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冰心散文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近幾年,張培合接連出版了《慧思集》《靜思集》《微思集》等著作。另外,張培合的新著《廣思集》也即將出版。其四部著作的面世,極大地豐富了張培合的思想理論體系,使之名副其實地成為“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張培合作品引熱議
在張培合作品《微思集》研討會上,名流云集。周明、紅孩、李炳銀、何西來等著名陜籍作家、評論家專程從北京趕來,蔣惠莉、賈平凹、雷濤、李星、馮積岐、孟西安、李勇、吳克敬、雷珍民等文藝界知名人士,以及來自張培合家鄉(xiāng)甘肅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會上,與會專家高度評價了張培合的創(chuàng)作成就,認為他的散文作品以生活哲學和社會現象為主題,詮釋了人文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現象、企業(yè)管理、人生哲理等多個方面,用傳統(tǒng)文化解讀當代社會現象,用質樸文字傳遞人生真諦。
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周明評價張培合的3部著作《慧思集》《靜思集》《微思集》文風質樸自然,直至心靈,時而像一個故友在坦陳心跡,時而像一個哲人在談古論今,時而像一個浪漫詩人在低吟淺唱、時而像一個思想者在痛斥時弊……張培合的文字帶給讀者愉悅、啟迪和思想的沖擊。
“從培合的三思集中,我聯(lián)想到法國雕塑家羅丹著名的雕塑《思想者》,一個中年男子坐在那里,一只攥緊的拳頭,支著下頜做深邃的深思。在我看來《慧思集》是多想出智慧的意思,即是思想家主體的一種品格,一種素養(yǎng),也是思考的結果和目的。《靜思集》則是思索的一種方式和狀態(tài)?!敝膶W評論家何西來在《傳統(tǒng)與現代的對比》的發(fā)言中如此說。
陜西省政協(xié)常委、文教委主任雷濤說,張培合近年來的散文作品以古都長安為中心,提出了種種文化的叩問,將人文情懷升華,將文化思考上升。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炳銀則對張培合奉行“修齊治平”胸懷天下的精神高度稱贊,他認為張培合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其核心思想。
而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紅孩作為冰心散文獎的負責人之一,認為張培合的作品給他很多想象,他的隨筆確定性很強,它接地氣,是真正的生活哲學。他的《微思集》榮獲第六屆冰心散文獎堪稱實至名歸。
另外,來自張培合老家甘肅省寧縣政協(xié)主席劉政則說:“從散文狹義的觀念來說,培合這個散文是靠邊的,但是從陜西大散文的觀念,按照現代散文的觀念,培合的散文則是很好的散文,前面有人評價說是語錄體散文,有些老師評價是企業(yè)文化性質的散文,有些說是演講性質的散文,這個用傳統(tǒng)的觀念來定,可能不屬于傳統(tǒng)散文,但是以現在觀念來看,有突破、有思考、有社會價值,有教育意義,有美感,我認為就是很好的散文?!?/p>
人民日報社駐陜西記者站原站長孟西安評價張培合有理想、有夢想,是“商界大儒、文學大家、人生大將”。
而著名作家馮積岐則認為與其說張培合是獨立文化學者,不如說他是一個思想者:“他的思考深邃、博大;有力度,有氣魄。他的思考純粹而有力量。”
語錄體散文《微思集》
評論家劉寧在研討會中首次提出張培合作品《微思集》的最大特點是語錄體散文,是直接用一種日常白話的口語寫作而形成了一種文體形式,充滿了對日常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由于是采用了這種語錄體,在我看來這種文體簡約凝練,意在言外。
對此,賈平凹給予肯定:“劉寧講的好,她里面談到語錄體散文,這個在別的會上還沒有人說過這個話,把培合的特點也抓的很準,這個觀念我覺得也是極有意義的一件事情?!?/p>
冰心散文獎是與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類)、魯迅文學獎(中、短篇小說)并列的我國文學界散文類最高獎項。賈平凹、吳克敬、陳長吟等陜西作家曾先后獲此殊榮。該獎是根據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作家冰心先生生前遺愿并捐資,于2000年設立的,每三年評選一次,旨在表彰和提攜中青年散文作家以及對中國散文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作家、理論家、散文編輯和社會相關人士。
第六屆冰心散文獎評獎征稿范圍為2012年到2013年在中國大陸正式公開出版發(fā)表的散文單篇作品、散文集、散文理論作品。獎項設單篇散文獎15篇,提名5篇;散文集15部,提名5部;散文理論5部(篇)。
端木賜
本名孫韌,出生于1990年,醫(yī)學學士,現居北京。作品散見于《奔流》、《鹿鳴》、《東京文學》、《歲月》、《焦作文學》、《太行文學》等刊物。
王存喜
內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出版長篇小說多部,獲得自治區(qū)文學創(chuàng)作“索龍嘎”獎,自治區(qū)“五個一”工程獎,包鋼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羌人六
