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賓語從句練習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英語語法;文本;習題;應用
詞匯、語法與修辭是構成語言材料的三大基本要素,而語法是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語言表達的保障??梢?,語法的掌握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實施,一線英語教師要改變以往簡單灌輸式的語法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應用中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進而,在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法學習質量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語法課堂找到學習的樂趣。
一、在文本中學習語法知識
所謂的在文本中學習語法知識是指讓學生從文本的上下文分析中理解知識點的用法,這樣的學習效果要比簡單的知識點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自主分析中掌握基本的語法,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對學生語法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進而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時,為了提高學生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也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更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點語法是什么,即:Grasp the usage of defining attributive clause掌握定語從句的用法,之后,我組織學生學習定語從句的結構,明確定語從句的 關聯(lián)詞,如:關系代詞:that,which,who,whom,whose,as等,關系副詞有:where,when,why等。接著,進入文本閱讀,并將文本中的相關句子進行分析,觀察應用的特點,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定語從句的應用情況,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二、在習題中學習語法知識
習題練習是指專項練習題,引導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進行分析和對比,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二來能夠加深學生印象,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語法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選擇經典的、具有代表性的相關練習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解答,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語法學習質量也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虛擬語氣的教學為例,我組織學生對下面的相關練習題進行了思考和解答,如:
(1)The suggestion that the mayor _____ the prizes was accept-ed by everyone.
A.would present B.ought to present C.present D.presents
(2)It is highly desirable that a new president _____ for this college.
A.appointed B.is appointed
C.be appointed D.has been appointed
…
組織學生對這些練習題進行對比思考,自主分析每道題目之間的考查點,如:(1)中考查的是suggestion在表示建議時需要用虛擬語氣,后面的句子用should+動詞原形,等等,這樣在練習題的解答和思考中分析相關語法的應用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高考效率的提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應用中鞏固語法知識
一直以來,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之后,最大的目的就是解答一些選擇題和完形填空,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在教學時,我們要組織學生自主地運用相關的語法進行語言表達,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造句,如:由what, whether (if) 引導的賓語從句時,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造句,比如:Let me decide whether or not I want to use them. 等等。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造句和表達,進而,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表達能力的鍛煉做出貢獻。
總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要重視語法教學,要組織多種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法應用能力,進而,在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情境教學;定語從句;語法教學
一、情境教學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必要性
在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滿堂灌的方式,把復雜的語法規(guī)則孤立地呈現(xiàn)給學生,輔之以練習題,進行機械的操練。這種教學方式過于呆板,知識的傳授與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只能靠死記語法條文來遣詞造句,導致語法的學習成為一種負擔,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改變過分強調語法知識的講解的狀況,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領悟語法知識,要求學生在“做中學”。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高中英語教師應堅持“優(yōu)化而不淡化語法教學”的原則,采用“歸納為主,演繹為輔”的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情境,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設計后包含到情境中,拉近知識與學生已有經驗間的距離,通過實踐活動,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其真實的交際打下基礎,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二、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的一個教學案例
人教版必修1以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設在Unit4 Earthquake中。下面以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為例,探析情境教學法在定語從句教學中的應用。
1.課堂導入
利用圖片、影像導入課堂。哈利波特是學生熟悉的影片,呈現(xiàn)幾幅圖片讓學生指出哪個是哈利波特,引導學生對哈利波特進行描述。給出下面兩個句子,讓學生辨別哪種表達方式更高級。通過觀察,學生可發(fā)現(xiàn)下面的句子是由上面兩個簡單句通過連接詞組合而成的,從而引出定語從句的概念。
The boy is Harry Porter. He is wearing glasses.
The boy who is wearing glasses is Harry Porter.
2.猜測游戲
――He is a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
――He is a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 who is very tall and young.
――He is a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 who plays in NBA.
――He is a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 who was born in Oct.27th,1987.
