音*jaηs。
3.異讀區(qū)分動詞及物和不及物
19世紀末,德國康拉迪認為中國語動詞有及物和不及物的形態(tài)分別,由聲母清濁交替實現(xiàn)③。此后,Maspero〔20〕、Schuessler〔21〕、Pulleyblank〔11〕等都認為及物、不及物動詞清濁交替是上古漢語顯著的形態(tài)現(xiàn)象。Pulleyblank同時指出不及物動詞的濁輔音聲母來自及物動詞附加*前綴,這個*前綴導致詞根輔音聲母濁化,后來演變成濁輔音聲母。這一觀點后為Baxter〔12〕吸收。周祖謨〔22〕、周法高〔3〕、王力〔23〕、黃坤堯〔24〕對上古漢語不及物、及物動詞語詞形式之別都有認識。綜上,上古漢語實現(xiàn)及物、不及物動詞之間轉換的方式除了聲母清濁交替外就是附加詞綴或詞綴替換。高誘音注異讀對動詞及物、不及物語法意義的轉換是由后綴交替實現(xiàn)的,表現(xiàn)為后綴*s表示動詞及物性,后綴*表示動詞不及物性。例:
《淮南子·說林訓》:“漁者走淵,木者走山?!备咦ⅲ鹤?,讀奏記之奏。
走:《廣韻》子茍切,趨也。/則候切,《釋名》曰疾趨曰走。
走,據高誘音注,中古讀則候切,上古音*tjos,表示及物動詞。高注的目的是為了跟中古子茍切、上古音*tjo的“走”區(qū)別,他明確指出“走山”的“走”是及物動詞。“走”之不及物動詞用例見《孟子·梁惠王上》:“棄甲曳兵而走。”〔17〕“走”為不及物動詞,中古讀子茍切,上古音*tjo?!白摺敝畠勺x語法意義有區(qū)別,語音形態(tài)亦隨之不同。
a.《呂氏春秋·季夏紀·季夏》:“是月也,令漁師,伐蛟取鼉,升龜取黿。”高注:漁師,掌魚官也。漁讀若“相語”之語。
b.《呂氏春秋·季冬紀·季冬》:“是月也,命漁師始漁,天子親往。”高注:漁讀如《論語》之語。
c.《淮南子·原道訓》:“釣于河濱,朞年,而漁者爭處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高注:漁,讀告語。
d.《淮南子·時則訓》:“乃命漁人,伐蛟取鼉,登龜取黿。”高注:漁人,掌漁官。漁,讀若“相語”之語也。
e.《淮南子·時則訓》:“命漁師始漁?!备咦ⅲ簼O,讀《論語》之語。
f.《淮南子·說林訓》:“漁者走淵,木者走山?!备咦ⅲ簼O,讀《論語》之語。
語:《廣韻》魚巨切,《說文》論也。/牛倨切,說也,告也。
高誘為“漁”注音時明確指出為“‘相語’之語、告語、《論語》之語”等,旨在說明“語”字兩讀,當區(qū)別開來。文中幾例注音同為去聲,“語”上古音*dηas,表示及物動詞;轉化為不及物動詞后,中古讀魚巨切,上古音*dηa。高誘時代的“語”字有語法形態(tài)音變,故高注時對此常用字以“相語”、“告語”、“《論語》之語”等限定“語”字讀音。
“語”之語法音變,文獻習見。如《論語·鄉(xiāng)黨》:“食不語,寢不言”〔17〕,“語”為不及物動詞,上古音*dηa。《論語·陽貨》:“居,吾語女?!薄夺屛摹罚骸拔嵴Z:魚據反?!薄?7〕“語”后帶賓語“女”,為及物動詞,上古音*dηa。
《淮南子·時則訓》:“陶氣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备咦ⅲ糊R,讀齊和之齊也。
齊:《廣韻》徂奚切,整也,中也,莊也,好也,疾也,等也。/在詣切,火齊似云母重沓而開,色黃赤,似金出日南,又齊和。
齊,據高注中古當讀在詣切,上古音*djirs,表示及物義;轉化為不及物動詞后,中古讀音為徂奚切,上古音*djir。兩音語法意義有別,“齊”系一常用詞,高誘為其注音,其時“齊”字具語法形態(tài)音變。
4.異讀區(qū)分動詞施與指向
梅祖麟把有施與指向特性的動詞稱作內向動詞和外向動詞,并用“買、賣”這樣的例子作了說明〔25〕。周法高將這一類型的詞義轉變叫“主動被動關系之轉變”。金理新首次提出“動詞施與指向”這一語法概念,認為后綴*s有動詞施與指向的功能,并用大量例證作了有力論述,其中就有“遺、告”〔15〕。高誘音注異讀表現(xiàn)動詞施與指向變化的手段是附加后綴*s。例:
《淮南子·覽冥訓》:“猨狖顛蹶而失木枝?!备咦ⅲ籂?,讀中山人相遺物之遺。
遺:《廣韻》以追切,失也,亡也,贈也,加也。/以醉切,贈也。