青年詩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詩集《太陽神鳥》,散文集《發(fā)表了日出的群山》《食鼠之家》,小說集《曲高和寡》《帶風的河流》等。
包苞
本名馬包強。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二十屆高研班學員。曾出版詩集《有一只鳥的名字叫火》《低處的光陰》等。
桑眉
原名蘭曉梅,祖上畬族,四川鄰水人;作品散見《作品》《星星》《中國詩歌》等文學刊物,出版?zhèn)€人詩集《上邪》、《詩家》(合集)。
南南千雪
女,陜西鎮(zhèn)安人,現居西安。作品發(fā)表于《湖南文學》、《延河》、《中國詩歌》、《詩刊》等報刊及網刊。作品收錄于多種選本。
遇見?思源
寒郁
現為某雜志編輯。曾獲第二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佳作獎,臺灣第27屆梁實秋文學獎,東莞文學院第五屆簽約作家。
夏寒
原名王玉林,現任中國散文詩作家協(xié)會執(zhí)行主席、《意文》雜志社副主編及散文詩年度選本《中國散文詩》主編。
楚些
原名劉軍,河南作家協(xié)會會員,開封市河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教研室,從事當代小說散文評論。
呂政保
生于70年代,《西北軍事文學》雜志社編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第七屆全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代表,詩集《金色課堂》獲第八屆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
賈文華
黑龍江鶴崗人,曾在《詩刊》《詩選刊》《新世紀文學選刊》《中國詩歌在線》《星星》等發(fā)表作品。出版散文詩集《寄語花兒》等多部。
阿翔
作品見于《大家》《花城》《山花》等雜志,著有《木火車》《少年詩》等詩集。曾獲第六屆深圳青年文學獎、第二屆中國詩劇場貢獻獎。
遇見?視遠
符浩勇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發(fā)表作品800余篇。曾獲海南省青年文學獎、海南省優(yōu)秀精神產品獎、國家冰心兒童圖書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獎、全國小小說“金麻雀”獎等。
皇泯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散文詩集《四重奏》《散文詩日記》《一種過程》《五筆字型》和詩集《雙臂交叉》等。
高娃
女,蒙古族,1972年出生,內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在《鹿鳴》《六盤山》發(fā)表作品。出版?zhèn)€人散文集《陽光下的蘇魯錠》。
姜樺
詩人,1960年代生。江蘇響水人。出版詩集、散文集七部。參加過第17屆“青春詩會”,獲江蘇省第5屆“紫金山文學獎”。中國作協(xié)會員。現居鹽城。
離離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入選“甘肅詩歌八駿”。獲《詩刊》2013年度青年詩歌獎、2014年度華文青年詩人獎等。出版詩集《舊時的天空》《離歌》《離離的詩》三部。
遇見?誓愿
張艷庭
出版長篇小說《搖滾烏托邦》《我是文藝青年》(詩集《你好,生活》。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詩歌學會理事。
葉雪松
滿族,遼寧北鎮(zhèn)人,主要從事小說和劇本創(chuàng)作,發(fā)表作品500萬字,出版作品集5部,多篇作品獲獎、轉載并被收入多種文本選集及年度排行榜。
宋曉杰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七屆高研班學員,曾出版詩集、散文集多部。
唐寶洪
中國作協(xié)會員,福建省龍巖市作協(xié)副主席,發(fā)表作品300多萬字,出版多部個人作品集,作品多次獲獎并入選多個選本。
黃金甲先發(fā)話了:“我們應該讀一些大作家的經典作品。比如說魯迅的《野草》、《冰心散文集》等等,這種書能提高我們的理解力,讓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p>
黃金甲剛說完半獸人說話了:“我反對你的看法,那些書太深奧了,不易讓人懂,我認為大家應該多些童話,比如鄭淵潔童話,安徒生童話….這些童話生動有趣,是孩子們熱愛的焦點?!?/p>
霍元甲慢悠悠地發(fā)言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不應只讀童話了,雖然它生動有趣,但也不能過量讀,他比較適合年齡小的兒童閱讀。大作家的著作雖然難以理解但有極大的寓意,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多讀一些了?!?/p>
“我們別光討論讀什么書了,說說怎樣讀書吧!我先談一下自己的觀點,讀書要細細的讀,而且先通讀,再一遍一遍地讀,直到把這篇文章理解了才算讀完了?!?/p>
寄小讀者閱讀答案節(jié)選【1】