給出以上句子,讓學生猜測所描述的人是誰。學生大多數(shù)能很快猜出是易建聯(lián),接下來引導學生歸納什么是定語,什么是定語從句,清楚定語及定語從句的位置,進而歸納出被修飾的名詞或代詞被稱為先行詞,引導定從的連接詞是關系詞。教師列出關系詞分為關系代詞who,whom,which,that,whose和關系副詞when,where,why。
3.關系代詞的選擇及其在句子中所充當?shù)某煞?/p>
關系代詞的選擇是接下來的重點。同樣讓學生在情境中觀察并自我歸納總結。教師示范“I am a teacher. I am a little strict.”讓學生把上面兩個句子合并成句子,得到“I am a teacher who is a little strict.”讓學生歸納who指代人,在從句中作主語。以此類推,教師提問引導學生繼續(xù)造句,合并句子可得出結論:who指代人,可作主語和賓語;whom也指代人,只作賓語;which指代物,既可作主語也可作賓語;that既可指代人也可指代物,可作主語和賓語;它們作賓語都可以省略。
關系代詞whose是難點,教學重點之后進行難點突破。教師示范“I have a good friend. Her name is Ruby./ The name of my friend is Ruby”合并為“I have a good friend whose name is Ruby.”教師呈現(xiàn)“I have a book. The cover of the book is missing./ Its cover is missing.”引導學生合并為“I have a book whose cover is missing.”學生歸納出whose既可指代人也可指代物,在從句中作定語??偨Y出whose+n=the+n+of which/whom=of which/whom+the+n。
4.用定語從句描述圖片中的人
教師選取本校校長的圖片呈現(xiàn)在PPT中,給出主句“The man is our headmaster.”并給出身高、學歷等背景信息,引導學生添加定語從句來描述校長。如The man who is wearing glasses is our headmaster. The man whose name is Zhang Huiyao is our headmaster.接下來是小組活動。教師給每個小組發(fā)一張卡片,讓學生分組練習運用定語從句描述卡片上的人,并請學生代表上講臺描述,讓其他學生猜測描述的是誰。因為卡片上都是學生喜愛的明星,學生很樂于參與游戲,也能猜出所描述的人。
三、結語
在語法課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使得語法課不再枯燥,而變得生動起來。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思考、討論、合作和交流,在實踐中學習語法,把語法用于實踐交流中,使得語言運用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并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參考文獻:
一、 詞匯篇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類的思維活動是借助詞匯進行的,人類的思想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成句子來實現(xiàn)的。沒有詞匯,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見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初中畢業(yè)生要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龐雜的詞匯群,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所以教師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熟悉,認知,掌握并學會運用這些詞匯。
首先,建立完善的音,形,義結合的體系。英語音標的熟練應用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音到形的過渡。教師應督促學生自己使用字典,鼓勵學生經常使用字典。通過使用字典,不斷地熟悉詞匯的音和形,反復促成二者的結合。對于比較形象的詞匯,學生一般掌握得比較好,而對于一些不能建立直觀形象的詞匯,學生掌握起來就會遇到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廣泛的例句及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詞匯。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來講解動詞,用表演的形式具體化每個單詞,寓教于樂。當然,教師應該及時督促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和背誦,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只有日復一日地刻苦練習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然后,注重聽與說的配合。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運用。所以英語學習更加不是閉門造車之功。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做到聽說自如,教師應從小處著眼,從基礎聽力訓練學生,從初中生一入學開始就規(guī)范其英語發(fā)音的語音語調,讓學生堅持每天晨讀晨聽的良好學習習慣。一定切記要先聽,再跟讀,最后自己朗讀或者背誦。模仿原聲原音非常重要,這樣可以摒棄不標準的中國式英語發(fā)音,為學生在非英語國家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的語言環(huán)境。可以通過各種模仿原音的比賽或者給原聲電影,動畫片配音等活動來提高學生對正確語音語調的重視,從而促進其學習的進程。
二、 語法篇
語法是搭建初中英語知識體系中的中堅力量,也是學生們?yōu)橹^疼的難題之一。梳理清初中語法體系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詞類。此處的詞類不同于上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所講的,上一環(huán)節(jié)注重的是詞匯的記憶,這一部分我們探討的是詞匯的分類及功用。詞類可以分為名詞,動詞,冠詞,代詞,介詞,形容詞,副詞等等。其中名詞又可從種類,數(shù),格等幾方面講解。
在講解詞類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消化這些知識,下面以名詞的講解為例。
知識點:表示課程名稱的名詞
詞匯:表示星期幾的詞匯:Monday to Sunday
課程名稱詞匯:Chinese English PE math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history computer science art music
教學活動:設計課程表
活動要求:1. 請學生按照下表做課程表一份
2. 詞匯語言訓練:根據(jù)自己所做的課程表與同伴進行對話,談論一周的課程;也可以自己講述這份課程表、
對話例:A: 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have? What are they?