高注特別指明“中山人相遺物”,意在說明“遺”不只一讀。注文中“遺”當讀中古以醉切,上古音*gjurs,表示動作有一個施與指向。上古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意義為“施與”的語詞,在語音形式的選擇上有一個共同點,即聲調同是中古漢語的去聲,此點金理新有詳細論述。對于一個動詞需要突出其動作施與指向時,就會附加一個表示施與指向的動詞后綴*s。如贈,中古音昨亙切,上古音*tjes,《說文》:“贈,玩好相送也”;賜,中古音斯義切,上古音*stigs,《說文》:“賜,與也”;貸,他代切,上古音*thegs,《說文》:“貸,施也”等。
《淮南子·泛論訓》:“乾鵠知來而不知往。”高注:鵠,讀告退之告。
告:《廣韻》古到切,報也。/古沃切,告上曰告,發(fā)下曰誥。
“告退”之告意在點明告字不只一讀。注中“告退”之告當讀中古古沃切,上古音*kug,表示“報告”義,動作由下對上,卑者對尊者完成;中古音古報切,上古音*kugs則表示上對下,尊者對卑者的動作,動作突出施與指向,語音形式上附加有后綴*s。
5.異讀區(qū)分動詞完成體與未完成體
沃爾芬登認為動轉化s后綴來自于藏語動詞完成體后綴s〔26〕,這一觀點為許多學者接受,如白保羅、馬提索夫等。梅祖麟通過對藏語名詞后綴s來源的分析,似乎認為上古漢語名詞*s后綴跟動詞完成體有關〔25〕。潘悟云肯定了*s后綴是上古漢語的一個既事式后綴〔10〕。黃坤堯認為上古漢語動詞有完成和未完成的區(qū)別〔24〕。吳安其專文討論了上古漢語完成體〔27〕。諸家用于討論上古漢語完成體后綴*s的例證并不豐富。金理新認為上古漢語動詞有現(xiàn)時式和既事式之分,他舉了上古漢語大量*s后綴動詞表完成體的例子,同時給出了上古漢語未完成體后綴*形式的諸多例證〔15〕。所舉例中有轉引周法高采自《群經音辨》的例字“過”,新增例字“解”、“易”、“重”。高誘音注異讀材料表現(xiàn)上古漢語動詞完成式、現(xiàn)在式語法意義變化是由后綴交替實現(xiàn)的,即后綴*s表示動詞完成式,后綴*表示動詞現(xiàn)時式。例見下:
《淮南子·覽冥訓》:“故不招指,不咄叱,過歸鴈于碣石?!备咦ⅲ哼^讀責過之過。
過:《廣韻》古禾切,經也。/古臥切,誤也,越也,責也,度也。
過,高注“讀‘責過’之過”,中古讀古臥切,上古音*kors,表示動詞完成式,義為“過越”;而中古音古禾切,上古音*kor一讀表示動詞現(xiàn)時式,義為“經過”,兩音語法意義分別清楚。此處高注表明其有明顯的語法概念區(qū)別。
經典中對“過”字兩義分別清楚,《釋文》為其作注87次,其中見紐去聲17次,見紐平聲49次,兼注21次。兼注原因在于各家對兩詞意義辨別不清,因為隨著上古漢語形態(tài)的消失,六朝人想要清楚分別兩音之間的差別確實不容易。但兩音這百分之七十多的井然分界,確實又說明它們之間存在區(qū)別。這一區(qū)別正是動詞既時式、動詞完成式之間的分別。具體例證詳劉芹《經典釋文“過”字音義辨析》一文〔28〕,此不贅論。
a.《淮南子·原道訓》:“施四海,一之解,際天地。”高注:解,達也。解,讀解故之解也。
b.《淮南子·修務訓》:“以身解于陽盱之河?!备咦ⅲ航?,讀解除之解。
解:《廣韻》佳買切,講也,說也,脫也,散也。/胡買切,曉也。/古隘切,除也。/胡懈切,曲解。
解,高注“讀‘解故’之解”對應中古音佳買切,上古音*kli,表示動詞的現(xiàn)時式(即現(xiàn)在時);“讀‘解除’之解”對應中古音古隘切,上古音*klis,表示動詞的完成式。兩讀音異義別,前者表示一種動作行為,后者則表示這種動作行為完成后的一種結果或狀態(tài),語法意義不同,其形態(tài)也相應發(fā)生變化。
文獻中“解”字以異讀區(qū)別動詞現(xiàn)時式、完成式的例子比比皆是?!抖Y記·曲禮上》:“解屨不敢當階?!薄?7〕“解”為動詞現(xiàn)時式,表示動作現(xiàn)時的狀態(tài)“正在解除”義?!肚f子·人間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薄夺屛摹罚骸敖?,徐古賣反,又佳買反,注同,向古懈反。”〔16〕根據文義,“解”作“已解除”義解,陸氏以徐古賣反為首音,亦取此義為先?!敖狻北硎尽耙呀獬绷x,強調動作完成,表示動詞完成式,語音與動詞現(xiàn)時式之“解”自當分別。