一、 填空題。
1. .《寄小讀者》的作者( ),原名( )。
2. 《寄小讀者》中,作者寫道:“‘閑’賦予我寫作的自由,想提筆就提筆,想擱筆就擱筆?!边@種行云流水的寫作態(tài)度,只有在( )才能經歷。
3. 《寄小讀者》(通訊十)主要歌頌了( ).
4.《寄小讀者》中,“我”寫到:“當你尋見了世界上有一個人,認識你,知道你,愛你,都千百倍的勝過你自己的時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淚,不死心塌地的愛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愛你?”句中的這個“她”指的是()。
5.《 寄小讀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藍透徹的天”,想起了異國他鄉(xiāng)也曾兩次看到過這種“云影天光”,是在( )和( )。
6.《寄小讀者》中,作者離開家鄉(xiāng)離開母親長達( )年之久。
7.《寄小讀者》中,作者將蘇子瞻的詩“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送給 ( )。
8. 《寄小讀者》中,因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療養(yǎng)院度過了( ) 節(jié)。
9.《寄小讀者》(通訊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漢壽白嶺之巔,與幾位教授長者,過起了( ).
10《寄小讀者》中,“我”為自己害了( )而懺悔。
二、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寄小讀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學前夕和旅美期間,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散文。B. 赴美留學前夕和旅美期間,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小說C. 歸國后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散文。
D. 歸國后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小說。
2.《寄小讀者》所采用的文體形式是()
A.日記體B.游記體 C.寓言體D.書信體
3.《寄小讀者》中,“我”乘船來到的“神戶”是哪個國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國 D. 美國
4.《寄小讀者》中,作者多次寫到“沙穰”這個地名,“穰”的讀音是:()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讀者》描寫的是()。
A.冰心早年離開家鄉(xiāng)、遠渡重洋,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B.不同國家的地理、歷史與人文的知識。C.在國內的見聞和感受.D.歌頌祖國、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給兒童寫通訊,是因為()
A.她的通訊只有兒童要看。B.她愛小孩子。 C.她為了排解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寂寞。 D.她不會寫別的體裁。
7.《寄小讀者》中,作者第一次遠渡重洋,乘()到日本。
A.約克遜號郵船 B.海輪 C.飛機 D.火車
8.《寄小讀者》中,作者多次寫到“沙穰”這個地名,這個地方在()。
A.美國 B.日本 C.中國 D.英國
9.《寄小讀者》中,冰心為了說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長處,一人有一人的價 值”,她以()為例子。
A.玫瑰 B. C.桂花D.蒲公英
10.在(通訊七)中,,“我”和海親近在童年,和湖親近是現在。這是為何( )
A.海好像我的母親,湖是我的朋友。B.“我”童年住海邊,現在住湖邊。
C.海廣闊無邊,湖紅葉綠枝。 D.隨年紀興趣喜好也就改變。
三、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 冰心有四個弟弟,最小的13歲。()
2.《寄小讀者》中,作者在“沙穰”療養(yǎng)院時,當收到家里的來信時,病友愛爾蘭女孩很羨慕,是因為她得不到父愛。()
3. 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4. 《寄小讀者》中,“我”把自己在醫(yī)院看到的很多同齡人的不幸寫在通訊中,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太寂寞了。()
5. 冰心的《寄小讀者》(通訊七)選自其散文集《櫻花贊》。()
6. 《寄小讀者》中,“我”每逢佳節(jié),就到幽靜的地方去。這是因為“我”素來不喜歡熱鬧 。( )
7. 作者在威爾斯利的圣卜生療養(yǎng)院有一段時間“心酸腸斷”,是因為她不適應那里的生活。()
8.《寄小讀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間房子,為的要自由一些,安靜一些,好寫些通訊。()