B: Seven.They are English, Chinese, math, ......
A: Which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 Why?
B: I like... because...
陳述例:Hi, everybody. I would like to talk something about my schedule. On Monday I have 6 classes. They are .....
時態(tài)。初中階段,學生應掌握八種基本時態(tài),即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現(xiàn)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現(xiàn)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每一種時態(tài)都有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等各種形式。時態(tài)的掌握關鍵在于明晰公式結構及熟悉動詞的各種變化,配合典型例句及相關練習,可以讓學生用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來輕松掌握英語時態(tài)的靈活運用。
同時,必要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以現(xiàn)在進行時的教學為例。知識點:現(xiàn)在進行時
詞匯:表示具體動作或活動的詞匯
教學活動:你做我猜
活動要求: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總結表示具體動作或活動的詞匯,記錄下來,注意分類記錄。
2. 提交詞匯單,由記錄員統(tǒng)一整理如下
3. 教師收集所有的信息放入一個盒子,點某名同學抽取,然后按照上面的信息表演出來,請其他同學猜,然后做出完成句子。猜對的同學可為其學習小組賺得積分。
句型。在句型中包括各種從句及倒裝句。這兩種是比較復雜的句型,許多學生都容易混淆。掌握句型的關鍵是要明確英語中的基本句型的構成。也就是要搞清楚5種基本句型。
1. 主語+不及物動詞It doesn’t matter.
2. 主語+系動詞+主語補足語She felt upset.
3. 主語+及物動詞+賓語 We are learning English.
4. 主語+及物動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He gave me a book.
5. 主語+及物動詞+賓語+賓語補足語He made his little brother crying.
復雜句型是在這些基本句型的基礎上進行變化的。以主語從句為例。
在復合句中做主語的從句叫做主語從句,它的位置與陳述句基本結構中的主語相同。引導主語從句的關聯(lián)詞有:連詞:that, whether;連接代詞: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連接副詞:when, where, why, how;
特殊動詞。這里的特殊動詞是指情態(tài)動詞及非謂語動詞。這兩種動詞不同于一般動詞,用法較為復雜,所以在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體系中應被單獨提出講解。其中情態(tài)動詞比較容易混亂,由于詞義相近,學生難于區(qū)分,常會造成使用上的混淆。教師在講解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建議多采用練習出真知的方法,也就是多做選擇判斷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各個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規(guī)律。從而幫助學生總結情態(tài)動詞的幾個易混點,重點提煉,各個擊破。例如may be 與maybe的區(qū)別。
maybe may為情態(tài)動詞,be為動詞原形 句中,作謂語
maybe 副詞,大概、也許,相當于perhaps 句首,作狀語
例如:He may be wrong, but I’m not sure.也許他錯了,但我也不確定。
虛擬語氣。
初中時期學習的虛擬語氣是基礎版,學好基礎版才能在高中階段更好地進一步學習這個語法知識。
虛擬語氣是一種動詞形式,表示說話人的一種愿望,假設,懷疑,猜測, 建議等含義,虛擬語氣所表示的含義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虛擬語氣的用法如下:
(1) 表示祝愿,命令。 May you be happy./
You go out! 你出去!