a.《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土》:“農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稼之疏而不適也。”高注:易,治也。易讀如“易綱”之易也。
b.《淮南子·俶真訓》:“莫窺形于生鐵,而窺于明鏡者,以覩其易也。”高注:易,讀河間易縣之易。
c.《淮南子·俶真訓》:“嗜欲連于物,聰明誘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高注:施,讀難易之易也。
易:《廣韻》以豉切,難易也,簡易也,又禮云:易墓非古也。易謂芟除草木。/羊益切,變易,又始也,改也,奪也,轉也。
易,高注“讀如‘易綱’之易”及“讀‘河間易縣’之易”。還有一例出現(xiàn)在“施”的注音字中,即“施,讀‘難易’之易也”?!昂娱g易縣”系一專名,此專名音讀為中古音羊益切,上古音*dig,被注音字“易”文義為“變易”,為動詞未完成體。“易綱”之易及“難易”之易中古當音以豉切,上古音*digs,表示動詞的一種完成體形式,與其由之轉變而來的未完成體形式即既事式的“易”相區(qū)別。高誘“易”字二音分別井然,語法概念清晰。
“易”之兩讀語法區(qū)別,文獻多見?!肚f子·駢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16〕此易為“變易”之易,中古入聲,上古音*dig。物變則易為而不變則難為,“易”通過附加后綴*s派生出“難易”之“易”?!肚f子·人間世》:“有而為之,其易邪?!薄夺屛摹罚骸耙祝贼?,后皆同。向、崔云:‘輕易也。’”〔16〕表示形容詞“容易”義,中古去聲,上古音*digs。
《呂氏春秋·開春論·審為》:“不能自勝而強不縱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备咦ⅲ褐刈x“復重”之重。
重:《廣韻》直容切,復也,迭也。/直隴切,多也,厚也,善也,慎也。/直用切,更為也。
重,據高誘音注中古當音直用切,上古音*rdoηs,表示動詞的完成式,其由之轉變而來的動詞既事式中古讀直容切,上古音*rdoη?!爸亍敝畠闪x分別,語音亦自分別?!爸亍比ヂ?,副詞。此副詞系為動詞動作完成后呈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故由動詞轉化而來的副詞歸為動詞完成體一類?!肚f子·讓王》:“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薄夺屛摹罚褐兀庇梅础?6〕?!秴问洗呵铩肺呐c此文相類,“重傷”之重高注“復重”之重,音與《釋文》同,語法意義表示動詞的完成體。
6.異讀表示詞性轉化
古人沒有名詞、動詞及虛詞這些語法術語,但在他們的語感中對詞性的辨認還是相當明確的?!督浀溽屛摹ば蜾洝吩疲骸胺蛸|有精麤,謂之好、惡(并如字);心有愛憎,稱為好、惡(上呼報反,下烏路反)。當體即云名譽(音預),論情則曰毀譽(音余)……如、而靡異,邪(不定之詞)、也(助句之詞)弗殊。莫辯復(扶又反,重也)、復(音服,反也),寧論過(古禾反,經過)、過(古臥反,超過)?!薄?9〕《經典釋文》用對這類字的異讀說明古人有語法詞性區(qū)分。
周祖謨把因詞性不同而變調者分為七類〔22〕。王力認為凡名詞和形容詞轉化為動詞,則動詞念去聲;凡動詞轉化為名詞,則名詞念去聲〔23〕。總之,轉化出來的一般都變?yōu)槿ヂ?。黃坤堯將陸德明《釋文》異讀分為五項,其中有區(qū)別詞性的異讀〔24〕。金理新在“聲母清濁交替”一章涉及語詞異讀跟詞性之間的關系,詳細討論了輔音清濁交替跟名詞、動詞之間詞性轉換的關系。他在“后綴s”一章中論述了上古漢語后綴s(中古去聲來源)具有名謂化、動轉化、動詞完成體及其它語法功能;在其它前綴、后綴章節(jié)多次涉及名謂化功能,即名詞實現(xiàn)向動詞轉化的語音形態(tài)變化〔15〕。沈建民提到《經典釋文》異讀反映的形態(tài)時,其中一條即詞性轉化〔1〕。
綜合各家觀點,去聲異讀具有轉化詞性的功能。對于去聲來自上古漢語s韻尾各家基本達成一致意見,而這正好說明*s后綴具有區(qū)別詞性的功能。