9. 《寄小讀者》中,作者憶起左輔的《浪淘沙》詞“鄉(xiāng)夢不曾休,惹甚閑愁”,是因為她當時在慰冰湖畔,臨水起了詩興. ()
10.《寄小讀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訴弟弟,在國外想念家人的時候,感覺自己缺少一種生活,“就是我們每日一兩小時傻頑癡笑的生活!”這句話的意思是:懷念和家人說笑、嬉戲的日子。()
附:《寄小讀者》閱讀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 冰心 謝婉瑩 2. 沙穰 3. 偉大的母愛 4. 母親 5. 白嶺和華京
6. 3 7. 冰季8. 圣誕9. 瓜果節(jié)10. 一只小鼠
二、選擇題。
1. A2. D3. A4. B5. A6. B7 .A8. A9. D10. A
三、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2. √3. √4. ×5. ×6. √7. ×8. √9. ×10. √
一月十九晨,是雪后濃陰的天。我早起游山,忽然在積雪中,看見了七八朵大開的蒲公英。我俯身摘下握在手里,--真不知這平凡的草卉,竟與梅菊一樣的耐寒。我回到樓上,用條黃絲帶將這幾朵綴將起來,編成王冠的形式。人家問我做什么,我說:"我要為我的女王加冕。"說著就隨便的給一個女孩子戴上了。
大家歡笑聲中,我只無言的臥在床上--我不是為女王加冕,竟是為蒲公英加冕了。蒲公英雖是我最熟識的一種草花,但從來是被人輕忽,從來是不上美人頭的,今日因著情不可卻,我竟讓她在美人頭上,照耀了幾點鐘。
蒲公英是黃色,疊瓣的花,很帶著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愛她,我對于花卉是普遍的愛憐。雖有時不免喜歡玫瑰的濃郁,和桂花的清遠,而在我憂來無方的時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樣的成糞土。在我心情恰悅的一剎那頃,高貴清華的,也不能和我手中的蒲公英來占奪位置。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萬面大大小小的鏡子,重重對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這許多(璀璨)輝煌,虹影般的光彩。沒有蒲公英,顯不出維菊;沒有平凡,顯不出超絕。而且不能因為大家都愛(雛)菊,世上便消滅了蒲公英;不能因為大家都敬禮超人,世上便消滅了庸碌。即使這一切都能因著世人的愛憎而生滅,只恐到了滿山滿谷都是和超人的時候,的價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價值,反不及庸碌了。
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長處,一人有一人的價值。我不能偏愛,也不肯偏憎。悟到萬物相襯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處處相平。我愿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麗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澀,博愛的極端,翻成淡漠。但這種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愛的小朋友,有誰知道?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加(冕)_____ (璀)璨____ (雛)菊____ 羞(澀)____
2.在文中找出點明中心的兩句話。
3.文中主要寫了哪兩種花?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4."真不知這平凡的草卉,竟與梅菊一樣的耐寒"和"今日因著情不可卻,我竟讓她在美人頭上,照耀了幾點鐘",這兩句中的"竟"字含義和作用都相同嗎?請分別加以說明。
5."我不能偏愛,也不肯偏僧"一句中的"不能"與"不肯"能互換嗎?為什么
6.文章結尾處的"有誰知道?"是什么句式?把它變?yōu)殛愂鼍浜蟊容^兩句在語氣上的差異。
《寄小讀者》答案
1.miǎn Cuǐ chú sè
2.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長處,一人有一人的價值。我不能偏愛,也不肯偏增。
3.主要寫了兩種花。 ①蒲公英:黃色、疊瓣、耐寒,帶有菊之神意,但局促羞澀,被人輕忽。 ②:耐寒、高責清華、富麗堂皇。
4.基本義相同,兩句的"竟"字都有出乎意料之外之意。但作用就不一樣,前句寫出我為蒲公英這一平凡草卉具有耐寒特性而欽佩的感情;后句寫出了我要為"從來被人輕忽的"蒲公英加冕,要引起人們對蒲公英關注的心情。
5.不能互換。"不能"是指不能夠,主客觀都不允許。"不肯"只是主觀上不樂意、不同意。"不能"比"不肯"語意重得多,用在"偏愛"上,更能突出作者的博愛之心。
6.是反問句。變?yōu)殛愂鼍涫牵簺]有誰知道。反問句的語氣比陳述句強。
寄小讀者閱讀答案節(jié)選【2】
一、 填空題。
1. .《寄小讀者》的作者( ),原名( )。
2. 《寄小讀者》中,作者寫道:“‘閑’賦予我寫作的自由,想提筆就提筆,想擱筆就擱筆?!边@種行云流水的寫作態(tài)度,只有在( )才能經歷。
3. 《寄小讀者》(通訊十)主要歌頌了( ).