(2) 虛擬語氣用在賓語從句中。動詞 wish, suggest, order, insist, propose,等詞后面的賓語從句表示的是一種虛擬語氣, 賓語從句中的動詞動作表示的只是一種愿望,要求。 I wish she would be on my side. 我希望她能站在我一邊。
(3) 虛擬語氣最多地用在表示條件的狀語從句和表示結果的主句中。在表示與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時,動詞有三種時態(tài)形式,即現(xiàn)在,過去和將來
英語學習習慣培養(yǎng)篇
三、 英語學習習慣培養(yǎng)篇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教會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教學他們學習的方法更加有用。教師應該著眼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心智正處于逐漸成熟的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更應該注意多引導多指點。
1. 督促學生平時多朗讀多背誦,擴大詞匯面,提高語感。教師應該摒棄死記硬背的方法,而是選取由表及里的理解記憶方法,透過理解的層面,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語語言的內涵和文章的氣勢,領會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
2. 重視語音語調的糾正,鼓勵學生多聽多看純正英語素材,如電影,錄音等。
3. 規(guī)范化教師范讀。教師自身的范讀也很重要,我們應該以一種語言標準范讀,不可以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混讀,造成學生的朗讀誤區(qū)。
一、 建立英語錯題集的必要性
在平時的作業(yè)和考試中,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錯誤。有些學生可能是單詞不過關,有些可能是短語或固定搭配記憶不清,還有些是某個語法現(xiàn)象完全沒有掌握。雖然不同的學生所犯的錯誤不盡相同,然而通過認真仔細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有些錯誤是大多數(shù)甚至全部學生的共性。對于教師來講,這些易考點易錯點就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教師做到了對易考點易錯點進行反復經常的強調,那么錯誤復現(xiàn)率就會大大降低。正是基于這一點,作為英語教師非常有必要建立教師教學錯題集。
二、 教師如何做錯題集
學生在做錯題集時往往是針對練習題和考試中的錯題一一將其收入自己的錯題集中。這樣的錯題集往往是整理較為及時,但錯題集的有序性不足。與此不同,教師在建立錯題集時強調實用性與有序性兩個基本原則。那么在整理錯題集時怎樣做到這兩大原則呢?我將從下面兩點來說明:
(一)與高考緊密結合,不忘學生實際
高考??际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教學大綱的要求,對這一部分知識加以強調。同時也要結合學生在平時的練習及考試來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是否掌握。如果學生對于某部分知識掌握的不好甚至是根本沒有掌握,那么教師就應該把這一知識點的錯題收集起來。在教學過程中就應對這些易考點和易錯點加以強調和加以練習。例如:
1.——What should I wear to attend his wedding party?
——Dress ____ you like.
A.what B.however C.whatever D.how
解析:B。dress sb./oneself,dress不能接sth.作賓語,在本題中dress作不及物動詞。however you like 在句中作方式狀語。
2. The young lady prefers dressing up for a party to ____ by others.
A.be noticed
B.being noticed
C.having been noticed D.have been noticed
解析:A。to be noticed 是不定式短語作目的狀語,而不能理解成prefer doing sth. to doing sth.這個句型結構。
3. ____ the help of experienced career instructors, this type of job-hunting training ____ to be very efficient.
A.By; has proved
B.With; has proved
C.Under; is proving
D.With; is proved
解析:B。本題主要考查固定搭配的識記及動詞的語態(tài)。根據(jù)help的搭配要求,介詞須用with,從而排除選項A、C;動詞prove表示事物的性質時,為不及物動詞,不用被動形式,于是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4. —— You can’t imagine ____ fantastic fun web chatting is.
—— Really? But it may cause a lot of trouble sometimes.