《淮南子·本經訓》:“有不行王道者,暴虐萬民,爭地侵壤,亂政犯禁,召之不至,令之不行……”高注:言不行上令者。行,讀行馬之行。
行:《廣韻》戶庚切,行步也。/下孟切,景跡。
行,據高誘音注中古當讀戶庚切,上古音*gla,表示動詞;轉化為名詞后,上古音*glas,中古讀下孟切。
《淮南子·時則訓》:“天子乃儺,以御秋氣。”高注:儺,讀躁難之難。
難:《廣韻》那干切,艱也,不易稱也。/奴案切,患也。
難:出現(xiàn)于高注“儺,讀‘躁難’之難”。“躁難”之難當讀中古奴案切,上古音*naans,表示名詞;其由動詞轉化而來,中古音那干切,上古音*naan(據潘悟云上古音體系)。高注說明高音中“難”字有兩讀,具有區(qū)別詞性的語法意義,故出注時特別指明“躁難”之難。
《淮南子·俶真訓》:“至伏羲氏,其昧昧芒芒然,吟得懷和,被施頗烈,而知乃始昧昧晽晽……”高注:被,讀光被四表之被也。
被:《廣韻》皮彼切,寢衣也。/平義切,被,服也,覆也。書曰光被四表。
被,據高誘音注中古當讀平義切,上古音*bals,表示動詞;轉化為名詞后,中古讀皮彼切,上古音*bal(據潘悟云上古音體系)。高注旨在說明文中為動詞“被”,表義“服也,覆也”。
正如王力所言,“凡動詞或形容詞轉化為名詞,則名詞念去聲”。金理新將上古漢語名詞變動詞的實現(xiàn)手段概括為輔音清濁交替、附加前綴、附加*s后綴,同時并存輔音清濁交替或附加前綴。
《淮南子·泛論訓》:“當此之時,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髪,以勞天下之民……”高注:勞,讀勞勑之勞。
勞:《廣韻》魯刀切,倦也,勤也,病也。/郎到切,勞慰。
勞,據高誘音注當讀中古郎到切,上古音*raaws,表示動詞;而中古魯刀切,上古音*raaw(據潘悟云上古音體系),表示名詞,兩者詞性的區(qū)別是通過附加*s后綴來實現(xiàn)的。高注指明文中“勞”義當為動詞義,表示“勞慰”,并通過音注反映了“勞”字的語法意義,可見高誘音注中無時不滲透著強烈的語法概念意識。
漁,中古韻書注音只有一讀,而高誘不厭其煩為其注音6次,且用有異讀之語詞“語”為其注音,指明它在文中讀音當為去聲,而《廣韻》僅收其平聲一讀。漁,《說文》解為“捕魚也”,動詞。探其源,本字當為“魚”。據孫玉文研究,“漁”字是由“魚”變調構詞產生的,在漢代讀為去聲〔30〕。他從六朝經師音注推斷至晚六朝后期“漁”已讀成平聲,至唐代“漁”只能讀平聲,注去聲只是“合韻”。《廣韻》不論捕魚的“漁”寫成什么,都遵從后代讀法,注成平聲??梢?,高誘音注無疑保留了古讀,其音注的目的當是為了區(qū)別語詞的語法意義,辨別詞性。
二、高誘音注異讀與形態(tài)的關系 潘悟云指出以下幾種語音交替現(xiàn)象反映了形態(tài)音變:(1)韻尾相同而主元音相近的韻母之間的交替,即清儒所說的旁轉。(2)主元音相同而韻尾部位相同的韻母之間的交替,即清儒所說的對轉。(3)同部位的塞音,包括清濁和送氣不送氣之間的交替。(4)流音之間的交替。(5)同部位鼻音之間的交替。(6)詞根加前綴音或加后綴音。(7)詞根聲母和元音之間加中綴。(8)長短元音之間的交替。(9)小舌塞音和舌根塞音之間的交替。(10)帶次要音節(jié)的詞和不帶次要音節(jié)的詞之間的交替〔31〕。從對高誘不多的音注異讀材料分析來看,有兩點結論可以得到肯定:
1.上古漢語無疑是存在形態(tài)變化的
從高誘音注異讀材料來看,我們可確定以下幾種語音現(xiàn)象與形態(tài)有關:(1)前綴*s與前綴*之間的交替。(2)前綴*s與無s前綴之間的交替。(3)后綴*s與后綴*之間的交替。(4)后綴*s與無s韻尾之間的交替。(5)去聲與其他三聲之間的交替。
高誘音注異讀主要涉及的構詞詞綴有前綴*s、前綴*、后綴*s、后綴*。通過前文分析,我們可將各類詞綴的構詞功能概括如下,即:
前綴*s是一個致使動詞前綴,具有致使功能。與之相對的是前綴*,是一個非致使動詞前綴,具有非致使功能。兩前綴常常通過語音交替實現(xiàn)語詞致使功能、非致使功能的語法意義轉換。
后綴*s語法功能較多,有表示非自主動詞、及物動詞、動詞完成式、施與指向功能及動轉化與名謂化功能。其中動轉化、名謂化功能并不沖突,對此金理新已有詳細論證〔15〕,茲不贅述。后綴*與后綴*s相對,具有表示非自主動詞、不及物動詞、動詞現(xiàn)時式功能。在這三類語法意義上,兩后綴有交替關系。