4.《寄小讀者》中,“我”寫到:“當你尋見了世界上有一個人,認識你,知道你,愛你,都千百倍的勝過你自己的時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淚,不死心塌地的愛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愛你?”句中的這個“她”指的是()。
5.《 寄小讀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藍透徹的天”,想起了異國他鄉(xiāng)也曾兩次看到過這種“云影天光”,是在( )和( )。
6.《寄小讀者》中,作者離開家鄉(xiāng)離開母親長達( )年之久。
7.《寄小讀者》中,作者將蘇子瞻的詩“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送給 ( )。
8. 《寄小讀者》中,因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療養(yǎng)院度過了( ) 節(jié)。
9.《寄小讀者》(通訊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漢壽白嶺之巔,與幾位教授長者,過起了( ).
10《寄小讀者》中,“我”為自己害了( )而懺悔。
二、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寄小讀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學前夕和旅美期間,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散文。B. 赴美留學前夕和旅美期間,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小說C. 歸國后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散文。
D. 歸國后以通訊形式寫的一組小說。
2.《寄小讀者》所采用的文體形式是()
A.日記體B.游記體 C.寓言體D.書信體
3.《寄小讀者》中,“我”乘船來到的“神戶”是哪個國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國 D. 美國
4.《寄小讀者》中,作者多次寫到“沙穰”這個地名,“穰”的讀音是:()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讀者》描寫的是()。
A.冰心早年離開家鄉(xiāng)、遠渡重洋,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B.不同國家的地理、歷史與人文的知識。C.在國內的見聞和感受.D.歌頌祖國、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給兒童寫通訊,是因為()
A.她的通訊只有兒童要看。B.她愛小孩子。 C.她為了排解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寂寞。 D.她不會寫別的體裁。
7.《寄小讀者》中,作者第一次遠渡重洋,乘()到日本。
A.約克遜號郵船 B.海輪 C.飛機 D.火車
8.《寄小讀者》中,作者多次寫到“沙穰”這個地名,這個地方在()。
A.美國 B.日本 C.中國 D.英國
9.《寄小讀者》中,冰心為了說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長處,一人有一人的價 值”,她以()為例子。
A.玫瑰 B. C.桂花D.蒲公英
10.在(通訊七)中,,“我”和海親近在童年,和湖親近是現在。這是為何( )
A.海好像我的母親,湖是我的朋友。B.“我”童年住海邊,現在住湖邊。
C.海廣闊無邊,湖紅葉綠枝。 D.隨年紀興趣喜好也就改變。
三、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 冰心有四個弟弟,最小的13歲。()
2.《寄小讀者》中,作者在“沙穰”療養(yǎng)院時,當收到家里的來信時,病友愛爾蘭女孩很羨慕,是因為她得不到父愛。()
3. 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4. 《寄小讀者》中,“我”把自己在醫(yī)院看到的很多同齡人的不幸寫在通訊中,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太寂寞了。()
5. 冰心的《寄小讀者》(通訊七)選自其散文集《櫻花贊》。()
6. 《寄小讀者》中,“我”每逢佳節(jié),就到幽靜的地方去。這是因為“我”素來不喜歡熱鬧 。( )
7. 作者在威爾斯利的圣卜生療養(yǎng)院有一段時間“心酸腸斷”,是因為她不適應那里的生活。()
8.《寄小讀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間房子,為的要自由一些,安靜一些,好寫些通訊。()
9. 《寄小讀者》中,作者憶起左輔的《浪淘沙》詞“鄉(xiāng)夢不曾休,惹甚閑愁”,是因為她當時在慰冰湖畔,臨水起了詩興. ()
10.《寄小讀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訴弟弟,在國外想念家人的時候,感覺自己缺少一種生活,“就是我們每日一兩小時傻頑癡笑的生活!”這句話的意思是:懷念和家人說笑、嬉戲的日子。()
附:
《寄小讀者》閱讀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 冰心 謝婉瑩 2. 沙穰 3. 偉大的母愛 4. 母親 5. 白嶺和華京
6. 3 7. 冰季8. 圣誕9. 瓜果節(jié)10. 一只小鼠
二、選擇題。
1. A2. D3. A4. B5. A6. B7 .A8. A9. D10. A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第一單元 親近文學
一 為你打開一扇門
二 *繁星
三 冰心詩四首
四“諾曼底”號遇難記
五 古代寓言二則
鄭人買履
刻舟求劍
誦讀欣賞 古代詩詞三首
泰戈爾詩三首
寫作 有感而發(fā)
語文實踐活動 我愛文學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第二單元 金色年華