A.what B.how C.why D.so
解析:A。本題是在賓語從句中融入了一個感嘆句:what fun! fun 是一個名詞,不是形容詞,很多同學會誤選為how。
5. Time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____.
A. learning English well
B. having learned English well
C .to learn English well
D. learned English well
解析:C。time 是作make full use of短語中介詞of的賓語,to learn English well是不定式短語在句中作目的狀語。很多同學會誤選為A,因為考慮到of介詞后應該用動詞doing的形式。
(二)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作到條理清楚
學生在整理錯題集時可能更強調整理的及時性,而教師在整理錯題集時應更強調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作到條理清楚。我們都知道英語的語言知識分為名詞、冠詞、形容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動詞及動詞詞組、非謂語動詞、動詞時態(tài)語態(tài)、情態(tài)動詞、虛擬語氣、主謂一致、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特殊句式以及情景交際等部分。教師在整理重難點知識的時候應該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以便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易錯的地方進行強調和反復進行練習。這樣的話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就容易掌握一些。下面我對定語從句中易錯題舉例進行說明:
1. Examination compositions, together with most business letters and government reports, are the main situations ____ formal language is used.
A.in which
B.on which C.of which D.for which
解析:A??疾槎ㄕZ從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先行詞為situation應用介詞in:in the situation
2. That is the only way we can imagine _____the overuse of water in students’ bathrooms.
A. reducing
B. to reduce
C. reduced
D. reduce
解析:B。we can imagine在句中作定語,修飾the only way。做某事的方法是the way to do something, 在本句中to reduce是作后置定語修飾the way。這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在學生浴室減少過度用水的唯一方法。
3. You can’t imagine how much difficulty we have _____the work.
A. to finish
B .in finishing
C. finished
D finish
解析:B。have difficulty(in)doing something 是固定句型,容易誤選為A 不定式作目的狀語。
4. The number 9.11 is a special number, ____, I think, that will be remembered by the Americans forever.
A.what B.it C.which D.one
解析:D 。one作number的同位語,that will be remembered by the Americans forever是定語從句修飾先行詞one,I think在句中作插入語用。
上面2至4題雖然沒有直接考定語從句,但是句中都有定語從句,當把定語從句和其它知識點結合在一起考查的時候這些題就更容易出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這個部分進行強調,平時讓學生多練多做,弄清楚為什么。
三、如何利用錯題集
一、按照語法,以下情況時,不定式應取被動形式
1.不定式定語與它所修飾的名詞性結構成動賓關系。例如:
(1)Are you going to the ball to be held
on New Year’s Eve?
(2)Give me the books to be distributed
among the students.
(3)The problem to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meet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2.為了表達需要,強調不定式動作的執(zhí)行者時,須用被動式,常用by結構引導。
例如:
(4)2008 Olympic Games is the first great Olympic Games to be held by Chinese.
2008年奧運會是中國人首次舉辦的奧運盛會。
但在實際情形中,即使存在上述動賓關系,有很多句子卻用的是主動形式。例如:
(5)Give me some books to read.(試與
(2)比較)
(6)He found it hard to understand.
在學生的造句和改錯練習中,這一點常常造成很大的迷惘,成為一個難點。和許多其他的難點一樣,究其原因,應當追究到脫離語法規(guī)則的語言習慣。在這里,簡言之,就是“以主動代被動”的習慣。事實上,這種習慣并不僅見于不定式定語。試比較:
(7)She is always dressed well.
(8)She always dressed well.
其實,又何止英語如此,漢語中也有類似現(xiàn)象。試比較:
(9)昨天那一場他打敗了。
(10)昨天那一場他被打敗了。
在上例中兩個句子等效,而人們偏愛采用(9)那種以主動代被動的句子,因為它更加簡練。
這里我們悟出一個道理:之所以用主動代替被動,是因為在自然語言中,主動語態(tài)總是比被動語態(tài)來得簡練。有時還因此附帶產生明確有力的修辭效果。
當然,只用“習慣”來向學生解釋何以會在不定式定語中出現(xiàn)這種語態(tài)上的“混亂”,他們是不滿意的;何況這種代替又
不是普遍絕對的。他們希望得到的是一些“規(guī)律”。
二、如果說有些“規(guī)律”的話,那么根
據(jù)經驗,在以下情況時,不定式應取主動
形式
1.不定式所修飾的名詞和不定式中的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邏輯上的主謂關系(此時,該不定式短語可轉化為一個定語從句)。例如:
(11)Bolt was the first athlete to get to
the finishing line(=...athlete who got to the finishing line).