2.異讀與形態(tài)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
潘悟云認為,古代漢語隨著形態(tài)的消失,異讀大部分也消失了〔5〕。形態(tài)與異讀的關系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確實,高誘音注中的“漁”字在高誘時代當還有兩讀,可到了中古,從韻書中保存的資料看就沒有異讀了,這跟它區(qū)別語法意義的形態(tài)音變消失不無關系??梢?,語音的日趨簡化導致異讀無法存在,上古漢語的形態(tài)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也就隨之消失??梢哉f,語詞異讀與語法形態(tài)兩者之間存在著相生相滅的關系。
(感謝馮蒸教授、金理新教授的指導,感謝匿名審稿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文中錯漏部分概由作者自負。)
參考文獻:
〔1〕沈建民.《經典釋文》音切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7:193,197.
〔2〕王 力.古漢語非使動詞和使動詞的配對〔C〕∥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485.
〔3〕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M〕.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1962:80,77.
〔4〕包擬古.原始漢語與漢藏語〔M〕.潘悟云,馮 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5:33,33.
〔5〕潘悟云.諧聲現(xiàn)象的重新解釋〔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87,(4):59,59.
〔6〕梅祖麟.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363.
〔7〕舒志武.上古漢語s前綴功能探索〔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1988,(6):98-105.
〔8〕梅祖麟.上古漢語*s前綴的構詞功能〔C〕∥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23-51.
〔9〕鄭張尚芳.上古漢語的s頭〔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90,(4):10-19.
〔10〕潘悟云.上古漢語使動詞的屈折形式〔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91,(2):48-57.
〔11〕Pulleyblank,Edwin.Some New Hypotheses Connerning Word Families in Old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73,(1):111-125,111-125.
〔12〕William H.Baxter.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M〕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Berlin,1992:218-220,218.
〔13〕龔煌城. 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的詞頭問題〔J〕.語言暨語言學,2000,1(2):51-62.
〔14〕沙加爾.上古漢語詞根〔M〕.龔群虎,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3-88.