六 往事依依
七 幼時記趣
八 十三歲的際遇
九 *偉人細胞
誦讀欣賞 現代詩二首
寫作 說真話,抒真情
口語交際 與人交流注意對象、場合,用語文明得體
名著推薦與閱讀 《湯姆 索亞歷險記》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第三單元 民俗風情
十 社戲
十一 *端午日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十三 中秋詠月詩詞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調歌頭
*我的思念是圓的
誦讀欣賞 對聯(lián)六副
寫作 從生活中找到“米”
語文實踐活動 走進圖書館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第四單元 多彩四季
十四 春
十五 三峽
十六 濟南的冬天
十七 *夏
誦讀欣賞 古代詩詞三首
寫作 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
口語交際 說話有針對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動別人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第五單元 關注科學
十八 斜塔上的實驗
十九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二十 *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十一 《夢溪筆談》二則
誦讀欣賞 《論語》八則
寫作 簡單地說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專題訓練
語文實踐活動 模擬科技新聞會
專題 狼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第六單元 奇思妙想
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二十三 *七顆鉆石
二十四 蔚藍的王國
二十五 皇帝的新裝
誦讀欣賞 古詩二首
附錄一 應用問示例
附錄二 名家書法賞析
附錄三 字詞表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知識要點
b《社戲》作者是魯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體裁是小說,按照“盼看社戲----去看社戲----懷念社戲”的思路行文,詳寫看戲的全過程,略寫在平橋村的情況和看戲后的余波。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無私的美好的品德,展示了自由自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b《端午日》節(jié)選自《邊城》,作者沈從文,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行散記》等。本文以時間為序,按“爭看劃船----競追鴨子---結束賽事”的思路展開,略寫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三種習俗,龍舟競渡寫得最詳,趕鴨競賽次詳。表現茶峒人淳樸的民風和奮發(fā)向上、合作爭先的民族精神。
b《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劉紹堂,現代作家。本文體裁是散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十件事,再現了京郊運河幾十年前的過年習俗,表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歌頌了熱愛生活、純真可愛的父老鄉(xiāng)親。
b《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代詩人。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之感。“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練,既寫了烏鴉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冷露無聲濕桂花”。不僅指庭中桂花,也有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在煉字上,一個“落”字,新穎妥帖,不同反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若改為“在”,就顯得平淡寡味,相形見絀了。
b《水調歌頭》作者蘇軾,宋代詩人。上闕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下闕對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而為對離人的祝福。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終于戰(zhàn)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b《我的思念是圓的》節(jié)選自《艾青全集》,作者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詩人。此詩寫于艾青晚年,因親人朋友多不在身邊,有的已離世,詩人寫此詩表達了對團聚、親情、友情的珍視和懷想。
猜你感興趣:
1.最新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材目錄
2.最新蘇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目錄
3.初一語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4.2017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