Bolt是第一個到達終點的選手。
(12)We need someone to help to repair the computer(=...someone who will help to repair the computer).
我們需要一個能幫助我們修電腦的人。
(13)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bear hardships(=...the first who will bear hardships),the last to enjoy comforts(=the last who will enjoy comforts).
他總是一個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人。
2.不定式與它修飾的名詞是邏輯上的動賓關系,且主語是不定式中的動詞所表示動作的邏輯主語或在句中能找到其邏輯主語。例如:
(14)He has a lot of work to do today.
今天他有大量的活要干。
(15)Do you have anything more to say?
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16)Our teacher arranged us six exercises to do at home.
老師給我們安排了六道練習題在家里做。(us是to do的邏輯主語)
(17)Father always bought his son some
toys to play with after his business.
父親每次出差回來都給他的兒子買玩具玩兒。(son是to play with的邏輯主語)
3.有些句子中,盡管行文上沒有不定式的邏輯主語,但是從句意角度可以體會出不定式中隱含著“for sb.to do”結構。此時,不定式應該用主動式。例如:
(18)There is nothing(for us) to worry
about.沒有什么可值得擔憂的。
(19)That will be the only thing(for us)
to do now.
這恐怕是目前(我們)唯一可行的辦法。
(20)It is a good opportunity(for us /them)to learn from the farmers.
這可是一個向農民學習的大好機會。
4.用來修飾there be句型中主語的被動不定式,常改取主動形式。例如:
(21)There is nothing to do now.
(22)There will be three rooms to clean.
(23)There is no time to lose。
5.接在easy, hard, difficult, too, best, only等若干表示形式或程度的形容詞、副詞后的不定式通常取主動形式。例如:
(24)The book is easy to read.
(25)What did he think was the best way to get arrested?
(26)Without anything to do,he turned
off the lights and went to bed.
已無事可做,所以他關燈睡覺了。
6.在“with/without+賓語+賓語補足語”結構中,若賓語補足語是不定式(作定語),不定式所表示的動作將要發(fā)生,且句子的主語是該動作邏輯上的執(zhí)行者,此時不定式須用主動式。例如:
(27)With a lot of difficult problems ___,the newly-elected president is having a hard time.(2002上海高考)()
A.settled B.settling
C.to settle D.being settled
應當說明的是,這些“規(guī)則”都不是很硬的,就是說,都有許多“例外”:
例如:
(28)That will be the work to do.
(29)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o be done.
例(28)中沒有出現(xiàn)邏輯主語,而仍采用了主動不定式;例(29)屬于there be,它的主語的定語卻是被動式的。
請注意:例(29)那樣的用法絕非“不合規(guī)則”。應當記?。罕緛戆凑照Z法規(guī)則,這里本來就應當用被動式。恰好相反,上面列舉的那些“規(guī)則”本身,才是越出一般語法通例的例外現(xiàn)象。
還應當說明,很多場合下,使用主動式和被動式都是合乎習慣的,例如:
(30)It is an easy question to answer.
(31)It is an easy question to be answered.
又如,例(28)說成
(32)That will be the work to be done.
當然也是可以的。
大抵說來,在偏于口語風格的句子中,特別是在被動意義十分明確,不會引起任何混淆的情況下,用主動代被動的情形比較常見,取其表達簡潔明了的優(yōu)點,而在書面語體,或者比較遠離日常的陳述中較傾向于取被動形式,顯得莊嚴準確。例如:
(33)Now let us have a check of the
engine to be tested.
(34)The machines to be repaired this
morning should be prepared carefully.
順便提一下,英語中有許多主動與被動的用法,完全取決于各個動詞本身的習慣,而不能用簡單的語法或邏輯意義來推斷。例如:
(35)The wood saws easily.
(36)The book sells well.
(37)This pair of shoes wears long and
washes easily.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