〔15〕金理新.上古漢語形態(tài)研究〔M〕.安徽:黃山書社,2006:288,371,360,321,17,293-320.
〔16〕郭慶藩.莊子集釋〔C〕∥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61:156,156,323,146,980.
〔17〕阮 元.十三經注疏(附??庇洠睲〕.北京:中華書局,1980:288,135,1865,2666,2495,2525,1240.
〔18〕金 鵬.藏語簡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34.
〔19〕馬慶株.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馬慶株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0-191.
〔20〕Maspero,H. Préfixes et dériveation en chinois archaque〔J〕.Mem. Soc. Ling.de Paris,1930,(23):313-327.
〔21〕Axel Schuessler. What Are Cognates and What Are Variants in Chinese Word Families?〔C〕∥何大安.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fā)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225-245.
〔22〕周祖謨.問學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6:101,93.
〔23〕王 力.漢語滋生詞的語法分析〔J〕.語言學論叢,1980,(6):6,3.
〔24〕黃坤堯.音義闡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3,16,23.
〔25〕梅祖麟.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J〕.中國語文,1980,(6):427-433,427-433.
〔26〕Stuart N.Wolfenden.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M〕.London:Royal Asiatic Society,1929:58.
〔27〕吳安其.漢藏語的使動和完成體前綴的殘存與同源的動詞詞根〔J〕.民族語文,1997,(6):21-32.
〔28〕劉 芹.《經典釋文》“過”字音義辨析〔M〕.語文學刊,2009,(5B):165-167.
〔29〕陸德明.經典釋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3.
〔30〕孫玉文.漢語變調構詞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98.
2、波濤澎湃:指聲勢、氣勢等浩大雄偉,例如:澎湃的革命浪潮席卷了全國。
3、波濤,江湖海中的大波浪,出自于《淮南子·人間訓》。
4、澎:拼音:péng pēng;注音:ㄆㄥˊ;簡體部首:氵;部外筆畫:12;總5、筆畫:15;繁體部首:水;五筆86&98;:IFKE;倉頡:EGTH;鄭碼:VBUP;四角號碼:32122;結構:左中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wèi)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wèi)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wèi)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洳簧普叨闹?(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92、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9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9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荀子·勸學)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yǎng)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100、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101、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兵法·軍爭)
102、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孫子兵法·九地)
10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10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
105、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子·論積貯疏)
10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間訓)
10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關鍵詞:說文解字 “句”聲字 亦聲字 聲符示源
一、“句”字釋義
《說文?句部》:“曲也,從口L聲。凡句之屬皆從句。”“L”上古音為見母幽部,“句”上古音為見母侯部,見母雙聲,韻部侯幽旁轉,古音相近?!墩f文解字句讀》:“古無章句,亦有語句,故從口也,語必委折,故得曲義,L繚亦曲,聲亦兼義,因之凡曲皆曰句?!盵1]《說文解字注》:“凡曲折之物,侈為倨,斂為句。”[2]“句” 即謙恭也,表人斂胸勾曲之情狀。“凡地名有句字者皆謂山川紆曲,如句容、句章……”“凡章句之句亦取稽留可鉤乙之意?!睆倪@三句話中可以看出“句”有“曲”意。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說:“句,從L口聲,當讀如今言鉤,俗作勾?!边@些“句”字亦作“勾”,讀若“勾”,取其“曲”之義。[3]
二、《說文》從“句”字編排情況
《說文解字》里含有“句”部件的字有:拘、笱、鉤、、g、、Y、佝、P、@、v、茍、、、鴝、朐、枸、、d、T(U)、、駒、狗、、煦、l、、m、、劬、?。ㄐ铮?。全部為一般意義上的形聲字,《說文》在對這些字標注讀音的時候,大多數按照“從某某聲”的方式標注,但是拘、笱、鉤和g是按照“從某某聲,某亦聲”來標注,作為形聲字的一種特殊形式――亦聲字來處理的。同時為同是“句”聲的“拘、笱、鉤”另立一“句”部。
以“據形系聯(lián)”為歸字原則的《說文》,沒有把所有含有“句”部的字分別歸入其所屬之部首,卻一反常規(guī)地單獨為“拘、笱、鉤”建立句部。這就引起后世學者的爭議。如馬敘倫明確地說:“句當入L部,此L之轉注字,口L旁紐雙聲,兼疊韻。拘入手部,笱入竹部,鉤入金部,句入L部,則句部可刪也?!盵4]認為許慎這是自亂其例。
《說文》里的拘、笱、鉤這三個字,許慎完全可以按照形聲字的慣例“從某某聲”來注音,那他為什么要單獨建立“句” 部并用亦聲字來標注這三個字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三個字。拘,止也。從句、從手,句亦聲。笱,曲竹捕魚笱也。從竹、從句,句亦聲。鉤,曲也。從金、從句,句亦聲。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三個字的共同特點即“句”不但表音而且表意。雖然“手”、“竹”、“金”表示與字義有關的行為或字義的類屬,但聲符“句”的“曲”義才是這三個字的中心意義。正如段氏所言“按句之屬三字皆會意兼形聲。不入手竹金部者,三字皆重句,故入句部?!边@是其一。其二,拘、笱、鉤這三個字都和“曲”的意思有關系,聲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同源。都是在“句”上加形符“手”、“竹”、“金”得來的。拘,舉朱切。笱,古厚切。鉤,古@切。這三者中古音相同或相近,意義都與“曲”有關,是同源字。所以許慎為其另立句部,充分體現(xiàn)了許慎已認識到形聲字中聲符具有示源功能。但是許慎沒有把同是亦聲字的g(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g其頸。從隹、從句,句亦聲。)歸入句部,的確有失妥當。
亦聲字在形聲字里雖然不多,但卻是我們分析文字時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亦聲字彌補“六書”說的一個不足,有的形聲字偏旁既表義又表音。如果單純地按照六書分析,那么這類字無論歸入會意或歸入形聲,都無法準確地反映聲旁表音又表意的雙重作用,而亦聲字的出現(xiàn)正使這類字有了歸宿。如蔣善國先生所早已指出的:“亦聲字是漢字由象形文字演進到標音文字的一種過渡形式……它是純形聲字的先鋒?!盵5]從漢字演化的角度看,亦聲字是漢字演進史中一個重要的階段。
三、《說文》從“句”字分析
(一)“圓曲義”
拘 《說文》:“止也。從句、從手,句亦聲?!薄稘h書?司馬遷傳》:“使人拘而多畏?!鳖亷煿旁唬骸熬?,曲礙也?!薄盾髯?宥坐》:“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弊ⅲ骸熬凶x為鉤,曲也?!?/p>
笱 《說文》:“曲竹捕魚笱也。從竹、從句,句亦聲?!薄对?鄴風?谷風》:“勿逝我梁,勿發(fā)我笱?!薄睹珎鳌罚骸绑?,所以捕魚也?!敝祆渥ⅲ骸捌?,以竹為器,而承梁之空以取魚者?!?/p>
鉤 《說文》:“曲也。從金、從句,句亦聲。”玉篇:“鉤,曲也,所以鉤懸物也。”周禮春官巾車:“金路鉤。注:“故書鉤為拘?!?/p>
《說文》:“羽曲也。從羽、句聲?!薄稜栄?釋獸》:“馬前足皆白,暇;后足皆白,?!薄稜栄拧纷鳛轳R名的“”無疑是借來表聲音的假借字。
g 《說文》:“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g其頸。從隹、從句,句亦聲?!薄妒酚浘矶恕罚骸暗嵌Χ鷊,武丁懼。”《七修類稿?卷三?天地類》:“雉g,雉,文明之禽,陽鳥也;g,雌雄之同鳴也,感于陽而后有聲?!?/p>
《說文》:“鐮也。從刀、句聲?!薄斗窖?卷五》:“刈,自關而西,或謂之鉤,或謂之鐮,或謂之鍥?!辩牭斗菑澢鷦t不能成其功。
Y 《說文》:“曲脊也。從疒、句聲?!卑瘩劚?。成疏:“Y僂,老人曲腰之貌?!?/p>
佝 《說文》:“務也。從人、句聲?!薄睹魇肪矶啪拧罚骸坝揽等烁辜?,佝僂行?!薄肚f子?達生》:“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p>
P 《說文》:“r繩P也。從糸、句聲?!薄秲x禮?士冠禮》iPX純。注:“P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p>
@ 《說文》:“軛下曲者。從車、句聲?!薄夺屆罚骸般^車以行為陣,鉤股曲直有正,夏所制也?!?/p>
《說文》:“天寒足也。從足、句聲。”《玉篇》:“寒凍手足不伸也?!闭?,句曲不伸之意。
朐 《說文》:“脯也。從肉、句聲?!倍斡癫迷唬骸巴赐б?。何休注《公羊》曰:‘曲曰胸,申曰艇?!赝В鸵煌鲅灾?,非謂艇有曲直二種也。”
U 《說文》:“老人面凍黎若垢。從老省、句聲。”《釋名》:“T,垢也。皮色驪悴,恒如有垢者也?;蛟缓鶷?!?/p>
《說文》:“斫也。從斤、句聲。”《爾雅?釋器》崳街定。注:“鋤屬”。
枸 《說文》:“木也,可為醬,出蜀。從木、句聲?!薄都?疾韻》:“構,木曲枝構,或省?!薄对?小雅》南山有枸。
(二)從“句”得聲有小義
駒 《說文》:“馬二歲曰駒,三歲曰。從馬、句聲。”注:“六尺以上馬,五尺以上駒。”《爾雅?釋獸》輛裕驂。注:“輛裕小馬,別名馬驂。”
狗 《說文》:“孔子曰:狗,叩也。叩氣吠以守。從犬、句聲?!薄稜栄?釋畜》未成毫,狗。注:“狗子未生毛者?!?/p>
《說文》:“精鼠也。從鼠、句聲。”漢書東方朔傳如淳注曰:“,小鼠也。音精劬。據爾雅釋文,字林有字?!?/p>
(三)從“句”聲,借來表音
v 《說文》:“石之次玉者。從玉、句聲。讀若茍?!薄端问肪硪灰痪?志第七二》:“建炎四年,南平王薨,差廣南西路轉運副使尹東v充吊祭使,賜絹布各五百匹,羊、酒、寓錢、寓彩、寓金銀等?!?/p>
茍 《說文》:“艸也。從艸、句聲?!薄栋倩ㄉ取罚骸捌埛侵佑鐾模d子),幾見扇迎桃葉(桃花)。”
《說文》:“吹也。一曰:笑意。從欠、句聲?!薄吨芏Y?地官?司關》:“凡四方賓客關,則為之告?!?/p>
鴝 《說文》:“鴝鵒也。從鳥、句聲?!薄墩滞ā罚骸坝置烁??!薄队拿麂洝吩疲骸拔逶挛迦?,翦其舌端使圓,令學語,能人言?!?/p>
《說文》:“地名。從邑、句聲。”
d 《說文》:“日出溫也。從日、句聲。北地有d衍縣?!薄队衿罚骸芭?。同煦?!薄痘茨献?原道訓》:“d嫗覆育。”
《說文》:“吹也。一曰:笑意。從欠、句聲。況于切?!薄独m(xù)資治通鑒?卷第三十一》:“與吏卒語,惟恐傷人,人皆喜之?!?/p>
煦 《說文》:“A也。一曰:赤p。一曰:溫潤也。從火、d聲。香句切。”《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韶光煦然潤氣蒸兵?!?/p>
l 《說文》:“健也。一曰:匠也。從立、句聲。讀若齲。《淮南子卷十八?人間訓》;“其始成,l然善也,而后果敗?!?/p>
《說文》:“嫗也。從女、句聲。況羽切。”《說文解字注》:“然則亦母也。師古曰。呂后名雉。字娥。”《漢書?外戚恩澤侯表》:“扶柳侯呂平,以皇太后姊長子侯?!?/p>
m 《說文》:“北方肓m犬,食人。從蟲、句聲?!薄渡叹龝?農戰(zhàn)第三》:“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此其為螟m亦大矣。”
《說文》:“ 屬,頭有兩角,出遼東。從黽、句聲?!薄都崱罚骸?,水蟲名。似龜,皮有文?!?/p>
劬 《說文》:“勞也。從力、句聲?!薄队衿罚骸佰緞?,病也?!薄对?小雅》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秱鳌罚骸安】嘁病!薄逗鬂h書卷八四?列傳第七四》:“夙夜劬心,勤不告勞,而今而后,乃知免耳?!?/p>
(酗)《說文》:“醉k也。從酉、句聲。”《前漢?趙充國傳》:“數醉羌人?!?/p>
注釋
①王筠.說文解字句讀[M].北京:中華書局,1984(141)
②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56)
②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M].北京:中華書局,1984:263.
③ 馬敘倫,著.說文解字六書疏證(第5-6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4:16.
④ 蔣善國,著.漢字的組成和性質[M].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